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热心观众行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方便大家学习。
篇1: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8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瑟缩(sè) 虐杀(nuè) 宽恕(shù) 不辍(chuò)
B.炫耀(xuàn) 揶揄(yé) 寂寞(mò) 冗长(rǒng)
C.戏谑(xuè) 憧憬(chōng) 黯淡(àn) 蓑衣(suō)
D.穹隆(qióng) 隧道(suì) 灼热(zhuó) 撰文(zhuàn)
2.○1选出词类归类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乌黑(形容词)的(助)一身(数量词),光滑(形容词)漂亮(形容词)。
B、有(动词)少数(形容词)的(助词)树木(名词)却(连词)在(介词)这时(代词)开(动词)起(动词)了(助词)花(名词)来(助)。
C、鹅(名词)的(助词)“轧轧”(名词),其(代词)音调(名词)严肃郑重。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使我们蓉城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成为今年“两会”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4.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②④①③
○2.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2分)
复兴门立体交叉桥,……壮丽,雄伟! 双层桥面,落差间隔达5. 5米;上层桥面,东来西往的车辆任意奔驰;下层桥面,南去北走的车辆畅通无阻;四条匝道把上下两层桥面巧妙地联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错落相连并行不悖的交通网。
下面四幅平面示意图中,能正确显示复兴门立交桥造型的是( )
5.默写填空。(12分)
(1)《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3) 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4) ,应知故乡事。
(5) ,病树前头方木春。
(6)《夜雨寄北》中,作者寄予美好憧憬的诗句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诗句是
6、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写句子。要求:①句式基本相同;②修辞手法基本相同;③语意通顺。(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理解是什么,理解是 ; 理解是 。
7、名著导读。(2分)
书目:《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
请从上述书目中选择一部你熟悉的作品,对其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进行简要评析。
作品:《 》 人物: (1分)
人物评析: (1分)
二、 阅读(42分)
(一)、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1)春 雪(4分)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答:
9、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1分)
11.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12.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3、《强项令》选自____ __ ___,作者____ __,南朝宋史学家。(1分)
14.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2分)
(1)宣悉以班( )诸吏 (2)使宣叩头谢( )主
(3)欲箠( )杀之 (4)流血被( )面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1)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译:
(2)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译:
16.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2分)
答:
17、汉光武帝为什么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这对表现董宣的品质有何作用? (2分)答:
18、在这个故事中,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关键词。你怎样看待他的变化?汉光武帝是个怎样的君主?(3分)
(三)说明文阅读(12分)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经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 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底,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1分)
20、②段画线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目的是为了具体说明
(2分)
21、从③段中看出,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3分)
答:
A
B
C
22第③段“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一句中的“近” 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 3分)答:
23、第③段中加点句子用了 (说明方法 )1分
24、面对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你打算如何做?(2分)
(四)阅读《母亲的贺卡》,完成后面各小题。(12分)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次日8点,那张贸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25.本文依次叙写 →写贺卡→ 等情节。(2分)
26.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
⑴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答:
⑵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答:
27.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2分)
28.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他”的手中?(2分)
答:
29.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
B.本文既刻画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一工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
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
D.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三 、作文(50分)30、命题作文,题目:你就是第一
【作文题干】人们常说第一只有一个,其实,得第一并不难,只要愿意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是第一。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构思点拨】本则材料是说“得第一并不难,只要愿意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是第一”,为什么呢?
