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模拟材料作文
“DyHop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3篇高二模拟材料作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二模拟材料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高二模拟作文试题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你的陪伴,因你而骄傲,因我而相伴。
——题记
如果说人生像一棵树,那你就是我人生大树的片片绿叶;如果说人生像一杯咖啡,
那你就是我苦涩后的甘甜享受;如果说人生像是一次飞翔,你一就是我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出生在清贫的农家,从小与你为伴。那时年少的我喜欢与你打闹,可又总是不依不饶,老想占上风,占便宜,明知道不是你的对手,还死要逞能,可你总是让我欺负。
几年前,你辍学了,离开了故土,去闯你自己的一片蓝天。两年后,我效仿了你,准备踏上人生的另一个征程。此时,你哭了,是为我而哭的,你劝我继续拼搏;告诉我,外面竞争的激烈;讲述自己无知识,而又不得不干累活的无奈……然而我并没有在意你的话;没有领会你的苦心。不以为然,来到上海打工。你不理我,不帮我找工作,然而愚笨的我却不明白你的苦心。自己独自找了一份工作,然而不幸却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的右手大拇指北极气压断了一截。他得知后,眼泪又一次从他那双迥然的双眸流下,他觉得是自己没照顾好弟弟,才弄得弟弟遭受这么大的痛苦,他该如何向父母交代呀……
望着第二次为我流泪的他,我的心被触动了。我的眼泪不由的滑落模糊了双眸。上前抱紧他,不让他为我而难受,“我错了,哥,……哥我真的错了,我不该不听你的话,不该不知天高地厚的放弃学业。辍学后,来投奔你,可你不搭理我我还心存怨恨,认为你狠心,不顾兄弟之情,现在,我明白了,明白了,那全是你对我的爱呀,想逼我回去上学的举措呀……
我还在小声的不断抽泣,然而哥哥松开我,用手拭去我眼中的泪水,并安慰我,不让我难受,告诉我但凡成大事者,都不会被小事所击倒,你是最棒的,你还小,还有的是希望……
现如今,我又从新回到了学校,我很自豪,我很骄傲,因为我有了这么一个‘他’在默默的,支持我,鼓励我。每当考试失意时,都会想起他的鼓励,想起我们曾今相拥的那刻。我相信,我虽不是生活中的佼佼者,但我也会尽力成为你心中敬佩的强者。
人生的路,不好走。不管结果怎样,我都会尽力去做的,因为我不想让你失望。
我恨自己,恨自己的手太笨了,恨自己的思维太单一了,本想写尽彼此的情谊,可总是让人遗憾。
好了,一切尽在不言中,大哥,我心中有你。
高二模拟作文试题2
人生中有数不尽的选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而少年,因为涉世未深,面临的选择也就更加纷繁复杂,影响也就更加弥足深远。
是应该当一片天空中高悬的凌云,还是当地上一只平凡务实的小蚂蚁?我觉得这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这两类人,是都不能缺少的。
司马迁说的好,“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光一个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能到现代还被人们传诵的,又有几人?当凌云真的令人羡慕。
可当凌云真的幸福吗?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斩杀了国王,统治当时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他的威名传播四海,无人不敬佩,无人不畏惧。但他的儿子呢?又有几人知晓。人们时常讽刺他、挖苦他。他以微笑对之,只说了一句话:“我的确没有父亲伟大,但只有我知道,他没有一天是真正快乐的!”这个快乐的人的生命直到90岁还未终结,而他伟大的父亲死后还遭人鞭尸,令人嗟叹。
但人活着不能总为了自己,更应该为整个人类群体考虑,不是吗?人们离不开凌云。试想一下,如果思想界没有了苏格拉底,诗词界没有了李白,歌剧界没有了莎士比亚,艺术界没有了莫奈,文学界没有了鲁迅,电影界没有了洛克菲斯,物理界没有了爱因斯坦……整个人类的历史将会多么的苍白无力,又何有现在的勃勃生机!伟人不可或缺!
可是人类历史不仅是伟人铸就的,更是千千万万再平凡不过的人们铸就的。他们是基石,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挺拔的高楼;他们是源泉,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波涛滚滚的场合。凡人同样不可或缺!
孔子的一个学生问他如何管理国家,孔子却对他说你没有这个才能,应去研究怎么种地才能发挥你的本领。另一个学生去问他该怎么务农,孔子又说你有治国之才,不应荒废在田地间,你应该去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我觉得孔子说的很正确。少年们,请审视自己。如果觉得自己有过人的才能,不要掩盖,不要摒弃,为了人类大发展,尽自己全力发散光与热,不仅要当那凌云,更要当那普照万物的太阳。如果觉得自己很平凡,没有什么才能,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因为你会获得更多的快乐,也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去搭建人类的长河。
只要我们选择了,努力了,并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了,我们就都是成功的,就都是一个大写的“人”!
篇2:高二模拟材料作文
【材料】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把手收回来时,手被瓶子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开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急得大哭。旁边一个人劝他说:“你知足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你的手就会很容易从瓶子里出来了。”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范文】
《易》云: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佛教教义说: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所谓舍得,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就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艺术,就是一种世事洞明的智慧。
话说当年禅宗五祖欲传衣钵,命各自作偈。大神秀作《无相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这讲求的是身心的修为。然而过分在意修为的结果,反而容易使外界的不断放大,从而令自己处于不尴不尬的两难境地。一个火头僧看到后,请人帮忙在旁边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放下心中的执着,无树无台,心无一物,尘埃焉附。这个火头僧就是后来的禅宗六祖慧能,他的这个《菩提偈》更是流传至今,警醒世人。
所以说,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
有一道题目,说一个人开着车在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看到三个人在等车,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一个有救命之恩的医生,还有一个是梦中情人,而他的车却只坐得下两个人,问这个人该如何选择?善者选择病人,义者选择医生,而智者选择陪梦中情人等车让医生载着病人去医院。这就是舍得。当你选择了舍,你其实可以得到更多。这就是古人说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孩伸手到瓶子里抓榛果,因为抓得太多,手被瓶口卡住收不回来。这就是不舍得。不肯放开,非但毫无所得,还要承受瓶口箍手的痛。其实要吃到榛果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把瓶子砸烂,可以把榛果倒出,可以一个一个慢慢地拿。甚至有人说,我又不喜欢榛果,干嘛非抓它不可呢,我完全可以从其他瓶子里抓两个棉花糖,拿两个巧克力,何必抱定一个瓶子不放。不过也有人说,我为了我的理想,坚持自己的追求,这难道不对吗?坚持理想固然不错,然而实现理想也是有很多种方式的,换一种方式去追求,你会发现原来理想触手可得。舍得不是叫你放弃,而是学会如何不纠结。
所以说,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有一句俗语,说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而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所以,学会舍得吧,不要做那个抓满榛果哭泣的小孩。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篇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C.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是熵增的重要结果
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
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mol的醋酸溶液和1.01mol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热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为57.3KJ/mol
B.通过实验得知在常温常压下,12g固体C和32g气体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大于44g气体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室温下,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10mL的量筒量取8.05mL浓硫酸
3.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A.自来水B.0.5mol?L-1醋酸C.0.5mol?L-1-D.0.5mol?L-1NaCl溶液
4.已知1g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kJ,且O2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形成1molH—O键时放出热量463kJ,则H2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A.920kJB.557kJC.436kJD.188kJ
5.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用不同物质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1?min-1B.v(B)=0.3mol?L-1?min-1
C.v(C)=0.8mol?L-1?min-1D.v(D)=1mol?L-1?min-1
6.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常温下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
B.pH值为1的溶液:Fe2+、Na+、Mg2+、NO3-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D.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K+、Na+、Clˉ、NO3ˉ
8.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D.某生成物的产率一定提高
9.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amolA生成,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⑥单位时间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⑦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②④⑤B.②⑦C.①③④⑤⑥D.⑤⑥
10.已知CH4(g)+2O2(g)=CO2(g)+2H2O(g)ΔH=-Q1kJ?mol-1①
2H2(g)+O2(g)=2H2O(g)ΔH=-Q2kJ?mol-1②
H2O(g)=H2O(l)ΔH=-Q3kJ?mol-1③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A.4Q1+0.5Q2B.4Q1+Q2+10Q3
C.4Q1+2Q2D.4Q1+0.5Q2+9Q3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A的转化率减小了D.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1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
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X,该反应中R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X为气体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X为固体或液体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为气体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为固体或液体
14.足量的锌与酸反应,欲使制取氢气的反应速率尽可能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①锌粒②锌粉③加少量的硫酸银的饱和溶液④1mol/L的盐酸⑤5mol/L的-
⑥1mol/L的硫酸⑦加热⑧加大量的硫酸铜晶体⑨不断振荡⑩加大体系的压强
A.②③⑥⑦⑨B.①③⑤⑦⑩C.②④⑥⑦⑧⑨D.②⑦⑧⑨⑩
15.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s)。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0.91
B.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s)
C.B的转化率为40%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mol/L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D.Z为0.4mol/L
17.某温度下,反应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体积均为10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反应物,起始加入量如下图所示:
起始量甲乙丙
H2(mol)122
CO2(mol)11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
B.平衡时,甲和丙中CO2的转化率相等,均是60%
C.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大于60%
D.平衡时,丙中c(H2)是0.08mol?L-1
18.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D.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非选择题(包括4个小题,共46分)
二、填空题
19.(共10分)
(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SO3,③冰醋酸,④铁丝,⑤BaSO4晶体,⑥蔗糖,⑦乙醇,⑧熔融KNO3,⑨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可以导电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每空1分)
(2)H2SO3的电离方程式:(每空2分)
(3)NaHS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每空2分)
(4)KHS的电离方程式:(每空2分)
20.(共10分、每空2分)两种气态单质X和Y能直接化合生成Z(可逆反应),如将X和Y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压入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X与Y化合生成Z的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温度低于T℃时,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于T℃时,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1.(共16分、每空2分)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mol的CO和0.3mol的H2O,在催化剂存
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ΔH>0,反
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
(1)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
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mol/(L?min)-1,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2)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能使平衡常数K增大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E.加入催化剂G.移出一氧化碳气体
(3)如要一开始加入0.1mol的CO、0.1mol的H2O、0.2mol的CO2和0.2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________________mol/L.
(4)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mol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_______(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C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5)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CO)=C(H2O)=0.09mol/L,
C(CO2)=C(H2)=0.13mol/L,则此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填“是”或“否”),若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反应向移动。(填“正方向”或“逆方向”)
三:计算题
22.(10分)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将N2和H2按体积比1:3混合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时,测得气体体积为起始气体体积的0.75倍,求:(1)平衡时N2的转化率;
(2)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
(3)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起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请写出计算过程)
篇4: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足量浓溴水后过滤;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全部正确B.②④C.②③④D.②③
2.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醇类化合物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属于脂环化合物D.CH3CH(CH3)2属于链状化合物
3.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
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4.下列通式只表示一类物质的是()
A.CnH2n+2B.CnH2nC.CnH2n-2D.CnH2n-6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乙基丙烷B.CH3CH2CH2CH2OH1-丁醇
C.CH3--CH3间二甲苯D.2---2-丙烯
6.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分别为
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2B.3C.4D.5
7.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不能氧化生成相应醛的是()
A.CH3OHB.CH3CH2CH2OHC.CH3CCH2OHD.CH3CHCH3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乙二酸俗称草酸;
②电石是纯净物;
③冰醋酸是混合物;
④配制银氨溶液过程中溶液的碱性增强;
⑤氟氯代烷(商品名氟利昂)常用作制冷剂、灭火剂、溶剂等;
⑥汽车用丙三醇作防冻液;
⑦苹果中含的酯是乙酸异戊酯;
A②③⑥⑦B①②④⑦C②③④⑥D②③⑤⑦
9.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丙烯B.1-丁烯C.3-己烯D.2---2-丁烯
10.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
B.和浓硫酸共热至170℃时,键②和⑤断裂
C.和HBr共热时,键④断裂
D.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1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
A.②③④⑤⑧⑩B.②⑤⑧⑩C.③④⑧⑩D.②⑧⑩
1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二--2-丙醇和2---2-丁醇B.苯甲醇和对-苯酚
C.2--丁烷和戊烷D.乙二醇和丙三醇
13.以溴乙烷为原料,用下述六种反应的类型:(1)氧化(2)消去(3)加成(4)酯化
(5)水解(6)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的正确顺序()
A.(1)(5)(2)(3)(4)B.(1)(2)(3)(4)(5)
C.(2)(3)(5)(1)(4)D.(2)(3)(5)(1)(6)
14.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X、Y可能是()
A.C2H4、C2H6OB.C2H2、C6H6C.CH2O、C3H6O2D.CH4、C2H4O2
15.只用下列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六种无色液体:C2H5OH、AgNO3溶液、C2H5Br、苯酚溶液、苯鉴别开来的是()
A.FeCl2溶液B.溴水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NaOH溶液
16.前不久,各大媒体在显著的位置刊登了关于900t致癌大米的报道,主要是变质大米中存在的-使人体中的特殊基因发生突变,有转变成肝
癌的可能性。它的结构如图。和l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H2和
NaOH的值分别是()
A.5mol,2molB.7mol,2mol
C.5mol,1molD.7mol,1mol
17.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
的水为5.4g。则该醛可能是()
A.丙醛B.乙醛C.丁醛D.甲醛
18.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3—CH=CH2B.C.CH3—CH3D.
