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2024-10-14 07:44: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永毅徐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篇1: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并且运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探究移动互联网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学习移动应用开发的三种模式,分析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人们的生活。

根据CNNIC发布的报告[1]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而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高达88.9%。另外,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购物节全天交易额中,无线交易完成626亿元,无线交易占比接近70%。

近三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网络环境的日趋完善、移动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断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新生物,能够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服务。目前业界并没有就移动互联网的定义达成一致,中国工信部在《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给出的定义较受认可:“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从以上定义可知,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是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接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WLAN等)的方式访问互联网;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中产生了许多的新型应用,它们与终端可移动、定位等特性相结合,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如下:

1) 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可能是随时随地,手机作为主要的终端载体,具有高便携性;

2) 要求安全性更好,手机终端通常归属个人使用,为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移动应用应具有个人化、高私密性;

3) 受移动终端的限制,移动互联网服务要求操作简单,可以方便的发出用户请求;

4) 业务处理及时性,对于用户的访问请求,移动互联网必须及时提供相应数据和服务。

2 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

2.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结构

移动互联网层次上可分为终端层、网络层、业务层,终端层包含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接入网络,业务层是指各种移动应用。

各种APP通过开放API获得用户交互支持或移动中间件支持,移动中间件是指运行于手机操作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起到连接、交互、支撑和服务的中间软件系统。其中互联网协议簇包括IP协议、ICMP协议、TC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用于实现系统之间资源的网络共享。操作系统位于系统软件和硬件资源之间,并负责它们之间的交互。硬件/固件是指组成终端和设备的器件单元。

2.2 移动终端技术

移动终端技术主要包括移动终端类型、操作系统平台、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

移动互联网终端分为功能型终端和智能型终端两种。功能型移动终端对系统的要求比较低,通常使用嵌入式芯片及嵌入式操作系统,专注于完成某些特定的`功能,如日常的无线POS机、物联网终端设备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都属于智能型终端,智能型终端对系统和配置的要求一般很高,它们展现的性能非常出色,第三方应用可以在其操作系统上很好的运行。

目前最常见的移动操作系统有苹果公司IOS系统、Google的Android系统、微软公司WP系统和RIM的BlackBerry OS等,以上各种操作系统都提供很好的应用扩展性,但运行于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是互不兼容的,因此一个优秀的应用软件必须解决跨平台运行的问题。

人机交互技术(HCIT)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最常见的人机交互技术有智能手机和PAD上使用的触屏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以及研究中的增强现实技术和脑波读取技术等,它们极大简化了原本繁琐的人机交互操作过程,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完成与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

2.3 移动应用开发模式

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主要包括原生应用开发、Web应用开发、混合应用开发三种模式[3]。

1) 原生应用开发:开发者需要根据不同终端搭载的操作系统,使用其支持的程序语言进行应用的开发,如IOS支持的Object-C语言、Android支持的JAVA语言、WP支持的C#语言。该开发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开发出高性能、稳定的移动应用。

2) Web应用开发:是基于移动终端的浏览器,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网页语言进行应用的开发。Web应用开发模式拥有成本低、周期短、适配跨平台等特点,它的缺点是无法调用系统的通讯录、振动器、摄像头等硬件设备,不适合功能复杂、高性能的应用开发。

3) 混合应用开发:是对原生开发模式和Web开发模式的结合,继承了原生开发稳定、高性能的特性,又继承了Web开发简单、跨平台的特性。混合应用开发通常是基于第三方跨平台移动应用框架进行,常用的框架有PhoneGap、AppCan、Titaninum等,借助它们开发者可以高效、快速完成高性能应用的开发。

3 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百度百科中给出的定义:就是利用手机、PAD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C2C或O2O的电子商务。它将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移动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移动购物、移动支付等已经触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目前移动互联网在餐饮业、旅游业、票务系统、教育系统和政府工作等领域的效果显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自己的需求预约,如最常用的携程旅游、美团、淘宝等移动App。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日常生活中对农产品的需求量特别大,但这种需求通常在空间区域上比较分散,另外农产品有季节性、区域性、政策性等特点,传统销售模式对农产品的一些限制不断的显现出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与其他产业一样,互联网被引入农业领域,农业电子商务也就逐渐形成。

目前我国的农业电商平台数量众多,但大部分是以网站的形式存在,对于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生活中使用更多的是手机等移动终端,而非笨重的PC机器。显然当前基于PC机的农业电商网站已不符合用户高移动性的要求,相比之下,农业移动电商平台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借助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农产品的在线选购、在线支付、消息发布的等。

当前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它们是农业移动电子商务得以广泛推广的前提;另外,大众对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认识度不够,需要加大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宣传,培养更多农业移动电商的固定用户;最后,移动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持的基石,需要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不断解决安全性问题,更好实现移动应用的跨平台开发,给用户构建一个更安全的移动应用环境,提供完美的用户体验。

4 结束语

未来的几十年,必定是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走向成熟,相信移动互联网将会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正确合理的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将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篇2: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交易风险论文

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交易风险论文

摘要: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移动支付以其快捷方便、隐私性强、综合性高的特点成为支付方式中的主流,但是移动支付也存在着市场、操作及资金风险。文章针对其风险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以提升移动支付的安全便捷性。

关键词:移动支付;风险;优化策略

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为移动金融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移动金融成为当下发展的热门。移动支付是移动金融发展中的重要方面,移动支付的发展程度影响着移动金融的发展。移动支付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移动电子商务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电子商务移动支付

(一)移动支付的概念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可以称为手机支付,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日常的消费支付活动,移动支付将终端、互联网、商家等联系起来,为用户提供了一条快捷的消费通道,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移动支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近场支付;二是远场支付。所谓近场支付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到店支付,就是人们通过扫描商家二维码进行的手机支付,远场支付可以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网上购物,无论商家在何处,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进行购物消费。这两种支付方式因距离不同而区分,但是实际的支付程序确有很多的不同,支付的标准也有很大的不同。也正是支付标准的不同,为商家的推广带来很大的麻烦。

