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2022-11-27 08:39:3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吉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篇1: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一、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省略(luè lüè) 活跃(yào yuè) 啼叫(tí dī)

温顺(shùn xùn) 捕捉(bǔ pǔ) 枉费(fèi fì)

二、读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5分)

zhòu xiáng chèn sǒng chǒu

雨 飞 机 立 陋

chà tān héng xiàn liàng

道 开平慕 原

三、组词。(3分)

作“优美的(景物)”讲( ) 作“看望”讲( )

胜 作“能承受”讲 ( ) 张 作“展开”讲( )

作“打败(别人)”讲( ) 作“铺排陈设”讲( )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蚕的小小的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缩句)

2、①人们缺乏环保意识。 ②人们常常受到自然的侵害。(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铁路工程师。(改成反问句)

4、田野里有青蛙叫着。(改写成拟人句)

5、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听英雄。(改为肯定句)

6、大厅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五、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5分)

我们的李老师( )年过半百,( )还像年轻人那样充满朝气。为了他钟爱的学生,他几十年如一日,( )遇到特殊情况,他( )尽量不耽误我们的课。李老师备课特别认真,讲起课来,( )清楚明白,( )生动形象。他只要( )有空,( )和我们谈心,特别是对后进的学生,他( )批评一下了事,( )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六、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错别字2个,病句2处)(4分)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因此,我们要多读一些童

话、诗歌、语文课本……只有大量阅读,广泛积累,才能提高文学素养。

七、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和含义续写两句话。(4分)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份春色; , ; , 。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在本册书中,我们感受到了众多人物的伟大人格,比如: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 ,美国的第16任总统 ,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名著《简.爱》的作者 ;我们领略了老舍笔下 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 的深情厚谊;我们还领略了安塞腰鼓 的气势;我们知道了 、和 都是大自然的文字;我们从《学与问》中明白了 。

2、“大风起兮 ,威加海内兮 ,安得猛士兮 !”这是 写的《 》。

3、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得那样:“

, 。”

4、欲知天下事, 。学了就有用处处行, 。读书全在自用心, 。

九、口语交际广场。(9分)

1、你的同桌不爱读书,也不爱看报,你会怎样劝解他?

2、姐姐躺在床上看书,你会怎样对她说?

3、为了查阅资料,你到邻居张爷爷家去借《中华文库》,你会怎么向他借呢?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估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估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了半。

1、詹天估在开凿隧道时采取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2分)

第一种是 ,原因是 。

第二种是 ,原因是 。

2、看看下面的图,想想它们代表哪处山岭,填写在图下括号里,然后在图画出詹天估采取的凿井的示意图(4分)

3、从文中画线的部分,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至少写两个。(2分)

4、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概括为( )。(2分)

A、讲开凿居庸关隧道的情况。 B、讲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情况。

C、讲开凿隧道的情况。 D、讲开凿隧道遇到的困难。

5、从一座大山的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怎样才能保证隧道在中间准确无误的接通呢?说说你的想法。(2分)

篇2: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3分)

dé 括 o wàn zhòn jìn mì nín zhòn

( ) ( ) ( )

jiā o zhào bù ā n bào qiàn táo zuì

( ) ( ) ( )

(二)读句子,看声母,填上合适的词语。(7分)

他______(y r)辞去了城里舒适的工作,到偏远的山村去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山村的条件十分_____(j k),但他从未后悔过。他常常___ _(m l)自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认定的人生_____(m b)奋进,要使山村的孩子学好文化知识,走出大山。每当______(l l)的国歌奏响,他就_____(ch d)忘掉了疲劳,忘掉了困难,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一天快乐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在山村孩子们的眼中,他是世界上最有学问、最可爱、最有_____(m l)的老师。

(三)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序号)(5分)

1. 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 ) 讲究卫生( ) 这里的技术是大有讲究的( )

2. 故:①事故;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④朋友,友情;⑤死亡。

变故( ) 病故( ) 沾亲带故( ) 故乡( )

3. 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钟子期必得之( ) 赤子之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4分)

1.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津津乐道地讲 自言自语地说 目不转睛地张望

B. 观察得仔细 回答得流利 讲解得透彻

C. 发现问题 发生火箭 发动群众 发表意见

2.下面句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可亲。

B.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 前面长头发阿姨好像是你的妈妈。

[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篇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三)阅读《交通事故,14时到18时最易发生》完成下面的题。(9分)

交通事故,14时到18时最易发生

翻看的日历,有一些日子注定要被标成黑色。在这些日子里,因为一场场惨烈的道路交通事故,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

据记者统计,20,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特大交通事故有25起,共造成410人死亡,平均一起事故死亡16人。超载是引发事故的首要原因,达到56%;14时到18时最容易发生事故,接近一半的事故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另据统计,在到这里,我国已经有近90万人死于各类道路交通事故。

1.根据短文提示,完成下表。(3分)

