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道技术在航电系统中的应用
“独一有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光纤通道技术在航电系统中的应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光纤通道技术在航电系统中的应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光纤通道技术在航电系统中的应用
光纤通道技术在航电系统中的应用
根据航电系统对总线和网络的需求,介绍了光纤通道的`特性,对光纤通道的典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中采用光纤通道作为系统互连网络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作 者:解向军 苏连栋 XIE Xiang-jun SU Lian-dong 作者单位:解向军,XIE Xiang-jun(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军事代表室,辽宁,沈阳,110034)苏连栋,SU Lian-dong(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5)
刊 名:飞机设计 英文刊名:AIRCRAFT DESIGN 年,卷(期): 28(4) 分类号:V243 关键词:光纤通道 航电系统 网络篇2:光纤通道在火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光纤通道在火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提出了光纤通道在火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设想.首先介绍了光纤通道点对点结构、仲裁环形结构、交换结构在火箭控制系统的应用,然后针对目前火箭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光纤通道和其他航天数字总线混合的拓扑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适应火箭控制系统不同级段不同速率的`要求,也可以满足目前总线系统过渡的需要.
作 者:韦闽峰 Wei Minfeng 作者单位: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北京,10085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854 刊 名:航天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CONTROL 年,卷(期): 25(3) 分类号:V448.2 关键词:光纤通道 拓扑结构 火箭控制系统篇3:ASON技术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的应用
ASON技术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的应用
对ASON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全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
作 者:李火青 LI Huo-qing 作者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武汉,430000 刊 名:北方交通 英文刊名:NORTHERN COMMUNI CATIONS 年,卷(期): “”(5) 分类号:U412.36+6 关键词:高速公路 ASON RPR篇4:无人机航摄测量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无人机航摄测量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一、电力工程中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概念
对于长距离、跨区域的大型输电线路工程而言,测量工作需要更加精准,测量的工作量也大幅提高,传统的测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测量要求。近年来,计算机技术、摄影技术和无人航空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三种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逐渐成为了最新技术研究的热点。该种新型数字化勘测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输电线路设计环节、勘测环节的精准程度。通过实践测试,无人机航空测绘技术在精度方面达到了1∶的技术规范要求,在技术条件、天气情况完全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完成1∶1000的地形图测绘要求。就构架组成而言,无人机航空测绘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传感器和遥感平台。其中,传感器为安装在外部机身的拍摄装置,核心设备是数码摄像机;而遥控平台则是指带无人机机身及其相关的飞行参数设置系统。我国目前使用的主流无人机,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发的,具有体积小、速度快、飞行海拔高、通信距离远等操作优点。该机在无电磁波干扰的情况下通信距离可以达到15km,降落滑跑距离150m,飞行海拔最高可以达到3600m,最大承载力超过3.5G,飞行时间1小时,飞行速度最大超过90km/h。
二、无人机数据制作全流程
根据无人机航拍特点及影像自身特性,工程中一般将一次完整的航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摄影计划规划、建立测区调控控制网及后期的内业数据空三加密处理。总体而言,无人数据处理的完整流程框架如图1所示。
1摄影计划规划
我们测量过程中要使用到无人机对输电线路全路径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将需要测量的范围,无人机测量时起降位置等内容进行设计规划,只有在完整正确的规划和设计后进行无人机航空测量,才能够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图像。
1.1航带设计规划
无人机的最大飞行时间是1小时,因此每一次的航空飞行拍摄包括起降时间,我们必须要控制在50分钟内,防止无人机因能源耗尽而导致坠机。尤其针对大面积目标拍摄,航带的规划设计更加重要,通常需要几个小时的航空拍摄才能完成。这个情况下应合理设计多个架次,每一个架次保持在50分钟内,在测量区域规划航带。多架飞机按照计划继续相应的交替降落和补给,可以完全获得整个目标输电线路的影响数据。
1.2测量区范围
要对输电线路全线进行完整、准确的无人机航空测量,就必须首先将线路全境的测绘区域做好规划。对于的输电线路测绘目标,应在从空中俯瞰成一个两边等宽的长条带状目标,同时应将4个角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才能便于我们操控无人机进行航空测量。随后,结合相应的飞机飞行时间、飞行距离、飞行速度,设计整个航拍的流程和次数。较长的且曲折系数较大的线路,可分割成多个航带进行航飞。
2建立测量调控控制网
2.1测量区控制网布设
为了保证无人机的拍摄的图像准确的获取位置和坐标以及后期图像的制作与处理,必须要在需要测量的对线路沿线建立控制网。控制网大小必须要按照输电线路的长短来建立,并根据控制网的情况来,设置相应的GPS控制点使之均匀分布,并最终建立相应坐标系。
2.2现场布置
对输电线路全线的测量工作必须要保证拍摄到的图像畸变较小没有瑕疵。针对以上两个要求,必须要使控制点布设的具体位置图像清晰,能够更容易的判断立体测量方位,且布置外控点时还需要保证均匀,这种做好外控点布置,利用无人机航空拍摄出来的图像和数据具有可靠性。
3无人机航摄影像数据处理
3.1影像比例纠正(CCD畸变系数β)
相机坐标与影像坐标不同,因此需对影像先进行畸变差纠正。参数包括主点坐标(I0,J0),对称畸变参数(K1,K2),非对称畸变参数(P1,P2),CCD非正方形比例系数α和CCD非正交性畸变系数β。
3.2空中拍摄(三角测量)
