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监管和信用档案实施方案
“sz0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企业监管和信用档案实施方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企业监管和信用档案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企业监管和信用档案实施方案
为建立有效的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县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建立健全餐饮单位、保健食品企业监管和信用档案是有效落实餐饮单位、保健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增强企业诚信意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需要,是建立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行监管工作“痕迹”管理,促进高效履职,有效避免监管执法风险,防范和化解行政问责事件发生的需要。
二、监管和信用档案内容
餐饮单位、保健食品企业监管和信用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行政许可情况:包括行政许可审批(或变更)和验收资料。
(二)日常监督检查情况:
1、现场检查笔录;
2、监督意见书等;
3、从业人员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培训考核合格证明及培训记录。
(三)量化分级管理情况: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的评定记录和动态管理记录。
(四)信用信息:
1、监督抽检信息:不合格检验报告书;
2、违法违规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
3、举报投诉:举报投诉的记录、调查核实、处理等资料;4、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记录情况;
5、被列入“黑名单”的不良记录。
(五)食品添加剂信息:食品添加剂的名称、用途、使用量和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的来源等情况。
(六)其他监管信息:包括专项整治检查工作。
三、步骤和时间
新发证和换证(或变更)的企业,要在作出行政许可的过程中做好监管和信用档案建档工作。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未到的要结合量化分级工作,于20XX年12月底做好换证和监管信用档案的'建档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餐饮单位、保健食品企业监管和信用档案工作是提高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落实监管责任的重要举措。要深化认识,加强领导,落实专人,把建立健全餐饮单位、保健食品企业监管和信用档案作为监管的一项日常工作抓实抓好。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要将建立健全餐饮单位、保健食品监管和信用档案工作与餐饮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网格化监管、“五公示”工作等今年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监管的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档工作。
3、严格执法,规范管理。加强对餐饮单位、保健食品企业监管和信用信息的管理,着力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实施守信褒扬,失信惩戒。对于守信餐饮单位,除专项检查和举报检查外,减少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将失信企业列为重点监督对象,增加日常监督巡查频次,或列为飞行检查的重点,并采取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其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引导餐饮单位、保健食品企业树立食品安全意识、诚信经营理念。
篇2:信用档案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信用档案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诚信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无形推动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形象,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企业信用档案是企业信用管理的必备条件
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强化企业档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企业管理。现代企业档案和档案工作是同企业的经营、生产技术休戚相关的。企业的设备、基建、产品、工艺和有关技术,都受档案资料的制约,愈是现代化的企业,其档案愈益重要。企业档案的地位作用同企业的现代化程度是水涨船高的关系,越现代化的企业越要求好企业档案。企业档案和企业档案工作已成为同企业人、财、物具有同等地位和意义的一项管理财富,企业档案储备实际上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储备的一种形式。
同时,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信用,而信用体系的基础是对所有经济行为主体的信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每一个企业,只有存在利益来源,它才有可能去获取这种利益。但这种利益来源的获取往往需要与一些企业或组织相互合作,而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之间如果没有诚信基础,合作就很难进行下去。所以,企业的信用管理在信用大环境下对企业至关重要。
2企业信用档案能带来潜在的生产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一个行为过程,信用档案是企业信用的载体。利用企业信用档案,评估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在招标过程中,许多招标单位要求投标单位提供企业信用等级状况,信用等级在招标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企业在其他方面实力可能都一致,但仅仅由于企业信用状况的差异,就可能在招标过程中中标或失标;在赊销业务中,信用状况不好的`企业,允许赊销的额度就不一样,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赊销的额度就高一些;另外企业与社会其它商业部门进行商务往来中,企业要主动向对方出示自己的信用状况,
那么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的依据是什么呢,无疑它直接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档案.信用档案是建立企业信用重要的资源。
3有利于企业加强信用档案的法制建设,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完善和健全法制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利用法律保护企业信用档案的有效利用将会显得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策略也日臻完备。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利用法律来保护企业信用档案有效利用,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
企业要保护档案的合理利用,便要解决好领导者及员工的思想认识问题。首先,档案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堆“废纸”,而是企业的资产。档案中记载了各种生产力的活动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从自然资源到生产过程,以及计划管理和生产技术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作为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依据及参考资料。其次,企业要有依法保护档案、合理利用的意识,要认真学习《档案法》和相关的法律知识。企业档案是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的文件,也就是说法律承认档案记录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档案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4企业利用信用档案,宣传、塑造企业信用形象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怎样树立自己的信用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有信用在市场搏击中游刃有余,无信用在市场经济中寸步难行。那么,怎么样宣传自己的信用?这就必须利用自己的信用档案这个资源有理有据的进行宣传,说服消费者、合作者。通过信用档案宣传,塑造企业信用形象,一传十、十传百不断的扩大自己的信用影响,利用企业档案打造企业的信用效应。