19.下列反应是有名的Diels-Alder反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析上述有机化学反应,可判断其反应的类型是()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酯化反应
20.甲醛、乙酸和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54%B.28%C.27%D.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
21.(10分)
命名下列物质或根据题意写出结构简式
的系统命名法名称是;
C2H5
(2)CH3-C-CH2-C≡CH
C2H5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NT的结构简式;
(4)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5)甘油的结构简式。
22.(10分)
已知环戊烯结构简式为:可简写为:
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1)降冰片烯属于()
A.环烃B.不饱和烃C.烷烃D.芳香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3)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
A.能溶于水B.发生氧化反应C.加成反应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4)写出环戊烯加聚反应方程式;
(5)写出一种制备环戊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解释或实验结论
(1)称取A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试通过计算填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分别增重5.4g和13.2g。(2)A的分子式为:。
(3)另取A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3)写出A中所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
(4)A中含有种氢原子。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
24.(10分)
某有机物A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右图:
(1)A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跟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0.2mol的A在一定条件下跟足量的Na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4)A中所含三种羟基活性顺序;
(5)A跟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5.(10分)
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的5倍。
(1)A的分子式是。
(2)若A只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A的一种结构简
式。
(3)若A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中和反应,写出A的一种结构简
式。
(4)若A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A的一种结构简
式。
(5)若A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A的一种结构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26.(10分)
根据图示填空
(1)化合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
(2)1molA与2molH2反应生成1molE,其反应方程式是。
(3)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D,D的结构简式是。写出D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F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方程式。
篇5:-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知识)
2017-高二历史
必修三期末模拟【岳麓版】
1.国家主权高于“人们所能想像到的一切价值和一切意义”、“人所有的一切价值,一切精神的实在只能经由国家而有之”、“个人的最高义务即在安守其职责,作为国家的好公民”。以上文字体现了
A. 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B. 洛克的分权思想
C. 孟德斯鸠法学理论
D. 卢梭人民主权论
2.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
A. 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 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 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 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4.粱启超曾说史学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明确指出,历史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反映客观历史事实,这是新史学的灵魂,对此必须坚持到底、绝不动摇。这表明梁启超治史
A. 看重史料来源 B. 重视分析史实
C. 力求真是真非 D. 善于借鉴历史
5.毛泽东指出:“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割据”理论形成于
A. 中共创立时期 B. 国共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6.19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了
A. 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 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
7.美国《时代》周刊将互联网使用者推选为“人物”。这充分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A. 计算机 B. 航天技术
C. 生物工程 D. 原子能
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了许多新词,如参议院、众议院、总统、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这表明魏源
A. 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关注西方新知识、新技术
D. 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9.伊拉斯谟经常嘲笑经院哲学家,攻击教会的陋习和教士的无知、懒惰和生活上的道德败坏,但他从未怀疑过罗马天主教会的本质和原则。从材料可知当时的人文主义者
A. 宣扬人文主义 B. 否定教会神学 C. 反对教会腐败 D. 攻击封建专制
10.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有―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这里,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
A. 废离罗马教会 B. 信仰即可得救
C. 王权高于教权 D. 简化宗教仪式
11.王祯(1271-1368)是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下列发明成就属于他的是
①发明水排 ②创制木活字
③发明转轮排字盘 ④改进风力水车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12.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
A.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13.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但到了儒道佛三家鼎力局面,还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武则天把佛教列为第一,唐玄宗又把道教列为第一。这说明
A. 唐文化多元共荣 B. 佛道社会基础薄弱
C. 君权的极度强化 D. 儒学地位相对稳固
14.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浙江海宁人)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1811月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诞生;不久,《无锡白话报》创刊。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是( )
A. 反对愚昧,提倡民主科学
B. 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
C. 募集资金,壮大变法队伍
D. 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
16.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7.《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A. 开展民众启蒙 B. 进行社会改良
C. 推翻君主专制 D. 发起国民革命
18.宋代儒家尊崇“仁且智”,强调“知者不惑”的同时,又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这反映出宋代儒学
A. 崇尚自身力量反对迷信鬼神
B. 以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为目标
C. 理性意识与道德规范相结合
D. 关注社会和谐崇尚君子风范
19.7月,人民日报网评论文章:“邓小平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夯实了物质文化基础。”下列相关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的是
A. 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B. 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 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D. 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势》曾评说道:“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非特我中华学界之大观,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这种壮观的历史场面的出现,其历史条件不包括
A. 经济基础的变革
B. 阶级关系的变化
C. 对外交往的频繁
D. 政治上的割据纷争
21.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
A. 《春秋》B. 《书》C. 《论语》D. 《诗》
22.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绘画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B. 理学兴起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时代变化
23.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那么,西方文明起源于
A. 古希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埃及文明
24.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结构雄伟而笔法秀丽,抽象之美近乎出神入化。下图是其只有17字的名帖《妹至帖》,本帖的字体特点是
A. 笔画详备,结体严整
B.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
C. 法度森严,清峻刚健
D. 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25.在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数千名演员齐声吟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朝闻道,夕死可矣!”等格言,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思想
A. 孔子B. 韩非子C. 荀子D. 老子
26.张芳在《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中说:“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下面能够体现该思潮的作品是
A. 《战争与和平》 B. 《格尔尼卡》
C. 《等待戈多》 D. 《悲惨世界》
27.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强调家长支配权利
28.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之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宋明理学发展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奢侈之风盛行
29.先秦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A. 无为而治
B. 兼相爱、交相利
C.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0.古代成熟的文字最早出现在
A. 商代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三国两晋时期
31.邓小平巡视南方,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该谈话回答的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最主要是( )
A. 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B. 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
C. 国家统一问题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32.右图是京师同文馆旧址,创立这所新式学堂的政治派别是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33.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而荀子主张“恩惠于民”。这表明三者都
A. 旨在维护封建统治
B. 体现唯物主义思想
C. 以民为本、重视民意
D. 重教化、轻刑罚
34.34.《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 人情关系 B. 道德规范
C. 法制建设 D. 礼仪秩序
35.学者阎步克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
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发出来的。”儒家这一思想
A. 与宗法观念相通
B. 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
C. 受佛道思想影响
D. 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
36.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说:“今有人焉,聚徒讲学,禁民为非,人无不笑且诋也。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情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无不怒。”其意在强调
A. 理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B. 戏曲艺术的批判现实性
C. 戏曲艺术的教化作用
D. 世俗文化源于大众生活
37.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 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B. 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C. 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D. 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8.把中国的戏曲艺术称为“梨园”,把学习戏曲的人称为“梨园弟子”,这一称谓的起源应该追溯到
A. 春秋战国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39.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倡导“仁”的学说,提出“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①这就是说,自己想要的事情,也希望别人能够拥有。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②他还强调“礼”,提出“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他是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先驱,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④。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⑤。
(1) 上述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哪些属于史料、史料解释和历史评价?请写出序号。
材料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2).上述材料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请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40.“礼”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礼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礼与名之尤大者则曰三纲五常,曰君臣、父子、夫妇。而君臣一纲尤握其机枢。……久而成劫运,其祸皆起于不仁,求反于仁而强其心力,其首务在于冲决纲罗,而君统之伪学尤所先。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在“礼”的演进发展中,它始终未失其神圣的意味,显示出了中国社会和文明的重要特点。……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
——安乐哲、郝大维《孔子哲学思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坚持此种理念的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礼”的认识,并归纳“礼”与“仁”的关系,
(3)据材料三,说明作者肯定“礼”的依据。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析“礼”对中华民族社会秩序与文化养成的影响。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绘画、篆刻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42.“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一。
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
探究课题
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
马蒂厄
商务印书馆
《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
玛丽·莫斯特
中共党史出版社
《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陈来
商务印书馆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詹姆斯·施密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请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以及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教师预设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要求:指出2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没有体现洛克或者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排除BC。根据“个人的最高义务即在安守其职责,作为国家的好公民”等可见作者认为国家主权高于人民主权,与卢梭不符,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体现了霍布斯的观点,他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而创造的,君权是人民授予的,但是并不反对君主专制,而是将“君权神授”变成了由社会契约所授予的,坚持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故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
2.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凡生于天地间者”、“三纲,五常”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朱熹认为的“理”,其实就是儒家“三纲五常”等纲常伦理。进一步可知,朱熹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来阐述封建伦理道德的。B项属于无关项;CD两项的表述,不符合题意,不是题干材料核心意思的体现。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董程朱理学·朱熹的思想主张
3.C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在20世纪中期,上海的影院可以即可以放映香港影片,也播放反映大跃进的影片,这表明当时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A、B、D在题文中没有明确表述,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从材料看出,在梁启超看来,“历史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反映客观历史事实”,求真,即科学精神,是新史学的灵魂。这表明梁启超治史力求真是真非,故C正确;材料与“史料来源”“重视分析史实”“借鉴历史”无关,排除ABD。
5.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党领导群众,开展军事斗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一思想形成于国共对峙时期,B正确;中共创立时期尚未形成“割据”理论,排除A;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而非是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排除C;解放战争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实践,排除D。所以选B
6.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是梁启超给康有为的信,信中说“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体现出他的排满思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B选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C选项错误,梁启超大部分认同康有为的观点,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态度,所以与革命派主张并基本不一致。
7.A
【解析】:计算机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只有计算机的应用才能形成互联网,所以本题选A。
8.C
【解析】根据题干“政治、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表明魏源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C项正确。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排除A。题干强调魏源关注西方新知识、新技术,没有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D项错在“全面”,在题干没有体现,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参议院、众议院、总统、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
9.C
【解析】从材料来看,伊拉斯谟虽经常嘲笑经院哲学家,但他从未怀疑过罗马天主教会的本质和原则。这就说明他针对的是教会的机构和人士,不是神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排除B选项。A、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10.B
【解析】根据题干“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可知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B项正确。
马丁•路德主张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坚持自己的信仰,并未主张废除罗马教会,排除A。 马丁•路德改革时期,德意志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不可能提出王权高于教权思想,排除C。题干内容与简化宗教仪式无关,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1.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了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②③正确。东汉年间由杜诗发明水排,①与题干不符,排除AB。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关改进风力水车的说法,④与题干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故题正确答案为D。
12.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是英雄之言”、“ 势必至此”、“ 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的核心信息是,李贽对秦代焚书坑儒事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基本上给以了肯定,认为符合大一统的历史潮流的,既体现“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的观点。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准确;其余BD两项均不是题干材料意思的体现,属于无关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思潮·李贽的思想。
13.D
【解析】材料中的“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表明唐朝时期的儒学地位相对于佛教和道教而言,较为稳固,不需要统治者的大力推崇,故答案为D项。材料未涉及唐朝文化的多元共荣及君权的极度强化,排除AC项;B项的表述与题干中的“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不符,排除。
14.D
【解析】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后来并未消亡,本题凡是含①均是错误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5.B
【解析】白话文容易让普通群众接受,更好地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答案为B项。提倡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募集资金”,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D项不是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排除。
16.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造极于赵宋之世”说明宋代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科技方面: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思想方面: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教义,发展为理学。文学艺术方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科技成就·四大发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17.A
【解析】依据材料“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分析得知,作者是在强调民众觉悟对于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政治实质之变更……不在政治之形式”得知,作者强调的是政治改革而非社会改良,故B项错误;《新青年》创办于19,此时中华民国成立,君主专制已被推翻,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的兴起于1924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8.C
【解析】材料中的“知者不惑”是理性意识的体现,“礼之用,和为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是道德规范的体现,C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迷信鬼神问题,A错误。B项片面,不能体现材料中的两个内容,排除。材料中所述是个人的修养,而非社会和谐,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宋代儒学。学生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不可断章取义和过度推断。本题学生理解材料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9.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指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0.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从“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可知材料所述的历史场面为百家争鸣,其历史条件包括: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崛起,经济上井田制的逐步瓦解,政治上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国割据纷争不断;其历史条件并不包括对外交往的频繁。故A、B、D三项不符合题干,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阶级关系的共同影响下,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