因为: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这个方面来说,你就是第一。
2、每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愿意改变,就能取得某一方面的第一。
3、只要有自信,就能改变自己。
篇2: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试卷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
2、“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喻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A.房玄龄B.魏征C.姚崇D.杜如晦
3、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A.满族B.维吾尔族C.藏族D.白族
4、“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的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B.鉴真C.戒贤D.戒日王
5、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贞观之治”B.黄巢起义C.安史之乱D.鉴真东渡
6、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宰相B.分化事权C.设置通判D.控制禁军
7、位于巴林左旗镇东南郊的上京遗址,曾是契丹建国之初的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A.元昊B.阿保机C.阿骨打D.铁木真
8、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
9、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A.打击海盗B.监察百官C.管理海外贸易D.征收赋税
10、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宋灭亡 ②西夏灭亡 ③金朝灭亡 ④统一蒙古A.④②③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①④②③
11、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省B.琉球府C.夷洲县D.澎湖巡检司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噇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写的是宋代哪一节日的欢乐气氛( )A.元旦B.元宵节C.端午节D.中秋节
1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4、明代一位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B.宋词C.元曲.D.“四书”“五经”
15、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 )A.高僧鉴真出使日本B.戚继光抗击倭寇C.华侨对南洋的开发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16、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7、16,下列哪一位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A.阿骨打B.阿保机C.努尔哈赤D.皇太极
18、“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与该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岳飞抗金
19、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统治者鼓励垦荒B.改良新品种C.人口的迅速增长D.治理黄河,修建堤坝
20、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1、昆曲在明朝时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其代表作为( )A.汤显祖的《牡丹亭》B.关汉卿的《窦娥冤》C.洪昇的《长生殿》D.孔尚任的《桃花扇》
22、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岳飞抗金D.郑和下西洋
23、它图文并茂,全面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还流传到日、英、法等国,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作者是A.张仲景B.华佗C.宋应星D.李时珍
24、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
25、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读到活字印刷的书籍B.到四川经商时使用“交子”C.参加岳家军抗金斗争D.乘坐装备指南针的海船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四:如图(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
(2)材料二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2分)
(4)材料四图中的B、C三处的地名分别是什么?(2分)
(5)材料四中这一工程的开通有什么意义?(2分)
27、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
(2)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3)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除了采用这一制度,元朝还对哪两个地区加强管辖巩固对边疆的统治?(6分)
(4)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4分)
(5)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台湾和新疆的管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8、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纵观中华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10分)请回答:(1)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有一位唐朝皇帝被誉为“天可汗”。他是谁?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4分)
(2)唐朝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使唐朝达到鼎盛的是哪位皇帝?中国当时对周边哪些国家的影响深远?(4分)
(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列出清代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所采取的一项措施。(2分)
29、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12分)(1)乾隆帝时,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什么?(2分)
(2)列举一件唐太宗时汉藏之间友好往来的事件。(2分)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划始于哪一朝代?设置的机构是什么?(2分)
(4)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职务)是什么?(2分)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朝在何时设置了台湾府?(2分)
(6)清朝前期疆域辽阔,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赤尾屿等。(2分)
参考答案:
1-5 BBCBC
6-10 BBBCA11-15 DABDD
16-20 ACCCD21-25 ACDBC
26、(1)隋文帝
(2)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隋朝大运河
(4)洛阳 余杭
(5)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7、(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2)郡县制。
(3)行省制度,台湾和西藏。
(4)A锦衣卫和东厂B军机处
(5)设置台湾府,设置伊犁将军。
28、(1)唐太宗,和亲、册封等
(2)唐玄宗,日本、朝鲜、印度等
(3)册封-喇嘛和**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等。
篇3:数学 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数学 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的绝对值等于
A.B.C.D.
2.神舟八号于11月1日5时58分由改进型“长征二号”火箭顺利发射升空,此次火箭的起飞质量为497000公斤,数字497000用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为
A.B.C.D.
3.下列各式中结果为负数的是
A.B.C.D.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3a
C.2aD.
5.如图,已知点O在直线AB上,,则的余角是
A.
B.
C.
D.
6.已知一个几何体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A.圆柱B.圆锥C.球体D.棱锥
7.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则的值是
A.B.5C.1D.
8.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4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
A.20°B.25°
C.30°D.70°
9.若有理数m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为M,且满足,则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10.按下面的程序计算:
若输入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556,则开始输入的`值可能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2,则这个数是.
12.角,角,则.
13.如图所示,线段AB=4cm,BC=7cm,则AC=cm.
14.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
15.如果,那么代数式的值是___________.
16.观察下面两行数
第一行:4,-9,16,-25,36,…
第二行:6,-7,18,-23,38,…
则第二行中的第6个数是;第n个数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24分,第19题8分,其他题每题4分)
17.计算:.
