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Laniake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初一下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初一下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篇1:初一下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一下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其中听力30分,笔试90分。考试题型包括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选词填空、完成句子、书面表达七大版块。本次考试听力听短文选择正确选项部分、任务型阅读部分和完成句子部分对于学生相对较难,学生得分不理想,其余部分难易适中,学生较易得分。
二、教学成绩总体分析
听力部分(30分)本次听力题目难度不大,语速适中,但由于学生没有养成提前阅读听力题目的习惯,听短文填空正确率极低。完型填空(20分)考查考生在语篇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说来,本次完型填空题目较为简单,但由于平时练习少,有很多同学出现了懂意思还是填错的现象,并且一些固定搭配记忆不清。文章的情节清晰,但学生遇到个别生词时容易着急,影响了对下文的理解,导致后面失分率高。阅读理解(20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失分的原因还在于未能准确找准有效信息,并及根据上下语境猜测词义、句意。还有很大程度上的粗心大意失分。任务型阅读(10分)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文章难度也不大,得分率较高。后进生这一部分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技巧,看不懂文章就心慌,影响做题。其实答案就在原文里。完成句子(5分)这一部分这次较难,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是Be动词使用不当。写作部分(15分)这一部分两极分化严重,基础好的`同学能拿满分,但基础差的人只能拿8分左右,再有就是书写占了很大的印象分。以后要加强书写的训练。部分同学能够拼对单词,但是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名词的单复数等大多不会变化,造成了失分。
总体上来说,初一一班平均分83.15,参考人数47,及格人数36,及格率0.77,上100分的有12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范听力时间的听力练习,做到听力时间既能锻炼听力,又能积累知识。不能懒散放羊。
2、阅读理解能力差,生词量不够,不能正确理解文章。
3、部分学生缺少耐心,不认真读题干,浅尝辄止。
4、单词记忆不扎实。
四、教学建议和改进措施
1、用心备课,有效教学,要提高导学案的实效性
2、加强语音和词汇教学,夯实语言学习基础
3、搞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注重输入,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5、遵循规律,举一反三
6、加强教学研究,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7、小组合作学习,真实有效,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
8、弹性作业,自主发展
9、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10、注重优生优培和必培生转化工作,克服两极分化现象。
11、搞好课外读写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12、课后反思
篇2: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7班 张静茜
本学期以来,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一定的成果。现对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一、成绩分析
1、班级综合成绩:
全班34人,其中3人借读。班级总体来看比较平衡,每科成绩不高的总是固定4个人,也有5人在全年级前10名内,所以是好的.特好差的特差,差距很大。
2、学科成绩分析: 政治:
基本平衡。 语文:
虽然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及格线徘徊的学生较多,90分以上有2人,很不容易。 数学:
数学85分以上19人(100分2人),不及格的人数5人。最低分为借读生19分。学生成绩很极端,需要加强对不及格人数的关注。 英语:
4人不及格。低于40分的有3人。80分以上只有16人, 历史:
不及格人数12人90分以上5人,不及格人数很多,30分以下有2人。 地理:
没有不及格,4人100分,只有2人在及格线徘徊。面对今年的会考,需要重点扶持。 生物:
只有2人不及格,整体水平比较匀称。 物理:
极端分数多与数学很像。100分2人,不及格9人,30分以下有2人。 二、原因分析
1、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到了八年级,学习的快节奏,加上科目多,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吃力。再加上时间紧,他们复习不到位,自然而然地造成他们成绩的不理想。2、平时学生所做的各科练习比较少,尤其是一些拓展题的训练严重不足,学生偏科严重,理科作业抄袭厉害。3、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审题不仔细,导
致不该错的反而出错了;学生做完题不知道检查,有一小部分学生做好的比较早,他们不是认真检查试卷,而是在那里摸小东西玩,或者趴在桌子上胡思乱想。4、我们教师也有不足之处,对学生辅导不力。以上这些原因,直接影响到这次考试的成绩。 3、考后措施
(1)学科分析会:对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与兄弟学校比较的结果,备课组认真研讨。 (2)加强研究,明确方向。
(3)注重基础,精讲精练。在教学中,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班生实际、教学实际,提高“双基”能力,教学堂堂清,不无备课上课,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符合教学,减缓坡度,分层设计,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及时批改反馈矫正,做到课课过关。
(5)分类指导,分层辅导,加强个别辅导。充分发挥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课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课内多提问、激励、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
本学期已过半,算好时间账,稳扎稳打地完成教学任务。
5月7日
篇3: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分析学生
1、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
七年级整一个年级在开学后的这两个月,对地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比较高。七年级1班课堂气氛是最活跃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也比较热衷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成果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该班学生基本适应了思品课的那套模式: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学生自主评价教师总体评价。七年级2班,该班相对于其他三个班来说,学生的思想比较成熟,学生普遍比较有个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但是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个别学生比较浮躁。七年级3班,学生比较好动,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很多时候部分学生活跃的思维并不是用在课堂该思考、该讨论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插话、喜欢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很认真的,也很勤奋,但是课堂上就是那几个学生总是喜欢大声说话、插话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七年级4班,这个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最好的,学生的自律能力非常强,非常地懂事、乖巧,班风非常好,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想学习的。该班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也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但相对于1班来说,该班的学生有点内敛,小组汇报或者展示比较羞涩,不太愿意展示或者汇报,课堂效果相对于1班来说那么明显,但是该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勤奋,能认真对待平时的课后检测练习。
2、学生的个体分析,主要分析典型
2班:张敬诺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属于懒散型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做作业,有时候做作业也是应付式完成。该生只要放多点心思在学习上,成绩还是能够提上去的。
2班:张旭该学生乖巧、善良、憨厚,上课认真听讲,对于会的问题会积极举手回答,但是该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强,思维、反应比较慢,学习缺乏方法,如果能多关注该学生,多辅导,成绩应该慢慢提上来的。
3班:李宇轩该学生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上课经常开小差,玩小动作,课堂上喜欢说话,从其学习态度来看,基本上是放弃学业。
3班:罗德城中美混血儿,英语非常好,很乐于教班上同学讲英语,很有礼貌,有自己的思想,有个性;但是上课经常神游,主要原因是提不起对各学科(除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待作业马虎,甚至不交作业。
3班:沈煜该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比较勤奋、刻苦,上课也比较认真,但是该生反应比较慢,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不强,属于特困生。
3班:李俊峰该生上课容易走神、分心,偶尔还会开小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需要老师的监督,学习比较被动;该孩子内心有点脆弱,需要多关注,多了解该孩子,端正其学习态度。
二、教学情况分析(分析自身原因)
1、工作状态。初中地理的教学,我感到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从来没有接触过地理教学,现在要任七年级的地理老师,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与政治不一样,地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点偏理的学科;通过地理的教学,我有机会去摸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很感谢学校能够给我这个平台,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
2、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对于整一册书,很直接地说我并有完全吃透吃深,但是对于上每一节,我会查阅很多资料去了解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去了解别人是怎样来处理知识点的,然后又会费很长时间去备课。尽管如此,但是总是很多时候不尽人意,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一个知识点使用哪一种教法经常费很长时间去琢磨。
3、组织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像政治一样,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引起学生的兴趣,毕竟像地理这些学科,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七年级上册主要是地理的入门知识,知识点比较多,要学会读的图很多。很多时候我都不会把知识点讲得有趣,不懂得怎样引导学生乐于去读图,静下心去读图,这样教学效果明显不尽人意。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自身不足的改进
这次的期中考试学生成绩糟糕,很主要原因是跟我的课堂教学有关,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知识点的处理不够恰当,没有好好把握住课堂40分钟,学完一章节后,比较少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没有落实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在下半学期,首先,就要吸取上半学期的教训,总结一下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讲授哪种类型的知识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总结上半学期的经验,好好规划下半学期的教学。其次就是要好好钻研教材,摸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很有用,善于去创设各种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一定要充分准备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地理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打好基础知识关,提高综合地理能力。
2、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地理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要引导学生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使学会上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篇4:初一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分析报告
初一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卷总体印象
初一英语期中调查测试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观察、思维、判断、分析、推理的能力。主客观题型相结合,内容丰富,试题简单,试卷主要覆盖了4个单元内容(Unit 1―Unit 4阶段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点语法各项目),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
二、得分情况
词汇(10分)平均得分约为6分,单选(25分)平均得分约为17分、句子问答(10分)平均得分约为6分、完形填空(10分)平均得分约为6分、阅读理解(30分)平均得分约为18分、连词成句(5分)平均得分约为3分和书面
表达(10分)平均得分约为6分,两班平均得分约为63分。
1、词汇题中的1、3、7小题名词的复数运用不熟练,丢分现象较多。
2、问答配对中的第4、7、9、10小题错误率较高,其中Would you like……?与What would you like……?相混。
3、单项选择中第2小题属于特殊疑问词whose的用法,6小题是be动词的单复数问题,7、10、21小题是代词的用法,8、9小题是助动词与系动词的区别,11小题是It's time for/to的固定搭配问题,13、25小题是可数名词的单复数与不可数名词问题,18小题是some any的用法区别,24小题是or and在否定句中的用法区,这些小题都分别有出错现象。
4、学生在阅读失分较多,第一,学生阅读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很多学生只是对照题目单纯去找答案,而不去认真反复地看文章,缺乏耐心。第二,部分学生只能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培养和训练。
5、完形填空题中2、4、5、7、9、10小题分别有出错现象。失分原因有的是固定短语掌握不熟练,如:4空的look at,9空的be from,还有的是名词单复数与主语,谓语或一些特殊句子的意思的一致性。
6、连词成句题平均得分约为3分,其中5小题最爱出错。
7、从写作这块中学生扣分的地方来分析,学生缺乏英语思维能力,受母语影响很大,很多句子在表达的时候总是根据中文的意思或中文的顺序来进行写作,而不能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和课文的语段去模仿写作,也有的是摘抄一些阅读理解中的内容,或者还有的`学生干脆一个字也不写。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继续抓好双基知识的训练,打牢基本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从起始年级开始就重视双基知识的积累,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减少两极分化现象。从试卷的总体来看,平均分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好几个同学得分在30分以下。一方面它需要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四十五分钟,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过程,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使每位学生争相开口,从课堂交际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它需要我们教师加强补差,不放弃每个差生,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尽量创设英语情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学了以后能正确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要加强英语授课的素养,广泛运用流利的英语课堂用语,来营造英语环境和学英语的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创设英语表演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Reading这块上一定要经常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复述课文,以此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的能力。