2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所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儒家经典,但是儒家思想的精髓集中体现在《论语》这部书中,因为这里面是孔子及其弟子亲口所述,直接体现了他们的思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非常简短,是一部史书;B选项和D选项都没有能直接体现孔子的思想。
22.C
【解析】郑板桥的《墨竹图》属于文人画的典型代表,这一绘画出现主要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故C项正确;A项从属于C项原因;B项属于思想因素;D项属于政治因素。
2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故排除BCD,选A。
24.B
【解析】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此帖是草书,王羲之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约,线条流畅。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是楷书的特点,排除ACD项。
25.A
【解析】材料中的这些格言都是孔子的,例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的本义是全国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出自 《论语·颜渊》,这些格言是孔子的主张而非韩非子、荀子、老子的主张,这是基本识记点,本题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6.D
【解析】由“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可知,这一思潮为浪漫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现实主义作品;BC项是现代主义作品;D项是浪漫主义作品。所以答案选D。
点睛: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7.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表明北宋时期儒家的伦理道德得到强化,故B项正确。缓解家庭内部矛盾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剥夺子女经济权益与题干中“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不符,故C项错误。限制父母分配权利与题干中“当用则请而用之”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作用
28.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商品经济活跃,与宋明理学相反,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A项错误;D项只是表面现象。
点睛:材料强调的是明朝社会中服饰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要从经济方面来分析,四个选项中只有商品经济符合题意。
29.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守株待兔”指的是修古、法常可,所以他的观点是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兼相爱、交相利“守株待兔”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守株待兔”强调的是不知改变,而和天下归仁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
30.A
【解析】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A正确,B、C、D错误。
31.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期的困扰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如何进行的问题,并没有关于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排除A。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南方谈话,排除B。20世纪80年代,关于国家统一问题,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排除C。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正确。所以选D。
32.B
【解析】结合所学,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一批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故排除ACD,选B。
33.C
【解析】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和继承者,他们都提出了民本思想,认为统治者治国应该以民为本,故C项正确。孔子是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表,排除A;B符合荀子的思想;D符合儒家的思想,但不符合题意。
34.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的含义是只要实行严格的法令就能治理好国家,因此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法律,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儒家倡导的治国理念,故可直接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35.A
【解析】“尊尊”“亲亲”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等级关系,目的维护等级森严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是等级森严,二者有相通之意,故A正确;忠义仁孝都属于儒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家思想和佛道思想,排除B、C;价值观的多元化应该有各种思想,各种价值观,材料中只说了儒家思想,并不能体现价值的多元化,故D错误。
【名师点睛】
尊重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明白尊尊、亲亲、忠义仁孝都属于儒家思想即可。
36.C
【解析】由“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情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无不怒。”可以看出戏曲艺术可以使人的性情发生变化,起到教化作用,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题干不能推断出理学地位的变化;B项不选,题干主要强调戏曲的教化不是批判现实;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戏曲艺术的来源。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对“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情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无不怒”,结合所学可知主要考查戏曲艺术的教化作用。
3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恢复高考的时间是1977年,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改革开放都在是1978年开始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是在1982年,排除A、C、D,应选B。
【名师点睛】
根据1977年时间信息对选项进行筛选即可。
38.B
【解析】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故把中国戏曲艺术称为“梨园”可以追溯到唐朝,故选B。
39.(1).史料:①③④ 史料解释:② 历史评价:⑤
(2).可以。
理由: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指导,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教会特权,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材料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反对专制,这符合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所以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
【解析】史料属于历史事实的叙述,史料解释是对历史的实施进行解读说明,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意义进行评析,据此可以做出判断。
判断史料的依据是否符合历史事件的原因、内涵和影响等,材料中“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符合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张,故可以作为史料。
40.(1)理念:为政以德;为国以礼。
理由: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
(2)认识:“礼”有害平等,阻碍社会进步。
关系:互相矛盾。
(3)依据:“礼”使人们的生活自然有序。
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专制统治(等级观念)。
文化养成:讲德守礼;压抑个性(制约创新,导致中庸)。
【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为政以德”“为国以礼”得出;理由:根据“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得出。
(2)认识:根据“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久而成劫运”概括总结;关系:根据“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分析得出。
(3)依据:根据“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总结归纳;影响:结合所学儒家思想的影响分别从社会秩序和文化养成两方面分析。
41.(1)书写材料:经历了甲骨文、竹简、帛绢、纸的演变过程。
汉字演变经过了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先后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
(2)作品的意境角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寄托了作者的思绪情怀,表达了文人的心境。
艺术特征角度:集诗、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格调高雅、神韵超然等。
(3)辛弃疾的作品以豪放为主。反映了当时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广大人民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结束分裂局面。
【解析】问从图片上观察、获取书写材料的脉络信息, 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文字演变的趋势和过程。
从材料二中“散点透视”“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信息提炼、概括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第一问从材料中可看出作品风格以豪放为主;第二小问并用一定时期文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反映, 结合当时辛弃疾所处时代进行回答。
【点睛】诗、词、曲区别
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则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则庄谐杂出,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42.角度一:深入探究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或探究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中的启蒙运动)。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文艺复兴史纲》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的成熟阶段。
角度二:深入探究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或探究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或探究法国大革命中的启蒙运动)。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法国革命史》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如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直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武器。
角度三:深入探究启蒙运动对美国的影响。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和《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美国独立战争的诸多先驱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这些人也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制定者;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理论的最佳实践。
角度四:深入探究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中国近代思想史》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就是向世界学习的过程,维新派的兴民权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角度五:反思启蒙运动与启蒙思想的价值与现代性关系。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启蒙思想价值与现代公民社会价值观建设。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2)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士”受到重用,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4)社会需求: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及其治国方略的需求。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
④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时期 人物 主张
春秋 孔子 ①政治:a.核心是“仁”,即“爱人”。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战国 孟子 ①政治:a.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b.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子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国后期,儒学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时期 人物 主张
春秋 老子 ①哲学:a.认为世界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b.认为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的。
②政治: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战国 庄子 ①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精神自由。
四、法家
①集大成者:韩非子。
②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主张依法治国。
③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习探究】
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性本善 性本恶
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示: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②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③虽然它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梳理】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1. 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2. 内容:
(1) 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 措施:
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②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③国家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 结果
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学习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提示:
①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②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③功能: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
第3课 宋明理学
【知识梳理】
一、三教合一
1.儒学:在汉武帝的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3.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4.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学
1. 背景:隋唐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 内容:
(1) 二程的思想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 朱嘉的思想
①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人性与天理一致。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
4.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地位:
(1) 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 朱熹学术影响到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还传及欧洲。
三、陆王心学
1. 南宋时期陆九渊的思想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2)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3)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 明中后期王阳明的思想
(l)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 强调内心反省,用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学习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提示:
(l) 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性,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进一步巩固和凸现了儒学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知识梳理】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 内容:
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内容:
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
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 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内容:
①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②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④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习探究】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阶段 时间 地位、特征
产生形成 春秋战国 (1)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改进,体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统治者重视。(2)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确立正统 西汉 (1)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当中,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趋向官方化、神学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学从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内容, 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2)由理学发展到心学,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过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现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2)批判理学,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
儒家思想之所以从“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正统思想,并不断自我调整,是因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长,不固步自封,更在于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知识梳理】
一、智者学派
l. 产生背景
(l)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题
(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 思想主张
(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苏格拉底
(l) 主张
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2) 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学习探究】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2) 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
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是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思想巨人;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
(2) 不同点:
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维护“周礼”,推崇君主;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梳理】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对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不满。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二、文艺复兴
1. 背景
(l) 经济: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的享乐。
(3) 文化:接触到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
2. 本质: 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 核心: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 成就:
(l) 文学三杰:
①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 ,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代表作是《神曲》,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 艺术;达•芬奇等大师(美术三杰)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
5. 扩展:16世纪, 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6.影响:使更多的人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略)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皇的统治。
【学习探究】人文主义有哪些特点 ?
提示:
(1) 重视现世生活, 追求物质幸福, 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 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 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3) 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 反对虚伪造作。
(4) 重视科学实验, 反对经验论。
(5) 强调发展个性, 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
(6) 以人为中心, 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 赞扬英雄史观, 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局限性:过分强调人性而掩盖了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造成人的私欲膨胀。
第7课 启蒙运动
【知识梳理】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 背景:
(l)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 , 挑战教会的。
(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2.概况:
(l) 开始:17世纪时,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 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 扩展:传播到德意志等其他国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3. 核心:“理性”, 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 否定一切外在。
4. 内容: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抨击天主教会的和迷信, 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5.性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
①反对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 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2) 孟德斯鸠
①反对君主专制,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③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3) 卢梭
①阐述“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③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 人物:德意志的哲学家康德, 总结了启蒙思想,代表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2) 主张: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 提出人就是人, 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权属于人民, 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四、启蒙运动的影响
(l) 欧洲: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 世界: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学习探究】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发展?
