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李后主诗词鉴赏

李后主诗词鉴赏

2023-02-11 08:09:0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豚豚桂桂豚豚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李后主诗词鉴赏,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李后主诗词鉴赏,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李后主诗词鉴赏

篇1:李后主诗词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5、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8、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9、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0、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对雪。一壶酒,一竿纶,世上似侬有几人?

1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2、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13、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5、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6、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20、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21、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22、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23、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24、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25、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篇2:李后主诗词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5、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8、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9、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0、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对雪。一壶酒,一竿纶,世上似侬有几人?

1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2、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13、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4、东风吹朔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笛声残,笙歌醉梦间;佩声悄,晚装残,凭谁整翠鬟,流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栏。

15、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6、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17、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18、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19、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20、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21、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22、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23、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24、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25、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篇3:李后主诗词

李后主诗词

1.《望江南·多少泪》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

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2.《忆江南》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

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

满城飞絮混轻尘。愁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3.《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

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4.《长相思·一重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5.《更漏子·柳丝长》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柳丝长,春雨细,

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

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帏垂,

梦长君不知。

6.《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篇4:李后主诗词有哪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 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 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 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 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 李煜《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 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 李煜《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 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 —— 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菊花开,菊花残。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李后主诗词有哪些  

篇5:李后主诗词欣赏

1.《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2.《亡后见形诗》

异国非所志,烦劳殊清闲。

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

3.《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蚟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4.《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5.《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6.《秋莺》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7.《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8.《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9.《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10.《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篇6:李煜李后主诗词

李煜(李后主)诗词

1.《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玉树后庭前,

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

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

天教长少年。

2.《开元乐》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心事数茎白发,

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

野路无人自还。

3.《柳枝》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

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

强垂烟穗拂人头。

4.《三台令》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不寐倦长更,

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

风切夜窗声。

5.《望江梅·闲梦远》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

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6.《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樱花落尽阶前月,

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

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篇7:李后主诗词有哪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 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 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 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 李煜《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 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 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菊花开,菊花残。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篇8:李后主的诗词

李后主的诗词

李煜的诗词:《长相思·云一緺》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李煜的诗词:《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李煜的诗词:《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转烛飘蓬一梦归,

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

荫花楼阁谩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李煜的诗词:《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的诗词:《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李煜的诗词:《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李煜的.诗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的诗词:《一斛珠·晚妆初过》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的诗词:《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李煜的诗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篇9: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范例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这两句是说,自从宋玉写成了《高唐赋》后,人们便怀疑写了男女情爱的诗都是另有所指了。诗句实指自己所写含意深曲的作品,以致随便一句诗也会引起人们的猜疑和误会。清人纪昀说:“义山深于讽刺,必有以诗贾怨者,故有此辩。”辩得委婉含蓄,情韵独到。

出自李商隐《有感》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①高唐赋: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用作帝王艳遇或男女欢会的典故。

②楚天云雨:指情爱、性爱描写。

篇10:诗词鉴赏

最新诗词鉴赏大全

诗歌分类

体裁――――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

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

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每句字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写作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李清照、柳永 )

常用鉴赏术语

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

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讽刺、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绘景角度――天地、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

常考意境(主旨)

秋思、思乡、征人思归、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离别、生命逝去

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难觅、幽思之情

历史兴亡、国运衰亡、借古讽今、讽喻朝政、揭露官治、人民疾苦

向往高洁、脱离尘世、厌恶官场、隐逸之志、田园生活、闲情逸趣

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志报国、人生得意、深厚友情、甜蜜爱情

感悟生命、人生哲理、自然美景、赞叹盛世、点评历史、充满禅意

壮美(豪放雄浑阔大、高山大河大战场、激人向上)、优美(小桥流水春花秋月、一人一景一时、玲珑婉约凄恻)

意境之大小――国家大于个人;悲壮大于悲惨

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

●直接抒情

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间接抒情

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借景抒情

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融情于景

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因情造景

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虚实相生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借古讽今、怀古伤情

●比喻

●夸张

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象征

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用典

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对比

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反衬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衬“林静”,以“鸟鸣”衬“山幽”。与对比相比,不难看出反衬是以相反的一方写另一方,“牺牲”相反的一方来突出另一方,如以动写静、以乐写悲、以黑写白等;对比却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对比双方不存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而是双方都为某一个目标服务。

●正衬(烘托)

