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简历大全>好简历就要“薄、露、透”

好简历就要“薄、露、透”

2022-06-17 08:22:5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De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好简历就要“薄、露、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好简历就要“薄、露、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简历就要“薄、露、透”

篇1:好简历就要“薄、露、透”

好简历就要“薄、露、透”

为抓住一个求职机会,想尽量展现自己的特长、风采、个性,往往长篇大论记载自己的“历程”,把简历成了传记。西门子校园招聘的人则笑称此类简历叫“我的`前半生”,这样的简历将首先被刷掉。那么应该如何写一份好简历呢?

人力资源经理都每天要看海量的职位申请信件,花在每份求职申请上的工夫平均是30秒,最多不出三分钟。所以简历一定要“薄、露、透”。

所谓“薄”,就是最好用文本格式一页纸把自己交代清楚。

所谓“露”,就是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让招聘经理对你有一个特殊的印象。

所谓“透”就是把自己与职位的关联点找出来,让招聘经理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你和职位的匹配点;留给你进一步面试的机会。有了面试机会,求职就成功了一半。

篇2:简历设计:薄、露、透

简历设计:薄、露、透

想跳槽,就得先有下家。找工作写个人简历是个基本功。

那如何写一份好个人简历呢?职业顾问表示,为抓住一个求职机会,想尽量展现自己的特长、风采、个性,往往长篇大论记载自己的“历程”,把个人简历成了传记。西门子校园招聘的人则笑称此类简历叫“我的前半生”,这样的个人简历将首先被刷掉。

人力资源经理都每天要看海量的职位申请信件,花在每份求职申请上的工夫平均是30秒,最多不出三分钟。所以个人简历一定要“薄、露、透”。

所谓“薄”,就是最好用文本格式一页纸把自己交代清楚。

所谓“露”,就是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让招聘经理对你有一个特殊的印象。

所谓“透”就是把自己与职位的`关联点找出来,让招聘经理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你和职位的匹配点;留给你进一步面试的机会。有了面试机会,求职就成功了一半。

篇3:简历的“薄露透”

简历的“薄露透”

薄。一些没有经验的求职者总是误认为简历越长越好。一位人事经理告诉我,越是没有学校或专业优势的毕业生简历越长,有的简历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目的当然是为了吸引人事经理的注意。但这种做法往往会走向良好愿望的反面。有人统计过,人事经理平均用1.4分钟处理一份简历,然后以不超过30秒的时间决定是否给应聘者下一个机会。可一分多钟他怎么能看完你厚厚的简历?到头来,埋没你的不是主考官,而是你自己制作的厚厚简历。薄,才能精,如果你能用一页纸就抓住主考官的心,你的求职就成功了一半。

露。不是暴露,更不是让你拍写真集,而是让你露出真面目,让主考官对你的优缺点一目了然。要做到露,就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现在,人们在招聘会上看到的简历,彩色打印、彩色封面早已不算新鲜,有些还夸大优点,虚构成功经历。而有一位求职者把学生处和教务处的电话附在简历中,提示用人单位如对其简历中的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经历有怀疑,可以打上述电话调查。因为“露”得恰到好处,露出了“诚实、本分、随和”,所以他获得了成功。

透。求职者的职场经历和心路历程要讲透。简历中的履历描述不掺水并不等于透。你以前学习和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来新公司应聘的真实意图是否明确,你从原单位跳槽的原因是否真实,今后想向什么方向发展等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最想要了解的。成功的求职者往往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用人单位的角度来描述自己加盟以后对双方的好处,这样不仅增加了求职者的诚恳度,也更能引起人事经理的注意。

篇4:求职简历应薄、露、透

求职简历应薄、露、透

想跳槽,就得先有下家。找工作写简历是个基本功。那如何写一份好简历呢?