(1) 从批判对象上看, 由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扩展为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 从涉及的领域看, 由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3) 从批判形式上看, 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 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 从思想特点上看, 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 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知识梳理】
一、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 已有纸, 1,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二、数学
l.《九章算术》
(l) 内容: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2) 地位:
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 计算工具:最早是算筹, 后来演变为算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天文历法
l. 天象观测
(l) 中国古代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 天文学家石申,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辑成《石氏星表》。
(3) 制成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2. 历法: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四、农学与医学成就
项目类别 书籍 作者(朝代) 地位
农学 《氾胜之书》 氾胜之(西汉)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四大农书强调精耕细作。
《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魏)
《农书》 王祯(元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明朝)
医学 《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 被誉为“万事宝典”
《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朝)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学习探究】简述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我国古代科技长期世界的原因。
(《同步检测》P29)
【热点链接】对我们深刻启示:
我国四大发明成为世界科技发展辉煌灿烂的一页。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大不相同, 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此,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更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走自主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知识梳理】
一、从《诗经》到唐诗
l. 先秦诗歌
(l)《诗经》
①取材范围及构成: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风、雅、颂三部分。
②文学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③特点:以四言为主, 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2) 楚辞
①形成:战国时屈原创造的。
②代表作:《离骚》。
③特点: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2. 汉赋
(1) 形成:以楚辞为基础, 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 代表作:①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②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3. 唐诗
(1) 繁荣原因: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 成就:
时期 代表 特点
初唐 王勃、陈子昂
盛唐 高适、岑参 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
李白 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美誉
杜甫 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 白居易 创作大量讽喻诗。
二. 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 产生背景: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2) 代表人物:①婉约派:柳永和李清照等。②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等。
2. 元曲
(1) 形成:由散曲和元杂剧构成。
(2) 特点: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3)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等。
三、明清小说
(1) 背景:①政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工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扩大。
(2) 特点:数量繁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3) 代表作
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四大名著。
②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知识梳理】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 汉字
(l) 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原是文字是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 形成:商朝已形成完整体系。
(3) 演变:
①序列:按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
②趋势:由繁到简。
2. 书法艺术
(l) 发展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 , 以后进入自觉阶段,成为一种艺术。
(2) 基本特征: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二、京剧的出现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表演;
②道光年间,又有湖北的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③经过表演实践,徽剧和汉剧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后来的京剧。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出的程长庚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名艺人。
⑤后来流行全国,又逐步走向世界。
【学习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 先秦: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3. 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 同时社会走向正轨, 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政治黑暗, 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 宋元:北宋重文, 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促使杂剧繁荣。
5. 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篇6: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梁思成力保北京城墙
邓琮琮、张建伟
1957年,“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而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也正在被热火朝天地拆除着。到处是毁墙的炮声,每一炮,都像在梁思成的心中炸响。他已经有了无望的感觉,但这位中国建筑业的泰斗还要为保卫北京城墙做最后拼搏。
有一天,梁思成进城去瞅了瞅,发现地安门已经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听说正拆广渠门,急忙赶去,发现已经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
梁思成流泪了。他还记得,那是在1948年深冬的北平清华园,家里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3个月前,在南京北极阁,他刚刚当选为院士,一回到清华园,发现整个北平已经被-的军队围得像铁桶一样了。
眼下他确实有些担心。近在咫尺的古城已经被围了好几个月,城里的傅作义将军是战?是降?是和?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对这样一个瓮中之鳖究竟有多久的耐心呢?真要打起来,那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他不愿往下想了。
这样一位对中国古典建筑情有独钟的建筑学家,要目睹五代之都在兵燹中毁于一旦,那种痛心疾首可想而知。他觉得,自己比被围在城里的傅作义将军还要度日如年。就这样天天在担忧之中煎熬着,直到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叩响了他寓所的大门。
来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开门见山地说:“梁教授,我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前来向你请教。城里有哪些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请你把它们的位置准确标在这张地图上,以便我军在攻城时避开。”高考资源网
梁思成先生不仅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而且拿出了带领学生们收集古建筑文献时记载的《全国建筑文物简目》,把它们一并交给了那位解放军干部,并对他进行了详细讲解。
他很感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想:-人了不起啊!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这一次胜利,是良知的胜利。不论是-、傅作义,还是梁思成、康同壁,历史都会“大书一笔”。
但新中国成立后,保卫下来的北京旧城,却要在“保卫者”手中毁掉了。它在即将落下炸弹之前得到了保护,在攻城的炮弹尚未发射时得到了关怀,但却要在和平时期里彻底消失。
当时的梁思成,不仅是的建筑学家,而且是北京市的副市长,但他无法主宰北京城墙的命运。
1950年2月,梁思成和居住在南京、曾留学英国的建筑家陈占祥一起交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即的“梁陈方案”。提出在旧城外的西侧另辟新区。这样,旧城留下,新建一个新中国的政治心脏,而一条便捷的东西干道连接新旧二城,如扁担一样担起中国的政治心脏和中国的城市博物馆。
“梁陈方案”立刻被否定。1957年,陈占祥被打成右派,而梁思成,幸亏彭真的“提前”保护,才免遭厄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梁思成知道旧城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如何保护不成的时候,仍然发出最后的呐喊。他退而求其次,希望保住旧城的城墙和城楼。为此,他与毁城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但这样的争辩很快就结束了。争速前进的历史和匆忙的决策,彻底淹没了梁先生的建议和童话般的憧憬。有一天,梁先生从城内开完会回到清华园,谈到了北京市负责人的话:“谁要是再反对拆城墙,是党内就开除他的党籍!”从此,反对的意见,美好的建议,都沉默了。
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
于是,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了。随后,北京城墙不幸地被拆毁了。
(选自《考试指南报》.11)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1957年“反右”运动中,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被大量拆除,作为中国建筑业的泰斗梁思成痛心疾首,可是爱莫能助。
B.1948年北京和平解放前夕,梁思成目睹了五代之都没有毁于战争的炮火中,他激动不已,为此流下了热泪。
C.1950年2月梁思成和陈占祥联合提出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被否定了,因此,陈占祥被打成右派。
D.1957年“反右”运动中,作为北京市副市长的梁思成受北京市市长彭真的保护才免厄运。这是官官相护。
E.1948年冬天,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委托一名同志到梁思成家让他把京城里需要保护的建筑和文物古迹标出来。梁思成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2.文中说“这一次胜利,是良知的胜利”,又说“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分)
3.文章在材料组织和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4分)
4.梁思成是我国建筑学家,又是当时北京市副市长;可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
动中他本人和北京市城墙都遭到厄运。对此,你有什么启发?可结合现实简述。(4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兵名,行逢能谋,张文表善战,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及逵为武安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逵行军司马。
显德元年,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潘叔嗣既杀逵,遣其客将李简率朗人迎行逢为帅。行逢入城,或请以潭州与叔嗣,行逢曰:“叔嗣杀主帅,罪当死,若与武安,是吾使之杀主公也。”召以为行军司马。叔嗣怒,称疾不至。乃阳以武安与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则遣人执之立庭下,责之曰:“汝为小校,无大功,王逵用汝为团练使,一旦反杀主帅。吾未忍斩汝,乃敢拒吾命乎!”遂杀之。
行逢,故农家子,起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公而无私。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与之农具而遣之。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约束简要,吏民便之。
又性勇敢,果于杀戮,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大将十余人,谋为乱;行逢召宴诸将,酒半,呼壮士曳下斩之,一军皆畏服。民过无大小俱死,妻勋国夫人严氏谏曰:“人情有善恶,安得一概滥杀?”行逢怒曰:“此外事,妇人何知!”严氏不悦,诒(dài)曰:“家田佃户,以公颇贵,不力农,请往视之。”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行逢行止之,不从,曰:“税,官物也,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一日行逢往就之,劳曰:“吾贵矣,夫人何自苦?”严氏曰:“公思做户长时乎?民租后时,常苦鞭抶,今贵矣,奈何忘陇亩间邪?”行逢命群妾强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行逢为之稍损。
(选自《春秋十国》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骁勇,累迁裨校迁:调动
B.吾今私汝,则可矣私:偏爱
C.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辟:征召
D.严氏不悦,诒曰诒:欺骗
6.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A.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B.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C.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D.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行逢出生于低微的农家,年轻时不务正业,曾因犯法被发配充军,后凭着勇敢和谋略成了当时有名的军事将领。
B.潘叔嗣和周行逢都曾经是王逵的部下,叔嗣杀了王逵后请行逢为主帅,后因不听从安排被行逢骗离驻地加以杀害。
C.周行逢为官公正无私,以清廉正直和有才能为标准选拔官吏,即使对自己的女婿也不例外,确实难得。
D.周行逢的妻子劝谏丈夫不要滥杀无辜,却遭责怪,后来又提醒他富贵后不要忘本,他接受了意见,对自己有所克制。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3分)
(2)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16分)
(一)比较阅读下列两首元诗,回答9、10题(8分)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9.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4分)
10.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1、12题(8分)
唐多令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刘过,南宋文学家,少怀志节,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鲜为朝廷所用。与陆游、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
11.“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一句,画面有何特点?从全词看,此句有什么作用?(4分)
12.下片“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联系全词,说说作者抒发了哪些“愁”。(4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13.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在天愿作比翼鸟,。,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屈原《湘夫人》)
(3),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马嵬(wéi)殊不知袅袅(niǎo)炊烟吞声踟躅
B.祠(cí)堂霰雪柏(bǎi)森森比肩连袂
C.千载(zài)坼裂聒(guō)噪夜雪初霁
D.谙(ān)熟谢公屐天台(tái)山清新俊逸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B.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面地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C.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诺贝尔-的桂冠戴在上任不到9个月的奥巴马头上,并声称他“让人们期望更美好的未来”。此举匪夷所思。
D.“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均脱颖而出。
16.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些任务很艰巨,它要求承担者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
B.3月16日,中国北海舰队“哈尔滨”号引导法国舰艇离开青岛港向外海航行,拉开了中法海军联合军事演习。
C.中学生常常为写不出好文章而烦恼,其实,要写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D.万丽娟背着哥哥和姐姐偷偷地把他们积攒多年的压岁钱捐给了山区的孩子,这一行为得到了父母的肯定。
17.虎年的春节快到了,请为你的亲友编写一条祝福的手机短信,要求用上一个有“虎”字的成语,并使用一种修辞格,不超过50字。(4分)
六、作文(50分)
18.读懂下面诗句的含义,任选一句作为话题(抄写在作文纸上)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1)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2)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篇7:高二地理模拟测试的知识点分析
所谓“经济地理特征”,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主要物产,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等等。
那么,如何去归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呢?
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回答:
一、经济体系的性质如我国是社会主义经济;日本、西德、美国等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非洲的一些国家,如埃及、坦桑尼亚等国则是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二、工业地理这里主要包括工业生产水平、内部结构、主要工业部门,供、产、销的关系,工业布局、发展趋势等等。例如日本,工业现代化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生产设备好。但国内矿产资源极度贫乏,对外依赖性很大,是世界的原料进口国。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为其主要工业部门。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小地区。东京、大阪、名古屋、九州北部为四大工业区。
又如西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工业的部门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体,重工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70%。工业部门也比较齐全,钢铁,机械、汽车、电器、化学、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工业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工业原料除煤炭和钾盐外,皆不能自给,对外有一定的依赖性。莱茵河右岸的鲁尔区,是西德以煤炭、冶金为主的最重要工业区;位于西部边境的萨尔区,利用当地的煤和进口的铁,发展了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
三、农业地理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地理,是指耕作业、林业、牧业和水产业;狭义的农业则单指耕作业。农业地理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水平、经营方式(耕作业、畜牧业、渔业中以哪一种为主。是集约农业还是粗放农业)、耕作制度(一年几熟)、地区分布上有何差异,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等等。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农业特征:本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全国的人口和耕地,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棉区以及各种纤维、油料、糖料、饮料等作物,淡水渔业、家畜、家禽等重要生产基地,大部分都分布在本区。
又如西德的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北部平原发展了乳肉畜牧业,并种植麦类、马铃薯、甜菜等。中部高原山地发展了乳牛业。南部的河谷种植葡萄和其他水果。
四、交通运输及其他这里主要指公路、铁路线,内河航运与海上航线,主要交通枢纽和港口,海陆交通联运,货物流向等方面,有些还可考虑它的名胜古迹及历史纪念地。
例如法国的巴黎,位于巴黎盆地中部,跨塞纳河两岸,河上有大桥沟通。水上运输方便。市内有多条铁路和运河通往全国各地。那里集中了全国主要工业部门,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巴黎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八七一年建立过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市中心区还有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
五、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是否合理等等。
例如苏联。森林、矿物和土地资源都很丰富。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和东欧平原的北部,广布着针叶林。它的煤、铁、石油、天然气、锰、铜、铅、锌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东欧及西西伯利亚地区平原辽阔,有利开发。境内大河不少,为水运、水利、水力、航运、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篇8:高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梁思成力保北京城墙
邓琮琮、张建伟
1957年,“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而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也正在被热火朝天地拆除着。到处是毁墙的炮声,每一炮,都像在梁思成的心中炸响。他已经有了无望的感觉,但这位中国建筑业的泰斗还要为保卫北京城墙做最后拼搏。
有一天,梁思成进城去瞅了瞅,发现地安门已经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听说正拆广渠门,急忙赶去,发现已经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