18.化简:.
19.解方程:
(1);(2).
20.先化简,再求值:已知,其中,.
21.画一画:如下图所示,河流在两个村庄A、B的附近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两条折线段(图中l),A、B分别在河的两旁.现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同时向A、B两村供水,为了节约建设的费用,就要使所铺设的管道最短.某人甲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从B向河道作垂线交l于P,则点P为水泵站的位置.
(1)你是否同意甲的意见?(填“是”或“否”);
(2)若同意,请说明理由,若不同意,那么你认为水泵站应该建在哪?请在图中作出来,并说明作图的依据.
四、解答题(本题共28分,第22题5分,第23题5分,第24题6分,第25题6分,第26题6分)
22.如图,已知∠BOC=2∠AOC,OD平分∠AOB,且∠AOC=40°,求∠COD的度数.
23.列方程解应用题
油桶制造厂的某车间主要负责生产制造油桶用的的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该车间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者长方形铁片80片.如图,一个油桶由两个圆形铁片和一个长方形铁片相配套.生产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的工人各为多少人时,才能使生产的铁片恰好配套?
24.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1)则m,n应满足的条件为:m,n;
(2)若此方程的根为整数,求整数m的值.
25.已知线段AB的长为10cm,C是直线AB上一动点,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
(1)若点C恰好为线段AB上一点,则MN=cm;
(2)猜想线段MN与线段AB长度的关系,即MN=________AB,并说明理由.
26.有一台单功能计算器,对任意两个整数只能完成求差后再取绝对值的运算,其运算过程是:输入第一个整数,只显示不运算,接着再输入整数后则显示的结果.比如依次输入1,2,则输出的结果是=1;此后每输入一个整数都是与前次显示的结果进行求差后再取绝对值的运算.
(1)若小明依次输入3,4,5,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
(2)若小明将1到这2011个整数随意地一个一个的输入,全部输入完毕后显示的
最后结果设为m,则m的最大值为_______;
(3)若小明将1到n(n≥3)这n个正整数随意地一个一个的输入,全部输入完毕后显示的最后结果设为m.探究m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篇4: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0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2.5分)
(1)这是一(fú)___________________多么美丽的图画。
(2)爸爸买了一(fù)___________________象棋。
(3)老师为我们的成长(fù)___________________出了艰辛的劳动。
(4)你要为这件事(fù)___________________责。
(5)这些产品完全(fú)___________________合质量标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终身 奋斗终生 申明 郑重声明
B.违犯 违反纪律 熔化 冰雪融化
C.义气 意气风发 题名 金榜题名
D.原形 原型毕露 蜕化 退化变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1)深夜11点多钟,我们到了洛西渡口,这里无法过江,___________________江水太急了。
(2)___________________群众提出的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迅速处理,而不应该束之高阁。
(3)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不说,这会儿才说。
A.由于 关于 刚才 B.因为 关于 刚刚
C.因为 对于 刚才 D.由于 对于 刚刚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是一段细节描写,表现出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精神。
B.“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这是一段肖像描写,采用了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表现了贝多芬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C.“他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几个世纪……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是一段语言描写,表现出了福楼拜的博学、睿智。
D.“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是一段行动描写,表现出了福楼拜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篇5: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测试题
一.词组互译(10分)
1.弹钢琴(playthepiano)2.一双,一对(apairof)3.做作业(dohomework)4.起床(getup)
5.comefrom(来自)6.Whatabout…?(……怎么样?)7.infrontof(在……的前面)
8.rideabike(骑自行车)9.thinkof(认为)10.tabletennis(乒乓球)
二.写出下列词的形式(10分)
1.friend(形容词)__friendly__2.sheep(复数)__sheep__3.gymnastics(简称)__gym__
4.play(单三人称)__plays__5.brush(复数)__brushes__6.usual(副词)__usually_
7.always(反义词)__never__8.hear(同音词)__here_9.builder(动词)__build_10.tomato(复数)_tomatoes__
三.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1.MyfriendLiLei___studies__(study)inNo.14MiddleSchool.