时间 特大交通事故(起) 死亡人数平均每起死亡人数

410 56%

2.推想一下“14时到18时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原因(建议分点叙述)。(3分)

3.司机叔叔明知超载危险,为什么还要超载?(3分)

第五题:习作(30分)

题目:真没想到

提示:可写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的可喜变化;也可以写近期发生的你意想不到的事。提示: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第一题:书写(2分) (每个要点0.5分)没有用钢笔书写扣2分(使用了涂改液或贴贴纸扣2分)。

第二题:字词(19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3分)

德高望重 静谧 凝重

焦躁不安 抱歉 陶醉 (每个词语0.5分,有错别字算权错。)

(二)读句子,看声母,填上合适的词语。(7分)

毅然 艰苦 勉励 目标 嘹亮 彻底 魅力

(每空1分,有错别字算全错。)

(三)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序号)(5分)

1. ③ ① ②

2. ① ⑤ ④ ③

3. ③ ② ①

(每空0.5分。没有填序号共扣0.5分。)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4分)

1.A 2. C

(每小题2分。没有填序号共扣0.5分)

第三题:句子(19分)

(一)下面每组中两句话的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5分)

1. √ 2. × 3.× 4.× 5.√

(每小题1分。标识符号错误共扣0.5分)

(二)仿写。(2分)

(2分。其中:用了拟人写法,语意连贯1分。)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每个错别字扣0.5分,直到扣完本小题分值为止。

1. (2分)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白草红叶黄花

2.(3分) 世再无知音 破琴绝弦 不复鼓 (每空1分)

3. (3分) 周树人 呐喊 彷徨 故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前4空每空0.5分,最后一空1分。)

4. (4分) 杰出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中部凿井法

(言之有理,观点正确即可)

(前6空每空0.5分。最后一空1分。)

第四题:阅读(30分)

(一)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做题。(12分)

1.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空。(6分)(每小题2分)

①D ②B ③ D

2. 回答问题。(6分)

①(2分)其中:①印象深刻1分;②同情穷苦人民1分。

②(2分)其中:① 想车夫1分, ② 想自己怎么做1分。

③(2分)其中:①救国救民1分;②为别人想得多1分。

(二)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下面的题。(9分)

1.B(3分)

2.B(3分)

3.(3分)①均衡营养 ②偏食害处多 ③体验饥饿 ④克服不喜欢食物的恐惧感 (只要合理,每个要点1分,三个要点即可。)

(三)阅读《交通事故,14时到18时最易发生》完成下面的题。(9分)

1.根据短文提示,完成下表。(3分)

超载

25 16

(每空1分)

2.(3分)

每个要点1分,答到三个要点即可。①人注意力不集中;②午饭后,正犯困;③上下班高峰期;④疲劳驾驶;⑤超速行驶。

3.(3分)每个要点1分。答到三个要点即可。①节约成本;②多赚钱;③侥幸心理;④安全意识淡漠。

篇4: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题:书写(2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字迹工整。④行款正确。

第二题:字词(19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3分)

dé ɡā o wànɡ zhònɡ jìnɡ mì nínɡ zhònɡ

( ) ( ) ( )

jiā o zhào bù ā n bào qiàn táo zuì

( ) ( ) ( )

(二)读句子,看声母,填上合适的词语。(7分)

他______(y r)辞去了城里舒适的工作,到偏远的山村去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山村的条件十分_____(j k),但他从未后悔过。他常常___ _(m l)自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认定的人生_____(m b)奋进,要使山村的孩子学好文化知识,走出大山。每当______(l l)的国歌奏响,他就_____(ch d)忘掉了疲劳,忘掉了困难,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一天快乐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在山村孩子们的眼中,他是世界上最有学问、最可爱、最有_____(m l)的老师。

(三)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序号)(5分)

1. 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 ) 讲究卫生( ) 这里的技术是大有讲究的( )

2. 故:①事故;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④朋友,友情;⑤死亡。

变故( ) 病故( ) 沾亲带故( ) 故乡( )

3. 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钟子期必得之( ) 赤子之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4分)

1.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津津乐道地讲 自言自语地说 目不转睛地张望

B. 观察得仔细 回答得流利 讲解得透彻

C. 发现问题 发生火箭 发动群众 发表意见

2.下面句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可亲。

B.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 前面长头发阿姨好像是你的妈妈。

第三题:句子(19分)

(一)下面每组中两句话的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5分)

1. 妈妈早上叫我早点起床。 妈妈叫我早上早点起床。( )

2. 我差一点儿摔倒。 我差一点儿没摔倒。 ( )

3. 这难道是个奇迹? 这是个奇迹。 ( )

4.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谁也不能否认美丽的小兴安岭不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

5. 回国时,美国小朋友把红领巾给我系上了。 回国时,红领巾被美国小朋友给我系上了。 ( )