(二)移动支付的特点

1.管理方便智能手机成为手机市场的主流,占据几乎所有的市场,智能手机使用者可以方便的通过手机进行各种支付活动。传统的银行卡支付要求用户需要到指定的终端才能使用银行卡,增加了客户使用的难度,而移动支付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随时随地的进行商业活动,可以通过移动支付进行充值、生活缴费、余额查询、实时转账等,免去了客户到指定地点消费的麻烦,为客户提供了快速方便的生活服务。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消费活动,使客户能够很好的对自己的消费状况进行管理,进行合理科学的消费规划,充分展现移动支付方便快捷的特点。2.隐私性较强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方式,需要客户使用实实在在的银行卡,并输入密码,最后还需进行签字确认,这样不仅过程比较麻烦,客户的隐私也极有可能泄漏,威胁到客户的财产安全。移动支付只需要客户将手机与银行卡绑定,付款时只需扫描商家收款码,输入支付密码就行,并且支付密码与银行卡密码是不同的,这极大的保留了客户的隐私,同时双重密码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可使用者的资金安全。3.空间限制性小传统的银行卡服务属于是到场刷卡支付模式,这限制了使用者的空间,当客户不能及时赶到指定地点时就会影响客户的生活,就比如之前的生活用水用电的支付,必须到指定的营业厅去交费,当客户没有提前或者及时去缴费时,用水用电就会被中断,影响客户的生活,而移动支付是没有空间限制的,不必到指定的地点缴费,只需通过手机终端就能方便快捷的缴费,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4.综合性强移动支付平台不仅是一个支付平台,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客户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平台快速的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并且是没有空间限制的快速地经济活动,可以说移动支付是人们的私人生活助手,在移动支付平台上可以进行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

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风险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能控制的风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移动支付是电子商务中的主要支付方式,在当下商场发展中也是炙手可热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必然结果。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占主导,市场的需要带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并促使很多的电子商务企业使用移动支付,但是,市场调节是有一定的盲目性与滞后性的,市场调节本身的局限性也会给移动支付带来一定的风险。移动支付已成为支付方式中的主流。“现在人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但是必须带手机”,或者是“一机在手,天下任我走”这样的说法都可以反应出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以笔者来说,已经有两个月未使用过现金了,在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即使是街边买菜也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这大大的方便了我的生活,但是也让我形成了不带现金的习惯,当某一天我要坐公交时发现,翻遍全身也没有找到一毛钱,这时我才意识到,移动支付在给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我形成了过度依赖手机的习惯。从自身的例子上可以知道,移动支付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造成现在很多人在发起“无现金时代”“消灭现金”“抵制现金”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我们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经济形式毕竟是多样的,支付方式也应与经济形式相适应,要多样的,移动支付一头独大,势必造成市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操作风险

移动支付主要是进行扫码支付,与传统的刷卡支付相比较,只需要扫一下支付码,无需输入密码商家就能直接扣钱,这在操作程序上是简化了,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资金被盗的风险。支付不需要密码,当手机丢失后,只要能解开手机密码,就可以毫无阻碍的进行消费,这大大增加了资金丢失的风险。移动支付一般都需要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中转,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消费者与商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交易组织。第三方支付机构与手机终端相配合,为每一个手机客户生成了一个支付二维码,该二维码与客户的银行卡绑定,商家通过对二维码的读取,无需密码就能将客户的钱从银行卡划走。这样的操作方式,使得客户的资金安全受到威胁。有些不法分子通过移动支付操作中存在的漏洞进行违法活动,主要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补卡攻击”“钓鱼WI-FI”“恶意程序”。“补卡攻击”就是运用运营商身份审核漏洞,使用假的身份证,重新注册手机号,重置密码,把客户的资金从其银行账户中划走;“钓鱼WI-FI”主要是在公共场合搭建经过改造的网络,当客户使用经过改造的网络打开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时,自身的信息就会被盗取,通过盗取的身份信息将自身资金划走;“恶意程序”是在手机程序中植入病毒,当打开某一带有病毒的程序时,手机就会中病毒,手机中包含的个人信息支付信息就会被盗取,或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支出大量的资金。这三种不法行为都是依靠移动支付的操作漏洞来进行的,移动支付中的操作风险将极大危害客户的资金安全。

(三)资金风险

移动支付需要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中转,在当下市场上,第三方支付机构非常多,水平是参差不齐,存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跑路的危险,就造成很多的商家的资金难以收回。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家的合作都是次日到款,遇到节假日或者休息日还会顺延,商家的资金不能及时到账,第三方支付机构留存大量的商家资金,当第三方机构经营存在问题时,很容易把商家的款挪用,这就给商家的经营带来问题。哆啦宝是当下经营的比较成功的第三方支付经营机构,其业务已经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合作的商家也比较多,我对哆啦宝做过比较深入的了解,了解到哆啦宝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其收款手续费,其跟商家的转款合作也是隔天到账。哆啦宝开发了一个交易查询平台,商家可以实时查询到账金额、所扣手续费,但是,钱款都是在哆啦宝上,次日会由哆啦宝转到商户账户上。一旦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问题就会使商家的资金链断裂,将严重影响商家的经营。

三、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应用优化

(一)完善有关移动支付法律法规

移动支付是在互联网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是那么的完善,很多的有关移动支付的案件都缺乏法律的依据,要想保证移动支付走向正规合法化,就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立法,设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移动支付有法可循,使我们提倡的依法治国更加落实到实处。完善有关移动支付的法律法规,首先要确定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的立法。移动支付最重要的问题是要保证支付过程中的资金安全,要确保使用移动支付的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移动支付安全性的立法工作应立足保证使用双方的身份信息、移动支付的核心数据、移动支付的操作过程的保密性。要从法律上对移动支付使用者进行保护,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及使用安全提供法律支撑;其次,要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监管,要从法律上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做一个规范,要使第三方支付机构能够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操作,既维护第三方支付者的利益,也能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有一个制度的监管,也能防止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违法工作,在明确的制度监管下,保证移动支付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移动支付的技术水平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的关键是技术。移动支付出现问题的原因也主要在技术的不足,因此,要想降低移动支付的风险就必须提升移动支付的技术水平。移动支付的安全保护技术是移动支付技术中最重要的,提升移动支付技术水平就是要提升移动支付安全保护制度。上文我们提到的“补卡攻击”“钓鱼WI-FI”“恶意程序”三种违法操作的存在,都是移动支付安全保护技术不足的原因。提升移动支付安全保护机制也要从出现的问题出发,有的放矢。要提升移动支付的身份验证技术,加强各方的信息互通,防止出现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违法操作的行为;要提升移动支付平台对网络的识别能力,要使移动支付平台能够自动识别网络环境是否安全,当网络环境存在危险时,移动支付平台能自动停止或者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移动支付平台不能打开;要加强手机终端的防火墙设置,对于恶意程序能够尽快识别并进行查杀,保证手机终端的安全。

(三)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审核管理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发展,催生出很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但是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的审核却缺乏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大量存在,水平良莠不齐,很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获取到一定的资金之后就会携款潜逃,商家的款无法收回。鉴于此,要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建立的审核,要完善各种审核手续,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备案,要留存机构负责人的身份信息,一旦出现机构跑路,要能对其负责人进行法律上的惩罚。

四、结语

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移动支付成为支付方式的主流。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移动支付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虽然我们在努力的降低移动支付中存在的风险,但是,移动支付是不断发展的,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问题解决的道路是漫长的,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降低移动支付的风险,使移动支付成为人们生活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韩志雄.移动金融的产生、发展及前景探析[J].南方金融,(02).

