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2023-07-31 08:09: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快乐就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篇1: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农村住宅空心化是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聚落空间形态;受经济、制度、规划、管理及观念等驱动机制的影响形成空心村,空心村现象必定会对农村经济消费结构、土地利用结构、耕地保护、农村公共设施、居住环境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提出全面开展村组居民点的'规划、实行农村宅基地的有偿使用制度、用人均最大建筑面积作为宅基地审批的控制标准、有步骤地运用计算机和GIS技术进行农村住宅空间演变的动态监控与管理等调控措施.

作 者:许树辉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旅游系,广东,韶关,51 刊 名: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PKU英文刊名: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年,卷(期): “”(1) 分类号:F301.1 关键词:空心村   形成机制   影响   调控措施   经济非优区  

篇2:成骨细胞骨形成机制研究

成骨细胞骨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 -1-14  作者:童安莉 陈璐璐、丁桂芝

骨不断地进行着重建,骨重建过程包括破骨细胞贴附在旧骨区域,分泌酸性物

质溶解矿物质,分泌蛋白酶消化骨基质,形成骨吸收陷窝;其后,成骨细胞移行至

被吸收部位,分泌骨基质,骨基质矿化而形成新骨。破骨与成骨过程的平衡是维持

正常骨量的关键。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

矿化。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骨形成过程中,成骨细胞发展及其调控的分

子机制也逐渐得以揭示。

1 成骨细胞的起源

成骨细胞起源于多能的骨髓基质的间质细胞,除成骨细胞外,基质细胞还可分

化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或肌细胞。成骨细胞来源谱系有以下几种:

(1)骨髓克隆形成单位(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2)骨祖细胞,可分化

成前成骨细胞和前软骨细胞谱系,常位于骨髓腔中,有很强的自身增殖能力;(3)

前成骨细胞,即最近的成骨前体,能定向分化成成骨细胞,具有合成和增殖能力[

1,2]。成骨细胞由多能的间质干细胞在体内的各种调控因素的'调节下发展而来,

调控因素主要有BMP-2,BMP-2能诱导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具体就是诱导间质

干细胞分化形成骨祖细胞进而形成前成骨细胞[3]。

篇3:成骨细胞骨形成机制研究

成骨细胞在骨形成过程中要经历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成熟、细胞外基质

矿化和成骨细胞凋亡四个阶段。很多因素可调节这几个阶段,从而最终调控骨形成

成骨细胞增殖期成骨细胞数量增加,以形成多层细胞,并合成、分泌Ⅰ型胶原

以便最终可以矿化形成骨结节。对成骨细胞增殖的调控具体说来即是对细胞周期的

调控,后者包括细胞在有丝分裂原作用下复制DNA和细胞分裂的调节机制,典型的

成骨细胞细胞周期时间为20~24小时[4]。抑制与细胞周期调节相关的基因会导

致增殖的停止。与增殖激活有关的基因有c-myc、c-fos、c-jun;与细胞周期有关

的基因有组蛋白、细胞周期素基因。在颅盖骨分骨细胞培养中观察到细胞从颅盖骨

中分离后很快即出现最高水平的c-fos mRNA表达,比c-myc和H4组蛋白基因表达早

许多。c-myc mRNA常在1天后表达达到高峰,H4组蛋白基因表达伴随细胞内DNA合成

,与增殖密切相关[5]。c-fos、c-jun基因表达在增殖晚期明显下调,同时伴随

成骨细胞增殖减慢,细胞由增殖期进入分化期。c-fos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在体

内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如在人的长骨与胚胎骨生长旺盛的区域c-fos原癌基因高表

达。另有报道,c-fos高表达的小鼠中骨形成也会增加,这些均证明c-fos与成骨细

胞增殖有关。而且c-fos与c-jun编码的蛋白质c-fos,C-jun能形成异二聚体,作为

转录因子结合到基因启动子区的AP-1位点,已观察到在增殖的成骨细胞中有很高的

AP-1结合活性,而在增殖下调后,这种高活性也明显改变,这说明原癌基因可能通

过c-fos/c-jun复合物来调节细胞增殖[2]。在成骨细胞增殖期,同时还能表达的

基因有表皮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1] [2] [3] [4] [5] [6] [7]

