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中考>广东中山市中考政策,少数民族中考加分政策!

广东中山市中考政策,少数民族中考加分政策!

2023-09-22 08:50: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做个人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广东中山市中考政策,少数民族中考加分政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广东中山市中考政策,少数民族中考加分政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中山市中考政策,少数民族中考加分政策!

篇1:广东中山市中考政策,少数民族中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中考最新加分政策

据长沙新东方烹饪了解到,有市民问自己的妻子是少数民族,孩子现在是汉族,可否把孩子由汉族改成少数民族。市民宗局表示,孩子父母有一方是少数民族,并且孩子年龄符合规定的(18周岁以下),可以改民族成分。父母可带上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等证件,先到县(市、区)民族宗教部门填写变更申请表,经县(市、区)民宗部门盖章同意后,到扬州市行政办事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登记,再到市民宗局审核盖章后,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变更手续。

有市民问少数民族考生可享受哪些政策照顾。市民宗局表示,我市少数民族考生在办理了“少数民族考生证明”手续后,中考可以加十分投档;高考报考民族院校的加十分投档,报考其他院校的加三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中考“少数民族考生证明”手续到各县(市、区)民宗局办理,要带上考生及父母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高考“少数民族考生证明”手续的办理,要先从学校领取省教育厅印制的《特殊考生登记表》原件一份,加盖县(市、区)民宗部门初审同意的公章,再带上父母及考生户口簿、考生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到扬州市行政办事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理。

广东中山市中考最新政策

据长沙新东方烹饪获悉,中山市招生办正式公布了《中山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与去年相比,今年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中考指标生比例有所提高,指标生比例由去年的10%提高到20%。

优质生源过度集中

据悉,目前中山市先行考试制度,设置为初中毕业水平考试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考)两试合一,全市统一考试科目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物理等10科,总分值820分。其实,“两试合一”实质是高中招生选拔,计分科目偏多,加重学生负担。不仅如此,这导致优质生源高度集中,普高核心竞争力下降。

目前,优秀初中毕业生高度集中于几所市属普高,特别是中考前名,95%以上集中在纪中、一中、侨中等名校、大校。而近两年,中山市重点本科上线率几乎零为增长。而在今年年初举行的中山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民进中山市委员会建议改革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提高民校、大校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的比例,以30%为新起点,逐步扩大到50%以上。

该建议认为一方面,要变“一考”论输赢为多考“我做主”,变“痛苦陪读”为提前分流,变“高度集中”为合理分布,防止“一家独大”之下的“万马齐喑”,另一方面,所有普高同批次录取,取消目前“分层录取”的做法。

指标生比例提至20%

据介绍,去年是中山市首次实行指标分配,纪中、市一中、市侨中、市实验高中、桂山中学、市二中这六所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分配比例为10%,总共提供571个中考指标生名额。

根据今年的《意见》,中考考试科目没有调整,总分依然是820分,其中包括初二地理、生物各占50分。只是英语口语考试改为英语听说考试,占25分,同时取消英语笔试时进行的听力考试。今年中山市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继续实行指标生分配制度,与去年相比,今年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中考指标生比例有所提高,比例从去年的10%提高到20%。按照这一比例,指标生名额将达到千人以上。

对于指标生名额,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说,指标分配到校是中考改革的方向,特别是要逐年提高比例。但他指出,去年中山市有571个指标分配到校,指标分配计划比例为10%,但仍有一些学校没有完成。

他认为,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与学生的选择有关,“学生不再唯分数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在学校的成长空间、学习氛围、人文精神等。”贺优琳说,高中阶段学校间的差异化在很长时间仍然存在。

“政府提出探索市级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教育要均衡发展,但也要打造名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对于中考改革,贺优琳说,中考计分科目偏多,加重了学生负担,应该在初二开始,先要把一些科目作为水平考核进行学业测试。