空中拍摄航测系统,指的是利用少量的测区中物方空间坐标的地面控制点,通过区域网平差计算,求解加密点的物方空间坐标与影像的外方位元素的运算方式,简称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利用空中三角测量,可以使测区中加密点分布更均匀、航带间转点更密集、加密精度更可靠,在平差结算后系统自动生成每张影像的加密点坐标和外方位元素文件。
3.3DEM数据匹配(正射影像)
DOM实现的原理是通过生成的测区地表DEM模型,对影像进行正射投影产生。目前,很多电力勘测单位利用PixelGrid软件,自动进行多模型、多重叠的DEM栅格数据,完成匹配、采集等多项工作,保证像方DEM点更准确的切准地面。以测区为单位,创建像对正射影像,分辨率根据要求输出。为了保证影像的完整和质量,整测区像片的正射影像都生成。
三、无人机在电力设计领域的运用
实例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电力行业的方方面面,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线路巡查、重大自然灾害的电力救援等案例层出不穷。在众多方面之后,尤以无人机配套电力工程的全周期设计最为突出,使用效果也最为显著,达到了节约人力、压缩工期的优化目标。以西南高原山区某线路工程为例,本工程运用了7个航带、3200景0.04m分辨率的无人机影像数据,通过内业空三加密处理,恢复为三维大场景线路选线航测平台。多专业人员佩戴专业的立体眼镜,在真实的航测工程环境下有序开展线路的初期大方案比选、路径优化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输电线路设计工作。随后,航测人员采用手工测量方式,在无人机立体像对上开展精化线路地形断面测量,获取全路径范围内亚米级的地形断面信息,对路径方案的可行性及排杆立塔的合理性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论证。同时,设计人员可进一步利用无人机影像资源,制作全彩色路径正摄影像图、三维大场景路径漫游模型等一系列数字化航测遥感衍生产品,从而最终实现基础资料数字化、设计过程可视化、成品质量精确化的设计最终目标。
四、结语
现代电力工程测量越来越多的将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加入其中,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大量的减少人力物力,并且拍摄的图像准确、客观,拍摄无场地和时间要求、速度快、成本低等多种优势,实践表明无人机航空测量不仅在电力工程方面具有优势,在其他测量领域也可以大展拳脚。无人机航空测量摄影技术是一项值得在电力工程中推广的技术。
篇5:电子设计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电子设计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设计的准确性与便捷性,提高设计效果,还能够节约设计制图的时间,并将平面的图形立体化形象化,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再次修改,因此,电子设计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电子设计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1.现代电子设计技术概述
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量大,对技术的发展要求较高,资金与科研力量投入较大,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也就越迅速,电子设计技术也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并获得了一定成效。现代电子设计技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下面主要围绕电子设计自动化设计进行简要概述。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为电子系统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再发展到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变革,已经逐渐完善,在电子系统中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微波领域以及模拟领域等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1]。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进行电子系统设计仿真测试,第二,进行电子系统的布局布线,第三,完成电路的功能设计与逻辑分析,第四,实现印刷电路板的自动化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工作平台只需要计算机硬件以及系统软件,在具备电脑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工作,方便、快捷,投入小,回报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电路性能分析与设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子产品以及通讯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2.现代电子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电子设计的发展经过了多次重大变革与进步,其发展历程如下,电子设计技术的原型是应用分离元件,经过不断研究,转变为SSI,SSI是电子芯片所构成的电子系统,不过当前,此电子芯片构成的电子系统已经不再使用,成为历史,在此之后,研发了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MCU在电子系统设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克服了数字电路系统中存在的许多难题,实现了复杂的逻辑功能,使电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因此,微控制器MCU是电子系统设计的里程碑,在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价值[2]。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还是较为乐观,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为电子设计技术创造了发展的条件,提供了辅助,使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具有强大的动力,不仅如此,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大,电子产品市场前景越来越好,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科研人员的研发动力较强,相关企业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技术,促进了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
3.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3.1系统功能仿真
系统功能仿真是验证系统设计逻辑功能的有效途径,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运用电子设计技术工具与测试平台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波形输出、文件记录输出等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将输入信号与输出矢量进行比较,验证真伪,实现系统设计模块逻辑功能的验证[3]。系统功能仿真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在本系统输入EN、CP、CLR等信号,在信号输入之后,等待一段时间,得到功能仿真系统输出的波形,其次,对波形进行验证,将输出波形与输入信号测试矢量进行比较,最后,对二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系统逻辑功能是否正确。
