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大黄蜂”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观察,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观察,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151例ICU收治的患者, 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ICU重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服务干预,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服务,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ICU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14, P=0.0083<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31, P=0.00102<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 同时规范、优质的护理也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综合征;预防对策;满意度;护理干预
ICU综合征的发生可造成重症患者其他并发症率提高, 不利于后期治疗恢复, 严重者可造成心理、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患者后期生活质量[1]。对此如何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成为当前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中较为关注的`课题, 本文回顾分析151例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临床资料,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服务, 其有效避免了患者发生ICU综合征,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取本院9月~3月ICU收治的患者151例, 男73例, 女78例, 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51.7±6.5)岁, 其中手术患者69例, 危重症患者82例, 已排除精神、认知功能障碍, 重症无意识患者。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中男36例, 女39例, 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52.4±6.1)岁;观察组中男37例, 女39例, 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51.1±6.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ICU重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
1. 2. 2 观察组 针对重症患者心理干预、环境以及病症特点等制定全面综合性个体化护理措施进行服务, 具体如下:①认知、心理干预。ICU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者, 其心理状态普遍存在一定压力, 同时这种心理状态也与患者自身对病情的了解认知情况及文化知识水平相关。其贝克认知法早已证实错误的认知可造成自错误的判断与推论, 导致负面的情感和行为。重症患者普遍对自身病情知之甚少, 其心理多伴有紧张、焦虑之感, 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可引发抑郁恐惧等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可在患者入院后对相关疾病及治疗过程给予相关知识宣教, 给予一定的关心与鼓励支持, 行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 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行为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病情允许的状态下, 可鼓励其适当进行肢体活动, 增加自身主观能动性。比如适当帮助患者翻身, 床上适度伸展四肢, 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体位配合治疗;另外在护理期间护士还需注重观察记录患者情绪、认知方面情况, 若患者出现失眠、抑郁、焦躁、抵触ICU治疗等异常情况时, 需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相关处理, 给予行为、情绪疏导干预。③环境干预。重症医学科的环境对于患者治疗具有明显影响, 护理人员可通过加强病区环境的清洁, 合理控制病室温度, 调节照明设备亮度, 避免光照源刺激患者双眼, 严格保持昼夜规律;另外根据患者病情不同规范划分病区, 必要时可采用屏风或布帘进行隔挡, 减少患者间不良反应或情绪的影响刺激。④音乐情感支持。在治疗期间可采用音乐疗法缓解患者情绪, 如定时在病区播放轻柔、舒缓的轻音乐, 同时护理人员采用柔和、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倾听患者在治疗期间所承受的疾病痛苦, 让患者充分释放心中的负面情绪, 通过针对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 来提升患者治疗信心。
1. 3 观察指标 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来评估本次研究中患者是否存在ICU综合征, 并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症状患者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14, P=0.0083<0.05);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31, P=0.00102<0.05)。见表1。
三、小结
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拯救患者生命最为主要的战场, 其各种设施、治疗、护理手段均将抢救生命作为主要目的[2]。因此ICU病区各类医疗设备较多, 造成患者病区活动受到限制, 加之病区环境的陌生及各类指示灯、报警噪音等产生以及与亲属的隔离, 无法进行良好的交流等因素均会对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 部分患者因而产生认知功能紊乱或行为异常等变化。这类负面心理可导致患者情志失畅, 机体免疫能力降低, 不利于治疗恢复, 更甚者易造成病症进一步扩展加重[3]。而本院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来防治重症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情况, 有效缓解、消除了患者负面心理, 降低心理压力, 为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 同时规范、优质的护理也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轮盟, 郭永波, 张磊, 等.对ICU 综合征护理干预的探讨.中国药物经济学, (1):331-332.
[2] 张晶晶, 张志刚.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 , 6(7):55-57.
[3] 张琰, 韩斌如, 王欣然, 等.应用循证护理对ICU术后患者实施音乐干预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 , 21(4):19-21.
