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数的认识课件
“htn00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万以数的认识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万以数的认识课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万以数的认识课件
万以数的认识课件
万以数的认识课件
一、情景导入
灵活运用教材,用登泰山的情景导入新课,登山前,先让学生通过课件预览泰山全貌,使学生对泰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感受到泰山的磅礴气势,进而对后面的学习充满着期待和热情。
二、感受大数
首先向学生展示登山途中有名的风景图片并附以相关的介绍,其中包括泰山主峰高达一千五百四十五米的玉皇顶、人工开凿的共由六千六百级台阶组成的登山盘路、多处碑碣石刻和历史文化遗迹及各种植物。让学生在赞叹泰山风光之秀美及物产之丰富的同时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大数。
三、认识千、万
欣赏完沿途风景,自然应该登上了泰山主峰玉皇顶。用一个小动画向学生展示登临泰山不可不赏的山顶四大美景,让学生感到自己真的登上了泰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猜一猜柏树多少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棵柏树的年龄和这些小正方体一样多。”巧妙的将柏树的年龄转化到小正方体的个数上,进而自然的引出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的活动。这里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用课件清晰直观的演示恰到好处的解决了教具、学具缺乏和抽象的困难, 对“个”、“十”、“百”三个数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了巩固,又对新的计数单位“千”及其和其他数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有了牢固的掌握。
在解决了柏树的`年龄后,一个紧随其后的问题--选取柏树其中的一枝,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片叶子?掀起了本课又一个小小的高潮。学生通过数屏幕上出现的10个大正方体(一个大正方体由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来得出答案!进而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的数位关系。至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了难点。
四、实践应用
游完泰山,我设计了游山竞答和一个猜数游戏来巩固新知。两个有关泰山旅游问题分别巩固了“10个一百是一千”和“10个一千是一万”的知识点。猜数游戏要求老师在心里想好一个数,用小正方体摆出来,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眼前,由学生来猜老师心里想的是什么数?学生猜对了,就在出示答案的同时插入掌声的音效,以便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这里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很好的扬直观、省时、一目了然之长,避费时、费力、学生看不清之短,既巩固了新知又为后面的生生合作游戏起到了示范铺垫的作用!
总之,本节课我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从生活中取材,用虚拟技术将课外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赞叹之余,趣味盎然的投入学习之中,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有效的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足之处:本节课较大地脱离教材,最好与教材联系紧密一些。
篇2:万以上数的认识课件
万以上数的认识课件
课件是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可在计算机上展现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素材的集合。
万以上数的认识课件
【教材、教法简析】
首先说一下教材、教法:
万以上数的写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读写法和万以上数的读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我们知道,万级和亿级数的读法与个级不同,个级是一个数位一个数位地读,而万级和亿级的数是一级4个数位的数合起来一起读。比如:2350000不能读成二百万三十万五万。写数的时候也这样,在以往教学中问题也很多,有时候感觉孩子明明听明白了,一做题就问题百出。我们分析了一下,认为写数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孩子对数位顺序和数的读法掌握不熟练。
孩子在第一个信息窗,一下子将12个数位放到一起,虽然数位名字有一定的联系,但对部分孩子来说想要一下子熟练辨析数位不是那么容易,况且还要学习数位、计数单位、数位分级、十进制计数法、认识大数、了解大数的意义、辨析数序、读数等等,很多孩子要熟练掌握这些需要一定的过程,如果这些没有掌握好而仓促学习写数,势必问题很多。
2、孩子没有熟练掌握数的组成。
孩子在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时,根据数位顺序来写比较简单。为什么到了大数这就遇到困难,主要问题是孩子没有完全掌握数的组成。比如,一些孩子不能辨析出二千零五十八万是由2个千万、5个十万、8个万组成的,不知道数的组成,也就难以按照数位顺序写数。
3、教师避开计数单位和数的组成,只从数位分级入手教学写数。
我们教学中见过有的老师这样指导孩子写数:
二百三十五亿零七十二万零八百,要求先圈出重点字,看看这个数包含几个数级。二百三十五亿零七十二万零八百,然后画两条竖线分级(┊┊),根据二百三十五亿就在亿级写235;根据零七十二万,就在万级写072,万级共四位,所以这个零代表00,因此应该写0072.像这样,如果孩子对于数位没有熟练掌握,看着文字叙述不能清晰得说出数的组成,只按照老师的诀窍来写数,一旦诀窍忘记了或者没有记准,肯定出错。
因此,我们认为,写数教学应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数位顺序表、数的组成、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入手,根据顺位顺序表,按照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写出万以上的数,体会万以上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万以上数的写法,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养成用读数来检查写数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3.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按照数的组成能正确地写出万以上的数。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前测分析】在集体教研时,我们觉得写数教学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梯度,要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出发,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设计,这样更利于方法的掌握,难点的突破。在探究环节,我们一共设计了三个类型的写数练习(课件),对于第三种类型中间有0及三级数的写法,我们知道是本课难点,对于孩子们来说肯定是难度最大的,可对于第一类整万数的写法及第二类两级数数中间无0的写法,究竟哪种比较简单,哪种比较难,我们把握不定,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前测练习,通过前测发现,在随机抽取的28人中,第一类题共8人出错,其中一人是马虎出错,第二类题目共6人出错,一人为马虎,第三类题共12人出错。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决定探究顺序为先解决第二类题目,然后是第一类,最后是第三类。
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一、课前三分钟,写数大比拼。
课件出示:
通过一组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写法,说说在写数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写数方法的回忆,(即: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学习。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信息窗2情境图所呈现的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天文知识。
1.课件出示窗2情境和信息,读信息,让学生感受用文字记录不如数字清晰,体会写数的必要性,从而提出问题横线上的数怎么写?。进而揭示课题:万以上数的写法。
三、合作探索
