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外交学院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外交学院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2023-06-10 08:18: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李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外交学院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外交学院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交学院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篇1:外交学院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外交学院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12月2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公布了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中国一流大学名单、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和中国大学最慷慨校友排行榜等榜单,这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

报告显示,在最新公布的2015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中,上榜高校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中国一流大学数量最多,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一流大学地区排行榜首位,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中国顶尖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3所中国一流大学,彰显首都北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的区域优势。上海市名列第二,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7所中国一流大学;湖北省位居第三,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所中国一流大学;湖南省位列第四,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1所中国顶尖大学和中南大学等1所中国一流大学;江苏省、辽宁省、陕西省、天津市、浙江省和重庆市等地区各有2所中国一流大学,并列第五;安徽省位居第十一,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所中国顶尖大学。总体来讲,上榜地区均是我国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

一流大学就是核心竞争力,拥有十大特征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全球大学集团中的领军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科文卫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引以为豪的“文化名片”和“形象代言”。世界强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互为依傍,一个国家拥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数量基本代表了这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影响力、控制力和话语权。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学术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一流大学就是“最佳名片”和“文化地标”,大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非常重大,一流大学的数量体现出了所在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人才等综合竞争力和核心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科教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世界一流大学通常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和国际化等方面处于全球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它们就是世界高水平大学金字塔的塔尖。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学术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强调指出,一流大学虽然类型多样,但都拥有极其鲜明的“个性”,概况来讲,其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一、一流的办学理念;二、一流的师资队伍;三、一流的办学特色;四、一流的学科专业;五、一流毕业生校友;六、一流的科技成果;七、一流的校园文化;八、一流校长和卓越的管理团队;九、一流生源质量和校友服务工作;十、一流的社会声誉和全球影响力。

北京市雄居2015中国一流大学地区排行榜首位,豪揽9所中国顶尖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跻身2015中国顶尖大学

报告指出,中国顶尖大学是中国最佳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中国顶尖大学是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雄厚、办学水平最高、办学成就最大、社会服务能力最强、国际影响力最广、国际留学生最青睐的研究型大学和专业型大学,是拥有全球知名度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亚洲一流大学,也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头羊”。

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6所中国研究型大学跻身2015中国顶尖大学,荣膺中国六星级大学美誉;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凭借在理学和国防科技领域的杰出表现,首次跻身中国顶尖大学行列。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等入选2015中国顶尖特色专业型大学,荣膺2015中国六星级大学美誉,是中国最顶尖的特色专业型大学,是拥有全球知名度和行业美誉度的世界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亚洲特色一流大学。

重庆大学和东北大学等跻身2015中国一流大学

报告指出,中国一流大学是目前中国办学水平一流、综合实力位居前列、人才贡献和科技贡献尤为突出、具有较高世界知名度的研究型大学和专业型大学。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中国一流大学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中坚力量,拥有全国一流的师资队伍和部分国际知名的学者。

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中国研究型大学25所高校跻身2015中国一流大学,荣膺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

外交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跻身2015中国一流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9所院校入选2015中国一流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荣膺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10所院校入选2015中国一流特色专业型大学,荣膺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

以上是外交学院情况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申请外交学院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出国留学问题,欢迎拨打热线电话400-088-6518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留学预科中心,获取更多的留学资讯。

篇2: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发表了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提出的2007中国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在中国大学评价中,获得工学前6名、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前3名、农学、经济学、法学前2名、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第1名的研究型大学;或者是研究1型大学” 。此标准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研究1型大学为中国一流大学。按照以上标准,20中国有16所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其中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以研究1型首次进入中国一流大学。各学科门类的变化是:复旦大学的医学从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学从第四名上升到第三名。在11个学科门类中,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五个第一名。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历史学也具备获得第一名的师资力量。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6所) 校  名

入选根据

校  名

入选根据

清华大学

研究1型、工学第1名、管理学第2名

北京大学

研究1型、理学第1名、医学第1名、哲学第1名、文学第1名、法学第1名、经济学第2名

浙江大学

研究1型、工学第3名、管理学第3名

南京大学

研究1型、理学第2名、文学第2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1型、理学第3名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1型、工学第2名、医学第3名

复旦大学

研究1型、医学第2名、文学第3名

天津大学

研究1型、工学第5名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第1名

中山大学

研究1型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第1名、法学第2名

南开大学

研究1型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第1名、历史学第1名

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第1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第4名

华中科技大学

工学第6名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中国一流大学的地域分布:

华北地区:7所

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东北地区:1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东地区:5所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南地区:2所

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

西北地区:1所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

小资料:何为研究型大学?何为研究1型大学?