[2]陈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子支付研究[J].网上金融,(10).

[3]赵南岳.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与机遇[J].金融实务,(10).

[4]彭革刚,李新宇,宋鹰,向黎生,沈清,李仁发.基于跨平台的移动电子商务支付客户端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02).

篇3: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移动电子商务论文【1】

[摘 要]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站的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融入到电商大军之中,由于互联网普及率以及网上支付形式复杂多样的因素,传统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形式只能覆盖中型以上城市,为这一特定人群提供网络购物服务,而绝大多数生活在三四线以下城市的居民,甚至乡镇里的农民这一巨大市场并未被很好的开发,为此,传统电商企业找到了一种新途径,那就是向移动电子商务转型。

移动电子商务的出现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本文从移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电子商务比较的优势出发,分析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 概念

移动电子商务,也可以简称移动商务,就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比如手机上网、手机支付、二维码的身份识别、LBS等等。

这些都是传统电子商务向移动商务延伸的结果。

简而言之,就是指用户利用移动设备登陆网络在线购买商品的商务活动。

相对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数据显示,截至底,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9亿,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数已经达到5亿,预计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将达到7.2亿。

基于这一庞大市场,各大电商企业都把移动电子商务看作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额为24亿元,而20达到2230亿元,预计会达到3850亿元。

以下是近几年来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交易情况,以及对20的预测。

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程实施这几年来,中国移动和三个试点省市在平台建设、产品研发、试点应用、用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再加上银联宣布联合18家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诺基亚与联想等手机制造商,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还有作为目前大头的第三方力量――支付宝,也与联想手机进行了终端的捆绑,这些为移动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 移动电子商务主要的实现技术

1.无线应用协议。

无线应用协议WAP是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的缩写,它是由Motorola、Nokia、Ericsson和Phone. corn公司最早倡导和开发的,它的提出和发展是基于在移动中接入英特网的需要。

WAP是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提供了一套开放、统一的技术平台,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很容易的访问和获取以统一的内容格式表示的英特网或企业内部网信息和各种服务。

通过WAP,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接入互联网,真正实现不受时间和地域约束的移动电子商务。

2.移动IP(Mobile IP)

移动IP(Mobile IP)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IETF)在制定的一项开放标准。

它的设计目标是能够使移动用户在移动自己位置的同时无须中断正在进行的英特网通信。

移动IP现在有两个版本,分别为Mobile IPv4(RFC 3344)和Mobile IPv6(RFC 3775)。

目前广泛使用的仍然是Mobile IPv4。

目前移动IP主要使用三种隧道技术,即IP的IP封装、IP的最小封装和通用路由封装来解决移动节点的移动性问题。

3.蓝牙(Blue Tooth)

蓝牙(Blue Tooth) 是由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等公司于5月联合推出的一项短程无线联接标准。

该标准旨在取代有线连接,实现数字设备间的无线互联,以便确保大多数常见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之间可方便地进行通信。

“蓝牙”作为一种低成本、低功率、小范围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使移动电话、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电脑、打印机及其他计算机设备在短距离内无须线缆即可进行通信。

“蓝牙”支持64kb/s实时话音传输和数据传输,传输距离为10m~100m,其组网原则采用主从网络。

4.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络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的缩写,它是一种借助无线技术取代以往有线布线方式构成局域网的新手段,可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它支持较高的传输速率。

它通常利用射频无线电或红外线,借助直接序列扩频(DSSS)或跳频扩频(FHSS)、GMSK、OFDM和UWBT等技术实现固定、半移动及移动的网络终端对英特网网络进行较远距离的高速连接访问。

6月,IEEE推出了802.11标准,开创了WLAN先河;目前,WLAN主要有IEEE802.11x与HiperLAN/x两种系列标准。

5.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GPRS的英文全称为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中文含义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是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 ETSI)在GSM系统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移动数据通信技术标准。

它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

GPRS是2.5代移动通信系统。

GPRS具有“数据传输率高”、“永远在线”和“仅按数据流量计费”的特点,目前得到较广泛的使用。

6.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3G英文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为第三代数字通信。

它是由卫星移动通信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所组成,支持高速移动环境,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先进移动通信网。

国际电联(ITU)原本是要把世界上的所有无线移动通信标准在公元左右统一为全球统一的技术格式。

但是由于各种经济和政治的原因,最终形成了三个技术标准即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和中国的TD-SCDMA。

TD-SCDMA是由中国大唐移动通信第一次提出并在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的。

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相对于其他两个标准TD-SCDMA 具有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建网成本低和高效支持数据业务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庆艳,金铎等.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电信科学,(6).

[2]李琳,赵江.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的解析[J].现代情报,(7).

[3]杨云,陈春光,张小锋.3G时代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17).

移动电子商务与Android【2】

摘要:本文介绍了goole推出的`android手机平台对的影响,分析了其对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作用,展望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前景。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 android 手机

0 引言

在互联网流行的今天,手持设备更是风靡天下。

谁能将手机的商务潜能发挥到更大程度,谁就能够成为网络新时代的领跑者。

网络行业的领跑者—goole,推出了开放手机平台的软件框架,吸引了全世界无数的大小公司和个人参与到这一浪潮中,当然也不乏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

