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吹不散的年味作文

吹不散的年味作文

2023-03-14 08:16: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君莫思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吹不散的年味作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吹不散的年味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吹不散的年味作文

篇1:吹不散的年味作文

吹不散的年味作文

山里的风总是这么大,我可以清晰地听见它时而急促时而匀称的呼吸。当然我是感觉不到寒冷的。只是看到窗户外面那些树叶在风中疯狂地颤抖,小黄狗缩着脖子飞快地跑过。我紧紧衣服,心里升起了一种不属于过年的感觉,好冷。

一年里,我到外婆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从外婆家回来的时候,外婆都会问我什么时候再来啊。我总信誓旦旦地说会来的,会来的。可我从来也不敢给她一个确定的时间,人总没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值得令人信赖。所以我企图以模糊时间和承诺来慰藉他人和欺骗自己,但是过年是没法糊弄的。

每年过年,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到外婆家聚头,毕竟平时去外婆家的几率小,十几口人齐聚于外婆家的几率更小,所以外婆总盼望着过年。可是今年我怎么也排不满那张坐十二个人的桌子,自然也就没法儿让年夜饭变得那么圆满。总归是的,12个人的空缺要6个人来填,这似乎是一道必有解的选择题而必定无解的填空题。我在脑子里盘算着:老爸值班,舅舅一家去了他们的外婆家,淼淼去了奶奶家,能聚齐的只有外公外婆、姐姐阿姨、妈妈和我了。

很快到年夜饭的时间,我坐在那里想起以前。以前总是淼淼和睿睿扯着“穿堂”的喉咙喊:吃饭啦,吃饭啦!震得门外的两个红灯笼都抖两下,今年没有他们,只有红灯笼在风里伶仃的.荡着。年夜饭一如既往的丰盛,可是缺少了人挤人的温暖。而没有温暖,即使吃遍天下山珍海味,终归也只是一顿饭,无法冠以团圆之名。

吃过年夜饭,我们都搬了凳子坐到火堆边:阿姨、妈妈和外婆聊着家常,外公喝着茶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而我和姐姐则守着春晚寻找着年味儿。也不知道时针走过了几格,就听到门外传来了引擎的声音。外公第一个反应过来:去看看,是舅舅回来了,去看看,应该是的。正当我疑惑的时候,就传来了佳佳甜甜得声音:爷爷,奶奶!外公急忙站起来,应和着,走过去抱起佳佳,笑得嘴角都咧到了耳朵上。不一会儿,淼淼也赶到了外婆家。一下子炉火旁边多了五个人,显得拥挤起来。但即使拥挤,可每个人都打心底里的开心。因为只有拥挤,才让冷冰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显得生动;只有拥挤,才有了安心的踏实的年的味道。

到了12点,我们拿着穿云箭,舅舅拿着大个的烟花到空地上。那时的天空已经很美了,家家户户的烟火都已升腾了起来。有人说,年味儿淡了。但此时此刻的我乐得从骨子里都透出了年味儿。

腊月的寒风还在继续吹,呼呼地吹,却吹不散家的温暖,吹不散属于我们的年味儿,就像充满希望的烟火,再浓重的夜色也掩盖不了属于它的灿烂。

点评:

本文采用先抑后扬的构思方法。劲吹的寒风、排不满的圆桌,缺少小表弟、小表妹“穿堂”的叫喊声,这个年与以往相比显得如此寡淡、冷清;但舅舅一家及小表弟的到来一下子带来了厚实的年味,文章也在这一抑一扬中将“年”的意义揭示得深刻而透彻——亲人团聚才是真正的年味。

篇2:风却吹不散的回忆作文

风却吹不散的回忆作文

风可以沉淀爱,风化情,却吹不散那段美好的回忆

年少时,我们轻狂、任性、自大,我们富于幻想,把一切都看得简单,把事物看得美好。长大后,我们会为当时自己的天真与幼稚感到好笑。但随着时间的风化,留下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

“有今生今世做兄弟,没来生来世再想你……”这首《兄弟》会经常回响在我的耳边,脑海中便浮现出那段往事。

中学时,正值人生的花季,青春的我们喜欢张扬个性,也比较叛逆,当时的我与班上三名同学关系最铁,也是班最叛逆的,我们爱音乐,讨厌学习,厌倦学校的生活,向往自由。

当时“古惑仔”电影很流行,我们也时常去看,我们为影片中人物间的重情重义所感动。于是我们的头儿—杰建议结拜兄弟。约好日期,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进行了结拜仪式,那场景全是从影片中模仿来的,我们敬香,念誓词,并且买来两瓶二锅头滴了血喝了个精光,我们约定要把《兄弟》这首歌永记于心,回来的时候,我们醉的一塌糊涂,但在我们心中我们已经融为一体了,摇摇摆摆游荡在大街上,还唱着那首歌在街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时好像真的`没有比我们的情宜更深的了,那天之后我们粘得更紧了,无论干什么都在一起,就连一个苹果,大家都要分着吃,正应了那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憧憬着长大后我们在一起的景象。

