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探究音译外来词的规范问题

探究音译外来词的规范问题

2023-02-24 08:43:3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筋肉禁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探究音译外来词的规范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探究音译外来词的规范问题,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音译外来词的规范问题

篇1:探究音译外来词的规范问题

探究音译外来词的规范问题

在汉语外来词当中,音译型外采词是表意功能最差的.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音译外来词都被其他类型的外来词所取代,因此对音译外来词的规范历来是外来词研究中的热点.对音译外来词的规范,要充分考虑约定俗成、汉语特点、层次性等因素,实行区别对待、区别处理.不能搞“一刀切”、“简单化”.

作 者:王保辉 卢海滨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6) 分类号:H1 关键词:汉语   字母词   现代汉语词典  

篇2:外来词音译特点分析论文

有关外来词音译特点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大量外来词汇在汉语中“登堂入室”,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多姿多彩。为了尽量保持这些外来词的原貌,我们往往采用音译的方法。我们拟从语用的视角讨论外来词的音译特点及发展趋势:直接使用、音译与意译逐渐融合、以及音译词翻译逐渐“人性化”等。

关键词:外来词;音译;趋势

一、汉语外来词的音译特点

起初的音译词,多是因为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他国语有一些词在本族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而以本族语中同音的文字代替而形成的。它使用汉字来译写外语词的读音,其内部的音节往往没有意义,所以这类音译词似乎没有更多的理据性。这些音译词除了大量的人名、地名外,还存在许多这样的一类词:纳米(nanometer)、基因(gene)、荷尔蒙(hormone)、雷达(radar)、幽默(humor)、香格里拉(shangrila)等。随着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融合,异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将会缩小,这类音译词新出现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

在音译词中,还有一类就是在汉语可以找到对应意思的汉语词汇,但仍音译,如:引擎(engine发动机)、麦克风(microphone扩音机)、拷贝(copy复制)、克隆(clone细胞无性繁殖)等。随着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具有多元化背景的人越来越多。

在外来词领域还存在另一种情形,即对借用的外来词既不意译也音译,而是直接在行文中援引该外来词,如email、windows、XP、.com、http等。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全新的语言现象,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等就属于直接引用的情况,只不过是人们对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在传统的自然科学中,这种现象也很常见,如:数学中的正弦、余弦、对数;化学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各种化学方程式;生物科学中的DNA技术;医学中的CT和电子产品中的CD、DVD等等。这或许是双语教学为什么在理工科中更容易推广的主要原因吧。在社会科学中,这种现象其实也并不陌生,如WTO、UN、APEC、NATO、EU、MBA、MPA、VIP、EQ、IT等。艾滋病的肆虐让人们熟悉了AIDS,爱好篮球的人不会对NBA陌生。《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专门在词典正文的后面,附上英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共收录了182个这样的词语,其中只有RMB、NHK两个词是汉语拼音的缩略语,其他的都是英文直接引用的词以及缩略词2。这种只有在英文词典中才可以见到的现象出现在汉语词典中,说明这种词语已经发展到了不应被人忽视的地步。语言的这种发展趋势,会使一些词语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国际语言,减少了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障碍,加快了文化的传播。这种情形在官方的正式文件中也普遍存在。如同日本语中有1450个常用汉字一样,强势语言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出现在他族语言中,实际上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这种趋势还将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到来而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二、音译与意译逐渐融合

音译词,不管其原借词在本族语中有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它在使用的时候注重的是音相近似;而意译词则是根据原借词的本来意思译为本族语。尽管音译词是引入汉语中无对应词与外来词汇的最简便的方法,但其功能重在表音,表意功能较弱。而汉语是讲究音、形、义结合的一种语言,因此,在外来词的借用上就出现了音译词与意译词逐渐融合的趋势,而不是界限分明,形如泾渭,从而使外借词更具生命力。目前,除了专有名词以纯音方式进入汉语还保留着较为鲜明的外来色彩外,大多数音译词在借用过程中注重汉语意思的表达,只要运用得当,因一次也能拟音又能达意,达到音意兼译的效果。如“”(hacker)一词既模拟了hacker的语音,意义上又与其神合,也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律,可谓神来之笔。此外,俱乐部(club)、维他命(vitamin)等外来音译词都译得非常巧妙,体现了汉语非凡的表现力。