梁思成流泪了。他还记得,那是在1948年深冬的北平清华园,家里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3个月前,在南京北极阁,他刚刚当选为院士,一回到清华园,发现整个北平已经被共产党的军队围得像铁桶一样了。
眼下他确实有些担心。近在咫尺的古城已经被围了好几个月,城里的傅作义将军是战?是降?是和?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共产党对这样一个瓮中之鳖究竟有多久的耐心呢?真要打起来,那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他不愿往下想了。
这样一位对中国古典建筑情有独钟的建筑学家,要目睹五代之都在兵燹中毁于一旦,那种痛心疾首可想而知。他觉得,自己比被围在城里的傅作义将军还要度日如年。就这样天天在担忧之中煎熬着,直到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叩响了他寓所的大门。
来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开门见山地说:“梁教授,我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前来向你请教。城里有哪些著名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请你把它们的位置准确标在这张地图上,以便我军在攻城时避开。”高考资源网
梁思成先生不仅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而且拿出了带领学生们收集古建筑文献时记载的《全国建筑文物简目》,把它们一并交给了那位解放军干部,并对他进行了详细讲解。
他很感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想:共产党人了不起啊!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这一次胜利,是良知的胜利。不论是毛泽东、傅作义,还是梁思成、康同壁,历史都会“大书一笔”。
但新中国成立后,保卫下来的'北京旧城,却要在“保卫者”手中毁掉了。它在即将落下之前得到了保护,在攻城的炮弹尚未发射时得到了关怀,但却要在和平时期里彻底消失。
当时的梁思成,不仅是著名的建筑学家,而且是北京市的副市长,但他无法主宰北京城墙的命运。
1950年2月,梁思成和居住在南京、曾留学英国的著名建筑家陈占祥一起交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提出在旧城外的西侧另辟新区。这样,旧城留下,新建一个新中国的政治心脏,而一条便捷的东西干道连接新旧二城,如扁担一样担起中国的政治心脏和中国的城市博物馆。
“梁陈方案”立刻被否定。1957年,陈占祥被打成右派,而梁思成,幸亏彭真的“提前”保护,才免遭厄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梁思成知道旧城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如何保护不成的时候,仍然发出最后的呐喊。他退而求其次,希望保住旧城的城墙和城楼。为此,他与毁城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但这样的争辩很快就结束了。争速前进的历史和匆忙的决策,彻底淹没了梁先生的建议和童话般的憧憬。有一天,梁先生从城内开完会回到清华园,谈到了北京市负责人的话:“谁要是再反对拆城墙,是党内就开除他的党籍!”从此,反对的意见,美好的建议,都沉默了。
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
于是,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了。随后,北京城墙不幸地被拆毁了。
(选自《考试指南报》.11)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1957年“反右”运动中,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被大量拆除,作为中国建筑业的泰斗梁思成痛心疾首,可是爱莫能助。
B.1948年北京和平解放前夕,梁思成目睹了五代之都没有毁于战争的炮火中,他激动不已,为此流下了热泪。
C.1950年2月梁思成和陈占祥联合提出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被否定了,因此,陈占祥被打成右派。
D.1957年“反右”运动中,作为北京市副市长的梁思成受北京市市长彭真的保护才免厄运。这是官官相护。
E.1948年冬天,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委托一名同志到梁思成家让他把京城里需要保护的建筑和文物古迹标出来。梁思成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2.文中说“这一次胜利,是良知的胜利”,又说“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分)
3.文章在材料组织和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4分)
4.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又是当时北京市副市长;可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
动中他本人和北京市城墙都遭到厄运。对此,你有什么启发?可结合现实简述。(4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兵名,行逢能谋,张文表善战,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及逵为武安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逵行军司马。
显德元年,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潘叔嗣既杀逵,遣其客将李简率朗人迎行逢为帅。行逢入城,或请以潭州与叔嗣,行逢曰:“叔嗣杀主帅,罪当死,若与武安,是吾使之杀主公也。”召以为行军司马。叔嗣怒,称疾不至。乃阳以武安与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则遣人执之立庭下,责之曰:“汝为小校,无大功,王逵用汝为团练使,一旦反杀主帅。吾未忍斩汝,乃敢拒吾命乎!”遂杀之。
行逢,故农家子,起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公而无私。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与之农具而遣之。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约束简要,吏民便之。
又性勇敢,果于杀戮,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大将十余人,谋为乱;行逢召宴诸将,酒半,呼壮士曳下斩之,一军皆畏服。民过无大小俱死,妻勋国夫人严氏谏曰:“人情有善恶,安得一概滥杀?”行逢怒曰:“此外事,妇人何知!”严氏不悦,诒(dài)曰:“家田佃户,以公颇贵,不力农,请往视之。”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行逢行止之,不从,曰:“税,官物也,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一日行逢往就之,劳曰:“吾贵矣,夫人何自苦?”严氏曰:“公思做户长时乎?民租后时,常苦鞭抶,今贵矣,奈何忘陇亩间邪?”行逢命群妾强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行逢为之稍损。
(选自《春秋十国》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骁勇,累迁裨校 迁:调动
B.吾今私汝,则可矣 私:偏爱
C.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 辟:征召
D.严氏不悦,诒曰 诒:欺骗
6.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A.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 / 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田野间 / 易逃死尔
B.公用法太严而失 / 人心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田野间 / 易逃死尔
C.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 / 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 / 田野间易逃死尔
D.公用法太严而失 / 人心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 / 田野间易逃死尔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行逢出生于低微的农家,年轻时不务正业,曾因犯法被发配充军,后凭着勇敢和谋略成了当时有名的军事将领。
B.潘叔嗣和周行逢都曾经是王逵的部下,叔嗣杀了王逵后请行逢为主帅,后因不听从安排被行逢骗离驻地加以杀害。
C.周行逢为官公正无私,以清廉正直和有才能为标准选拔官吏,即使对自己的女婿也不例外,确实难得。
D.周行逢的妻子劝谏丈夫不要滥杀无辜,却遭责怪,后来又提醒他富贵后不要忘本,他接受了意见,对自己有所克制。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3分)
(2)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16分)
(一)比较阅读下列两首元诗,回答9、10题(8分)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9.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4分)
10.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1、12题(8分)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刘过,南宋文学家,少怀志节,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鲜为朝廷所用。与陆游、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
11.“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一句,画面有何特点?从全词看,此句有什么作用?(4分)
12.下片“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联系全词,说说作者抒发了哪些“愁”。(4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13.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在天愿作比翼鸟, 。 ,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 。(屈原《湘夫人》)
(3)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马嵬(wéi) 殊不知 袅袅(niǎo)炊烟 吞声踟躅
B.祠(cí)堂 霰雪 柏(bǎi)森森 比肩连袂
C.千载(zài) 坼裂 聒(guō)噪 夜雪初霁
D.谙(ān)熟 谢公屐 天台(tái)山 清新俊逸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B.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面地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D.“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均脱颖而出。
16.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任务很艰巨,它要求承担者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
B.3月16日,中国北海舰队“哈尔滨”号引导法国舰艇离开青岛港向外海航行,拉开了中法海军联合军事演习。
C.中学生常常为写不出好文章而烦恼,其实,要写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D.万丽娟背着哥哥和姐姐偷偷地把他们积攒多年的压岁钱捐给了山区的孩子,这一行为得到了父母的肯定。
17.虎年的春节快到了,请为你的亲友编写一条祝福的手机短信,要求用上一个有“虎”字的成语,并使用一种修辞格,不超过50字。(4分)
六、作文(50分)
18.读懂下面诗句的含义,任选一句作为话题(抄写在作文纸上)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1)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2)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篇9:高二英语05-06同步课程期中模拟测试题
高 二 英 语(第9讲)
第一卷 (三部分 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面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Jack going to do?
A. To visit Jim in hospital. B. To find a taxi. C. To see Jim in the hospital.
2.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tomorrow?
A. A spelling check. B. A reading check. C. A reading book.
3. Why didn't they carry the old man to safety?
A. Because he can go there himself.
B. Because the road is crowded.
C. Because he is badly hurt.
4. Why should we keep the window open when using a gas?
A. Gas can give off heat. B. Gas is poisonous. C. We can breathe the fresh air.
5. What does Jane have to do?
A. To borrow this book. B. To lend this book. C. To return this boo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六段材料回答6至8题。
6. What is the girl's name?
A. Mary. B. Rose. C. Betty.
7. What is the girl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A.She is going to meet some friends.
B. She is going to do some shopping.
C. She is going to see a film.
8. When must Betty be back at home tonight?
A. Before half past ten.
B. Before a quarter past eleven.
C. After a quarter to eleve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2题。
9. How did the lions run out of the zoo?
A. An old woman let them go.
B. One of the keepers was asleep.
C. One of the keepers was not so careful.
10. Where did two of the lions go?
A. To the nearby hills. B. To a worker's house. C. To another zoo.
11. What did the lion do after it entered the home?
A. It entered the cage. B. It killed the old woman. C. It soon went to sleep.
12. Where did the zoo workers get the lion at last?
A. In the zoo. B. On the old clothes. C. On the hills nearb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How old was Mrs. Smith?
A. She was seventy.
B. She was more than seventy.
C. She was no more than seventy.
14. How did Mrs. Smith go to the park every day?
A. With her daughter. B. By bus. C. On foot.
15. Who got very surprised?
A. Mrs. Smith. B. The policeman. C. Her son.
16. Why did she tell a lie to the police?
A. She'd played a trick. B. She felt too tired. C. She was old enough.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o will have a talk with Chen Hua?
A. The company. B. The manager. C. Mary Walter.
18. What will Chen Hua have to do a week later?
A.To have a medical examination.
B.To begin to work in the company.
C.To tell the manager why he wanted this job.
19. When will Chen Hua know whether he will be employed ?
A. A week later.
B. On the morning of May 18.
C. At the beginning of next month.
20. Who do you think Mary Walter is?
A. The manager. B. The secretary. C. The employe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计15分)
21. ---- What made the teacher angry with him?
---- ________ late for school again.
A. Because he was B. His being C. He was D. To be
22. Look! The house is on ___ fire. Let’s go and put it _____.
A. /, out B. /, down C. the, up D. a, off
23. Li Ming is going outing with his classmates this Sunday morning. So he is working ____ his bicycle now.
A. with B. on C. for D. at
24. In Canada the _____ people live in Quebec(魁北克).
A. French- speaking B. French- spoken C. English-speaking D. English-spoken
25. They ____ for Beijing when a visitor came to their home.
A. were going to start out B. were about to set off
C. were to set out D. would start
26. The day we had looked forward to ____ at last.
A. coming B. come C. came D. comes
27. His parents died when he was five, _____ him an orphan(孤儿).
A. leaving B. left C. leaves D. to leave
28. What he said was ____ what she could bear.
A. rather than B. instead of C. more than D. but also
29. Keep ____. Don’t move any more.
A. quiet B. calm C. silent D. still
30. I ____ to be present at your birthday party, but I am so busy now. I’m terribly sorry.
A. plan B. planned C. will plan D. am planning
31. If I _____ , I won’t go to the ball.
A. will invited B. will invite C. am invited D. invite
32. It must be kept in mind ____ we should respond ______ we have said.
A. that, that B. what, what C. that, what, D. what, that
33. ____ you the truth, I have kept thinking about it for a day.
A. Telling B .Told C. Tell D. To tell
34. The city is ____ its beautiful scenery.
A. well known for B. well known as
C. well recognized as D. well enjoyed
35. ---- Do you think it will rain heavily tomorrow?
---- ______________.
A. I don’t believe it B .I don’t believe
C. I believe it not D. I believe no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计30分)
从 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Chinese students are usually willing to study very hard for long hours. This shows that the students think 36 important to study but it is really 37 a good way of study. You can never get the best result of study 38 you have enough sleep, food, rest and enjoy yourself 39 much as possible. Every day you 40 to take a walk or play basketball or ping-pong or sing a song or do something 41 may make yourself happy. At times you need to go out with friends, see a film, visit some scenic(自然景色)places. When you return to your studies, your mind will be refreshed (焕然一新)and you will learn 42 .
It is said that learning 43 this way first, you 44 a lot of progress and you feel very happy. Then your ability (能力)seems to 45 the same, you believe you’ve not learned anything at all and you feel very 46 with yourself. Such things can last for days or weeks, but you must not be _47 . Some time later your ability will again take 48 big jump and you’ll see that you really have been 49 all the time.
Perhaps we can 50 that learning English is 51 taking Chinese medicine. We 52 mean that it’s terrible, in fact, if you get 53 sleep, we mean that, like Chinese medicine, the good result of your study comes slowly but surely. Don’t 54 along the way, learn slowly, slowly _55 and the good result will come like Chinese medicine.
36. A. so B. this C. that D. it
37. A. not B. such C. rather D. quite
38. A. if B. but C. though D. unless
39. A. as B. too C. so D. very
40. A. had B. had better C. need D. would rather
41. A. what B. so that C. that D. as
42. A. enough B. much C. more D. a lot
43. A. appears B. takes place C. is happened D. break out
44. A. get B. have C. win D. make
45. A. improve B. stay C. reach D. do
46. A. disappointing B. disappoint C. disappoints D. disappointed
47. A. discouraged B. discouraging C. discourage D. discourages
48. A. the other B. other C. another D. else
49. A. thinking B. learning C. playing D. waiting
50. A. say B. tell C. talk D. speak
51. A. only B. as C. just D. like
52. A. surely B. don’t C. usually D. do
53. A. too much B. little C. no D. enough
54. A. give up B. help up C. disappointed D. be given in
55. A. night and day B. everyday C. all day D. every day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The following notice is posted in a bus terminal(终点站). Time Table:
-Buses leave the Railway Station, New York City, from 7:00 a.m. and every half-hour thereafter(此后), until 11:30 p.m.(7 days a week)
-Buses leave the Brennan Station 20 minutes before and after every hour from 6:20 a.m. to 10:40 p.m.. (7 days a week)
-Evening rush hours (5:00 p.m. to 7:00 p.m.): Buses leave the Railway Station, New York City, every 15 minutes. (Monday ─ Friday)
-Holidays: Buses leave every hour on the hour, each direction. (Trip time:30 minutes each way)
-All tickets must be bought at Window 12, the Railway Station, New York City, or at the Brennan Station Window before boarding buses.
