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
“张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
一、明察秋毫(12分)
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颔首(hàn)
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
D.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 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⑴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⑵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⑶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⑷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
二、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
5.默写(5分)。
①海内存知己, 。
② ,欲上青天览明月。
③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念天地之悠悠, 。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
6.读一读,为下列拟物诗选择恰当的名称。(5分)
①只不过是水的化身/惹得天鹅痴心追求
②把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铭刻在心 ()
③狂风企图摧残你的生命/你却借此繁衍后代 ()
④弯着腰/绝不是对人崇敬 ()
⑤满嘴胡须/并不能证明你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 ()
A.年轮B.虾C.羊D.蒲公英E.云
7.为下面这则报导,拟写一个标题。(标题要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4分)
法国《费加罗报》:前,中国宣布在将进行首次太载人飞行,当时世界上无人对此予以重视。比计划推迟了仅3年,中国的.神舟5号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并在太空中生活了21小时;两年后,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宇航员乘坐神舟6号在太空遨游了5天后安全返回地球。今天,人们真的发现,中国有能力兑现她的诺言,中国令全世界震惊。中国20成为世界第三太空大国;真正确定了航天大国地位。中国还将在前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表明她的的载人航天技术可与美俄媲美。中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与其它航天大国平起平坐。
8.考考你:(3分)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诸葛亮、刘备是_____ 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出两个:_______ _____、 。
9.仿写句子。(4分)
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家是_________ __ ___,让人___ 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 __。
篇2: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 落。
②其他人轻蔑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 笑着。
③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那也是tu? 手可得。
④到徐州见着父亲,看着满院狼j 的东西……
2、修改病句。(可用修改符号直接改)(2分)
①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②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3、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2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仿写:
4、你知道《水浒传》中鲁提辖在解救了金氏父女之后又在野猪林解救了谁吗?你还能概括一个 与解救人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吗?请填空。
被解救的人 ,故事情节名称 (2分)
5、有一位年轻的文化用品公司推销员走进二十中学校长室,见五六个人坐在沙发上讨论工作,就说“打扰了,请问谁是学校的头儿?”
你觉得推销员说的话怎样?请稍作评价。(3分)
6、父母师长教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请你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为人处世的格言或俗语。(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3题。(18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在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己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典质——
②勾留——
8、文中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3分)
9、“……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是否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3分)
10、“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3分)
11、“熟识”“再三”“甚是仔细”这几个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12、“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为什么?(2分)
13、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这“不要紧”指什么而言?“不好”指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12分)
(一)他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宽,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班长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夜不十分冷,河水没冻,可是很急,而且越来越深,最后都没到马肚子了。
(二)第二天,包头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团人来攻城,差一点把城攻破。城里驻兵大半调到雁北“扫荡”去了,竟以为八路军转到外线,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包头,“扫荡”就只好停止了。一天以后,那班骑兵也平平安安地转回根据地,寻到了大队。
14、加横线句子 表现了骑兵们的什么精神?(3分)
15、加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16、《铁骑兵》结尾部分看似一个“巧合”,打乱敌人部署,“扫荡”停止这个胜利的取得似乎非常侥幸,对这一结局的写法你是怎样看的?试作扼要分析。(3分)
17、(二)段中加点的“传说”一词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8-21题(17分)
就在1872年那个重要的日子,她和她忠实的.追随者们第一次投下了她们选举总统的一票。尽管投票站的男人们在那一刻受到了触动,但他们的思想并未因此而开放。几天后,苏珊既遭逮捕,被带到法官面前,她被指控非法进入投票站。
“你如何辩解?”法官问道。
“有罪?”苏珊喊道,“难道努力推翻你们男人加在我们女人身上的奴役,是有罪?难道让你们明白我们女人母亲对这个国家来说同男人们一样重要,也有罪?难道努力提高妇女地位让你们男人自豪地看着自己妻子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还是有罪?
当法官还未从这一阵突然袭击中缓过劲来,她又接着说:“但是,尊敬的法官大人,难道违背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是无罪的?宪法中说,任何人不得被剥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平等权利!”她大声疾呼,“难道,只让你们男人拥有判定法律的权利,拥有选举你们自己代表的权利,拥有只让儿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难道这能说我们女人也拥有平等的权利?你们,你们目光短浅的男人,已经成为自己母亲和妻子的奴隶主!”