在这个环节,我们一共设计了三个类型的写数练习(课件)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万以上数的写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万以上数的写法》说课稿(1)十五万一千二百五十八三百六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四
(2)二百三十万十六万二千零五万
(3)十六万零五十三亿六千五百四十三万四千二百十四万零五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个人尝试写数小组内交流班级展示汇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到豁然开朗。在小组交流时,有意识让学生读一读所写的数,自觉检查写的是否正确,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采取写数大闯关的形式进行新课。
第一关1:两级数且没有0的数的写法
课件呈现第一组数。
活动要求:试着写出这些数。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数位顺序表或者计数器。
在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有的孩子可能是根据数位顺序表,也有的可能是借助计数器,这两种方法的本质是相同的,最关键的是老师引导孩子交流时要把重点放在孩子对数的组成的理解上。比如说三百六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四,要注意引导孩子交流明确三百六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四是由3个百万、6个十万、5个万、6个千、4个百、2个十、4个一组成,然后借助数位顺序表写数就和万以内数的写法相同了。
当然也可能会有孩子根据读数的经验,用到分级写数的方法,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种方法。其实分级的方法也是根据数位和数的组成写数。教师予以肯定,暂时不对比优化。
第二关:整万数的写法:
这个环节的'教学与上面相同,还是根据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写数,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个级的四个数位一个单位也没有,要写0占位。展示交流时,孩子再次体验各种方法的区别、联系。
第三关:中间有0及三级数的写法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孩子对大数的写法己有一定的认识,只要准确分析数的组成,有了数的组成,根据数位顺序表写数和前面的方法一样,就不困难了。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突破难点,归纳方法。在交流中间有0的数的写法时一定要让孩子说清楚:为什么这一位上要写0?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很多孩子能体会到我们在写数时,采用分级的方法比较快捷。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出写万以上数的方法:①写大数时,应从最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②哪一位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四、练习巩固
1.出示自主练习1题,让学生先读一读三个数,再写出来。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出现的错题,集体订正时,板演几道错例,学生做出诊断和分析。
2、自主练习第4题:这是关于数的组成的一组练习。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对大数的意义加深理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信息窗中的写数问题。
引导学生交流时,一定要注意交流出自己的写数方法,并重点交流清楚中间有0的数的写法。
五、总结回顾
同学们对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谈谈你的收获吧。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反馈,使学生养成随时总结知识,回味知识的良好习惯,从而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升一个台阶。
六、课堂小测
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这次说课的内容,有不成熟的地方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篇3:数的认识课件
数的认识课件
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数的初步认识》,课本第7、8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2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和2。
2、使学生掌握2的组成,初步认识“>”符号。
3、结合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画挂图、实物图片、计数器、画好四字格的小黑板等。
学生准备学具:小棒、2个小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教育: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
二、新课
教师: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数学知识,我们知道了数学知识呀非常的有用,小朋友们也兴致勃勃的告诉老师说要把数学知识学好,但是怎样才能把数学知识学好呢?那首先呢就应该从数字的认识学起,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认数、写数、还有许多新知识。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最会动脑筋,学得最好。
(l)数数量是1的'物体。
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为小朋友介绍一位新朋友:
① 出示主题画挂图或让学生打开书,看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学习的一页。告诉学生:这个小朋友呀兰兰,她可是一个乖孩子哟,今天她就要和咱们一起来学习,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和饿她比一比看谁最会学习了。
② 提问:
“数一数这幅图里有几个小朋友?小朋友坐的姿势和拿笔的姿势好不好?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
②出示小鹿圈,提问:
“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鹿圈的外面画一个圈。
“圈里有几只小鹿?”
③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珠子,提问:
“我拨了几个珠子?”
④学生操作。提问:
“请你在自己的桌子上摆出1根小棒。”
“请你举起1枝铅笔。”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图上有1个小朋友正在学习,还有1张桌子,1把椅子,1本书,1个铅笔盒,1枝笔,田里有1只小鹿,在计数器上拨了1个珠子,这些人或物的数量都是几呢?(让学生齐答)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说,咱们能把这些人和物体数出来,还能用计算器把她们的个数拨出来,但是咱们用什么来把它表示出来呢?(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然后老师引出数字“1”。
(2)认数字1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1字,然后解释:这个“1”呀,是一个数字,它的名字呢就叫“1”用数字“1”呀就可以把咱们刚才数的那些物体数量表示出来了。再让学生看教科书第7页中间的1字,告诉学生这些都是1字。
(3)写数字1
老师:小朋友们已经认识这个数字“1”了,但是你们会写吗?不会写也没关系只要愿意来试一试的都可以上来,现在老师就把黑板让给小朋友们。(学生写的“1”也许会存在大小、长短不一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说:学生写的“1”小朋友们还是挺不错的,都很聪明,老师还没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就会写了,但是你们发现没有,你们的“1”有的长有的短,大小不一,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不规范呢?那怎么办呢?老师引出田字格)。
指导学生在四字格里写1。告诉学生1要写在田字格的左边格里,再边讲边示范1的写法:从左半格靠近虚线的地方起笔,向左稍斜一些,写到左下边止笔。笔迹要写直。
让学生举起右手,伸出食指,按照1的笔顺带领学生书空两遍。
让学生在教科书第7页下面的写字练习格里,按虚线描数字1、教师注意巡视,予以指导。
2、2的认识。
(1)数数量是2的物体。
①出示主题画挂图或让学生打开书,找到有两个小朋友在玩飞机模型的一页。提问: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是什么?你们喜欢飞机模型吗?”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2?”
②出示小鸭图,提问:“这里有几只小鸭?”
③提问:“谁还能说一说,在咱们的生活周围,你见过的数量是2的还有哪些东西?”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图上有2个小朋友,2架飞机模型,2只小鸟,还有2只小鸭子,人有2只手,自行车有2个车轮等等。怎样用数字表示呢?