是绿叶对牡丹的衬托,是云彩对明月的烘托。如《山园小梅》的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在这里是虚拟“霜禽”和“粉蝶”对梅的喜爱,烘托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正衬与反衬的性质一样,只是正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同一“立场”,反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相反“立场”。

●化用

诗词的诗句是由前人的诗句变化而来。如王实甫《牡丹亭·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借代

较普遍的技巧。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帆”代“船”;“朱门”是朱红色的大门,这里代指权贵豪门之家;“丝竹”,“丝”本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竹”本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这里“丝竹”一起代指音乐。

●通感

一种特殊的比喻。

“通感”就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白居易《琵琶行》)用触觉“冰泉冷涩”写听觉琴声低沉(“弦凝绝”),传达出琴声的幽愁暗恨。再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清淡、时断时续。

●互文

一种特殊的省字法,使诗句更精练。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实际是说“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即古时的明月,古时的关;“秦”字后省去了“汉”,“汉”字前省去了“秦”,不仅语言精练,而且给读者一种时空阔大之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实际上是说“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实际上说“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辨出谁雄谁雌。 诗歌的意象鉴赏

▲ 雨

愁思,是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主要含义。这主要是因为绵绵雨丝常常能引起诗人的情感共鸣,便常用这一意象来写心中的不尽愁思。借助具体雨意象与抽象的心理活动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传达出了诗人的或离别之绪、或思念之情、或厌倦之心、或悔恨之意、或国破家亡之痛。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但有时,雨意象也传达出一种温润与暖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但总的说,雨意象以表达愁思为主。

▲ 水

雨意象传达的主要是愁思,水意象传达的主要是被阻隔的无奈。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相距并不遥远,但因不可逾越的水的阻隔,只能留下地老天荒般的大遗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阴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无论你怎么努力,眼前的美好,都会因水的阻隔而变得可望不可及。

与阻隔的无奈相反,水意象有时又是传达离愁、思念之类情感的媒介。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李白《江夏行》)“心逐江水流”,茫茫江水正是无限离别之情的生动写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向东滚滚流去的春水正是不尽愁恨的传神写照。

▲ 青山

青山意象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无数的诗人对此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大致而言,青山意象有下面几种意义。

象征故乡,栖息身心。

“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关人北归》)“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暗示虚无,显示苍凉。

“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临江仙》)“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引为知己,安妥灵魂。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

▲ 落花

花很美丽,但这种美丽常常是短暂的,因此在多愁善感的诗人心中,飘零的落花总会引起无限的惆怅。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漫天飞花是诗人的无边愁苦。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以落花暗示繁华不再、盛世一去不返。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落花变成了坠楼人,传达的是哀

怨与愁恨。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人笔下的落花都是感伤、忧郁、衰老、死亡的意象。

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有诗云:“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这是以落花写澄澈心境。

李白《少年行》有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李白式的'生活——不言伤感,只有纵情,落花也能增加游兴。

龚自珍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还护花。”这更一种积极进取、发愤有为精神的写照。

▲ 飞鸟

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愿望。表现在诗歌中,飞鸟意象成为了人们心灵自由飞翔的重要凭籍。

以鸟的自由飞翔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渴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这是生活在司马氏专权年代的嵇康的精神翱翔。

以鸟的翱翔太空表达诗人对超然玄远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王维《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以飞鸟回巢写游子的思乡愁肠。如“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以孤鸟独飞写人的漂泊无定。“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 钟声

钟声意象在古诗中的意义可分两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那时的钟声多是作为庆典音乐的体验,带给人们一种欢快、热烈的享受,如《诗经》开篇《关雎》中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二阶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一阶段要比第一阶段复杂。

王维的诗中的钟声,多回荡在远离尘嚣的山谷云雾、参天古木之中,传达的是一种隐遁山林、皈依佛门的空寂与恬淡。如“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还有许多诗人都使用过这种具有佛教色彩的钟声意象。像李白的“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听蜀僧 弹琴》)

在诗人笔下,钟声还是对时间流逝的警示。如“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有的诗人还借助钟声思考“我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如刘禹锡的《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革新失败,一贬十载。奉诏还京,百感交集。宿于长安附近的驿站,听到皇宫中隐隐传出钟声,刘禹锡写下了这首诗。