薄。一些没有经验的求职者总是误认为简历越长越好。一位人事经理告诉我,越是没有学校或专业优势的毕业生简历越长,有的简历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目的当然是为了吸引人事经理的注意。但这种做法往往会走向良好愿望的反面。有人统计过,人事经理平均用1.4分钟处理一份简历,然后以不超过30秒的时间决定是否给应聘者下一个机会。可一分多钟他怎么能看完你厚厚的简历?到头来,埋没你的不是主考官,而是你自己制作的厚厚简历。薄,才能精,如果你能用一页纸就抓住主考官的心,你的.求职就成功了一半。

露。不是暴露,更不是让你拍写真集,而是让你露出真面目,让主考官对你的优缺点一目了然。要做到露,就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现在,人们在招聘会上看到的简历,彩色打印、彩色封面早已不算新鲜,有些还夸大优点,虚构成功经历。而有一位求职者把学生处和教务处的电话附在简历中,提示用人单位如对其简历中的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经历有怀疑,可以打上述电话调查。因为“露”得恰到好处,露出了“诚实、本分、随和”,所以他获得了成功。

透。求职者的职场经历和心路历程要讲透。简历中的履历描述不掺水并不等于透。你以前学习和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来新公司应聘的真实意图是否明确,你从原单位跳槽的原因是否真实,今后想向什么方向发展等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最想要了解的。成功的求职者往往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用人单位的角度来描述自己加盟以后对双方的好处,这样不仅增加了求职者的诚恳度,也更能引起人事经理的注意。

篇5:简历也要追求“薄露透”

简历也要追求“薄露透”

一位从事服装设计的朋友告诉我,薄、露、透是现代时装的一大趋势。而如果说简历是求职者的外衣或者包装的话,我觉得它同样需要薄、露、透。

薄。一些没有经验的求职者总是误认为简历越长越好。一位人事经理告诉我,越是没有学校或专业优势的毕业生简历越长,有的.简历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目的当然是为了吸引人事经理的注意。但这种做法往往会走向良好愿望的反面。有人统计过,人事经理平均用1.4分钟处理一份简历,然后以不超过30秒的时间决定是否给应聘者下一个机会。可一分多钟他怎么能看完你厚厚的简历?到头来,埋没你的不是主考官,而是你自己制作的厚厚简历。薄,才能精,如果你能用一页纸就抓住主考官的心,你的求职就成功了一半。

露。不是暴露,更不是让你拍写真集,而是让你露出真面目,让主考官对你的优缺点一目了然。要做到露,就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现在,人们在招聘会上看到的简历,彩色打印、彩色封面早已不算新鲜,有些还夸大优点,虚构成功经历。而有一位求职者把学生处和教务处的电话附在简历中,提示用人单位如对其简历中的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经历有怀疑,可以打上述电话调查。因为“露”得恰到好处,露出了“诚实、本分、随和”,所以他获得了成功。

透。求职者的职场经历和心路历程要讲透。简历中的履历描述不掺水并不等于透。你以前学习和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来新公司应聘的真实意图是否明确,你从原单位跳槽的原因是否真实,今后想向什么方向发展等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最想要了解的。成功的求职者往往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用人单位的角度来描述自己加盟以后对双方的好处,这样不仅增加了求职者的诚恳度,也更能引起人事经理的注意。

篇6:“薄、露、透”的简历最受欢迎

写简历是求职者找工作的基本功。

那如何写一份好简历呢?中国人才网的职业顾问表示,为抓住一个求职机会,想尽量展现自己的特长、风采、个性,往往长篇大论记载自己的“历程”,把简历成了传记。西门子校园招聘的人则笑称此类简历叫“我的前半生”,这样的简历将首先被刷掉。

人力资源经理都每天要看海量的职位申请信件,花在每份求职申请上的工夫平均是30秒,最多不出三分钟。所以简历一定要“薄、露、透”。

所谓“薄”,就是最好用文本格式一页纸把自己交代清楚。

所谓“露”,就是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让招聘经理对你有一个特殊的印象。

所谓“透”就是把自己与职位的关联点找出来,让招聘经理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你和职位的匹配点;留给你进一步面试的机会。有了面试机会,求职就成功了一半。

更多实用的简历技巧分享:

“垃圾简历”最常见的错误

让暂时失业者加分的简历

求职简历如何美化?