4、强化听读训练,努力培养语感。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听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听的习惯的培养。课外还要多选用一些内容健康,时代感强、知识性、趣味性并存的短文来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
总之,这次期中考试给了我很多教训,不仅仅是在英语教学上,而且在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上,以后我会更加加倍努力。
篇5: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期中考试的结束,宣告我们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告一段落。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是做好后续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成绩做认真分析,查找差距及存在的问题,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查缺补漏,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我就期中考试情况对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1、试题方面:本次试题由各任课老师自行出题,就整个试题而言,基本都体现了新课改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试卷质量较高。
2、考试安排及监考阅卷方面:
考试安排由教导处统一安排,AB式进行。全体老师认真严格的工作保证了期中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成绩的真实统计。这次考试较好的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成败得失,对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考试所暴露的问题:
1、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各年级都存在着一部分对学习的认识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平时不能紧张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学习复习中,敷衍行事,不能静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致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
2、教学管理及老师问题。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不够细致,致使教学工作出现诸多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个别老师责任意识淡薄,不能对所教学科认真钻研创新,对教学过程管理疏放,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3、复习时间不足,甚至有的学科根本没有进行复习。
4、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如拼音、汉字、词语(包括英文单词)、句型、法则、概念等。马虎、不能认真审题,不能认真计算、验算等。
5、基本技能有待提高,如识记汉字、理解词语、英语单词掌握得特别不好,还有句型和句子翻译也不会,阅读、计算(包括口算)、验算、审题、检查等。
6、训练不到位。训练时间不足,训练内容单一,训练形式简单。
7、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对后段教学工作的要求:
本次考试反映出教学常规工作不到位。教师的备课基本上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搬照抄教案书或翻新以前的备课笔记。课堂上一些教师还是“满堂灌”,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还是很被动。作业训练形式单调,基础知识练习较多,课外积累与拓展训练较少,资源辅导跟不上新课节奏,造成训练不全面,以至学生难以适应那种注重能力考查的试题。平时检测只注重数据统计,未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阶段性努力目标不明。
要转变的是观念,要强化的是责任,要端正的是态度。结合本次考试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教导处重视是关键,教师教学是核心。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的生命线,现在家长所看的和社会认可的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成绩的取得。部分教师会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对教学和自己的专业成长缺乏热情,领导的示范会带动这一批人。所以我们教导处极为领导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老师中起到表率作用。
2、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每位教师要将教学当作事业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切不可安于现状。做到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事,我们必须从低年级起,消灭不及格现象。
3、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4、功夫放在课前,力量用在课内,补困放在课后。具体要求是:
①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方案。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先把课本读几遍,然后看各类教学参考书,最后根据自己的领悟备课。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这就要了解自己班中的学生,知道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答题能力。有些教师使用网上教育资源资料,但一定要结合本校本班实际,重新备课。
②以学定教,改进课堂教学。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科学、简明、可测,目标要贯彻“少、精、活”的原则,精心安排教学步骤,注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优化。练习设计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练习内容及达成要求,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并改进教学。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保证学生在课堂里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动脑。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③落实训练,加强过程控管。学生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改。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订正,进行补差。
④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讨。学校、教导处将继续深入课堂,开展全员展示课活动,及时发现、处理老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之间也要相互听课,进行交流探讨,取长补短。
5、加强研究、明确方向、提高教学水平。把握知识点要求及所应达到的目标,认真完成各阶段的学科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要做到课程标准与教材对照研究,课程标准与检测试题对照研究。时刻用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作文
6、注重基础,精讲精练。在教学中,我们老师都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但事实不完全如我们所愿,仍存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脱节的现象。应当看到,所谓夯实基础,绝不只是背熟课本,增加练习题的数目而已,而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知识迁移,熟练地运用,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叫夯实基础。因此,我们要在进行新课和复习课时,要精选代表性强,质量高的例题和习题,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安排专项训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弥补“双基”方面的缺陷。
7、强化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能力。我们的学生有时在课堂上觉得学习的很好了,拿起书来一看,什么都明白,但一遇到考试,或者稍具综合性的'题目,却又感觉似是而非,吃不准,甚至还不能正确解决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就是平时只注重做题,满足于答案的正误,没有注重形成宽泛的,严密的知识网络。因此,我们在今后做检测训练时,设置习题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那些有多种解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精练,做到一题多变。让学生分析归纳,做一题,学一法,分一类,通一片。真正培养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8、分类指导,分层辅导,个别辅导。各科在进行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生的工作(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如优生的培养,可打破单科界线,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各科齐抓共管,课上组织优秀生讨论难题,典型题,课外增加布置新的内容,课下可个别面批、辅导。中间生,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课外辅导工作更应做细做实。要掌握好尺度,大胆降低难以达到的训练要求,放弃预计无法突破的知识,尽量腾出更多自我消化的时间。学困生的工作,难度最大,也是一直影响我们整体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些学生,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把学困生成绩提高工作,当做一场持久战争去考虑。各学科要协调做战,齐抓共管。当面辅导,当面批改作业及检测跟踪辅导可能会有效果。
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朝夕必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篇6: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组织形式
按照镇教委统一安排我校于11月9日进行了期中知识检测。本次检测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调配监考,阅卷采用流水线作业,学校统一筹算分数,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现将我校本次期中考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二、成绩统计
从成绩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我校教学质量还有待于大力提高,各年级基本上都存在不及格的现象,而且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有近乎满分的,也有个位数的。
纵向比,低段优于中段,中段优于高段。中高段的语数两科科目的及格率、优秀率几乎没有达到眉县教研室《关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常规要求的通知》里规定的标准要求(及格率为80%,优秀率为25%),仅只有五3班的数学(及格率为87%,超出2%,优秀率为31%,超出6%)、三3班的语文(及格率为89%,优秀率为38%)达到县室要求。低段:二年级语数成绩均超出县室要求,而且不差上下,一年级数学优于语文,及格率几乎达到100%,一二三班分别为100%、98%、97%,优秀率一2班超出58%,达93%。
(说明:本次检测虽然调换监考,但由于是教师自己阅卷,每个人的评分标准不一,因而统计的结果也不是十分科学、公平,咱只公布纵向比,而不公布横向比,目的就是为了督促教学工作)
三、试题分析
1、语文
本次试卷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学生全面分析、技能运用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测试。阅读、习作题的检测比较灵活;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各年级均注重了课外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看拼音写词语,照样子写词语,组词、成语填空、课文默写和据课文内容填空这几项,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一般得分率都在80—90%以上;而分析运用能力题即阅读分析、习作,学生的得分率低于70%;有关课外知识的拓展得分率较低,四年级作文写世园会,五年级第九题“根据观的三个不同意思,分别写出三个词,并用这三个词各写一个句子”既考察了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以后各年级都要加强课外阅读。
2、数学
本次试卷所出的试题能依据课标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所学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尤其侧重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本次试卷除四年级、六年级偏难外,其余年级试题难易适中。
四、答卷分析
1、语文:
从上交的试卷来看,普遍存在书写潦草、不规范,横不平竖不直,尤其是低段,男同学,女生普遍较好。二年级学生的使用标点符号意识淡薄,五份卷,只有二四班宫杰,标点齐全,3个同学整篇只有句末一个句号,还有一个连个句号也没有,这还是咱抽来的优生,差生就可想而知了。
(1)语文得分率较高的有看拼音写词语、词语填空、形近字组词、多音字、按课文填空等,这与教师平常要求多读多背多写密不可分。
(2)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灵活性,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死记硬背,对所学知识不能做到真正的内化,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象刚才说的五年级语文第九题。六年级第六题“修辞在线”教师没有注重训练,学生失分率就偏高。
(3)学生的阅读面狭窄,课外书籍少,阅读量小,所以知识储备就少。学生的阅读态度不端正——畏读,有的甚至不做,阅读方法方法不正确——略读、导致阅读能力不强,表现在对在卷面上词语理解出现偏差,准确率不高,分析理解题泛泛而谈,不够深入。
(4)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谋篇布局、选材立意等作文能力偏差,习作立意不新、语言不优美生动,只有骨感,没有美感。
2、数学
(1)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掌握较好,反映在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解答上,正确率均在90%以上。
(2)大部分教师能把握住数学的特点,加强计算的教学,学生因计算丢失分不多,但中高年级对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及简便规律的使用上也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3)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较以前有进步,只有部分学生在书写数量关系上出现错误;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列式,但有些同学失分失在计算上。
(4)少数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只用口算,不用竖式计算的现象还存在,造成计算出错,“粗心”仍是答题中的一大“顽敌”。
(5)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够把教师教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因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不强,衔接性比较强的题目,少数学生得分率偏底。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各学科整改措施:
1、语文
(1)教师应当改进识字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低年级在在加强书写指导,不仅要求学生写正确,更要要求学生写美观、写规范、写入体。抓好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联系生活学语文。每教学一篇课文,应当作一次阅读训练来要求学生,教师在教会学生读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在每一堂课中,适当加入拓展训练,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
(3)强化作文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改进作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读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养成留心观察生活写日记的好习惯,要重在积累,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教师要对学生加强作文审题、写作技巧的指导,并要强化训练。
(4)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5)加强家校联系,关心后进生。注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数学