篇3: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严格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日常监管,提高食品企业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不安全食品召回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信用档案和监管档案,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企业。
三、内容:
(一)信用档案的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信用档案信息分为:企业基础信息、表彰及不良行为记录信息、信用等级的评定等方面内容。1、企业基本概况: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许可证、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注册地址、生产或经营地址(含委托生产地址和跨省设立生产场地)、生产或经营范围、邮编、联系电话等;2、严格执行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查验制度和产品的过程检验、出厂检验以及产品销售记录制度;
3、变更事项:《食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许可事项及登记事项变更情况记录;4、质量体系考核报告或认证证书及跟踪检查记录;5、监督检查、抽查记录及跟踪检查记录;6、质量投诉、举报核查和处理记录;7、重大产品质量事故、不良事件的调查、处理报告;8、日常检查情况记录和整改情况报告;9、表
彰记录、处罚记录、不良行为记录;10、信用管理、信用评定记录;11、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检查的其他记录。
(二)信用档案的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可与业务档案统一管理,应做到及时更新和完善,保证企业信用信息实时、真实、准确、完整。
(三)信用等级评定:企业信用等级分为A级(诚信等级)、B级(基本诚信等级)、C级(警示等级)、D级(失信等级)四级分类管理;企业信用等级实行动态管理,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等级按照年度信用得分高低每年评定进行一次评定,满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得分在90-100分为A级,80-90分为B级,70-80分为C级,70(不含70)分以下为D级。
(四)激励与惩戒:监管部门可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对信誉好的企业,应给予表彰和鼓励;对被认定为警示等级的企业,应加强日常监管,督促企业完善生产管理,增强诚实守信意识,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对被认定为失信等级的企业,要增加检查频次。对严重失信行为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必要时可向社会公布或曝光。
四、监督与责任:
食品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不真实的企业信用等级信息,或利用工作之便,违反规定提供、更新、披露、使用企业信用档案信息,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当事人责任。
相关阅读:
上海市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企业信用档案管理,促进档案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上海市档案条例》、《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信用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日常管理、信用借贷等活动中形成的反映本企业、客户、合作者信誉状况,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记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市和区(县)档案馆,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第四条企业信用档案是企业档案和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将信用档案纳入档案全宗、国有资产管理和信用制度建设范围,依法实行统一管理。
第五条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工作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六条企业档案部门负责本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并对所属机构、下属(控股)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实行监督、指导。
第七条企业应将本企业各部门形成的信用文件材料按规定纳入归档范围(归档范围见附件一),并确定保管期限和密级,实行归档保存。客户服务、技术服务等部门形成的反映客户信用和企业售后服务等情况的材料,可根据需要,延长在所在部门的存放期限,但须办理归档手续,编报档案目录。
第八条反映本企业、客户、合作者信用状况的电子数据,应按国家有关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规定进行归档。重要的电子信用文件(含数据)应打印成纸质文本保存。归档的电子信用数据及其元数据应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脱机保存。
第九条企业档案部门应定期收集企业所属部门、下属(控股)企业形成的信用档案目录、重要信用档案信息,加强对本企业系统信用档案的监管。
第十条归档信用文件材料的整理应遵循企业档案分类原则,保持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
第十一条市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市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内的企业应于每年6月底以前,将上一年形成的重要信用档案信息按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数据格式报送市档案馆(信息报送范围见附件二)。
第十二条区(县)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区(县)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内的企业应于每年6月底以前,将上一年形成的重要信用档案信息按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数据格式报送区(县)档案馆(信息报送范围见附件二)。
第十三条鼓励其他企业向其工商注册地的市或区(县)档案馆报送企业信用档案信息。
第十四条企业应将信用档案管理纳入企业档案信息化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信用档案管理水平。
第十五条企业档案部门应汇编文件级信用档案目录、重要信用档案全文,及时开发信用档案资源,做好提供利用工作。
第十六条政府职能部门、司法部门因国家或公共利益需要利用企业信用档案的,企业应当提供。
第十七条市和区(县)档案馆应主动做好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的收集工作,开辟企业信用档案信息服务窗口,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查询服务。
第十八条企业。档案馆提供利用和公布信用档案,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其他组织的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在企业信用档案管理中有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的,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组织依法查处。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上海市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企业监管和信用档案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2.企业实施方案计划
6.企业档案整改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