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

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

2022-09-02 08:23: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iamdeross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

篇1: 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的民族状况,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感受描绘民族服饰美的.快乐。

激发了幼儿对民族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每个民族都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服饰特点是什么。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少数民族》;

图画纸,铅笔,油画棒,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幼儿活动前对中华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 、说一说:中国的民族

(一) 教师: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我们周围生活着哪些民族?

(二) 教师:你能说出几个民族的名字?知道他们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他们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二、 做一做: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1页,用线连一连,看看各个民族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三、 画一画:

(一) 阅读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2-4页,进一步了解藏族、维尔族和傣族的风俗习惯。

(二) 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各民族的状况,并做出小结。

(三) 在藏族、维尔族和傣族三个民族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幼儿动手绘画,进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样民族服饰的美。

(四) 将小朋友绘画作品放在学习园地,大家一起欣赏评论。

教学反思

小朋友们对少数民族很感兴趣,但是活动准备不充分,没有让家长和小朋友提前查阅资料,活动组织的时候也只有极少数小朋友知道少数民族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民族。

篇2:关于五十六个民族中考作文精选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节日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藏族——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出国留学网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塔塔尔族——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篇3:关于五十六个民族中考作文精选

从学前班到现在,有一对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好伙伴闫晓丹和姑丽皮亚。她们虽然民族不同,但是她们两个比亲姐妹还要亲。她们两个现在居住到了同一个小区,更加促进了她们的友谊。

闫晓丹是一个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汉族女孩,她浑身洋溢着热情和活力,很爱微笑,一笑就露出两个小酒窝,很可爱。她还是个富有有爱心的孩子,爱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和美丽的大自然,更深深的爱着伟大的祖国,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位少先队员,她相信停带的思想是死水,单调的生活是萎靡,偏激的青春是放纵,无梦的人生堕落。所以,在平凡的日子里,她总是努力的学习,勤奋的工作,积极的思考,她要以她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来诠释她的大学梦。

姑丽皮亚是一个自信和执着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一个聪明可爱,思维敏捷,工作积极,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学习钻研,学习成绩优秀诚实上进,爱好广泛的优秀学生。她为了心中的梦想,坚忍不拔,奋力拼搏,从不退缩。哭过、笑过、迷茫过,可她不曾屈服过。她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她热爱身边的一切。她是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

篇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课件PPT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3、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

教材P70-71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

2、准备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激发感情

1、最近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一首歌曲,我们也一起来聆听。

2、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解说点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二、了解中华民族的组成和民族的分布

1、(出示民族地区分布图)这是一幅民族地区分布图,你能从上面获得那些信息?

2、小组交流学习,做好记录。

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汇报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教师相机总结(民族的组成、民族的分布):从图上我们了解了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民族以及它们的分布。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它民族人数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4、出示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进行了解。(学生快速浏览)

5、抢答竞赛活动:完成“我所知道的`民族”

三、了解“五大民族自治区”。

1、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你能从分布图上找出来吗?

2、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相机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四、齐唱歌曲,总结课堂

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出示书上民族集体照)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高歌,歌唱民族的团结,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

2、师生共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板书设计

篇5:幼儿小班《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初步感受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

2、初步了解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3、知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大团结精神。

重、难点:认识个别民族,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活动准备:

1、老师和同学一起搜集各民族的资料;

2、访问身边的人是什么民族的,做好记录。

3、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家”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家”字)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家里有多少口人?有哪些人呢?

2、其实我们小朋友、老师还有一个共同的家,这个大家庭里有13亿多的兄弟姐妹,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名字叫——中国。

3、你们知道这个大家庭里有哪些民族吗?(生谈,揭示课题: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二、总览五十六个民族,引起兴趣。

1、课件出示五十六个民族动画,引起兴趣。

2、说说:看了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你有什么感想?

三、从身边出发,汇报自己的民族和周围的少数民族。

1、说说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2、汇报周围有哪些少数民族的朋友。(贴民族小图片)

四、畅谈所知,认识民族。

1、小组里面先交流,在空白的中国版图上贴上或写上小组搜集到的材料,并选择你比较了解的说一说。

2、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教师参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

(课件出示中国版图,随机点击分别出示个别省及有代表性的民族图。)

3、谈感受:如果有机会,你想到哪个少数民族家做客,为什么?如果那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到我们这儿,你会怎么做?

幼儿《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篇6: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的爱国演讲稿

亲爱的教授、同学们:

在全国的东方,有一条起飞的巨龙,那便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故**亲!故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大好国土,西湖、洞庭湖是母亲敞亮的眼睛,奔驰的黄河、长江是母亲的血脉,连绵的长城是母亲的脊梁,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更让母亲顾盼环球!