(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3)加强数理教学,例如小数和小数部分是两个概念,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平时有部分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我们平时只是应该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器,了解其功能,并不提倡作业中使用。
(4)加强基础,强化习惯。经常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审题、估算、验算、检验方法等。
(二)教导处工作改进措施:
(1)抓好学科单元测试,加强单元考试成绩的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学校要公示各班各单元成绩的状况与变化,要审阅单元试卷和质量分析,让教师、学生心中有数,建立追踪制度。
(2)抓好薄弱年级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期中考试成绩下降者,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落实教师教学质量奖罚制度。
(3)抓教师课堂教学。要求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准确把握目的、重难点,深入钻研教材,做到教学堂堂清,克服惰性和随意性。课堂要精讲多练,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业设置要符合教学实际,精心分层设计,忌千篇 一律。及时批改反馈矫正、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对学生要从严要求,向40分钟要质量。
(4)在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要把抓成绩的突破口放在抓好学优生的提高上、差生的转化上,采取鼓励、面抓、和家长配合,让成绩在50分左右的学生都能及格,缩小与前面名次班级的差距。
(5)保护与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养成适宜、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如每天晚上预习新知、复习旧知,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不懂就问,与学生交流,向教师请教;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和练习册等。
总之,我们全体教师将认真总结本次期中考试的得与失,深刻反思,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我相信只要我们学校,全体教师端正意识,明确责任,按“扎扎实实抓常规、不移余力提质量”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再次提高。
篇7: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组织与阅卷状况
本次期中考试,于11月14、15、16日进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22个考场,学生在年级内部或班级内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学生座位最大限度地拉开,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阅卷采取的是初中分学科集中安排教师,确保教师流水批阅试卷,各学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同时采取交叉复查的方法,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县进修学校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潜力兼顾部分学科。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单科成绩相比,分析表已经下发到各班主任),主要体此刻下面:
1、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全校英语、数学平均分均不及格。期中八年级英语平均分仅为46.75,与宁化七中相差14分,与水茜中学相差15分。八年级数学平均分仅为38.67,与七中相差17分,与水茜中学相差12分。
2、同学科发展不平衡,七(4)班生物平均分为56.24,而七(1)班生物仅为44.79,相差近12分;九(2)班化学平均分为61.21,而九(3)班化学仅为44.31,相差近7分。
3、学生个体差异很大。九年级第一名王翔飞七科总分为720分,而九(4)班黄建平七科总分仅为155分。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
从期中考试中,我们发此刻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就初三来说,我们的尖子生还不够突出,与我们的目标还有距离,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提高,使我们的第一梯队的学生更具爆发力,争取在最后的中考显现其优势。
(2)、需要进一步提高擦边生的成绩,促使更多的同学进入第一梯队。
(3)、学科中的偏科问题相当突出。期中考试中,每班同学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科,偏科现象成了制约我们的同学提高总成绩的“瓶颈”,需要我们去补差。
(4)、有的课容量比较小,而且很少有知识的拓展。
(5)、课堂讲课时学法指导少,学生活动少,有的老师只是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6)、个别老师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沟通交流少,甚至和部分学生构成对立面。
班级管理方面:在平时的检查中经常能够看到,早上不到6:30,有的班主任老师就已经来校进班了,督促学生进行早读。下午上课前早早地来到教室;课间值班,确实付出了很多。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见班主任的身影,班主任老师都能按时到班督促学生。所以,至今为止,初三年级整体状况不错,学习风气比较好。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此刻:
(1)个别班纪律不稳定,有时班主任老师跟紧了,好一些,班主任老师不在时,纪律就比较乱;还有个别班级就是老师在教室,教室里的纪律也不好,学生自我管理比较差。
(2)学生学习抓得不紧,学习主动性差,还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无所谓态度严重。主动问问题的学生少;学生学习方法较死板;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能有效学习;课后不复习;运用知识不够灵活;缺乏主动性,对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加重视;学生对难题缺乏信心和攻坚精神;学生缺乏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潜力。
(3)、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导致老师上课两头不能兼顾。
教师方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此刻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此刻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潜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主角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5.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6.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7.学科组内互相学习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构成良性的竞争环境。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善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科任教师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构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潜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互相学习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
2.抓实课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透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个性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透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推荐。
4.强化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务必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务必有一个慢慢构成的过程。而构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资料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应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透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资料,把握教学要求,透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潜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篇8: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经过总校统一安排,我们完成了前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就这次期中考试过程的关键点,以及在今后的有限教学时间里,优化教学,完善教学管理,查缺补漏,总体提高教学质量,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期中考试状况分析
1、试题方面:本次考试试题是由总校统一组织命题,就整个试题而言,除个别科目考题偏难,(选题角度的不同)偏易外,其余基本都体现了目前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潜力。
2、成绩状况:从总体成绩上看,大部分学科与上学期相比都有所提高,各年级优秀率有所提高,及格率明显增加。
3、考试所暴露的问题
①学生基础差
各年级都存在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同班学生中,单科成绩差距太大,个别学生单科成绩个位数。例如:六年级的英语低分率较高,到达18%,三年级的数学、英语都在20%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太差。
②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态度问题
各年级都存在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头,没有养成在学习新课之前预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求取新知识的习惯,学习浮于表面,敷衍行事,不能静心去学习,致使一些常见的就应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
③审题潜力
试题的入题深度的确定和入题方法的选取,决定了学生审题潜力的高低。大部分学生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道理,勿忙审题,甚至说匆忙做题,就连基本的思考过程都没有,或失之于思维方法偏颇,或失之于入题角度不正确,或失之于完成过程草草。答题语言的组织,缺乏准确性和逻辑性。前言不搭后语。
二、今后教学工作思路
期中考试之后的教学已经进入了后半期,即进行新课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基础,精讲精练。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都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到达夯实基础的目的。但事实不完全如我们所愿,仍存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脱节的现象。应当看到,所谓夯实基础,绝不只是背熟课本,增加练习题的数目而已,而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能够熟练地运用,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这才叫夯实基础。
2、强化训练,查缺补漏,提高潜力
我们在教学中,都十分注重训练与检测,学校要求进行周检测,单元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巩固知识,检测课堂教与学的效果,查缺补漏的作用。但是根据我们检测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我们的学生有时在课堂上觉得学习的很好了,拿起书来一看,概念原理什么都明白,但一遇到考试,或者稍具综合性的题目,需要这些概念,原理解决问题时,却又感觉似是而非,吃不准,有时还得再需要看看课本怎样说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就是平时只注重做题,满足于做对,缺乏对概念、原理的深挖、细抠,没有注重构成宽泛的,严密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在做检测训练工作时,设置的习题要结合学生实际,选取那些有多种解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精练,做到一题多变、多解、多题一解。拓展外延,分析归纳,做一题、学一法、分一类、通一片。
3、分类指导,分层辅导,个别辅导。
各科在进行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生的工作(优、中、学困生)如优生的培养,做到及早抓,抓好抓实,可打破单科界线,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各科齐抓共管,课上组织优秀生讨论难题,典型题,课外增加布置新的资料,课下可个别面批、辅导。中间生,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课外辅导工作更应做细做实。要掌握好尺度,大胆降低难以到达的训练要求,放下预计无法突破的知识,尽量腾出更多自我消化的时间。学困生的工作,难度最大,也是一向影响我们整体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些学生,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把学困生成绩提高工作,当做一场持久战争去思考。各科要协调做战,齐抓共管。当面辅导,当面批改作业及检测跟踪辅导可能会有效果。
总之,今后工作应做细、做实、做好,细节决定成败,付出决定命运,只要我们再执着地追求,不放下每个细节,成功就会属于我们。
篇9:小学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较广泛的语言,英语包含约49万词,外加技术名词约30万个,是词汇最多的语言,也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拥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母语使用者人数。
小学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对自己所任教的年级的期中考试进行质量分析。这次分析重点找差距、寻对策,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及期末考试作好准备。
从考试结果反映出这样三个情况:
1.从学生来看,就是学生的层次不同,少部分学生是优生和中等生,其余是学困生。平时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的学生,考试基本上都考出了好成绩。而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惰性强,不及时进行复习和预习,他们往往没有良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英语的学习上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较差,学习没有兴趣,掌握单词,语言信息量不足,等等,所以考试成绩不尽人意。
2.其次,从试卷上分析,由于试卷的难度不大,因而各年级的学生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都所提高。
3.从我自身来看,由于复习充分,并且面面俱到,学生在知识的细节方面掌握得比较扎实,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次学生的成绩比较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以下的措施:
1.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对优等生多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好机会,鼓励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这个大家庭中来。
2.注重学法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激励,独立获取知识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打好基础,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4.优化课堂教学,精讲多练。特别是学生的听力和语音判断能力方面须加强巩固。
5.加强课后辅导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发挥优等生帮助学困生的作用,以便提高教学的及格率。
期中考试虽然顺利地结束了,期中考试对学生而言,是对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总结。通过这次考试,我找到了学生学习上的薄弱之处,又通过这次交流,我总结了教学中的得失。我从找问题、定措施,从而保证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适时地拿出更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所进步,不断提高我的英语教学质量。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文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小 谢乃莹
一、什么是阅读?