(二)仿写。(2分)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 默写《天净沙•秋》: , ,

。青山绿水, 。(2分)

2.子期死,伯牙谓 ,乃 ,终身 。(3分)

3.鲁迅原名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集有《 》、《 》等。《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 》。写出一句鲁迅的名言: 。(0.5×4+1=3分)

4. 詹天佑是我国 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从 、、

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他根据居庸关、八达岭不同的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 、

两种施工方法。作为一名中华少年,我想对詹天佑说: 。(0.5×6+1=4分)

第四题:阅读(30分)

(一)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做题。(12分)

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空。(6分)

①在救助黄包车夫以后,伯父脸上“变得那么严肃”,其原因是:( )(2分)

A.伯父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对“我”的纠缠不满。

B.伯父在思考着很多重要而严肃的问题:穷人为什么这样穷,天下像车夫这样穷的人该有多少,他们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C.伯父可能在想,只有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才能有好日子过。

D.伯父忧国忧民,同情穷苦人,痛恨不平等的旧社会,他无法控制这种情感。

②文中“车子扔在一边”用“扔”而不用“放”,是因为:( )。(2分)

A.车夫没有文化,行为粗俗。

B.扎了脚伤重,来不及好好放在一边。

C.他的车不值钱,说明旧社会车夫很穷。

D.车子结实。

③选段结尾处 “伯父叹气”的最合理的理解应该是:( )(2分)

A.可怜车夫受伤这么重。

B.悲哀作者的不懂事。

C.希望社会能关注穷人。

D.叹息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无法救助所有的穷人。

2. 回答问题。(6分)

①画横线的句子中用了两个“清清楚楚”,说明了什么?(2分)

②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想一下,此刻伯父想到了什么?(2分)

③读了这个文段,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下面的题。(9分)

食物 消化所用的时间 例1 例2

水果 30分钟—1小时 西瓜、苹果、桔子 香蕉时间最长

蔬菜 15分钟—2小时 瓜类蔬菜(冬瓜)所需

时间最短 芋头时间最长

谷物 1小时30分—3小时 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

品时间最短 发酵食品消化

率最高,达98%

蛋白质 1小时30分—4小时 牛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 牛肉等完全消

化需要4小时

脂肪类 2—4小时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 脂肪与谷物或

蛋白质类食物

共同摄入会延长

后者的消化时间

1.小红下午2点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中午吃什么比较合适?( )(3分)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2.小明在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 )(3分)

A.芋子烧牛肉。 B.牛奶配面包。 C.牛肉煮线面。D.猪油煎鸡蛋。

3.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给他提些建议。(3分)

篇5: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10分)

táo zuì nínɡ zhònɡ ké sòu dé gā o wàng zhòng

( ) ( ) ( ) ( )

bào qiàn jìnɡ mì juàn liàn jiāo zhào bù ān

( ) ( ) ( ) ( )

二、按要求写成语。(5分)

1.写四个含反义词的成语:

( )( )( )( )

2.写出四个含有人体名称的成语:

( )( )( )( )

3.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 )。(1分)

三、给画线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5分)

1.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 ) 讲究卫生( ) 这里的技术是大有讲究的( )

2.故:①事故;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④朋友,友情;⑤死亡

变故( ) 病故( ) 沾亲带故( ) 故乡( )

3.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钟子期必得之( ) 赤子之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四、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5分)

1.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

3.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 )

4.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 )

5..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五、改写句子。(6分)

1.缩写句子。

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2.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

3.把下面的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鲁迅在回信中说:“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六、填空。(19分)

1.默写《天净沙秋》: , , 。青山绿水, 。(2分)

2.伯牙谓 ,乃 ,终身 。(1.5分)

3.鲁迅原名 ,浙江 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集有《 》、《 》等。《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 》。从第五单元这些课文中我知道鲁迅是一个 、、的人。写出一句鲁迅的名言: 。(4.5分)

4.詹天佑是我国 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从 、、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他根据居庸关、八达岭不同的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 、两种施工方法。作为一名中华少年,我想对詹天佑说: 。(3+1分)

5.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忽然,海面上 ,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波涛汹涌的大海。(4分)

6.填写下面古诗词中的花名:(3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2)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3)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5)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篇6: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pǔ xiě qīng yōu qì gài chún shú táo zùi

( )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3分)

扇 shān ( ) 传 chuán ( ) 肖 xiāo( )

shàn ( ) zhuàn( ) xiào( )

三、找出每组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2分)

长途拔涉 暗无天日 一返常态 为所欲为 ( ) ( )

眼冒金星 微波磷磷 无颜以对 窃窃私语 ( ) ( )

四、按要求写出成语(6分)

1、常与“阳春白雪”一起用的。

2、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

3、不同凡响的近义词。

4、形容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的一个成语。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改成反问句:

2、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

改成肯定句:

3、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

改成感叹句:

4、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5、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