(2)认数字2。
教师在黑板上写“2”然后出示准备好的写有2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2”。
教师指黑板上的“2”字,解释这就是数字“2”,用它就可以表示数量是2的物体了。
提问:“谁能说一说“2”的字形像什么?”(先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再指出2的字形像鸭子,帮助学生记忆。)
(3)写数字2。
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2的写法。
让学生举起右手,伸出食指,按照教师在黑板上写好的2字的笔顺,带领学生进行书空练习,再在桌子上空写两遍,让学生把2的笔顺练熟。
指导学生在四字格内写2。教师要把起笔、拐弯、止笔处—一演示清楚,让学生在教科书第8页下边第一行的字格里描写数字2,教师行间巡视,及时指导。
(4)教学 1和 2的顺序。
①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1个珠子,提问。
“这是几个珠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拨上1个珠子,并提问:
“现在有几个珠子?”
教师说明:l个珠子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2个珠子。
②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圆形(或其它实物图)。教师边说要求边指导学生摆,先摆1个,再摆1个。提问:
“先摆1个小圆形,又添上1个小圆形,现在有几个小圆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是由1添上1得到的。
③教师在黑板贴上画有一只小鸭的图片,
提问:“这里有几只小鸭?”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写1。
在上面那一只小鸭旁边再贴上一只小鸭图,提问:“现在这里有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在只小鸭图下面写 2。
教师:现在1和2排好队了,你能说出1的后面一个数是几吗?2的前面一个数呢?让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5)比较1和2的大小。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果——苹果(老师可以说小朋友们,看到了老师手里的水果了吧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呢,那只要小朋友门一会儿积极的动脑筋,老师下课后就把她作为奖品,给那些最会动脑筋的小朋友)。
然后先在左手拿2苹果,提问:这是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后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在黑板上写上一个数字2,再在右手拿1个苹果,提问:这是几个苹果?也肯定学生的回答,在2的右边写上1。
提问:2个苹果和1个苹果相比,谁多?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2比1多。
教师:2比1多,平常我们就说2大于1。2大于1怎样写又好写又清楚呢?在2和1的中间画一个符号,开口朝着 2,教师边讲边板书“2> l”,并带领学生读两遍“2大于1”。
三、巩固练习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1和2。
把预先准备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来,在图片的下面的小括号里,写上图片上物体数量(1或2)
出示数字卡片1和2,分别让学生读一读。
提问:“2和1比,谁大?”外出示卡片“2>1”,提问:“它表示2大于几?”
让学生在教科书第8页下面四字格里练习写1和2,先描,后独立写,对于写得好的给予表扬。
四、本节课的总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的将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最后,给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在课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字1和2,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下去收集资料看哪一组收集的最多。
篇4:认识整亿数课件
认识整亿数课件
认识整亿数主要是把万级扩展到亿级,认识整亿的数和含有亿级的数位顺序表,并学习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含有亿级的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整亿数的组成,能正确读写整亿数,会把整万或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推力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一些数据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成就和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研领域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整亿的数和含有亿级的数位顺序表,并学习把整万或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数单位?
(2)、我们还知道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百万是( );
让学生明确只要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3)、提问:那么你知道比千万更大的数吗?能举一些例子吗?
(4)、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条信息:我国三种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如下:
水泥九亿吨 原煤十七亿吨 布三百七十五亿米
(5)、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听到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感受?
这些数据中都出现了什么计数单位?
(6)、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整亿数
二、教学计数单位
(1)、如果我们一千万一千万地数,看看会数到多少?教师带着学生数数
板书: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提问:10个一千万是多少?一亿是几个一千万?
如果我们一亿一亿地数,你们知道下一个更大的计数单位吗?
板书:10个一亿是十亿。
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十亿是几个一亿?
好像大家已经很有经验了,你们知道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吗?
学生自己数一数
你们根据什么经验的?
板书: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小结:刚才我又认识了几位新朋友,谁来说说是哪些新的计数单位?你还了解到什么?
学生汇报,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教学整亿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1)、九亿是多少个亿?(九亿是9个亿)
九亿该怎样写呢?对照数位试着写一写。
数一数九亿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十七亿和三百七十五亿会写吗?学生试写。
(2)、这三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万级和个级都是0。)
万级和个级都是0的数叫整亿数。
(3)、同桌互相读一读,再说一说是怎样写的?
四、教学认识数位顺序表
(1)、我们已经知道在写数时,每个计数单位占有一个数位,那么今天我们认识的亿、十亿、百亿、千亿这四个计数单位,他们所对应的数位是什么?
你们能从数级、数位、计数单位三个方面整理出数位顺序表吗?
学生完成数位顺序表。
(2)、每一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同桌说。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四人小组讨论。
(3)、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采用这种计数法写数时只需要10个数字09,用这10个数字按规定的数位顺序写数,就能把许许多多的'数表示出来,因此,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了不起的创造。
五、教学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我国领土面积约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20全国总人口约十三亿。
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生试写。
(九百六十万写作:9600000或960万 十三亿:1300000000或13亿。)
(2)、9600000=960万
1300000000=13亿
你认为哪种写法方便些?
为方便读数、写数,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千或 亿作单位的数。
提问:我们是怎样改写的?为什么可以用=表示。
(3)、让我们来读一组数据
目前全球仍有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 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全世界有6亿人生活在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环境中,11亿人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
读后你们有什么感受?(方便)
六、练习
1、想想做做
(1)、先说出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
(2)、汇报。
2、想想做做
(1)、你有什么好办法一下子说出下面各数分别是几位数?再写一写。
(2)、学生汇报。
(3)、说说你在写数时有什么发现?读数时又什么发现?
3、想想做做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并改写成用千或 亿作单位的数。
(2)、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
4、想想做做
(1)、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2)、你还知道哪些与人体有关的数据?
