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南峰古镇散文

南峰古镇散文

2022-08-25 08:22:0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泥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南峰古镇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南峰古镇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南峰古镇散文

篇1:南峰古镇散文

南峰古镇散文

初到南峰,相比于其他滨湖小镇,觉得没有什么两样。水阔天高的湖面,金色粼粼的波光,在夕阳的辉映下,蓝天白云,水天一色;远处,一叶扁舟轻泛于上,鸥鹭纷飞,渔舟唱晚。湖面平静如镜,湖光山色,诗意如画。但对于常年生活在她身边的人,如此美景,早已见惯不惊,觉得她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同许多滨湖小镇一样,南峰紧紧偎依在鄱阳湖的怀抱,闭塞而偏远,恬然而安静。

说到南峰,不能不提到南宋理学名家冯椅。冯椅,字仪之,一字奇之,号厚斋,南峰读书畈人。在都昌县乃至南康军,冯椅及其四子冯去非、冯去辨、冯去弱、冯去疾都是最有名望的文化世家。冯氏师从朱熹,同当时都昌文化名家黄灏、彭蠡、曹彦约世称都昌朱门四友。宋光宗绍熙四年(公元1193)冯椅入仕,初授德兴县尉,后官至江西运干、国子监祭酒,不久即辞官归里。冯椅一生正直刚毅,不附权贵,淡泊名利,隐居林下,授徒著书,皓首释经。其著述颇丰,有《太极图》、《孟子图》、《尚书辑说》、《孝经辑说》、《诗辑说》、《论语辑说》、《厚斋易学》、《丧礼小学》、《西铭辑说》、《孔子弟子传》、《冯氏诗文志录》等两百余卷,只可惜大多散佚。在南峰镇大山村仍有冯椅父子读书畈、去非书舍等遗迹。冯椅同朱熹的关系亦师亦友,并开创“弟子择师习其学,师择弟子传其学”的学风典范。这便是南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学风和谦恭的祖训深深影响着鄱阳湖边这片芬芳的土地。

再次将时间拉回到八百年前,宋隆兴癸未年(公元1163年),时任建安判事冯致中谢政归田,建造别墅,上题“南峰”二字。这也许就是南峰古镇得名的由来。我特意留意了下《冯氏宗谱》,南峰冯氏乃东汉“大树将军”冯异的后裔,唐末避黄巢之乱,避居于此。自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番阳人杀淮南王黥布兹乡民田舍,朝廷遂析番县地立枭阳县。至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公元4),因古彭蠡湖南移,千里沃野渐成万顷碧波,枭阳县废。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县都昌。这就是人们口耳相传的“沉枭阳,浮都昌”。现在的南峰镇隶属都昌县,居民以冯、余两姓居多,南峰街上则以冯姓为主,兼之杨、夏、何、陈诸多客姓。这里的人们性情敦厚而又民风僄悍。由于同鄱阳县比邻而居,鄱阳湖的湖州、草场及湖界的划分,再加上复杂的宗族矛盾,南峰冯、余两姓同鄱阳县金姓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械斗,造成双方多人死伤,以至于两边的.人至今老死不相往来。

我的家也在鄱阳湖畔,同南峰一水之隔。有一次我跟年迈的外公讲,最近工作调动,到了南峰,一个好远的地方。外公说南峰他知道,一个好大的商埠码头,店铺林立,人来人往,一眼望不到头的麻石条……我来南峰工作现在已经三四年了,南峰街的大街小巷不敢说了如指掌,但至少每个地方几乎都到过,没有外公印象中的南峰,他也许记错了。但在一次乡村宴会上无意中听说那是七十多年前的南峰,一个因水运便利而形成的繁华街市。然而在南峰街上,已经没有任何痕迹可循了,对于一个外来者,无法想象她昔日的荣光。据说,一条通往湖边的偏僻小道就是曾经的老街,麻石条已经不见了,两旁林立的店铺早已无影无踪,代之杂草丛生的荆棘和灌木,一只废弃的石狮,残缺不堪,青苔斑驳,孤零零地湮没在荒草之中。转过一个九十度弯,便看到了湖面,当地人称之为映湖。由于南峰坝的修建,码头所在的地方被圈在内湖,已全然没有当初的模样。若不是年长者的指引,无法想象这条毫不起眼的路承载了南峰老街近百年的繁华和喧嚣,也许道路旁边那株高大的枯柳,见证了那辘辘的车马和那如云的樯帆。听老辈人讲,南峰古镇滨邻鄱阳湖,北邻彭泽、湖口,西界星子,东交鄱阳,南望永修、南昌。水上交通便利,邻省外县商贾云集,商铺林立,同周溪、都昌、徐家埠并称都昌四大古镇。几十栋徽派建筑跻身于老街两旁,诸多客姓定居于此,经营四十余家店铺,从事药业、布匹、南杂百货、糕点、饮食、金、银、铜、铁、锡、皮革、染布等行业。那时映湖面上百舸争流,樯帆如云;麻石条上人流如织,熙来攘往。至清末民国时,繁华一方。