时光从我们指间悄悄滑过,转眼间,我们已进入了初三,并且约定共同奋斗一番。可是,意外发生了,那天,杰放学时告诉我们,他被同级一个很牛的家伙打了,理由很简单,就是看杰不顺眼,我们听了都很生气,并很快达成一致—“报仇”。我们布置了一番,他们三个去那个小子,我去叫人,第二天下午放学,我们便分头行动了,可是,当我把人带来时,我们几个被很多老师押进去了校警室。我的头“嗡”的一声,已经猜到原因了,并且知道了最坏的后果,但我依旧报有一丝希望,可是晚自习他们没来,第二天他们也没来,我决定周未去找他们。

周未那天,天阴沉沉的,空气中夹杂着阴冷与潮湿,也夹杂着悲伤,刚放学我便冲往校门,他们三个站在门口等我,见到我时都带着点淡淡的笑。可我知道,他们的心里是非常痛苦的,杰提议我们去疯一天,大家便买了许多东西去了黄河边,到那儿之后我们便放声高喊,放开的唱,并且使劲的吃喝,希望能以此发泄心中的不快,醉了以后便抱在一起大哭,不一会儿,天上下起了连绵的秋雨,也许老天也被我们感动了吧,雨打湿了我们,雨和着泪顺着脸颊流淌,一直流入我们的心里,很久之后,我们才回家,杰说:“好好奋斗吧!以后出息了也让兄弟们沾沾光”我苦笑着问他们各自的打算,杰说要去当兵,瑞跟他爸做生意,锋去读技校。

杰走的前一天,他让家里人做了一桌好菜招呼我们,我们四个待在他的房间里,心情都极为沉重,杰强装出一幅高兴的样子,一个劲地叫我们吃菜,我们只是象征性的动了几筷子,便只是闷着头喝酒,cd里播放着那首伤感的“离别”,杰让我们第二天别送他了,不然他会更难过,就这样,杰离开了我们,接着是锋,瑞虽说经常回来,可一直难于见面,曾经的兄弟们就这样各奔东西了。

后来,杰留在了部队,因为表现出色,还升成一名军官,瑞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很红火,锋也留在了深圳,并且混的不错,我很为他们高兴,他们也对我说,让我好好加油,早日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到时,凶们会来看我,我也在心里暗间的使劲、加油!

时光飞快流转,又是那个伤感的季节,风依旧吹着云烟,却吹不散那一幕幕年少的往事,更吹不走那“有今生今世做兄弟,没来生来世再想你”。

篇3:感恩一股吹不散的风作文

感恩一股吹不散的风作文

风,轻轻地,吹出了大自然的温柔,淡淡地,散发出清凉的幽香,渐渐地,掠起我的万千思绪——风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正如父母对我们的'爱,平凡而伟大,而我们给予他们了什么呢?

——题记

当天空亮出一抹蓝时,照亮了世界,大地展开它有力的臂膀,孕育着勃勃生机,为世界增添光彩。这时,风儿吹出它梦幻般的小曲儿,鸟儿翱翔,为天空增加神韵,草儿随风摇摆,为大地装扮,柳树扭动着跳舞,向人们问好。万物都知道“知恩图报,善莫大焉。”何况我们人呢?

细细品读着《诗经》中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照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一股奶茶般的暖流流入心头,感受着父母那海洋般博大的爱,难道我们心中没有一个共同的念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父母,感谢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用双手撑起这个家,用坚实的后背为我们遮风挡雨,望着父母亲那有了银丝的头发,结了厚茧的双手和历尽沧桑的皱纹,听着父母上楼后的喘气声和为我们担心的叹息声,每个人的心中都绽放出感动的光芒,那就去用行动来报答吧。

父母是我们永远的爱人,感恩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给予父母最大的安慰与报答。“羔羊跪乳之恩,乌鸦反哺之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感恩,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其次要行动,但不要注重感恩的轻重程度,哪怕是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杯暖心的热茶,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真诚的祝福等等所有不经意的细节,都是感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父母来说,这已经很满足了。用心去行动,一定不负众望。

