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基于GFIMU微惯性测试系统

基于GFIMU微惯性测试系统

2022-06-10 08:10: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天之彼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基于GFIMU微惯性测试系统,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基于GFIMU微惯性测试系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基于GFIMU微惯性测试系统

篇1:基于GFIMU微惯性测试系统

基于GFIMU微惯性测试系统

文中介绍了无陀螺微惯性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框图,并进一步推导了比力方程和系统数学模型及适合系统软硬解算的程序编排.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验证该系统原理正确,系统解算模型稳定收敛.测试系统满足恶劣环境的测试要求.

作 者:张学松 秦丽 余靖娜 ZHANG XUESONG QIN LI YU JINGNA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微米纳米中心,山西太原,030051 刊 名:微计算机信息  PKU英文刊名:CONTROL & AUTOMATION 年,卷(期): 24(4) 分类号:V249 关键词:GFIMU   比力方程   四元数   仿真测试  

篇2:惯性测量系统测试有效期评估方法研究

惯性测量系统测试有效期评估方法研究

惯性测量系统测试保持期或称有效期是武器系统使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决定了定期标定的间隔和频率.过去装备交付对惯性测量系统测试保持期指标验收采用逐一进行稳定性测试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抽样检验、数理统计的.评估方法对测试保持期指标进行评估验收,适用于现役型号性能改进提高的指标评估,可大大减少动用装备数量和测试试验次数,并可节省对装备使用寿命的消耗.

作 者:董燕琴 王玉森 安维廉 Dong Yanqin Wang Yusen An Weilian  作者单位: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北京,100085 刊 名:航天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CONTROL 年,卷(期): 24(5) 分类号:V4 关键词:惯性测量系统   测试有效期   评估方法   抽样检验  

篇3:系统测试岗位职责

系统测试岗位职责

系统测试,英文是System Testing,是将已经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外设、网络等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信息系统的各种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系统测试是针对整个产品系统进行的测试,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格不符或与之矛盾的地方,从而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系统测试发现问题之后要经过调试找出错误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改正。是基于系统整体需求说明书的黑盒类测试,应覆盖系统所有联合的部件。对象不仅仅包括需测试的软件,还要包含软件所依赖的硬件、外设甚至包括某些数据、某些支持软件及其接口等。

岗位描述:

1、独立承担系统特性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卷写测试报告并对Bug进行跟踪;

2、承担系统测试工具的'研究和开发;

3、协助解决产品在市场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4、参加产品的各种评测选型;

5、对第三方产品进行评测分析;

6、部门安排的其它测试相关工作,

任职资格:

1、通信、电子、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2两年以上通信行业工作经验;

2、熟悉路由器,交换机,安全,语音等数据通信产品的原理,有相关产品的系统测试工作经验;

3、熟悉软件及系统测试原理/方法,熟练使用各种测试仪器,如smartbitsixia等;

4、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有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

5、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篇4:系统测试个人简历

目前所在: 海珠区 年 龄: 23

户口所在: 茂名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64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52 kg

人才类型: 在校学生

应聘职位: 信息技术专员, 计算机软件, 系统测试/测试员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中山,深圳

工作经历

广州骏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04 ~ 2012-05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

担任职位: 电话客服

工作描述: 利用电话进行业务开拓,邀请客户开通业务。

离职原因: 期末考试 本文由WWw.YjSjL.oRG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

毕业院校: 广东药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学士 毕业日期: -06

专 业 一: 软件工程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热爱生活,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积极勤奋,有团队精神,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工作态度认真,意志坚定,乐于与人交往,进行过一些小项目开发经验,熟悉java、c#语言、SQL server 数据库、MS Visio等,信息处理能力强,做过班干部,社团干事。

篇5:机载水平惯性稳定平台系统

机载水平惯性稳定平台系统

本文提出了基于DSP(TMS320F2812)和各种惯性传感器的机载水平惯性稳定平台系统,并提出了整体设计方案,最终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实现.本系统应用于航空遥感领域,工作时与载机固联.可以隔离载体角运动、精确跟踪当地水平面,实时输出机体与当地水平问的姿态角.系统为双框架结构,采用TMS320F2812作为核心控制部件,将对陀螺、加速度计的采样结果经控制算法后输出PWM波给力矩电机,对平台进行实时控制.该套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系统研制完成后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工作,符合设计指标要求.