篇2:中考游泳加分政策

中考游泳加分

虽然教育部没有统一要求游泳纳入中考体育科目必考项目。但是,将“游泳”纳入中考体育项目,很多省市已经开始执行了。

1. 早在,上海市已将游泳纳入体育中考的考试项目。

2. 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必考项目就增加了100米游泳项目,考生可在100米游泳和长跑两个项目中二选一。7月,广东省也提出把游泳作为中考体育必考选项,未把游泳项目作为必考选项的地方要创造条件把游泳纳入中考体育必考选项项目。

3. 205月20日,江苏南通市中考考生体育考试必考备选项目100米游泳测试。是继苏州市后,江苏省第二个将游泳项目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城市。

4. 浙江省11地基本都将游泳列入中考体育项目之一,其中舟山为必考项目,其他地区列为选考项目或者必考项目中可二选一。

5.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已将游泳纳入必修课和校规。新生入学后将进行游泳测试,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者才能获得毕业证。

近年来,游泳进入体育中考的地区范围越来越广,从上海,浙江,山东、江苏、广东的广州、广西的南宁和福建等省市,到今年深圳教育局颁布的新中考方案,拟从2022年起,将游泳列入中考体育必考项目,确定了体育满分从30分提高至50分。

中考体育加分项目

各地要以中考体育为契机,把游泳作为中考体育必考选项,未把游泳项目作为必考选项项目的地方要创造条件把游泳纳入中考体育必考选项项目。高校要逐步把学生掌握游泳技能作为体育考试项目之一。

届改革之后统一考试将包含四大类共计21个项目:

第一类项目

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游泳(男生女生均为200米)、4分钟短绳;

第二类项目

50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跳绳、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游泳(25米);

第三类项目

垫上运动、单杠、双杠、横箱分腿腾越、武术;

第四类项目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

如今,国家对于中学生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游泳项目已经上升为和跑步项目同等重要的位置。游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强化体质,更是一门求生技能,若家长可以让孩子从小学习游泳,不仅对于身体健康和体型塑造有好处,到了考核阶段可以比同龄人更具有优势。

中考游泳信息

游泳纳入体育选考项目

去年年底,广州市教育局已下发《关于组织实施20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广州今年体育中考必考项目可以在长跑和游泳两者中二选一,游泳项目不限泳姿。而中长跑项目则维持“广州标准”不变。

<<<返回目录

篇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1.如何办理加分政策

据悉,考生家长或者考生需带考生审核表一式两份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或公安局户籍部门进行办理,如果民族成分户籍没有发生迁移或者没有补录的考生就不要到乡镇派出所,直接到县公安户籍部门办理。

2.国家确定的高考加分项目

1.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10分;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增加10分;

3.烈士子女增加20分;

4.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增加10分;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增加20分。

3.高考加分政策办理时间(厦门为例)

(一)符合照顾录取条件的考生应于5月20日之前完成相关手续办理事宜,并将相关表格、证件资料上交报名点。

(二)经与有关部门联系,各部门确认办理时间

1.厦门市台办:接待考生办理证明时间为5月11日-15日、17日-20日(工作时间为9:00-11:30,13:00-16:30)。

2.厦门市教育局基教处、体卫处:接待市直属学校办理考生证明时间为5月12-15日的正常上班时间。

3.省、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的考生,因须前往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在福建省公安厅附近)开具证明,厦门市见义勇为促进会提醒考生应在5月11日-13日到市见义勇为促进会咨询办理有关事宜。

4.其他部门按照正常工作时间办理,请考生(学校)特别注意办理时间。

<<<返回目录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信息

1.八省区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大类省区,这些省区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属于无条件加分。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个省区。在这些省区只要是少数民族就可以获得加分,对是否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做要求。

2.山西省少数民族全部不加分

其次我们看到第二类省区,只有一个山西省。山西省对少数民族考生不加分,仅执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也不区分少数民族聚居区。

而后我们看到第三大类的省区,这些省区根据教育部文件的规定,在执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时采取了根据聚居地点区别对待的规定。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22个省区。由于各省少数民族情况很不相同,因此采取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些省份基本上采纳了教育部规定,本省“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享受到加分照顾。

3.河北、山东和陕西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根据聚居区区别对待

其中河北、山东和陕西的规定最简单。河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10分,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5分。山东省规定山区、湖区、海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4.更多的少数民族聚居省份的民族加分由民族种类以及居住区域确定