《现代汉语辞典》对“阅读”的解释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即Read (books and newspapers) and comprehend. 如:他认识了两千多汉字,已经能阅读通俗书报。(He has learned more characters and can read popular books and newspapers. )
《英汉多功能词典》对read的解释是:(1)辨读、辨认、阅读、读书。如:read a map,看地图;I can read English but cannot speak it. 我能看懂英文但不会说。(2)read aloud,大声读;读(某物)给(某人)听;朗读。如:He read a story to class. 他读故事给全班学生听。对reading其中一项的解释是:(1)阅读、读书、朗读;(2)(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学识。
英文的read有“看”的意思。有这么一件事情,在中国的大学里,有一次一位外国老师给同学们发卷子考试时说,在他发完卷子之前Please don't read,意思就是他发完了然后大家一起开始做题。他说Please don't read,但是很多同学就理解成read就是读出声来。所以同学们拿起卷子就开始看,外教就说I said don't read,同学说没有read,没有读出来。实际上外教的意思是不要“看”,read就是看的意思,就是你不要看。
贾冠杰在《外语教育心理学》中提到,心理学专家认为:阅读和智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相互交际的言语活动,是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情感的重要途径和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阅读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认为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学家对阅读的理解不尽一致,但一般认为,“阅读就是理解一段一气呵成的话语意义的过程;它涉及到广泛的知识,远不止把已理解的字词的意义串联在一起。”
从以上我们知道,中文的“阅读”是“看”和“领会”文章意思;英文“read”有“看”和“朗读”两个意思;从外语教育心理学来看,阅读是一种心理和思维活动。
程晓堂老师曾在教育部远程培训中对“认读、朗读、阅读”有过这样的解释:“认读主要是认读单词,就是说我看见一个单词以后知道它的意思,不一定朗读出来,可以不出声。比如说我看见一个‘duck’,我知道是鸭子的意思,这就是认读了。那么朗读是要把它读出来,朗读既可以读单词,也可以是朗读句子,还有朗读课文、朗读故事,都叫做朗读。朗读就是念出来,念出声来。念出声来的目的不是去理解,而是比如说练习语音,或者是练习语感,主要是从这个角度或者为将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做一些准备,所以这是朗读。最后就是阅读,阅读严格来讲是‘silent reading’,或者是默读。它实际上就是只看文字去理解文字的内容,或者是从文字中获得信息,这叫阅读。”
从以上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的基本形式应该是眼睛看,心里想。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给人们带来外语知识、文化知识和思想,二是给人们带来乐趣。……阅读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和语言经验。(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
我们再来看看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我们知道小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小学生学英语需要大量的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由于我们中国学生学外语这种自然的学习环境还不是特别理想,所以需要大量地接触英语。那么接触英语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即便是低段,我们也应该安排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来阅读、来表演,这样能够通过学习故事、表演故事,有更多语言输入。(程晓堂,新课程国家级小学英语远程培训)
PEP教材中设置的阅读板块的目的是什么?
四下read and write:
通过生动活泼的情景呈现趣味对话,扩展语言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五上下Read and write A:
通过真实、活泼的情景复现A部分语言点并加以扩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五上下Read and write B:
在加大语言输入量的同时滚动出现新、旧内容,提高B部分语言点的复现率,力求通过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巩固、拓展语言知识。
总结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 读是四种技能之一,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
2. 阅读是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有效途径。从听说读写四项行为来看,单位时间内接受信息量最多的行为是阅读。
3. 巩固学过的知识,如: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等。
4. 有趣的阅读材料还能给人带来乐趣。
5. 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学习策略。
三、在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开始进行阅读教学?
我们先来看看课标中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要求是什么?
课程总体目标:
一、二级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语言技能目标:
一级
1. 能看图识字;
2. 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3.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二级
1. 能认读所学词语;
2. 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3. 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4. 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好习惯。
以上提到的读懂的含义是:看懂(书面语言信息的传递、吸收和分析处理)。
从课标中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不应该分开,并不是说到了高年级学生才开始阅读,应该说从学生学习英语开始,只要有文字,就应该有阅读训练,只不过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有所侧重。
从教材中也体现了这一点。PEP教材从第四册开始有明显的阅读要求,如:read and write板块。作用:巩固单元语言点,扩展性阅读,呈现需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真实、活泼的情景复现新的语言点并加以扩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第五册Read and write要求:通过真实、活泼的情景复现新的语言点并加以扩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教学两组句子,要求学生四会掌握,增加了填充句子等形式的练习,考察学生理解程度。
四、怎样进行阅读教学?
对于怎样进行阅读教学老师们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特别是最近又举行了全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讨会,很多专家也作了点评,想必一些老师已经对阅读教学有了一些想法。下面我们就来接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一)阅读教学的方式
根据前面讨论的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的方式应该是两种,第一种方式把阅读材料放在每一单元的前面,作为一个单元学习的开始,在阅读材料中包含了本单元的新词和新句,如北师大版的“先锋”教材和外研版“新标准”教材,在单元后面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是围绕故事来开展的,我们可以称这种方式为“基于阅读的教学”;第二种方式是把阅读材料放在一个单元的后面,作为复习巩固提高的一种素材,或者叫做一种阅读学习的材料,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巩固和补充的机会,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初步的阅读能力。比如人教版的教材。这两种形式的阅读教学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是有些区别的。今天我们可能更多涉及的是第二种方式,将阅读材料作为一种巩固提高的素材。
(二)阅读教学的准备工作
1. 分析教材(阅读材料)
分析教材是进行阅读教学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目的是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分析教材的方面有:
(1)教材中对阅读材料的要求是什么?
(2)新词和新句子有哪些?这些新词句是否影响学生阅读理解?
(3)通过阅读材料的学习,比较适于学习或巩固哪些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哪方面技能等。
下面我们就PEP教材中阅读板块进行以下分析。
高年级阅读板块(Read and write, Let's read)是在每单元的A、B项的第五或第六个板块,前面几个板块,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学习新词和新语句,练习新词和新句。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作单项练习的话,Read and write板块就是综合练习,把在前面几个板块中学到的新词和新语句,放在一个情景里,通过一小篇阅读文章,再一次呈现给学生,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和感知新语言的使用场景,这一板块起着复习巩固的作用。这一作用正好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阅读教学的第二种方式,“把阅读放在一个单元的后面,作为复习巩固提高的一种素材,或者叫做一种阅读学习的材料,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巩固和补充的机会,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初步的阅读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这一板块的时候,是为了让学生对本单元的新语言知识学得更牢固和扎实。
教材中阅读板块的特点是什么呢?