根据武书连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11期上的《再探大学分类》的学术论文,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是:“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

对研究1型大学的定义起初是:“科研得分列全国大学前10名;或者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型大学平均水平,且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后来修改为“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型大学平均水平,且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

何为研究生创新环境?

根据武书连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上的《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和《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研究生创新环境的计算公式为:

“研究生创新环境=(被评价大学所有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科研得分/被评价的所有大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科研得分)/(被评价大学按毕业人数计算的研究生得分/被评价的所有大学按毕业人数计算的研究生得分)”

篇3: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35所大学入选

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35所大学入选

206月1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中国大学星级评价报告》,在最新发布的“2011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来自中国两岸四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等4所大学荣膺2011年中国六星级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等两岸四地29所大学入选2011年中国五星级大学。最引人关注的是,中国校友会网还同时发布了“2011中国大学全球亿万富豪校友榜”,榜单显示,台湾大学造就9名全球亿万富豪,雄居中国两岸四地大学首位,勇夺中国“全球亿万富豪摇篮”桂冠。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今年是第2次发布,是对中国大学办学成就与办学水平的分级评价,今年首次将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高校纳入排名,这是我国首个面向中国两岸四地的大学排行榜。今年还首次发布“2011中国一流大学”名单,两岸四地35所大学入围。在报告公布的星级排名中,台湾辅仁大学和台湾长庚大学入选“中国五星级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中原大学、高雄医学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和台湾东海大学等私立大学入选“中国四星级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北京城市学院、仰恩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等民办高校入选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重任

一流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大学群体中的“王牌”,是一个国家与区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核心标志,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引以自豪的“文化名片”和“国家形象代表”。“中国一流大学”担负着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在促进中国两岸四地的经济发展、科学进步、文化交流和国际声誉提高等方面贡献卓著,做出了一流的贡献。“中国一流大学”是我国两岸四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或世界高水平学科的“领头雁”和“排头兵”。

两岸四地35所大学入围“2011中国一流大学”,2所私立大学榜上有名

为客观评价中国一流大学在世界大学集团中的坐标方位,科学引领中国一流大学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神圣目标迈进,同时为政府选择性拨款和优秀高中生报考大学提供参照,中国校友会网首次提出并发布“2011中国一流大学”名单,中国两岸四地共有35所大学入围。其中,大陆高校有24所;来自港澳台高校有11所,当中香港高校有3所,中国台湾高校有8所,澳门无高校入围。

值得关注的是,有2所中国台湾地区的台湾辅仁大学和台湾长庚大学等特色鲜明、办学绩效一流的私立大学入选“2011中国一流大学”。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资深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港澳台私立高校以特色求生存、以绩效求发展的'成功办学经验,值得大陆民办高校学习借鉴。可以说,大陆民办教育前进的道路尽管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大陆民办高校跻身“中国一流大学”行列为时不远。

“中国一流大学”多集中在经济和教育发达区域

从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一流大学”入选高校所在经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两岸四地经济较为发达、科学文化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中,位于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大学共有16所,来自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共8所,另外的11所大学分布在我国经济特别发达的香港与台湾地区。在同一经济区域内,入选的“中国一流大学”又主要分布在经济和教育相对更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如“东部沿海地区”入选的中国一流大学又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经济中心;而“中西部地区”一流大学相对集中在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等经济较为发达、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省会城市。

[1] [2] [下一页](

篇4:中国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拟定名单

一、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二、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拟定名单: (一)华北地区:

总数29所

A类学科

大学 总计:19个 名称

B类学科

总计:51个

C类学科

总计:106个

15 辽宁 总计:5个 总计:14个 总计:52个

1 大连化学工程与技术、水利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物理学、化学、仪器科学与技

理工工程 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术、动力工程机工程热物理、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建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工商管理 2 东北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化学、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

大学 工程 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

件工程、矿业工程 技术哲学、公共管理 3 沈阳药学

药科

中药学

大学 4 中国

医科大学 5 大连

海事大学 6 东北

财经大学 7 沈阳

农业大学 8 大连

医科大学 9 大连

工业大学 10 辽宁

师范大学 11 辽宁

工程技术大学 12 沈阳

工业大学 13 大连

海洋大学 14 辽宁

科技大学 15 辽宁

石油化工大学

4 吉林 总计:2个

临床医学

生物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国际法学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

