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触摸是宝宝最好的早教

触摸是宝宝最好的早教

2023-01-30 08:17: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兹卡班所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触摸是宝宝最好的早教,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触摸是宝宝最好的早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触摸是宝宝最好的早教

篇1:触摸是宝宝最好的早教

触摸是宝宝最好的早教 -资料

听音乐、看动画、玩玩具……为了给宝宝良好的早教,年轻的父母可没少花功夫,最近有一项研究结果又给了你一个新的早教方向:对10个月左右的婴儿,“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研究者发现,比起让宝宝看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东西,让他碰一下那些东西,亲手把弄一番,他对别人做事的理解能力会提高很多。这说明,对宝宝来说,触摸是比观察更重要的.成长经验。

在研究中,宝宝们被分成三组,一组观察物体,一组触摸物体,另外一组什么也不做,

资料

而另有成年人把物体当作工具,在他们面前演示。结果发现,只有触摸过物体的宝宝意识到,这个物体可以被用来当作工具——和另外两组相比,他们看工具的时间明显长于看普通玩具的时间。

不过,很多父母不给宝宝碰东西,是宝宝很喜欢“品尝”各种玩具,见到什么都往嘴里塞。那么就建议,只要不会伤害宝宝的健康,在清洁干净的前提下,尽量给宝宝自己动手的机会。

篇2:什么是宝宝最健脑的运动

什么是宝宝最健脑的运动 -资料

弹跳运动最佳

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凡是有氧运动皆有健身、健脑作用,尤以弹跳运动为佳,

·跳绳

跳绳以下肢弹跳及后蹬动作为主,并带动手臂、腰部、腹部的肌群运动,促使呼吸加深加快,吸氧增多,二氧化碳排泄加速,加上绳子刺激拇指穴位,两脚心不断地被地面按摩,通过足反射区刺激大脑,思维、记忆、联想力大增。

·跳舞

跳舞可锻炼并提升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敏锐度与记忆力。根据调查表明,坚持学习舞蹈的孩子,其文化课成绩都比较好。

同时,弹跳运动对骨骼、肌肉、肺及血液循环系统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从而使孩子长得更高、更壮、更健康。此外,这种运动对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淋巴系统也很有益。这对增强孩子对多种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生命与健康离不开振动

弹跳运动之所以如此富有魔力,主要得益于弹跳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生命与健康离不开振动。因为人体本身就是由一系列振动系统构成的,如胃有规律的.收缩、肠的不停蠕动、心脏的不息搏动、肺的呼吸吐纳等。如果孩子常做弹跳运动,将这种“外源性”振动与“内源性”振动结合起来,健身与健脑的效益会更加突出,

资料

・ 跳出个聪明宝宝

专家表示:对孩子施行弹跳训练,得根据孩子的年龄与运动能力的发育情况来定。

·10个月左右的

宝宝开始尝试站立,此时父母可扶孩子站立起来,并用手托住其两侧腋窝,孩子将会借力用两脚频频跳跃。

·1岁半后

可在床上或光洁的地板上放一坐垫,让孩子站在坐垫上往下跳。

·2岁后

孩子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可做“兔跳游戏”,即父母在前面双脚跳动作示范,孩子模仿着向前跳;或者父母两手拉着孩子的小手,让他借力向上跳,谓之拉手跳。

·3岁后

孩子完全能够独立地进行各种弹跳活动了,花样也可多起来,除了上面提到的跳绳、舞蹈外,还有踢毽子、跳橡皮筋、跳水等。父母可根据他的爱好,鼓励他选择一种或几种交叉练习,每次10分钟就够了。

注意事项

・   一些父母担心,跳多了会损伤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有些多余。

人在弹跳时,虽然受到很大的外力冲击,而且这种冲击力确有从下肢传向脑部的趋向,但巧妙的人体骨骼关节构造,就像在人的体内安装了一系列缓冲装置一样,这些装置完全能将这种冲击力予以化解于无形之中,以确保大脑安然无恙。

因此,跳只会起到健身、健脑的作用。另外,一些安全防卫的准备措施当然也很必要,父母不妨站在旁边关注孩子,以避免发生意外。

篇3:哪些宝宝是最需要补钙的

1、冬季出生的宝宝

补钙建议:宝宝出生14天后,就要开始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出生3个月后适量补充钙剂。