法官被镇住了,这些观点在他面前从未被如此有力地表达出来过。“但毕竟法律就是法律!”法官说话时毫无底气,“我不得不罚你一百美元。”他说道。
“我不会给的!”苏珊·安东尼说道,“记下你的话,法律会改变的!”说完,她大步走出法庭。
“要不要追上去,把她抓回来?”书记官问法官。
“不用了,让她去吧,”法官回答道,“我害怕她是对的,害怕不久法律就要改变。”
苏珊依然遍游美国各地继续宣传自己的改革主张,在每一个落脚之地,在每一份宣传册中,呼吁提高妇女地位。
18、安东尼的罪名是什么?(3分)
19、你对选文中安东尼的那句话最有感触?说说你的理解。(6分)
20、面对安东尼的责问,法官的表现是什么?(3分)
21、为什么法官说“害怕不久法律就要改变”?(5分)
五、作文(40分)
人间最纯真的感情莫过于亲情,你从哇哇坠地到现在,在与亲人的交往中,一定有许多事情凝聚着浓浓的亲情。请你以“最难忘怀的那份深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600字以上。
篇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基础知识及运用(25)
1、根据拼音完成下列词语(8分)
hān ( )然入梦 liàngqiàng( ) 万lài( )俱寂 呜yè( )
cǜ( )然 yùn ( )怒 雪 ái ái ( ) piānpiān( )起舞
2、完成默写:(8)
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雪山低头迎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革命理想高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山泉在呜咽,__________________。
《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当时红军的处境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语中加粗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泛舟(漂浮) 风烛残年(风中点燃着的蜡烛)
B.诧异(惊诧) 据理力争(竭力)
C.营救(经营) 故弄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D.眷恋(顾念,爱恋) 感慨良深(很)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5国庆节就要到了,班上将举行一次主题班会,由你来当主持人,要求内容新颖,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同学人的思考,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到主题班会中。(4分)
答: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6——10题(15)
靠着警卫员的扶持,周副主席在担架上半坐起来。他慢慢抚摸着杨光那湿漉漉的衣服,又摸摸杨光的额头,亲切地说道:“这么说,你们是吃了有毒的野菜?”
“是。”杨光点了点头。
“那种野菜是什么样子呢?”
“这就是。”杨光从怀里掏出一棵野菜。为了便于医生救治,他临走时带上了它。
周副主席接过野菜,仔细端详着。野菜有些蔫巴了,但样子还可以看得出来:有点像野蒜苗,一层暗红色的薄皮包着白色的根,上面挑着四片互生的叶子。看着,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杨光担心地看着周副主席,他弄不明白:首长为什么对这棵野菜这么关心。他刚想劝首长休息,周副主席又问了:“这野菜,多半是长在什么地方呢?”
杨光想了想:“在背阴靠水的地方。”
“味道呢?还记得吗?”
杨光摇了摇头。因为是煮熟了吃的,没有尝过。
周副主席又举起了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医生惊呼着扑过来,野菜已经被咬下了一点。
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嚼了一阵,吐掉了残渣,把那棵野菜还给杨光,嘱咐道:“你记着,刚进嘴的时候,有点涩,越嚼越苦。”
杨光又点了点头。周副主席把声音提高了些,用命令的语气讲话了。他们的命令是非常明确的:要医生马上按杨光指出的方向,去救治中了毒的战士们。他又要担架抬上杨光,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总部去报告。他的命令又是十分具体的:要求总部根据杨光他们的经验,马上给部队下发一个切勿食用有毒野菜的通报。在通报上,要画上有毒野菜的图形,加上详细的说明,而且,最好是附上标本。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7、文中“杨光担心地看着周副主席,他弄不明白:首长为什么对这棵野菜这么关心”,联系下文,你明白周副主席关心野菜的原因吗?写出你的看法。(3分)
8、周副主席在了解情况之后,做了哪些部署?(3分
9、从选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周副主席有哪些优秀品质?(3分)
10、用波浪线把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划出来并就其表达作用写一段体会文字。(3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1——16题 (15)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1.”满天都是星光”主要点明了翻山的
12.首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尾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13.从文段描写的内容看,老山界的山势特点是什么?
答:
14.”一步一步”包含了什么意思?