资料:
①人体1小时要呼吸1200次,每小时吸入空气3705升,人的一生,大约要消耗150万立方米的空气;
②人的头发数量各不相同,黑发人约有12万根,红发人有9万根,金发者有达15万根;
③人体的神经约有1000万条,总的长度达30万公里;
④人体肺脏的肺泡总数达705万个。人体呼吸时,每昼夜进出肺泡的空气约500公升,一昼夜呼出二氧化碳可满足50平方米草坪的需要;
⑤人在咳嗽之前必须吸气,所吸进的气量是平时的5倍,肺里的压力增加20倍,咳嗽时气体冲出的速度为每小时160千米;
⑥人体里的大小血管如果连接起来,长度可达15万千米,可绕地球赤道将近4周。
5、想想做做 5
(1)、学生小组讨论试做。
(2)、汇报,你们是怎样想的?
6、阅读你知道吗?
7、交流课前同学们收集有关亿的数据信息,小组中读一读、写一写
七、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认识整亿数》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让本来很抽象的大数变得可以去感受了,并使学生获得多方面发展。主要体现在: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认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鲜有接触大数的机会,因此,缺乏对大数的感性认识是他们学习大数往往感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弥补这点不足,教学中十分重视让学生联系现实情境学习较大的数。
(2)、把读数与写数的教学同理解数的意义紧密结合起来。
读数与写数不是单纯的方法与技能的教学,而是继续理解数的意义的教学。读、写多位数历来是教学难点,特别是中间有0的 数的读、写更为突出,教学中改变了多位数读法与写法以往的教学策略,突出分级读写,逐级读写的方法。教材没有用文字形式总结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并不是 不重视读数与写数的基本方法,而是为我们教师教学留出空间,由教师组织学生体验方法、交流方法,学生总结的方法是自己真实的体会和经验,让学生主动获得知 识的表现。
(3)、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计数法是整数的计数方法,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对理解整数的意义有重要的作用。十进制计数法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一是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二是计数法的位值原则哪一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单位。体会位值原则,有助于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并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
(4)、重视联系实际和发展数感
认数素材来自社会生活里的现实资料,注意用大数目量化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和事实,体会用数可以表达现实生活里的信息,在数的改写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简便写法的优势。结合实际应用体会近似数,随着数概念的形成和实际应用数的经验的积累,数感逐渐得到发展。
(5)、增加了数学学科外的知识
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读、写数的练习,更能让学生体会较大的数在描述、表达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增加了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篇5:「教案」认识整万数
「教案」认识整万数
认 识 整 万 数 教学内容 认识整万数P86―87例题和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凭借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3、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万级的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 教学难点:能熟练掌握分级的方法,并能用分级的方法指导自己读数。 教学准备:计数器,挂图等 教 学 环 节 一、谈话引入,激活经验 师:你能介绍一下家里的一样家用电器大约多少钱吗? 师承接学生介绍到的'有关万以内的一些数复习前面学过的一些数的读法和写法。 【借助生活实例,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1、出示第86页的例题的图片,在学生观察后提问: 你们能够说出茶叶、甘蔗、油菜籽的总产量各是多少吗? 2、组织学生各自尝试读出各农作物的产量,教师再追问: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相同吗?那这三个数到底有多大呢?应该怎么写呢? 3、“万”与我们学过的“千”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引导学生独立在记数器上试试。 4、组织学生继续拨:10个一万是多少?学生操作得出后,教师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那10个十万是多少呢?10个一百万呢? 5、学生小组合作,得出正确结论,教师随即完整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二)、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 1、认识七十七万的实际意义。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七十七万,提问:这是多少?它是有几个万组成的?你能试这把它写下来吗? 学生先自己讨论,再相互说,最后集体交流。 3、同样的方法教学甘蔗、油菜籽总产量的读法好写法。 (三)、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1、结合计数器复习个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教师板书:个级。 2、那从个级再往左分别是什么数位 呢? 3、刚才的油菜籽的总产量我们是怎么读的?学生再次读数,那你们能试着给左边的数位分别自己起个名字吗? 4、学生起名,教师结合他们的命名相机改正并板书各数位名称,最后告诉学生从万位到千万位叫做“万级”。并随即板书:万级 5、介绍我国传统的四位分级习惯。 【使学生在认识个几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有关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在操作中感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边操作,边感悟,表结合教师的介绍,使学生领悟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四位分级法。】 三、巩固发展: 1、完成“想想做做1”。 学生自己根据要求在计数器上拨,教师最后指明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并集体纠正。 2、教学“想想做做2”。 学生先同桌互说各数分别是多少万,再自己写一写。 3、教学“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读数,再开火车读,并说说个级和万级数的读法的关系(只要在数的后面加个“万”就可以了)。 4、教学“想想做做4”。 学生自己尝试读出天安门广场和颐和园的占地面积,结合学校的占地面积感受天安门和颐和园占地面积的大。 5、教学“想想做做5”。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数,在交流写数。 【通过多种练习,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分析、辨别、确认,进一步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理、巩固,延伸知识。形成技能。】 四、小结与作业: 1、组织交流本课收获。 组织独立完成补充练习相关内容。篇6:《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从三个维度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整万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会读、会写整万数,知道整万数的组成,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明确万级各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会按一定要求和顺序数整万数。
2.增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学法迁移能力,提高同学间合作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大数目数值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究、交流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会读、写、数整万数,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明确整万数所表示的意义。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打算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教具和学具的作用,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拨一拨、读一读、写一写、认一认、比一比等活动自主探究新知,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找整万数,体现数学“大课堂”的理念。