农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学、食品科学

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纺织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地理学、物理化学、心理学

园艺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

电气工程

海洋科学、水产学

冶金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总计:21个 总计:30个

1 吉林化学、地质资源与地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控制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

大学 工程 质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应用化学、交通运输工程、基

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毒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学、药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程、农业工程、兽医学、法理论、理论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 学、日本语言文学、技术经济

管理、

2 东北

师范大学 3 长春

理工大学 4 延边

大学

10 黑龙总计:12个

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生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环境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科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界史 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光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 生理学、药物化学 总计:36个

朝鲜语言文学 总计:16个

1 哈尔力学、机械工程、仪器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

滨工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程、技术经济管理 业大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 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城乡规划学、航空宇航与科工程、软件工程 学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2 哈尔船舶与海洋工程 滨工程大学 3 东北林学、林业工程

林林业大学 4 东北

农业大学 5 哈尔

滨医科大学 6 东北

石油大学 7 黑龙

中医药大学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生物学、风景园林学

生态学

兽医学、畜牧学

作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植物学、蔬菜学 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医学、药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中药学

江大学 9 哈尔

滨理工大学 10 哈尔

滨师范大学

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遗传学、自然地理学、音乐学与舞蹈学、美术学

(三)华东一区(沪苏浙):

总 A类学科 B类学科

数大学 总计:34个 总计:99个 56 所 名称

15 上海 总计:15个 1

总计:37个

C类学科

总计:181个

总计:48个

同济建筑学、土木工程、数学、物理、生物学、海洋科学、化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城地球物理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乡规划学 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风景园工商管理

林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华东地理学、教育学 师范大学

华东化学工程与技术 理工大学 第二 军医大学 上海 大学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软件工程、心理学、中国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语言文学 体育学、世界史、公共管

理、金融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数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药学 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生物学

2

3

4

5 冶金工程、电影学、美术学

数学、物理学、力学、机

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设计学

化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法学

6

东华纺织科学与工程 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7

上海理论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工商管理 财经 经济学

外语大学

上海中药学、中医学 中医大学

9

中西医结合

10 上海

师范大学 11 上海

理工大学 12 华东

政法大学 13 上**水产

洋大学

14 上海音乐学与舞蹈学

音乐学院 15 上海戏剧戏曲学

戏剧学院 16 上海体育学

体育学院 17 上**

事海事

27 江苏 总计:18个 1

数学、中国语言文学

光学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系统科学 法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水生生物学

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交通运输工程、轮机工程

总计:57个 总计:97个

东南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新材料及其应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用、新能源发电与利用、控制科学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

建筑学、土木工程、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交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哲学、法学、美术学 通运输工程 艺术学理论 南京作物学、兽医学、现代园艺科学、畜牧学、农业信息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植物保护、农业资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学、大学 源与环境 南京 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物联网与控制技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

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核能安全与材料工程、软件

2

3

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4

南京兵器科学与技术 理工大学 苏州 大学

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力学、高端装备与微纳器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件设计制造、电子科学与

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学、物理学、绿色化学与化学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工程、光学工程、基础医学、特种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法医学、设计学 学、金融学、体育学

5

6

江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工

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设计学 程、药学工程与技术、动

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中国药学 医科大学

中药学

药物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

7

8

中国矿业工程、安全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地质学、机械工程、电气矿业学与工程 工程 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大学 土木工程 南京 师范大学

地理学、教育学、美术学

复杂系统建模与大规模科学计算、材料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生物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生物技术及其医药转化 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海洋科学

畜牧学、数学、化学、农村水土安全与环境保护 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能源技术与装备、轻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防灾与技能、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9

10 江苏

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

11 南京

医科大学 12 河海水利工程

大学 13 扬州

大学 14 南京

工业大学

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作物学、兽医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15 南京大气科学

信息大学 16 南京

美术学 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

学院 17 南京

邮电大学 18 南京林业工程

林业大学 19 南京

中医药大学 20 常州

大学 21 江苏

师范大学 22 徐州

医科大学 23 江苏

科大 24 苏州

科技大学 25 南京

审计大学 26 淮海

工学院 27 解放

军理工大学

14 浙江 总计:1个1

中国美术学 美术学院 2 浙江 工业大学 3 浙江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有机光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林学、风景园林学

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植物学 中医学、中药学

中西医临床结合

化学工程与技术、新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有机化学

麻醉学 医药生物学

先进材料及加工技术

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环境功能材料与技术

现代审计科学

水产

大气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 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总计:5个