风还在吹着,却吹不走我的感恩之心。

感恩,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父母,是人生中必须走的一条路。记得以前有一个广告: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水站在妈妈面前,说道;“妈妈,洗脚。“这短小而又让人震撼的四个字,表面直白却又暗含感恩的神韵。

感恩,不仅要感恩我们的父母,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感恩朋友,是他们帮我克服人生的挫折;感恩老师,教我学会美丑善恶,辨别是非;感恩对手,有了他们才会有我们“更上一层楼”的斗志;感恩生活,让我领略了人生的美好;感恩大自然,青山绿水丰富我的精神生活;感恩祖国,给我们创造了幸福的一切……感恩所有美好的事物,感谢一路有你们的陪伴,滋润了我的人生,让我一生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像一抹淡淡的菊花香,芳香泗溢,神韵永恒。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风悄然无声地停了,看着夕阳下拉长的身影,沉思中的我坚信:感恩,一缕吹不散的风,抚摸着我的心。

篇4:感恩,一缕吹不散的风作文

感恩,一缕吹不散的风作文

风,轻轻地,吹出了大自然的温柔,淡淡地,散发出清凉的幽香,渐渐地,掠起我的万千思绪——风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正如父母对我们的爱,平凡而伟大,而我们给予他们了什么呢?

——题记

当天空亮出一抹蓝时,照亮了世界,大地展开它有力的臂膀,孕育着勃勃生机,为世界增添光彩。这时,风儿吹出它梦幻般的小曲儿,鸟儿翱翔,为天空增加神韵,草儿随风摇摆,为大地装扮,柳树扭动着跳舞,向人们问好。万物都知道“知恩图报,善莫大焉。”何况我们人呢?

细细品读着《诗经》中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照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一股奶茶般的暖流流入心头,感受着父母那海洋般博大的爱,难道我们心中没有一个共同的念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父母,感谢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用双手撑起这个家,用坚实的后背为我们遮风挡雨,望着父母亲那有了银丝的头发,结了厚茧的双手和历尽沧桑的皱纹,听着父母上楼后的喘气声和为我们担心的叹息声,每个人的心中都绽放出感动的光芒,那就去用行动来报答吧。

父母是我们永远的爱人,感恩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给予父母最大的安慰与报答。“羔羊跪乳之恩,乌鸦反哺之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感恩,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其次要行动,但不要注重感恩的轻重程度,哪怕是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杯暖心的热茶,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真诚的祝福等等所有不经意的细节,都是感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父母来说,这已经很满足了。用心去行动,一定不负众望。

风还在吹着,却吹不走我的感恩之心。

感恩,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父母,是人生中必须走的一条路。记得以前有一个广告: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水站在妈妈面前,说道;“妈妈,洗脚。“这短小而又让人震撼的'四个字,表面直白却又暗含感恩的神韵。

感恩,不仅要感恩我们的父母,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感恩朋友,是他们帮我克服人生的挫折;感恩老师,教我学会美丑善恶,辨别是非;感恩对手,有了他们才会有我们“更上一层楼”的斗志;感恩生活,让我领略了人生的美好;感恩大自然,青山绿水丰富我的精神生活;感恩祖国,给我们创造了幸福的一切……感恩所有美好的事物,感谢一路有你们的陪伴,滋润了我的人生,让我一生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像一抹淡淡的菊花香,芳香泗溢,神韵永恒。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风悄然无声地停了,看着夕阳下拉长的身影,沉思中的我坚信:感恩,一缕吹不散的风,抚摸着我的心。

篇5:年味作文

“瑞雪兆丰年。”在新年即将来临的时候,下雪了,真开心!正因为这场雪,才有了过年的感觉。虽然这雪阻碍了交通,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回家过年的向往和决心。我们也一样,手里提着年货,踏上了回家的班车,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提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喜悦,准备回家过年。

下车了,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好像被一层白色的银装所覆盖,我穿过银白色的田野,走过那座难忘的小桥,来到我家门前,屋顶上唯一没有被雪覆盖的烟囱,冒着一缕缕炊烟,屋檐下挂着一条条腊肉。大年三十,奶奶在厨房里蒸馒头、包粽子。妈妈准备年夜饭。爷爷在门口贴对联、挂灯笼。大伯伯在清扫门前雪。爸爸在房前屋后种下了石榴树和柿子树,向往着春天能够开花结果。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麦田里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放鞭炮,开心到了极致!年夜饭前,需要放鞭炮,越响越好,这样可以赶走“年”兽。然后点蜡烛祭祖,给逝去的先人烧香、叩头。希望先人能够保佑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保佑爸爸事业有成。最后吃年夜饭,在吃饭的过程中,爷爷奶奶便会递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压岁钱。