个人简历模板的五种使用技巧

篇7:简历的薄透

简历的薄透

一些没有经验的求职者总是误认为简历越长越好。一位人事经理表示,越是没有学校或专业优势的毕业生简历越长,有的简历几十页甚至上百页,跟一本厚书差不多重。统计显示,人事经理平均用1.4分钟处理一份简历,然后在30秒内决定是否给应聘者机会。薄,才能精,简历需要返璞归真。以薄取胜,如果你能用一页纸就抓住主考官的心,你的'求职就成功了一半。

求职者的职场经历和心路历程要讲透。简历中的履历描述不掺水并不等于透。你以前学习和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如何,来新公司应聘的真实意图是否明朗,你从原单位跳槽的原因是否真实,今后想向什么方向发展等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最想了解的。成功的求职者往往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用人单位的角度,来描述自己加盟以后对双方的好处,这样不仅增加了求职者的诚恳度,也更能引起人事经理的注意。

不是暴露,而是让你露出真面目,让主考官对你的优缺点一目了然。要做到露,就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某大学的一位毕业生,把十几份朴素的简历和成绩单复印件投给了几家用人单位,很快就有四五家单位通知她前往面试。还有一位求职者把学生处和教务处的电话附在简历中,提示用人单位如对其简历中的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经历有怀疑,可以打上述电话调查。因为“露”得恰到好处,露出了“诚实、本分、随和”,这两个人都获得了成功。

篇8:表现个性 求职简历应“薄、露、透”

表现个性 求职简历应“薄、露、透”

想跳槽,就得先有下家。找工作写简历是个基本功。

那如何写一份好简历呢?职业顾问表示,为抓住一个求职机会,想尽量展现自己的特长、风采、个性,往往长篇大论记载自己的“历程”,把简历成了传记。西门子校园招聘的人则笑称此类简历叫“我的前半生”,这样的.简历将首先被刷掉。

人力资源经理都每天要看海量的职位申请信件,花在每份求职申请上的工夫平均是30秒,最多不出三分钟。所以简历一定要“薄、露、透”。

所谓“薄”,就是最好用文本格式一页纸把自己交代清楚。

所谓“露”,就是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让招聘经理对你有一个特殊的印象。

所谓“透”就是把自己与职位的关联点找出来,让招聘经理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你和职位的匹配点;留给你进一步面试的机会。有了面试机会,求职就成功了一半。

篇9:如何“读透”简历?

一般来说,简历是企业第一次接触应聘者,而筛选简历也是对应聘者的第一次过滤,

如何“读透”简历?

。如何从简历中获得有效信息,一方面要辨别简历中的虚假信息,另一方面要对重点内容在在接下来的面试中进行确认,并使面试更有针对性,主要依赖于对应聘者简历的解读。

一般来说,应聘者简历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 应聘者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状况、住址等;

2. 工作经验;

3. 薪金要求;

4. 工作意向。

下面对以上内容进行逐一分析。

一、年龄

和应聘的岗位所要求的经验相比,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可以把应聘者的年龄与其工作经验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应聘者所列出的经验的真伪。一般来说,应聘者不会虚报年龄,而会在经验上造假。

如果应聘者年龄较大,那就需要在更换工作的原因上进行分析;进一步,年龄较大的应聘者是否还可能踏实的从基层做起也是一个问题。

二、学历

“真的 ”和“假的真文凭”是学历上的大问题,同时一些海外学历也日益增加,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学历的真伪,比如??。

学历还第一学历和后学历的问题,尤其是后学历教育在第一个问题上更需慎重。如果是后学历的话,还要看应聘者何时开始、何时获得后学历的,这可以看出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挑战的心态。

和学历相关的是专业,一般岗位说明书中都对专业做了规定。如果应聘者具有多个学历,那么对其不同学习阶段专业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广度的基本判断,还可以从不同专业的相关性中获得其个人规划的能力,