作 者:李红 李君 张延顺 Li Hong Li Jun Zhang Yanshun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 年,卷(期): 22(z2) 分类号:V24 关键词:水平惯性稳定平台   航空遥感   DSP   陀螺  

篇6:系统测试工程师简历

中国人才网特为大家整理的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信息 姓名:中国人才网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90.05.20       民族:汉族 身高:170cm                体重:50kg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户口所在地:梅州 毕业院校:xxx大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高学历:本科             所修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毕业年份:             联系方式:135xxxxxxxx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求职类型:全职 期望工作类型:测试            期望待遇:面议 期望工作地点:不限    主修课程 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   奖励          1、学业优秀三等奖(2次)          2、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          3、获“三好”学生(1次)    校内实践          时间:.09---.06          职务:班级心理联络员          职责:组织班级参加学校或学院的心理活动            时间:2011.09---.06          职务:班级组织委员          职责:组织班级各种活动,协助班长管理班级事务   社会实践          时间:4月-2010月              公司:xxx有限公司              职务:实习         描述:对工作认真负责,深受上级和同事好评。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                 国语:精通                 粤语:一般   个人技巧          1、熟练掌握计算机各种办公软件          2、获得“xxxx”证书

3、学校学院网站设计

在校期间参与我们学院网站的整个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软件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程、调试以及测试。在此期间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第一次全面的参与整个开发流程。对软件测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自我评价          1 .领悟力较高,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强          2 .善于交际,有良好的书面及语言表达能力          3 .独立思考,勤奋上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4 .乐观向上,处事稳当,责任心强,有耐心          5 .为人正直,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          6 .喜欢户外运动,喜欢音乐

篇7:网络测试系统论文

分布式网络性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对于实际运行中的网络应用系统,系统管理员需要对其运行效率进行监控和性能分析,通过有效的管理开展最佳服务。对于欲建的网络应用系统,网络设计者需要验证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建立最优的网络环境。网络规模越大,网络性能监测和性能分析工作越显重要。

对网络性能进行全面监测,是有效管理网络的基础。这种方式之所以目前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主要是因为传统网络监控工具存在着以下几个缺点:网络监测工具本身会增加网络的流量,对网络本身造成很大的影响;网络监控工具造价太高,过于昂贵;网络监控工具都比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士才能操作。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更方便有效的网络监测工具,使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一、开发思路及设计原则

我们在制定系统框架设计方案时,力求克服现有网络监测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服务器端采用开放式操作系统Linux(同时提供到Unix的移植)以降低成本,将管理界面设计得简单明了,降低对操作者的专业要求等等。

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开放性、可相互操作性和灵活性,应创建一个独立平台的通用网管系统,我们可以使用Web服务器和浏览器来提供静态、动态和交互的管理信息。基于Web的性能监测系统有很多优点,例如:管理者的操作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在任何装有Web浏览器的平台下访问;对系统的维护只需在Server上进行,无需在客户端修改,降低了维护费用;可以获得各种可在任何操作系统平台上使用的简单而有效的管理界面,特别适合于低成本、易于理解和远程访问的网络运行环境。

我们可以采用分布式测量方法,在每个被测节点处安装一个测量程序,由该程序完成相应的测量工作,并将最后的测量结果返回服务器。这样不仅避免了将所有的监测工作全部放在服务器上,造成服务器负载过重的弊病,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而且使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当网络拓扑结构扩展的时候,已有的系统不需要做任何变动,只需要在新增的节点上放上测量程序,在配置信息中加入新增节点的相关测量信息,就可以实现对整个扩展后的系统的监测。

服务器端采用Linux下的标准C系统,客户端软件利用VC++进行程序设计。VC++提供了大量的框架模型及类库,使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变得更为方便。利用C++语言也是为了保证软件各部分的接口与软件运行的速率。

二、具体系统设计与实现

1.开发目标

国内外已有的性能监测软件,主要是对网络硬件设备以及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性能进行监测。本系统的侧重点是从网络层(IP层)给出网络的性能指标,从而为网络性能的分析和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必要的数据。其中主要的性能参数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可用性(Availability):链路的可用性是指有物理连接的链路的性能状况。这个信息可以通过类似于Ping程序来实现,即向目标节点发送ICMP报文,如果总是或者过于频繁地出现在等待时间内没有ICMP报文的回应信息,则判断该链路出现故障,是不可用的,管理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2)点到点的延时(End to End Delay) :网络延时是指报文在指定两点间的往返时间(即我们所说的rtt时间)。这个信息也可以使用类似于Ping程序来实现,即向目标节点发送ICMP报文,并根据收到的ICMP报文的回应报文与发送ICMP报文的时间差,求出两点间的延时信息。

(3)丢包率(Packet Loss Ratio):丢包率是指在网络中由于拥塞或其它原因被路由器抛弃的报文在节点发出的报文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同样可以通过向目标节点发送ICMP报文,然后通过接收到的回应报文和其发出报文的总数的比值得到这个参数。

(4)路径信息(Routing Information):主要记录两个节点间的路由情况,即源节点在到达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实际经过了哪些节点。