我记得外公讲过,半个世纪前陆上交通不便,那时没有公路,更不用说有汽车了。所有的货物运输、物资集散都要靠船运,所以水运特别繁忙。记得刚解放时,南峰区的委员、代表曾经搭过外公的船,从西源乡上岸,步行至三汊港乡,然后再搭车到县城开会。当时的交通状况可见一斑。正是当时的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运,才催生了南峰古镇的繁荣,随着陆上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网的起步和发展,水运逐渐淡出主要市场,南峰古镇的衰弱也就无法避免。

于是,南峰古镇的繁华和喧闹,如同过眼云烟,在岁月的洪流中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个地方也许有很多东西值得怀念,但她只存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吝啬得连一丝痕迹都不愿留下。当无意中,从残垣断壁的瓦砾废墟中看到了这座古镇的古朴、优雅和辉煌,但也品味到决别,品味到忧伤,还有那无可奈何的失落。我站在映湖码头的遗迹旁,看着道旁杂草中一堆古建筑的瓦当,默默无语;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情愫向我袭来,我赶紧回到住处,收拾行囊……我想回一趟老家,看望我的老外公---一位在鄱阳湖上干了一辈子的老船工。

.6.20夜

篇2:南峰山作文

仙居的南峰山为游览胜地。山巅轩敞,千年古塔耸立。南峰眺艇,乃仙居八景之一。

来到南峰山的脚下,一阵风拂过我脸颊。抬头看去,巨型大门的石柱“站”在山上,树摇着“大手”。阳光从黄色的树叶之间的缝隙射出,格外温和。

我一鼓作气爬完上山的台阶,来到山顶的南峰塔旁边。南峰塔,又称“南塔”,因山得名,建于北宋。塔高23.6米,楼阁式,六面七层,塔体为空简式结构,基座为须弥座。

回头一看,一棵樟树耸立在大地中。树的主干中间已经镂空,靠近地面部分开了一个大口子,形成一段有个缺口的“空心管道”,一直通到5米高的分叉处,打开一个圆形的天窗。但坚强的古树依然枝繁叶茂。4来风雨无阻的守护着南峰塔。

沿着一条小路,绕过山顶的南峰寺,再走一段路,就到了半山腰的桃花洞,洞里一池死水。听大人说,这里原有涓涓细流,但现在已被水泥堵死。据史料记载:桃花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与曾在仙居当过县令的宋朝仙居文教之祖陈襄有关。

继续沿着山腰往前走,来到了一个丁字路口,一条笔直的台阶通往山顶南峰寺。陡峭的台阶犹如搭在天上的云梯,如果仔细去数,你会发现有143步台阶。在台阶的半山腰立着“安洲第一山”门坊,有楹联曰:“风清云读月;山静鸟谈天。”

再向东北方走几十米,就到了一个宽敞的平台。从平台向下看,映入眼帘的是那碧蓝的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闪闪。顺着水流的方向,往远处看:河面渐渐变宽,溪边耸立着几幢高楼,翠绿的山,蓝中带点白的天空,形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南峰山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好好感受。

篇3:南峰山作文

仙居的南峰山是座美丽的大山。

来到南峰山脚下,抬头一望,就能看见一扇雄伟高大的石门。石门被分成三部分,两边窄,中间宽。它屹立在山前,迎接着每一位游客。

进了南峰山的大门,拾级而上,就来到了有名的南峰塔前。碳灰色的墙,一眼望不到头。这座塔高约17.8米,六面七层,是空筒式结构,建于北宋时期。它高大坚固,直冲云霄,如同一位天使守护着美丽的仙居。