1 Google android手机平台的背景与现状

篇4:移动电子商务论文参考文献

[1]贾卫峰,苏锦旗. 陕西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企业改革与管理,(23):55-57+62.[2]钟峥. 移动电子商务背景下商业消费模式创新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7(23):37-39.[3]许蓉蓉. 现代移动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以手机淘宝为例[J]. 全国流通经济,2017(24):18-19.[4]张志宏. 微探青海电大移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J]. 中国商论,(01):176-177.[5]张冲杰. 云平台+移动终端在电子商务课堂辅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商务,2018(01):92-94.[6]于玲,王林生. 移动电子商务背景下有机蔬菜溯源系统的建立[J]. 办公自动化,2018,23(01):27-29.[7]李嘉苗,汤秦,严瑾,赵飘昌,张启嘉. 南昌市移动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商论,2018(01):1-3.[8]张薇. APP视角下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潜力研究[J]. 经贸实践,2018(01):188.[9]杨洋. 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基于云班课的移动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 知识经济,2018(04):140-141.[10]韩东良.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与保护[J]. 信息通信,2018(01):176-177.[11]朱洪芳. 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及其发展对策[J]. 电子商务,2018(02):20-21.[12]张海丽. 移动电子商务在生鲜中的运营模式探析[J]. 电子商务,2018(02):22-23.[13]杨泳波. 移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1):160-161.[14]卫斌. 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1):158.[15]王叶利.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营销方式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1):159.[16]张秀. 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的创新——基于互动营销的思考[J]. 经贸实践,2018(02):216.[17]李柱. 2011-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国内外研究综述[J]. 商业经济,2018(02):47-49.[18]李君昌,樊重俊,杨云鹏,王来.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演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3):168-178.[19]孙生雨,张玉芹,杨舒兰,白轩嘉,邵媛媛,韩月娇. 浅谈移动电子商务社交APP软件发展趋势[J]. 科技经济导刊,2018,26(03):37.[20]陈士磊.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实践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1):282-284.[21]陈画,杨囡. 基于大数据的校企融通“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电子商务,2018(03):81-82.[22]冯月新,林佳情,杨万里. 基于移动支付的电子商务安全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18,20(03):149.[23]郁榕睿. 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其应用模式探究[J]. 市场研究,2018(02):38-39.[24]夏妍. 基于O2O模式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 中国商论,2018(08):19-20.[25]王艺璇. 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分析[J]. 环渤海经济了望,2018(01):27.

篇5:移动电子商务论文参考文献

[26]肖会敏,祝晓梦. 移动电子商务视域下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及实证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07):147-155.[27]郭海洋,张政益,姚仁德. 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J]. 西部皮革,2018,40(04):92.[28]李杰,姚克荣,李晓敏,王天罡,李志芳,李金明. 移动互联背景下保定市县域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 河北农机,2018(05):51-52.[29]赵巧. 中小茶叶企业移动电子商务精准营销策略研究[J]. 福建茶叶,2018,40(05):39+103.[30]蔡舒. 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的移动电子商务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05):316-319.[31]王爱芳. “移动互联网+”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渠道重构[J]. 农业经济,2018(04):135-136.[32]赵明.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移动教学系统设计[J]. 电子商务,2018(04):58-59.[33]吕成文. 移动互联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深入应用和实践创新[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7):181-182.[34]王圣维. 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3):59.[35]翁君飞. 关于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3):351.[36]卫斌. 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3):169.[37]黄璐. 中职学校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8,5(17):306-307+322.[38]邓堃. 移动互联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8):335.[39]赵相忠,王丹. 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网络服务场景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8(10):51-53.[40]林悦. 精准营销策略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9):249-250.[41]王大为,刘云志. 电子商务领域违法犯罪热点问题研究——以探索两岸四地移动支付犯罪问题及其对策为例[J]. 净月学刊,2018(03):5-12.[42]卢伟. 关于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及其发展策略[J]. 电子商务,2018(06):32-33.[43]李文,王志和. 移动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探究[J]. 电子商务,2018(06):51-52.[44]梁晓音. 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分析[J]. 电子商务,2018(06):53-54.[45]王振江.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交易风险与应用优化[J]. 中国集体经济,2018(22):83-84.[46]梁晓音. 特色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研究[J]. 现代商业,2018(14):32-33.[47]张琴. “互联网+”下江苏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8(09):39-40.[48]贺晓敏. 浅析移动旅游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优化[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7):149.[49]朱秀芬.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发展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2018(14):84-86.[50]林继生. 4G无线网络环境下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6):175-17

篇6:移动电子商务论文参考文献

文章类型: 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本文是一篇参考文献,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它由电子商务(E-Commerce)的概念衍生出来,电子商务以PC机为主要界面,是有线的电子商务;而移动电子商务,则是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这些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终端与我们谋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开始。以下是整理好的关于移动电子商务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帮助到您。

篇7: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潜力研究论文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潜力研究论文

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推动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能有效扩大市场范围,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水平发展较快,APP技术的实现,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广大的发展前景。对此,本文对APP视角下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以供专家学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APP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移动电子商务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智能手机的使用量,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操作便利,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而APP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实时了解新闻讯息、购物信息等,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使移动电子商务更受人们的欢迎。

一、APP与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

所谓的APP就是手机应用软件,指的是第三方应用程序,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和苹果手机上。其中,苹果手机主要是Appstore,而智能手机包括360手机助手、应用商店等。移动电子商务是基于APP而发展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新闻讯息、手机地图、社交游戏、移动购物、视音频软件等多种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APP与移动电子商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APP的覆盖率会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影响。反之,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价值会影响APP的使用率。

二、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业务形式,与传统电子商务存在一定的区别,是当下主流的发展模式,其发展应具备网民、手机、APP三个基本条件,因此,需要对这个三个条件来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发展现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我国的网络覆盖规模越来越广,使得网民规模越来越大。同时,网络具备开放性的特点,其上网门槛比较低,人人都可享有上网权利,使得网民的数量越来越多。近些年来,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较快,其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符合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使得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推动了手机技术的发展,开始向多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能满足人们的上网需求,大大增加了手机上网的人数。因此,很多企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加大了APP的开发力度,使手机网民们可以自主办理业务,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APP的发展进程,推动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快速发展。