教学具准备:简单的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我打算在课开始先采用“谈话法”导入,让学生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生活的幸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在谈话的基础上,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呈现例题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值。新知学习阶段,我打算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情相机引导学生利用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发现整万数的意义、读法、写法等。
整节课,我将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新知,使教法为学法服务,并最终达到和谐统一。
2.学法上,《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对本课而言,这三者也必将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拨、读、写、数、说、比等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为追求“人人自主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课堂,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我打算让学生通过“自学法”阅读教材,再进行交流,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分四大版块:一是谈话导入,情境揭题;二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是巩固应用,深化新知;四是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一)谈话导入,情境揭题(约3分钟)
1.课一开始,我想边点击课件边和学生进行谈话:还记得祖国60岁生日时天安门广场上那热闹非凡的场景吗?是啊,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无论是工业的迅猛发展,还是军事上的突飞猛进,都让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扬眉吐气。我们应该为此而骄傲。作为农业大国之一,我们国家近几年的农产品产量也大增,农民的生活一天天红火起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2.多媒体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读一读了解到的信息,教师则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出:七十七万、九千零二十四万、一千一百四十二万,并问学生:你觉得这些数怎么样?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里由国庆60周年的情境引入,通过与学生谈话,让学生在体验幸福生活的同时,产生了解例题的内需,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出示例题图后先问:你觉得这些数怎么样?为什么?是为了唤起学生对“万”的认识。由于学生知道“一万”是个大数,从而初步感知这几个整万数更大,初步感受大数值,为更好地学习新知打下知识和情感的双重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初步预设需要20分钟左右,主要分3步进行)
1.利用计数器,认识新计数单位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接着上一环节,指着板书追问:七十七万、九千零二十四万、一千一百四十二万到底是多少?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利用计数器这个老朋友一起来认识和研究整万数。(板书课题:认识整万数)
接着,我想通过让学生一起拨珠,并在拨珠的过程中回忆十进制,最终在计数器万位上拨一个珠,教师讲述:我们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如果接着数下去,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10个一百万呢?让学生对着计数器,由以前学过的十进制进行推测,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板书出: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并让学生齐读一遍,教师再说明:这里的十万、百万、千万就是我们新认识的几个计数单位。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这几个新的计数单位所在的数位分别是什么,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书自学86页最下方,完成数位顺序表的填写。
学生自学后再组织交流,教师进行变式提问,如:从右边起第六位是什么位?万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哪些数位?八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设计意图:要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是基础。这一过程,是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的一次回顾,是他们相关经验储备的.唤醒和复苏。学生因为教师的追问会产生认数的需要,并能感觉到,这些大数需要更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万”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地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究出还有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同时自然引出数位以及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自学、交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教师又不失为一位引领者,对学生的自学情况又作了及时性了解和反馈,能保证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3.拨珠写数
教师再拿出计数器,将话题回到例题,问:七十七万是多少?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教师适当引导“七十七万就是多少个万?”,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尝试拨一拨,再课件演示拨珠,学生观察自己是否拨对。教师再问:77个万是多少?怎么写?(教师让学生在随堂本上试着写一写,如果有困难,可以对着计数器写)
接着全班交流是怎样写77万的,并说说为什么后面写4个0。
由于学生已有了经验,对于“9024个万”、“1142个万”,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作交流,并根据交流情况在黑板上补充板书出写法。
最后让学生观察板书中的几个整万数,说说能发现什么?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末尾都有4个0,有多少万就在万级上写多少,个级上写4个0。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探究新知的过程,我始终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交流、分析,是想使主动权始终在学生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教师仅在细节处加以引导、占据,力求教与学相得益彰。】
(三)巩固应用,深化新知(约10分钟)
【设计意图:应用是新知学习的终极目的,合理地组织练习,既能让学生对练习乐此不疲,又能使练习务实高效。因此我打算在这一版块适当重组教材,调换教材中练习安排的顺序,先趁热打铁进行读、写整万数的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数并交流:怎样才能使自己读这些大数时不出错呢?(教师在此可建议学生先对这些数进行分级,并利用板书中的整万数用虚线进行分级,让学生体验到分级的便利。)
2.“想想做做”第5题
直接让学生在书上完成,并说说是怎样写的。
3.“想想做做”第1题
全班学生一起一边拨珠一边数,教师提醒注意拐弯数。在完成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再组织同桌互相出一个整万数,按要求边拨边数,互相当小老师判断对错。
4.“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先同桌说说是多少个万,再写一写,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看一看,交流时直接视频展示学生作业,并回答出多少个万是多少。
5.“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交流发现了什么?(学生中可能会说后一个数就是前一个末尾添4个0,也可能会说后一个数在读时就是在前一个数基础上多读一个“万”,还可能会发现第一竖排依次多一位,后一竖排所用的数字相同等,教师都应该予以及时鼓励性点评,同时提醒学生在读数时要仔细,遇到对分级的学生加以表扬,并以一组为例追问:85表示85个什么?850000表示85个什么?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前后两个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里,我没有搭花架子,而是对学生的回答作好充分的预设,保证练习不流于形式,交流要落到实处,教师不失时机地追问,既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也是为了引领学生养成思考、质疑的习惯,使练习走向深层次。】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约2分钟)
1.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对于整万数,你有哪些认识?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吗?