答:
15.文段中对话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答:
16.”这真是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阅读<长征>回答下面问题(5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7.这首诗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长征宏伟壮阔的场面,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画,说说你的理由。
18.有人认为:“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和“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都用的十分贴切而意味深长,请你任选其一,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
酣;踉跄;籁
五岭逶迤腾细浪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波涛在澎湃
敌重兵,压黔境
略
4.这则告示告诉游客: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丢瓜皮、果壳、包装纸等垃圾;不能摘花折木,除了记忆不要带走任何东西。
5.略
6.主席详细了解有毒野菜的情况。
7让部队掌握野菜的有关情况,以避免再次发生食用有毒野菜的事件。
8①要医生马上去救治中毒的战士们;②要担架抬上杨光赶到总部去报告,并给部队下发一个切勿食用有毒野菜的通报。
9周副主席平易近人、关心战士、考虑事情全面周到。
10略 11.时间 12.山脚;半山腰 13.陡峭、高峻 14.行路十分艰难
15.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16.用赞赏的口吻,抒发了豪迈的情怀。
篇4: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一、拼音填汉字:
jìtuō
jīngměi
guānài
qīpàn
zīrùn
jiànzhù
yóuyù
jiànglín
ménglóng
húli
pútao
xiēhuìer
fùjìn
wēixiǎn
bùzhì
bùzhī
bùjué
zhǔfù
máorōngrong
mìmì
chìbǎng
zhèngzhòng
qíshì
shāyǎ
piāosǎ
xiāngyī
wéimìng
píláo
péngbó
hòunǎo
sháocán
xuězánmen
mèngxiǎng
sànbù
měnggǔ
lǜméng
méngsǎn
wéntiáo
píshān
dòngliūhào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滋润(yùnrùn)颤抖(chǎnzhàn)输血(xuèxiě)
摘果(zhāizāi)血液(xuèxiě)博大(bébó)
三、按要求写词语:
(1)读一读,填写加点词的近义词。
当抽血完毕,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
当他决定输血的那一瞬间,他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2)读一读,填写加点词是反义词。
《少儿百科全书》中有许多精美的图片。()
面对失去生命的危险,这个人犹豫了。()
四、选词填空。
郑重其事装腔作势斩钉截铁
(1)南郭先生总是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地混在对里充数。
(2)确认真的没事,男孩()告诉医生,把自己的血抽一半给妹妹。
(3)华罗庚()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五:修改句子:
(1)老师反复多次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
(2)狐狸妈妈十分疼爱。
()
六: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解放军打败了敌人。解放军把敌人打败了。
(1)狐狸妈妈的行为打动了我。()
(2)奶奶柜子里的`铃儿冬冬都看了一边。()
(3)下课了,他叫小名到办公室。()
七:《游子吟》中“(),()。”
这两句行诗最能打动你,理由是()。
八:按课文填空:
小小的礼物,
寄托着亲人是()的(),
正如(),
不断的()着我()。
九:仿照《礼物》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篇5: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一、我会写。
jiāng yìng zūn yán pān dēng píng zhàng shāo wēi
( ) ( ) ( ) ( ) ( )
wān yán jīng zhàn wéi chí bēn chí kuǎn dài
( )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逃难(nán nàn) 拮据(jū jù) 系 (jì xì)绳子
中(zhōng zhng)彩 画卷(juǎn juàn) 走了一转(zhuǎn zhuàn)
三、我会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3分)
1、这几天老师的工作繁忙,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 )
2、我们对人要真诚,绝不能虚伪。 ( )——( )
3、如果生活中能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
( )——( )
四、用“ ”线把下面左右两边词语恰当地搭配。
最后的 成就 寸步不离地 吃着
感激的 买卖 津津有味地 唱着
巨大的 选择 静静地 跟着
亏心的 话语 满怀激动地 坐着
五、我会选词填空。
观赏 欣赏 玩赏
1、我静静地( )着优美的交响乐曲。
2、中外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令人神往的九寨沟,( )那美丽的山水。
3、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幽静 寂静
1、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 )的天上增添了无限生机。
2、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 )。
六、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 ②东西的一头 ③项目方面 ④事情的开头 ⑤仔细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4、这次成功,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七、照样子写句子。
例:刘洋天天早晨坚持跑步,所以她的身体很健康。
刘洋的身体很健康,是因为她天天早晨坚持跑步。
1.内洞一团漆黑,所以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2.街道主任对居民很关心,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
例:这片桃园真大。
这片桃园真大,一眼望不到边。
1. 这条标语非常醒目。
这条标语非常醒目,_________ ________。
2. 花坛真漂亮。
花坛真漂亮,________ __________。
八、我会修改病句。