六、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4分)

1、当人们面临困境,仍不愿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时,常常用(

)来勉励自己。

2、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

黄河:( )

大草原:( )

长江:( )

(二)阅读理解与积累(30分)

一、课内阅读理解与积累(16分)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嗄羧后面,想看个(明白究竟)。嗄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注视)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chǎng tǎng)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呕——呕——发出震耳欲聋的吼(hǒu kǒu)叫。这时,它身体(鼓胀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bēng běng)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我和波农丁耐心地等到东方吐白,走到坑边去看。土坑约有三米深,嗄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1、在括号中用“”选择正确的词语和读音。(3分)

2、按要求写出词语。(3分)

A、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雄浑

B、清波荡漾的近义词()

C、目光明亮,有神。()

1、在嗄羧“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

(2分)

2、在第一自然段中用“~~”画出描写嗄羧动作的词。从这些动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2分)

3、“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当年嗄羧

的地方。“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和述说着:

(4分)

4、嘎羧“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想一想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说:

(2分)

(二)课外阅读理解与积累(14分)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2分)

以手掩面——

契机——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2分)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3分)

篇7: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字词,相信你一定能写得端正、美观。

qín miǎn méng lóng kuí wú yōu lǜ

mò sòu lún yì

生 咳 囫 吞枣 扬顿挫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然大( ) 曲( )和( ) ( )连忘( )

苟延( )( ) ( )( )共赏 ( )高( )烈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横遭不幸 久别重逢 漫不经心 浴血搏杀

B.焦燥不安 震耳欲聋 饱经风霜 牛毛细雨

C.风雨同舟 和蔼可亲 心惊肉跳 十指连心

D.怒目圆睁 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百折不挠

4.按要求改写句子的意思。

(1)老师说:“同学们太累了,我今天就不布置作业了,你们在家看看书吧!”(请转述一下老师说的话)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请按照这个句子的表达方法仿写一个句子)

二、语言积累。

1、郭沫若曾说过:“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你能写出鲁迅的两句诗词或名言吗?

2、先按原文填空,再回答问题。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首诗处处体现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心情。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不怕___________,也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___________,哪里要__________,哪里要把__________,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请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诚者,天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实地上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是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请你也仿写这样的一个句子:

(7)“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请把这个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加分题:活学活用。(可以加五分哦~)

(1)皇甫东想为自己的理发店选副对联,请在选中的括号里打“√”。

①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

②美味招来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 )

③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

(2)将下列词语排列成一副通顺的对联。

且读 千年事 欲知 万本书 今古 中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这副对联,你联想到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1.下面是《穷人》中的一段话,请仔细阅读,完成下面的练习。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 请说出作者是通过描写渔夫的哪三个方面,细致传神的刻画了渔夫做出决断前

后思考的过程的。

(2) 这段话中你觉得哪个字或词用的最传神?请说明理由。

(3)读了以上这段话,有人说,渔夫没有桑娜那样高尚,因为他收养两个孩子是经过思虑后才决定的,而桑娜“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把孩子抱回了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下面是《老人与海鸥》中的两段话,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它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这两段描写,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作者是如何表达海鸥对老人的这种深厚感情?

(2)短文第三段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四、课外阅读

成功的起点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科学家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 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团团转[zhuǎn zhuàn]。一连七天七夜,它们饥渴难忍,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

科学家总结实验时,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去走另外一条路,不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他们[虽然 不是]不想离开那儿,[但是 而是]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他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这使得比塞尔人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过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生活中,我们太习[贯 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忽略[lüè nüè]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人能走多远首先 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1)用“”划去短文[ ]里不正确的字、拼音和标点。

(2)根据意思选摘文中词语。

①经得起人们仔细体会。( )

②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

③表示另开一条路或另创一种方法。( )

④事情出乎意料,让人难以相信。( )

(3)按要求画句子。

①用“ ”画出具体描写毛毛虫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语句。

②用“ ”画出解释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原因的语句。

(4)下面与原文意思一致的语句是___。

①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其次选准方向,关键是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②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关键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③人能走多远关键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有时也考虑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5)选用一个词语概括“毛毛虫”、比塞尔人和肯•莱文的行走特点。

①“毛毛虫”、比塞尔人: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肯•莱文:______________ ____

(6)为了告诉我们成功的起点是什么,短文列举了两个方面的事例: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功的起点是什么?请联系短文和自身实际,简要写出自己的看法。

加分题: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一定让你对诗歌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考考你,你能将这些诗句活用到各种语境中去吗?(填写序号)(全对可以加五分哦~)

①江南忆,最忆是江南。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⑤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春天的一个夜晚,当我正在看书的时候,忽然听见窗外雨声沙沙。啊下雨了!真是“ ”呀!