篇4:成骨细胞骨形成机制研究

成骨细胞在骨形成过程中要经历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成熟、细胞外基质

矿化和成骨细胞凋亡四个阶段。很多因素可调节这几个阶段,从而最终调控骨形成

成骨细胞增殖期成骨细胞数量增加,以形成多层细胞,并合成、分泌Ⅰ型胶原

以便最终可以矿化形成骨结节。对成骨细胞增殖的调控具体说来即是对细胞周期的

调控,后者包括细胞在有丝分裂原作用下复制DNA和细胞分裂的调节机制,典型的

成骨细胞细胞周期时间为20~24小时[4]。抑制与细胞周期调节相关的基因会导

致增殖的停止。与增殖激活有关的基因有c-myc、c-fos、c-jun;与细胞周期有关

的基因有组蛋白、细胞周期素基因。在颅盖骨分骨细胞培养中观察到细胞从颅盖骨

中分离后很快即出现最高水平的c-fos mRNA表达,比c-myc和H4组蛋白基因表达早

许多。c-myc mRNA常在1天后表达达到高峰,H4组蛋白基因表达伴随细胞内DNA合成

,与增殖密切相关[5]。c-fos、c-jun基因表达在增殖晚期明显下调,同时伴随

成骨细胞增殖减慢,细胞由增殖期进入分化期。c-fos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在体

内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如在人的长骨与胚胎骨生长旺盛的区域c-fos原癌基因高表

达。另有报道,c-fos高表达的'小鼠中骨形成也会增加,这些均证明c-fos与成骨细

胞增殖有关。而且c-fos与c-jun编码的蛋白质c-fos,C-jun能形成异二聚体,作为

转录因子结合到基因启动子区的AP-1位点,已观察到在增殖的成骨细胞中有很高的

AP-1结合活性,而在增殖下调后,这种高活性也明显改变,这说明原癌基因可能通

过c-fos/c-jun复合物来调节细胞增殖[2]。在成骨细胞增殖期,同时还能表达的

基因有表皮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Ⅰ型胶原、纤维连接素(fibronectin)等基因[6]。

在细胞增殖晚期,与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表达下降,而编码细胞外

基质成熟的蛋白的基因开始表达,在分化早期主要是碱性磷酸酶表达,因此碱

[1] [2] [3] [4] [5] [6] [7]

篇5:空心化,农村之痛

空心化,农村之痛

陕西省白水县林皋镇,66岁的焦栓成坐在家附近的湖边(8月27日摄)。焦栓成有3个孩子外出打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人口通过考学、参军等途径进入城市,更多的人通过打工的形式离开农村,以摆脱贫苦,提高家庭收入。我国农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存方式在许多地方已不复存在。但由于受户籍、住房、教育等约束,打工农民要携家带口在城市立足并非易事。所以,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家人留在农村,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由此,农村便形成了一个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留守群体,他们被戏称为“386199部队”,“ 38”即妇女,“61”指儿童,“99”代指老人。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安康市双龙镇,程孝林和两个孩子在山顶的菜地里(8月28日摄)。程孝林的妻子在外打工。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靖边县刘界庄村,68岁的贺爱良在家附近的山顶上(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靖边县席麻湾乡,67岁的田云秀(左)和65岁的老伴刘德珍在村里的荞麦地边(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镇,67岁的薛丕忠(左)、老伴杨桂兰和孙子在自己家里(8月23日摄)。薛丕忠家里有十几口人离开农村,外出打工或上学。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安康市石转镇,陈荣英在家门前的田地里,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外打工(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靖边县席麻湾乡,61岁的王贵贤(左)和老伴张树美在家门前(8月24日摄)。王贵贤有4个孩子离开村子外出打工。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旬阳县石坪村,吴会琴和两岁的儿子在家附近的空地上(8月30日摄)。吴会琴的丈夫外出打工。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旬阳县白柳镇,胡尔桂在村里的玉米地里(8月30日摄)。胡尔桂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外打工。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白水县狄家河村,56岁的狄金省(左)和老伴巨玉兰在窑洞前的院子里(8月26日摄)。狄金省的6个女儿或者外出打工、或者嫁人离开村子。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白水县西固镇,64岁的田东林(左)和老伴在家附近的洛河边(8月27日摄)。田东林的3个孩子在离家外出打工。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陕西省旬阳县白柳镇,87岁的柳树珍在村里的水稻田边(8月30日摄)。柳树珍的老伴去世,儿子在外打工。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原文地址:news.xinhuanet.com/photo/-09/02/c_121952143_12.htm)

篇6: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机制研究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机制研究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三种模式,研究方法的.移植、渗透和融合,对此做了系统的研究.