而更多的省份由于少数民族种类以及居住区域的复杂性,其少是民族加分政策也非常复杂。以广西为例,不得不用大篇幅的文字做出规定:

在全区范围内(除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区外),对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总分降低20分。

<<<返回目录

篇4:2022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2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一、2022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在教育部本次发布的《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表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加分规则

4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47.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

48.同时符合第46条、第47条有关情形的考生,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

各省(区、市)应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依据法律法规,充分考虑近年来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精准确定加分资格条件,合理降低加分分值。根据各地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方案,有关省(区、市)地方性加分政策仅适用于向本省(区、市)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且分值不得超过20分,同时不得与其他项目分值(包括第46条、第47条规定的分值)累加。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凡符合第46条、第47条有关情形和有关省(区、市)自行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的考生,必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网上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还须按有关规定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级。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得计入投档成绩并使用。

也就是说少数民族高考最高是可以加20分的,但部分省份的情况不同,所以不同省份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会有所出入。以下为部分省份2022年少数民族的加分情况介绍:

1、福建

(一)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从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二)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从20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其中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2、安徽

9月11日,安徽省宣布调整高考加分政策:自2022年起,取消“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021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本省省属高校招生。

3、江西

底,江西省发布了《江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规定对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张平社乡等8个民族乡)少数民族候选人奖金政策将在三年过渡期内实施,即,在20至2022年的过渡期内,5分奖金将保持不变,自2023年起,将不再增加额外点数。

4、四川

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一批加25分,其它高校加50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一批高校加10分,其他高校加25分;其他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注: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分值超过20分的项目,原则上适用于省内高校。省外高校在川招生,若认可该规定最多可加20分。

5、上海

高中阶段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可加5分,由报考学校审核录取。

6、湖南

(一)进一步精准确定少数民族加分条件和实施范围。自2023年高考起,对考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资格条件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三统一”),即具有我省同一县(市、区)高中阶段3年完整户籍、学籍且连续3年实际就读的考生,方可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少数民族加分,不符合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统一”要求的考生,不享受该加分政策。

(二)进一步调整和规范有关全国性加分项目。

1.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加10分。

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0分,适用范围调整为面向我省省属高校投档录取使用。

3.自2023年高考起,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由加10分调减为加5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

(三)逐步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直至取消加分。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减少下列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直至取消加分。

1.自2023年高考起,江永县、绥宁县、会同县、沅陵县、慈利县、石门县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由加10分调减为加5分,2025年高考起取消加分。

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含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和江永县、绥宁县、会同县、沅陵县、慈利县、石门县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以及少数民族乡的汉族考生,由加5分调减为加3分,2025年高考起取消加分。

3.自2023年高考起,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由加5分调减为加3分,2025年高考起取消加分。

4.自2025年高考起,取消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

(四)保留以下全国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不变,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

1.烈士子女加20分。

2.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3.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五)进一步完善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政策及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将优惠政策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倾斜,进一步形成政策合力,引导相关考生合理选择适合本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招生渠道。

7、甘肃

根据2020年6月发布的《甘肃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集中于省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两州五县”(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及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据媒体查询,“两州五县”中仅临夏中学在全省范围具有竞争力。区域整体较甘肃一线高中教育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因此尚需要加分政策扶持。

从2023年高考开始,甘肃满足“三统一”的“两州五县”长居汉族考生和聚居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调整一致,加分分值统一为20分,适用于全国所有高校。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考生高考加分最终将在2029年取消。期间,符合加分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和长居汉族考生在2023-2028年须满足“三统一”的条件。

8、贵州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考生加多少分?

(一)2022-2023年,一类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5分;

2024年起,该区域取消该项目加分。

(二)2022-2023年,二类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10分;

2024-2025年,该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5分;

2026年起,该区域取消该项目加分。

(三)2022-2023年,三类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15分;

2024-2025年,该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10分;

2026年起,该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5分。

二、贵州省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区域划分

(一)一类区域

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

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

安顺市:西秀区

(二)二类区域

贵阳市: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

遵义市:赤水市、播州区、仁怀市、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正安县

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区、六枝特区、盘州市

安顺市:平坝区、普定县

黔东南州:凯里市

黔南州:都匀市

黔西南州:兴义市

贵安新区

毕节市、铜仁市所辖非民族自治县

(三)三类区域

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所辖除凯里市、都匀市、兴义市外的其他县(市),民族自治县。

返回目录

二、为什么少数民族高考要加20分?