我们铭记中华50长久的北京,在全国的一切还处在愚蠢和隐约的时候,陈腐的东方,意味生命的火种已经北京熊燃烧。

当欧洲还是教会神权统治的时候,中华后代已经用四大发现拉开了北京期间的帷幕,人类留下了大都高雅的 篇章!

改革开放,一个个当代企业起飞,一座座高楼大厦耸起,北京奥运会告成,神舟7号飞天登月,开启中国航天奇迹新 篇章!

固然,我不是墨客,也不是歌手,但身为中华后代、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为故**亲广阔的版图、美丽的山川、长久的北京,我一样心潮澎湃、思路万千!我将好好进修,每天向上,时候筹办着,用本身勤奋的双手,谱写一首首中华民族更加英俊的诗篇!

感谢大家!

篇7: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作文700字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作文700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听到这句话,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没错,我们伟大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彼此关心着对方。团结互助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优点。

团结就是力量,身为黄炎子孙,中华民族的人们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么多为国牺牲的英雄烈士,有许许多多的都是少数民族的同胞们,如:卓恺泽、丘逢甲、罗福星、井勿幕、包森……他们大公无私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中国因为有他们这样的英雄好汉,所以给新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是,如果人们不团结起来,那再好的人才也无用武之地了!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何况我们有那么多人。

民族也是多彩的,每个民族都各有特色。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节日,如藏族的洛萨节、苗族的杀鱼节、藏族的歌圩节等。每个民族的美食文化节也让人受益无穷,拉祜族的烤肉令人馋涎欲滴,普米族的猪膘肉真是回味无穷,美味极了!蒙古族的奶茶又香又甜……而且,民族服装也非常美丽,各具特色,白族的`妇女穿着红色丝绒的小褂,土家族的姑娘穿着露水裙……反正,我最喜欢苗族服装,衣襟、头饰上布满了银铃,走起路来“叮铃叮铃”的,让我感觉心情甚好!

团结,因为有爱在流淌……大家一定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吧,这么多伤者,他们几乎要么是被救出来的,要么是为了救人而负伤的……因为心中有爱,才能这样不惧怕死神的威胁,并且能从死神手里夺回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因为心中有善,才能这么舍己为人。地震当天,他们一个个对生存的渴望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志愿者不求回报的从四面八方赶过去,就是为了他们的心愿而奋斗着!

祖国因为有团结的人民,所以才会有更好更强的发展。让团结,变成一种国家精神,让团结,变成一种习惯,更让团结,变成一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桥梁吧!

篇8:川教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分享川教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欢迎阅读。

川教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教学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分小组介绍民俗文化;

2、学唱民歌;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

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 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 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政治利益 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学生阅读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

克拉玛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

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

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练习巩固

1 根据课文中的思考题,指导学生完成。

2 完成课本学习测评

川教版五十六个民族知识点梳理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2.列举出五个民族自治区,并说出那个自治区是最早建立的。

内蒙古自治区(19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西藏自治区(1965) ; 内蒙古自治区(1947)、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4.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少数民族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制度和奴隶制度

6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西部

7.中央法规不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该怎么怎么办?报请上级批准变更执行或停止执行。

8.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

9、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篇9: 大班教案《民族》

设计意图: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歌舞、绘画、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美称,正是这诗意的别称,形象的概括了云南大地的美丽、富饶、神奇多彩。希望通过《我的家乡民族多》这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了解三月街的活动,初步了解白族服饰的特点。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电影《五朵金花》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三月街请幼儿观看《五朵金花》前十分钟的视频: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过一个很盛大的节日,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看一个视频,看完以后老师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个节日叫什么名字?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干些什么?

看视频。

请幼儿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教师小结:这个三月街是我们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点苍山脚下举行,到这个时候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这里。三月街是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拿一些东西去买卖,同时还会进行一些歌舞表演和赛马。“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说的就是大理州民族节三月街。

2、初步了解白族的服饰刚才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看刚才视频里的那些人穿着的衣服?

那是我们白族的服装,是很多年前的款式了。

现在我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书,看看我们现在的白族服装。

让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问幼儿看到了什么?衣服主要是什么颜色的?(白色)教师小结:白族最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

现在我们来看看头饰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一说,这个头饰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个头饰上都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小结: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下关风,上关花(山茶花,杜鹃花),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花,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逛了三月街,再让我们走进白族人家,尝尝他们的三道茶好吗?走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篇10: 大班教案《民族》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3、大胆说出自己对民族的理解。

4、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民族》。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调查表

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

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

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数民族,幼儿模仿表演

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

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 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维吾尔族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们喜欢跳新疆舞。(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

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

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作背景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通过活动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教学。

篇11: 大班教案《民族》

活动内容:民族风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基础上辨别藏族和维吾尔族的音乐特性。

2、乐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不同的民族风情。

3、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喜爱。

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藏族和维吾尔族的服饰及材料

活动流程:

1、欣赏辨别

(1)活动导入:这几天,我们收集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资料,知道少数民族都非常好客,这次有两个少数民族娃娃请我们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集体欣赏:我们来听听是哪两个民族的娃娃?