作 者:鲁兴启 王琴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刊 名:系统辩证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 年,卷(期): 12(2) 分类号:N03 关键词:跨学科   研究方法   移植   渗透   融合  

篇7:跨国公司税收调控机制的动态研究

跨国公司税收调控机制的动态研究

跨国公司税收制度的确定要考虑税收收入目标和税收调节经济目标的协调,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般来讲,税收收入目标和调节经济目标是对立统一的,所谓对立就是两目标是不同的概念,而且目标常常排斥。当强调税收收入目标时,如果经济发展落后,税源狭窄,必然加重税收负担,税收对经济的调节可能带来负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情况尤为如此,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承担更多的职能,需要更多的税收收入,但是经济规模小,要实现收入目标,可能会加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最终抑制经济的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特别要处理好经济增长目标和税收收入目标的关系。在引进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时,东道国政府制定税收政策应坚持经济增长目标优先,兼顾税收收入目标。我国过去十几年来,两目标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好,由于给予外国直接投资大量的税收优惠,吸收了巨额的外国直接投资,使我国的经济总规模成倍扩大,税源拓宽,尽管税率较低,外资企业的税收收入仍然急剧增加。今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发展经济的需要,在制定跨国公司税收政策时仍然应把引进外资、推动经济增长目标放在首位。

2.跨国公司税法的制定

跨国公司税法的制定是跨国公司税收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跨国公司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具体化。跨国公司是在主权国家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跨国公司课税涉及到主权国家的利益,跨国公司税收调节是代表国家主权,因此跨国公司税收法律应有更高的权威性,跨国公司税法应由主权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颁布,这是国际比较普遍通行的办法。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实行法制时间很长,立法思想比较成熟、立法程序严格、立法水平高、立法范本科学,因此跨国公司税收立法非常严密,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确保了西方国家具有高质量的跨国公司税收法律、法规体系,为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高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强化了跨国公司税收政策的全面实施。

我国改革开放来,立法制度逐步完善,税收立法也取得成绩,跨国公司税收立法日益成熟,但是我国跨国公司税收法律只有少数是由全国人大颁布,绝大多数是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以及部门和地方规章,权威性不强,不利于维护跨国公司利益,也和国际惯例不相适应。随着加入WTO的需要以及各类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提高我国跨国公司税收立法的层次非常重要。对过滥、过杂的跨国公司税收法规、规定应尽快清理整顿,建立适合新形势的层次高、简洁明了、统一、科学和国际惯例靠拢的跨国公司税收法律体系,确保跨国公司课税活动的高效运行,确保跨国公司税收调控高效率。在立法过程中,要按照《立法法》的规定,严格立法程序、进行科学论证、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制定出和国际惯例接轨的跨国公司税收法律体系。

3.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

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是把税收法律由条文变为现实的执行和操作过程,是税收调控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在税收征收管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包括征收过程和管理过程两个阶段。在征收阶段,税务部门根据税法规定,采用专门的方法,通过确定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指标,最后计算出税金,将税金上交国库,实现税收收入目标。这个过程也是税收调控的实施阶段,在课税过程中,跨国公司、母国、东道国的物质利益发生重新分配,跨国公司会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改变其行为,体现了税收调节经济职能。如果缺失这一阶段或这一阶段未严格按税法规定执行,税收收入目标可能达不到预期规模,税收调控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税收管理过程主要是税收管理主体对客体规定了一系列的纳税程序、税金计算、税务稽查、违章处理等有关纳税事宜,是税收收入足额入库的保证,也是税收调控职能发挥的保证。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来规范征税过程和管理过程,保证税收制度的准确实施,保证税收调节经济目的的实现。

