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阿斯综合征急救者的探讨论文
“如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护理阿斯综合征急救者的探讨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护理阿斯综合征急救者的探讨论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护理阿斯综合征急救者的探讨论文
护理阿斯综合征急救者的探讨论文
摘、要:阿斯综合征是由于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引起的心排血量急骤下降,使大脑供血暂时停止而发生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病情危急、随时可以致死的内科严重急症之一,尽管心血管疾病在治疗手段和技术水平上不断提高,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但此病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对病情的观察抢救、护理关系到能否及时挽救生命,护理工作是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阿斯综合征;急救;护理
阿斯综合征又称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是在病态窦房结完或全性传导阻滞综合征中发生短暂的心跳停止,此时血液循环暂时中断导致脑缺血发生抽搐和昏厥。发作大多有自限性,在数秒钟或1~2、min内可自行恢复,若持续发作超过4~6、min,则可导致严重的脑缺血性损伤或死亡。该类患者一般起病突然、病情凶险,对抢救及护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现对急救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9月~3月成功地抢救了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阿斯综合征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48~84岁,均符合WHO对阿斯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发作时间多在1~5、min,最长1例达20、min,频发阿斯综合征达36次,经抢救转危为安,好转出院。
1.2、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女,5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全身乏力,如重10、d,10、d前反复出现突然晕厥、抽搐、意识不清,经数秒或数分钟后自行缓解而急诊入院,神志清醒,呈慢性重病容,表情紧张,查体温36℃,脉搏60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快慢不等,有早搏及频率数不清,心电图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早搏、室颤、患者入院后即发生频发的阿斯综合征,经反复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心得安,激素及扩血管药物,电击除颤等多种治疗均不能控制发作,在住院半个月期间,反复发作阿期综合征达36次,即给予安装永久性心脏起博器,经过及时抢救治疗,精心护理,术中、术后病情稳定,手术后1周步行出院。
2、抢救及护理要点
2.1、提高对阿斯综合征的鉴别能力:
争分夺秒抢救患者,观察患者在发作时常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昏厥、全身抽搐,心音和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如发现和抢救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护士必须熟悉阿斯综合征的易发危险因素,提高对阿斯综合征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进行抢救和护理。
2.2、严密监护:
因病情反复,变化速度快,应进行严密监护,监护重点突出在以下几点。
2.2.1、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心电示波,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早、室速、室颤等,出现上述变化立即通知医生作紧急抢救,按医嘱及时,准确运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
篇2: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急救措施论文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急救措施论文
研究选取20xx年3月~20xx年3月我院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一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另一组则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其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患者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xx年3月~20xx年3月我院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年龄27~35岁,出血量1100~3200ml,经产妇14例,初产妇10例。研究组年龄20~33岁,出血量1025~3225ml,初产妇与经产妇各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临床表现、年龄跨度等基础性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操作为: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给予严密监护,护理人员从旁协助医生抢救,给予生物提取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卡孕栓、欣母沛、立止血等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止血治疗。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护理人员应重视监测病情,如发现存在失血性休克的问题,要及时监测血压情况,同时综合观察脉搏以及体温变化、呼吸状况以及神志状态等,密切注意生命体征情况,力求对其病情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为了增加回心血量,护理人员应提供适当协助,避免出现肝、肾等关键脏器供血不足的问题,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休克体位,确保下肢抬高的角度维持在18°左右,选择枕头等将头部适当垫高,角度控制在30°左右。此外,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随时进行输液,注意保暖。
1.2.2科学构建静脉通道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确保医生能够顺利实施各项临床抢救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少于5min。一般情况下,应选择12号针头,挑选肘正中静脉以及大隐静脉,给予科学、合理的穿刺处理[3]。患者被推进手术室接受治疗后,按2~4l/min的速度对患者实施输氧治疗,氧气浓度控制在5%,采取科学的输氧护理,避免其出现呼吸不畅的问题。护理人员借助双腔氧管针对患者进行输氧,在预算时间内顺利构建2条静脉通道,分别用于血容量扩充以及止血处理。针对休克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如穿刺无法顺利进行,可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完成对静脉通道的有效构建。
1.2.3适当补充血容量失血性休克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容量不足的问题,要及时、顺利的完成抢救,就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补充血容量。选择静脉输注平衡液以及葡萄糖,视病情需要,实施加压输入,确保静脉处于通畅状态。待患者机体血容量恢复正常之后,针对具体的补充量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肺水肿现象及防止心衰。
1.2.4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通常会感到十分痛苦,易滋生恐惧、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有技巧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排解压力,疏导心理,缓解恐惧和不安。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失血性休克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效果等,重点讲述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治疗及护理配合度。
1.2.5术后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手术结束后,应实时监测患者尿量变化,观察和测量一天时间内脉搏及血压状况等。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是否存在不适及痛苦反应。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形成相关并发症,有规律地协助患者翻身,正确移动休息体位。患者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介绍一些失血性休克的日常护理技巧,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自救措施,促使认知度得以提升。护理人员还应叮嘱患者按时复查。
1.3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资料用SPSS19.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及对照组抢救情况比较