南峰塔的背面就是南峰寺,踩着铺满落叶的石子小路,听着脚下“沙沙”的.响声,我们走进了南峰寺。映入我们眼前的就是四座巨大的佛像。有的身穿战甲,手持长矛,脸上的表情阴森可怕;有的慈眉善目,微笑着看着我们……他们表情各异,神态不一,穿的衣服也不同。再往前方看去,有几个和尚,身着灰色的衣服在寺里走动着。还有两位和尚在打扫地上的落叶。

出了南峰寺,绕过桃花洞。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钓鱼台。郁郁葱葱的大树把钓鱼台装饰的十分美丽。正前方,永安溪静得像一面镜子,长的像一条丝带。一阵风拂过,水面上便泛起了层层涟漪。向东远眺,一下子就可以望见城里五颜六色的高楼大厦。

南峰山的景物十分美丽,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希望你有机会再去细细游赏。

篇4:南峰山作文

南峰山作文

仙居的南峰山是座美丽的大山。

来到南峰山脚下,抬头一望,就能看见一扇雄伟高大的石门。石门被分成三部分,两边窄,中间宽。它屹立在山前,迎接着每一位游客。

进了南峰山的大门,拾级而上,就来到了有名的'南峰塔前。碳灰色的墙,一眼望不到头。这座塔高约17。8米,六面七层,是空筒式结构,建于北宋时期。它高大坚固,直冲云霄,如同一位天使守护着美丽的仙居。

南峰塔的背面就是南峰寺,踩着铺满落叶的石子小路,听着脚下“沙沙”的响声,我们走进了南峰寺。映入我们眼前的就是四座巨大的佛像。有的身穿战甲,手持长矛,脸上的表情阴森可怕;有的慈眉善目,微笑着看着我们……他们表情各异,神态不一,穿的衣服也不同。再往前方看去,有几个和尚,身着灰色的衣服在寺里走动着。还有两位和尚在打扫地上的落叶。

出了南峰寺,绕过桃花洞。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钓鱼台。郁郁葱葱的大树把钓鱼台装饰的十分美丽。正前方,永安溪静得像一面镜子,长的像一条丝带。一阵风拂过,水面上便泛起了层层涟漪。向东远眺,一下子就可以望见城里五颜六色的高楼大厦。

南峰山的景物十分美丽,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希望你有机会再去细细游赏。

篇5:南峰山作文

南峰山是仙居一座美丽的小山。

来到南峰山脚下,一座大门赫然映入眼帘。只见门上刻着五彩的`花纹,一道道花纹都精雕细琢,郁郁葱葱的树在大门后又俨然成了一扇翠绿的拱门。冬天已经到了,一片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像一只蝴蝶在空中飞舞,思绪不由被落叶吸引,也在空中飘动,自由的飞舞,轻松,真的轻松,直到叶子落地,思绪才被牵回。

拾级而上,慢慢来到山顶,南峰塔屹然矗立在那儿。目光先被引向塔顶,尖尖的塔顶指向蓝天,像一支待发的火箭。目光转回,前方是一片空地,阳光照射过来,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水泥地上形成了一块块耀眼的“宝石”。寥寥几个游人从一旁走过,他们的交谈声很快淹没在这一方寂静中。

绕过南峰寺,便是下山的路了,只见波光粼粼的永安溪水像一片星空在闪耀。路面上的落叶明显多了起来,不断从脚下传来的“沙沙”声和我们的谈笑声汇成了一支冬日乐曲。前方出现一座凉亭,坐下休息片刻,初冬的暖阳被叶搅碎,洒在我们身上。就这样带着一路的温暖,我们来到了绿道

南峰山,充满诗情画意的一座小山,怎能不令人心醉。

篇6:南峰山作文

我的家乡在仙居,这里有很多美丽的景点:永安溪、绿道、神仙居、皤滩古街……我最常去的要属南峰山了。

南峰山位于城东,坐落在永安溪绿道边。从绿道往上看,只见山体高大,树木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尽头,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小松鼠在林间乱窜呢!