2、早产儿

补钙建议:早产儿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用量还要增加到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

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好,所以在钙质、维生素D的剂型选择和用量方面,还要请儿科医生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而定,家长切不可擅自做主。

3、妈妈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

补钙建议:准妈妈在孕期就应该注意补钙,保证每天喝500毫升奶,并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哺乳期也应该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鱼、虾、海带等。

宝宝补钙注意事项【2】

(1)母乳中所含的钙质最多,其次是配方奶,最后是牛奶。

(2)在补钙的同时,需要多注意维生素D的摄取。

维生素D每天摄入也不能低于400单位,不能高于800单位。

多带孩子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渠道,但是也要注意防晒。

(3)人体钙质的吸收在夜间的`时候最好,所以睡前补钙最佳,而不是平常人所习惯的白天补钙。

(4)补钙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钙质的补充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断断续续。

(5)不要在吃补钙制剂的同时,吃一些植物性的食物。

这是因为植物性食物中含有植酸和草酸,它们会和钙质结核成为多聚体,对于人体吸收是不易的。

所以,大米最好要先浸泡,面粉要先发酵,还有一些植物性食物要先焯(使草酸溶于水)再炒。

(6)选购补钙制剂时,一定要注意补钙制剂的安全性,不要选择以动物骨粉和海洋生物为原材料的补剂,因为环境污染之下,很多有毒的重金属物质已经深入其中,如果人体长期服用,会造成慢性中毒影响健康。

(7)选择适合宝宝口味的补钙制剂。

对于六个月以下的宝宝,因为还没有长牙,所以颗粒剂的补钙产品更加适合。

女性补钙的最佳年龄【3】

牛奶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钙质等,是人体很好的营养来源。

而喝牛奶补钙几乎是一种常识,每100克牛奶含钙110毫克左右,虽然不是很高,但其吸收率可高达32%以上,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是膳食中难得的优良钙质来源。

芝麻酱

芝麻酱是钙含量最丰富的食物,每100克芝麻酱中的钙含量为1057毫克,是牛奶的十多倍。

此外,芝麻酱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虾皮

虾皮的含钙量很丰富,每100克虾皮中含钙991毫克,仅次于芝麻酱。

中老年人常食用虾皮,可以预防自身因缺钙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虾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能增强体质,而其丰富的镁对心脏活动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豆腐

豆腐是大豆制品,大豆中钙含量并不高,但经过加工制作成豆腐、豆干、素鸡等豆制品后,钙含量就明显增加了,每100克豆腐含钙164毫克,100克豆干含钙308毫克,100克素鸡含钙319毫克,原因是加工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凝固剂,“老”豆腐添加凝固剂较多,钙含量较高,“嫩”豆腐添加凝固剂较少,钙含量就低于老豆腐。

豆腐软嫩易消化,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多吃豆腐还有补养益气的作。

补钙的最佳年龄

研究证明,只有在30岁左右一段时期内补钙,才能使矿物质在骨中含量达到最高值。

过了35岁,人整个机体生理功能开始走下坡路。

如果在35岁以前至整个青春发育期就注意补钙,才是补钙最佳时期。

女性补钙400毫克左右

根据营养学家要求,每人每天应摄入800毫克的钙。

目前我们的膳食结构很难达到这个指标。

女子多在400毫克左右,因此平时在饮食中必须注意增加含钙量高的食品或钙制剂。

女性对于钙的需要量略高于男性,应达到每天1000毫克,妊娠期每天1500毫克。

篇4:什么项目是宝宝早教的首要

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如今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样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尤其应把孩子的性格培养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堪称‘根基教育’,能让孩子充分吸收知识的养料”。冯教授强调,早期教育的主教育场在家庭,父母应该承担起孩子早期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有四大规律可循―――

第一规律:别错过最佳期

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0-6岁。冯德全强调,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往往于事无补。就拿听音乐来说,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听觉十分发达,可以分辨钢琴上88个半音的音调,错过了音乐开发的最佳期,到少年的时候再去听钢琴,只能听准44个半音。而到了中年,几乎就是“五音不全”。