词汇是一切语言中最敏感、最活跃的因素,其发展变化不会如自然科学那么有规律,但是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的音译词会逐渐融入到汉语体系中而且能通过其形表达一定的意义。这种音译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具有外族语的血缘,在形式上以及部分内容上含有外来因子;另一方面在形式和内容上又或多或少被汉化了。这样就可能在不同语言间形成音相近意相通的'诸如“秀”、“酷”、“吧”等词汇,它们既散发着“洋”而“新”的现代气息,同时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积淀。

三、音译词逐渐“人性化”

早期的音译词,基本上只能表音,而不能达意,甚至有些字,好像是专门为外来词造的,如费尔泼赖(fairplay公平竞争),哀的美敦书(ultimatum最后通牒),梵婀玲(violin小提琴),苦跌打(coupd''etat政变),盘尼西林(penicillin青霉素),德谟克拉西(democracy民主),德律风(telephone电话),烘焙鸡(homepage主页)。这些旧的音译词令人费解,易产生歧义;有的冗长拗口,不易记忆。

有一些音译词翻译,大多附加了符合汉民族审美心理的词义选择,如:来自日本美发店的“chic”,原来是“漂亮”、“时髦”的意思,汉译时改为“秀客”。“客”是原词中所没有的意思;据说与世界驰名的澳门葡京赌场同在一座建筑物内有一家“PizzaHut”比萨饼店,经营快餐的店主抓住赌客进赌场渴望赢钱的心理,特意把“PizzaHut”译成“必胜客”,取个好彩头,以吸引赌客就餐。这样的例子很多,特别是在商标及产品名称的译名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如:万宝路(marlboro)香烟,舒肤佳(safeguard)香皂,可口可乐(coke)饮料等都鲜明地体现了音译词力图汉化的倾向。这种汉语化的改造办法由来已久。据资料记载,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由于翻译佛经的需要,汉语中梵语和中亚的一些中介语(interlanguage)借入大量的词汇,由于词语结构上的矛盾,汉语就对其进行汉语化改造,如“佛”借自梵语buddha,音译为佛陀,佛驮,浮屠等等。汉语化后,再以此为基础造出佛土,佛门、佛法,佛像,佛身,佛经,立地成佛之类的词语,使之消除了外来的痕迹。这是汉语改造外来词的重要方法。汉语音译词在运用作为音译符号角色的汉字时,尽量运用那些接近外借词所制成事物或概念的形象之字眼,从而使我们由作为音译符号的几个汉字字面意思上迅速把原借词指称事物或概念的形象特点,进而联想而知原借词所指称的要领内容。实际上,这种翻译方法已经使音译词的意思内化到了本族语当中,成为本族语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这些音译词匠心独具,颇具艺术的表现力,已使外来词的翻译不再是一项纯粹的技术活了,而成为一门艺术,应该成为汉语借用外来词的一个努力方向。

港台地区,由于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在这些地区中使用的外来词,都远比大陆所使用的外来词要多得多。但像波霸(bra,胸罩)、波波(boob,胸部)等不符合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音译词,不一定能够进入主流社会,该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音译词的生存要经过民族传统文化的“检疫”,只有那些符合汉民族语言习惯的音译词才更容易为我们所接受。当然,前述第二特点,既现代音译在拟音的同时,又注意语义的表达,实际上也是音译词追求汉化的一种表现。

另外,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我们还经常把英语中如“euthanasia”(安乐死)这样的词译成“亚洲青年”。比起“安乐死”,外籍教师把它巧妙地转化为“youthofAsia”,后者听起来似乎更加婉转一些,更加“人性化”,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一下子也就记住了这个词。

汉语惊人的包容性和表现力是外来词得以大量进入并成功汉化的内在原因。今天,当人们身穿“T恤”(T-shirt),喝着“可乐”(coke),吃着“肯德基”(Kentucky),开着“宝马”(Beemer),逛着“网吧”(bar),唱着“卡拉OK”(karaoke),着实是“炫”(showy)了一把。

四、结语

由于民族文化存在差异,他族语在本族中找不到对应词的客观情况永远存在,但人们在引进该外来词的时候,不会一律将其完全按音译出,而会力求汉语化,使之符合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另外,在一些领域内还会出现直接使用外来词而不予翻译,进而形成一批在不同语言间的语词共同体,加速了汉语的国际化,使汉语更具包容性。随着词汇的互借使用,一方面会是一国语言变得更为丰富,另一方面也会使各种语言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大大扩展了汉语与国际主要语言在词义系统的一致性,使汉语更加严密`精确,有利于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李玄玉.略谈汉语音译词的地域文化差异[J].语言与翻译,,(03).

