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高考>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

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

2025-01-19 09:26: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ng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供大家参考。

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

篇1: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

努力,梦想才能成真

有人说:“自考难,自考难,自考难于上青天。”其实,再难的事,“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这里,我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回,谈谈我是如何通过自考获得“双学士”的,也借此告诉网友们一个真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79年,高考落榜后,我到一家工厂干起了搬运工,搬大箱、拉板车、打箱包……什么杂活、重活、累活都干。父母养活4个孩子很不容易,我不能再“白吃白喝”,应该替家里“分忧解难”了。然而夜深人静时,总有一种失落感在刺痛着我,内心一遍又一遍地问天问地问自己:难道今生今世,我就与大学无缘了吗?多少次在梦里,我梦见自己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大学校园,然而醒来后却常常暗自垂泪,那毕竟是梦啊!

黑暗中,一缕阳光照进了心窗。国家创办了广播电视大学,允许在职人员半工半读,这真是太合我口味了。1985年8月,经过3年的在职学习,我拿到了电大首届语文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毕业文凭。学无止境,国家开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后,我又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本科段的考试。如果说,电大专科段是披荆斩棘冲出来的;那么,自考本科段则像是拦在我面前的一座大山,翻过这座山确实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报考之初,心想自己已有中文专科垫底,还有什么难度吗?然而第一次考试成绩下来,就让我哭笑不得,两门课都刚刚60分。是知难而退,还是“逆水行舟”?我一时陷入了迷茫、自卑、恐惧、无奈的“泥潭”。“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关键时刻,父亲唠叨的这句话惊醒了我,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走出了“泥潭”,重新踏上了自学的道路。为激励自己,我同时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和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段的考试。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对我来说,最难学的就是英语课了,由于历史原因,原先所学的一点早已忘光,现在只得从26个字母学起,跟着录音机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练发音,在四线格内练字母的大写、小写……妻在一旁替我着急:“看你学英语,真是赶鸭子上架——”。6岁的儿子有一回突然发问:“爸爸,你是在学唐僧念经吗?”我苦笑,无言以对。为了学好英语,我把家里改造成了英语世界。四壁、屋顶、家具、门窗上,到处贴满了英语单词,连床头、饭桌、茶杯上也不例外……

梅花香自苦寒来。7月、7月,经过两轮的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我终于获得了主考学校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分别颁发的新闻传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证书,成为自考“双学士”。

学习改变命运。我先后参加过三次机关和事业单位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考并都取得成功,目前供职于一家省级新闻媒体。这得益于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才有了取胜的可能。近年来,我不仅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还有不少作品获得国家、省、市新闻奖,今年还获得全国新闻校检行业的最高奖:“全国十佳校检员”。

“吃水不忘挖井人”。说心里话,荣誉的获得和工作成绩的取得,特别是个人命运的一次又一次向好的方面转变,“自考”在中间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国家的自考政策,我不可能有今天,更不可能圆梦“双学士”,我个人的命运很可能还在梦中痛苦的徘徊和彷徨。因此,我从心眼里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篇2: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

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

努力,梦想才能成真

有人说:“自考难,自考难,自考难于上青天。”其实,再难的事,“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这里,我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回,谈谈我是如何通过自考获得“双学士”的,也借此告诉网友们一个真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79年,高考落榜后,我到一家工厂干起了搬运工,搬大箱、拉板车、打箱包……什么杂活、重活、累活都干。父母养活4个孩子很不容易,我不能再“白吃白喝”,应该替家里“分忧解难”了。然而夜深人静时,总有一种失落感在刺痛着我,内心一遍又一遍地问天问地问自己:难道今生今世,我就与大学无缘了吗?多少次在梦里,我梦见自己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大学校园,然而醒来后却常常暗自垂泪,那毕竟是梦啊!

黑暗中,一缕阳光照进了心窗。国家创办了广播电视大学,允许在职人员半工半读,这真是太合我口味了。1985年8月,经过3年的在职学习,我拿到了电大首届语文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毕业文凭。学无止境,国家开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后,我又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本科段的考试。如果说,电大专科段是披荆斩棘冲出来的;那么,自考本科段则像是拦在我面前的一座大山,翻过这座山确实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报考之初,心想自己已有中文专科垫底,还有什么难度吗?然而第一次考试成绩下来,就让我哭笑不得,两门课都刚刚60分。是知难而退,还是“逆水行舟”?我一时陷入了迷茫、自卑、恐惧、无奈的“泥潭”。“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关键时刻,父亲唠叨的这句话惊醒了我,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走出了“泥潭”,重新踏上了自学的道路。为激励自己,我同时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和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段的考试。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对我来说,最难学的就是英语课了,由于历史原因,原先所学的一点早已忘光,现在只得从26个字母学起,跟着录音机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练发音,在四线格内练字母的大写、小写……妻在一旁替我着急:“看你学英语,真是赶鸭子上架――”。6岁的儿子有一回突然发问:“爸爸,你是在学唐僧念经吗?”我苦笑,无言以对。为了学好英语,我把家里改造成了英语世界。四壁、屋顶、家具、门窗上,到处贴满了英语单词,连床头、饭桌、茶杯上也不例外……