年夜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春节文艺晚会,聊着家常,吃着点心。一直到凌晨,我们走出家门,点燃烟花,望着天空中满天飞舞的烟花,我想:明年一定是一个丰收年。

篇6:年味作文

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地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地那一杯酒;就是屋里美味佳肴飘进鼻内地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地一顿年夜饭中地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地一种享受;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地那种友好感觉;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地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新年快乐,红包拿来”这句话几乎是在过年时都会说地一句话,拿了红包很开心,(咳咳,虽然老爸老妈说存着)。当然还有那一桌子地美味佳肴啦,有鱼,有虾,还有螃蟹,反正是有很多好吃地,平常地时候都吃不到啊。该讲正事了,我跟大家讲讲我们家地人在除夕一夜地“任务”。

首先当属吃饭时最重要地任务—吃,由我们吃货来完成,坐在椅子,手拿筷子,看着佳肴,如暴风卷地一般横扫美食。不要说吃货不好,如果没有我们吃货这美好世间又要浪费多少粮食呢;没有我们吃货哪会有这么多餐厅;没有我们吃货怎么会有如此繁荣地美食世界呢?由此要感谢吃货。

还有任务—做,职业—“厨师”,由我大妈胜任,她虽然没有一顶洁白地厨师帽和一套洁白地厨师服,但她有着非常高超地技艺,吃过之人无每每不赞叹,鸡虾鱼肉,营养搭配,无所不妙。当然有时还会有厨师助理—妈妈、奶奶。

吃饭时,气氛不能冷,这时候需要一个人来提提气氛,让大家都有过年过节地快乐心情。很多地时候,都会有一段祝词:来来来,在新地一年里祝大家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学习更上一层楼。这一段话里充满着属于一个家、一个国、一个世界地爱。

饭后,最不能接受地任务就是—收拾。谁愿意在吃饱喝足时去起身收拾呢?这时候就要一个勤奋地人带动大家去收拾,我很敬佩这种人,要是我就会“卧枕江山”。其他不干活地人就开始看电视、玩手机等等。

春风已徐徐吹来,盛开在腊月地梅花已经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便与雪为伴,与风为友。当春风徐来地那一刻,他伸了伸他地腰,抖起了精神……原来它也在期盼春天地来到。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有足了地年味,这个年烟花漫天……

篇7:年味作文

对于孩子,新年是快乐的。新年意味着新衣服,压岁钱,鞭炮,还有热闹的年夜,这些在我小的时候都曾是我期盼的。小时候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年味,身边的每个人的感觉应该都是如此,而这些,似乎也只是现在能够用来怀念的对于童年的回忆。

从前的新年固然是没有如今这么充满着现代味道,却失去了本来的年味的形式。从前那些简单的、温馨的心情也已经被我们淡忘。再看着晚会,吃着饺子,却总也不是从前的那种年的气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也许是成长改变了心境,也许只是新年的这些对我已经不足够有吸引力。

也许对于从前,最值得怀念的是年夜的热闹。年夜,我总是习惯早早地睡着,然后在午夜被外面的鞭炮声叫醒,然后还要堵着耳朵去看外面亮丽的烟火光。这种感觉是很矛盾的快乐,我不喜欢刺耳的鞭炮声,也许还有些害怕,但是却喜欢着那种热闹的气氛,那种在火光中感受着来自人们的欢乐。

这种欢乐是多方面的,有对于一个新的开始的期盼,有对于过去一年的美好的怀念。人们吃着一年来最丰盛的一顿晚饭,享受着一年来最团圆的家庭幸福。这种感觉是一种真正的过年,新的一年,带着美好的憧憬去迎接。孩子们也享受着他们的快乐,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盘算着该买些什么;点着一串鞭炮,听着那清脆,激昂的声音,庆祝着自己的成长。

然而到了今天,我突然发现这些都已经失去了。

年夜,家里仍然是准备着一顿充满年味的晚饭,一家三口坐在桌前包着饺子,聊着快乐的事情;晚会依旧在那一点钟开始,带来欢声笑语。但似乎年味总还是淡了,我始终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年夜饭,它没有改变,也许是这一顿饭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平常,不再那样有期待。春节晚会,它是在进步着的,一年比一年更精致华丽,也许是人们的心态变了,要求高了,对于这样的晚会已经习以为常。

而我自己,似乎已经不再从心里觉得这是一个新年,一切只是还有着表面的形式而已。新年,除夕,还意味着什么?也许仅仅是接受来自朋友亲人已经机械化的祝福;吃着饺子,看看已经不富年味的晚会。于是自己也寻找着新的方式,对着电脑,机械地收发新年的祝福。