篇2: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
【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资料,对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之后,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获得有效治疗出院。同时也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护理盲区加以避免,将护理的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意义,同时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腹型过敏性紫癜作为儿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在小血管沉积,进而导致的一种胃肠道广泛性毛细血管炎,常伴有胃肠道的基本症状,并伴有消化道的出血,临床上常常误诊为外科急腹症[1,2]。本院旨在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现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30例(60%),女40例(40%);年龄最大12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30例(60%)伴有脐周痛,10例(20%)为右下腹痛,5例(10%)为全腹痛,5例(10%)为上腹痛。25例(50%)伴有呕吐,10例(20%)伴有腹泻,10例(20%)伴有黑便,5例(10%)伴有腹胀。30例(60%)患儿是先出现腹痛之后出现的皮疹,20例(40%)患儿主要是先出现皮疹,进而出现的腹痛。
1.2综合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心理因素作为患儿疼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院通过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心理进行分析,并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和患儿认真交流,向患儿讲解疾病主要的发病原因以及其治疗特点,并对成功事例加以介绍,将患儿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加以消除,进而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皮肤护理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卧床休息时,对患儿皮肤受压情况仔细观察,并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干燥,对皮肤破溃、感染以及出血情况加以避免,患儿皮肤瘙痒处用少量的止痒剂,患儿应着装宽松的棉质内衣。
1.2.3胃肠道护理对患儿的病情密切关注,并查看患儿的面色、体位、表情以及腹痛的程度等,查看患儿是否出现不良表现,观察患儿肠型以及包块大小,并取标本进行检验,对肠套叠并发症加以预防。
1.2.4饮食护理本院护士通过对患儿讲解饮食控制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严格的控制患儿的饮食,对患儿进行个性化的预制饮食计划,基于一些营养含量高,同时易于消化的蛋白饮食,禁止患儿服用一些致敏性的药物,患儿在发病的初期,尽量服用一些素食。严格控制饮食,限制异种蛋白进入患儿体内,使抗原不能与抗体相结合,进而避免高敏变态反应的发生。
1.2.5药物治疗护理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药物治疗护理过程中,首先对患儿应用钙剂治疗护理,患儿采取过敏治疗的.过程中,推注钙剂时保证针头在患儿的血管内,保证药液没有外渗,并及更换将患儿的注射部位。其次对患儿进行激素治疗护理,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并消除患儿的紧张顾虑心理加以。
2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之后,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获得有效治疗出院。同时也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护理盲区加以避免,将护理的质量显著提高。
3讨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幼儿,其主要的症状多为消化道症状,常伴有腹痛、头图、便血、恶性以及感染等症状,该病发病的过程中,容易被误诊,同时在实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更要进行积极彻底的治疗,治疗期间患儿常伴有各种各样的病痛,为了更好的保证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是关键[3,4]。
本院通过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胃肠道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药物治疗护理等,结果表明,腹型过敏性紫癜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之后,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获得有效治疗出院。同时也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护理盲区加以避免,也将护理的质量显著提高。良好的饮食控制护理对本病的预后和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过敏性紫癜的过敏原多为食物、花粉、细菌、病毒、昆虫、药物等,但具体的致病过敏原不易确定,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食物常作为过敏原导致疾病的发生,常见的过敏性食物有鱼、虾、蛋、奶、豆类、植物花蕾等。在患儿发病期间,原来不过敏的水果、蔬菜等都有可能变成过敏原,导致体内产生变态反应。严格控制饮食,限制异种蛋白进入患儿体内,使抗原不能与抗体相结合,进而避免高敏变态反应的发生。本研究表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综合性护理,更要保证患儿有着平和的心理状态,并保证患儿有着悉心的照料和无尽的关怀,基恩人将患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逐步提高,将患儿的心理状况加以改善,并做好患儿各项并发症的预防,进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本院的实际情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望更多相关研究人员给予指正。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观察】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