56. A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ime does a bus leave New York for Brennan on Thursday?
A. 8:30 a.m. B. 10:15 a.m. C. 3:15 p.m. D. 11:45 p.m.
57. Which is the latest bus you could take from Brennan if you had to meet a friend in New York at 10:20 a.m. on a Friday?
A. The 8:30 a.m. bus. B. The 9:40 a.m. bus.
C. The 8:40 a.m. bus. D. The 9:20 a.m. bus.
58. What time does a bus leave Brennan for New York City on Saturday?
A. 5:40 a.m. B. 9:00 a.m. C. 10:20 p.m. D. 11:40 p.m.
59. If you want to take a bus in evening rush hours, you should take the bus in the Railway Station, New York City on Monday.
A. 4:00 p.m. B. 5:30 p.m. C. 8:00 p.m. D. 7:15 p.m.
60. Where should passengers buy their tickets?
A. From the bus driver before boarding the bus.
B. On the bus after boarding the bus.
C. At the window with the above notice.
D. At a terminal ticket window.
(B)
The Children’s Foundation (基金会) of China has decided to establish (设立) special funds for girl pupils entering high schools. The scholarships (奖学金) will be offered once every school year.
About 70 percent of China’s illiterate (文盲) population are women, and girls make up the majority of school dropouts-nearly 40 million up to now. The tradition(传统)of keeping girls at home to help with housework while sending boys to school remains popular in many villages, especially in poor areas.
The Children’s Foundation of China collected 1.75 million yuan from home and abroad last year, the largest amount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11 years ago.
The Foundation also collected materials and goods valued at 15 million yuan last year. The Children’s Foundation has given 497,000 yuan and goods valued at 14.7 million yuan to help children in far-away border and poor areas and areas that suffer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灾害).
61. The Children’s Foundation of China __________.
A. has given about 500 thousand yuan and goods valued at about 15 million yuan to help of girl pupils entering high schools
B. will give a lot of money to help some girl students of high schools
C. will offer the scholarships to students in faraway border and poor areas and areas that suffer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D. has established special funds for girl pupils entering high schools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A. The scholarships must be offered once every school year.
B. The scholarships will be offered once every term.
C. The scholarships will be offered once every year.
D. The scholarships will be offered to everybody.
63. __________ is nearly 40 million up to now.
A. The number of China’s illiterate women
B. The number of China’s school dropouts
C. The number of China’s girl school dropouts
D. The number of China’s illiterate women and girl school dropouts
64. Last year the foundation collected ________.
A. 16.75 million yuan of money and goods
B. 497,000 yuan and goods valued at 14.7 million yuan
C. 1.75 million yuan and goods valued at 15 million yuan, the largest amount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11 years ago
D. 497,000 yuan and goods valued at 14.7 million yuan from faraway border and poor areas that suffer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65. The Foundation ________.
A. will give 497,000 yuan and goods valued at 14.7 million yuan to help children in far瞐way border and poor areas and areas that suffer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B. has decided to give 497,000 yuan to help children in far瞐way border and areas and areas that suffer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C. has given a lot of money and good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D. has given 497,000 million yuan and goods valued at 14.7 million to help children in poor areas
(C)
I had just gone to bed after a very hard day when the phone rang. It was an eccentric (怪僻的) farmer. I had never met him before although I had often heard people talk about him. He sounded quite nervous and he had been talking for a minute or so before I understood anything. Even then all I could make out was someone called Milly had a very bad accident. I hadn’t the slightest idea who she was but I obviously had to go.
It had been snowing heavily that day and I didn’t know the way. I had been driving for at least an hour when I finally found his place. He was standing there, waiting for me. It seemed Milly had died. “She meant more to me than anyone ... even my own wife!” he said. I could see that he had been crying. I thought something terrible had taken place, a possible scandal (丑闻). I was even more shocked when he told me he had put her in the barn (厩). “I wouldn’t leave her out in the cold!” he said.
Milly had clearly been a secret lover of his. I was about to tell him he could not expect me to cover anything up when he opened the barn door. He lifted his candle and I saw a dark figure on the ground. “She was such a good cow! I wouldn’t let anyone but a doctor touch her!” he said, and burst into tears again.
66. The underlined phrase make out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s _____.
A. expect B. understand C. see clearly D. hear clearly
67. Before he arrived at the farmer’s house, the writer expected to see Milly lying _________.
A. on the ground of a barn B. on the floor of a room
C. in bed in a room D. in bed in a barn
68. What do we know about Milly from the story?
A. She had met with an accident. B. She had caused a scandal.
C. She was seriously ill. D. She was hidden somewhere.
69. The farmer wished that the writer might __________
A. look into the matter B. bring Milly back to life
C. free him from a scandal D. keep the whole thing a secret
70. The person who told the story is probably a .
A. farmer B. policeman C. country doctor D. newspaper reporter
(D)
When our friends come to visit us in the evening, they spend their time telling us they are in a hurry and looking at their watches. It isn’t that our friends are all very busy, it is just that we haven’t got a television. People think that we are very strange. “But what do you do in the evening?” they are always asking. The answer is very simple. Both my wife and I have hobbies (嗜好). We certainly don’t spend our evenings staring at the walls. My wife enjoys cooking and painting and often attends evening classes in foreign languages. This is particularly useful as we often go abroad for our holidays. I collect stamps and am always busy with my collection. Both of us enjoy listening to the music and playing chess together.
Sometimes there are power cuts and we have no electricity in the house. This does not worry us as we just light candles and carry on what we have been doing!-so they don’t know what to do. On such an evening our house is very full as they all come to us. They all have a good time. Instead of sitting in silence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everybody talks and plays games.
71. When they visit the couple(夫妇),the writer’s friends __________.
A. seem to be very busy B. felt very happy
C. like to talk much D. are very friendly
72. The couple have not got a television, because ________.
A. they are not rich enough
B. they are strange people
C. they enjoy spending evenings in their own ways
D. they don’t know what to do when there are power cuts
73. Both of them are interested in _________.
A. learning languages B. traveling
C. staying home alone D. watching people play games
74. At night when there is no electricity, the couple __________.
A. have to stare at the walls B. can do nothing but sit in silence
C. will have many visitors D. have to go out for candles
75. The writer tries to tell us that ________.
A. life is possible without a television B. life is enjoyable with many friends
C. electricity is important D. television is useful
第二卷(共两部分,计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计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该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添加的词。
该行错一个词:在错词下划一条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People who are near-sighted can only look things that are 76.___________
very close to their eyes. Everything before their eyes seem 77.___________
unclear. Many people do a lot of close work, writing, reading 78.___________
and sewing become near-sighted. So they have to wear glasses 79.___________
so as to see distance objects clearly. People who are far-sighted 80.___________
suffer just the opposite problem. Although they can't see 81.___________
things that are far away, but they have difficulty reading 82.___________
a book if they hold it at an arm's long. If they want to do 83.___________
many reading, they have lo wear glasses, too. Other people 84.___________
do not see clear because of their eyes aren't exactly of the 85.___________
right shape.
第二节 书面表达(计25分)
根据提示及地图写一篇介绍美国的短文,包括美国的位置、邻国、临海、面积、山川、湖泊、人口、行政区划、首都、语言和其他你所了解的情况。词数在100左右。
AREA 9.3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CAPITAL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236 million
参考答案及听力资料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面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 Jack, why are you in a hurry?
M: Jim has got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stomach. I am going to find a taxi
to send him to hospital.
2. W: Do you know there's going to be a spelling check tomorrow?
M: Yes, thanks, our monitor told us a moment ago.
3. W: Look! An old man was knocked down. Let's go and carry him to safety.
M: No. Don't move him. He's badly hurt. We should call the First Aid Center first.
4. M: What do you use for cooking?
W: I use a gas fire.
M: Gas is poisonous. Open the window while using a gas fire.
5. W: Are you going to the library, Jack?
M: Yes, Jane. I want to borrow a few books.
W: Then let's go together. I have to return this book.
第二节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对话,回答6至8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Fath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Betty?
Betty: I'm going to meet some friends, Dad.
Father: You mustn't come home late. You must be home at half past ten.
Betty: I can't get home so early, Dad! Can I have the key to the front door, please?
Father: Oh, all right. Here you are. But you mustn't come home after a quarter past eleven.
Do you hear?
Betty: Yes, Dad.
听第7段独白,回答9至12小题。现在你有2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四个小题。
Several days ago three lions ran out of a zoo, because the keeper was careless in his work. Two of the lions ran to the nearby hills and they were caught by the workers of the zoo. The third one went into town and when it saw an open window on the first floor of a house, it jumped in. Inside, it found an old woman.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woman's eyes. She thought the animal was a large dog and she placed her hand on its head.
The wild animal paid no attention to her and went into the bedroom. It fell asleep on some old clothes. It was there that the workers of the zoo found the lion. So they put the lion in a cage and carried it back to the zoo quickly.
听第8段读白,回答13--16小题,现在你有2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四个小题。
Mrs. Smith lived with her daughter and her son in a big city. She was already in her seventies. Every morning after breakfast she went for a walk in the park and came home at half past twelve for her lunch.
But one morning a police car stopped outside their house. Two policemen helped Mrs. Smith to get off the car. One of them said to her son, ”The weak woman lost her way. So we sent a car to bring her home. “Her son was very surprised, but he thanked the policemen.
”Mother, you have been to that park every day for twenty years. How did you lose your way there?“ her son asked.
Mother said with a smile, ”I didn't lose my way at all. I just got tired and I didn't want to walk home!“
听第9段对话,回答17至20小题。现在你有2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四个小题。
May 8
Dear Mr. Chen Hua,
I write to tell you that the manager of our company will have a talk with you at half past nine on the morning of May 18.You are asked to tell him why you want to get this job, what you are good at (for example, how many foreign languages you can speak), and what you plan to do after you begin work here. You will have to take a medical examination a week later. I will tell you at the beginning of next month whether you are admitted or not.
Truly yours
Mary Walter
选择答案
1----5 BACBC 6---10 CABCA 11---15 CBBCC 16-20 BBACB
21~25 BABAB 26~30 CACDB 31~35 CCDAD
36~40 DADAC 41~45 CCBDB 46~50 DACBA 51~55 DBDAD
56~60 ABCBD 61~65 BCBAC 66~70 BCABC 71~75 ACBCA
76. look →see 77. seem →seems 78. 加who (do) 79. √ 80. distance → distant
81. can’t → can 82. 去掉but 83. long →length 84. many→much 85. 去掉(because) of
Possible versio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a developed country. It li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 America. To the north is Canada and to the south Mexico. The Atlantic Ocean is to the east and the Pacific Ocean it to the west. Being the fourth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t has an are of 9.36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The country has a lot of lakes, mountains and the world famous river- the Mississippi. The USA is made up of fifty states, with Washington D.C. as its capital. The country has population of about 236 million and English is their official language.
篇10:高三作文模拟
人生,是一场战斗的过程,时而平稳顺利,时而坎坷残酷,谁也不能卜知自己的命运,要想前进,要想成功,自信是必备的。人,惟独相信自己,才干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人生又像一座险峻的山峰,惟独自信地向上攀登,才干无限风光尽览眼底。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参透了自信的真谛,就算是已定的事实也有翻身的期望。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潜在的可贵的强盛的力量,有了它,就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来。自信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不管遇到什么艰难,不管历经多少失败,都要努力去战胜艰难,要像那无所畏惧的苍松一样,傲然挺立。自信是一种拥有,一股勇气。就是凭借着这股激情,我们才干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情描绘明日的七彩世界。
没有自信,越王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百二秦关怎能更换上刘汉的旗号?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又如何能踏上多瑙河的土地?