(2)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 ”,在“柳浪闻莺”,我们会看到“ ”的情景。游程中即便遇雨也不必扫兴,苏轼早就说过“ ”。难怪来过杭州、游过西湖的人十有八九会发出白居易那样的感叹——“ ”。

五、习作。

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我们所读的《“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中,巴迪的成长不就是因为一句话吗?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永远难忘的一句话呢?请以《难忘的那句话》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讲你的故事。

篇8: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21分)1.(9分)勤勉 朦胧 魁梧 忧虑 陌 咳嗽 囫囵 抑扬

2.(6分)恍 悟 高 寡 流 返 残喘 雅俗 兴 采 3.(2分)B

4.(4分)(1)老师说,同学们太累了,他今天就不布置作业了,让我们在家看看书。(2分)

(2)拟人句一分,句型和原句相似一分。

二、语言积累。(17分)1.一句一分。(2分)

2.(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喜悦(2分)(2)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2分) (3)困难 嘲笑 毅然 开山 架桥 陡坡铲平(3分)仿写句式(2分) (4)诚之背者,人之道也 (1分)(5)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1分) (6)仿写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2分) (7)(2分)关键词:“黑洞洞的”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

加分题:(5分)(1) ①(2分) (2)欲知今古千年事 且读中西万本书(1分) 名言与读书有关即可。(2分)

三、课内阅读(13分)1、(1)(2分)作者是通过描写渔夫的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细致传神的刻画了渔夫做出决断前后思考的过程的。 (2)(3分)两个“嗯”字;“熬”等,不唯一,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3)(2分)不同意。这段是细致地描写了渔夫作出决定前思考的过程,说明渔夫和桑拿一样,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2.(1)作者是抓住海鸥异乎寻常的举动,表达海鸥对老人的这种深厚感情的。(2分)

(2)(2分)“飞”比较慢,不像“扑”那么急切,“扑”更能表现海鸥与老人间深厚的感情,所以用“扑”更合适。(3)(2分)

四、(19分)(1)(3分)洒 zhuǎn 。 虽然 但是 贯 nüè去掉。 (2)(4分) ①耐人寻味 ②精疲力竭③另辟蹊径④难以置信 (3)(2分)①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分钟过去了,……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 ②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4)(2分)②

(5)(2分) ①盲目地跟随 ②另辟蹊径(6)一是法国科学家做的毛毛虫实验;二是肯•莱文另辟蹊径走出了沙漠。(3分)(7)(3分)关键词:准确判断、选准方向,不盲目跟随。加分题:(5分)③④②⑤①

五、(30分)

篇9: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当你不认识“兆、摩、粥( zhōu)”这三个字,你该选用哪种查字典的方法合适。想一想,再填下来。

(1)用音序查字法查,较方便的字是 ,应先查 、, 再查 、。

(2)用部首查字法查,较方便的字是 ,应先查 部,再查 ( ) 画。

(3)用数笔画查字法查,较方便的字是 ,这个字的第四笔名称是 。

2.用“视、灵”组词,并分别填在( )里。

(1)视:( )黑板 ( )四周 ( )天空 ( )大地

(2)灵:脑筋( ) 身手( ) 动作( ) 消息( )

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组成成语。

例:手( 舞)足(蹈) ( )山( )野 明( )暗( )

瞻(前)顾(后) 顾( )失( ) 口( )心( )

4.读读想想,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可选1—2个答案)

(1)下面各组字,能按音序顺序排列的是第( )组。

〔 ① 唉汤慨歧 ② 唉汤歧慨 ③ 唉慨歧汤〕

(2)下面各组词语,用字不完全的是第( )组。

〔 ① 编辐 妥帖 ② 焚烧 旗帜 ③ 郑地 出板 ④ 缩短 原谅〕

(3)“思援弓缴面射之。”句中“援”的正确理解是( )。

〔 ① 引用 ② 引、拉 ③ 援助 ④ 引导〕

(4)“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句中“高大”的反义词是( ),

“简单”的近义词是( )。

〔 ① 简朴 ② 简便 ③ 简陋 ④ 微小 ⑤ 低矮 ⑥ 巨小 〕

(5)下面词语反搭配不当是( )。

〔 ① 改善工作 ② 改造机器 ③ 态度严肃 ④ 考验来厉〕

(6)下面词语是表示坚决地,毫不犹豫的意思的词是( )。

〔 ① 决然 ② 果然 ③ 断然 ④ 果断 ⑤ 毅然〕

(7)下面成语是表示绿的生命的是( ),是表示绿的神态的是( )。

〔 ① 一碧千里 ② 花红柳绿 ③ 翠色 欲流 ④ 万古长青〕

(8)“多少种绿颜色□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的□”“□”里应加的标点 最正确的是第( ) 组。

〔 ① :,,,,。 ② :、、,,。 ③ :、、、、。 ④ ,,,,,。〕

5.按要求写句子。

(1)老大爷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做得真好,我还要向你们学习呢。”

改为转述句:

(2)用不同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连成通顺的句子。

这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这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

6.修改病句,并在( )里写上病因。

(1)西伯利亚发布了气象台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

(2)读了这些课外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 )

二、阅读。

1.根据课文内容或意思,按要求填空。

(1)一儿曰:“我 日始出时 人近,而 时远也。”所填第一处词的意思是 ;第二处是 ;第三处是 。

(2)《长征》一诗中体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诗句有“ , ”这两句诗以

和 作千山的代表。

(3)“临时 ,意恐 。 寸草心, 三春晖。”“寸草”原指 , 诗中喻指 ;“三春”原指 ,“三春晖”喻指 。

(4)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庄严的声音”指的是

。“长城、大江”代表 。两个“传到”是指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播了 。“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表达了全国人民 的心情。

(5)《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 写的,作者分别在

和 时去“鸟的天堂”。

2.品读文段,回答问题。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

(2)文段中画“ ”的句子是全文的 句,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周总理

的 品质。

(3)作者为什么要对自己说话?

(4)作者为什么还要对全世界说那些话?

(5)读了这两个文段,你感悟到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 嘉 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三、作 文。

1. 题目:我终于获得

2. 提示:(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选填“成功、启迪、教训……这些词语,如不满意,可另补。

(2) 注意按一定条理,抓住所填词语,精选事例,突出过程,写出为什么能这样,以及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要通顺,书写要认真。

(3) 用“××”代替校名、姓名、否则扣分。

篇10: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一、下列读音全对的一组词语是。( 2分 )

A.蝴蝶(hú dié) 化装(huà zhuānɡ) 合拢(hé lǒnɡ)

B.尾巴(wěi bɑ) 观察(ɡuān cá) 绒毛(rónɡ máo)

C.苍天(cānɡ tiān) 仰头(ánɡ tóu) 勇敢(yǒnɡ ɡǎn)

D.傣族(dǎi zú) 德昂族(dé yánɡ zú) 景颇族(jǐnɡ pō zú)

二、比一比,再组词。( 8分 )

瓣_______ 铜_______ 坪_______ 耍_______

辫_______ 同_______ 评_______ 要_______

峰_______ 雀_______ 奋_______ 钓_______

蜂_______ 鹊_______ 备_______ 钩_______

三、选字组句。( 9分 )

城 诚 成

1.母亲节那天,我向妈妈送上最( )挚的祝福。

2.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 )市。

3.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 )功。

蜂 锋 峰

1.这把小刀很( )利,小心不要伤了手。

2.瀑布从( )顶直落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3.窗外的大树上有一个巨大的马( )窝。

四、给诗句中的划线(加粗部分)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1.萧萧梧叶送寒声。( )

A.风声 B.雨声 C.鸟鸣声

2.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 ) A.捉 B.拍

促织:( ) A.青蛙 B.蟋蟀

3.独在异乡为异客。( )

A.奇异,特别 B.不同的 C.别的

4.遥知兄弟登高处。( )

A.近B.将近C.远

五、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9分 )

1.赵州桥 智慧 劳动人民 体现了 才干 和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宇宙 身体 创造了 盘古 他 用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花园 小兴安岭 一座 难道 美丽 不是 的 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9分 )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即使……也……

不但……而且…… 只要……就…… 或者……或者……

1.( )查理调皮,爱搞恶作剧,( )大家都不喜欢他。

2.查理( )调皮,( )说话算数。

3.查理( )没有看不起杰西,( )陪她玩。

4.( )别人的东西再好,查理( )不会拿别人的东西。

5.查理( )背诗给杰西听,( )把杰西推到草坪上去玩。

6.( )查理愿意,他( )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汉。

七、我会背,我会填。( 14分 )

1.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2.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

4.人之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相远。

5.玉不琢,_______________。人不学,_______________。

八、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 6分 )

(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 )这是为什么呢?

(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拢。

(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 )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人类的朋友

鸟对人类有好处,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益鸟。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绝大多数种类的鸟是消灭害虫、害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资料。

1.在正确的说法后选“√”。( 2分 )

(1)文中的“能手”意思是“好手”;“助手”的意思是“帮手”。( )

(2)鸟是树木的“医生”,意思是鸟能消灭树木上的害虫,给树木治病。( )

(3)鸟对人类有好处,因此只有鸟是人类的朋友。( )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科学研究中,鸟的用处: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

4.你还知道鸟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吗?请写出两种。(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乌鸦喝水(续)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想喝水,歇一歇,可怎么也找不到一( )水。这时,迎面飞来一( )花喜鹊,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说:“这儿有一( )井,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水。”

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它心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也是很深的,但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了……

乌鸦来到井边看看,井果然很深。于是,它衔来小石子,一( )一( )丢进井里,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井水也没有涨上来。它叹息道:“哎!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5分 )

2.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 )