三、住址

如果应聘者是跨城市应聘的,尤其是针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应聘者,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因为他们将面临非常现实的一些问题,比如生活成本增加、生活环境变化等问题,这些都将影响其进入企业后的工作状态。

四、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是简历分析中的重点。

1、工作变换的频繁程度。一方面说明应聘者经历丰富,但也可能说明应聘者工作稳定性较差。

2、当应聘者存在非常频繁的变换工作的情况下,那么他们每次工作轮换的原因是需要分析的。当然频繁的变化工作也并非绝对存在问题,关键是为什么变换工作。

3、如果每项工作相关性不大,而且工作时间不长,那么就需要高度注意了。

4、工作是否有间断,间断期间在做什么。

5、目前是否在工作,这关系到应聘者劳动关系的问题,也关系到应聘者何时能到职,当然为什么离职也是很重要的。

6、然后是对应聘者整个工作经历轨迹的把握,应聘者是否比较深入系统的从事过某一项工作呢?

7、要对每个阶段所负责的主要内容和业绩进行审查。

8、应聘者的经验与岗位要求是否匹配,如果已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职位,而来应聘一个较低的职位,动机是什么?

读透简历,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对各项内容进行交叉分析,这样就能获得应聘者更完整和全面的信息,发现其中的亮点和疑点。对于亮点和疑点,都不是最终判断,还必须通过进一步的甄选进行确认。

篇10:怎样读透简历

怎样读透简历

三、住址

如果应聘者是跨城市应聘的,尤其是针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应聘者,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因为他们将面临非常现实的一些问题,比如生活成本增加、生活环境变化等问题,这些都将影响其进入企业后的工作状态。

四、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是简历分析中的重点。

1、工作变换的频繁程度。一方面说明应聘者经历丰富,但也可能说明应聘者工作稳定性较差。

2、当应聘者存在非常频繁的变换工作的情况下,那么他们每次工作轮换的原因是需要分析的。当然频繁的变化工作也并非绝对存在问题,关键是为什么变换工作。

3、如果每项工作相关性不大,而且工作时间不长,那么就需要高度注意了。

4、工作是否有间断,间断期间在做什么。

5、目前是否在工作,这关系到应聘者劳动关系的问题,也关系到应聘者何时能到职,当然为什么离职也是很重要的。

6、然后是对应聘者整个工作经历轨迹的把握,应聘者是否比较深入系统的从事过某一项工作呢?

7、要对每个阶段所负责的主要内容和业绩进行审查。

8、应聘者的经验与岗位要求是否匹配,如果已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职位,而来应聘一个较低的职位,动机是什么?

读透简历,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对各项内容进行交叉分析,这样就能获得应聘者更完整和全面的信息,发现其中的亮点和疑点。对于亮点和疑点,都不是最终判断,还必须通过进一步的甄选进行确认。

篇11:怎样读透简历

怎样读透简历

一般来说,应聘者简历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 应聘者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状况、住址等;

2。 工作经验;

3。 薪金要求;

4。 工作意向。

下面对以上内容进行逐一分析。

一、年龄

和应聘的岗位所要求的经验相比,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可以把应聘者的年龄与其工作经验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应聘者所列出的经验的真伪。一般来说,应聘者不会虚报年龄,而会在经验上造假。

如果应聘者年龄较大,那就需要在更换工作的原因上进行分析;进一步,年龄较大的应聘者是否还可能踏实的从基层做起也是一个问题。

二、学历

“真的假学历”和“假的真文凭”是学历上的大问题,同时一些海外学历也日益增加,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学历的真伪,比如??。

学历还第一学历和后学历的问题,尤其是后学历教育在第一个问题上更需慎重。如果是后学历的话,还要看应聘者何时开始、何时获得后学历的,这可以看出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挑战的心态。

和学历相关的是专业,一般岗位说明书中都对专业做了规定。如果应聘者具有多个学历,那么对其不同学习阶段专业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广度的基本判断,还可以从不同专业的相关性中获得其个人规划的能力。

篇12:简历设计:厚or薄?

简历设计:厚or薄?