研究组抢救效果取得良和优的依次为5例和18例,1例为差,抢救优良率为95.8%;对照组抢救效果取得良和优的依次为12例和7例,5例为差,抢救优良率为79.2%。研究组临床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抢救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前的.剖腹产率为63%,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的剖腹产率为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研究组及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其总体满意度为95.8%。而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则为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现象越来越普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带来痛苦和不便。临床上要高度重视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以及护理,针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科学构建静脉通道,适当补充血容量,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讲述出院注意事项和护理重点,实施人性化护理和抢救,提高抢救效果以及满意度。研究组经人性化护理和抢救,其抢救优良率为95.8%;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及抢救,其抢救优良率为79.2%。研究组临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抢救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本院剖腹产率由的63%减少到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5.8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针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和急救方法能够提高抢救优良率,并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篇3: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绪影响的论文
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绪影响的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缓解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症状及情绪的情况。方法方法方法:::选取6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明显有所改善,干预后研究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结论::采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显著缓解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负面的情绪,缩短治愈时间,遏制其反复发作,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肠易激惹综合征;护理安全管理;影响;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腹痛、腹泻、便秘等,该病极易引起其他并发的器质性疾病。该病具有很高的的发病率,易引发并发症,临床上尚无疗效十分理想的治疗手段,因此该病已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还待确认,临床医师大多认为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主要发病因素为精神心理因素[1]。我院对收治的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6月至206月我院收治的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60例。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罗马III诊断标准;食欲不振、上腹胀、痛、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在一年中出现12周以上;治疗前一周未采取任何消化道功能治疗;排除实验室及内镜检查发现的器质性病变患者;所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曾有消化道手术史;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过敏;患有甲亢、慢性胆道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中有16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为52-81岁,平均年龄为(62.4±3.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分布为58-84岁,平均年龄为(63.3±3.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指定时巡房,嘱咐患者按时定量用药,解决患者治疗、生活问题等方面问题。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护理安全管理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具体方操作如下:1.2.1实施“互促”管理,各科室、各护士之间要相互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问题,补救已有的差错,最大限度地减少以后出差错的可能性。1.2.2重视教育培养,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强医护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从而使医护人员主动维护护理安全,做到主动遵守规章制度。1.2.3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督促医护人员积极学习,掌握观察病情时应该注意的重点内容,还可以采取护士长带领护士查房的手段,让护士在陪同巡房的同时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应用症状评分法来评估患者的疾病症状,5个症状包括嗳气、早饱、恶心、腹胀以及食欲下降,0分无症状,1分轻微症状,患者需要刻意关注才发发现;2分是显著症状,患者可以耐受;3分是症状频繁甚至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采用HAMD和HAMA对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患者负性情绪越为严重。1.4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应用SPSS18.0,计数计量资料应用X2(%)以及t检测(x±s),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早饱、嗳气、恶心、腹胀、食欲下降等症状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讨论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胃肠道现象,它的显著特点是病程长、具有反复性。是由于内脏器官较敏感而导致的,肠胃功能出现障碍。其主要又因为高龄,压力过大,也是不让情绪波动大该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和心理健康,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现代医学护理不单止病情方面的治疗还包括心理方面的护理。在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是重点关注内容。肠易激惹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上腹部疼痛和非痛性不适感是其主要临床病症,该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幽门杆菌感染、胃肠道激素、心理因素都是诱导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且治疗后患者病情易反复,疗效欠佳,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障碍,这种负面情绪会加重患者病症,影响肠胃功能,最终疾病的恶循环,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负担,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对于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我们要在进行药物控制的同时结合积极有效的心理治疗,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缓解其压力,稳定患者病情,改善临床症状,最大限度的提高临床疗效[7]。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发现,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缓解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负面情绪甚至是心理障碍,还能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显著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8]。为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缓解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心理障碍方面的作用,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参与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以及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显著缓解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和焦虑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英,赖春进.黛力新对肠易激动综合征伴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疗效的改善作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14(2):179-181.
[2]张耿坤,姚毓洲,吴晓文,等.直肠肛管压力的改变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2):51-52.
[3]贾悦,秦阳,陈曦,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6):3227-3230.
[4]徐双双,蒲寅莉,孙于婷.针灸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4(2):221-222.
[5]卜秀梅,王雪,董博,等.中医五音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研究,(24):3029-3030.
[6]苏嘉文,袁燕文,李婉媚,等.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止化不良患者情绪障碍及其与脑肠肽、细胞因子水平关系[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5(4):358-361.