3.2报警电路工作原理
报警电路是电子系统中常用的系统,常与检测数据处理系统同步,在电子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电子设计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报警电路性能,增强报警线路的有效性与灵敏性,改变传统报警线路的'实现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报警电路多是由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设计而成,不仅规模小、灵活性差,逻辑能力差,调试过程还较为繁杂,无法使报警电路有效工作,而运用电子设计技术研发的新型报警电路,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报警电路的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报警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首级电路信号输入到扫描电路中,并为扫描电路制定标准,标准规则如下,在10次连续超过标准值的情况下瞬间报警,在其他情况下,安装定时器,累计到一定次数后,发生警报。其次,严密观察规定时间内的信号变化,30分钟、8小时是较为特殊的观察点,需要做好观察研究工作,最后,安装定时控制器,以8小时为间隔,每8小时,发出一次自检信号,此自检信号的作用是对计数器进行复位。
3.3逻辑优化综合
逻辑优化综合是电子设计技术在电子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逻辑功能的综合优化,能够提升电子系统的应用性与实用性,使电子系统的智能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增强电子系统的各种性能,促进电子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逻辑综合是指将较高抽象层次的描述转化为较低抽象层次描述的方式,当前,电子设计技术能够利用综合器对源代码进行优化综合处理,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还能够将逻辑电路图转化为门级电路,生成网络表文件,提升电路的性能,增强逻辑的综合性,有效进行逻辑优化,发挥重要作用。
4.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设计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够实现逻辑的优化综合,提高电子系统的逻辑性与应用性,还能够设置报警电路,实现系统功能的优化,保证电子系统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因此,研究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亚平,王亮亮.EDA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3)
[2]亓淑敏,关可.VHDL在现代电子设计技术EDA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5(15)
[3]李林.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手段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
篇6:高压变频技术在电弧炉除尘系统中的应用
高压变频技术在电弧炉除尘系统中的应用
在分析电弧炉设备的运行现状和研究电弧炉除尘系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高压变频器在炼钢厂除尘系统改造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高压变频技术在炼钢厂电弧炉除尘系统中实现节能降耗,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方面的应用效果.
作 者:卫永锋 作者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装备部 刊 名:电工文摘 英文刊名:ELECTRICIAN ABSTRACTS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高压变频技术 电弧炉 除尘风机 节能篇7: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飞机中的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飞机中的应用
在飞机上用光缆代替电缆进行信息传输,不但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而且增加了飞机的'灵活性和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飞机重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还可对结构状态进行在线检测.
作 者:安治永 李应红 侯胜利 张柏林 苏长兵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刊 名:航空维修与工程 PKU英文刊名:AVIATION MAINTENANCE & ENGINEERING 年,卷(期): “”(4) 分类号:V2 关键词:篇8:光纤技术在蛋白质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光纤技术在蛋白质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利用现代光纤、光电传感技术及微机在线测试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蛋白质浓度实时采集数据系统.实际应用表明,测试系统线性范围宽、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检测数据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农浓在线检测方法.
作 者:高瑞昶 宋宝东 李凭力 徐世昌 王世昌 孟冬燕 GAO Rui-chang SONG Bao-dong LI Ping-li XU Shi-chang WANG Shi-chang MENG Dong-yan 作者单位:高瑞昶,宋宝东,李凭力,徐世昌,王世昌,GAO Rui-chang,SONG Bao-dong,LI Ping-li,XU Shi-chang,WANG Shi-chang(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孟冬燕,MENG Dong-yan(衡水师专化学系,河北衡水,053000)
刊 名:天津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年,卷(期): 33(4) 分类号:Q503 关键词:光纤技术 蛋白质检测 吸光测定法篇9:无线通信系统在光纤陀螺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系统在光纤陀螺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以无线通信收发芯片nRF24E1为核心,开发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了光纤陀螺到计算机之间无线数据传输,降低了光纤陀螺性能测试中环境引起的.误差,完善了光纤陀螺性能测试系统.系统体积小,装置简单,误码率低,运行稳定.
作 者:徐莉 刘承 XU Li LIU Cheng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刊 名: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年,卷(期):2007 26(3) 分类号:V241.5 关键词:无线通信 nRF24E1 射频 USB接口 光纤陀螺【光纤通道技术在航电系统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