1. 今天的作业差不多全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秋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我会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雨云埋一半山。
十、开心阅读。
课内阅读:
读《桂林山水》片段,回答问题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奇啊,一座座 ,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或者空白处里填词语
2、“兀”字是(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
险:①地势不平坦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③狠毒④险要
危峰兀立的危:①危险,不安全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③指人快要死④高⑤端正
4、这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看看这些特点的句式并仿写一个事物
5、作者把桂林的山跟( )和( )作比较,还运用了( )和 ( )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
6、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
课外阅读: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 给加线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
(1)全世界一致认为。( )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
3. 用“--”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
4. 细读短文,填空。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
十一、作文。
题目: ,我想对你说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要写出真情实感。
篇6: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24分)
jùlǒng dàngyàng bìlǜ yǎnzu
yīn fú qīngtíng liánpénɡ hǎi bīn
wǔdǎo děng xián wàn zǐ qiān hóng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3分)
俊俏(xiào qiào) 吹拂(fú fó) 丝绦(tiāo tāo)
衣裳(shānɡshāng) 莲蓬(fénɡ pénɡ) 偶尔(ér ěr)
三、比一比并组词。(4分)
卷( ) 咏( ) 仿( ) 载( )
倦( ) 泳( ) 访( ) 裁( )
四、照样子补充词语。(2分)
动-静 吞-( ) ( )-略 ( )-退 因-( )
五、词语积累。(9分)
()欲滴 皓月( )( ) 崇( )峻()
夕阳( )( ) 旭日()() 悬崖( )( )
( )( )吐艳 喷薄( )( ) 郁郁( )( )
六、填量词。(4分)
一( )清泉 一( )微风 一( )翅膀 一( )羽毛
一( )珍珠 一( )机枪 一( )赞歌 一( )音符
七、照样子写句子。(3分)
例:小草中夹杂着野花。(绿茸茸的)小草中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1、露珠在滚动。
2、音乐在山谷里回旋飘荡。
3、小路穿过树林。
八、阅读
(一)、课内阅读: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12分)
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2、古诗《春日》是( )代诗人( )写的。诗的前两句是,。诗中“等闲”是( )的意思。诗中广为流传的佳句是,。
3、荷叶( )的,像一个个( )的大圆盘。
这句话中描写荷叶数量多的词是( )、( ),描写荷叶颜色的词是( ),描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
4、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 ),我是在看()呢。
“我”把自己也当成了( ),是因为。
(二)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荷花
雨过天晴,一道七色的的彩虹挂在天空,池塘里的荷花被映衬得那么清秀,迷人。
瞧,那朵正在盛开的荷花,粉红的花瓣衬托着黄色的'花蕊,美丽极了!那一朵朵荷花,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像绽开的焰火……几只可爱的蜻蜓在荷花上方飞来飞去,好像在说:“荷花姐姐,你们朵朵都是花仙子!”
荷花不仅能供人观赏,而且它的种子和根还能为人们所用:荷花的种子——莲子是极好的滋(zī)补品;荷花的根——莲藕(ǒu)可以做成可口的佳肴(yáo)。荷花生污泥却冰清玉洁,它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喜爱这婀(ē)娜(nuó)多姿的荷花,我希望做个像荷花一样的人。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没有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2分)
2、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来,然后仿照句子写一句话。(3分)
3、荷花的种子和根各有什么用途?(2分)
4、“我希望做个像荷花一样的人”想一想,“荷花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2分)
九、作文:
你的家乡有哪些像珍珠泉一样美好的景物?请选一种写一写。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一写。(30分)
篇7: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
jiǎozixiànɡbísǎomùluòtuobàinián
huàlánɡyánɡliǔduānwǔyuèbingwēnnuǎn
二,比一比,再组词语。20分
蓝()饺()清()团()暖()
篮()校()睛()圆()爱()
描()秧()波()筷()柏()
瞄()秋()菠()块()伯()
三、把下列词语用线连起来。8分
清明节吃月饼碧绿的春天
中秋节赛龙舟高大的冬天
端午节扫墓温暖的松柏
春节拜年寒冷的湖水
四、按要求填空。9分
1.“晒”的部首是(),共()画,第9画是()。
2.“腔”的部首是(),共()画,第7画是()。
3.“柳”的部首是(),共()画,第8画是()。
五、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9分
土:()、()、()木:()、()、()
禾:()、()、()鸟:()、()、()
竹:()、()、()艹:()、()、()
六、选词填空:4分
发现出现
1.天空中()了一道彩虹。
2.我()燕子的尾巴很漂亮。
喜欢高兴
1.妈妈()听我唱歌。
2.作业做完了,我心里真()。
七、按句子的意思填空。9分
1.()到了,家家户户吃(),还互相去()。
2.()到了,人们包(),赛()。
3.()到了,人们纷纷回家(),吃()赏月。
八、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把序号填在()号里。10分
()今天妈妈买了许多梨子回家。
()明明摇摇手说:“不,大的应该给奶奶吃。”
()明明拿着一个最大的送给了奶奶。
()爸爸妈妈满意的笑了。
()奶奶说:“还是留给你吃吧!”