总计:36个 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药物化学、化工过程机械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

大学 4

宁波

大学

5

温州

医科大学 6 浙江 纺织科学与工程理工大学 7 杭州

电子科技大学 8 杭州

师范大学 9 浙江

中医药大学

10 浙江

工商大学 11 中国

计量大学 12 浙江

海洋大学 13 浙江

农林大学 14 温州

大学 (四)华东二区(鲁皖闽赣):

总 A类学B类学科

数大学 科 总计:46个 31 总所

名称 计:6

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工程力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近海冲击与安全工程 临床医学

机械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软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数学、生物学、有机化学

中医临床基础、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食品科学与工程、统计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海洋科学、水产

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 化学

C类学科

总计:125个

12 山东 总计:总计:32个

6个 1

总计:53个

山东数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息与通信工程、口腔医学、公共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卫生与预防医学、应用经济学、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法学、政治学、考古学 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海洋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大气科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海洋学、水药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学 产

中国石油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石油天然气大学 工程 山东 农业大学 青岛 大学 山东 师范大学 青岛 科技大学 济南 大学 山东 科技大学

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

化工过程机械、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森林培育学

神经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病原生物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

2

3

4

5 生理学、眼科学

6

7 化学工程与技术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眼科学

8 9

测绘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 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软件

工程

机械工程

10 山东

理工大学 11 山东

中医药大学 13 青岛

理工大学 14 曲阜

师范

中医学

土木工程

数学、光学

15 聊城

大学 16 青岛

农业大学 7 1

安徽 合肥 工业大学 安徽 大学 安徽 师范大学 安徽 医科大学 安徽 农业大学 安徽 理工大学 安徽 工大

光通信科学与技术、分析化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树学 总计:22个

总计:4个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程 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土

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化学、生态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汉语言文字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

2 3

4

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生物学、林学

5 茶学

6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冶金工程 总计:38个

7 8 1

福建 总计:总计:8个

2个

厦门化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统计学、理论经济生态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大学 海洋科学、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 管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

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福州 大学

化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药物分析学

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 数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

2

3

福建 农林大学 福建 师范

植物保护学、林学

4 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

5

福建 医科大学 华侨 大学 集美 大学 福建 中医药大学 江西 南昌 大学 江西 师范大学 江西 农业大学 江西 财大

基础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药理学

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数量经济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学 中医骨伤科学

6 7 8

4 1

总计:2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总计:12个

生物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内科学、外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化学

2

3 作物学、畜牧学、林学

4 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五)华中地区: 总数35所

A类学科 B类学科

大学 总计: 总计:97个 19个 名称

C类学科

总计:146个

15 湖北 总计:13个 总计:50个 总计:71个

1 武汉化学、生物数学、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统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

大学 学、测绘科电气工程、信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

学与技术、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临床医水利工程 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

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世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 界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学 2 华中机械工程、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

科技光学工程、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力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大学 电气工程、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乡规划学、软件工程、船舶与

公共卫生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水利工海洋工程、理论经济学、社会预防医学 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管

管理 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3 华中生物学、作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植农业工程、土资源管理

农业物学、园艺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风景园林学、大学 学 水产、农林经济管理 4 华中 师范大学

数学、物理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农药

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公共管理学、情报学

5 武汉材料科学与机械工程、船舶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

理工工程 设计学 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交大学 通运输工程 6 中国地质学 地质大学 7 中南

财经政法大学 8 武汉

科技大学 9 湖北

大学 10 武汉

纺织大学 11 三峡

大学 12 长江

大学 13 武汉

工程大学 14 武汉

轻工大学 15 海军

工程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应用经济学

材料科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总计:43个

11 湖南 总计:5个 总计:39个

1 国防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数学、物理学

科学与技术、信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技术息与通信工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大学 程、航空宇与工程

航科学与技术

2 中南材料科学与数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控物理学、化学、控制科学与工

大学 工程、冶金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程、法学、工商管理、社会医

工程 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3 湖南

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物理学、统计学、电气工程、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软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件工程、应用经济学、城乡规学 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

管理 生物学 数学 作物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英语语言文学、舞蹈学 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植物保护 植物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 交通运输工程

核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 矿业工程、机械工程

4 湖南

师大 5 湘潭

大学 6 湖南

农业大学 7 中南

林业科大 8 长沙

理工 9 南华

大学 10 湖南

科技大学 11 湖南

中医药大学 1 郑州

大学

生态学

土木工程

中医学

9 河南 总计:1个 总计:7个 总计:32个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数学、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术 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软