三、探究APP视角下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

(一)手机发展潜力。根据调查数据可知,我国活跃智能手机数量超过了23亿部,与相比,增加了106%。其中,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上网号码为12.47亿,同比增长近60%。由此可知,我国智能手机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对此,可从以下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第一,优势因素。传统的手机技术仅具备通话和收发短信的功能,其适用范围有限,难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而智能手机的实现,除了具备基本功能之外,还具备无线通信等功能,网民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进行上网操作,从而实现网页浏览、收发邮件、网络聊天等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智能手机有了更高的要求,还要具备视音频下载、股票资讯、天气预报、交通信息、应用程序等多种功能,推动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第二,劣势因素。虽然智能手机的优势性比较强,但仍会受到内外因素的限制,使其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一是,社会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智能手机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青年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喜欢追时尚,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中年人的适应能力要差一些,但会受到社会氛围的影响,使其逐渐转变观点,从而购买智能手机。而老年人接受事物的能力比较差,手机操作水平比较低,很少会选择智能手机。二是,文化因素。智能手机相比于普通手机来说,其科学文化价值更高,操作也比较复杂,文化水平较低的居民很难熟练操作。因此,对智能手机的购买欲下降。三是,经济因素。由于智能手机的科技价值量高,其价格比普通手机要高出很多,在经济因素的限制下,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的人不会购买智能手机。因此,准确掌握手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因素,能有效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二)用户发展潜力。虽然现在智能手机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用户属性有很大的关系。根据用户属性分析可知,男女比例结构、文化水平、经济收入、消费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为了正确区分用户属性,通常可采用线性神经网络来进行分析。这是一种线性函数表现方式,需要对用户的各项属性信息来制定模型,可根据各个属性单元来规划样本。另外,还需要根据样本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输入数值,以获得最终计算结果,有利于降低误差,使其具备良好的预测能力。根据调查数据可知,从到20,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数量从0.6亿涨到了4亿左右,并继续呈直线上升趋势。由此可知,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APP发展潜力。通常情况下,APP的'发展潜力主要指的是APP的覆盖率、使用频率、下载量等多项数据信息,有利于直观了解APP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了进一步调查APP的实际发展情况,笔者以5月移动APP排行为例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调查可知,微信是APP覆盖率和使用次数最高的软件,仅5月份,其活跃人数达到了8.3亿人次,遥遥领先于娱乐类、商务类、工具类等APP软件,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但进一步分析可知,70%的用户对付费类APP比较抵触,更愿意使用一些免费类的软件。同时,与居民生活有关的APP软件,其覆盖率和使用频率都比较高。因此,从这些调查数据可知,APP同样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但总体发展不均衡,有明显的层次变化。但也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商机,正确了解用户的消费心理和使用需求,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发展决策,从而不断增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

四、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水平有了快速提高,使得智能手机具备更多的功能,为APP应用软件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使得移动电子商务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对此,要求相关人员正确的分析APP应用软件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满足网民的实际需求,从而推动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洁.APP视角下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J].科技展望,,27(21):299.

[2]王宁宁.试析APP视角下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潜力研究[J].现代商业,,(24):81-82.

篇8: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教与学探讨论文

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教与学探讨论文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营销发生了重大变革

移动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营销传播途径,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营销的传播环境,促进了现代营销观念的变革。

(一)缩短企业营销过程

由原来的四个阶段(导入―成长―成熟―衰退),压缩为3个典型阶段(进入―平稳―退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这个两个阶段间反应营销差异的指标不明显;成熟期的持续时间较以往有所缩短,企业延伸成熟期的难度越来越大;衰退期产品退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大多企业会选择放弃策略,而研发新产品,一般不会设法延伸产品的市场存续期。

(二)营销渠道扁平化

传统营销流通模式下,由于配送能力、仓储能力、信息传播与反馈能力等的限制,多采用多级渠道分销模式。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厂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得以解除,尤其是电子支付、第三物流平台的支持使得企业的配送能力和结算能力大大加强,企业到消费者之间已经不需要多个流通中间主体的参与,营销渠道扁平化趋势明显。

(三)消费者权力增加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强大的瞬时信息沟通能力,消费者的建议、意见等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到生产厂商,大大缩短了信息反馈时间。同时,消费者可以网络平台上依法自由发表对产品的意见、建议和产品使用感受,其他消费者可以根椐这些进行评价、选择。传统上作为弱势一方的消费者权力明显增加,企业必须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消费者体验来赢得市场。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营销人才提出新要求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营销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也对营销人才提出新要求。

(一)营销人才的知识结构

一是要掌握网络营销知识,特别是能够正确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营销的知识能力;二是掌握新的信息技术知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线下营销渠道被线上电商平台所取代,企业相继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需要懂信息技术和电商技术的营销人才,对电商平台进行构建、维护、运营和管理;三是客户沟通管理知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营销人才不仅要掌握客户服务与管理的知识,还要利用各种移动互联终端工具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知识和沟通心理知识。

(二)营销人才的技能素质

一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品的'更新日新月异,企业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离不开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这要求营销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准确地搜集市场信息,分析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企业经营提供宝贵的信息情报;二是信息处理能力,尤其是大数据分析能力。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是海量而复杂的,需要营销从业人员从这些信息中总结、归纳、分析出对企业有用的信息,这要求营销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营销人才的能力素质

一是线上组织团体的管理能力与影响力增强。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客户多而分散,企业要想把分散的客户聚拢,形成火爆的购买情景,就要靠营销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与影响力及网络营销的策划能力。二是创新能力。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产品日新月异的时代,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市场营销模式、方法都必须创新,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有发展的空间、利润的空间。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的教与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营销重点发生变化,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要求,而对于专门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讲,有必要从企业的人才要求出发,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中心,来探讨市场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如何教与学。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应如何教

1.与时俱进,积极学习。专业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学习、增强自身适应新时代的专业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手段和营销理念都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也提出新要求,但当前大部分营销教学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理念与方法,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也仍停留在过去,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选择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和有效教学的方法,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应积极学习,接受营销专业教师再教育,应定期下企业锻炼学习,参加专业团队学习,扩大自己对外交流范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与开发适用性教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理论与应用范围已发生了变化,这需要营销专业教师根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充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实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营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还应选择与开发适用性强的教材。根据市场营销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特点,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在选择与开发教材时应以实战型教材为主,而实践型教材内容应与企业营销的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各个案例具有时效性。

3.加强创新思维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着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市场营销直面市场,而市场是竞争之焦点,也是最需要创新思维的地方。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为教而教的纯教育观念,转换角色,从一个讲解者、传授者、解惑者、裁判者,转化为参考者、组织者、协调者、导向者和营销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营销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充分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开拓新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运用网络模拟教学中心进行教学,利用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互联网网络平台。教师在虚拟的平台中教学,综合运用各种理论来分析市场、开发市场并进行市场的决策的模拟教学,学生在模拟的企业中比较不同的决策与策略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第二,设立真实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中心。学校成立营销基地,提供一定的办公条件与销售店面,让学生在真实的营销环境中实战,运用淘宝、微商或其他的商务平台建立自己的网络店铺进行产品的销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传统市场营销理论与移动互联网营销理论相结合学习。第三,开设各种竞赛平台。以赛促学,通过各种技能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培养。如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大赛等这些比赛对教学、创新思维培养及学生认识不足、调整自负的心态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应如何学