九、阅读下面短文,会答下面的问题。
明朝有个叫陈继的`人,从小没有父亲,靠母亲纺纱织布挣钱读书。陈继深知上学读书是很不容易,所以平日里学习极其用功,不敢有一点里马虎。他常常在上学时带上一块饼,中午放学后,啃几口凉饼就继续读书。由于它学习勤奋,后来考中了翰林博士。因他对“四书五经”很有研究,被人们成为“五经博士”。
1.这篇章讲的是谁的?他是哪个朝代的人?(4分)
答: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容易()常常()马虎()(4分)
3.文章的哪一句具体写了陈继读书用功?用“~~~~~”画下来。
篇8: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一、语言积累运用(27分)
1.默写(10分)
⑴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⑶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醉翁亭记》中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请写出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表达(5分)
⑴下面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3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联“截来淇上平安竹;开到人间顷刻花”,适合其挂放的商店是(2分)
A.花店?B.爆竹店?C.印染店?D.玩具店
3.名著阅读(12分)
⑴下列《三国演义》的情节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有:(?)(2分)
①三顾茅庐②空城计③桃园三结义④三气周瑜⑤赤壁之战⑥隆中对策
A.①②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⑵下列人物与情节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诸葛亮——智激周瑜B. 赵云——大战长坂坡
C.刘备——白帝城托孤D. 周瑜——巧借东风
⑶下列对故事情节描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王允设下连环计,将貂蝉同时献给董卓和吕布,并从中离间二人,利用吕布杀了董卓。
B.张飞大闹长板桥,对着曹军三次大喝,曹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而死。
C.刘备到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去无缘谋面,第二次去的时候只见到其兄诸葛瑾,到了第三次才得以见到诸葛亮。
D.张飞为报关羽被杀之仇,下令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伐吴。由于其部将范疆、张达一时难以置办齐全,张飞怒将二人绑在树上鞭打。二人怀恨在心,趁张飞酒醉未醒,杀了张飞。
⑷请任选以下一个故事情节加以复述,字数50字左右。(6分)
①官渡之战?②陆逊火烧连营
二、语言综合运用。(8分)
1.仿照下面诗句的形式,自选立意写一首小诗。(4分)
人生是一张白纸,心灵是画笔。既可彩霞满天,也可阴霾密布。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课铃声响了,王明同学还慢吞吞地往教室走,进教室之后,依然不紧不慢地走到座位。此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王明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他在楼道里乱追乱窜,老师批评了他,你看他现在稳重多了,连打了上课铃,依旧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教室里爆发出大声的.哄笑。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4分)
①言外之意:。
②你说的话:。
三、文言文阅读(65分)
(一)《桃花源记》(25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②咸来问讯:_____________
③妻子:__________________?④无论:_________________
2.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4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回答。(3分)
6.文中画横线句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说出他们“叹惋”的内容。(3分)
7.桃花源中的人送渔人离开时,为什么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8.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
(二)《湖心亭看雪》(23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更定:___________________②惟长堤一痕: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焉得:___________________④及下船: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______?,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2分)
4.“痴”与课文第一段中的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样的性格品质?(3分)
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6.读完此文你一定会想到柳宗元的《江雪》,请比较一下它与本文的不同之处。(7分)
(三)课外文言文(17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⑤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⑤识(zhì志):记住。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使子路问之:______________②子之哭也:_________________
③何为不去也:______________④苛政猛于虎也: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吾子又死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山妇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原本生活的地方?(3分)
4.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运用了;从艺术表现手法看,本文主要运用了?的手法突出主题。(2分)
5.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孔子的这句话?(4分)
篇9: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部分(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旸谷(yáng) 璀璨(càn) 酷肖(xiào) 目光灼灼(zhuó)
B.伫立(zhù) 胆怯(qiè) 掠起(lüě) 彻夜不寐(mèi)
C.皓月(hào) 炽热(chì ) 稽首(qǐ) 脂粉奁(1ián)
D.驰骋(chěng) 天穹(qióng) 污秽(huì ) 千山万壑(hè)
2、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梗(木梗) 哽(哽咽) 眩(眩目) 炫(炫耀)
B.睥(睥睨) 啤(啤酒) 冽(凛冽) 洌(清洌)
C.蜒(蜿蜒) 诞(诞安) 馈(馈赠) 遗(遗嘱)
D.谛(真谛) 啼(啼哭) 憔(憔悴) 礁(礁石)
3、结合语句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屈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形容:面容,脸色。
C.我要向你稽首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D.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精灵:鬼怪。
4、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工作最多的人往往最珍惜时间,这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不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理地安排着自己的工作,而且不是在犹豫不决中浪费时间。因此,有效地利用时间、珍惜时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且也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填写诗句。(4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