(1)有情景。举例,在B5U1 part B中,两人正在谈论学校的新老师,在B7U1 part A中,两人在谈论怎样去公园。
(2)绝大部分的语言是学生学习过的。
(3)有一些新的语言,这些新的语言是场景对话时所必需要的,这些新语言不太影响学生的理解。
(4)都有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和发展相应的技能。如:B5U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 B7U1 part A:Answer the questions. 阅读理解的练习已经设计好了,教师可以利用,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在重新设计。
2. 分析学生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分析学生的方面有:
(1)学生生活经历与阅读材料之间的关系。
所谓生活经历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家庭、社区等方面的经历,是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能够反映他们的思想和感受,诱发他们行动的欲望。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设计出能够反映他们思想和感受的课堂活动,将诱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比如说新起点教材里有一篇介绍爱迪生的文章,在学习这篇文章前,老师要分析学生对爱迪生知道多少,知道的多少对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理解有关系。特别是教材当中与文化有关的阅读材料,更需要分析学生对文化部分掌握多少。再有,农村地区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也不一样。
(2)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智能因素和认知能力等。
这个分析说的是不同年级的阅读教学,因为大孩子和小孩子在心理上的差别很大,所以了解儿童心理特点有助于阅读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3)学生的语言能力范围。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搞好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同一篇阅读材料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处理的方式就不同,比如在课时比较多的学校,处理十分钟,可能在农村校就要处理半个小时。
(4)预测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的好的方面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设计阅读后的练习做准备。
(5)与学生阅读材料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
教育部在新课程设计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科内容的横向交叉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很多教材里都会有表示方向的阅读文章,在阅读这类文章之前就要考虑,学生学过东西南北的概念吗?
还以PEP教材为例(高年级Read and write, Let's read),进行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过了阅读材料里的大部分语言,在文章的理解方面应该问题不大,也就是说不需要老师的帮助也可以把文章读懂。
(2)文章中有些延伸的内容学生可能认识/不认识(具体列出来是哪些,是否影响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3)学生的哪些学习技能还有欠缺,是单词不熟练还是句型不熟练。
3. 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虽然我们前面讨论了阅读教学的目的,但是由于各地区的条件不同,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发达地区的学生,素质较好,课时又多,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就不单单是为了巩固提高。条件相对比较不好的地区,学生需要利用阅读材料巩固新知识。老师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阅读教学的目的弄清楚,这样才能谈到怎样进行阅读教学。
我们先来看教材中给出的教学建议:
B4U1 part A
Read and write
1. 请学生观察Read and write部分的情景图,预先空出来需要书写的四会单词,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充对话。
2. 强化练习拼读单词picture,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3. 练习书写句型“Is this a ... ?”时可从陈述句“This is ....”中衍生问句。先请学生排列一组单词成为新句子,然后改正新句中的错误,如:打头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第二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不需要大写;句末句号改为问号等。用这种形式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当中突破难点。
4. 让学生听录音并跟读,教师还可设计一些简单问句检查学生对于对话的理解程度。
5. 游戏。学生A从书包里拿出一件文具放在身后,问同桌:What's this? 同桌回答:Is this a ... ? 如果答对,学生A给同桌敬个礼。
B5U1 Part B
Read and write
1. 教师先让学生仔细看本部分挂图,请学生描述图中女教师,叙述错误也没关系,鼓励学生尽量多说。
2. 学生阅读对话,提出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教师解答或请其他学生尝试解答。
3. 看挂图、听录音带跟读对话,注意理解和体会,然后完成句子填空。
4. 教师指导书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仿写句子,可进行“看谁写得好”的竞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写”的能力)
B8U3 part A
Let's read (说明:在做这个活动以前,教参建议先学习story time)
1. 教师说:“Zoom had a busy weekend. Wu Yifan had a busy weekend, too.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学生默读或朗读课文,独立完成短文后的填空练习。
2. 挑战记忆活动
教师板书Wu Yifan's weekend,然后提问:“What did Wu Yifan do last weekend?”学生合上课本,仍记忆回答问题。教师板书相应的动词短语,请学生分小组把短语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3. 师生一起根据板书的提示描述Wu Yifan's weekend。(复述练习,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看书跟读两遍后齐读。
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复述Wu Yifan's weekend。(强化复述练习,面对全体学生。)
PEP教材培训包对B8U3 part A部分的建议:
1. 说一说Wu Yifan的周末(本单元part A 部分阅读材料),引出张鹏的周末。
2. 学生阅读短文。
3. 读后做相应的练习。
(1)回答问题。(原则是要用到文中的句子,这种方式是通过阅读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明:阅读课中回答问题的练习,都要尽量遵循这一原则。)
How did Zhang Peng go to Mike's home?
What did Zhang Peng do at Mike's home?
What did Mike and Zhang Peng do in the park?
What happened?
Who helped Mike get the kite ?
How did he get the kite?
(2)完成书上的练习Wu Yifan's weekend。
(3)找出动词的过去式,然后与原形连线(老师事先准备好练习纸)。(语法练习)
present past
is, am saw
walk flew
study was
fly studied
see swam
swim walked
(4)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复述。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
从以上的教学建议我们可以看出来,阅读的基本环节是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那么,每个环节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又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好地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呢?
1. Pre-reading(阅读前)
在pre-reading部分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背景上的介绍,它让学生进入这个故事的发生的背景。另外做一些准备活动,像warming up,包括知识的准备和文化背景的准备。pre-reading部分是以准备为主,实际上就是为后面学习做些准备活动。一般没有必要呈现所有的生词,只呈现那些对阅读理解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因为学生会在课文的语境中判断出生词的含义(根据语境判断课文中生词的含义是阅读策略)。
Pre-reading的活动设计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问答、讨论、小测验、游戏等,复习相关的词汇和语言结构,或从标题和图片入手,猜测故事的主题,使学生适度了解文章内容等。以B8U2 Part B Read and write为例,可以设计一个发指令做动作的练习,复习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 如果想渗透阅读中的句子,也可以发指令:Walk east / north / south / west for two steps。
Pre-reading在活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级学生的活动最好是有思维能力的,有挑战性的。
2. While-reading(阅读中)
While-reading是学生自己阅读的环节。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关键信息,去获得关键信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完成一些任务,比如一边读一边填写表格、完成图形或者摘录信息等。这个时候重要的是训练阅读技能,当然也可以强化语言知识,比如一边阅读一边在文章中找出某些类型的或者某些主题的词汇,做成一组词。有的老师会把语法也作为这个时候的一项内容,比方说一边读一边把文章中的重点的某些句型找出来等。PEP教材中每篇阅读材料后面都会有相应的练习,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完成这些练习。如果老师认为还不够,可以再出相应的练习。
以下方式供参考:
1. 把相关图片和文章的各个部分配对;
2. 把打乱顺序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正确排序;
3. 完成不完整的句子和完型练习;
4. 通过完成清单、制表格等方式重新组织所读内容;
5. 完成能反映阅读内容的活动:绘图、配对、识别、选择、分类等。
这一环节注意的是,要给学生留有充分阅读的时间,要让学生有眼看、脑想的时间和过程。老师尽量少提问题或讲解,可以在学生阅读后再做这些事情。
3. Post-reading(阅读后)
Post-reading是读后理解性的检测环节。以往的Post–reading活动仅限于知识层面的,如做一些阅读理解题等。前面我们谈到,阅读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载体,还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载体,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按照现代教学理念来讲,可以通过阅读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其他英语学习技能,这些读后回答可以是一些小的任务。
比如:
1. 在图片和词语提示下复述故事,主要是为了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
2. 读后联系所读的故事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做一些讨论和思考。
3. 画卡通,设计书签,介绍该故事给其他人。
4. 组合式讲故事——分小组的故事接龙。
5. 表演短剧或者木偶戏。
6. 讲述类似的个人经历。
下面还会举一些读后的活动实例供大家参考。
(四)具体实例介绍
PEP教材B5U3 Part B
Step 1: Pre-reading
1. 课件呈现超市图,包括蔬菜、水果、肉类、饮料。与学生对话并板书句型。
2. 小组讨论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 food / drink? 并汇报。(语言:I like .... I don't like .... )
3. 学习have to。
教师出示一个上边写着 beef 的食品袋,T: Who likes beef? Hands up. 准备把食品袋递给某举手的学生。教师从举手的同学中点一名体型比较胖的同学说: Oh. You're heavy. You have to eat vegetables. 把学生手里的牛肉换成蔬菜。可以示范2-3次,然后让学生猜一猜 have to 的意思。
Step 2: While-reading
1. 略读,并作练习(√or ╳):
(1) Does Monkey like apples? ( )
(2) Does Rabbit like grapes? ( )
(3) Does Zip like carrot juice? ( )
(4) Does Zoom like beef? ( )
2. 细读,并回答问题:
(1) Rabbit doesn't like grapes. Why?