这种已经形式化的新年还有值得在意的必要吗?我想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时间空耗在这样的一种形式上,于是,很多人开始不看春晚,很多人开始不再庆祝新年。这些恐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悲哀,也是传统文化衰落的一层表现。

最近几年,人们一直在强调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要改春节名为元旦,以强调中国新年。然而人们忽略了更重要的:心境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这些改变让无论何种停留在表面的强调都不再有一丝效果,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发自心底对于新年的追求和渴望。

也许人们该放弃些什么,珍惜些什么,还要保留一些自然之情……

注:这个是我们的寒假作业,呵呵……

篇8:年味作文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

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逝!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

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那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

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篇9:年味作文

春节到了,我们身边的年味越来越淡,大家都用上了现代化的过年方式,过年的感觉就跟平时的生活一样,春节我来到了哈尔滨的雪乡,感受到了和宁波不一样的年味。

走进雪乡,即便是天上下着大雪,我们也感到了丝丝暖意,家家户户的都挂着一对对红灯笼,贴着窗花和对联,看这幅对联:

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步步高,一帆风顺年年好,寓意着主人对新年的期盼。

雪乡木屋的屋顶上都积着至少有六七十厘米厚的积雪,好像只有在童话故事的才能看到这样的房子,我和爸爸妈妈走进一家小院住下,东北人十分好客,看到我们这么冷,便马上烧火炕,邀请我们到炕上暖和暖和,一会儿工夫,杀鸡做菜,然后在炕上架上一张桌子,为我们摆上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我对在炕上吃饭感觉十分新鲜,我先是跪在炕上吃饭,吃了一会儿,感觉跪着挺累的,于是又换了一个姿势,两腿伸直离桌子远远的,一会儿又觉得不方便,还是盘腿坐着吧,哎呦!还没十分钟呢!脚真麻呀!脚一动就像针刺一样,还是站着吃,我来回折腾着,不过,雪乡这农家菜的味道可真不错!

晚饭后,我迈出小院,一股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一座座相连的雪屋,一家家炊烟袅袅,一户户张灯结彩,这不是一个城里孩子经常能看到的景象。

晚上睡觉,更是别有趣味,不是像家里那样一人一张床,而是大家都睡着一个炕上,一人一个炕位,就占一个被窝的位置,我和妈妈刚好睡着炕边上,那个炕热得我睡不着,整个人都睡着被子外,在窄小的位置上翻个身也不容易,炕上虽然铺着被铺,可还是很硬,半夜就腰酸背痛的,南方人根本就睡不习惯,凌晨时分,炕渐渐冷却,一股寒气钻进了我的衣服,我连忙钻进被子盖好,渐渐地进入梦乡睡着了。睡火炕的感觉是上半夜热死,踢被子,下半夜冻死,抢被子,这是在家睡觉体会不到的趣味。

雪乡,虽然是旅游景区,却给我家的温暖。雪乡,虽然气温很低,却使我们的心烧得火热。

走进雪乡,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年味。

篇10:年味作文

快过年了,通州城的大街两侧,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和彩灯;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到处是买年货的人们;几家卖火车票和机票的小店门前排起了长龙一样的队伍;烟花销售点儿遍布大街小巷,迎春的爆竹声时断时续、此起彼伏;轻轨列车、公共汽车载着人们来来往往;大人们都准备好了给孩子们的红包儿;电视不断播放着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的节目。到处已经充满了大城市特有的节日气氛。

置身在城市的年里,却总感觉还是没有年味儿,远远不如乡村,不如我眷恋的永年。

童年时期,我在永年县的姥娘家住了近十年,从记事儿起,每逢过年,都要感受那浓浓的年味儿和厚重的乡情。

大年三十儿,大舅和表哥他们将早就准备好的春联儿、横批分别贴在屋门、院门、灶房门的门框上和上槛上,还把用窗户纸印的彩色的老天爷、财神、门神、磨神、碾神、车神、灶王爷等神仙的画像贴在屋里、门、磨、碾子、推车、耧车、锄头、灶台上,晚上还要点上高高的红蜡烛,摆上香炉,上面插着又粗又长的香,供奉诸神,祈求家人平安,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家里的影壁墙、水缸、树、箱子、柜子上也要贴上“春”字或“福”字。心灵手巧的表嫂和表姐她们早就剪好了用红纸剪的窗花儿,那些窗花儿有鱼虫、花鸟、牲畜、戏曲人物等等,分别贴在屋里的玻璃窗上。屋里土炕的墙上还要贴年画儿,年画儿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古装戏曲人物、电影剧照、样板戏剧照、山水风景画儿等等。每组年画儿是四张,有的家里要贴好几组年画儿。后来,有了挂历以后,人们也贴一些风景名胜和影视明星的挂历。