石阶顺着山势一路铺开,在树中行走,呼吸着新鲜空气,有种“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继续前行,就来到了南峰山塔下。抬眼望去,只见石砌的登山台阶气势磅礴,让人未爬腿先软。途中还矗立着一扇石门,上面写着“安洲第一山”这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大约走了一百多级台阶后,一座古朴典雅的宝塔出现在眼前,犹如擎天一柱,直冲云霄。

据史料记载,南峰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南峰塔是楼阁式砖塔,全塔由基台、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六面七层,层次间隔均匀,自下而上逐渐缩小,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南峰塔边有一座南峰寺,飞檐翘角在树木掩映下,若隐若现,平添了一分禅意。

一山一塔一寺,一草一木一花皆景。与永安溪相伴,“南峰眺艇”作为仙居八景之首,景色自然是美不胜收,如果你来,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篇7:南峰山导游词作文

南峰山导游词作文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徐铭驰,是清风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徐。仙居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今天,我将带你们去南峰山游玩,游览时请自觉包持清洁。

瞧!大门口那只威武的小狮子,左手拿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火源不入山,森林才平安”这几个镏金大字;右手拿着消防栓,多帅气的一只小狮子呀!

走进南峰山,里面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树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没有一点缝隙,多凉快呀!

在林木深处,有一间花圃。里面有许多各种颜色的花,有红的,有白的,有紫的……校园里除了花,还有鹦鹉,唧唧喳喳的叫着,好可爱哦!

瞧!南峰山顶上的那棵大树,就是闻名中外的古樟树。它已经八百多岁了,树蛀成了空心,树洞宽约一米,高约两米;如同一间用木头造成的小房子,可容得下六七个人。但它依旧像好得树一样,直入云天。

在古樟树的旁边,有一座“定海神针”似的'宝塔矗在山顶,它高耸入云,有七层,高23.8米,它就是著名的南峰塔。南峰塔建于北宋时期,离现在差不多有一千年了。它的结构形式为楼阁式砖塔,形状是六边形。

山顶上有一条通往半山腰的小路,由138级的石阶组成。在半路上,你会看到三块石碑,上面的石碑上刻着:“安洲第一山。”两旁刻着:“水清云读月,山静鸟谈天。”

此次旅游到此结束,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篇8: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因《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错误报道而被广泛认为是世界第十五高峰,实际上南迦巴瓦高度排名为二十八位,世界第十五高峰为中尼边境上的海拔7952米的格重康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目录景点介绍特点气候特征真菌分布收缩展开景点介绍

名称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由这些充满阳刚的名字里,我们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与不可征服。 关于南迦巴瓦另外还有一个广为外界所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镇守东南。 注意高原反应:建议用携氧片。

位置

雅鲁藏布江沿喜马拉雅北坡山谷一直向东,历程l000多公里,流至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尾翼,在林芝、米林、墨脱、波密四县交界处直转南下,形成一个马蹄形大峡湾。在这个峡内侧,东经95.0°,北纬29.6°处就是世界第二十八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在峡湾外侧,即东经95.0°,北纬29.8°处,与南迦巴瓦峰相距20公里,而隔江对峙的,就是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 因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沿东西延伸,中部向南略如“弓”形凸出,在其东西两端形成“地结”,且分别耸立着8125米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和南迦巴瓦峰。

地质

喜马拉雅山自西向东绵延了2400多公里至此,这一地段北有南东向的念青唐古拉山阻挡,东有南北向的横断山挤压,产生了北侧的拉萨、波密弧形断裂稻皱带和东侧的华南横断山断裂折皱带。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成了本地区异常险峻的地形。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沿着一系列断裂带发育,随着青藏高原分阶段的隆起,河流相应下切,使山峰至河谷高差达5000~6000米,成为世界罕见的高峰深谷。而且河流从峡湾入口处的海拔2800多米至出口处的海拔900余米,落差近达米,河面平均坡降达10%,因此河水湍急,奔腾咆哮。大峡湾地区南侧直接面对印度洋,暖湿的西南季风可沿雅鲁藏布江北上,使本地又受到海洋性气候影响。高峰峡谷、充沛的降水和温暖的气温,为自然地理的垂直分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谷底的雅鲁藏布江畔是大片浓荫遮日的热带雨林,循着山坡往上,是各种阔叶树相互参差。雪线以上则是一片冰清玉洁。 南迦巴瓦峰是复式褶皱中一个向北倾斜的短轴向斜构造,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东北山脊蜿蜒约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岸,脊线上有6个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头凹凸起伏;南山脊两公里处的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们之间的山口称之为“南坳”。因其主峰高耸入云,常年云遮雾绕,充满着神奇的传说。当地人们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此山,聚会、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成为众神们燃着的桑烟。自古,这座陡峭的山峰就吸引着人类无比的推崇和敬畏。从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脊线突出着6936米、7146米两座雪峰。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被冰雪切割成风化剥蚀的陡岩峭壁,以西坡为最。坡壁上基岩裸露,残留着道道雪崩留下的沟溜槽,峡谷之中又布满了巨大的冰川。