2.像77万、9024万等这些整万数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或听到,不过,生活中的大数值不是只有整万数,请你利用各种途径,去找一些关于大数值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来交流。
【设计意图:我这里安排的课堂总结从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情感体验出发,既让学生通过提醒找到本课的难点所在,又给予学生反思的空间。最后将本课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但又不局限于本课所学的整万数范畴,使本课学习不孤立于单元教学,和学生认知结构达成统一,让学生在课外再找资料,既有对整万数的再认知,又是对非整万数的预约认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篇7:《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整万数》是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会读写整万数。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教材通过呈现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数,引发学生求知欲,再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基础,借助计数器,引出“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这里将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体会数的实际意义。
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教材介绍了我国的计数习惯,根据已有知识,给出各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让学生联系读写的体验,通过类比,推出万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
教学目标:
1、凭借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3、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读整万数,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二、说教法和学法
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结合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这样的大数目,让学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设计理念
1、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身边的数据出发引出大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去读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借助于直观教具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由计数器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
4、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讨认识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相关数学顺序表,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导入时,选择我国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的有关数据,通过阅读这些有意义的数据,既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学生对于相邻数位间的进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生一起回忆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一万一万地数,从一万数到十一万,理解10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地数,从十万数到一百万,理解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理解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讨,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及相关顺序表,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教学设计网——XXJXSJ。CN更多数学说课]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的经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各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由计数器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这样安排可以为理解“读万级上的数的方法与个级相似”做准备。
3、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学习写数、读数。
学生借助计数器,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在此基础上,我又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整万数,帮助学生理解,多少万就是多少个万,因此需要在万级上拨出多少,拨好后再读一读,写一写并交流读、写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整万数的写法和读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新知
整万数究竟有多大,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也较难理解,通过读写生活中的大数目,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数的读法和写法,也初步体会到了整万数究竟有多大,如:天安门有400000平方米相当于有40个教学楼那么大。
四)、归纳、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使学生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中的自我评价更能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同时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进行课后调查,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整万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的目的也是为生活服务的。
五)、说板书设计
我在设计板书时,安排了数位顺序表,再根据数位顺序表写整万数,并用红笔突出万级的写法,突破写书整个难点,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板书的概括性,指导性。
篇8:《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利用记数器,认识“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认识数位顺序表。初步理解整万数的意义。
2、认识并根据数级正确读、写整万数,提高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对较大数的数感。
3、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整万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会根据数据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
体会整万数意义,培养学生对较大数的数感。
教具学具:磁性黑板、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20我国茶叶、甘蔗、油菜籽总产量情况”
齐读三个数,读中发现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揭题:认识整万数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
已知100个一千是一万,拨珠演示出“万”
想:10个一万是多少?拨球数数,得出“十万”
联想:你还会想到哪里?得出“百万”与“千万”
2、拨珠数数
“想想做做”第1题
3、读写整万数
①让学生把前面的三个数在纸上的计数器上画下来。
问:它们各由多少个万组成?
让学生试着把三个数写下来。提问:你是怎样写这些整万数的?
思考:怎样很快地写出整万数?
②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③写数练习一百二十三万三千零八万三千零八十万三千八百万三千八百
4、认识数位表
①数位表的作用
②完成填写数位表
通过填写、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短时记忆数位表,并回答。
A、按我国计数习惯,每____个数位一级。
B、从个位起,从右往左第六位是____位,千万位在第___位,万位上的左边是___位,右边是___位。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3题
①读法上有什么不同?写法上呢?
②怎样很快地读出这些整万数?
介绍分级方法
2、读下列各数(有实际意义的数)
我国领土面积为9600000平方千米。
薛永菁先生为我校捐资250000元之多。
海门人口达到了1080000人。
太阳中心温度高达15000000摄氏度。
3、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比划“4000000平方米”的实际大小。
四、回顾总结
五、课堂练习
《补充习题》P461—4
六、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概念。
数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时,借助了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使学生直观地形成数位概念。在数学例题中的三个整万数的读写时,也先让学生在给出的计数器示意图上描一描,再联系计数单位独立地写一写、读一读,从而初步帮助学生理解整万数的意义、写法及读法。
2、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
教学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借助了计数器,让学生自主地写数和读数,理解读数、写数的方法。在“你是怎样准确、快速地读写整万数”的启发下,来归纳出整万数的读写法。这样,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3、练习要求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先是让学生在数数中,感受算珠表示出的数是多少,进一步体会整万数的组成,再直观地借助计数器进一步认识整万数的读、写;在此基础上,离开计数器,通过比对,进一步掌握整万数的读法;最后独立进行读、写,巩固整万数的读、写方法。
篇9:《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认识整万数》苏教版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整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86的教学内容,由于整万数相对较大,不变以具体形象的物体进行操作,加上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指导学生借助计数器进行探索学习。
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教材通过呈现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数,引发学生求知欲,再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基础,借助计数器,引出“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这里将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体会数的实际意义。
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教材介绍了我国的计数习惯,根据已有知识,给出各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让学生联系读写的体验,通过类比,推出万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实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组织学生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大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观察、表达、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二、说教法和学法
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结合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这样的大数目,让学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闯关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新知。
三、说设计理念
1、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身边的数据出发引出大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去读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借助于直观教具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由计数器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
4、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讨认识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相关数学顺序表,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这一环节又分了三个小环节:①激趣导入。②认识新的计数单位。③教学数的读法、写法。)三、闯关游戏。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通过让学生读数、写数,猜数字游戏等练习,使学生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加强了学习的针对性。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①激趣导入。②认识新的计数单位。③教学数的读法、写法。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应该能比较轻松地理解、认识万级上的计数单位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由计数单位引出数位,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发现整万数的特点,掌握读法和写法。通过这三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新知。
①激趣导入。我在导入新知前,出示了课件“鸟巢”“水立方”图片,并让学生观察数字的特点,哪些是没学过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认数”。
②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出示计数器,首先复习了从“个”“十”“百”“千”满十进一的技术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进一步探究整万数。我又分了三步:第一步认识“十万”。第二步认识“百万”。第三步认识“千万”。通过课件演示计数器从“千”到“万”的过程,从“万”到“十万”的过程,让学生自己猜想“十万”的左边还有谁,“百万”的左边还有谁,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总结。
③教学数的读法、写法。通过第二环节,我出示了77万吨,让学生通过拨珠,掌握读写方法,也发现了用计数器的繁琐,这时引入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自己填完整,并介绍个级、万级。然后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的练习过程,发现了读数写数和个级、万级的关系,从而掌握了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利用个级、级来读、写更简单一些。
三、闯关游戏。万
第一关、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第二关、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第三关、判断。
第四关、拨珠游戏。
把出题方式设计成闯关游戏,并提出“比一比谁得的分数最高”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锻炼思维,并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课后我让学生做个小调查员,寻找今天认识的数。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并感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12月30日
篇10:《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整万数》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数”86页至87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的认识。同时这一节的内容为学生继续学习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以及亿以上数的认识作了铺垫。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凭借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的方法。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三、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整万数相对较大,不便以具体形象的实物进行操作,加上学生已经较多的认数经验,所以我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借助于直观教具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并且结合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这样的大数目,让学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在课前我打算安排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一些大数。让学生对大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为新课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新课导入时,用课件出示我国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的有关数据,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有意义的数据,既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在学生感受了这些大数后,通过这样的提问:“七十七万、九千零二十四万和一千一百四十二万是多少呢?怎么写呢?”