(3)个别交流:这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感觉?觉得是哪个民族的?

2、想象创造

(1)经验交流:倾听音乐后交流藏族娃娃和维吾尔族娃娃怎样迎接客人?

(2)想象创造:幼儿边听音乐创编动作表现。

(3)个别交流:你在做什么动作?幼儿间互相模仿表现。

3、表现交流

(1)小组表演:幼儿自由选择扮演角色听音乐表现。

(2)互相欣赏:能辨别音乐,听到音乐与之相应的民族娃娃表演。

4、情感迁移:还想到哪些民族去看?

整个活动以欣赏表现为主线,在平时活动中孩子们积累一定的音乐经验,因而在倾听音乐时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听到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时,孩子们觉得活泼、轻快,当听到西藏的音乐时,孩子们觉得有点快有点慢,用抒情的词语进行解释。为了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孩子们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述,想象新疆娃娃和藏族娃娃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情,在听着音乐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用动作进行表现,提供了自由展现的机会。孩子们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融入到扮演的角色中,从中感受到民族的多元文化,使幼儿乐意表现对音乐美、服饰们美的审美情趣。

篇12: 大班教案《民族》

目标

1.认识各民族服装,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2.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民族服装展并记录。

3.学习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会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民族的服装、服饰若干。

2.提供搭展台的各种材料:如桌布、桌子、积木、展板、回形针、图钉等。

3.记录纸、笔。

4.民族音乐磁带。

过程

1.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

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活动室里的各种民族服饰是哪些少数民族穿戴的。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服饰。

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2.讨论布置民族服饰展。

讨论:大家带来的这些民族服饰怎样在活动室里摆放?

布置“民族服饰展览”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哪些材料?大家如何分工合作?

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请幼儿进行准备和布置工作。

3.动手布置并记录。

引导幼儿自由结伴成一组,商量确定自己小组布置展览的分类标准,然后进行布置。

各组介绍自己的布置成果。

鼓励幼儿将本组的布置设计、摆放标准大胆地记录下来。

4.变换布置并记录。

鼓励幼儿尝试其他不同的布置方法并记录。

在幼儿变换布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相互协商、统一意见后再进行操作活动。

展示布置记录的结果,相互学习同伴的不同策略。

5.体验民族服饰的美丽。

请幼儿每人在展览会上选择一件服饰自行穿戴,听音乐跳舞。

建议

1.幼儿在讨论布置“民族服饰展”时,可能会提出自己制作民族服饰、搭建展台、巡展等建议,教师要通过幼儿之间的相互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不要用成人的意见云干预幼儿的活动。让幼儿在出现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积累相应的经验,提高能力。

2.活动后还可以提供民族画报等图书资料,丰富幼儿对民族服装的印象。

篇13: 大班教案《民族》

教学目标:

1、欣赏民族服饰,感受各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服饰的美。

2、会用折、剪、贴等多种美工方法制作一种民族服饰。

3、能较协调的搭配色彩。

教学准备:

各民族娃娃的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皱纹纸、白纸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合适材料,运用各种方式制作民族服饰。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感知法、讲解演示法。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民族服饰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她有56个兄弟姐妹。今天我带来了很多图片,你知道这些服装是哪个民族的吗?

师:这些民族的服饰,分别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等。

请你仔细看看,他们的服饰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

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分别大胆地猜测这是什么民族的服装先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为下一环节制作服饰做铺垫。

二、尝试制作民族服装。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

师:今天我要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民族服饰,今天我们要做一件民族服装。你来说说看你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

2、教师示范操作师:这里有很多材料,这是什么?你觉得可以做什么?

教师一边问一边简单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说说自己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用什么材料,通过什么方式。

2)仔细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

3)自由操作。

通过欣赏图片,获得直观印象,然后组织讨论有利于孩子们更仔细的观察到民族服饰的特点,对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提供帮助在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难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师: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饰。

师: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饰?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儿将布置好的民族服饰进行介绍,相互欣赏,并随着民族音乐跳民族舞蹈。

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过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幼儿不再是观看老师布置环境,而是与同伴相合作,一起来完成展览。

音乐舞蹈的方式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相关文章:

1.《三人五足行》幼儿园大班教案

2.《民族小学》语文教案

3.民族

4.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5.教案大班

6.大班教案

7.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

8.民族传统节日

9.五月五过端午教案

10.五柳先生传教案

下载word文档
《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