2.Where_does__yourmother__work__(work)?----Inafactory.
3.HissisterandI__have_(have)lunchtogethereveryday.
4.Doyoufinishreading__(read)thebook?5.Hissons__don’tdrink__(notdrink)wine.
6.Wouldyoulike__tovisit__(visit)theGreatWallwithme?7.Canyou__play__(play)thecomputergames?
8._Do__you__have__(have)agoodtime?9.Myfather_hasn’t__(havenot)gotanysisters.
10.There__is__(be)somemeatonthetable.
四.用适当的代词填空(10分)
1.I’mTom.__My___fatherlikesplayingfootball.
2.Joyisagoodgirl.Sheoftenstudieshard.__Her___friendsstudyhard,too.
3.Damminglikesreading.___His___favouritebookisHarryPotter.
4.OurnamesareLilyandLucy.___We___aretwins.
5.WestudyinNo.3MiddleSchool.__Our__EnglishteacherisMissYang.
6.Itisadog.__Its___nameisCody.
7.Tony,whereismybag?Ican’tsee__it___.
8.BettylikesLordoftheRings.It’s__his___favouritefilm.
9.Jayisagoodsinger.Ilike__his__songsverymuch.
10.LinglinghastwoauntsintheUSA.___Her___auntsstudythere.
五.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介词填空(10分)(to,by,in,of,for,on,at,)
1.Wehavelunch__in__themorning.2.Wedon’tgotoschool__on__SaturdayandSunday.
3.Igotobed__at__halfpastten.4.Wewenttothecountry__in_acoldmorning.
5.JimandLiLeiswim__in_summer.6.Theyoftenhavesupper___at__noon.
7.Theteacherscometotheschool__on___September10th.
8.Who’s__on__dutytoday.9.What’sthis__in___English?
10.UncleZhangoftengoestowork__by___bike.
篇6: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计算=。
2、如图,互相平行的直线是。
3、如图,把△ABC的一角折叠,若∠1+∠2=120°,则∠A=。
4、如图,转动的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指向黑色 区域的概率是。
5、汽车司机在观后镜中看到后面一辆汽车的车牌号为,则这辆车的实际牌照是。
6、如图,∠1=∠2,若△ABC≌△DCB,则添加的条件可以是。所剪次数1234…n正三角形个数471013…
7、将一个正△的纸片剪成4个全等的小正△,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4个更小的正△,…如此下去,结果如下表:则。
8、已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为。
9、近似数25.08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10、两边都平行的两个角,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3倍少20°,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二、选择题
1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a+a=aB.C.D.
12、在“妙手推推推”游戏中,主持人出示了一个9位数,让参加者猜商品价格,被猜的.价格是一个4位数,也就是这个9位数从左到右连在一起的某4个数字,如果参与者不知道商品的价格,从这些连在一起的所有4位数中,其中任猜一个,他猜中该商品的价格的概率是()A.B.C.D.
13、一列火车由甲市驶往相距600㎞的乙市,火车的速度是200㎞/时,火车离乙市的距离s(单位:㎞)随行驶时间t(单位:小时)变化的关系用图表示正确的是()
14、如右图,AB∥CD,∠BED=110°,BF平分∠ABE,DF平分∠CDE,则∠BFD=()
A.110°B.115°C.125°D.130°
15、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交点的个数是()
A.1个或4个B.3个或4个C.1个、4个或6个D.1个、3个、4个或6个
16、如图,点E是BC的中点,AB⊥BC,DC⊥BC,AE平分∠BAD,下列结论:
①∠AED=90°②∠ADE=∠CDE③DE=BE④AD=AB+CD,四个结论中成立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 ④ D. ①③ ④
17、如左图,是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长边中点的连线对折两次后得到的图形,再沿虚线裁剪,展开后的图形是()
18.用尺规法作∠AOB的平分线OC时保留的痕迹,这样作可使ΔOMC≌ΔONC,全等的根据()
A.SSSB.SASC.AASD.ASA
三、解答题
19、计算(1)(2)
(3)〔〕÷(
(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y=0.5
20、某地区现有果树24000棵,计划今后每年栽果树3000棵。
(1)试用含年数(年)的式子表示果树总棵数(棵);
(2)预计到第5年该地区有多少棵果树?