1.充分利用网上课堂,进行第一课堂补充学习。现在互联网网络资源丰富,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补充学习。如阿里巴巴商在线课程、百度大学的在线课堂,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尤其是现在的市场营销专业在关于移动电子商务课程开设还不是很足的情况下,这些资源的补充弥补了市场营销网络理论知识的不足。

2.积极认真地听课、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学习意识不是很强,教师在不断地改进教法,而学生不参与进行,也达不到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调整教法,但学生却无法积极地融入到教学情景当中来,如案例教学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案例,并经过精心的设计,可学生却没有一点兴趣,教师不得不放弃。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加强学生的危机感,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3.充分利用市场营销协会,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就目前形势来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基本上都在市场营销协会,利用市场营销专业协会的管理力量,根据专业培养方向组织各种专业研究小组,尤其是以移动互联网为销售平台的行业,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或者产品自愿加指导教师选择的形式组成团队,有针对性地来学习对一行业的相关知识和营销技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将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而且通过主动的学习可以掌握该行业的特点和方向,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篇9:移动互联网终端进展研讨论文

1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根据InformaTelecoms&Media的统计,截至第三季度,全球移动用户数达58亿;根据GSACOM统计,截至208月,全球共有3227种HSDPA终端设备;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08.3亿元,同比增长154.6%,环比增长38.9%。2011第三季度移动互联网增速较第二季度增长了近18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见,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用户的庞大基数之上,通过高速联网的终端设备和丰富的业务,已使整个产业呈现加速增长的局面。而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移动互联网终端已经成为核心因素之一,也是最终面向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和丰富体验的载体。终端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从芯片提供商、终端制造商、操作系统提供商、应用开发商、互联网厂商到运营商,均开始逐步深入到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定制和开发中。

移动互联网发展将在呈现井喷态势,其网络技术、业务、产品和终端都将有一个全新的发展,从终端角度来看,其定制和开发模式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要延伸到用户,终端是最重要的一环。传统的终端厂商通过内置自有业务的方式,将业务传达到用户;芯片商则通过提供参考设计,同时在参考设计中集成常见的业务和运营商定制业务,使得方案商可以更加快速地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用户需要的终端;消费电子商则通过音乐等原有的优势项目切入终端市场,取得快速的渗透;操作系统商通过把握终端操作系统,达成完整控制移动互联网入口的目标,中国联通沃Phone操作系统是运营商在这方面渗透的典型案例,中国联通通过对沃Phone操作系统的完整掌控,深度预置了自有业务和特色功能,并快速推向市场,同时对于用户的需求,也可快速响应;应用开发商则是通过软硬件的良好集成和对开源操作系统的深度定制,实现类似互联网良好体验的终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以谷歌为代表,已推出了深度集成谷歌业务的Nexus系列终端,将互联网服务直接推向移动领域。

2移动互联网终端硬件发展分析

移动互联网终端发展涉及的部分硬件领域如图2所示。终端的核心是芯片,从芯片来说,基带处理器将向更高速率演进(如HSPA+下行速率从21Mbps到42Mbps,以及84Mbps等倍增的速率)。同时,未来的芯片将支持HSPA+/LTE/EV-DO等多种通信协议,以满足3G/4G过渡及多制式的需要。在应用处理器部分,将延续ARM架构的演进路线,向多核及1.5GHz以上更高处理频率、集成专业图形处理芯片及支持更多硬件架构和标准化接口的方向演进。从移动芯片组来看,则是向多芯片组发展,同时主流芯片将采用28纳米及更好的工艺,以进一步减小功耗,提高集成度。总体来说,高度集成化、高速率、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多制式以及低功耗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屏幕技术发展来看,可以分为显示屏技术和触屏技术两方面,而对屏幕的评价,则可以从屏幕颜色、屏幕材质和屏幕尺寸三个方面进行。从显示屏技术上来看,可以从背光源演进、驱动方式演进和显示分类演进三个角度来分析。背光源从冷阴极萤光灯管CCFL演进到LED方式,从而实现节电地热、长寿命、快速反应等技术性能;驱动从无源向TFT方式演进,这样可以实现像素独立控制,并提高反应速度以及精确控制灰度;从显示分类上来说,IPS屏向S-IPS和PLS演进,具有更大视角,更高亮度以及更薄的厚度,而VA则向MVA、PVA和CPA演进。从触摸屏技术的角度来看,投射式电容屏是目前的主流技术。由于触控屏占据智能手机BOM成本的15%左右,为了降低成本,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单片玻璃方案(TouchonLens),第二种是On-Cell方案(以三星为代表)和In-Cell方案(以LG和夏普为代表)。从发展趋势来看,单片玻璃方案主要应用于中低端手机,而On-cell方案将在除苹果及LG之外的高端机上占据一定份额。

从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软性屏幕、触感压力、红外输入和电磁笔是交互方式未来演进的几个重要方向。软性屏幕技术是指屏幕具备柔性,可以卷曲折叠、轻薄等特征,相比普通显示屏,这种屏幕能够支持更多的应用,如作为电纸书和电子护照等。触感压力是通过压力感应器和LCD下方的震动板实现真实的手指触感,具有更快更准的压力反馈,产生更多触感体验。红外输入是通过X/Y方向红外矩阵感应空间触摸,这项技术可以产生多种3D操作,实现空间UI操作,同时降低输入错误率。电磁笔是一种电磁共振技术,其笔尖通过FPCB产生感应电流,精准度可达0.5mm,通过电磁笔,可以实现与真实笔涂写效果一致的体验。

整体来说,显示屏的发展方向是大尺寸、高清、低功耗、更好的显示技术以及更加精准和人性化的输入。传感器是实现移动互联网终端物联网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向用户提供更多功能的基础。从传感器来说,加速度感应器将具备更高精度,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而陀螺仪则支持3DUI,旋转UI等操作。除了光线感应器、距离感应器和重力感应器等传统主流感应器外,更多的感应器如化学感应器、气压感应器等感应器将逐步出现在移动终端上,从而推动终端向全面感知的方向演进。

从摄像头技术来说,更低噪声、更高像素是摄像头发展的主线。此外,摄像头还将具有可变光圈(根据光线自动调节光圈)、红外摄像等功能。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发展高端智能机及千元级智能机用户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没有更长的续航时间,就无法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从电池技术来说,锂电、太阳能电池、无线充电和燃料充电、动力充电等都是电池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篇10:移动互联网终端进展研讨论文