篇4: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论文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论文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中潜在的风险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9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在院前急救中潜在的风险,以及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及时、准确的评估病人潜在的风险,积极有效的采取护理对策,能有效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急诊科外出接诊脑血管意外患者390例,由CT或MR确诊,符合诊断标准。年龄31~92岁,平均 70.45 岁,男252例,女138例;神志清楚231例,嗜睡72例,昏迷87例,肢体偏瘫238例。现场建立静脉通道390例,鼻导管吸氧者343例,吸痰68例,放置口咽通气管30例,心电监护390例,气管插管47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3例,转运途中无死亡。经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风险评估及护理,有47例转入ICU,有343例病情稳定转入专科病房治疗。
2风险评估
2.1有窒息的可能:脑血管意外病人是由于意识水平能力的降低,咽反射消失,呼吸困难或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呕吐物可以阻塞气道[3]。
2.2有脑疝的可能:无论是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均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脑水肿。颅内高压时常致脑组织受压,严重时出现脑疝。
2.3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改变或使用脱水剂后膀胱充盈引起躁动不安有关。
2.4焦虑不安:由于本病发病急,症状重,变化快,病情凶险,且常致肢体偏瘫、语言障碍等,患者及家属没有思想准备,难以接受现实,表现出急躁、疑虑、担忧。
3护理对策
3.1指导现场紧急处理:接到紧急呼叫电话后应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在3~5分钟内出诊。出诊途中医护人员对病情要充分估计,对预见性的抢救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如病人在家中一样,通过车载电话指导家属自救,尽量少搬动病人,如意识障碍伴呕吐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呕吐物。如有抽搐,用汤匙外绕柔软布放在两齿之间,防咬伤。如下级医院呼叫出诊,途中电话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指导当地医生处理,同时告知医生大概还有多长时间到,使当地医生心中有数,便于和家属解释,防止医疗纠纷。
3.2转诊前的准备:如病人在家中,到达现场后首先应迅速而果断地处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症状,同时迅速询问病史及做必要的体格检查,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及意识障碍程度、肢体活动障碍程度,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如病人在医院,到达指定医院专科病房患者床边后现场再次评估患者,询问病因,做好检查,查阅相关实验室检查,与当地医务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明确疾病诊断,完善下一步计划。与患者家属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度,再次告知转运的风险性,让其在《院前转运危重病人风险告知同意书》上确认签字,然后才能转运。
转运前对危重患者要进行预处理,要根据病情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需要快速降颅压的患者,用留置针开放静脉通路,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输入;如有呼吸不好、血氧饱和度不好的病人,应转为氧疗方式,保持气道畅通,如面罩大流量给氧、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烦躁病人应给予镇静治疗;出诊的护士要做好根据患者病情完善治疗及护理,和当地医院病房护士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基础护理,更换衣服,按转科常规进行各方面情况的交接,如各种管道的情况,用药的情况,特殊用药做好标识,气管切开的患者在转运前充分给氧及吸痰等。
3.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松解衣领和紧身衣裤,若有假牙或牙齿松动者应取出。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拉出后再放置口咽通气管[4]如患者呼吸停止或自主呼吸无效时即行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器做辅助呼吸,并牢固固定插管,避免转运途中插管脱出或移位。
3.4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当病人有头痛、呕吐、嗜睡时,提示早期脑水肿。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甚至出现脑干受累症状(瞳孔不等大、眼球运动障碍、去皮层强直等),提示有严重脑水肿或脑疝形成[5]。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量选用静脉留置针,快速静滴20%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
3.5转运途中的监护:转运途中的观察按医疗规范处置患者,正确搬运,加强途中监测,保证转运途中的安全。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吸氧、间断吸痰,维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有各种管路的,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氧管、胃管、导尿管等,要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滑脱,保证管路畅通;有严重原发病及并发症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颅内高压患者的瞳孔及意识改变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医护的配合。
3.6适当的约束病人,防止意外:在搬运和转运途中,应适当的约束病人,防止跌伤和拔除各种管道。观察病人烦躁的原因,特别是用了甘露醇等脱水剂,又没有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检查膀胱区是否充盈,及时留置导尿管。
4小结
调查结果显示,在我们国家患有脑卒中病人数大约有500万人~600万人,年发病率0.12%~0.18%,病死率0.06%~0.12%,存活者70%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肢体,语言、认知等方面的障碍[6]。急性脑血管病是院前常见急危重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院前急救目的是抢救生命和减少伤残,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本组390例患者中,经院前正确、及时评估病人潜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除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3 例,其余387例全部安全转运到相应专科进一步治疗,降低了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提高了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护理阿斯综合征急救者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2.触电后的急救护理
4.护理论文
5.内科护理论文
6.护理专业论文
7.护理论文题目
8.手术室护理论文
9.护理个案论文
10.脑外科护理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