6、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
备选成语: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直言不讳 坚持不懈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_______________;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________________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是一支永无休止的进行曲。
7、仿写句子。(2分)
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8、综合性学习。(10分)
开封市开展创建国家二类语言文字示范城市活动。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某班决定开展“我与语文工具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1)调查分析 下表是某小组对全班42位同学使用工具书情况的调查统计。请仔细观察与分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写出结论。(3分)
答:
(2)姓氏排名 班里组织了比赛,其中一项请你将下列名著中的人物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重新排列。(3分)
人物:贾宝玉 张顺 鲁智深 阎婆惜 范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班里就语文学习中工具书的使用问题展开辩论。甲方认为没必要使用工具书,乙方认为应经常主动使用工具书。你支持哪方?请简述理由。(40字左右)(4分)
答
9.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4分)
10. 2004年8月17日,年轻的罗雪娟夺取了女子100米蛙泳冠军。女蛙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我要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感谢我的教练,还要感谢那些关心我、爱护我和憎恨我的人。”请你说说你对罗雪娟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雪(17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认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 )的宝珠山茶,( )的单瓣梅花,( )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 )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撇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发,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7、将下面相应的内容填入空白处,其顺序是___________ 。(2分)
A、白中隐青 B、冷绿 C、深蓝 D、血红
8、本文抓住了江南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北国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进行描绘,展现了两幅形象鲜明,特色各具的生动画面。(2分)
9、段中加“ ”的句子是作者的________之景,在描写中作者借助_____ 和______等感官来感受江南雪的美好。(4分)
10、作者最欣赏的景物是什么?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一个并说明理由。(3分)
A、暖国的雨 B、江南的雪 C、北国的雪
答:
11、作者是如何描绘北方的雪的动态之美的?这些句子表现了什么?(4分)
12、请结合平时积累,默写出咏雪的两句诗来?(2分)
(二)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11分)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上帝本来以为他并不会被认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上帝了。想不到的是,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轻易地就认出他来。农夫趋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求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农夫天天都在祈祷,他祈求的是什么?为何祈求?(3分)
2、上帝如农夫所愿后,其收成怎样?请联系你所知道的生物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分)
3、文章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4、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发?请用自己的话说说。(3分)
(三)比较阅读(12分 每空1分)
甲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几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一--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乙
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图,望着大海。
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
忽然,在蛇所呆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 血迹的鹰……
它短促地叫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
蛇吓了一跳,敏捷地爬开去,但是马上看出,这鸟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
它爬到那受伤的鸟跟前,轻声说:“你要死了吗?”“是的,我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美好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湿润。”而且它想:飞也好,震也好,结果还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
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
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鹰施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我要把敌人紧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啊,战斗多么幸福啊!……”
1.甲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乙文中的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有同有异。相同的是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和___________;不同的是:甲文烘托海燕的___________ ,乙文映衬鹰的思想境界。
2.甲、乙两文在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时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3.甲、乙两文在塑造海燕和鹰的形象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基调有所不同。甲文___________,乙文 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塑造两个艺术形象时,主要描写了海燕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鹰的 _________________。两文在描写中运用了引用、反复、对偶、对比、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修辞方法。
5.鹰说:“我见过天!”这句话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可用甲文中描写海燕的_______和 _________两个词语来进行表述。
三、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写你与大自然相处的某种经历,也可以写某种情感的变化过程或某种思考和感悟等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