从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选择而言,对于职场新人这个人群来说,“薄”的个人简历会更加实用些。

我们可以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招聘专员,你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大量筛选个人简历,当你翻阅简历纸张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所以这也是几乎大部分面试指导书籍里会告诉大家要言简意赅的表述自己。

这里就存在了一个技巧性的问题,怎么恰到好处,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呢?

1.明确求职意向

这个问题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恰恰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很多人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服务,不知道客观分析自己的科学方法是什么。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多多关注我们的职业规划三圈定位思路(这里不赘述)。简而言之就是写了销售助理就不要再加上人事助理,画蛇添足。

2.采用STAR法则

也就是不管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还是实习经历,要明确描述自己经历了什么情形(situation),接受了什么任务(task),采取了什么行动(action),达到了什么量化的结果(result)。这也通常是hr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3.关注品牌细节

所谓的品牌细节,说得白话一些就是挖掘自己的亮点。比如说,我曾经任职于绿谷集团的培训经理,那么我一般在我的简历上要注明“张江绿谷集团”。知道绿谷的人也许在医药界有一些,但是知道张江的人就肯定很多很多。毫无疑问就提升了知名度和简历被搜索到的概率。

细微技巧诸如下划线使用等等还有很多,希望更多的求职者能够巧妙地“销售”自己,这是求到满意职位的一个关键着眼点!

篇13:李清照《新荷叶·薄露初零》

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⑵。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⑶。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⑷。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⑸。

鹤瘦松青⑹,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⑺。东山高蹈⑻,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⑼。

作品注释

⑴新荷叶:词牌名。

⑵“薄露”三句:意谓时值薄露初降、昼夜一般平的秋分之际。分停:平分。零:落、降,晋·陆机《叹逝赋》:“感秋华于衰木,瘁零露于丰草。”

长宵共永昼分停:意思是寿者的生日恰值秋分之际。长宵共永昼:长夜和长昼。分停:将成数、总数分为几个等份,即为“分停”,今叫“分成几份”。平分为两份,即为“停分”,今叫“分为两半儿”。李清照为了押韵,将“停分”写为“分停”。一年中,只有秋分时,才能将“长夜和长昼”平分,各占十二小时,故此句指的是寿者生日恰值秋分。

⑶“绕水”二句:以传说中海上“篷莱”、“瀛洲”等神山比喻寿星家的亭台楼阁。高耸万丈蓬瀛:指寿者居所高耸万丈像仙山。

⑷“芝兰”三句:意谓前来祝寿的人中,既有子侄辈,亦有身居高官者,使寿诞为之生辉。芝兰:香草,喻指佳子侄。《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指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指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簪笏:官吏所用的冠簪和手板,这里指代众高官。簪笔为古代行礼时的冠饰,笏板为古代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这里是指代高官显宦,意思是说寿者的子弟不仅如芝兰之佳,而且皆是戴簪笔执笏板的高官显宦。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⑸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如花一样柔美,如玉一样洁净的侍妾,捧杯献酒,仪态万方。觞:古代称酒杯。娉婷:形容女子姿态之美。唐·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

⑹鹤瘦松青:像瘦鹤一样长寿,像青松一样年轻。古人以鹤、松为长寿之象征,而且往往以事物之谐音作为吉祥语。鹤之瘦,谐“寿”;松之青,喻青春之“青”。唐·王建《闲说》诗:“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不成神。”

⑺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品德操行和文学才能,早已声名传遍京城。文章:指代文学才能。日下:即京都,古人喻皇帝为日,帝所居之地为EI下: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诗:“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详见《晋书·陆云传》)

⑻东山高蹈:一则以隐居会稽东山的晋人谢安比喻寿主;二则寿主晁补之之原籍齐州,即今山东一带。在宋朝,人们习惯地把齐州一带叫做东山、东郡或东州。当年苏轼称自己知密州为“赴东郡”或“知东州”。南渡后,李清照曾有诗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东山”即指其原籍今之山东。此句以谢安隐东山,喻寿者赋闲在家 东山:指今浙江上虞县西南之东山,东晋谢安早年隐居于此。高蹈:原意为远行,后人用以喻隐居?晋·张景阳《七命》:“嘉遁龙盘,玩世高蹈一”