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物化学、考古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英语语言文学

2 河南

大学

3 河南

师范大学 4 河南

农业大学 5 河南

科技大学 6 河南

理工大学 7 河南

工业大学 8 河南

中医药大学

动物学 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

作物学

林学、农业工程、兽医学、畜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儿科学

9 解放测绘科学与信息与通信工程

军信技术 息工程大学 (六)华南地区: 总数20所 1

A类学科 B类学科 大学 总计: 总计:45个 6个 名称

C类学科

总计:88个

14 广东 总计:6个 总计:44个 总计:66个

中山化学、生物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地质学、力学、光学工程、

大学 学、临床医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信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

学、工商管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口腔程、护理学、应用经济学、理 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哲学、政治学、基础心理学、外国

理论经济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公共语言文学、图书馆学 管理 华南轻工技术数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生物学、统计学、交通运输理工与工程、材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风景园林大学 料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工商管理

工程 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

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华南 师范

心理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教

2

3

4

暨南 大学

应用经济学

生物学、统计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际关系、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

5

华南 作物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学、农业工程 生物学、生态学、食品科学

农业大学 6

南方 医科大学 7 汕头 大学 8 深圳 大学 9

广东 外语外贸大学

10 广州

大学 11 广东

工业大学 12 广州

医科大学 13 广州

中医药大学 14 广东

海洋大学 5 广西 1

广西 大学

2 广西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中医学

总计:1个 微生物学

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农林经济管理 生物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基础数学、海洋生物学、结构工程、生物化学与生物分子学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法学

外国语言文学、国际贸易

数学、土木工程、统计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临床医学

中药学

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 总计:22个

土木工程、化学光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兽医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应用化学

3

广西 医科大学 桂林 电子科大 桂林 理工大学 海南 大学

肿瘤学、耳鼻咽喉科学、儿科学、内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理学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植物学、作物学

4

5

6

(七)西南地区: 总数26所

A类学科 B 类学科

大 总 总计:51个 学 计:7个 名称

C类学科

总计:102个

11 四总计:6总计:34个

川 个 1 四

川大学

总计:45个

生物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工程、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土木工程、植物保护、宗教学、理口腔医件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论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英学、临床核科学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语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医学 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学 电子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技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术、信息工程、学与工程 与通信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2 电

子科技大学

3 西交通运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

南输与工交程 通大学 4 西

南财

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

大学 5 四

作物学、畜牧学、林学

川农业大学 6 成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都理工大学 7 西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南石油大学 8 西

南科技大学 9 成

中药学 都中医药大学 10 四

川师范大学 11 成

都信

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园艺学、兽医学、草学

土木工程、地球物理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医学

基础数学

大气科学

工程大学

6 重总计:1总计:13个

庆 个

总计:37个

1 重电气工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冶金工程、

庆程 大学 2 西

南大学 3 重

庆医科大学 4 西

南政法大学 5 重

庆邮电大学 6 重

庆交通大学 3 贵

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风

件工程 景园林学、应用经济学、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心理学、教育学、畜牧学

数学、化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水产养殖

生物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理学、护理学

法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

总计:4个

1 贵

州大学 2 贵

阳医科大学 3 贵

州师范大学 6 云

总计:4个 南 1 云

生物学、生态学南大学 2 昆

冶金工程

明理工大学 3 云

植物保护 南农业大学 4 西

南林业大学 5 昆

软件工程、植物保护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地理学

总计:16个

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民族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畜牧学

林学、林业工程

外科学、肿瘤学

科大学 6 云

南师范大学 总数25所

地理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七)西北地区:

A类学科 B类学科

大学 总计: 总计:59个 12个 名称

C类学科

总计:113个

14 陕西 总计:9个 总计:53个 总计:70个

1 西安机械工程、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仪器科学与统计学、软件工程、基础

交通动力工程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大学 及工程热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应

物理、电气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用经济学、国际法、公共工程 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2 西北材料科学力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数学、物理学、化学、仪

工业与工程、航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大学 空宇航科技术、软件工程、水声工程 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

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

输工程、声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3 西安信息与通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数学、物理学、仪器科学

电子信工程、电算机科学与技术 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科技子科学与软件工程 大学 技术 4 西北植物保护 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生物学、生态学、水利工

农林境、畜牧学、兽医学、林学 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科技景园林学、草学、农林经大学 济管理 5 西北 大学