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还要涉及到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协调,许多国家制定了具体的合作办法。比如国际税收协定规定了签约方有相互提供税收情报、进行信息交流、共同防止跨国公司偷漏税的义务,也规定防止滥用税收协定的有关条款;欧盟订有《相互援助指令》和《税务相互协助公约》;OECD制定有《OECD同期稽查协议范本》等等。这些都规定了税收征收管理的国际协作,强化了对跨国公司的税收管理,保证了跨国公司税收调控预期目标的实现。我国这方面比较滞后,应加快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的国际合作步伐。

4.跨国公司税收司法

跨国公司税收司法是指拥有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审理判决有关涉及跨国公司的税务纠纷案件和税收犯罪案件的活动,跨国公司税收司法主要包括税收行政诉讼和税收刑事诉讼。税收行政诉讼其程序为原告人的起诉、法院受理、案件审理、判决、执行。税收刑事诉讼司法程序包括税务机关将违法案件移送检察院,检察院受理后,予以立案,并为提起公诉作准备,检察院经过审查,对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公诉、立案审判。税收司法对违反税收法律的犯罪分子予以惩处,对有争议案件进行解决,保证跨国公司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是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实现国家跨国公司税收政策的保证。跨国公司税收司法还要求有关国家间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密切配合,在有关跨国公司案件取证、拘捕、审判等活动中予以通力的合作。由于许多国家在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着差异,对跨国公司税收案件的处理还需要有关国家进行具体的协调,尽可能在法律框架内,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税收利益关系,使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二、跨国公司税收调控机制本质运动形态――收益的变动

跨国公司税收调控机制本质运动主要是指通过课税变动母国与跨国公司、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以及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亦即变动跨国公司、东道国、母国的收益。收益变动包括以下内容:

1.商品税税负变化对收益变动的影响

商品税税负变动对收益变动的影响可通过商品税负担的最终归宿来分析。许多学者对商品税的归宿进行了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局部均衡分析中,得出了商品税的归宿由课税商品的供需曲线的相对弹性而定,在需求曲线固定的情况下,供给曲线越缺乏弹性,商品生产者税负越重;在供给曲线固定的情况下,需求曲线越缺乏弹性,商品的消费者税负越重。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发现税收由生产者负担,生产者所得降低,收益下降;一般来讲,税率越高、税负越重,收益下降幅度越大。以上说明,对跨国公司课征商品税,会影响跨国公司的收益,进而影响跨国公司的行为。

跨国公司商品税负担是如何使收益变动的呢?由于商品税与边际成本之间具有相关性(原因是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无关,只与可变成本有关,而可变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也是递增的;由于商品税与生产量成正比,因此商品税与边际成本正相关),这就决定了商品税具有通过与价格机制的相互作用引起收益变动的功能。对跨国公司征收商品税,跨国公司的边际成本会三升,如果存在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那么会发生替代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在存货不变的情况下,会影响跨国公司销售量,最终跨国公司收益发生变动。如果价格不变,跨国公司商品税负

将增加边际成本,直接降低企业利润,导致收益下降。至于收益变动的幅度取决于税率的高低、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及产品的供求弹性等因素。

2.所得税税负变化对收益变动的影响

所得税税负变动对收益变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公司所得税税负的最终归宿来确定。由于公司所得税课征的对象是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公司,而不是某一产业的公司,所以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法来分析公司所得税的归宿。许多学者(比如Arnold  C  Harberger,美国)通过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所有情况下,公司几乎负担了全部的公司所得税。因此征收公司所得税必然降低公司收益,公司所得税税率越高,税负越重,收益下降幅度越大。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许多公司具有相当程度的垄断,可以轻易抬高价格,将部分税负向消费者转移。但是无论何种观点,公司所得税导致的税负必定影响公司的收益,这是确信无疑的,只不过会计利润小于税法固定的应纳税所得,会产生以后期间增加所得税费用的情况。

举例分析:

某企业1994年12月购置设备一台,价值18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设备使用年限为6年,企业经税务机关批准采用加速折旧,折旧年限为3年,第四年起不再提折旧。加上该企业1995年-每年的所得税税前利润总额均为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