21、小河的同旁有甲、乙两个村庄(左图),现计划在河岸AB上建一个水泵站,向两村供水,用以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问题。
(1)如果要求水泵站到甲、乙两村庄的距离相等,水泵站M应建在河岸AB上的何处?
(2)如果要求建造水泵站使用建材最省,水泵站M又应建在河岸AB上的何处?
22、超市举行有奖促销活动:凡一次性购物满300元者即可获得一次摇奖机会。摇奖机是一个圆形转盘,被分成16等分,摇中红、黄、蓝色 区域,分获一、二、三获奖,奖金依次为60、50、40元。一次性购物满300元者,如果不摇奖可返还现金15元。
(1)摇奖一次,获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
(2)老李一次性购物满了300元,他是参与摇奖划算还是领15元现金划算,请你帮他算算。
23.如图,已知△ABC,请你按要求用尺规作出下列图形(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1)作出的平分线BD;(2)作出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EF.
24、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且BD=CE,如何说明OB=OC呢?
解:∵AB=AC∴∠ABC=∠ACB()
又∵BD=CE()BC=CB()
∴△BCD≌△CBE()
∴∠()=∠()∴OB=OC()。
25、星期天,玲玲骑自行车到郊外游玩,她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
(3)她骑车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车速多少?
(4)玲玲全程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6、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D在AC上,连接AE、BD,试判断AE与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7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C、D之间有一点P,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AC,∠APB,∠PBD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篇7:七年级语文期末的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期末的测试题
一、积累万花筒,让你展才能(30分)
1、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摆在你面前的与其说是一份试卷,不如说是一个展示自我,发长的舞台。请你将下面的诗句抄到田字格里。
(要求:书写工整,准确,规范)(2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劫夺(lüě) 孪生(luán) 耸立(sǒng) 贪婪(lán)
B、澄清(chéng) 褥告(dǎo) 篡夺(cuàn) 弥漫(mí)
C、猝死(cù) 主宰(zǎi) 滑稽(jì) 并蒂(dì)
D、赏赐(cì) 狩猎(shǒu) 骸骨(hái) 眩目(xuàn)
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踉踉跄跄 苦心孤诣 惊慌失错 芊芊细草
B、害人听闻 恍然大悟 弱肉强食 海枯石烂
C、碌碌终生 昂首挺立 历历在目 呼月引伴
D、获益匪浅 突如其来 随声附和 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那种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B、刘翔成功的背后,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
C、歌曲《吉祥三宝》表达的那份全家欢乐的情意,正是人们垂涎三尺的。
D、五月四日,省青年男子足球队正式成立,队员年龄最大的十八岁,正值豆蔻年华。
5、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找下列汉字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序号 汉字 部首查字法 音序查字法
部首 笔画
A 等 竹 6 D
B 渠 巨 7 Q
C 忍 心 3 R
D 魁 鬼 4 K
6、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2分)
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1)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旅行结束后,父亲问:(2)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么过日子了吧?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3)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才有满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儿子说完,父 亲哑口无言。儿子接着说:(4)感谢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冰心的《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3分)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若是( )(2分)
A、《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撰写的一部作品。
B、《繁星》《春水》是冰心将自己一些零碎思想收集而成的小诗集。
C、《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也是他的作品。