2.系统总体框架

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测量和集中管理的办法,整个系统采用Client/Server的方式,分为三大模块:测量模块、分析模块和用户接口模块,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测量模块负责网络链路状态的测量,它对用户到主干网节点、主干网节点之间、主干网节点到用户的链路性能(网络延时和丢包率)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所得结果发送给服务器存入测量数据库,以备分析模块时使用。分析模块定时从测量数据库中取出测量数据结果进行处理,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测量结果的综合分析,将分析结果写入分析数据库中,同时结合网络运行的特点以及用户与ISP之间的服务水平协议(SLA)的要求,对网络性能做出初步判断,并将性能不满足指标的链路以报警信息的形式报告给管理员。用户接口模块负责将网络管理员所配置的信息写入配置数据库中,同时查询分析数据库,将分析的结果以Web页面的形式返回给管理员查看。

这三种模块主要通过数据库进行联接。该系统中存在三种数据库:(1)测量数据库,用于存放测量模块获得的测量信息;(2) 分析数据库,用于存放分析模块的统计信息;(3)配置数据库,用于存放测量模块需要的各种测量配置信息,如测量节点、测量间隔时间、是否需要详细路径信息等等。

系统的总流程如下:

网络管理员通过Web页面对系统参数进行配置,用户接口模块读取配置信息后,将结果存放于配置数据库中;

测量模块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读取配置数据库的信息后,将所得配置信息返回给测量模块,使其设置测量方式;

测量模块按照测量参数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数据返回给服务器,由其存放于测量数据库中;

分析模块定时读取测量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存放在分析数据库中,并将测量数据库中分析过的数据删除;

当网络管理员想了解网络状况的时候,用户接口模块会读取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并通过Web界面,以图形、报表、图表等多种形式返回给管理员,并对性能较差的链路给出报警信息。

3.测量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测量模块负责网络链路状态的测量,包括三种测量方式:(1)用户到主干节点的测量;(2)主干网节点间的测量;(3)主干网节点到用户的测量。(2)、(3)都是从监控工作站发起的有规律的、可由网络管理员控制的主动测量。(1)是由用户发起的到任意站点的测量(我们称之为被动测量),是不可预测的。通过用户接口界面,管理员可以配置测量模块的各种配置信息,然后将这些配置信息存到配置数据库中,最后由服务器读取配置信息,将其传送给测量模块,使其根据配置信息指定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

主动测量主要是骨干网分布节点之间的有规律的定时测量和骨干网测量节点到用户的随机抽样的定时测量。主动测量分为两类。

(1)骨干网测量节点到骨干网任意被测节点之间的测量:这部分测量的目的是为给出测量节点和被测节点之间的网络性能矩阵,并为总控分析模块提供对主干网的分析数据。测量参数由管理员事先配置。

(2)骨干网节点到用户的测量:这部分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给出测量点到接入用户之间的网络性能,进一步使得网络管理人员判断接入服务器和其他相关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我们将从接入服务器所持有的IP范围中做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IP地址,然后进行测试。测量方法和细节与前面类似。

主动测量的流程如下:

(1)测量模块向服务器发起请求,通过服务器的认证后,服务器将从配置数据库中得到的数据传给测量模块;

(2)测量模块根据得到的配置参数进行测量;

(3)测量完毕后,测量模块将所得测量信息传回服务器,并使自己进入睡眠状态,直至下一次测量开始(配置参数中有一个测量时间间隔的参数控制测量间隔);

(4)服务器得到测量参数后将其传回测量数据库,一次测量完成。

被动测量是由用户随机发起的对检测点的集中测量。其测量不仅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访问某些站点速度不理想的原因,还可以帮助ISP在处理用户投诉时具体定位故障位置。考虑到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的不同要求,客户端测量模块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从管理员关心的角度出发,程序开始运行后将自动定时测量固定节点的性能(如省网出口路由器、国家网出口路由器等),这将帮助管理员定位网络故障位置;从用户关心的角度出发,用户可以对任意他所关心的节点发起测量,了解当前网络状况。

自动定时测量的流程与主动测量一样,这里不再重复了。用户发起的测量流程如下:

用户选择测量节点IP以及其它测量参数;

测量模块根据参数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以图形的形式返回给用户。

4.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分析模块主要对测量模块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参数主要包括可用性、延时和丢包率。根据用户的要求,分析包括:(1)点到点(或端到端)的延时或丢包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主干节点与相邻链路的延时或丢包率的空间分布规律;(3)用户到主干节点的延时或丢包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4)主干节点到用户的延时或丢包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5)用户到省网出口路由器或国家网出口路由器的延时或丢包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6)主干节点到主干节点的路径变化规律;(7)用户到主干节点的路径变化规律。

分析模块是一个单独运行的进程,它是按照设定时间间隔定时分析。其操作步骤为:

分析模块读取测量数据库的测量信息;