篇11:年味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

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各家各户便开始紧张的筹划着怎样过年了。 爆竹声惊动了整个村庄。哇,过年了!这么快,过了年,我已十四岁了,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趁过年该好好庆祝一下! 吃年夜饭了,我连忙“疯”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一样。你看:鸡、鸭、鱼、肉、海鲜……真是应有尽有。吃饭时母亲把一个红包递给了我(我知道这叫“压岁钱”),并说:“新年快乐!”我接过红包,高兴地说:“母亲、新年快乐!”母亲又把另一个红包给了我弟弟。这时弟弟天真地说:“要是每天都像过年一样,那该多好啊!” “哈哈哈!” 我们大声地笑了起来。虽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这种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压岁钱多多地拿!

吃完饭,我拿出了烟花与小朋友们一起放。我们先放“芭蕉扇”,我紧紧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点燃导火线,等导火线冒出了白烟后,紧接着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没看到,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缤纷的,尤其里面还夹着各色的珍珠呢;我们还放了个“太空人”,点燃导火线后,“太空人”就闪出火花,发出绿光,而且会一个劲地冲向太空。

年的热闹不用说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们开心“发疯”之余,母亲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年的背后寄托着沉重的责任。你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要多一份思考。”是啊!面对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年年过年,年年好过,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

篇12:年味作文

年味作文3000字

过年真正的味道,应该是在童年。

我始终以为,在小孩子的心里,那年才真的是年。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呀,一心只知道放假了,过年了,可以开怀地玩,尽情地吃了。至于贴春联、放鞭炮,备置年夜饭、包红包,那都是大人们的事情啦,我不管,顶多是凑个热闹份子,不过意,再拜倒磕俩响头儿,压岁钱到手,再拿买好吃的去。简简单单的,这年就风风火火地过了。这才是过,那些过年里的习俗都是大人在忙活,那只能叫忙活。可,忙活得那也是个乐。

我印象最深的新年,也莫过于是童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倒觉得没了年味,又或许是背井离乡,无法悉数感受到家乡的气息,才不能嗅出那浓郁的年味来。前面才说,今年父母不想着回家过年了,年年如此,既奔波劳累,又消财损力。后来,他们问弟弟:“你今年过年回家吗?”弟弟毫不犹豫地来了句:“当然回呀!不回留在这里干什么?”瞧,这就是我们家乡人骨子里的年的情结。大多数的概念里,过年等同于回家,不回家哪里算是过了年呢。

弟弟说的“这里”自然指的是异地。江南自然是有江南的绮丽,大城市亦有大城市的繁华,若论过年的气氛,自己心里还是眷属家乡的。早前,我与父母同处江南时,妈妈就说过,在那个她住了五六年的小城,她也算是了解了那边的人,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对我说:“这里的人啊,好像都是把钱看得太重,把感情反而放得轻,过年了就像和平时一样,也没见有什么意思”。是啊,在我们家乡人眼里,过年了,没有风风火火过一场,那不叫过年。又或者,是我们没有见着。

听说,上海这里过年的习俗有“送灶”“烧香”“花灯”等“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的热闹景象,我来这里两年了,也从未见过。想必与妈妈对外地平淡如一日的理解相似吧,每逢春节,我们早已赶上年岁的早班车出发,哪里还看得见城市的月光是否犹如家乡般的亮洁呢?

外地的习俗,我是不懂。不过家乡虽是乡村,不及城市的繁华熙攘,却别有一番韵味。童年时,觉得过年是热热闹闹的,那才叫过年,绝不仅仅是合家吃一顿年夜饭这样简单。上小学和初中时,学校就在家附近,每日都是住在家里,不必寄宿。寒假放得早,除夕前,老早家人就开始购置年货准备着了,准备什么呢?吃是最主要的,其次是穿。我记得那时候常常是和奶奶到集市上把该备置的肉类提前买好了,猪、鸡、鸭、牛,样样齐全。一是要提前腌制好,到年那天才可以享用,二是越接近年食材越贵,早早地备好是家家户户都约定俗成的。