移动互联网终端软件,其特点是以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基础,结合多种基础中间件、业务中间件、通信中间件来实现对应用的支撑。其中应用又可分为本地应用和Web应用两类。本地应用体系以iOS+AppStore+NativeApp为代表,Web应用以HTML5/Widget+WebStore+WebApp为代表。从操作系统角度来看,大致有三种模式:

(1)系统闭源/封闭文件管理系统/接口开放模式

以iOS/WindowsPhone7为代表,这类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系统不开放源码,也不提供本地文件系统功能(从而将系统操控权完全掌握在操作系统所有者手中),但是这类系统均提供了开放的接口,可以供第三方进行应用开发。

(2)系统闭源/开放文件管理系统/接口开放模式

以沃PhoneOS/WindowsMobile为代表,这类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系统不开放源码,但提供本地文件系统功能(从而将系统操控权完全掌握在操作系统所有者手中),这类系统也提供了开放的接口,可以供第三方进行应用开发。

(3)系统开源/开放文件管理系统/接口开放模式

以Android/Meego/webOS/WindowsCE为代表,这类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系统开放或部分开放源码,同时也提供本地文件管理功能和开放的接口。

这三种模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第一种模式下,用户可以获得最稳定、安全的应用程序,同时也为第三方应用盈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用户只能从固定的渠道下载应用,通过不同的方式管理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文件。第二种模式下,用户可以从多个渠道下载应用,操作系统侧可以选择认证或不认证,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但是带来的缺陷是如果没有认证机制,容易造成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也不利于有效鼓励第三方应用开发。第三种模式下,开发者可以对系统进行深度定制,利于形成多样化的系统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但缺点是系统版本分化,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

从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来说,三种模式的系统均会同时演进,但总体上来说,在保持灵活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版本分化、增强系统对应用的认证以及更深程度的开放API,将是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从中间件来说,以与操作性系统的关联程度大致可以分为重量级中间件(基于C/C++,如Qt、操作系统本地中间件等),中量级中间件(Java)以及轻量级中间件(Web技术)三类。其中操作系统本地中间件和基于Web技术的中间件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Android的DalvikJava虚拟机是一种半本地化的机制)。本地中间件将用于完成复杂操作和与系统相关、并且效率要求较高的应用,Web中间件将更多用于开发易移植、跨平台的应用。在Web中间件上,已经出现HTML5+WAC+W3CDAP等明显的融合趋势,并且在WAC和W3CDAP上,均已扩展了类似摄像头、传感器、硬件状态等多种本地访问接口,使得Web应用将能够支持更多的本地功能。在此基础上,webinos及Tizen等开源项目对支持的WebAPI和开发工具、环境等进行了增强,提供完整的终端业务开发平台,可以支持多种形态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代表了Web中间件发展的主流方向。

从应用软件的角度来看,有两个趋势较为明显:一是具有本地化特色、深度集成的增强型基础类应用,如增强的电话薄、拨号盘、短彩信等,应在系统层面进行本地化开发并深度集成,避免出现用户安装多个拨号程序、短彩信程序出现的冲突。以拨号盘为例,集成了号码关联、首字母查询、拼音查询以及短彩信、日程、邮件关联的增强拨号盘,应该直接集成进系统,保持其稳定性和一致性;二是运营商业务的替代产品,如米聊、微信、Viper、Tango等产品,均在进行运营商语音/视频通话业务和短彩信业务的替代,并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运营商在这方面也推出了相应的新业务,如中国移动飞信、中国电信天翼MSN和中国联通沃友、沃信等,其中沃信是基于3G/WiFi网络的IP语音软件,与以上产品不同的是,沃信绑定了普通的电话号码,以手机号码作为用户标识,从而实现了软实时在线和可呼入,是运营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产品。

此外,有效解决软硬件的适配和移植,将是未来快速形成终端方案的关键技术因素之一。已经有ARM发布的Linaro项目和Linux基金会发布的yocto项目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工作。Linaro的开源解决方案能使设备制造商减少花在屏蔽底层差异性软件上的开发时间并改善性能,Linaro不仅推出标准化的Linux内核和中间件,也有相关开发、优化的工具和函数库。Linaro已经支持在ARM架构的部分芯片上直接支持Android和ubuntu操作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移植的工作量。而yocoto则主要用来解决嵌入式Linux系统的BSP问题,同时提供一个完整的Linux定制平台。

4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测试与评价

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终端进行测评,以促进终端软硬件质量提升,实现定制和开发的目标。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测评不同于传统的手机终端测试,以浏览器为例,苹果iOS的浏览器在操控体验上(如滑动、停止、定位、点击、放大缩小等),优于原生的Andriod系统浏览器,对这些方面进行测评,目标就是提升最终的用户体验。以下四个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测评的重要方向:

(1)软硬件测评

硬件方面,射频一致性、协议一致性、无线资源管理、硬件元器件、WLAN仍然是测试的主要内容;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测试、浏览器测试、应用层软件测试、widget测试,主要测试内容也将由功能测试向性能测试演进。

(2)终端自动化测试程度将越来越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数量的爆发式增长,需要以更高的自动化测试来代替人工测试,以解决人工测试效率低下和过于主观的问题。终端的自动化测试工具主要分两种。一为终端自测试,即在移动终端上安装运行测试客户端,测试结果将实时呈现在终端上。该测试方式对终端预置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以避免测试结果的差异,但更为便捷直观。另一种为基于CS架构的自动化测试,将抓取测试数据的功能模块置于移动终端或PC端,将分析结果的功能模块置于服务器端。该测试方式可最大程度的降低终端预置条件差异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可用于执行远程测试,但此时要考虑网络条件差异带来的影响。

(3)整机性能测试将成为终端对比的重要依据

整机性能测试是对智能终端的关键性能指标和影响用户感知的重要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测,是评价终端综合性能的重要手段。终端整机性能的优劣直接反映用户感知的好坏,终端整机性能的评价结果可做为用户选择终端的参考标准,也是运营商在制订终端定制策略时的重要依据。整机性能测试应该包含CPU测试、GPU测试、系统性能测试、数据性能测试、网页浏览、呼叫性能、语音质量测试、电池测试等,更完善的整机性能测试还应包括触摸屏测试和输入法测试。基准测试是评价终端性能的有效工具,将每项基准测试结果按照特定算法可得出整机性能得分,利用基准测试工具进行的终端整机性能测试手段客观,结果也更加直观,利于对比。