该企业就存在时间性差异的问题。按税法规定每年计提折旧额30万元(不计算残值),而按加速折旧每年计提折旧额60万元,每年的时间性差异为30万元。

按应付税款计算:1995年-每年应交所得税42.9万元[(100+30)×33%],每年所得税费用为42.9万元,每年净利润为57.1万元;-20每年应交所得税23.1万元[(100-30)×33%],每年所得税费用为23.1万元,每年净利润为76.9万元。

按纳税影响会计法:1995年―19每年应交所得税42.9万元,递延税款9.9万元,每年所得税费用为33万元,每年净利润为67万元;19―年每年应交所得税23.1万元,每年所得税费用为33万元,每年净利润为67万元。

实例说明,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金额是不同的,直接影响当期净利润的数额。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人员应该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理筹划和安排来节省所得税费用,以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作为税务人员,代表国家执法,应该认真稽核企业所得税,掌握企业在调整纳税时的方法,防止不合理的调整造成税款的流失。

在实践中,对时间性差异的处理方法又具体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主要区别是在对递延税款是否随国家税率变动而进行调整。因此,在审核企业应交税金时也要注意。

公司负担的所得税负如何使收益发生变动呢?所得税与产品边际成本无关决定了跨国所得课税机制具有通过它与利润或所得函数关系形成利益导向,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跨国公司所得税与产品边际成本不相关,因此跨国公司所得税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在涉外税收协调体系的制约下,跨国公司所得税税负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率的变动,进而影响纳税人经济行为的变动。

3.国际税收协调对收益变动的影响

国际税收协调是指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使跨国公司税负适度、免除国际重复课税、制裁国际偷漏税、消除恶性税务竞争,在承认各国税务管辖权的情况下,通过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签定多边或双边税收协定,确保母国和东道国税收利益公平,确保跨国公司税收负担合理,投资收益稳定增长。国际税收协调主要是通过签定多边和单边税收协定来实现。国际税收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税收管辖权的国际协调。由于经济发达国家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居民税收管辖权,发展中国家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倾向于实行地域管辖权为主,要避免重复课税,必须通过税收豁免、税收饶让、税收抵免等多种手段进行协调。二是转让定价的国际协调。由于各国税制的差异、税负的差异,跨国公司往往利用其全球网络的优势,通过产品定价权转移税基,达到避税目的,损害东道国的利益,这就需要有关国家共同协调,消除这一问题。三是税收优惠的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东道国给予跨国公司的税收优惠,母国应给予全部或部分抵扣,确保跨国公司有较高的收益,实现东道国税收调控目的;其次,许多国家为了引进外资,争相降低税负,展开税务竞争,对经济和税收收入带来负效应。所以,国家间非常有必要进行国际协调,来消除负效应。四是税收征管的协调,包括交换税收情报、建立征管协作机制、跨国税务审计、派驻税务官员等。

【参考文献】

[1] 彼德・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 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西方税收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篇8: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本文应用位序-规模模型分析了全国及26个省域单元城市规模分布特征,并将其分为8种分布类型,提出了城市数量、经济规模、工业化水平是推动城市规模分布类型演进的最活跃因素.

作 者:代合治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系,曲阜,273165 刊 名:人文地理  PKU CSSCI英文刊名:HUMAN GEOGRAPHY 年,卷(期): 16(5) 分类号:F290 关键词:城市规模   位序-规模模型   机制  

篇9:自恋人格的结构、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

自恋人格的结构、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

自恋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质,是西方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西方心理学界对自恋人格特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形成机制分析,到自恋人格结构的探讨与测量,发展到考察自恋与自我概念、攻击、宽恕、权欲和马基雅弗利主义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对于揭示自恋人格特质的内涵,以及自恋对个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孙灯勇 郑佳 SUN Deng-yong ZHENG Jia  作者单位:孙灯勇,SUN Deng-yong(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郑佳,ZHENG Jia(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912.6 关键词:自恋   结构   机制  

【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相关文章:

1.论历史规律形成的机制

2.发展党员五大机制研究

3.贵州大暴雨个例形成机制数值模拟

4.我国沿海城市的生态危机与调控机制

5.农业产业化制度形成研究

6.炎症体NLRP3发挥作用的相关调控机制的论文

7.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探讨

8.农村经济管理现状研究

9.大学生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

10.海带吸附银离子机制的研究

下载word文档
《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