钟声有时还传达着离愁。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 舟船

屈原、李白、杜甫,中国三位大诗人都孤寂地死在漂泊的小船上。这或许是巧合。但古典诗歌与舟船的关系却是一种必然。在古代,对于更多的诗人来说,水路比陆路更为方便,因此也更为重要。他们所有的远行,走的几乎都是水路。于是,旅途中借以安身的一叶扁舟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诗人的笔下,成了他们诗作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一是写诗人的漂泊之感。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刘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两首诗所用意象极相似,主题也极相似。无论是“月照一孤舟”,还是“孤舟兼微月”,都是将“月”与“舟”两个意象组合起来,再通过声色(猿声、秋声与暝色)的烘托,便很好地传达出了漂泊他乡的孤独沧凉之感。

二是写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仿佛感到了诗人们急切跳动着的企图摆脱束缚的自由心。 诗歌的意境鉴赏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遵从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之作,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因为营造意境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基本手段,所以解读、辨析诗词中的意境是鉴赏古诗的重要手段。

▲ 离别意境

离别是古诗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大概是因为人喜聚不喜散,但又不得不散,于是对相聚的留恋、对分别的感伤甚至痛惜,便常常成了诗词歌咏的对象。所以,诗人写离别很少轻松用笔,像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高昂笔调并不多见,而是大都写得很沉重,且往往在伤情中引发出一种生命短促、前路茫茫的无可奈何之叹。

营造离别意境的主要意象有绮筵、泪眼、长亭、寒蝉、秋雨、骤雨、兰舟、别路、暮雨、来帆、去鸟、散丝、杨柳、残月等等。

离别意境的感情基调是缠绵、伤感、悲凉。

▲ 离乱意境

离别多为私情,离乱则可能更能体现时代特征。中国几千年的古代社会,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与分割。每一次战乱,都给百姓带来了无限痛苦。但“国家不幸诗人幸”,有良知的诗人都会以一颗爱悯、忧伤的诗心,去表现人民的的苦难、家国的伤痛以及诗人个体生存的艰辛。这些诗作的意境因多为诗人的亲历之境的再现,所以往往表现出情感深沉、思想深刻的特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赋到沧桑句便工”。

离乱意境的主要意象有清秋、夕阳、大江、悲风、鼓角、天涯、星河、飞雁、黄花、梧桐雨等。

离乱意境的感情基调是悲壮深沉、孤独寥落、清冷忧戚、伤感惆怅。

▲ 隐逸意境

隐逸是中国古代士人们的一个重要情节。特别是那些道德文章都很棒的人,他们本可以出仕为官,但因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归隐。不过这种生活,也创造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意境——隐逸意境。他们将自己高超的文化修养投射到山水田园之中,不仅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更使山水田园也有了一种性灵。正是人因山水田园而“隐逸”,山水田园因人而“性灵”。

篇11:诗词鉴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窈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4.黄钟毁弃,瓦釜雷呜。(屈原)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12.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

13.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1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16.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

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9.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李白)

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2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2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3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3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篇12:诗词鉴赏

诗词五首鉴赏

浣溪沙

云纤雾淡雨增寒,柔丝轻盈细缠绵,清清岸上挂柳烟。

夜深梦浅酒催眠,郁郁相思锁眉间,烛光清影照无边。

浣溪沙

金风卷帘惹梦休,雨声入耳添闲愁,菊花含露落何处?

雾似云来云似雾,霜似月色月色无,望叹天涯已穷秋。

早进郧西城

月游西山外,满目雾徘徊。

脚下寒露浸,发梢银霜白。

遥遥星影疏,渺渺城廓来。

天河水茫茫,鹊桥似云台。

六郎关

奇峰翠岭,雄关独伫,

骡马漫道声犹,古韵引客游。

金钱河流,浪花载舟,

千帆过尽几度秋?环抱秦楚。

当今高山出平湖,一顷碧波闲悠,

秋风起,霜华露,

天阔云淡,万山红叶秀。

龙潭河之秋

遥望溪练似轻纱,高挂峰顶飘脚下。

清亮明净秋风里,枫叶星稀似朝霞。

【李后主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1.李后主诗词

2.诗词鉴赏

3.古代诗词鉴赏

4.江城子诗词鉴赏

5.诗词鉴赏:登高

6.李白诗词鉴赏

7.《月夜》诗词鉴赏

8.红楼梦诗词鉴赏

9.《诗词》分析鉴赏

10.《鸿雁》诗词鉴赏

下载word文档
《李后主诗词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