第二规律:两个“生命”要同时养育

我们把身体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一生命。对于第一生命,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少生病,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冯德全说,我们把心理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二生命,如果心理不健康,将很难成才。从小实行胎教,多参加体育运动,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习音乐舞蹈、美术造型,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可以让孩子受益无穷。

冯教授解释说,“学习交往”可以让孩子做到“半岁不认生、周岁会串门”;“音乐舞蹈”则能培养美感;“种植饲养”会让孩子学会热爱生命;“体育运动”让孩子变得开朗、乐观、勇敢、合群等,这些都是第二生命的“核心”。

第三规律:看图识字,阅读广泛

“孩子太小,教他看图识字太难,等上了小学自然就会了。”这是家长的普遍观点。可冯德全教授认为,认字和阅读对婴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将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况且识字阅读并不难,因为对于婴幼儿来说,认东西和认字是一回事。只是因为父母天天说,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因此不到一岁就熟练掌握口语了,但认字和阅读训练的机会少就需要家长有一点技巧和耐心了。

冯教授主张用生活渗透法、趣味阅读法、游戏活动法帮助孩子认字和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学会认物、走路、说话、听音乐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三岁脱盲阅读,五六岁博览群书。

第四规律:把性格培养放在首位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是人生成功或成才的保证,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冯德全教授认为,性格培养是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塑造一个人,就要从性格培养开始。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在三岁之前性格的第二次孕育(第一次是在胎儿期)。

冯教授曾经在武汉市武昌区对1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性格优良的占18%,而性格不良高达82%,其中有25%性格恶劣,任性、霸道等。他表示,在家庭教育里,从小应注意培养孩子“七大优良性格”―――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长大了做大事的英雄气概。

冯教授强调,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爱、父母的言行都是影响孩子发育发展的“潜在力量”。没有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抱怨下成才,也没有一个孩子会在父母的打骂下学好,培养一个孩子依靠的是潜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楷模。

此外,积极暗示同样重要。消极言行往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给予支持。

篇5:宝宝被欺负 是谁最在意

当孩子与小伙伴发生冲突,妈妈有过激的情绪反应时,妈妈启动的并不一定是保护孩子的本能,而可能是进入了自己的人生剧本。

上周末和朋友吃饭时,青青刚被人表扬活泼、胆大、一看就是不会被欺负的孩子,第二天在淘气堡里玩时,她就被一个小她1岁的男孩给治住了。青青和几个孩子在淘气堡二楼的小房子里玩,当我不经意间瞥到她时,发现情况好像不对,赶紧凑近一点看看怎么回事。这才发现,她被一个小她1岁的男孩揪住了衣服。而青青就一直那么怔怔地看着对方,毫无反应。看到这一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点眼泪想要掉下来的感觉,随即立刻吼那个小男孩:“你干什么?你干嘛揪她衣服?放手!”小男孩松手后,我抓着女儿的手问:“宝贝,没事吧?”没想到女儿却以百倍于刚才的紧张,问我:“妈妈,你怎么了?”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教育她:“别人拽你的衣服,你可以推开他。”“可我不想那样做。”女儿的回答让我一时语塞。难道我错了?我不该那样介入?我那么冲动的反应究竟又是因为什么?

面对孩子一般性的冲突,妈妈恰当的做法是保持观察:密切关注孩子发出的信号,以及冲突是否升级到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除了要在有安全隐患时温和拉开孩子,好妈妈还会观察孩子是不是向自己发出了需求信号?比如希望妈妈帮忙,之后再根据孩子的需求介入。

上面的案例中,孩子并没有发出求助信号,也没有特别的应对问题,很明显,是妈妈自己的反应过激了。

面对孩子间的冲突,妈妈单方面反应过激时,是怎么回事?

妈妈需要回想一下,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时,背后的感受是什么?无力?委屈?心疼?觉得可怜?