化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古数学、物理、地理学、生学 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药物化学、软件工程、科学技术史、中药学、理论经济学 化学

数学、物理、生物学、地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6 陕西

师范

7 长安

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言文学、旅游管理 地质学、地质资源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 矿业工程、岩土工程

8 西安

理工大学 9 陕西

科技大学 10 西安

建筑科大 11 西安

科技大学 12 西安

美术学院

水利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土木工程、建筑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美术学

13 第四基础医学 生物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军医药学 大学 14 空军

工程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器科学与技术 学与技术

总计:27个

5 甘肃 总计:3个 总计:5个

1 兰州化学、生态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 地质学、力学、材料科学

大学 学、草学 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环境科学、畜牧学、地质工程、临床医学、民族学、历史文献学 2 西北

师范大学 3 甘肃草学

农业大学 4 兰州

理工大学 5 兰州

化学、物理学、数学、地理学

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材料科学与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

大学 青海 大学

宁夏 大学

4 新疆 1 新疆

大学

2 石河

子大学 3 新疆

农业大学 4 新疆

医科大学

总计:1个

草学

程 高原医学 水利工程、草学 总计:13个

数学、动物学、地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水利工程

药学、外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篇5:重磅!中国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拟定名单

本消息来源于网络,不担保消息的真实性,仅供大家参考

一、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二、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拟定名单:

(一)华北地区:

总数57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52个

B类学科 总计:93个

C类学科 总计:170个

33 北京 总计:45个 总计:63个 总计:84个

1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护理学 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 园艺学、草学、生态学 农业经济管理

3 中国人民大学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统计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 农林经济管理、档案学

4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戏剧与影视学 生物学、统计学、哲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理论、公共管理学

5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数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6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机械及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7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8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9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统科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10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11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生物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

12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质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13 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学

14 中国矿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5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生物医学工程

16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风景园林学 林业工程 植物学、生态学、林业经济管理

17 北京中医药学 中医学、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18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9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

20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政治学

21 对外经贸大学 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22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戏剧戏曲学、电影学 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23 首都师大 数学、美术学、音乐学 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

24 中央民大 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华民族史

25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外交学

26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与国际教育

27 外交学院 外交学 国际政治与关系

28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 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29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 舞蹈学

30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戏曲学 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31 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学 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32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33 北京体大 体育学

8 天津 总计:7个 总计:22个 总计:29个

1 南开大学 数学、化学、生物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生物学、物理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药学、工商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公共管理

2 天津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 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风景园林、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

3 天津医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理学

4 天津科技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5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6 天津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天津师大 心理学、政治学

8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

7 河北 总计:0个 总计:4个 总计:28个

1 燕山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

2 河北大学 化学、动物学、光学工程

3 河北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

4 河北医科大学 生理学、法医学、神经病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药理学

5 河北师范大学 数学、生物学

6 河北农业大学 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

7 华北理工大学 冶金工程

6 山西 总计:0个 总计:2个 总计:18个

1 山西大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哲学

2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电气工程

3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设计及理论

4 山西师大 化学

5 山西医科 生理学

6 山西农大 作物学、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3 内蒙 总计:0个 总计:2个 总计:11个

1 内蒙古大学 生态学 生物学、理论物理、应用数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学

2 内蒙古农大学 草学 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林学

3 内蒙科大 冶金工程

(二)东北地区:

总数29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19个

B类学科 总计:51个

C类学科 总计:106个

15 辽宁 总计:5个 总计:14个 总计:52个

1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水利工程 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化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机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工商管理

2 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矿业工程 化学、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哲学、公共管理

3 沈阳药科大学 药学 中药学

4 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生物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5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国际法学

6 东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

7 沈阳农业大学 园艺学 农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学、食品科学

8 大连医科大学 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9 大连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10 辽宁师范大学 地理学、物理化学、心理学

1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

12 沈阳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

13 大连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学

14 辽宁科技大学 冶金工程

1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4 吉林 总计:2个 总计:21个 总计:30个

1 吉林大学 化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农业工程、兽医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应用化学、交通运输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毒理学、药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日本语言文学、技术经济管理、

2 东北师范大学 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 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环境科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3 长春理工大学 光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

4 延边大学 朝鲜语言文学 生理学、药物化学

10 黑龙江 总计:12个 总计:16个 总计:36个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城乡规划学、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技术经济管理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3 东北林林业大学 林学、林业工程 生态学 生物学、风景园林学