(2) Zip like carrot juice. Why?
(3) Zoom likes beef. Can he have it? Why?
3. 读、写(完成书上的练习)。
Step 3: Post-reading
1. 看录像或听录音。
2. 学生跟读两遍。
3. 角色朗读和表演。
4. 调查好朋友对食品的喜好。
5. 完成短文填空练习。
I am ____. I like ___. They're (It's) _____. I don't like ______. They're (It's) ______.My friend is ______. He (She) likes _____. They're (It's) _______.
6. 口头汇报。
7. 互相阅读。
新起点教材B11U6L35
(执教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小 樊凯,北京地质附小 鄯建军)
本单元话题是:Famous People,学生在学习了表达名人基本个人信息(如生日、国籍、职业、主要事迹)后,对名人做进一步的了解。此篇阅读材料是扩展性的,属于第二层次教学,除了有前几课的基本内容外,还有一些延伸的内容,有生词和新句子。
Step 1: Pre-reading
1. Free talk
2. Talk about Thomas Edison.
3. Learn and practice the new words. (解决阅读材料中的重点词汇)
设计意图:激发阅读兴趣,复习本单元的语言点,学习并解决语篇中的部分生词,为进一步阅读做准备。
Step 2: While-reading
1. Show the questions to read for the first time.
Where was he born?
Why was he famous?
How about his other achievements?
How manyinventions did he make?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捕捉相关语言点信息并理解生词。
2. Reading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hen he was 9 years old, he _________.
When he was 10 years old, he _________.
When he was 15 years old, he _________.
When he was 22 years old, he _________.
When he was 84 years old, he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句子,引导学生根据线索查找详细信息,进一步理解理解故事大意。并为练习复述做准备。
Step 3: Post –reading
1.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在复述前,老师让学生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然后根据这个表格的内容练习复述。实际上这个练习也可以放在While-reading环节。)
Name
When
Birthplace(出生地)
Occupation(职业)
Achievements(成就)
Important Events
(重要事件)
(至少选择2个填写)
2. Read other famous persons' information and introduce one of the famous persons.
(老师又给出介绍其他名人的阅读材料,如: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毛泽东、孙中山、鲁迅、冰心等,请学生选择后阅读,阅读后填写名人信息卡,并在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1)用retell的形式,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读其他名人的阅读材料以扩大阅读量,同时进一步训练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五)阅读材料及活动介绍
1. 《真实趣味读物》(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套读物的文章均选自英语国家的报刊、杂志。语言地道、真实、有趣。阅读后练习的设计有创造性,练习形式多样,既结合学生实际,又能调动他们潜在的思考能力。每篇阅读由3个部分组成:
Pre-reading
1.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do you see?
2. Say the words.
3. Watch your teacher write the words.
4. Copy the words onto the picture.
While-reading
Read the story.
Post-reading
这一环节是关于故事的练习,大概有以下几种:
1. Pronunciation
2. Spelling
3. Vocabulary
4. Comprehension
5. Writing
6. Discussion
7. Reviewing the story
2. 《小学英语读写新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
A. Look and read.
B.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的各种练习,大致有:(1)判断正误;(2)图句连线;(3)画图并写几句话;(4)找两幅图的不同;(5)做游戏;(6)写出正确答案;填写表格等。
3. 《童话英语创意教学》
本书的作者是唐睿谦。这本书与其他的不同之处在于“创意”教学。本书都是经典的童话故事,共十个。在学习每个故事的时候都有很多的活动。唐老师是这样认为的,为了帮助学生从人物、事件、地点和原因等各个角度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我们规划了许多学习活动内容,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和劳作等。自然科学能让童话与现实结合,劳作则让学生更深刻了解他们所学习的词汇,并有效地联结学习主题,虽然劳作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与金钱,但却是探究学生想法和练习语言的好机会。
以《Three Billy Goats Gruff(三只小羊)》的故事为例看唐老师设计的阅读过程:
1. Before you tell the story(说故事之前)
(1)与学生谈论,了解学生知道多少关于山羊的知识。
(2)介绍山羊。
(3)唱关于山羊的儿歌。
(4)解释为什么三只小羊都叫Gruff(姓)。
(5)学习“大、中、小”号的英文表达方式(因三兄弟的外形有大中小区分)。
(6)用纸板做山羊的木偶。
2. The story.
3. Vocabulary. 学习重点词汇(有四项活动)
4. Crafts. (Mask making)
5. Crafts and a song. (Make a Troll. Teach the song)
6. Science, crafts and a song. (Make a bridge and learn the song)
7. Game for story comprehension.
8. Grammar
9. Phonics.
10. Story Theater.
11. Make a mini-yoga-story book.
五、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处理好阅读与听读的关系。
经常有老师问到,学生阅读的时候要不要听录音呢?对于这个问题程晓堂老师在教育部远程培训的时候曾说过,读不听,听不读。课堂常见的是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但是根据他学习的一些著作里面说这种方式其实不理想。俗话说心无二用,你到底是听还是看。你只有一个注意力,包括我们现在看电视,电视上底下有字幕,你很难说我是看懂的还是听懂的,所以要把它分开。他建议可以听也可以读,但是不把它两个都搁在一起。什么时候搁在一起呢,比如这个故事处理完了,放松一下,一边听一听,同时看看,这个也是可以的。但是总体来讲,在前面的时候听和读要分开。
2. 处理好阅读与朗读的关系。
也有老师经常问到阅读的时候要不要让学生朗读呢?在这里还是来引用程晓堂老师的话,朗读故事主要是培养语感,为口头表达奠定一些基础。作为故事教学的后面的环节是可以的,但是不宜太突出,或者是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读故事就是要学生朗读故事,目标就有点偏差。阅读和朗读的区别是很大的,阅读我们叫silent reading,朗读是reading aloud,这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们容易混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一下,尝试一些不同的做法。
3.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采取合作的方式。
PEP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具体的要求:尖子学生能独立阅读并完成理解练习,能朗读、表演、仿写等。中等学生能读懂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中等偏下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4. 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初步的阅读策略。
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测略有:
(1)猜测。如根据阅读内容上下文猜测词义;利用基本常识推测单词在某一情景中的意思;利用与所熟知的话题相关的知识猜测单词的意思;利用类似的情景和语言线索推测单词的意思;利用文中其他词或表达方式猜测单词的意思。
(2)默读。
(3)按意群阅读,克服逐字读,尽量扩大视距。
(4)寻读所需信息。
(5)寻读具体细节等。
(6)积累词汇。
5. 正确选择阅读材料。
选择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是很重要的,否则起不到阅读教学的作用,要注意:(1)最好是原文,不要自己编写;(2)选择阅读材料时要与学生课本中的阅读材料难易程度相当,如果把握不好,可以看看课本中用的是什么句式等,与选择的阅读材料进行对比;(3)生词不要太多,最多不能超过5个。
6. 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老师不要包办代替。
7.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篇10:四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5月11日,我校按上级部门统一安排部署,对四年级74名学生进行了英语期末测试。这次考试由区里进行统一命题,学校认真组织考试,严肃考风、考纪,统一评分标准、密封试卷、流水阅卷。整个过程要求严格,可以说成绩是可信的,反映了我校四年级英语的学习情况与教学质量.