分析模块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模块将分析后的数据存放在分析数据库中。

分析模块如果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网络出现错误或出现需要告警的信息,就将这些信息写入错误、告警数据库。

5.用户接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用户接口模块主要用于用户配置测量模块需要的测量参数,以及查询分析模块分析后的数据。它包括两大部分:用户配置接口和用户查询接口。

用户配置接口是用户配置部分的程序接口,它读取用户的配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入到配置数据库,包括六种参数设置。

(1)主干节点间测量参数设置:设置的参数包括测量方法的选择(Ping或Traceroute测量),每次测量发送数据报的数目、大小、TTL值等。设置的结果是给分布测量中的主干到主干测量部分使用;

(2)主干节点间连接关系设置:设置主干节点间的连接关系信息,从这个设置的结果可以反映主干网的拓扑结构信息。设置的结果是给性能分析中的主干节点空间分析使用;

(3)主干节点与接入服务器设置:设置主干边缘节点、接入服务器以及用户节点的连接关系信息,主要设置包括边缘节点连接接入服务器IP地址以及每个接入服务器对应的IP地址范围。设置的结果是用来在写数据库时确定用户所属的接入服务器;

(4)主干节点IP、域名和别名设置:设置主干节点的IP地址、域名、别名,目的是便于用户记住已设置的主干。设置的结果是给用户接口中的查询部分使用。

(5)用户测量参数设置:设置用户测量主干节点和出口路由器的一些参数,具体参数和(1)中差不多,设置的结果是给分布测量中的用户测量部分和主干到用户测量部分使用。

(6)省网、国家网出口路由器设置:设置网络的省网、国家网的出口路由器。设置的结果是给分布测量中的用户测量部分使用。

6.用户查询接口的功能

用户查询接口是用户查询分析数据的程序接口,它读取测量模块分析后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以各种形式显示出来。数据库维护模块用于整理分析数据库和报警、错误数据库中的过时数据。它主要包括8个子功能。

(1)主干节点间的性能查询:给出主干节点间的性能矩阵,主干节点间的性能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图,以及主干节点间的SLA评价;

(2)主干节点到用户的性能查询:此功能模块是给出主干节点回测用户时得到的网络性能,包括最小、平均、最大时延和丢包率,有最新、当天、一周、一月和总体这五种性能表;

(3)用户到主干节点的性能查询:此功能模块是给出用户测量主干节点时得到的网络性能,包括最小、平均、最大时延和丢包率。有最新、当天、一周、一月和总体这五种性能表;

(4)主干节点间的路径信息查询:主干节点间的路由路径信息查询结果可由图形和(或)报表两种形式给出,包括路径经过的各个节点的IP地址以及这条路径走的次数;

(5)主干节点间的空间信息查询:此功能模块用来查询某个主干节点到其所有相邻主干节点的网络性能,结果以图形和(或)报表的形式给出;

(6)用户到出口路由器信息查询:此功能模块是给出用户测量主干节点时得到的网络性能,包括最小、平均、最大时延和丢包率,有最新、当天、一周、一月和总体这五种性能表;

(7)用户到主干节点路径信息的查询:此功能模块用户到主干节点间的路由路径信息,结果可由图形和(或)报表两种形式给出,包括路径经过的各个节点的IP地址以及这条路径走的次数;

(8)配置信息的查询:此功能模块用来让使用者查询系统已经设置的运行参数。所有的结果都是以表格形式给出。

三、总结

该网络性能监测系统具有三个功能:对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设备和链路进行监控;检测各种可能的错误,并给出报警信息;帮助定位和解决故障。该系统在开发时选取普通PC机以及免费的操作系统Linux(基于Linux的大型数据库Oracle也有免费下载版本),可以降低开发成本。系统的监测时间间隔是可以由管理员根据网络情况自动调整进行,这样避免了在网络流量过大的情况下,监控系统本身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包使网络性能恶化;另外,该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均是以数据库来连接的,耦合性不强且易于扩展。当然,本系统也还有些不足之处,例如用户端的测量模块,目前是独立的运行程序,需要用户下载才能使用,以后的版本中可以考虑用浏览器插件的形式实现。

该系统在广州电信局试运行过,用于对广东省163网的性能进行监测。在试运行过程中,该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各项功能达到设计要求,管理员可以通过它对网络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该系统为管理员提供了多种网络监控的工具。

[网络测试系统论文]

【基于GFIMU微惯性测试系统】相关文章:

1.系统测试总结

2.系统测试个人简历

3.在线系统测试工作总结

4.惯性物理学论文

5.RTR系统测试精度的改进

6.两类惯性系问题

7.空间羽流试验台设计与系统测试

8.基于LabVIEW的气垫船模试验平台测试系统

9.猝发式红外近距离测试系统发射部分电路设计

10.《工作DNA》(38):惯性的掌控

下载word文档
《基于GFIMU微惯性测试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