自信是失败的支柱,是成功的基奠。自信,它给我以勇气与力量,有了它,失败不再追随我,胜利不再逃避我;有了它,生活更充实有趣,学习更富有生气。自信,是一颗火热的太阳,使我享受了它的温暖;自信,是心底的一颗宝珠,什么时候用它,什么时候就会发光;自信,是征途的导航灯,指引我跨过一道道艰险的门槛。
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把自己的优点优点成绩满足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番,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 “我能行” “我真行”,就能逐步摆脱“事事不如人,处处难为己”阴影的困扰,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头,觉得太阳天天都是新的,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给自己加油,自己给自己戴朵花,自己给自己发锦旗,便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培养出像欧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挪移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
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养,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辞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艰难,战术上要重视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从而创新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
天空因白云而蔚蓝,生命因自信而出色。
篇11:高三模拟材料作文
知足常乐
古人云,“知足者长乐,贪得无厌终害己”,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这个道理,人,只有真正知足才是快乐的
世界那么多想要的东西,得了还想再多得点,永远的循环,就像那些人所说的,人永远不贪钱多是一个道理的。其实,只有知足才会真正快乐,只有知足才会满足满足,只有知足才会真正幸福~
如果那只鬣狗懂得什么是知足,那结果会是这样吗?我想不会,懂得什么是知足,就放弃一些东西,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知足就好,或许最后还会得到另外一头山羊,那才是双赢,知足,你它就会的到真正幸福快乐。而不是最后的“死无全尸”。而是“美餐一顿”,因为它没有知足的胸襟与气度与勇气,最终自取灭亡,这让我们深刻的反思,我们真正知足过吗?
“鬣狗难过岔路口”又岂是只有鬣狗难过岔路口?多少人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因为没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知足常乐”,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不是常说知足常乐吗?乐什么,就是乐我们的心富,虽没有多少财产,收入也没有在职的高,但我们心无牵挂。”这才是知足的真谛。
而那些不知足者,贪得无厌者,永远活在没有满足,总觉得获得的不够多,没有快乐的世界里,,仅仅只有得到的那瞬间快乐,之后就是迷茫与失落,因为他们不懂知足,永远忙碌。就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故事一样,讲的是:“有些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结果把现有的也丢掉了。”因为贪得无厌,结果却是失去更多的东西。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青年人常为自己的贫穷而牢X腹。 ”你具有如此丰富的财富,为什么还发牢X“一位智者问他说。”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问。”你的一双眼睛,只要能给我你的一双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对此,我用一袋黄金作补偿。“智者又说。”不,我也不能失去双手。“ ”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丰富的财富啊!"智者微笑着说道。
就像鬣狗一样,知足,只取一只羊,那么得到的将不止是饱餐一顿。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标准,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乐。人应该体会到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的财富了。知足者常乐,贪得无厌终海己。永远记住这句话。
篇12:模拟法庭作文
一开始,书记员和陪审团在法庭上面,书记员把法庭的规矩说了一下:“1、不准嬉戏打闹;2、不能随便走动;3、把手机等通讯工具关机……”书记员说完后,依次报出:公诉人、辩护人、审判长和审判员入场,最后法警把被告人带入场。这些小朋友大部分都是我的同学,看他们严肃的样子,像是真的法庭。
等大家都坐下后,审判长大喊一声:“开庭!”并把法锤敲了一下,庭审正式开始。被告人叫小明,他告诉大家,有一次排队,小亮插队,于是开始打架,还越来越激烈,小亮的好友马上过来把小明打得落荒而逃。于是,小明为了报复,便拿着匕首去吓唬小亮,没想到小亮等人又来打他,东躲西窜,无意间把小亮刺了一下,造成小亮重伤。
我觉得小亮也有错,也该受罚。可审判时却说小明犯了“故意伤害罪”,但他是未成年人,而且是自首,主动承担赔偿医疗费,可以减刑,最后小明被判了有期徒刑8个月。看来我还是要多学一学法律知识。
我们还做了一个游戏,叫“击鼓传锤”。开始我们特别紧张,因为时间到了,拿到锤子的人要回答一个关于法律的问题,答对了有奖品。我没想到的是,第一轮就轮到了我们,还答对了,因此,我获得了一个奖品――一包“咪咪虾条”。越到后面越精彩,真爽!
篇13:模拟法庭作文
今天,我们的夏令营举办了一次特殊的活动――模拟法庭,我负责当证人。这可是我第一次当证人,我感到肩头的担子瞬间重了起来。
“叮铃铃……”“喂,妈!啥事?”“今天的活动你要早点去,一点时你去物业三楼找范阿姨。”“为啥,不是说三点吗?”“因为你是证人,你早点去排练。就这样,我挂了。”我心里十分抗拒,这么热的天,而且还是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出去,别说排练了,就是随便一动就会满身是汗。没办法,母命不可违啊。
半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法庭门口,站在门外,就能感受到法庭的威严、气势。我们走到备用法庭,在那里排练,一位大姐姐走过来,交给我一张稿子,叫我读熟,最好能背下来。我小心翼翼地结果稿子,认真地准备起来。
我们排练又排练,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练习。“各单位注意,模拟法庭即将开演,请做好准备。”“本次模拟法庭正式开始,请三位审判员上场,来人,带被告和原告上来!”场下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在安静地观看着。审判员严肃地说:“被告你想说什么。”被告:“我无言以对。”表演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稿子,深怕慢了一拍。“请证人上台还原事情的整个过程。”我流利地读着稿子,但是我的心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请证人归位。被告,你是否还有补充?”见被告没有补充的,主持人宣布:“本次模拟法庭到此结束,感谢大家观看。”
这次的模拟法庭就在真正的法庭旁边,让我们不仅见证了法庭辩论的整个过程,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这次活动十分开心,结束后我还得到小礼品。
篇14:高三模拟作文
“珍惜”是当代热门词语之一,许多人谈起这个词汇或许会说:“珍惜,顾名思意,不就是珍惜,看重的意思喽,这有哪些难的。”是啊,知道这个词汇的意思,确实没什么难的,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以前不懂事时一直不珍惜,不看重其他人的劳动成就,一直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身好就行,但那件事后,我明白了珍惜的含义。
那是一个和风绚丽的一天,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去彭德怀纪念馆广场,在还未到目的地及还未举行送花环仪式时我还只是漠不关心,并且与我的同学们有说有笑,丝毫不在乎这次活动,在路上老师也给大家说明了这次活动的重要程度以及纪律,但我嗤之以鼻,并且并不在乎。
到了现场之后,我看到那里有军人,有各个领导,还有老师们及观赏群众,这是我不由得有些紧张,送花环及悼念彭总司令及牺牲的英雄时不由得氛围有些凝重而在做完这一系列活动之后,有一位女军人上台了,她讲述着那个时候的历史:“彭德怀总司令在这里只停留了三天就继续与敌人战斗了……”
那位英姿飒爽的女军官诉说着老一辈的故事,说着自己的英雄梦伟大事迹并且教会大家要珍惜今天的生活,由于它是来之不容易的,是自己的先祖们用命换来的。从此,珍惜这个念头就在我心里溢散开来。
以前的我或许不懂事,但目前的我知道了何为珍惜。
作为爸爸妈妈最爱的儿女们,大家要珍惜与爸爸妈妈的亲情及他们对自己的付出;作为学生,大家要珍惜与老师相处的时间和老师对自己的期望;作为自身,大家要珍惜与同学朋友的友情;作为农民子女,大家要珍惜粮食;作为一个人,大家要珍惜其他人的劳动成就;作为中国人,大家要珍惜目前的美好生活及能毫无顾虑地安心读书。
就像那位女军官说的一样,现在的安逸生活是自己的先辈用命换来的,目前大家每天生活得这么好,他们应该也会特别高兴的,但假如大家不珍惜这来之不容易的生活,先祖们在天上看着或许会或许会很难过吧。
第二,作为一个九年级将要毕业的学生,我觉得珍惜时间也是要紧的,十年磨一剑,成败在此一举。在仅有的20几天时间里,更期望同学们要更好珍惜九年级生活,好好学习,让大家一起珍惜吧。
篇15:模拟作文250字
模拟作文250字
今天,上午数学课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让我们做模拟试卷。
当我拿到试卷的时候,我看了一下题目,感觉前面的题目还是简单的。我就信心十足地做下去了。可是,做着,做着,我就碰到难题了。哎呀!这可咋办呢?我搞不清楚到底用什么计算方法。那我也没办法,只好瞎做了。后来,因为时间快要到了,我就更着急了。主要是前面时间花的太长了,后面时间就来不及了。
很快时间就到了。我们就交上了试卷,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了。
篇16:模拟主持作文
模拟主持作文
一年四季天气,千姿百态心情,缤纷绚烂的天空是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这里是童年气象台!
湖南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播送曦瑜小主播8月实测发布的本地天气播报。自小朋友们7月暑假开始以来到八月初,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心情都好极了,每天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爸妈也不用很辛苦的为我们每天的上学而操劳。我们欢快的心情似乎也吸引了太阳公公,每天准时出现火辣辣的阳光伴随着我们的暑假直到现在。虽然我是每天冰镇西瓜在手,但是家里阳台上平日朝气蓬勃的花花草草每天都没精打采地垂着头,乡下农民伯伯的`菜田土地也都干巴巴的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晒小心热感冒。
八月中旬马上就要度过了,我们的暑期生活也快到头了,面对屈指可数的几天时间,小伙伴们的暑假作业有没有做完呢?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就……哎~往事不堪回首,当我们为暑假作业而烦恼的时候,天气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天总是阴云密布,朵朵云彩都挤到了一起,仿佛天空也皱起了眉头。小朋友们快快检查一下作业都做完了没有,写完作业在家里收收心,调节好生活规律,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一学期的生活!
根据本台的预计,到开学前,天气受到小朋友们忐忑变幻的心情的影响,将会不定时有高温和暴雨天气。出门记得带伞防晒防雨。到开学后,预计大多数天气晴朗,伴随着少量清爽的小雨陪我们度过小伙伴们重聚的欢乐开学时光。
好了今天的播报到此就要和同学们说再见了!最后用一首童谣结束我们的节目!
暑假过好每一天,安全第一挂嘴边。
不下河,不遛弯,马路中间不能窜。
不玩火,不玩电,不能用手触电扇。
勤洗手,勤洗脸,预防疾病不传染。
变质食物不能沾,冷饮不要吃太贪。
电视不能超时看,保护视力是关键。
电脑游戏别贪恋,上了瘾可不好办。
天天学习一点点,身体每天要锻炼。
以上几条要记全,平安健康乐无限。
篇17:高三模拟作文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十月,我们迎来了伟大祖国67岁诞 辰,又恰逢中秋佳节,更是喜上加喜,在这个欢乐的日子 里,南京又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变高了,山变秀了,路 变宽了,水也变清了。
你瞧!一向我熟悉的山西路广场,现在都已经让我认 不识了。原来凹凸不平的石子路,经过休整,变成了柏油 马路。美丽的山西路广场,就建在这里。广场里有喷泉、草坪、鲜花、假山------让你在这繁华的都市中也能感 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在晚上,如果你来到山西路广场,还可以看见美丽的 灯光艺术隧道和精彩的激光水幕电影,这些都是高科技的 结晶啊!
在湖南路美食一条街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小吃,有羊 肉串、凉粉、冷饮、果汁、牛肉粉丝------引得游人直 掏腰包,喜得那些小商贩乐滋滋地数着票子。看到这些国 泰民安的情景,真是使人其乐融融。
不单单只是山西路广场,南京的许多地方都有着日新 月异的变化。原本荒凉的狮子山,现在已经建成了风景秀 丽的“狮子山公园”,还重新盖了一座“阅江楼”新盖的 五台山广场,里面种满了娇艳的鲜花,碧绿的小草,让人 心旷神怡。
不仅如此,南京市政府为了给市民带来交通便利,建 造了沪宁高速公路、新方立交桥、城西快速通道、汉中路 地下过街道等,还有正在建造中的南京地铁和玄武湖隧 道,这一切都为南京增添了无限风光。
啊!我的家乡——南京,你是多么的美丽,我爱你!
篇18:高三模拟作文
六朝古都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点,我最喜爱有着“金陵第一园”美誉的瞻园。南京瞻园和苏州拙政园、留园等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每年夏天,南京骄阳似火,妈妈必带我来瞻园。一入朱门黛瓦的园门,参天大树林立,顿时感到世界都静了下来,瞬间感受到一身清凉,这个600多年历史的古园林就是有着这样让人心旷神怡的魅力。不大的园林布局独具匠心,不仅有古十八景,还有新十八景。每个景点都美不胜收,“颜值”极高哦!