购好年货,奶奶的身影永远是忙着了。新鲜的肉撒盐腌起来,腌制好了挂在阳光下晒,那味儿才正宗,家里的腌食从来都是奶奶自己做,不在外面买,要说这外面买的是真不如奶奶的手艺。我就负责给奶奶打下手,烧柴填火,洗菜端盘,一边烧着一边还要站起来望着锅里的东西,时不时还拈一口尝尝。印象最深的就是炸圆子,各种大的小的圆子。我就把柴火架上,看着奶奶几乎把一桶油都倒进锅里,待油热了,把提前拌好的馅儿挪成圆球状,放入锅中,滋滋地炸,还有那种小的圆子,集市上有卖,焦酥脆香的,和大的圆子不是同一种馅料,奶奶样样都会,再从另一个盆里把调好的馅儿抓在手里一挤挤成了小球形,手势麻利地下进油锅里。我就眼睁睁看着各种圆子在油里雀跃跳动,不一会儿,那些小东西白白的外皮就被熏成了褐色,嚯!喷喷香,待奶奶捞上来一些熟脆的后,我忙不迭地拿起就往嘴里送。奶奶一般做好一样都会让我尝尝味道如何,嗬!哪有不好吃的道理,奶奶的手真是巧。

巧还巧在另一样,就是自己动手制作糖饼。事实上,我对那些腊肉腊肠等的都不甚感兴趣,就对那些小吃食有心。不管喜不喜欢,过年的桌子上是得什么都有。爷爷奶奶一向都是手巧之人,那时候,爷爷自己做糖葫芦去卖,我经常也去帮忙做最后一步,包裹薄膜袋,往往是亲眼见证了制作的全过程。早早地买些山楂回来,爷爷一遍遍地洗干净晾晒,然后把坏的挑走,大的串成一根卖一元,小的成串五角,我是多么怀念童年那个时光。如今,我也偶尔嘴馋去外面买一根来,可那山楂酸不溜儿的还泛着青呢,不甚甜,且价格最便宜的是三元,关键是那一层红糖壳里面经常有坏的眼儿,无良商家,根本无法与我那纯朴的爷爷奶奶相比。还有市场上卖的芝麻糖棍、花生糖等,我奶奶自己会做。不过这是要耗费不少食材和气力的,那下锅都要煮好久,锅里弄得黏兮兮的,还难洗。最后终于成形后,一片一片切好,放在桌上,留自己家人吃。

过年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瓜子花生放桌上,随手拿来磕着唠嗑儿,就连平日里哪家有喜事,最先上桌的一定是这些上口的小食。我们那不种瓜子,花生倒是自给自足。每年花生收获完,卖得差不多后,总要留一些给自己家吃,就是要等到过年拿出去炒,或者索性自己家动手来炒熟了,就是麻烦,炒花生需要恰当的火候,且须沙锅才行。这每一样我都是随着奶奶看过来的,也都经手帮忙过。还有番薯,我们自家种了来,奶奶还亲手熬制过芋头糖,小的时候,学校大门外有卖的,一毛钱一颗,特别粘牙却有嚼劲,小伙伴们都爱吃。我一直知道奶奶心灵手巧,好似十八般厨艺样样俱全,火力全开都使在了过年里,这么多的好吃的,小孩子的新年过得可真够幸福呀!有这些吃的,那就是小孩子眼中的.幸福了吧。

我们家过年是尤其热闹的,那场面每想一次,心就沸腾。奶奶家的大院属得上是村里最大的院子了,大院的位置正处村中央,东南西北四面分叉口的中心,如此聚光的场地,每每有什么事,街坊邻居都是看在眼里的,因此就热闹非凡。另一个热闹是因为我们家人口众多,奶奶总共有五个孩子,每家有一对儿女,加起来就是十个孩子。过年经常就是亲戚们全部回来一起过个喜庆年,需得两张大桌子才能坐得下,且只是大人坐得下,小孩子全都端着碗去看电视了,一会儿回来夹个菜,大人们就在喝酒畅聊。我是孩子王,老大嘛,也不知带过几个弟弟妹妹了,那么多孩子需要看着,那时候觉得心累啊,现在想想,那可不就是一种幸福嘛!而今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了,能够全部聚起来实属不易,即便聚了,都不似小时候那样疯耍,不多话了。

前段时间,奶奶给我打电话,问及回家的日程,还说要不要再先买肉腌好,等你们回来吃。我说不用了,每年过年准备那么多东西,实际上真到年了,我们真吃不了多少,没过几天,我们又走了,这剩下来的可怎么办呢。奶奶在那边呵呵地笑:“总要准备的吧”,或许在她心里活了那么多年的概念就是过年什么都要有,尽管她其实根本都不吃。此刻,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为何感觉越来越没了年味呢?现今我们都工作了,再不像学生时代有大把的时间回去吃到奶奶做的东西了,久而久之,奶奶也就没法做了,做了也没人吃,那些童年里的味道不复了,年夜饭也就少了许多滋味。