学起于思,通过这样设疑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便来引入第二环节的教学“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学生对于相邻数位间的进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师生互动用计数器分别拨出3、30、300、3000这些数,和学生一起回忆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
为了让学生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我设计了猜数这样的游戏活动,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给你四个提示,一个一个地出示,如果只出示一个提示你就能猜出答案,说明你的联想能力很强。通过这样的激励性语言“同学们想不想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联想力啊?”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游戏的兴趣。接着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它不是一位数;
提示二
比100要大;
提示三
它是由好几个一千组成的数;
提示四
它是由10个一千组成的数。
由此来引出10个一千是一万,强化“满十进一”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计数器一万一万地数,从一万数到十万,理解10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地数,从十万数到一百万,理解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理解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讨,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继续加深对数的顺序和数的'实际意义的了解,这时通过拨珠和数数的活动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学习写数、读数。
在拨数的基础上,我再趁胜追击,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例题中的三个数,并让学生充分地说说你能很快拨出这些数的方法是什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多少万就是多少个万,因此需要在万级上拨出多少。再让学生拨好后对照计数器写一写,读一读,并交流读、写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到,写数时只要在万级上写上多少,而个级上全部是用0补足。
接着再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通过计数器上的数与所写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巩固写法、读法。
3、认识数位顺序表
学生已经有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的经验,可以让学生直接结合计数器,自己探索写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老师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我们习惯采用四位一级的分级方法,让学生说说: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此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请学生说一说)这样的目的能及时地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再开展一个重新排数位顺序表的活动:先自己动手把纸条上计数单位填上“万”字,使计数单位成为数位,再把这些纸条顺序打乱,重新按照数位顺序表排列。这个活动可以让同桌两人共同合作完成。最后让学生观察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为理解“读万级上的数的方法与个级相似”做准备。
此时再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请学生读一读,然后将每组中的两个数进行比较,感悟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类似,只要在万级数的后面读出“万”字。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本着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交流和探讨中,去学习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数学教学要善于走出“书本数学”,回归“生活数学”之中。
整万数究竟有多大,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也较难理解,通过读写生活中的大数目,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数的读法和写法,也初步体会到了整万数究竟有多大。
在“想想做做”第4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熟悉的教室或校园的占地面积,从而去感受天安门广场和颐和园实际占地面积的大小。第5题可适当地结合社会和科学知识去加以介绍,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练习纸上写数,然后请学生说说写数时是怎样思考的。
最后让学生再次出示课前收集有关大数目的信息,请学生来读一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交流情况作出及时评价。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整万数,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的目的也是为生活服务的。
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说说你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中的自我评价更能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对于学生课前搜集的一些更大的数应该怎样读呢?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利用这节课的知识去探索它们的读法和写法,下节课大家一起来交流。
新课的结束,不代表着学习的终结。新课标指出,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可以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进行大胆的尝试,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篇11: 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要理解计数单位与数位两个概念是不大容易的。计数就是“数数”,学生并不清楚。而要理解计数单位,就必须从计数谈起,要理解数位,计数单位又是基础。教学时,可以按计数、计数单位、数位的顺序组织学生的认数活动。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认数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这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基础,也是本节课的教学起点。教学中,通过对五位整万数的读、写,使学生自然地产生“要写几万,就先写几,再添四个0”的感受。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这种感受明晰起来,并引导学生通过类推,正确地读、写六位的整万数,逐渐将这种明晰的感受抽象为写整万数的方法。同时,运用这一方法正确地读、写七位、八位的整万数。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它是学生探索和理解整万数整亿数读、写数规则的基本材料。越在基础处,越要花时间。只有基础处想通了,想透了,后面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教学时,我们设计了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说理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理解并掌握整万数的写法。这样,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度高,可迁移性强。
在写数中感受,在读数中应用。对学生而言,读数的.难度要比写数要大,因为读数首先要会将整万数进行分级,而分级是建立在对万级数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操作行为。所以学生写数时,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万级数的意义,这种感受是学生理解分级的基础。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教学时,我力求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达到自觉迁移的目的。
篇12:万以上数的认识课后练习题
关于万以上数的认识课后练习题
1、十个一万是,十个百万是(),十个千万是()。
2、个、十、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单位。
3、一般情况下,成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人的头发约有()根。
4、560384918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834009000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5、1950204650若“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亿。
6、省略190844321中万位后面的尾数时结果,约为()万。
7、(1)用2、4、5、6、0、9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是(),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用2、4、5、0、0组成读出1个0的数是()。
8、如果“百万、百万”的数,数()次就是一亿,用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不同大小的计数方法就是(),简单来说“满几进一”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时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法。
9、写出下列个数:四千零九万写作(),二亿三千三百写作:(),209874030读作(),98007629000读作()。
10、比较大小
3876432()378643292360()100360
627万()53740503000克()40503
11、600040是6个()和()个是十组成的,有一个数,他的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1,百位上位3,其余各位上都是0,那么这个数应该是(),9040300000是由9个(),4个()和()组成的。一个数是有106个万和789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12、一个九位数,他的最高位是()位,一个十二位它的最高位是(),最小的十位数和最大的.九位数的差是(),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的差是()。最小的十位数减去一是()位数。
1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606006006006600060006
14、省略下面各数万卫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39784087395270642708983008733200
15、里面可以填哪些数字?