为了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今后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现将本次英语测试成绩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班级人数 总分 平均分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四年一班35 234667.031440%2571.43%
四年二班392783.571.371743.592%3076.92%
二、试题卷面分析
本张试卷由听力和笔试内容组成共100点。全面考察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以点盖面的考察了学生在本学期的英语学习情况。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 知识点考察清晰明确。
2、 题型灵活,形式新颖。
3、 难易适度,语法知识有所渗透。
三、质量分析
(一)取得成绩
1、学生的整体成绩稳定。年组的及格率为74.32%,优秀率为41.89%。
2、学生初步具备了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其中第七题考察了学生词汇的储备情况。第八题考察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第九题考察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三道题依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能力的拓展。四年组有50%的学生能根据题意做出正确回答,说明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运用语言是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将会对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准确。
第一题通过考查语音检察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题中所出示的30个单词都是学生经常能用到的十分熟悉的单词,但是,仍然有近8%的学生无法选出正确的单词。这说明学生平时不注重朗读单词没有形成正确的语音。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以至于语音中出现含糊的混淆现象。
笔试部分的四、五、六题,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本册书中的最基础的知识。虽然这部分知识平时教师也特别注重,但学生答的不够理想。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着严重的厌学心理,这种心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抵抗力,进而导致学生成绩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疏导学生心理。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不强
从写作题中可以看出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词语,但处理问题的方式比较呆板,不够灵活。
3、我校为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流动性很大,有很多后转入的学生没有一点英语基础,这部分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学习成绩较差使班级学生成绩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总体成绩不好。
四、改进措施
1、 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1)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做起,严格要求教师和学生,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
(2)和家长做好联系,组织学生利用好手里的磁带,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3)通过定期定量的作业批改,加强学生写的训练。在大量的书写练习中巩固学生学到的基础知识。
(4) 定期测试。每一模块学习之后,根据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馈教师及时弥补不足。
2、 为学生创设交流交际的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
(2) 成立活动小组,安排活动内容,评比检查。
(3) 建立班级英语角,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3、针对后转入的同学,教师应该多关爱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发动同学对他们进行帮助。
篇11:四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这次考试是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是全面衡量学生这段时间学习情况的一次考试。从知识方面看,中等以下的学生掌握还不够扎实,失分较多。现将这半学期以来我所做工作和下一阶段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一、考试质量分析
1.试题方面
本次考试试题是有名校调研调来的试题,就整个试题而言,大部分试题能够体现目前注重基础、体现能力的考试命题要求。本次七年级英语期中考试是对第一到四单元的一个检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20分。其中包括词汇、语音、阅读理解、日常对话。现将本次期中考试情况分析如下。我所带四年级(1)班及格22人,2人不及格,均分值91.7分;四年级(2)班及格22人3人不及格,均分值96.5分。从知识方面看,中等以下的学生掌握还不够扎实,失分较多。
2.试卷方面
本次考试题型,分为 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单词拼写。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和平时的练习比较起来相对难一些,尤其是个别题难度相当大,像阅读短文,篇幅表较长,学生做起来首先是在头脑中自己打败了自己。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做的比较吃力。完形填空难易适中,但选项具有大的灵活性,学生普遍得分较高。单词拼写部分,由于涉及到的单词包括上学期的知识,大部分同学答的好,得分非常高。 这次考试的另一个题型——补全对话,它既考察了学生的在这段时间学习的交通方式,又联系到了上学期的问路和指路,跨度较大,加大了整张试卷的难度。
这次考试成绩都考得不错。
二、分析原因
从这次考试来看,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个别的语法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尤其是个别题目反复做过几次也没能把握好,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在于教师和学生本身。
教师方面的原因:
这段时间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所以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这也是这次考试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从这次考试中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学生方面的原因:
1.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遗忘知识快,过去滚瓜烂熟的东西一段时间不用就忘了。
2.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确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3.理解能力不强,阅读理解失分较多,不能理解通篇大意。
4.不能熟练运用学过的句型。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在进行单词和词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准音,然后反复读单词和词组,并找出同义词、反义词、类似用法的词一起记。在进行句型时,以小组合作等方式举一反三,反复练习课堂上学习的句型。每个单元后都有一篇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学生自渎文章找出其答案,在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而且讲解文章时,注意生词在句中的运用、注意文章里出现的词组,注意对关键句子的理解。针对学生阅读能力差的问题,我让学生每周阅读英语短文并做笔记。 不会用英文写作文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作文是由句子构成,
一个正确的句子需要用正确的句型、正确的词组,正确的时态构成。写好作文,没有诀窍,只有多写多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抓好双基知识的训练,打牢基本功;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掌握语法规则,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上课时的听课习惯,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要和老师同步思考出现的问题;讲课时,尽量使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许多的不足与欠缺,但我相信,只要我认识到它们并及时改正,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水平。
篇12:四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概况
本次命题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兼顾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既考虑到部分差的学生,又顾及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考查的内容既基本涉及到本学期前六个模块学生所学的内容,又适当拓展了课外及日常生活的知识。我校本次四年级英语考试共有55名学生参加,其中50---59分1人,60—69分1人,70—79分8人,80—89分21人,90—100分23人,总分为4801分,均分为87.3分,合格率为98%,优秀率为42%,考试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二、答卷情况分析
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试卷共分两大部分,听力部分占36%,词汇和阅读部分共占64%。
听力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听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其中第1题是听音,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这是基本的词汇,,属识记要求,考查学生对单词的听音和辨别能力。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平均得分率为93%,只有少数学生将voice与worse混淆。
第2题也属于基本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与单词的相互转换,即对单词的理解能力。绝大多数学生的得分很高,平均得分为92.66%,许多学生得满分。失分主要是第3小题,学生对zither这个单词所对应的图片与guitar的图片相混淆,这说明学生对单词与所对应的图片不能统一。
第3题,听音标序号,按听到的顺序为句子编号,得分率为100%,所有学生都能按照教师所读句子的顺序为句子排序,说明教师在平常的训练中,注重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同时教给学生一定的答题技巧。使学生能够根据句子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单词来判断句子,掌握一定答题方法。
第4题,听音,为听到的单词选择正确的汉语意思。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单词的英汉互译能力,这道题的得分率是100%,所有学生都能为听到的单词选择正确的解释,这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应该掌握的必须要求学生过关并牢固掌握。
第5题,选择恰当的应答句,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的应答能力,也间接考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该部分的试题也是本学期基本知识,总体来说得分率也较高,为94.55%。失分较多的为第2小题,一些学生对areyounaughty?所给出的答句“no,i’mnot和yes,youare不能很好的理解,导致不能正确答题。
笔试部分
第1题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这些句子都是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要求学生必须熟读熟记。7、8、9小题则是对所学形容词比较级的考查。在这道题中,学生的得分率为87%,有部分学生对所给的形容词的那3幅图不能正确填写,这说明学生对形容词的比较级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
第2题是补充单词并写出汉语意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较正确的书写所缺的字母,并能完整的写出汉语意思,说明学生对单词的背诵这一环节做得较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背诵并默写单词。但也有个别学生还是不能写出所缺字母,说明在单词的背诵这一块还是一个缺陷。
第3题是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情况,也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熟练程度,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选择所缺的词语,说明学生对课文内容很熟悉,但也有学生却不能进行正确选择从而造成失分。
第4题是读一读,连一连,这道题学生失分最多,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一分都没有得上。主要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在卷面的排版上也有些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题目要求是每小题中有两个问句,两个答句,在这个题目内进行连线,而学生则是在这所有的题目中进行连线,这说明学生在考试时不能认真审题,在没有理解题意的情况下贸然答题,最后导致失分。
第5题要求写出形容词的比较级,大部分学生答题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形容词的比较级,特别是一些特殊形式的比较级,不能正确书写。
第6题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的难度不高,但得分并不理想,得分率仅为80%。
三、总体分析
从答题情况可以反映出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知识扎实。本次命题70%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20%为较灵活的能力题,较难的知识仅为10%。从得分情况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部分都能得高分。这说明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了基本知识的教学,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2.书写习惯良好。所有学生的书写都比以前明显规范,这反映了教师关注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3.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本次答题的情况中我发现学生的能力题得分明显地高于以往的得分。
存在的问题
1.学生差距大。教材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困难学生很难达到教材的要求。好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能力题的得分也高。而有的学生是双低,既基础知识得分低,能力题得分也低。其次,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43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一些学生一到三年级的基础未打好,知识严重脱节。
2.知识面狭窄。从试卷答题情况反映出,教材上的知识学生相对掌握得较好,但对教材外的一些知识学生的失分较多。最后的阅读题,这说明我们的一些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拘泥于教材,教学缺乏灵活性,没有真正做到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结合。
3.综合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从得分情况中反映出,学生能力题的得分明显低于基础知识题的得分。这反映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还比较薄弱。
四、改进措施
1.加强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使“三化五步”的教学理念深入到每位教师的心中,并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上。
2.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扎扎实实地参加中心小学内开展教研活动,重点是如何灵活处理教材,用教材教英语、将语言学习与生活经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提高活动的效率。
3.充分发挥“捆绑交流”的作用,到兄弟学校去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开阔眼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篇13:初一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
这张调研试卷计算量较大,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思维拓展性的题量较少,单从数据上看我们的及格率是92.5%,优分率74.1%,优秀率17%,似乎还说得过去,但我们的各项指标还是低于区均。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解题格式不规范,导致失分。以后教学中进一步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克服上课能听懂,下课不会做的现象.