⑼“安石须起”二句:此句借谢安复出,劝寿者东山再起。要使天下苍生复苏、安石:即谢安,字安石,东晋名相,初为佐著作郎,因病辞官,隐居东山,朝廷屡召不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谢安其后应召,任征西大将军府司马。朝士相送于新亭,高灵借醉戏日:“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苏:复苏。苍生:百姓。

此词为一首为人祝寿之作。上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从环境的绮丽、祝寿人的高贵、侍女的仪态万千,反映出寿者名望身价之高;下片采用正言直述之法,写对寿者的祝愿,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全词多用典故,含蓄蕴藉,意味盎然,情趣无穷。

这是近年发现的李清照的一首祝寿词,大概是其后期作品。该词虽然是祝寿词,但并非一般歌功颂德、阿谀逢迎的庸俗之作,而是寄托了词人希望寿者收拾破碎山河、拯救苦难苍生的诚恳心愿,表现了词人关切国家和百姓命运的爱国爱民思想,从艺术上看。采取了侧面烘托和正面直述相结合的方法,而且善用典故,含蓄生动,避免了一般祝寿词的枯燥乏味,使全词具有了较强的意韵和情趣,上阕为侧面烘托,通过描写寿者居所的华丽、祝寿人的不凡、侍女的美貌,反映了寿者名望身份之高。下阙为正面直述。头四句,祝颂寿者的长寿、智慧、品德和才华、、最后四句,转入议论,规劝寿者放弃隐居,重新出山,收复失地,拯救苍生,从而使全词脱出此类作品的流俗,迸发出忧国忧民的异样光彩。

【背景】

该词是为友人祝寿而作。寿者未点明是谁,从词义看,可知其人应是当时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时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评论人认为是工诗善词的名士朱敦儒。据史传称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屡经诏聘,方于绍兴二年出山,赐进士出身在朝廷供职,是与李清照同时代人。这首词是近年一位学者从一部明代手抄本《诗渊》中新发现的,其确切的写作年代已不考。侯健《新发现的李清照词》:(这首《新荷叶》)可能是写给当时的词人朱敦儒的……李清照与他有过交往,朱敦儒词集《樵歌》中,有《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一首便是佐证。而有人则认为寿者当时晁补之。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二十五岁(1108 年,大观二年)。明诚、清照夫妇于青州“归来堂”读书、斗茶。明诚撰《金石录》,清照“笔削其间”,心情舒畅,甘心终老是乡。大致于是年所作、以“别是一家”著称的《词论》,是清照继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之后的一篇词史上最早产生重要影响的词论。是年,明诚、清照或为隐居金乡的晁补之贺寿,清照遂作《新荷叶》词。

文学赏析

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

这是一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献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作者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席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席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

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至此便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名家点评

《济南名士丛书·李清照全集评注》:该词并非一般祝寿考,歌功颂德的庸俗之作。从作者对寿人的诚恳愿望,可以看出她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深切关心。这是很可宝贵的,爱国爱民的思想在闪闪发光。此词用“鹤瘦”、“东山”、“安石”等典故,使词含蓄蕴藉。上片不直接写寿人,作者泼墨渲染环境、祝寿人、侍女的不同凡俗,在于突显寿人的名望身价之高。乃用烘云托月之法。此词的寿人为谁?有人说为朱敦儒。朱敦儒(1081—1159年),字希真,河南洛阳人。《宋史》称其“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又云:“北宋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糜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因辞还山”。屡荐而不受。北宋灭亡,他避乱广东。宋绍兴二年(1132年),在朋友的劝说下方肯出仕,任秘书省正字等职。秦桧时被任用,为鸿胪少卿。桧殁后被罢黜。不仅原词毫无显证,而且寿主所居“高耸万丈蓬瀛”,其家族之“簪笏盈庭”、又以“安石再起”望之,皆与朱敦儒之中下层官员身份不类。此说不足信。(济南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喻朝刚、周航《中国历代才子传丛书·旷代才女李清照全传》:李清照曾写了一首《新荷叶》为朱敦儒祝寿,希望他不要再继续隐居不出,而应像东晋时的谢安那样为“天下苍生”而起,表达了清照以国事为重的高尚情操。