20710≈21万20710≈20万
5643≈10万38888000≈3亿
篇13:《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3、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读、写整万数的。
教学难点:读整万数,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数字情境,揭示课题(认数)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我们祖国今年有一件大喜事是什么吗?
是啊,我们祖国成立到现在已经60年了,60年来我们祖国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老师收集了一些数据。(课件出示:20xx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量达九百三十四万辆,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四千八百九十六万吨,猪、牛、羊肉的产量达五千六百零四万吨)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什么呢?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段话中的数,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吗?
像这样的大数我们可以称它为整万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整万数。
出示课题:认识整万数
【通过阅读这些有意义的数据,既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祖国的教育。】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
师:课件出示一个计数器问:大家认识这是什么吗?这上面的珠子表示多少呢,谁能来读一读吗?学生读后课件出示1234
指个位上的4问:那这个4在那个数位上呢?表示多少?在指着千位上的1问:这个1呢?表示多少?
我们已经知道10个千是多少呢?所以千位前面是万位,点出万
在万位拨上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呢?(一万也可以说是一个万)我门在万位上一万一万的数大家跟我一起数好吗?(课件演示边拨珠学生边数)拨到9个珠是就是(九万也可以说成是9个万)
那在拨上一个就是10个珠表示多少个一万?10个一万是多少呢?课件点出十万,演示在前一位上拨上一颗,后面的去掉。提问:十万十万的数数到十个十万是多少呢?点出百万并拨上一棵珠.问:10个一百万又是多少呢?
同样点出千万并拨上一颗珠.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新的数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
【学生对于相邻数位间的进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生一起回忆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一万一万地数,从一万数到十一万,理解10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地数,从十万数到一百万,理解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理解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讨,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及相关顺序表,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认数数位顺序表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我们从右边数起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这4个数位都属于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4个数位都属于万级。
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课件出示)那你能把新学的数位填进去吗?请大家把书翻到86页,看最下面有一张数位顺序表,请你在书上填完整。
课件完成数位顺序表。个级上的数位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上呢?说明个级上的数都表示有多少个一,万级上的数都表示有多少个万。在计数器个级的十位上拨上5个珠.它表示多少呢?
在万级的十万位上拨上5个珠,这个5表示多少呢?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的经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各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由计数器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这样安排可以为理解“读万级上的数的方法与个级相似”做准备。】
3、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学习写数
在再计数器的万位上拨上一个5,问:这个5呢?那现在计数器上有多少个万?课件点出(55个万).那这个整万数怎么写呢?它的万级上有55个万,所以我们可以先写万级上的55,课件出示,那这样写行了吗?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个级上的数还没写。那个级上4个数位上都没有数我们可以怎么写呢?写4个0.说明用0来占位,直接写上4个0.课件出示。
你会用这个方法来写一写这段话中的几个整万数吗?老师已经把他们拨在了计数器上。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先第一个数,说说是几个万再写一写,全班交流。第二和三个数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写出几个万和数再全班交流。问:刚才我们在写这些整万数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同桌议一议再交流。引导总结出写整万数时可以先写万级上的数,个级上四个数位都没有数就写4个0.
那这些整万数怎么读呢?课件出示第一个数.我们刚才写这个整万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个级上的数,我们读数时也一样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为了方便读数我们通常在读数前先用虚线分一分级,把万级和个级分一分。读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万级上面是55我们就读作五十五万,个级上是4个0就不读。出示读作:五十五万。现在请你读一读作业纸上写的三个整万数。课件出示另三个数。请同学们在作业纸把三个整万数先分一分级,在同桌互相读一读。学生读一读。(课件出示)说明:我们在读整万数时可以先分级,读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个级上都是0可以不读。
【学生借助计数器,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在此基础上,我又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整万数,帮助学生理解,多少万就是多少个万,因此需要在万级上拨出多少,拨好后再读一读,写一写并交流读、写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整万数的写法和读法。】
篇14:《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认识整万数》是一节四年级的课,我想挑战一下不同年级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的感觉,备了这节课,也在一个班上进行了试上。试上时发现这样几个问题:一、学生对计数单位和数位认识非常地模糊,说明以前这块知识非常地薄弱;二、由一个计数器不够用而产生将两个计数器合并在一起的想法是我的预设,而学生并没有按照这样的思维去思考,或者说这样想法他们从来没想过;三、观察个级数和万级数,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在小组交流后仍然一无所获。根据课堂上学生反馈的情况,我进行了反思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再调整。周三,市教研员周远明老师专程来听我的课,给我指导,提出了这样几点意见,让我很是受用。第一、教学思路很是清晰,但较平面,教学方法有些单一,读数、写数、拨珠,教学的顺序从五位数到六位数七位数模式一样。第二、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思维含量还不够高,可以在拐弯处如99个万+1个万=( )个万=( )万。其实在试上时我也曾这样提问过,因为学生没有积极的反应,所以我取缔了这个设计。现在想想还是自己的设计有问题,应该在课件上打出,有明显地呈现方式才对,光在头脑中想学生肯定有困难。这样的'设计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思维之花,才能有思考,一个问题可以看出一种智慧。三、数位顺序表与数的位数没有对应教学,其实这是种非常好的检查写数的方法,最高位什么位是几位数,这块原先练习设计里有安排但给我删了,还是自己思考不够缜密。四、有过程有小结,但没有突出方法,读数的方法、写数的方法,在新课结束后应该让学生自己来观察总结。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也是我要认真思考的。
一节课虽说不可能有完美,但自己备时总觉得已是最好,专家一指点,就会有顿然醒悟之感,所以立即反思,即时记录,以便以后更进一步地学习,总结经验。教海无崖,我会用心去实践!
【万以数的认识课件】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