口干(ɡǎn ɡān)舌燥 得(děi de dé)想个办法

3. 乌鸦的老办法怎么不管用了呢?(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任选一题作文)(15分 )

1.平时你一定见过很多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再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美丽的秋天来了。到大自然中去,选取一处景物,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然后写一篇文章。

文题:秋天的_____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校园、田野、公园……

②要写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如果能写上自己的想象就更好了。

篇1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笔试部分(分值100分;90分钟完成)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2分)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二、根据拼音,联系词语意思,在里填上合适的字 (16分)

jiɑ yù yōu qiānɡ

爱护庄 富百姓 国爱民 热血满

lí liánɡ lián kuānɡ

拓荒地 种植高 挥收割 收获万

pénɡ zhū zhí ɡònɡ

牛整洁 肥马壮 养鱼蟹 献城乡

tuò rǔ xiè ɡǎn

开进取 忍负重 不奋斗 动八方

三、选择题 (10分)

1.下面带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个是

⑴辅导(fǔ) ⑵ 哺育(fǔ) ⑶ 悄(qiǎo)无声息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 _

⑴ 弥留之际 疾驰而去 针锋相对

⑵ 深明大意 井然有序 节衣宿食

⑶ 宽容大渡 熟能生巧 颠沛流离

3.下面三组词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__ _

⑴代替——替代 ⑵著名——名著 ⑵式样——式样

4.加点语句用得不恰当的句子是____

⑴ 几个战士趁着夜色,在院子里负隅顽抗,终于等来了增援的友军,一举击退了日寇。

⑵ 妈妈第一次照着菜谱烧酸菜鱼,虽然很认真,结果却远不是那个味儿,这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⑶ 在回答邻家小弟弟“作文写得好靠什么”时,陈玥说:“古人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____

⑴ 改善我们的生活水平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

⑵近年来,我国大范围地区陆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旱灾。

⑶ 其实,投篮就跟剪纸一样,只要多练习,就会有准头的。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 ,我的就立刻变得 。《姥姥的剪纸》(3分)

2.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是 和 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 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 。《安塞腰鼓》(3分)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 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 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 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 朝我们飞过来。《草原》(3分)

4.从古到今,祖国的安危与荣辱总是高于一切。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杜甫欣喜万分,先是“初闻涕泪满衣裳”,继而“ ”;陆游心系祖国的统一,临终嘱咐儿子:“ , ”;为了国家的利益,蔺相如对廉颇不是斤斤计较、针锋相对,而是 ,真是深明大义啊!詹天佑为了给中国人争气,顶着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 ,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不愧是一位 工程师。(6分)

五、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27分)

短文1:

《麋鹿》片段 (11分)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 ,但汉朝以后就【逐渐 陆续】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相继 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动物园里展出。19,“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1.联系上下文,在【 】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分)

3.选择题。从 “据科学家考证”和“几乎绝迹”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

介绍事物时,非常注意说法的 (2分)

⑴ 生动形象 ⑵准确妥帖 ⑶通顺完整

4.选择题。短文介绍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但读来觉得前后连贯流畅,是因为恰当地用上了一些词语,如: (2分)

⑴ 数十头,惨遭厄运,几乎绝迹

⑵ 经历,竟然,从此

⑶ 再后来,随后,最后

5.对于麋鹿的经历,作者先后怀有怎样的情感?请用几个词写出来(2分)

短文2:

狮子和野牛 (16分)

①傍晚,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地向前行进,全然不知道前方已经是危机四伏——六七头狮子正躲藏在草丛中,等待着它们的到来。有两头野牛带着一头小野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欢快地奔跑着。它们离牛群越来越远,却离危险越来越近了。

②突然,埋伏的狮子纷纷跃起,扑向离群的三头野牛。野牛猝不及防,掉头就跑。狮群紧追不舍,其中一头狮子几个腾跃,就将落在最后的小野牛扑进河里。小野牛在河里拼命挣扎,其他的狮子赶来一起咬住它,想把这个战利品拖上岸享用。就在狮群即将如愿以偿的时候,一条巨鳄突然从河里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地咬住了小野牛的尾巴。这时,狮群和鳄鱼在河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拉锯战。几个回合下来,鳄鱼寡不敌众,小野牛被群狮拖上了岸。

③可怜的小野牛,也许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数百头身强力壮的野牛狂奔而来,如风而至,把狮群和小野牛团团围在中间。原来,是离群的两头野牛搬来了救兵。救兵中,一头野牛开始挑战一头狮子,它怒目圆睁,踢跳腾跃,吼声如雷,被挑战的那头狮子先前的威风荡然无存,只能落荒而逃。但是,其他的狮子仍然紧紧地咬住小野牛,不肯松口。众野牛发怒了,它们排成战阵,缩小包围圈,一步步逼近狮子和小野牛。又有一头野牛,对准其中一头狮子猛冲过去,牛角用力一挑,那头狮子就被挑飞到空中,然后狠狠地摔到地上!它惩罚狮子的几个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使人很难相信它居然是一头食草的野牛!

