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

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

2023-09-22 08:35: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太平歌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

篇1:精选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

第一部分(1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坦荡如▲(dǐ)②▲(qīn)佩③阔▲(chuó)④海市▲(shèn)楼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6分)

①临风一唳思何事,▲。(《池鹤》白居易)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

③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

3.名著阅读。(3分)

(1)《水浒传》中谁因“卖祖传宝刀,失手杀死泼皮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下三段文字的描述概括鲁提辖的性格特征。(2分)

①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史进、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②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③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陧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观察右边的漫画,给漫画加一个标题并写出此漫画的含义。(3分)

(1)标题:▲

(2)含义:▲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第5-6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诗歌用“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马说》中的文字,完成7-8题。(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下面句子中加点“其”的意思不同的一句是(▲)(2分)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安求其能千里也

C.策之不以其道D.其真无马耶

8.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9-10题。(6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②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10.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6分)

①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②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节选自《故乡》

11.品读文中第①段画线句,体会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分)

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段画线句除了写晚秋的凉意,还有什么深层含义?(2分)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段中的旁人是指哪些人?在旁人的眼中,孔乙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

篇2: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

一、积累和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的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相形见绌精巧绝伦油光可鉴抑扬顿措

B、相副相成众目睽睽广袤无垠正襟危坐

C、莫衷一是无可置疑暗然失色胸有成竹

D、引经据典囊萤映雪招徕顾客冥思遐想

2.阅读后有答题。

人类是大自然的模仿者,但他模仿得很拙劣。他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bānbān)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jǐng)呢?谁能断言我们不是在走着一条通向死亡的路呢?

第一部分(1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坦荡如▲(dǐ)②▲(qīn)佩③阔▲(chuó)④海市▲(shèn)楼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6分)

①临风一唳思何事,▲。(《池鹤》白居易)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

③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

3.名著阅读。(3分)

(1)《水浒传》中谁因“卖祖传宝刀,失手杀死泼皮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1分)

狼藉(bānbān)陷(jǐng)

(2)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4分)

喜形于色:

断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4.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于逍遥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D.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5、某校初三(6)班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4分)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便宜,贪恋女色。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反:

6、按要求默写

A、名句默写:(6分)

①落花人独立,(晏几道《临江仙》)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③沉船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

篇3: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个函数中,在同一象限内,当x增大时,y值减小的函数是( )

A、y=5x B、C、y=3x+2 D、

2、下列四组线段中,不构成比例线段的一组是( )

A、1cm, 2cm, 3cm, 6cm B、2cm, 3cm, 4cm, 6cm,

C、1cm, cm, cm, cm, D、1cm, 2cm, 3cm, 4cm,

3、不等式 的正整数解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

A. 4 B.

5、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任选一点C,连结AC、BC分别取其三等分点M、N量得 MN=38m.则AB的长是

A. 152m B.114m C.76m D.104m

(第5题图) (第8题图)

6、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不正确的是( )

A. B . C. D.

7、已知△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O,则BOC一定( )

A.小于直角 B.等于直角 C.大于直角 D.大于或等于直角

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AD上任意一点,则有 ( )

A.△ABE的周长△CDE的周长=△BCE的周长

B.△ABE的面积+△CDE的面积=△BCE的面积

C.△ABE∽△DEC

D.△ABE∽△EBC

9、化简 的结果是( )

A. B. C. D.

10、△ABC的三边之比为3:4:6,且△ABC∽△ ,若△ 中最短边长为9,则它的最长边长为( ) A.21 B.18 C.12 D.9

[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篇4:关于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天津)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

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图6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2.(吉林)小轩坐在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前进时,小轩相对于船是运动的,

B、停止划桨时船会立即停止

C、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小轩对船的压力和船对小轩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赤峰市)下列事例中,能避免惯性产生的危害的是( )

A、离垃圾箱一段距离扔果核,果果核也能飞进垃圾箱

B、让磁体离铁屑有一段距离,也能把铁屑吸引过来

C、行驶的汽车离障碍物一段距离,就要提前刹车

D、运动员跳远

4.(丽水)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F甲所做的功一定小于F乙所做的功

C.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5.(桂林)你在使用水性笔解答中考试题时,水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质量 B.密度 C.重力 D.体积