篇3:通过网络音译新词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通过网络音译新词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本文分析了一些网络音译新词的构词特点及其语用理据,通过对这些网络音译新词的.解读,讨论了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作 者:陈伟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H0 关键词:网络音译新词   “粉丝”   谐趣音译   语言规范  

篇4:外来词中的异体并存现象及其规范

外来词中的异体并存现象及其规范

一、外来词的界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同其他国家、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民族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各种各样的交流形式,都为语言的接触提供了客观条件.词语的借用即为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接触现象,于是外来词大量产生.

作 者:生辉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H1 关键词: 

篇5:公文处理规范问题

格式指的是一定的规格样式。公文格式是指公文各个组成部分的标注排列次序和编排式样,包括对纸张的规格尺寸、页面区域划分、文字符号的形体尺寸、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等的规定。

一、公文组成要素

份号、秘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18个要素组成。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3部分。

眉首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

主体 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版记 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二、公文用纸

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每页22行,每行28字。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三、排版要求

(一)排版规格:文字符号从上至下、自左而右依次横写横排。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

(二)字体字号

发文机关标识使用2号小标宋体字,红色标识;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送机关、附注、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正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

篇6:公文处理规范问题

从7月1日起,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 〕14号),现行的 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 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包括总则、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附则共8章,42条。

一、重新定义了公文处理相关概念

(一)《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也就是说公文处理由公文办理、管理、整理 (立卷)、归档等工作组成。

(二)《条例》规定,“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其中,公文拟制包括起草、审核、签发 3个环节 (在 《办法》中,这 3个环节均隶属发文办理)。《条例》同时将整理(立卷)、归档划归公文办理范畴。经此调整,公文处理工作由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组成。

二、增加了公文种类

《办法》规定公文种类有 13种,《条例》规定文种为 15种,增加了 “决议”和 “公报”,同时将 “会议纪要”改为“纪要”.原有 13个文种的适用范围与 《办法》的规定基本相同.

三、调整了公文格式要素

(一)《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从格式要素看,增加了 “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减少了“主题词”。考虑到 《办法》虽未对 “份号”、“页码”作出规定,但实际工作中一直在使用,属于增加的要素只有 “发文机关署名”.

(二)格式要素的应用有以下变化:一是规定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办法》只要求对绝密、机密公文标注份号);二是规定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办法》要求标注“特急”“急件”);三是规定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四是明确规定公文标题应标发文机关(《办法》未作强制性要求);五是规定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

四、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条例》减少了“行文规则”一章的条目,但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主要有:

(一)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办法》只对请示作此规定);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

(二)“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五)“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五、公文拟制更加强调程序规范

(一)在 “起草”环节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深入调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二)“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三)在“审核”环节强调,“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审。”在“签发”环节强调,“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办法》只对上行文作此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

六、简化了公文办理的环节

(一)在“收文办理”中,将“审核”改为“初审”,将“分办”、“批办”并入“承办”,并增加了“传阅”、“答复”2个环节。

(二)“发文办理”的环节由8个减少为 4个,其中,“起草”、

“审核”、“签发”3个环节列入 “公文拟制”,“用印”并入“印制”。《条例》将发文办理的“分发”改为“核发”,规定:“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七、公文管理更加注重安全保密

《条例》在第七章“公文管理”中着重强调了有关保密规定,提出了设立保密室和阅文室的要求,对公文定密和解密、密级文件的复制和汇编、公文的销毁和移交、新设立单位的发文立户等作出具体规定。

篇7:公文处理规范问题

行文规则是从公文拟制到运转全过程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制度,是以行文关系为核心的行文制度、行文方式的总和,是维护现行领导体制、保证机关正常工作秩序,促使公文迅速、准确传递和尽快发挥效力而必须遵循的准则。行文规则包含行文关系、行文制度、行文方式等内容。

一、公文的行文关系

二、公文的行文方向与方式

(一)下行文 (二)上行文(请示、报告、议案等) (三)平行文:

三、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一般规则: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要少发文,发短文。

2.属于部门职权范围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

3.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二)上行文规则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2.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3.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4.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和答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或其他个人报送公文,更不能同时直接主送几位领导者。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三)下行文规则