特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迦巴瓦峰地区是一个地跨热带和寒带,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 然而,对于登山家们来说,南迦巴瓦峰又是那样的暴虐。南迦巴瓦峰,语意为“雪电如火燃烧”。它是复式褶皱中一个向北倾斜的短轴向斜构造,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东北山脊蜿蜒约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岸,脊线上有6个6000米以上的山头凹凸起伏;南山脊两公里处有一卫峰――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们之间的山口称之为“南助”。从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肯线突出着6936、7l46米两座雪峰。被誉为了“最美的山峰”

气候特征

山脊走向

加拉白垒峰的走向为东西弧形排列,主脊线上向南侧、西北侧增生着数条支脊,多为陡壁悬崖。

冰川类型

山谷中发育着数十条冰川。其顶部比较平展,常年被冰雪覆盖。本地区冰川大都属于海洋型冰川,运动较快,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加之地势陡峭,因而冰、雪崩十分频繁。

气温与降水

本区雨季较长,一般从5月延续至 9月,尤其是7、8、9三个月,几乎天天降水,同时云量也很大,峰体终日云雾缭绕。从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9天气以晴为主,每年的2~4月和10~11月,是旱季和雨季的交替期,也是选择登山的好时机.但这日的高空风较强,风速有日长在40米/秒,气温为-20~-30℃温变比较大。

真菌分布

分布

自治区高原生态研究所和西藏农牧学院的专家教授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西藏南迦巴瓦峰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林芝、米林、波密、墨脱等地对于地下真菌来说,是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也是西藏地下真菌发生和演化的一个关键性区域。

种类

据自治区高原生态研究所菌物分类和生态研究专家徐阿生介绍,从获得的地下真菌资料来看,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的真菌种类占整个西藏地下真菌种类的91%,藏东横断山脉地区只发现了3种,藏南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亚东地区只发现了3种。地下真菌是指产生孢子果且绝大多数能够在地表之下完成生活史和世代交替的被果发育型菌物,其成员多属于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个别种为无性菌物,一些属的成员全部是地下生种类,也有一些属只有部分成员为地下生种类。

篇9: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 -资料

“南迦巴瓦”藏语意为“直刺蓝天的战矛”,南迦巴瓦峰主峰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誉。南迦巴瓦峰山脚处温泉众多,植物异常繁密,是理想的探险登山及疗养胜地。

南迦巴瓦以其势逼蓝天的雄姿,异峰突起,其雄险的山体和变幻莫测的气候,使它直到1992年才被中日联合登山队征服,至今它仍是世界各国登山组织向往的目标。

位于林芝地区墨脱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峡谷。一座高山一条峡谷构成了南迦巴瓦风景区,具有多重旅游资源价值,是开发旅游、登山、探险、漂流的理区域和从事地学、生物学科考察的最佳场所。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

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的构造复杂板块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南峰地区山壁耸立、地震、雪崩不断,攀登难度极大,反而使南迦巴瓦很长时间以来成为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的一座“处女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联合登山队登顶成功。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由这些充满阳刚的名字里,我们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与不可征服。