徐培均《关于李清照两首词的笺证》:案,《钦定词谱》此调(指《新荷叶》)共收黄裳、赵彦端、赵抃、赵长卿四首,并在黄裳词末注云:“此调以此词及赵彦端词为正体,宋人皆如此填。若赵抃词之句读不同,赵长卿词之句读参差,皆变格也。”清照此词格律基本依黄词,然上下片第一韵,黄词作四、六两句,而清照作四、七两句,中多一“共”字。此当为别创一体……案:敦儒生日为正月十四。《樵歌》载《如梦令》云:“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又《洞仙歌》云:“今年生日,庆一百省岁,喜趁烧灯作欢会。”又有《鹧鸪天·正月十四日夜》云:“来宵虽道十分满,未必胜如此夜明。”皆可证。而此词起二句则指生日在秋分时刻,显然不合……考《苏诗总案》卷三十五,苏轼于元祐七年三月十六日知扬州,时晁补之为州倅,轼有《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诗。七月七日与晁端彦、补之游大明寺品泉。八月五日与晁补之、昙秀山光寺送客,不久以兵部尚书召还,至九月初离任。则八月中旬“秋分”之际,苏轼定能参与晁补之生日家宴,其贺诗“要与郎君语夜深”,即词“薄露初零”时刻。而“樽酒朋簪”,亦与词中“簪笏盈庭”相合。由是可知,清照此词虽晚于苏诗十七年,而所咏内容与时令颇相近,故可定为上晁补之寿词。

篇14:李清照《新荷叶·薄露初零》赏析

新荷叶·薄露初零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注释

新荷叶:词牌名。

“薄露”三句:意谓时值薄露初降、昼夜一般平的秋分之际。分停:平分。

“绕水”二句:以传说中海上“篷莱”、“瀛洲”等神山比喻寿星家的亭台楼阁。

“芝兰”三句:意谓前来祝寿的人中,既有子侄辈,亦有身居*者,使寿诞为之生辉。芝兰:香草,喻指佳子侄。《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指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指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簪笏:官吏所用的冠簪和手板,这里指代众*。

娉婷:此指美女。

鹤瘦松青:鹤鸟寿长谓之仙鹤,松柏常年青翠,故合用为祝寿之辞。

日下:指京都。(详见《晋书·陆云传》)

东山高蹈:一则以隐居会稽东山的晋人谢安比喻寿主;二则寿主晁补之之原籍齐州,即今山东一带。在宋朝,人们习惯地把齐州一带叫做东山、东郡或东州。当年苏轼称自己知密州为“赴东郡”或“知东州”。南渡后,李清照曾有诗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东山”即指其原籍今之山东。

“安石须起”二句:谢安,字安石。隐居后屡诏不仕,时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详见《世说新语·排调》)苍生:指百姓。这里借“时人”希望谢安“东山再起”,以喻作者自己企盼正在“东山”隐居的寿主复出做官。

赏析

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

这是一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献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作者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席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席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

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名噪京城。至此便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篇15:新荷叶·薄露初零原文及赏析

新荷叶·薄露初零原文及赏析

原文: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赏析:

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

这是一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献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作者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席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席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

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至此便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该词是为友人祝寿而作。寿者未点明是谁,从词义看,可知其人应是当时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时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评论人认为是工诗善词的名士朱敦儒。据史传称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屡经诏聘,方于绍兴二年出山,赐进士出身在朝廷供职,是与李清照同时代人。这首词是近年一位学者从一部明代手抄本《诗渊》中新发现的,其确切的写作年代已不考。侯健《新发现的李清照词》:(这首《新荷叶》)可能是写给当时的词人朱敦儒的……李清照与他有过交往,朱敦儒词集《樵歌》中,有《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一首便是佐证。而有人则认为寿者当时晁补之。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二十五岁(11,大观二年)。明诚、清照夫妇于青州“归来堂”读书、斗茶。明诚撰《金石录》,清照“笔削其间”,心情舒畅,甘心终老是乡。大致于是年所作、以“别是一家”著称的《词论》,是清照继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之后的一篇词史上最早产生重要影响的词论。是年,明诚、清照或为隐居金乡的晁补之贺寿,清照遂作《新荷叶》词。