D、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描绘了令人神往的仙境,寄托了他美好的理想。
9、品味下边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语句,仿照这个句式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2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默写朱自清《春》中的描写春草的一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言文(8分)
(1)解释加点的词。(2分)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 B、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
C、智子疑邻_____________________ D、惟危楼一座(《山市》)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2分)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填空(4分)
A、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海日升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
B、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北京,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大本营,相信你能行(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0分)
化石:从神话到科学
①类接触古生物化石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__A__直到3前,化石的定义才算是步入科学的正轨。在此之前,那些奇形怪状的化石就成了无数神话、民间传说的起源,被误认为守护黄金的怪兽、天使的财富或是远古巨蛇。古希腊人关于独眼巨人Cyclops的神话就是基于猛玛骨骼化石的发现。头盖骨中的洞被解释为眼眶,而其他骨骼则被拼接成一个男人的形状,而非其本来的大象形状。英国媒体报道称,今年2月~7月,英国赫特 福德郡的一家动物学博物馆开办了一个化石与民间传说的展览,让人们瞭解到化石过去有趣的历史。
②考古学家发现,在欧洲的许多古代岩洞里,就有古人搜集化石留下的痕迹。当时的人多半是在偶然的情形下发现化石的。在人类还不懂得如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些神秘的石头时,他们大多将之视为神怪、妖魔等的遗留物,最多也只是把它们当成工具、药品或是装饰品。
③试想一下,欧洲北部有一群史前猎人在追捕猎物时闯进了一处偏僻的洞穴,他们在洞里发现了一具不知名的大型野兽的残骸,残骸下面还堆满了其他大型动物的骨头。对于这群人来说,一个关于以洞穴为家、以大型动物为食的飞龙神话就这样诞生了。__B__,在现代的科学家们看来,这个神话很容易就能被揭穿。事实上,这种大型野兽是一种叫 做披毛犀的古生物,生存在冰河时代的欧洲地区,在距今1万年前灭绝。
④在世界各地关于化石的民间传说还有很多。在日本,鲨鱼牙齿的化石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神秘的山妖的指甲。在印度,鹦鹉螺化石被认为是印度主要神灵之一毗湿奴的象征,被僧侣用来净化水。此外,还有一些化石被认为是包治百病的灵药。
⑤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化石专家保罗?泰勒介绍说,古人为了解释化石的出现和存在,赋予了它们许多种名称,例如霹雳、舌石、蟾蜍石、菊石(据说能治好蛇咬伤的一种石头)
和魔鬼的脚趾甲之类的名称都在英国被广泛使用。根据他介绍,许多化石由于其形状与人体某部位的形状相似,因此被用来治病或者以形补形。泰勒举例说,有一种叫做龙牙的中药,事实上只是普通动物的牙齿或者骨头。
⑥化石被赋予科学的定义是在17世纪中期。当时,一位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医生斯泰诺提出,一种类似舌形的石头其实只是古代鲨鱼的化石,而不是什么神石。1666年,正好有人在意大利西部港市里窝那捕到了一条鲨鱼,斯泰诺对鲨鱼的头部进行解剖,证实了自己的观点。从这个时候开始,化石才告别了民间传说时代,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古生物学。
12、在文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化石的定义步入科学的正轨之前,人类对化石是怎样认识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类在还不懂得如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些神秘的石头时将 其视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5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具体介绍斯泰诺医生解剖鲨鱼一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0分)
我和女老师
我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就感觉我们的教室像波浪上的一片树叶,突然晃晃悠悠起来。女老师扶住墙壁,大喊一声:快跑呀,地震了!
从惊愕中醒过来的我们,呼啦推开摇摇晃晃的课桌往外跑。可是教室门太窄了,我们班的人又多,同学们挤不出去。女老师赶紧说:同学们不要慌!
我也使劲往前挤。一只手拎住了我的衣领,把我提出了队伍。伍小凯,你最后!女老师面无表情地说。
我愤怒地盯着这位严厉的女老师,大大的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可她看也不看我一眼,制止了几个正在争吵、拥挤的同学。在她的指挥下,同学们秩序井然地跑出了教室。
伍小凯,你还愣着干什么,快走!女老师招呼我。我伸长脖子,装着没听见。
女老师跌跌撞撞地跑过来,粗暴地拉起我的手就往外跑。我一把甩开她,倔强地说:是你说的,我最后!你不走,我就不能走!