1.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互相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2.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3.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4.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5.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部门行文(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四)联合行文规则:

1.“同级”是前提;协商要一致。

2.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3.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4.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5.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6.应当确有必要,联合机关不宜过多,并应明确主办机关。

7.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8.联合行文一般应先由主办机关先签署意见,协办机关依次会签,一般不使用复印件会签。

9.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篇8: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问题

1、【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关于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有多种解释。

解释一:

注释是对学术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文末参考文献前,或用脚注,并用阿拉伯数字加圆圈标注。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学术论文时所引用的文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有两种标注方法:

一种方法是用序号在文中标注(按:右上标),文末则列具体信息,包括作者、文献名称、出版信息或刊物信息等。

另一种方法则在文末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的具体信息,包括作者、文献名称、出版信息或刊物信息等,而文中则只标注作者和著作出版年份,标注方式:[王荣生,],这就表示引用的这段话,来自王荣生出版的著作,该著作的有关具体信息,列在文末。如果引用了同一作者同一年度出版的两本以上的著作,则分别以a,b,c…… 注明。例如[王荣生a ,2019],这就表明,引用的这段话,来自于王荣生在20发表的第一本著作,该著作的具体信息,列在文末。如果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则也以a,b,c……注明。例如[王荣生,a],表明,引用的这段话,来自王荣生的a文章,该文章的具体信息,列在文末。

解释二:

注释是引用和对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以圆序号在文中标注,具体信息列于文末。

参考文献是没有引用但却对论文的写作起了很大的作用的文献。列于文末注释之后。

如果是这样,请注意:注释里里已经出现的文献则不再在参考文献中出现。

2、【注释的标注格式】

注释的标注格式分著作、期刊论文、报纸论文、析出文献和学位论文五种,它们略有不同。

【著作注释的标注格式】

圆圈序号-作者-圆点-文献题名-[文献分类标识]-圆点-出版地-冒号-出版社机构-逗号-出版年-圆点-页码-圆点

例如:①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9.

这个注释的意思是说:引用的这段话,是来自皮亚杰的著作《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一部著作;这部著作在北京出版;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是1980年出版的;引用的这段话在这该书的119页。

【期刊论文注释的标注格式】

圆圈序号-作者-圆点-文献题名-[文献分类标识]-圆点-刊物名称-逗号-出版年-逗号-(期号)-圆点

例如:①谈松华.民办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制度选择[J].教育研究,2019,(10).

这个注释的意思是说:引用的这段话,是来自谈松华的论文《民办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制度选择》,发表该论文的刊物是《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

【报纸论文注释的标注格式】

圆圈序号-作者-圆点-文献题名-[文献分类标识]-圆点-报纸名称-逗号-出版日期-(期号)-圆点

例如:①方大平.中国创新教育发展历程[N].中国教育报,2019-3-18(4).

这个注释的意思是说:引用的这段话,来自方大平的论文《中国创新教育发展历程》,发表该论文的报纸是2019年3月18日《中国教育报》,文章刊在这一天的第四版。

【析出文献的标注法】

所谓析出文献,就是论文集中的文章。引用的是论文集中的文章,如果该论文集中的论文作者是一个人,则参照著作标注法标注。如果论文集中的文章,不是一个作者,则注释基本格式是:

圆圈序号-作者-圆点-文献题名-[文献分类标识]-圆点-论文集编辑者-圆点-论文集名称-[文献分类标识]-圆点-出版地-冒号-出版社机构-逗号-出版年-圆点-页码-圆点

例如:①徐勋.加拿大的课程设置[A].金一鸣,钱景舫.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92-93.

这个注释的意思是说:引用的这段话,来自徐勋的《加拿大的课程设置》一文;该文章收入金一鸣和钱景舫合编的一本论文集《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中;这本书是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引用的这一段话在这本书的92到93页。

【学位论文注释标注格式】

圆圈序号-作者-圆点-文献题名-[文献分类标识]-圆点-大学所在地-冒号-大学名称和学术机构名称-逗号-作者入学年-学位名称和“论文”-圆点

例如:①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2019级博士论文.