2、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从平时测验和这次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填空选择和计算题失分比较多,以后要重视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理解和数学运算能力、特别对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关注并耐心教学,并充分利用小组内好学生的优势给与有效辅导,并给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要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要引导学生多议、多想、多练,只有这样,产生的新知识才能越真、越完善、越易于迁移。选择适当的习题进行精讲,精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填空最后一题(得分率是28%)及最后两题(得分率是40%和21%)考察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归纳能力,但得分率很低,今后的教学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亲身体验“做数学”的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充分利用导学案中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4.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的培养。现在的应用题背景新颖,考查的方法和手段多样,虽然这次的试卷中这类题比较少,但是江宁、鼓楼的调研卷均出现了不少实际应用的题目,所以后面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建模思想,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怎样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们;要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分析、加工信息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课堂上的知识去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5.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以后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要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篇14:初一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
这次数学期中考试,七一班参考64人,均分64.44,及格率65.63,优秀率21.88,七二班参考61人,均分70.16,优秀率32.79,及格率68.85,最高分99分,最低分12分
一、 试题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这次考试主要考察了初一数学1至3.3章的内容。主要内容有,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同类项,科学记数法等。
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的比例设置考题,命题能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整体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应用题的考查力度,适当设置创新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
二、试卷分析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有:一、1―7,10―12,15;二、1,3;三、1,2,5这些题目都是基本知识的应用,说明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有:一、8,9,13,14;二、2,4,5;三、3,4,6。下面就得分率较低的题目简单分析如下:一、8、此题主要考察对有理数的理解,绝对值和倒数的内容,部分同学把绝对值最小的数给理解成1了,还有部分同学把倒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想到了1,把-1给忘了,说明部分同学对这些知识理解的不太透,建议结合数轴理解最大的负整数、最小的正整数、绝对值最小的数;
三、存在问题
1、两极分化严重
2、基础知识较差。我们在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之差让人不可思议.
3、概念理解没有到位
4、缺乏应变能力
5、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
四、改进措施
1、强化纲本意识,注重“三基”教学
我们提出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依纲据本进行教学,踏踏实实地教好第一遍,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脱离课本,搞难题训练,更不能随意补充纲本外的知识.教学中要立足于把已学的知识弄懂弄通,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打好初中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全面意识,加强补差工
这次考试数学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生还比较多,怎样使这些学生尽快“脱贫”、摆脱中考成绩个位数的困境,以适应在高一级学校的继续学习和当今的信息时代,这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重视培优,更应关注补差.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班的学情,选择好教学内容,合理地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进程.课外要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满腔热情地关心每一位后进生,让他们尽快地跟上其他同学,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强化过程意识,暴露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精选一些典型例题和习题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暴露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过程;要让学生多说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暴露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经常性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暴露学生对复杂的数学语言进行分解与简化的过程;要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训练,暴露学生对数学问题多种解法的比较与反思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5、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6、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篇15: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概述
本份试卷由镇教研室命题,从汉语拼音字、字、词、句、段、阅读、习作七个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检测,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既注意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重了灵活运用,基本覆盖了本册课文前四个单元的重点知识。
本份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上,如有拼音、形近字、词语运用等语文知识的检测。
(2)过程与方法。主要体现在“照样子写句子”和“阅读”,内容涵盖了概括、句子理解等,对学生进行了测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通过对短文阅读,自己有什么感悟,另外以习作写自己遇到过最感动的事情来检测学生。
二、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26人,总分652.5分,平均分25.1分,及格率12%,优秀率0%。
三、答题分析
(一)走进汉子村。
1、看拼音,写汉字。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不是很熟,面对音节他们无法拼读出汉字来,因此此题他们失分严重,只有一个学生答全对;
2、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此题八个字都在课文里出现过,上课时重点强调过这八个字的读音,并且做过作业,有些字还在前面的单元里测试过。因此学生答此题得分率较高。
3、根据音、形、义组词。此题的中“蒙”两种读音“mēng”和“méng”在上课时讲过,作业也做过,并且做作业时有些学生做错了,发作业时全班强调纠正过。形近字“虚”和“虑”的区分组词,前几天在第四单元考试出现过,评卷时强调过这两个字的字形区分和组词,可有一半的学生还是做错,真头疼呀!根据“疾”字的不同含义来组词,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过,也在黑板上板书讲过,记住的学生都做对了。
4、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对应改正。此题中的“金碧辉煌”、“邯郸学步”和“守株待兔”这三个词语在“练习4”里学生刚学过,记忆犹新,因此学生答得比较好。
(二)词语万花筒
1、根据词语填上人物的名称。此题主要考学生在学过的课文里头出现的人物的品质、成就了解情况。第2小题内容,“伟人、改革开放、中国________”,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学生看到“改革开放”就会联想到是邓小平爷爷。此题都答对。但第1小题内容,“作家、《海燕之歌》、前苏联________”,此内容在课文第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里学过,认真听课的学生都答对了。不听课的学生都答错。
2、第2、3、4小题的内容主要考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运用。这三小题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学生答题很不理想,失分较多,可见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有待大大提高。
(三)句子
1、照样子,写句子。“河流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河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题内容在第三单元里测试过,复习时又重讲过,大部分的学生都答得很好。
2、在原句上修改病句。由于学生见识少,词、句积累量也少,对词、句的运用训练比较少。平时又没练习过此题的内容,因此此题较为失分严重。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1小题内容来自第四单元课文第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第2小题内容来自第三单元课文第9课《推敲》课文的内容。上课认真听讲,按老师要求完成背诵好课文的学生,在答此题时都没失什么分。而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此题内容对他们来说太难了,答卷时都是留空的。
(五)阅读超市,回答问题。
1、课文片段分析。此课文片段来自教材第一单元《1师恩难忘》课文里的倒数第二自然段。此内容在第一单元里测试过,老师讲评了试卷,可是此题没有几个学生答全对。
2、阅读《伞的风格》回答问题。由于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差,理解、领悟能力后进。因此此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答卷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失分较为严重。
(六)习作展示台
习作要求:写一件让最你感到的事情。按理说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习作要求并不太难,应该写得很好才对。但学生们确实基础太差,写出来的习作思路未清晰,内容平淡,语言罗嗦,标点符号运用不当,错别字层出不穷。有些学生甚至一字未写。这表明平时学生识字量少,平时识字写字对字形不够注意书写,词汇匮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还不到位,语言运用不够丰富。
四、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发现出来的问题,我对下一步语文教学初步作几点改进:
(一)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巩固;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积累,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
(三)帮助学生提高课内阅读效率。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紧紧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提倡整体感悟,抓住重点语句,细细地读,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
(四)加强习作训练。
一是要加强读写结合。要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
二是要加大课后练笔。如写周记、摘抄优美语句……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三是加强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通过试卷分析透视出我当前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与优秀教师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自身的专业成长。
篇16: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各板块分析:
整张试卷分为识字写字、造句、积累、阅读理解、和作文几个板块。现逐个板块分析如下:
1、积累运用分析与反思
A.这一部分从卷面上看,学生掌握得较好,说明在平时的积累比较扎实。有一些出错的地方在于错别字,学生的错别字率高,主要是这册语文课本识字量的增大,教师平时要多注意识字的指导,难字方面教师上课要特别指出,帮助学生减轻难度。
B.在造句方面学生的出错率也较高,不是因为造句太难或学生对造句的词语不懂得造。像这样的题目一出现,许多学生都会模仿句式造句,而这样的句式难度较大,造成学生造句出错的原因。
2、阅读理解分析与反思
让学生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并在短文右侧相应的空白处写下你读后的认识、感想、体会等。这样测试同时也是教给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让学生有方法可寻。
对词语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理解未能较好的把握。今后教师的努力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词语的独立感悟,对文章结构的剖析要引起重视。
3、笔下生花分析与反思
作文都能按要求写完,应该是可喜的,但从以往的考试看,这部分学生得分并不高,还需要加强,在写作内容和技巧上多指导,多写多改多练方能出成效。
另外,卷面书写应该进行反思。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一张卷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还缺乏可操作办法。但在某种程度上从卷面分析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还是可以尝试的。
学生识字掌握较好,写字较差,可见学生对识字是重视的,对写字就不那么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可能认为识字重要,写字漂亮与否就不那么重要,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积累部分学生也掌握较好,说明学生对读与背是重视的,是下了一番苦工的,从作文看,学生对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有较明确的认识,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生活,不要为了分数而忘了生活的本源,生活是活水,是源头,这样作文才有“源头活水来”。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本次考试中,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掌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而是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背课外的优秀文章。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读透文章,理解深入,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题海战术”对学生来说是一大的伤害,同时更是对教师本人的伤害。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这是对学生的解放,也是对教师的解放。
3、习作教学要在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面上的要求,绝大多数同学要达到的要求是“不少于40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通顺”,即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没有明显的毛病。重点还是写好记实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其实要这些要求并不难。
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生活,不要为了分数而忘了生活的本源,生活是活水,是源头,这样作文才有“源头活水来”。这需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这才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4、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让学生有长远的发展,必须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
【初一下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1.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5.质量分析报告
8.实习报告质量分析
9.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