南迦巴瓦峰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因为其主峰高耸入云,当地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和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是神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和这惊心动魄的传说相同,严谨的`科学家们向我们展示的南峰地区地质构造成因和变化及其在地学上的重要地位也丝毫不逊于“惊心动魄”这几个字:南迦巴瓦峰地处多重地质构造的叠合部位,构造应力特别集中,多次的强烈区域变形和北北东方向的强烈挤压导致了南迦巴瓦峰向上作剧烈的断块上升,形成了矗立在绵延千里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同时围绕拔地而起的南峰形成了一系列紧密的弧形拐弯,成为罕见的“雅鲁藏布大拐弯”。而紧傍南峰的雅鲁藏布江是适应构造弧弯发育的先成河,随着南峰的强烈抬升河床不断下陷深切,进而形成世界上深邃无双的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因为围绕这一地区 种种世所罕见的地质构造,现在国内外的地学界已视南迦巴瓦峰及大峡谷一带为“地结”,以期能从此处解开神秘的地质构造史上的种种迷团,

资料

关于南迦巴瓦还有一个广为外界所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垒镇守东南。弟弟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也是越长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时将弟弟杀害,将他的头颅丢了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上天为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于是罚他永远驻守雅鲁藏布江边,永远陪伴着被他杀害的弟弟。这个神话故事很生动地向我们解释了这两座山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加拉白垒峰顶永远都是圆圆的形状,那是因为它是一座无头山:南迦巴瓦则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云遮雾罩不让外人一窥。

南迦巴瓦峰所在地到墨脱县雅鲁藏布江出境处的巴昔卡,从海拔7782米的皑皑白雪的峰顶到蕉叶摇曳的热带风光,这样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气候带居然就在直线距离不足两百千米的南迦巴瓦南坡下顺序排开,也造就和组成了一道完整无缺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谱。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生长着香蕉、龙脑香、扇尾葵等热带独有植物的热带雨林,也能看到生长着刺栲、香樟、楠木的山地阔叶林,还有铁杉、乔木杜鹃组成的山地暖温带针叶林,藤状杜鹃、墨脱冷杉、苍山冷杉等组成的寒温带针叶林,灌木杜鹃、报春花、驴蹄草和许多不知名的花朵组成的高山寒带灌木草甸带,总之能想到的都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将让你叹为观止。

南迦巴瓦峰旅游指南:

观赏和拍摄南迦巴瓦峰的最佳季节在每年的秋季,一般这个时候,高空气流稳定,含水气较少,空气澄净,拍摄到南迦巴瓦峰峥嵘的机会有很多。观赏和拍摄南迦巴瓦峰一般有两个地点,一个是在波密和八一镇之间川藏公路上的色季拉山口,但因为距离过远加上容易受色季拉山和南迦巴瓦峰各自局部天气环境的影响,想拍到好的照片较为不易。

另一个拍摄南迦巴瓦峰的好地方在大峡谷一带,那儿并不需要你进到峡谷里,只要在峡谷入口处一带就能拍到。从八一镇过冈嘎雅鲁藏布江大桥到派乡,然后顺江下行,峡谷台地上的几个村庄大渡卡、直白、格嘎等都是拍摄和观赏南迦巴瓦雄姿的绝佳之地。尤其是在直白村口,顺着一道沟谷往东望去,十来千米外的南迦巴瓦峰那银白的峰顶就耸立在那里,和你近得似乎可以触手可及。那种磅礴而又悄无声息的威严,会让你产生仿佛是在一部电影里看着一个壮观的场面在你眼前缓缓展开的感觉,那种让人心里产生极度震撼的美丽和无声而又磅礴大气的威严,将让你有窒息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你才能深刻地领悟到雪山的魅力。

南迦巴瓦峰进山路线:

从拉萨出发,沿康藏公路东行至八一镇,全程404公里。而沿尼洋河南卜,经稚鲁减布汇冈嘎大桥到米林县城,行程75公里。从米林县城沿雅鲁藏布江东行9l公里至海拔3l00米的派区。从派区沿简易公路北上18公里,经大渡卡乡至格嘎。然后步行到接地当嘎海拔35l2米的南迦巴瓦登山大本营。

【南峰古镇散文】相关文章:

1.消失的古镇散文

2.山高人为峰散文

3.桃花九峰散文

4.七星峰游记散文

5.南雪优美散文

6.游宝峰山散文

7.上学年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南校 孙峰

8.在彩云之南散文

9.彩云之南优美散文

10.春登鸡峰山散文

下载word文档
《南峰古镇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