篇16:薄谷开来简历及资料

谷开来简介

谷开来,北京市人,户籍所在地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在册律师;原总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区委第二书记谷景生将军五女,曾用名谷开莱。现在是__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北京开来律师事务所所长。因涉及11月15日英国公民尼尔·伍德在重庆被发现死亡一案,4月因涉嫌故意杀人犯罪,被经移送司法机关。20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9月25日,刑罚执行机关以罪犯薄谷开来服刑期间无故意犯罪为由,建议将其刑期减为无期徒刑,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变。

谷开来生于1958年11月15日。 __的夫人,原总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区委第二书记谷景生将军之女。北京开来律师事务所主任,1995年开来律师事务所由大连迁往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后读国际政治学硕士学位,为职业律师。

谷开来人物事件

年2月6日王立军私自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事件发生后,对王立军反映的月15日英国公民尼尔·伍德在重庆被发现死亡一案,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复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依法进行了复查。

据调查,薄谷开来(__妻子)及其子同尼尔·伍德过去关系良好,后因经济利益问题产生矛盾并不断激化。

经复查,现有证据证明尼尔·伍德死于他杀,薄谷开来和张晓军(薄家勤务人员)有重大作案嫌疑。

薄谷开来、张晓军涉嫌故意杀人犯罪,已经移送司法机关。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论涉及到谁,只要触犯法律,都将依法处理,决不姑息。

7月26日 薄谷开来、张晓军涉嫌故意杀人一案,已由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二被告人和被害人近亲属享有的诉讼权利,并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经审查查明,被告人薄谷开来及其子薄某某与英国公民尼尔·伍德因经济利益发生矛盾,薄谷开来认为尼尔·伍德威胁到薄某某的人身安全,遂与被告人张晓军共同投毒杀害了尼尔·伍德。二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现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依法受理该案,将择日开庭审理。

8月9日,该案件在安徽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

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9月25日,刑罚执行机关以罪犯薄谷开来服刑期间无故意犯罪为由,建议将其刑期减为无期徒刑,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变。

11月16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罪犯薄谷开来减刑案件的基本情况公示。

谷开来成长经历

谷开来生长于名门望族,多才多艺,父亲谷景生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发起人之一,为家中五女。其母范承秀,为范仲淹的后代,抗战时期太行山区著名的才女、妇救会干部。谷开来现为北京开来律师

所所长,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后攻读北大国际政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职业律师,九五年开来律师事务所由大连迁往北京。

父母是高干的家庭背景,使谷开来经历了更多的磨难。““””中,父母相继被关押,四个姐姐又都被赶到农村,小学还没有毕业,谷开来就不得不上房当泥瓦匠,还到副食品店操刀卖肉,卖肉时竟还是个叫人目瞪口呆的“一刀准”。后来,为了更长远的生计问题,她决定学门手艺,她开始学弹琵琶,聪颖的她一学就会,很快就达到了专业水平,被确定为独奏演员。在北京电影乐团录音棚中为电影录音,《毛主席逝世》那部纪录影片的琵琶伴奏,就是谷开来演奏的。

【好简历就要“薄、露、透”】相关文章:

1.简历的薄透

2.透明人散文随笔

3.康露敏简历(康露敏人物信息资料)

4.丘露简历(丘露人物资料及简介)

5.严露倩简历(严露倩人物信息资料)

6.张露云简历(张露云个人资料和简介)

7.好简历写作技巧

8.薄寒散文

9.诗经《行露》

10.夏先露简历(夏先露人物资料及简介)

下载word文档
《好简历就要“薄、露、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