如果有这样一个前提:大多数中国家庭中只有父母的意志,没有孩子的意志,所以我们小时候大多体验到的都是无助、委屈,那么,一旦长大并且成为妈妈后,看到孩子“受欺负”,妈妈内在的小孩就会被激活,于是时空瞬间转换,她看到的和听到的很可能已经不在当下,而是立刻进入童年剧本,她有一种内在小我在无助、委屈中呐喊的感觉。现在,她已经有能力反击了,于是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由于深陷“剧本”,她根本无力留意到眼前这个孩子的需要。

当再次遇到孩子之间的冲突时,妈妈应该怎么做?

1.分辨自己干预的冲动,是妈妈保护孩子的直觉,还是进入了自己的剧本。

“直觉”和“剧本”并不是很好区分。孩子在冲突中处于弱势位置,妈妈很想去保护,有可能是接受到了“孩子需要我”的信号后的直觉,也可能是激活了童年剧本。其中一个分辨方法是:前者的感觉重心在腹部,虽然有强烈的直觉,但整个人的感受、感知能力仍然是开放的。而后者回到剧本的情况是,时空已经扭曲,我们根本没在留意眼前、当下发生的事情,我们感觉到血液往上涌,所有能量都集中在头部。

出于直觉,对危险情况的判断,血不是往脑袋冲的,而是保持在躯干。好比我们发现身边有一只野兽,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收紧身体肌肉,开始分泌肾上腺素。如果血往脑袋冲,人就晕了,还怎么逃跑?

所以下次看到孩子发生冲突,感觉很焦虑时,试一试把注意力、重心放到躯干上,看一看焦虑还在吗?当我们的觉察力苏醒的时候,再去判断一下:是孩子真的向我们发出的求助信号?还是,声音来自我们自己?

2.不断提醒自己回到当下。

只要做好单纯的觉察,让自己回到当下就好。不仅要觉察眼前的孩子需不需要我们,同时要对内在小我的无助感和各种情绪有觉察。当情绪升起时,也需要我们没有评判地呵护它。

这是一项长期的练习,不光是在孩子和别人起冲突时,在与孩子有关、无关的各种事情上,觉察眼前自己和别人的需求是什么。觉察有没有血液往上涌动,如果有,就提示自己:你已经不在当下了,你进入了一个过去的剧本。

3.允许孩子做出自己的应对选择。

有的人被拽着衣服,可能一个拳头就挥过去,但有的人觉得不一定要打对方。尤其是一些得到爱比较多的孩子,在和小朋友交往时,他们通常是更宽容的那个,尤其是面对比自己小一些或者稍微病态一点的孩子时。

不管是被人推了一把,还是被抢玩具,假设排除孩子在家有随意被攻击、被打压、被剥夺东西的情况,健康的孩子是可以找到很多种不回击的、更灵活的应对方法的。比如,和对方商量,或者暂时不和对方玩了。

总之,这是孩子自己的体验,他做出自己认为OK的、让自己舒服的反应最重要。要做的只是,在一旁,他们需要我们时,我们提供恰当的援助。如果发现孩子求助困难,我们可以反省,以往哪些时候我们没有收到或者否认了孩子的求助。试着重新告诉孩子,妈妈是愿意回应你的需要的。

篇6:断奶后的宝宝最缺乏的是钙

断奶后的宝宝最缺乏的是钙 -资料

3、避免盲目选用营养强化食品,

选择营养强化食品要有针对性,例如,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易造成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及钙缺乏;饮食过于精细、常吃精白米面及喜欢吃“捞饭”的人群易致维生素B1缺乏;北方地区在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季节,易导致维生素C不足;远离海洋的内陆,易出现碘不足;生长发育迟缓、食欲不振、毛发枯黄、有异嗜癖的小儿可能有锌的缺乏,

资料

所以要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强化食品。

篇7:宝宝正餐吃得好是最重要的

宝宝正餐吃得好是最重要的

案例2

宝宝:杜鼎冠(男宝宝)

年龄:三岁

妈妈烦恼:宝宝在家里吃饭还行,虽然不爱吃饭,但是苹果泥、果奶等零食吃得还多的。但是到了幼儿园就什么都不吃了,因为幼儿园的米太粗糙了,宝宝难以下咽。这让我很焦心。

不能给宝宝吃零食

专家解析:让宝宝吃的零食过多,就会使得宝宝的正餐不能保证。孩子肚子不饿,就自然不会专心吃饭。因此,爸妈们不要担心孩子营养不够而一个劲地添零食,其实,正餐吃得好是最重要的。