如果您喜欢江南园林,那一定要去瞻园;如果您喜欢人文典故,一定要去瞻园;如果您喜欢古建筑群,一定要去瞻园;如果您喜欢水景锦鲤,一定要去瞻园;如果您喜欢古花异草,一定要去瞻园;如果您喜欢壮观奇石,那更要去瞻园……每年去瞻园,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惊喜。
今年夏天,我又来到瞻园游玩。瞻园内全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经过修整,藏品和介绍更加丰富;湖面上睡莲绽放,成群的锦鲤自由嬉戏,等着游人在观鱼亭中给它们喂食;为了迎接乾隆皇帝而建造的精致木画舫依然静静地立于水中,听着人们对它的赞叹;如果雨天雪天来瞻园也没关系,因为巧妙的长廊设计,不仅为花园增色,还贯穿园内景点,为游人遮阳避雨……
历史上瞻园曾是明朝中山王徐达的王府,听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的瞻园远没有古代那么大,只是当时王府西侧的一角而已。6来,经过种.种原因,损毁很多,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精致美丽的瞻园是南京市政府后来组织园林专家翻新修建的。真是感谢他们,否则,这么美这么有意义的古园林我们就看不到了,那该多么遗憾啊!
今后,我要呼吁更多的人爱惜和保护古迹美景,让它们一直流传下去,永远成为南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19:高三模拟作文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简称南院、南博,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建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博物馆分为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7月30号,我和爱心小屋的成员们来到了这个充满着魅力的地方。
我们重点参观的是历史馆,其次参观了民国馆,特展馆……
开始参观前,谈老师给所有爱心小屋的成员发了一个煮熟的鸡蛋,让我们好好保管,老师形象地让我们把这个蛋当作一个小宝宝,而我们,是怀着小宝宝的孕妇,我们要好好的呵护这个“小生命”。我用塑料袋将这个蛋好好的包裹起来,单手护着,放进口袋,全程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鸡蛋就碎了。
开始参观了,讲解员按照从远到近的历史顺序给我们讲解了一个又一个华夏文明,这些知识在初一的历史书中都是学过的,可真正将这些放在眼前的时候,内心还是会受到悸动:约170万年前,华夏大地上就有了人类的足迹,那是元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使用火,并且能保存火种;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学会了用兽牙,石珠做出精美的首饰……这是旧石器时代,那个时代的人类用自己的智慧驱赶野兽,保存火种,还学会了缝纫,钻孔,他们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看着那串山顶洞人穿孔饰物,我觉得并没有和今天的这些珍珠,钻石,有很大的却别,这些都是我们的智慧,要知道,在那个什么都没有的时代,能做出这些是多么的不容易。
参观还在继续,半天时间,我们看到了到唐朝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这些精美的石器,铜器就是这个时代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老师让我和同学帮忙去拿盒饭,吃过饭,我们顺带的看了一下民国馆,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应该不是很差,汽车出来了,火车出来了,去别的地方方便了,邮政局有了,远方的亲人好联系了……
最后路过特展馆,我们看到了一些互动的游戏,还有一些纪录片……在特展馆的某个小花园里,谈老师先给三位鸡蛋没有破损的小屋成员发了奖励,有我一个,想着半天下来,“过五关斩六将”每次都差一点鸡蛋就会破,还真是无比的庆幸啊。谈老师给我么讲了《弟子规》,给我们讲什么是孝,告诉我们父母的艰辛,也让父母想想我们的心情,互相理解,互相沟通。最后,一位已经当了妈妈的志愿者老师,跟我们讲了怀胎十月生孩子,妈妈的幸苦。
本次南京博物院之旅就这样结束了,像这种有意义的活动,我觉得我需要多参加一点。
篇20:高三模拟作文
在这普通的一天, 我在来过这儿之后,有了不一般的体验,让我有这种体验的地方并不是多么偏僻的地方,它,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这是一个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它的名字由邓爷爷题写。无数奖衔的它,却是建在这大屠杀地址之上,我们应永远地铭记这段历史。
看着这个数字,我的脚步不禁沉重起来。30万人呐,在那凶残的日本军官刀下,多少手无寸铁的平民被杀死?使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河流被血染红?
1937年12月13日开始,日军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大屠杀就这样开始了。
在纪念馆入口处的雕塑广场,把一件件大屠杀时百姓们被杀的情景展现的淋漓尽致。有的孩子才几个月大,正趴在妈妈身上吸奶时,母亲已被捅,一道而亡。
约翰·马克相机下的日军种.种恶行在馆内影屏滚动播放。还有许多照片,被日军杀死的百姓尸体到处都是,血流成河。
不知不觉,走到了“万人坑”旁,只见一具具尸骨横七竖八地躺放着,有的只剩半身,挣扎都没来得及的百姓,就被穿骨的刺刀结束了生命。
除了那几具完整的尸骨,其他被砍下的人体部位,那些零散地已分不出谁的骨头在那洁白的鹅卵石里安眠。
在树边的和平大钟上,刻着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概括,让那些遇难的30万同胞在钟声中安息吧。
到那“三个必胜”前,看着这3句话,我似乎听到了在那时中国人民喊出的口号:“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还有那一大片的手印墙,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残酷。
一把把军号吹响了胜利和自豪,它带有庄严、亢奋向世界宣布:中国胜利了!还有那日军低头认罪的场景,那也是一种胜利。
和平广场上日本友人种下的一棵棵树,绿意正浓,这是中日友谊的见证。
我们要铭记历史,现在的和谐社会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以建设更强的祖国,不被他人侵犯。
篇21:作文 模拟面试
作文 模拟面试
我是一名刚刚进入中学生活的小学生,也许我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小学生,但我从不这样认为。我的判断能力很强,打小我就觉得自己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但是现实很残酷,它不允许一个这样的我美梦成真。我今年才刚刚满12岁,兴趣爱好却很广泛。我酷爱音乐和运动,也许你们会问,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其实并没有任何关系,它们是一直以来陪伴着我努力向上而且与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们更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一次,一家刊物组织学生记者团,准备从在校学生中招聘一批小记者,我们要在班里组织一次活动,由同学们分别扮演“考官”,应聘者以及一些不同的角色,进行一场模拟面试。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想当一名评委,我个人认为这是我最拿手,同时也是我最感兴趣的角色了。评委必须具备公正的态度,以下是我的评分标准以及我认为当一名评委最应该具有的基本实力:
1、我的评分标准在0~10分中间,如果我认为应聘者说的很有道理,找不出任何瑕疵并且语言也很通畅的`话,那就一定是满分,但要做到这一点,难度也是非常的大的。那如果只是语言不太通畅,其它方面都说得很到位的话,会在7~9分中评出结果。如果语言通畅,但在应聘面试时的提问和解说中答的不全面或答不上来的话,会在3~6分中评出结果。若表现极为不好或话中只包含很少的道理的话,会在0~2分中评出结果。
2、评委是具有权威性的,是被人们所信赖的职业,所以我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这三个要素。公正涉及道德问题,公平包含机会问题,公开则是监督问题。
3、我通常会问一些应聘者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你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殊才华?为什么要来这里应聘?你觉得你可以被录取吗等问题。
4、我通常会说一些,像“你相信所以你通过”、“我认为还会有更适合你的工作的”、“虽然……但是……”等评论话语。
5、我认为每一个应聘者都应该具有强大的责任感和担当能力,要学有素养,善于独立思考,绝不能当懒汉。我还认为被应聘者应受到招聘者的免费五大培养能力的资格:一、观察能力的培养二、记忆能力的培养三、思维能力的培养四、自学能力的培养五、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厂家的办事效率以及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还可以为厂家增强对更多的市场上的人才的诱惑力,一举两得。
好了,我的话说完了,最重要的还是要迎接那一场模拟面试,这是我人生中当的第一次评委。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的很好。
初一:刘?@妤
篇22:模拟泼水节作文
模拟泼水节作文
暑假到了。天气十分炎热,而且同学们在家不是看书就是玩儿电脑,根本感受不到大自然。所以,家长们就组织了一次野餐。去的地方当然是有山有水的、风景优美的“三座店水库”啦!
说是野餐,结果到了那里却变成了“泼水节”。当我们六个人看到河里的`水后,个个都高兴地手舞足蹈。
不一会儿,我们都下了水。当家长们准备去打扑克牌时,还不忘叮嘱我们一句:“水桥不远的水域水深,你们千万不要去呀!”说完,就飞奔进树林打扑克牌去了。时间过得飞快,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中午。我们正在堆沙堡,突然,家长们的代表——吴嘉宇的妈妈走了过来,喊道:“孩子们,吃饭啦!”……见我们没什么反应,就挽了挽裤腿儿,下了水。正好她还拿着水舀,就盛了满满的一舀水,毫不留情地往我们身上泼。我们一起转过头去,异口同声的说:“干什么呀?”
阿姨便说:“让你们光顾着玩儿,不理我!”
经阿姨这么一说,我们可就来了劲儿,有不约而同地说:“阿姨,既然这样,我们就好好陪陪您。”说完,就用手舀起水来,一同泼向阿姨。阿姨只顾躲避,根本顾不上攻击我们。结果自己跑步溅起的水花还是使自己变成了“落汤鸡”。
阿姨灰溜溜的逃走之后,我们也开始了“水上大比拼”。我们打的不分上下,非常激烈。中场休息时我们又对家长们说的“深水区”感起了兴趣。于是,我们派我们的“侦查小兵”——吴嘉宇去试探一下水的深度。其实水并不是很深,都没有没过膝盖。于是我们的“战场”就改成了“深水之城”。我们你一手我一脚的打起水仗来,结果个个都成了“小泥猴”
回家的路上,在我们的耳旁还缭绕着稀里哗啦的水声,脑海里还回荡着那场激烈的“水上斗争”。
篇23:模拟泼水节
暑假到了。天气十分炎热,而且同学们在家不是看书就是玩儿电脑,根本感受不到大自然。所以,家长们就组织了一次野餐。去的地方当然是有山有水的、风景优美的“三座店水库”啦!
说是野餐,结果到了那里却变成了“泼水节”。当我们六个人看到河里的水后,个个都高兴地手舞足蹈。
不一会儿,我们都下了水。当家长们准备去打扑克牌时,还不忘叮嘱我们一句:“水桥不远的水域水深,你们千万不要去呀!”说完,就飞奔进树林打扑克牌去了。时间过得飞快,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中午。我们正在堆沙堡,突然,家长们的代表——吴嘉宇的妈妈走了过来,喊道:“孩子们,吃饭啦!”……见我们没什么反应,就挽了挽裤腿儿,下了水。正好她还拿着水舀,就盛了满满的一舀水,毫不留情地往我们身上泼。我们一起转过头去,异口同声的说:“干什么呀?”
阿姨便说:“让你们光顾着玩儿,不理我!”
经阿姨这么一说,我们可就来了劲儿,有不约而同地说:“阿姨,既然这样,我们就好好陪陪您。”说完,就用手舀起水来,一同泼向阿姨。阿姨只顾躲避,根本顾不上攻击我们。结果自己跑步溅起的水花还是使自己变成了“落汤鸡”。
阿姨灰溜溜的逃走之后,我们也开始了“水上大比拼”。我们打的不分上下,非常激烈。中场休息时我们又对家长们说的“深水区”感起了兴趣。于是,我们派我们的“侦查小兵”——吴嘉宇去试探一下水的深度。其实水并不是很深,都没有没过膝盖。于是我们的“战场”就改成了“深水之城”。我们你一手我一脚的打起水仗来,结果个个都成了“小泥猴”
回家的路上,在我们的耳旁还缭绕着稀里哗啦的水声,脑海里还回荡着那场激烈的“水上斗争”。
四年级:张申饶
上一篇:蓝霓裳
下一篇:我学会了包饺子 相关推荐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声作文 我的家乡——汕头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洗衣机洗菜记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歌手作文300字 崇廉好家风作文800字 美丽的帽儿山作文600字 哥哥对我的爱作文600字 读书会后作文400字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_廉洁作文500字 我家的小狗 xx,我想对你说 停电的启示作文500字
【高二模拟材料作文】相关文章:
1.语文模拟作文高三
3.届高三模拟作文
5.高二作文.
6.高二作文
7.模拟面试心得
8.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9.模拟炒股心得
10.模拟市场策划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