④紧接着,群牛嘶鸣,声震旷野,野牛向狮子发起总攻了。面对群牛那雷霆万钧的气势,剩下的几头狮子惶恐万状,只得松开口四散逃窜。那头可怜的小野牛挣扎着,摇摇晃晃地回到牛群中,被群牛紧紧地护卫在中间。落荒而逃的狮子,在远处眼巴巴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凶悍和霸气。

⑤残阳如血。牛群浩浩荡荡,仍然沿着河岸缓缓前行,犹如一头头黑色的精灵。它们用团结、勇敢和力量,演绎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生命之歌!

1.“如愿以偿”的意思是 ,“愿”在文中指 ;“寡不敌众”的意思是 ,“寡”在文中指 。(4分)

2.“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这“奇迹”是

(2分)

3. 读第②段,把小野牛遇袭的过程补充完整。(3分)

一头狮子将小野牛扑进河里→( )→( )→狮群与鳄鱼展开拉锯战 →( )。

4.判断,在最正确的说法后面打“√”。(4分)

小野牛奇迹逃生的原因是:

(1)小野牛非常机智、勇敢,挣脱了狮子的撕咬。 ( )

(2)一条巨鳄和狮子争夺小野牛,小野牛趁机逃脱。 ( )

(3)两只非常勇猛的野牛和狮子搏斗,救下小野牛。 ( )

(4)是野牛们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击败了狮子。 ( )

5. 读第⑤段,写出你的感受。(3分)

六、习作 (30分)

开卷有益!写一件自己读书受益的事,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

(习作稿纸另附)

七、名著阅读(20分)

(一)填空。(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________.

3、“草船借箭之后,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埋怨苍天,说下一句话:_______________

4、从《三国演义》的描写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______________

5、“欲破曹公,宜用火攻;_____,_____”这是《三国演义》中_______写给________的信中的内容.

6、《城南旧事》是由_________个故事组成,作者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

1、“《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写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第______人称记叙,给人以真实感。”( )

A 笛福 第三 B 笛福 第一 C 笛福 第二

2、踏青时,米老师和同学们营救的是( )

A.松鼠猴 B.金丝猴 C.小熊猫 D.长尾猴

3、官渡之战中( )投靠曹操而使曹操获得了胜利。

A、高览 B、荀彧 C、荀攸 D、许攸

4、下面不属于“五虎上将”的是( )

A、关羽B、张飞C、黄盖D、赵云

(三)阅读理解: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

1.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他”指的是( ),出自《城南旧事》中的《 》

2.她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 “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 “她”指的是( ),出自《城南旧事》中的《 》。

(四) 简答(2分)

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一个故事。

篇1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二、根据拼音,联系词语意思,在里填上合适的字。(每词1分,共16分)

稼 裕 忧 腔

犁 粱 镰 筐

棚 猪 殖 贡

拓 辱 懈 感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共10分)

1.(2) 2.(1) 3.(2) 4.(1) 5.(3)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 分)(每处1分,共6分)

4. 漫卷诗书喜欲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宽容大度;嘲笑;杰出的爱国

五、阅读短文,完成答题(11+16=27分)

短文1:

1. 逐渐 陆续

2. 麋鹿在我国由盛到衰,最后几乎绝迹的传奇经历。

3. (2)

4. (3)

5. 自豪、惋惜、痛心……

短文2:

1.每空1分。如愿以偿: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愿” :把这个战利品拖上岸享用。寡不敌众: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寡”:指鳄鱼。(以上意思正确即可)

2. 数百头野牛狂奔而来,把狮群和小野牛围在中间。野牛和狮子奋力搏斗,狮子落荒而逃,小野牛回到了野牛群中。 2分

3. 群狮来咬 鳄鱼咬住小野牛 小野牛被群狮拖上岸 3分

4.选(2)得1分, 选(3)得2分 ,选(4)得4分

5. 要点:围绕野牛的团结、勇敢、机智或强大与弱小的关系写,评分要灵活,符合文意即可。

六、作文共30分。建议分别从选材内容、语言表达、格式标点等方面,按等级计分。

七、名著阅读(20分)

(一)填空。(7分,每空0.5分)

1、我劝天公重抖擞 为有源头活水来

2、关羽

3、既生瑜,何生亮

4、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 新官上任三把火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孔明 周瑜

6、五 林海音

(二)选择(5分,每题1分)

1、B 2、B 3、D 4、C

(三)阅读理解: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

1. 爸爸《爸爸的花落了》

2. ( 秀贞),出自《惠安馆》。

(四) 简答(2分)

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相关文章:

1.六年级语文上册暑假试题

2.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4.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5.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6.语文期末基础训练题六年级上册

7.六年级语文的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8.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9.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

10.六年级上册期末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