此外,许多宝宝家里吃的是四五块钱一斤的精米,口感虽然好,却让嘴巴变刁了。爸妈在给宝宝买食品的时候,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做些粗粮给宝宝吃。

在饭菜的制作上也不要过于精致,有的爸爸妈妈以为菜切得越细、越碎越好,方便宝宝食用。事实上,过于细腻的饭菜,会影响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案例3

宝宝:孟令颖(女宝宝)

年龄:三岁

妈妈烦恼:宝宝自己动手吃饭,真是一场噩梦。她会弄脏餐桌、衣服,吃得遍地饭粒,满脸汤渍。我很爱干净,当然无法接受这种惨状,就不再让宝宝自己吃饭了,改由自己来喂。可是,从此宝宝就不爱吃饭了,饭菜含在嘴里半天再吐掉,怎么回事?

吃饭不是权力之争

专家解析:这位妈妈的做法虽然使饭桌变干净了,却让宝宝产生了不满。

2~3岁的宝宝,处在一种凡事都似懂非懂的阶段,他们有自己的主张,但又不完全明白。他/她会认为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希望被别人干涉,就算吃得一片狼藉也会很有成就感。

所以,控制欲强的爸妈们还是把吃饭的主动权交给宝宝吧,说不定宝宝会因此对吃饭产生兴趣,而爱上吃饭。看着宝宝奋力地挥舞着勺子和米饭作战,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宝宝的成长,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让宝宝爱吃饭的四个高招

专家支招一:和宝宝一起做饭

好动是宝宝的天性,爸妈们不妨利用宝宝的这一特点。

带宝宝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教他/她认识各种各样鲜活的蔬菜、家禽;请宝宝帮忙提一把青菜回家;给宝宝一张小板凳,让他/她坐在厨房里摘一小碗豆角……这些都能让孩子体会到做饭的乐趣,同时也能因而了解一道菜的每个步骤,进而更喜欢吃饭。

专家支招二:角色扮演

如果是本身胃口就较小的.宝宝,爸妈们不妨和宝宝一起做个角色扮演游戏。

告诉宝宝,他/她是一只小老鼠或者兔宝宝,现在肚子特别饿,去森林里找东西吃,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碗好吃的,发出诱人的香味,就非常想尝一点,这时候该怎么办呢?这时,爸爸妈妈可以蒙上眼睛,有的宝宝就会配合剧情,偷偷吃一口碗里的饭菜,等爸爸妈妈睁开眼睛,发现碗里的东西又少了,要马上表扬宝宝,让宝宝提起吃饭的兴趣。

妈咪高招1:让宝宝同桌吃饭

葛婷妈妈:

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做爸妈的一定要给宝宝做个好榜样才行。我们给宝宝买了一张儿童专用的椅子,跟我们一张桌子吃饭。我们也会非常注意自己在饭桌上的举动,就算有的菜自己不喜欢吃,也都或多或少吃一点,这样宝宝也不会挑食、偏食。

妈咪高招2:增加食物的色彩变化

高馨雨妈妈:

颜色漂亮的东西总能吸引宝宝的目光,所以我经常会把多种菜混在一起烧。

比如,做豆腐的时候,在里面加一点番茄、黑木耳或者青菜叶,这样除了白色又有其他不同的色彩,宝宝会有尝一下的欲望,如果觉得味道不错,自然会多吃一点啦。有时候也会在米饭里加一些小米,或者吃些面条、面疙瘩来代替单纯的米饭,尽量多换换花样,让宝宝保持对吃饭的新鲜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触摸是宝宝最好的早教】相关文章:

1.怎么教宝宝认字?

2.早上好早安心语

3.0-3岁宝宝早教

4.如何教宝宝学拼音

5.7个月宝宝早教故事

6.一岁半宝宝早教故事

7.教宝宝识字的最佳年龄

8.3个月宝宝早教故事

9.早教宝宝成长档案范文

10.宝宝感冒呕吐是怎么回事

下载word文档
《触摸是宝宝最好的早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