4 东北农业大学 兽医学、畜牧学 作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植物学、蔬菜学

5 哈尔滨医科大学 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6 东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7 黑龙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医学、药学

8 黑龙江大学 化学

9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10 哈尔滨师范大学 遗传学、自然地理学、音乐学与舞蹈学、美术学

(三)华东一区(沪苏浙):

总数56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34个

B类学科 总计:99个

C类学科 总计:181个

15 上海 总计:15个 总计:37个 总计:48个

1 同济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 数学、物理、生物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化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2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学、教育学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 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体育学、世界史、公共管理、金融学

3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 数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4 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生物学

5 上海大学 冶金工程、电影学、美术学 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设计学

6 东华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7 上海财经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统计学、工商管理 法学

8 上海外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

9 上海中医大学 中药学、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10 上海师范大学 数学、中国语言文学

11 上海理工大学 光学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系统科学

12 华东政法大学 法学

13 上**洋大学 水产 食品科学与工程、水生生物学

14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学与舞蹈学

15 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戏曲学 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16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17 上**事海事 交通运输工程、轮机工程

27 江苏 总计:18个 总计:57个 总计:97个

1 东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新材料及其应用、新能源发电与利用、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哲学、法学、美术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 现代园艺科学、畜牧学、农业信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物联网与控制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核能安全与材料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4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力学、高端装备与微纳器件设计制造、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苏州大学 数学、物理学、绿色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基础医学、特种医学、设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法学、金融学、体育学

6 江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药学工程与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7 中国医科大学 药学 中药学 药物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

8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质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9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教育学、美术学 复杂系统建模与大规模科学计算、材料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生物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

10 江苏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生物技术及其医药转化

11 南京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2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 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海洋科学

13 扬州大学 作物学、兽医学 畜牧学、数学、化学、农村水土安全与环境保护

14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能源技术与装备、轻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防灾与技能、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15 南京信息大学 大气科学

16 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 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

17 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有机光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18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林学、风景园林学 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植物学

19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中西医临床结合

20 常州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新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21 江苏师范大学 有机化学

22 徐州医科大学 麻醉学 医药生物学

23 江苏科大 先进材料及加工技术

24 苏州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环境功能材料与技术

25 南京审计大学 现代审计科学

26 淮海工学院 水产

27 解放军理工大学 大气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14 浙江 总计:1个 总计:5个 总计:36个

1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2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药物化学、化工过程机械

3 浙江师范大学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宁波大学 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工程力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近海冲击与安全工程

5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6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软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8 杭州师范大学 数学、生物学、有机化学

9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基础、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 浙江工商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统计学

11 中国计量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2 浙江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13 浙江农林大学 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

14 温州大学 化学

(四)华东二区(鲁皖闽赣):

总数31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6个

B类学科 总计:46个

C类学科 总计:125个

12 山东 总计:6个 总计:32个 总计:53个

1 山东大学 数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 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

2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环境科学与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药学、大气科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4 山东农业大学 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森林培育学

5 青岛大学 生理学、眼科学 神经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病原生物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6 山东师范大学 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

7 青岛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8 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眼科学

9 山东科技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软件工程

10 山东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11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13 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

14 曲阜师范大学 数学、光学

15 聊城大学 光通信科学与技术、分析化学

16 青岛农业大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树学

7 安徽 总计:4个 总计:22个

1 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2 安徽大学 化学、生态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汉语言文字学

3 安徽师范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

4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5 安徽农业大学 茶学 生物学、林学

6 安徽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7 安徽工大 冶金工程

8 福建 总计:2个 总计:8个 总计:38个

1 厦门大学 化学、海洋科学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生态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2 福州大学 化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药物分析学

3 福建农林大学 植物保护学、林学 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

4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 数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

5 福建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药理学

6 华侨大学 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数量经济学

7 集美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学

8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骨伤科学

4 江西 总计:2个 总计:12个

1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内科学、外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 江西师范大学 化学

3 江西农业大学 作物学、畜牧学、林学

4 江西财大 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五)华中地区:

总数35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19个

B类学科 总计:97个

C类学科 总计:146个

15 湖北 总计:13个 总计:50个 总计:71个

1 武汉大学 化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 数学、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电气工程、信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 统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世界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学

2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水利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管理 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力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3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风景园林学、水产、农林经济管理 农业工程、土资源管理

4 华中师范大学 数学、物理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农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公共管理学、情报学