(4)基于用户体验的可用性测试将成为终端测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硬件为软件服务,软件为用户体验服务,用户体验为真正的需求服务。鉴于用户体验在挖掘用户真实需求,提高终端质量,促进终端行业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知名测试机构和终端厂商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用户体验测试实验室及测试团队。因此,未来几年基于用户体验的可用性测试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测试的重要内容,并将越来越多的介入终端产品开发的原型阶段,用以降低成本,增强用户感知。

5结语

移动互联网终端既是通信终端,也是互联网终端,对移动互联网终端来说,硬件将会逐步赶上和超越个人电脑,同时软件方面会有更多创新出现,人机交互也会出现更多形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将有越来越多的需求,无论是终端厂商、操作系统商、应用开发商还是运营商,均需要把握住用户体验这一最终目标,以软硬件的配合及相应的测评技术,来促进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发展,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篇11: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研究论文

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模式悄然而至,改善了我们的营销互动。本文介绍了四种移动电子商务的互动营销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设计。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模式;应用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互动营销模式探讨

1.移动二维码

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产品促销往往都是由消费者主导的具有一定理性因素的促销,具有低成本、人性化的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二维码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有着操作能力强、信息量大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移动二维码可以涵盖所有的营销内容,例如想要进一步了解产品信息、图文、视频、抽奖以及优惠券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二维码来进行操作。

2.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包含了知名企业创建的WAP以及普通企业创建的WAP网站,通过建立WAP网站,有效地拉近消费者与企业的距离,企业通过该网站定期向消费者推送有关的信息,企业也可以进一步建立无线局域网供消费者浏览。例如商场通常会提供自己的无线网络,让消费者登陆享受相关的服务,在商场的登录界面有打折的信息和促销活动,利用这种方式进一步吸引消费者,促进消费者购买的欲望。除此之外,商场的无线网络需要消费者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这样有助于商场获取更多的消费者联系方式,便于商场通过短信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3.移动搜索

移动搜索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准确性、互动性的搜索方式,其中包括了语言、SMS以及WAP搜索这些方式,虽然移动搜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于用户才做来说,WAP的搜索方式可以支持网页浏览,通过WAP获得的信息质量往往较高。用户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优质体验。语言搜索虽然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SMS在搜索上往往会影响到用户的搜索体验效果。总的来说,利用移动搜索可以帮助用户掌握更多的产品信息与有关服务,体现了企业的个性化与智能化服务方式。

4.移动电商

移动互联网为当下的经济个体发展创造了空前广阔的空间。移动互联网在时间、位置上都带来了全景覆盖式的碎片化、个性化的服务,为个体生产力解放提供了生存空间,满足着客户的分散化需求。例如滴滴打车公司,将闲置的车辆、闲置时间充分利用;例如公众号,拓展了无数的内容生产者。从销售领域看,以前是微店、有赞以及微盟,如今到了云集微店,这是根据行业基础而不断变化的成果。

二、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平台条件下的营销模式探究

无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需要盈利,最本质的问题在于如何从客户手中获取利润,所以关键点在于构建盈利模式。

1.基于社区导购平台的营销

社区导购平台具有聚集用户和购物引导等优势,比较典型的代表有美丽说、蘑菇街。这种影响方式更加看重对内容的编辑以及和用户的互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产品的销售,建立良好的形象,打响品牌的知名度,可以通过移动运营商、移动终端持有者、商业营销信息的宣传等方面,鼓励消费者走进企业的网站。利用消费者对网站的访问情况,进一步将企业的信息内化给销售者,同时获得消费者的反馈。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中,消费者和企业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掌握更加主动的权利,而企业也可以从消费者的访问记录中,活动价值链中最重要主体信息。通过精选潮流热卖的商品,推荐一些热门的商店,不仅可以分享服饰的`搭配,晒货,也可以直接地挑选、购物。社区导购平台大多都真人导购,有专业打人帮你搭配,推荐潮流商品,可以说,用户体验质量十分高。而这种经营模式的缺点主要是针对小众市场,主要吸收的是愿意花费大量时间而进行购物的女性用户。

2.基于本地生活类平台的营销

围绕地理定位、位置服务进行的本地生活类服务平台有着更广阔的影响空间,例如百度地图、滴滴打车以及美团团购等客户端就是提供诸如此类的服务。网友通过百度地图进行自动定位,在进行了“我在哪儿”的用户界定之后,可以搜索周边的美食、酒店以及最新的优惠与折扣。而企业,则可以在这些APP种植入自己的打着优惠信息,为用户提供下载券,吸引用户到店消费等等,拉近目标人群与消费的关系。本地类生活平台可以有效地拉拢周边用户,缺点是范围有限,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3.基于电商的网络平台的营销

传统电商通过功能的优化和创新,成功地将客户吸引到了固定的客户端,比较成功和典型的网络平台由淘宝和京东。例如淘宝就利用自身强大的优势,整合聚划算、天猫商城,完善比价、订单查询以及导航等功能,为用户带来更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因为电商平台在PC时代已经拥有了比较完整的购物体系,通过第三方支付可以有效地解决移动购物的安全问题。,买家通过浏览搜索、浏览商品,在线上完成下单付款,卖家通过物流的方式将货物发给消费者,这就是基本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模式。移动运营商在中间起到了媒介作用,在整个价值链上,企业在移动商务环境下进行营销活动,一般情况下不能没有SP的参与。缺点在于消费者缺乏黏性,用户除了购物一般不会在电商网络平台做更多时间的停留,商户缺乏充足的销售渠道。4.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营销因为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密度,所以当某个产品通过社交网络介绍给他人时,往往就代表了这个产品的口碑营销。例如,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交际圈,是一种开放型的营销平台,这是移动电商不能够忽视的销售渠道。商户通过建立公众号,通过促销让客户对公众号进行关注,之后定期给这些客户推动产品的消息和活动,甚至可以完成咨询、客服等功能。电商商户还可以通过用户群和朋友圈对产品进行网络营销。这样的营销方式有着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缺点是准入门槛较低,用户质量高低不齐,长此以往,信誉难以保障。

作者:葛荣光 单位: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马百年.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其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7:191-192.

[2]李娜.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营销及应用[J].商业经济研究,2016,09:51-53.

【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相关文章:

1.我国移动电子商务面临问题探析论文

2.移动电子商务视觉营销问题分析论文

3.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结合研究论文

4.经典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广告词

5.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论文

6.移动年终总结

7.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十大趋势电商论文

8.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9.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初探论文

10.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解读

下载word文档
《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