梅花香自苦寒来。197月、197月,经过两轮的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我终于获得了主考学校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分别颁发的新闻传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证书,成为自考“双学士”。

学习改变命运。我先后参加过三次机关和事业单位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考并都取得成功,目前供职于一家省级新闻媒体。这得益于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才有了取胜的`可能。近年来,我不仅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还有不少作品获得国家、省、市新闻奖,今年还获得全国新闻校检行业的最高奖:“全国十佳校检员”。

“吃水不忘挖井人”。说心里话,荣誉的获得和工作成绩的取得,特别是个人命运的一次又一次向好的方面转变,“自考”在中间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国家的自考政策,我不可能有今天,更不可能圆梦“双学士”,我个人的命运很可能还在梦中痛苦的徘徊和彷徨。因此,我从心眼里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网友:黄岩春

篇3:自考 从落榜生到研究生

自考 从落榜生到研究生

“高考落榜了,我还可以继续读书!”

“只是一根朽木,没有生命,只会被人遗忘。”翻开日记,绝望的双眼常常是模糊的 .似一颗发了芽又干枯的种子含着垂危的生命挣扎,我几乎只和这些没生命的、安静的书本交流……

自述人:马照

2000年高考总分482分(文史类)

2004年武汉大学英语自考本科班毕业

2006年考上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几家欢乐,几家愁,在高考状元被炒红的同时,受冷落的落榜生,无限的失落、郁闷、迷茫、悲观,却无人问津。一扇门关上,必然有另一扇门打开。教育和社会的多元化让落榜生有了更多选择。我在痛苦中选择了自考,都说自考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便在这个特殊的领域里跋涉,先后经历了从落榜生到自考本科生、研究生的崎岖路途。

失落

一直沉浸在黑色的心情里

落榜的预兆在估分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铺垫,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家里等待。自分数出来,内心似乎是在经历一个寒冬,在泪水的浸泡中度过了漫长的暑假。

家境贫穷的.我很渴望上大学,但在邻居的冷嘲热讽中,心如寒冬般疼痛,“打工去吧?”孤苦的父亲无奈地说,在这个处境下,我只能沉默。

在和父亲冷战中的我,似乎成了一个失去灵魂的空壳,麻木不仁。“行,我去打工挣钱给弟盖房子娶媳妇,那挣来剩下的钱再干啥呢?”我以反抗的声音质疑父亲,不大的问题却似乎震醒了父亲的脑,在几天之后,父亲同意我继续读书。

刻苦

两年学完四年自考课程

落榜的我陆续收到了约十份来自不同学校的通知书,尽管不是国家统招生,但当时对大学招生性质一无所知的我能读到书,备感欣慰。结合自己的特长我选择了武汉大学的英语自考班,种下了新的梦想。

我揣着希望来到陌生的武汉,别人都是二加一式来报到(两个家长和孩子),我孤苦伶仃地站在一个角落,静静地观望着别人忙碌,当剩下我一人的时候,一位慈祥的老师缓缓向我走来,不会说普通话的我出口一嘴方言,老师听不懂我的话,瞠目结舌。

没钱上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慢慢向老师介绍了我的家境,并写了补交学费的保证书,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由于经济拮据,我一边打工,一边做兼职,在这个新的阶段,每次考试取得的好成绩是我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驱动力。

在全年级180多个同学当中,我率先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四年的课程。在大学的良好氛围中,我常去听统招本科的一些课程,知识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不断地对高考定终生的理念进行挑战。

欣慰

高悬半空的心终于放下来

然而,自考本科拿到手,由于受到歧视,找工作碰壁折断了本还未成熟的梦。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我重整旗鼓,开启考研路。在考研中,数支用完的笔芯、一叠叠写完的草纸……都计算不出考研的心酸和付出的代价。

为准备充分,我不惜买了大量的书和复印资料,复习资料和书籍几乎占据了我本来就狭小的房间,曾有好多次走近了教室门口,又想离开,复习的枯燥生活让人望而却步。听收音机和写日记成了我精神发泄的地方,在沉寂的深夜,复习一天的疲倦在聆听收音机节目中化解。

然而,第一年的匆忙复习并未打开读研的门。“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是我的言志录。每当熬不住的时候,常找一些考研成功的例子读,这些精神力量激励着我向前再向前。尤其是考完等分数的那段日子,好几个晚上半夜醒来无法入眠,只好打电话给父亲寻找一点安慰,一打竟是一两个小时,焦急不安的情绪一直持续到分数公布。

考研是一个不断地解开悬念的过程,攻克书本未知、能不能考上、即使上了线能不能录取都是一个个悬念。半是喜悦半是忧虑,一门分数偏低使我与自己报考的学校无缘,只能另谋出路,苦苦地在网上搜索能调剂的学校。直到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高悬半空的心才放下来,最终我读了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的研究生。

长江商报

【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相关文章:

1.自考辅导班争抢高考“落榜生”

2.落榜生自考当老师指导学生上大学

3.自考生源减少 高校竞相出招“争抢”落榜生

4.中专学历可不可以考自考本科

5.教育部四六级成绩不免考自考外语

6.自考本科可以考英语四级吗

7.励志高三:你从高三来

8.自考毕业证书

9.自考自我鉴定

10.自考热门专业

下载word文档
《从高考落榜生到自考双学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