5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船舶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设计学 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6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8 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科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9 湖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 武汉纺织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11 三峡大学 水利工程

12 长江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3 武汉工程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14 武汉轻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15 海军工程大学 电气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11 湖南 总计:5个 总计:39个 总计:43个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数学、物理学

2 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数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法学、工商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3 湖南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物理学、统计学、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4 湖南师大 生物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英语语言文学、舞蹈学

5 湘潭大学 数学 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6 湖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生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植物保护

7 中南林业科大 生态学 植物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

8 长沙理工 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9 南华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

10 湖南科技大学 矿业工程、机械工程

11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9 河南 总计:1个 总计:7个 总计:32个

1 郑州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数学、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物化学、考古学

2 河南大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英语语言文学

3 河南师范大学 动物学 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

4 河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林学、农业工程、兽医学、畜牧学

5 河南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6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7 河南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8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儿科学

9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六)华南地区:

总数20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6个

B类学科 总计:45个

C类学科 总计:88个

14 广东 总计:6个 总计:44个 总计:66个

1 中山大学 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工商管理 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

科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哲学、理论经济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 地质学、力学、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护理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基础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图书馆学

2 华南理工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数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统计学、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工商管理

3 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教育学、体育学

4 暨南大学 应用经济学 生物学、统计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际关系、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

5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学、农业工程 生物学、生态学、食品科学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农林经济管理

6 南方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物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7 汕头大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数学、海洋生物学、结构工程、生物化学与生物分子学

8 深圳大学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法学

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国际贸易

10 广州大学 数学、土木工程、统计学

11 广东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12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13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药学

14 广东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

5 广西 总计:1个 总计:22个

1 广西大学 微生物学 土木工程、化学光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兽医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2 广西师大 化学、应用化学

3 广西医科大学 肿瘤学、耳鼻咽喉科学、儿科学、内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理学

4 桂林电子科大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5 桂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6 海南大学 植物学、作物学

(七)西南地区:

总数26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7个

B类学科 总计:51个

C类学科 总计:102个

11 四川 总计:6个 总计:34个 总计:45个

1 四川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临床医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学 力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植物保护、宗教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英语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2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3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工程 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4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

5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畜牧学、林学 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园艺学、兽医学、草学

6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 土木工程、地球物理学

7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8 西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9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医学

10 四川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1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6 重庆 总计:1个 总计:13个 总计:37个

1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 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冶金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应用经济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2 西南大学 心理学、教育学、畜牧学 数学、化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水产养殖

3 重庆医科大学 生物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理学、护理学

4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

5 重庆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 重庆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

3 贵州 总计:4个

1 贵州大学 软件工程、植物保护

2 贵阳医科大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3 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学

6 云南 总计:4个 总计:16个

1 云南大学 生物学、生态学 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民族学

2 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3 云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畜牧学

4 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林业工程

5 昆明医科大学 外科学、肿瘤学

6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七)西北地区:

总数25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12个

B类学科 总计:59个

C类学科 总计:113个

14 陕西 总计:9个 总计:53个 总计:70个

1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统计学、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应用经济学、国际法、公共管理

2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力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水声工程 数学、物理学、化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声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学、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 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林学 生物学、生态学、水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

5 西北大学 化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古学 数学、物理、地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药物化学、软件工程、科学技术史、中药学、理论经济学

6 陕西师范大学 化学 数学、物理、生物学、地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

7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地质学、地质资源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

8 西安理工大学 水利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

9 陕西科技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10 西安建筑科大 土木工程、建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

11 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矿业工程、岩土工程

12 西安美术学院 美术学

13 第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生物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14 空军工程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5 甘肃 总计:3个 总计:5个 总计:27个

1 兰州大学 化学、生态学、草学 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 地质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畜牧学、地质工程、临床医学、民族学、历史文献学

2 西北师范大学 化学、物理学、数学、地理学

3 甘肃农业大学 草学 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4 兰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5 兰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

青海大学 高原医学

宁夏大学 水利工程、草学

4 新疆 总计:1个 总计:13个

1 新疆大学 数学、动物学、地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 石河子大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3 新疆农业大学 草学 水利工程

4 新疆医科大学 药学、外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外交学院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相关文章:

1.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2.中国大学100强名单

3.中国梦征文获奖名单

4.外交发言稿

5.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名单

6.2022感动中国人物名单一览

7.外交风云评价

8.外交礼仪活动

9.外交学院国际名校本硕连读班级活动纪实

10.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完整版

下载word文档
《外交学院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