目前国内部分省份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时最高可以加20分进行投档,对于该情况一直以来都比较受争议。为何少数民族要加分,而且加分分值还那么高呢?以下为具体分析: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偏僻、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其教育资源与普通地区的教育资源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在学习上肯定不如城镇考生。由于少数民族考生本来就无法接受到优质的教育,然后再跟普通考生进行竞争,肯定是不公平的,时间久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会有怨言。所以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可以从一方面来体现民族之间的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很多孩子早早辍学放牛、放羊。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的考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最后缩小民族之间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差距。

不过,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力进行经济支持和教育资源的支持,如今的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也开始在城市生活并进行学习,这类考生因为还能继续享受加分政策,让部分考生有了怨言。因此部分人也认为少数民族要加分的话,应该按照所在地区的贫困程度来加分。

返回目录

三、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3类人员: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另外,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也就是说2021年高考可享受加分20分的人员共计有5类。如果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分政策,只能选择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加分,且不能超过20分。也就是说符合多项高考加分政策的考生,其总分值是不能够累加的,只能够选择其中分值更高的一项,这样才能够保证公平。

返回目录

四、即将取消少数民族加分的省份

虽然说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存在了很久,但由于目前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比起从前已经提高了不少,与其它地区的考生差距已经逐渐减少,因此部分省份陆续宣布将取消民族加分政策,以下为具体介绍:

1、安徽

2020年该省宣布调整加分政策,从2022年取消“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2、福建

该省在2021年到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调整到5分,面向全国使用;2024年到2025年,少数民族加分面向省属高校使用;2026年正式取消该项加分政策。

3、江西

江西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表示2023年民族乡、民族村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将不再加分。

4、辽宁

该校在2023年,对于少数民族考生,总分仅加4分进行投档(高校决定是否录取)。2026年将正式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返回目录

篇5: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内容

从目前情况来看,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的高考加分政策有所“瘦身”。

譬如,北京市规定,从起,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而在此前,北京市“少数民族考生”皆可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档案。山东省则从20起正式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各省市今年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是对本地区招生改革方案的贯彻和落实。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月,教育部、国家民委等5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各地依据文件精神,先后出台本地区招考改革方案。

因此,今年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也符合公众的政策预期。如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在颁布的《关于调整我省高考加分项目的通知》中,便明确提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执行至,年取消。”

往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审核工作启动、截止时间

4月7日一4月24日

优惠考生对象

湖南省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湖南省户籍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过半县和少数民族乡的汉族考生,外省户籍考生不享受此优惠政策。

优惠分值

1.全国性加分项目:

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

2.地方性加分项目:

①湖南省6个少数民族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②湖南省其他散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③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和少数民族乡的汉族考生加5 分。

④地方性加分仅限湖南省省属高校录取时适用。

考生办理流程

学校(报名点)领取表格→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县(区)公安部门审核-→县(区)教育部门审核(户口有表格上所标注的迁移时)→县(区)民族工作部门审核→市公安部门复查认定 →市统战部民宗科审核、审查。

携带材料

1.《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表》一式两份。

2.考生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3.考生父母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返回目录

篇6: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内容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内容

一般情况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5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指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此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考有4个全国性加分项目,分别是是:烈士子女(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1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20分)。

高考有2个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别是: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5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5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广东中山市中考政策,少数民族中考加分政策!】相关文章:

1.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南京中考体育政策

3.河北中考政策解读

4.海南高考加分政策

5.北京高考加分政策

6.福建高考加分政策

7.中考加10分是什么政策

8.广州中考政策变化解读

9.关于中考能不能加分

10.攀枝花市届中考志愿填报相关政策解读

下载word文档
《广东中山市中考政策,少数民族中考加分政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