有一点习俗是不曾变的,大年初一要吃饺子,接连三天早晨都要吃饺子。我们家人多,在除夕夜前早就听到了奶奶在砧板上剁肉的声音,我也去帮忙剁肉、碾粉丝等,这么多年,我负责赶皮儿,奶奶负责包,一成未变。就我们俩,包了好几锅的饺子,深怕不够吃。那时候,还自家蒸馒头,我们那的馒头不是白面馒头,而是有馅儿的,有菜馅和糖馅两种。我最爱吃奶奶蒸的菜馅馒头了,一次都要吃好几个,自家蒸的十分松软,实际上只几口就没了。后来,奶奶都不再做了,我发觉,自我毕业工作后,再没许多时间回家了,以前的很多东西,奶奶也都不备置了,也是啊,忙活什么呢,都不在家。想到这里,我不禁感伤几许。

要是能一直和奶奶在一起多好啊!吃着奶奶做的饭才是过年,一家人团聚围桌吃年夜饭才是过年,新年的礼花响起,我们一家人守着电视看春晚才是过年,亲戚们的相聚,我领着孩子们疯,那才是过年。

童年里的新年是那么的鲜活生动,充满了纯纯的年味,那也将是我心中永不枯竭的味道。

篇13: 年味作文

浓浓的年味

时间像飞箭,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冬爷爷送走了秋姑娘,他轻轻呵了一口气,大地便披上了亮闪闪的银装,伴随着飞舞的雪花,我们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我们也明白期盼已久的春节快到了。春节是孩子们的幸福时光。

春节能够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懒觉。每一天睡到自然醒。平时早就被音乐吵醒了。

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盼到了。

离春节还有6天时间,我们全家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妈妈下班回来,连忙写购物的单子,写完以后。便开车去超市,我们去超市的路上,看见街真热闹。连树上都已经挂上了彩灯,看来我们还是晚了一步,连政府都比咱们快。到了超市,哇!简直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动!笑声不断!比往日的超市热闹好几倍。一楼是食品专区,一样样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点、蔬菜、水产品、水果都摆放在货架上。我兴奋得跑到水果区去拿我最喜欢吃的金灿灿的橙子,它好像在对我笑:“小姐姐,快把我买回家吧!我但是它们当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犹豫地把橙子放进我的购物车。妈妈看地目瞪口呆。哈!我对妈妈眨眨眼,吐吐舌头,谁叫妈妈这天答应一切由我做主呢。之后我们来到了蔬菜区和肉类区,那里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绿欲滴,红辣椒鲜艳无比,、、、、、、诱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脚步,于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这些蔬菜放进了购物车里。最后我们来到服装区,每一个地方的服装也可谓是姿态万千。又的英姿飒爽地站着,有的彬彬有礼地,这次我可只顾欣赏没买呀!因为我的新衣服妈妈已经给我买好了。购物完之后,我和妈妈每人拎着两大袋战利品,来到车上,把战利品放在了车上,兴冲冲地回家了。

啊!春节!啊!春节!一年365天,盼个啥?春节呗!为什么?

首先,春节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还有春节联欢晚会!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样盼春节呢?年味这么浓,你闻到了吗?

篇14: 年味作文

年味淡了

由于国外的节日不断的流入我国,造成了我国人民崇尚了“洋节日”,中国春节过年的年味也淡了。

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春节一年比一年更热闹。

2月28日,我们家买了许多的菜肴,明白我家要干嘛嘛——我家呀过年了。这天我们准备吃年夜饭了,但是吃年夜饭之前我们先要祭祖,来总结去年的收获和需要进步的方面,保佑我们在今年能快快乐乐,学业有成。当新春的爆竹声响起时的那一刹那,我们从去年迈入了新年第一天,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息,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貌”拜神之后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因为这点我反倒觉得春节的年味还未淡,反而我很期盼。我们大家一齐吃年夜饭,要不是春节,我们一家人还很少一齐吃呢,每一天都吃的“散散”的。我们吃好了爷爷奶奶吃。但是这天。一向阻挡着我们的薄膜破了,城墙到了,一家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的样貌,这一切都是我所期望看见的。

当爷爷把大大的红包塞给我时,我既开心又兴奋,我长大一岁了。

新年不正是因为能够懂事一点,长大一点才如此热闹。当你与你的家人分享着长大的祝福时,你会觉得长大不好?过年不好?

春节年味淡了吗?让我告诉你吧,年味没有淡。

【吹不散的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1.年味作文

2.作文年味

3.风却吹不散的回忆作文

4.年味美文

5.年味-五年级作文

6.年味学生作文

7.年味三年级作文

8.乡村年味作文

9.年味作文精选作文

10.年味遐思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吹不散的年味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