女老师没时间理会我的不礼貌,硬拽着我往外跑。刚跑出去,教学大楼抖动得厉害,哗啦垮塌了一角。
不行,教学大楼就要倒了,我们会埋在楼梯上的。女老师又拽着我跑回来,她快速拖过来两张课桌,靠墙角摆着,一张在里,一张在外。她让我钻进里面那一张课桌底下。天花板上的石灰扑簌簌地往下掉,我害怕了,就听话地钻进去。
这时,就听见轰隆一声巨响,教学大楼整个儿垮塌了。因为我藏在桌子下面,掉下来的水泥板没有砸到我,但我没法跑出去,周围一片漆黑,我知道自己被活埋了。刚才我没有注意到女老师有没有钻进来,就大声地喊她,半晌,身边有个声音微弱地说:别怕,我就在你身边。
我伸出手想要摸到她,这样我就不会感到害怕了。她马上制止了我:不要乱动,两块
水泥板正好给我们撑出了一个空间,你一动,水泥板砸下来,我们不被砸死,也会窒息而死的。
我吓得不敢动,可是周围静悄悄的,我什么也听不见,我怕得要命。我从小就怕黑,喜欢热闹。女老师声音低沉地说:我给你唱个歌吧,听听歌你就不会害怕了。说着女老师就唱起来,她唱歌很好听,可她的声音实在太低了,一支歌还没唱完,声音断了。我惊恐地说:你怎么不唱了,你受伤了吗?
女老师严肃地说:我太累了,让我睡个觉吧。伍小凯,你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是个男子汉了。从现在起,你要像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不吵不闹,耐心等待救援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没有了,似乎懒得和我多说一句话。
我委屈地直掉泪,赌气不理她。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我快要饿昏过去时,我听见外面有嘈杂的人声,还有机器的轰鸣声,就有气没力地喊了句:救命啊!立刻我听见有人惊喜地叫道:快过来!这下面还有人活着!
过了一会儿,我感觉头顶上的水泥板正在移走,一线阳光射进来,刺痛了我的眼睛。我闭上眼睛,再睁开时,映入眼帘的是几个穿着绿军装的叔叔。他们小心地把我抱出来,我告诉他们,我身边还有一个人。
女老师被他们挖出来时,浑身是血,已经没有了呼吸,她脑袋上受了致命伤。解放军叔叔询问我当时的情形,我一一说了。一个叔叔叹息说:这个女老师怎么不躲到另一个墙角呢?要知道靠着墙角就不容易被塌下来的砖块水泥板砸到。
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扑到女老师身上,悲痛欲绝地说:妈妈,我知道你为什么不躲在另一个墙角,因为你要和你的儿子在一起呀。
17、地震来临时,女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先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8、请用三个词概括女老师三个阶段的情感变化。(2分)
_____________情 _____________情 _____________情
19、女老师为什么不到另一个墙角躲避?你是如何理解此时女老师的行为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女老师在最后说的话语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本文后,你的感受一定很多,你想对文中的女老师说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0分)
怀揣两块糖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山西一个偏远而清苦的山村,来自大洋彼岸的金发女孩玛丽亚,正在心中慨叹这里的生活实在太穷了。
忽然,她的目光被一株百年老树下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所吸引。老人衣着简单,微眯着眼睛,一脸慈祥地跟一个小男孩说笑着。玛丽亚好奇地停下脚步,不远不近地站定了。她听到老人给小男孩出了一个字谜:一人本姓王,怀揣两块糖。那个小男孩显然此前听说过这个字谜,立刻大声地回答:是金。老人满意地咧嘴笑了,从贴胸的衣兜里掏出两块水果糖,一块递给男孩,一块送到自己嘴里,两人甜甜地吮吸着,似乎正享受着无边的幸福。
玛丽亚羡慕地望着面前这被快乐包围着的一老一少。蓦然,她想起了祖母的那栋带大花园的漂亮别墅,想起常常邀请一帮孩子到家中分享她的糖果和故事的祖母,想起祖母和孩子一样单纯而畅快的笑声。原来,快乐和幸福,就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一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无论是富庶还是清贫,只要他怀揣着两块糖,一块慷慨地赠人,一块留下自己慢慢品尝,就自有真实的快乐如泉涌来,自有绵绵的幸福飘逸在生活当中。
就是那两块普通的水果糖和那两张淳朴的笑脸,让玛丽亚骄傲地做了一个选择--留在中国西部,做一名帮贫助困的志愿者,播撒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后来,玛丽亚跟村里人一起劳动,给村里的孩子上课,还帮着山村招商引资,办起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山民的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村民感激地称她是幸福天使,她却笑着说自己只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兜里的两块糖,她还要感谢大家呢。与他们在一起追求、奋斗的那些日子,让她发现自己原来还能够做那么多的事情,让她品味到了从前所没有品味到的无比的甜蜜。
