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经典佛家禅语放下

经典佛家禅语放下

2024-07-04 07:50: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xiaochi12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经典佛家禅语放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经典佛家禅语放下,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佛家禅语放下

篇1:佛家放下经典禅语

1. 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放不下:我们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2. 佛曰放下:放不下,是不够痛

3. 一个苦者对老和尚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4. 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有欲望,天天背负着欲望和想法的人,自然很累。见物喜物,见人喜人。

5. “佛陀!我全都听你的。”

6.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秒表只有不断地清零,才能更好地测定你奔跑的速度。面对未来,人如果不及时清零,你背负的东西将模糊幸福的指数,继而让你在生活中失去自我。

7. 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

8. 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9. 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

10. “好吧!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就再没有什么了,你将能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11. 一如我们买了个新房,开始嫌房间太空就疯狂地购买东西,等到多年以后,你会发现,这个房间被你堆得像一个小胡同了,你觉得特别压抑,想扔些东西出来,结果呢,扔这个时,觉得太有纪念意义了,留下;扔那个时,觉得扔了以后就没有了,还是留住吧。

12. 托?富勒说:“记忆就像一只钱夹,装得太多就会合不上,里面的东西还会全部掉出来。”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一旦放下,万般自在。生命注定要忘却一些东西,不应再追忆的便彻底摒弃,太多的留恋会成为一种羁绊。无论怎样,我们的脚步要走向前方,而不是一直回首那过往的每一个路口。

13. 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14. 放下其实是一种顿悟。优柔寡断的人常常思前想后,拿起来慢,放下也慢。倘若他经历过一次重大的变故,比如与死亡擦肩,那么这种重击会让他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看开了、看淡了,自然也就放下了。

15. 最终,你哪个也舍不得,于是就只能忍受狭小的空间,忍受压抑的生活。倘若有一天,你的房间漏雨,把东西打湿了,或者你没有下脚的地方了,于是你才有了扔的勇气。这就是真的痛了,就敢放下了。

篇2:佛家放下经典禅语

1.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2. 如果你是一只柠檬,就不该老是盯着西瓜的甜。

3.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4.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5.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6.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7.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8.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9. 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1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1.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2.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3. 我的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14.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15.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16.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17. 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18.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9.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0.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1. 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2. 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3.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4.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5.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篇3:佛家放下经典禅语

1. 这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有念想,比如对爱还存有希望,期许未来会改变,心中的贪欲还在作梗,对方的行为还没有触及自己的承受底线等。总之没有让自己痛到必须撒手。

2. “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佛陀慈祥地说。

3. 此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入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保得住性命?因此继续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执迷不悟,只好离去。其实那人离地面仅仅有一米。

4. 有一次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到了深谷里。此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慈祥地看着自己。此人如见救星,赶紧求佛陀说:“佛陀!求求您发发慈悲,救救我吧!”

5. 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6. 如果我们放眼从累生历劫去看,那么一切的众生,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亲戚眷属?谁不曾做过我的仇敌冤家?如果说有恩,个个与我有恩;如果说有冤,个个与我有冤。这样子我们还有什么恩怨亲疏之别呢?再就智慧愚笨来说,人人有聪明的时候,也有愚痴的时候,聪明的人可能变愚痴,愚痴的人也可能变聪明。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一定会好。如此我们反覆思索,所谓的冤亲.贤愚,这许多差别的概念,自然就会渐渐淡了。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7.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8. 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9.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0.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1.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2.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3.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4.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15.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篇4:经典佛家禅语放下

1.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3.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选自《青杏儿》

5. 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6. 愿我三世累积的一切善根都回向与您,惟愿您速疾成就无上菩提!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春吉祥如意!

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8.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9. 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10.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11.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12.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13. 一粒沙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朵花蕊就是一方净土。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将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6.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17. 空余漱漱是泪眼,自此一刻便注定你就是我前世未阐释的姻缘。

18. 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篇5:经典佛家禅语放下

1. 一切诸佛身,皆有无尽相,出现虽无量,色相终不尽。——源自:《华严经》

2.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 爱到浪漫,是刚开始。爱到痛苦,是要分手。爱到平淡,就该结婚。感情发展到不同时期,就要做不同事。没有一辈子的浪漫和甜蜜,真正能长伴你身边的,只是慢慢老去的熟悉。

5.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6.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7. 原来山盟海誓说遍,似这般都付与过眼云烟!

8. 施比受更有福。

9. 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0. 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1.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12.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3.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4. 处世待人要学习谦虚、忍让,对於是非、善恶、真假、邪正能够分辨,这是智慧。

15.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6.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篇6:经典佛家禅语放下

1.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2.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3.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4.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 必须重新站起来,告诉自己,继续走吧,路途尚未结束——即使重新捡起的东西已被别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时候,散落一地的尊严。——七堇年

6.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7. 青葱的岁月,浪漫的季节,弥漫着深情,晓风吹不醒梦中人。

8.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9.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10. 儒家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佛家讲「广结法缘」,都是提醒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保持平等心,不要跟任何人好过头。

11. 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王国维《虞美人》

12. 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3.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源自:《杂阿含》

14. 道生于平和安静,德生于谦和大度,慈生于博爱真诚,善生于感恩包容,福生于快乐满足,喜生于健康成就,愿道德慈善福喜集您一生!新年快乐!

15.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6. 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罣碍任何事物。

17. 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心是「中和」,古人讲「忠恕」,「恕」就是中和,与佛法讲的随缘是同一个意思,能够随缘就是很大的智慧。

篇7:佛家放下的禅语

1. 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2.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3.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5.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7. 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8.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9.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10.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1.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12. 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13.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14.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15.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篇8:佛家放下的禅语

1. 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2.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4.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5.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6. 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7.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8.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9.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0.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11.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12. 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13.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4.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15.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16.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7. 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18. 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9.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0.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篇9:佛家放下的禅语

1.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2.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3.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4.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5. 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6. 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7.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8. 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9. 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10. 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11.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12. 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13.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14. 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15.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16.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17. 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18.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19. 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20.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篇10:佛家经典禅语

1: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2: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3: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4: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5:《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6: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7: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8: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9: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10:禅师讲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部负担和一张驴皮。禅师:马因不肯分担,最后却负担很多。

11:生活在山坡上的石头,羡慕山下繁华大道,便自己滚下去,结果受尽践踏与玷污。禅师: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12: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憨山大师醒世歌》

13:一僧问五泄灵默禅师:“如何得无心去?”禅师曰:“倾山覆海宴然静,地动安眠岂睬伊。”

14: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15: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16:剧场里,蠢人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上千人拥向门口,挤成一团,很多人被踩死。禅师感叹说:蠢话贻害无穷。

17: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贞和集》释:喜好在枝头体味春光明媚,其实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18: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9: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20:“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经典佛家禅语放下】相关文章:

1.佛家人生禅语

2.佛家禅语经典语句

3.禅语句子佛家精彩

4.关于佛家禅语因缘

5.佛家心静经典禅语

6.感悟人生佛家禅语

7.佛家优美禅语句子

8.佛家禅意禅语句子

9.佛家经典意境禅语

10.佛家关于爱情的禅语

下载word文档
《经典佛家禅语放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