【文献分类表】

【非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

如果该文献只是在写作过程和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引用到它,这种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论文和析出文献的标注格式与注释相同,著作类去掉页码则可。

篇9:IPO常见财务规范问题

1.会计核算基础方面的不规范,

(1)会计主体混乱,未能分清公司与股东的界限,未能分清关联公司之间的界限。

(2)存在两套账。不少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生存压力大、法制观念薄弱,再加上中国的税负重,企业的避税、省税冲动较大,两套账的情况并不少见。公司有着上市的想法后,两套账就再也不可能了,必须两账合一。

(3)未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建立账务,财务人员对《企业会计准则》认识不深,还使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拟上市公司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规范账务核算。

(4)没有规范的企业自己制定的会计政策,随便使用会计政策及会计变更。《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自身对某些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制定规定,规定一旦制定并经审批,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必须经一定程序的审批。

(5)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如,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不一致;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没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对方遗失发票需复印的未履行登记手续,复印件提供人员与收件人员未签名或盖章;编制发放劳务费等款项人员名单表,没有劳动起止时间、内容、领款人身份证号码等栏目,不能全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

(6)随意填写会计记账凭证。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并未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记账凭证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漏盖出纳、审核、复核等人员的印鉴;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填制。

(7)登记会计账簿不规范。如个别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未签字或者盖章,账簿的登记、更错、结账不够规范。

(8)使用财务软件不规范。如没有设置“制单人”、“复核人”、“审核人”、“过账人”,没有换人审核、过账。没有设置规范的软件使用权限。

2. 账务处理常见的问题。

(1)现金使用违反《现金管理条例》,如坐支现金,超范围使用现金,现金库存超额,现金存进个人银行卡,

(2)应收票据问题,应收票据没有视同现金管理,收到票据没有及时入账。

(3)应收账款问题,核算混乱,导致应收账款一塌糊涂,不清晰,不准确,没有与客户对账,无法进行函证,没有账龄分析,没有提取坏账准备。

(4)预付账款问题。存在预付账款长期挂账,未清理,对不能完成交易的事项未能及时取消,收回预付账款。

(5)其他应收款问题。其他应收款是一个大杂烩,存在不规范的资金占用情况,其他应收款没有及时清理、核销。没有对账,无法进行函证,没有账龄分析,没有提取坏账准备。

(6)存货问题。存货核算混乱,没有详细准确的存货进销存明细账,实物和账务差异较大,没有进行定期盘点,没有及时对呆滞存货进行处理,没有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7)固定资产问题。固定资产没有明细清单,没有及时盘点,没有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产权不清。没有清晰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8)无形资产问题。没有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提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产权不清。

(9)应付账款问题。应付账款不清晰、不准确,没有与供应商对账。无法进行函证。

(10)其他应付款问题。存在长期未清的情况。

(11)注册资金问题。存在注册资金不实、没有到位、抽逃注册资金情况。存在股权代持、股权不清、股权纠纷情况。

(12)收入确认问题。未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收入确认,只是理解为“开发票”确认收入,存在未开票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情况。

(13)成本核算。存在成本核算不规范,随意归集和分配,随意结转成本,人为调节利润。

(14)费用核算。费用审批不规范,费用明细混乱。

(15)递延所得税问题。未能准确进行会计处理。

(16)现金流量表问题。会计人员不能编制准确的现金流量表。

3. 税务问题。

公司有所谓“节税、省税”的想法,按章纳税理念不强,违反税法的情况较为普遍。

(1)采购未能全部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开票收入没有入账申报。存在用于非增值税项目的进项抵扣。混合销售界限不明,核算不清。

(2)未能取得正规费用发票

未能正确核算利润,正确缴纳企业所得税。

篇10:新词语规范问题初议

新词语规范问题初议

规范化是社会语言共同体的需要,信息社会更需要规范化.语言文字在“变异”的`同时要进行“规范”,词汇系统也是这样,当新造词语出现的时候,要对其进行规范,这样语言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处理好新词语规范问题,就要解决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词语的规范问题;二是新词语的规范标准(填充性、明晰性、经济性、互补性)问题.

作 者:张剑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务处,黑龙江,哈尔滨,150500 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6(1) 分类号:H102 关键词:新词语   规范   原则  

【探究音译外来词的规范问题】相关文章:

1.外来词中的异体并存现象及其规范

2.《背影》中考重点问题探究

3.故宫导游词音译英语

4.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问题

5.《小石潭记》问题探究

6.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探究论文

7.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探究

8.《辛弃疾词》问题的探究与探究的思路

9.《柳永词》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介绍

10.李夏怡rose音译歌词

下载word文档
《探究音译外来词的规范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