灯下,读着玛丽亚芬芳的小故事,不禁令人怦然心动:多么简单啊,不需要太多的寻寻觅觅,不需要太多的权衡论证,只需怀揣两块糖,慷慨地与人分享,就完全可以拥有快乐的时光。就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
22、题目和文中多次提到两块糖,两块糖在本文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仿照示例,从情艳中任选一个词语进行 扩写,要求扩写后的语句优美,富有文采。扩写时不要拘泥于示例,在词前、词后扩充均可。(2分)
示例:阳--阳光--阳光明媚--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两块普通的水果糖和那两张淳朴的笑脸让玛丽亚做了什么决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村民为什么称她为幸福天使?(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竞技场,七彩绘华章(40分)
27、我们的生活是由一个又一个日子组成的。寻常的日子似乎平静无波,单调无奇,但生活中总有一些日子注定会因为一些不寻常的事,不寻常的人,牵 到我们的情感,撞击我们的心灵,深深地镌入我们生命的年轮。
请以《一个让我____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感受,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表示情感的词语。如自豪、悲伤、感动、振奋、懊悔等,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篇8: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看图写字词。(8分)
大小 ( )( ) ( )( )
( )(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20分)
l huā biāo qiānɡ bǐ hu shān zhuānɡ
chūn ji xiū xi hi zi yǐ hu
rnɡ ɡěi chunɡ qin wn chnɡ sī ɡuā
shēnɡ qǐ chnɡ jiǔ yn dnɡ mi yǒu
chēnɡ hu dio jn ān xīn ɡǔ di
三、我会接着写。(8分)
闪电 雷雨
竞走 跳高
桃 桃子
兆 文 卜
跳 跳高
四、我会连一连。(6分)
1、 一群 一束 一片 一方 一座 一块
鲜花 池塘 孩子 假山 果园 草地
2、 明亮的. 动听的 奔跑的 闪亮的 高超的 高大的
马儿 眼睛 珍珠 松树 故事 技术
五、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5分)
1、我和妈妈去公园
2、你写了多少个生字啦
3、夏天到了 茉莉花开了
4、我们的祖国真美呀
六、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30分)
1、看课题,想内容,填字词。
(1)《 》 长大了,漫山遍野,绿
(2)《小松鼠 》 睁大
(3)《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的夸奖 学习
(4)《 的早晨》 醒来了 的羊群
2、 想内容,填词成句。
(1)他们躺在 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
(2) ,更 。
(3) , 还没有退尽, 的梅花就 了。
(4)小鸡看见四周 的,它想:整个 都是 的呀!
七、我会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树林边有 。
2、 学习
3、我学会 啦!
4、 很可爱。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蚂蚁爬到牛蹄(t)上,说:牛比碗(wǎn)大不了多少。另一只蚂蚁爬到牛角上,说:牛跟黄瓜差不多。牛听了,笑了笑说:你们多走走吧!
两只蚂蚁在牛身上爬来爬去,爬了好一会儿,还没有爬遍全身。啊!牛真大呀!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的故事。
2、蚂蚁认为牛跟 、 差不多大,其实那只是牛的蹄和角。后来蚂蚁发现牛!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填序号)
①蚂蚁比牛小得多。
②看问题要全面。
③不怕吃苦,才能学到知识。
九、看图写话。(8分)
夏天的小池塘可真美!三个小伙伴来到池塘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看图,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