6.(淮安)如图1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1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大

C.F变小,p、f变大 D.F、f不变,p变小

7.(嘉兴)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唾液把瓶粘住了 B.瓶内气压减小了

C.瓶外气压增大了 D.瓶子质量减小了

8.(眉山)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三个球A、B、C,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大的是

A.A球 B.B球 C.C球 D.B球和C球

9.(包头)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A.0 B.0.3N C.0.5N D.0.8N

10.(赤峰市)如图2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想使杠杆平衡,A处钩码应挂( )

A、1个 B、2个 C、3个 D、6个

11.(山西)如图4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

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

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12.(桂林)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斜面

13.(天津)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 )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D、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多

[关于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题]

篇5: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正确的解释。

“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画。 “负”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1)背;(2)仗恃,依靠;(3)遭受;(4)具有;(5)欠钱;(6)败,跟“胜”相反;(7)违背,背弃“廉颇负荆请罪”中的“负”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小牛队负于黄蜂队”中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如今,他已经负债累累”的“负”应选第 _______种解释。

二、选词填空。

审阅 浏览 恳求 乞求

1、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 )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 )公司的设计图纸。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2、孔子( )知识十分渊博,( )对于两小儿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3、孔子( )不想回答两个孩子的问题,( )对于这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下面的格言补充完整。

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 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

2、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没有我们的帮助,你怎么能完成这一项任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一句排比句。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野 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故意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拔)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赛、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捎捎)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糟)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 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 这种深沉的爱 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划去( )内不正确的字。

2、给课文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 )、( )。其中的次要内容是 ( ),主要内容是 ( )。

4、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 —”画下来。

5、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我”掩埋野鸭,包好十三只蛋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初二语文考试题

初二语文考试题精选

一、积累与语言运用:(56分)

1、默写(20分)

(1)______________?归思方悠哉。

(2)高竹笼前无伴侣,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4)翅湿沾微雨,___________。

(5)____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

(6)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7)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

(8)___________,明朝散发弄扁舟。

(9)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

(10)千嶂里,___________。

(1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人不寐,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

(14)低头乍恐丹砂落,___________。

(15)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___________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___________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6)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汉字。(8分)

旁wùxiè()渎jiǒng()异xùn()职

案dú()显hè()芥dì()miǎn()怀

3、给下列汉字注拼音(8分)

狭隘()解剖()摒()弃骈()进

强聒()()不舍嫉()妒拈()轻怕重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诵读(sòn)处理(chù)B.陡峭(dǒu)涨潮(zhǎng)

C.看护(kān)袜子(mò)D.围绕(rào)调研(tiá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灸手可热恣意妄为折衷事非B.融会贯通源远流长消声匿迹

C.莫名其妙忍俊不禁暴殄天物D.博闻强识不可理喻见义思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假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年青时读过许多苏联小说,现在回想起来,最使我顶礼膜拜的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C.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D.《大明宫词》吸纳了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但尺度把握不好,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情感的。

②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③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然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④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

⑤其实不然。

A.①⑤③②④B.④①③⑤②C.③⑤①④②D.②④⑤③①

6.请拟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个字以内)(4分)

7.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母亲的目光》一文,回答第8—11题。(14分)

①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②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③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④“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⑤“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⑥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4、完成下列解词:(12分)

(1)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2)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3)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4)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5)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6)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5、学习了专题《鸟》,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4分)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2分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2分)

6、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4分)

(1)说说它的讽刺意义:___________

(2)请写一句人格修养方面的格言警句。

二、回答7——10题(28分)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8分)

有仙则名()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8、翻译下列句子:(8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___________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___________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___________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9.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

10.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请用原文回答,6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答: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1~16题(16分)

⑴曾看到这么一则消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新兵写了一首口号式的打油诗,引来周围的一阵哄笑,可没想到指导员却说“写得不错,有一股气势”。在指导员一句话的鼓励下,他奋发写作,后来果然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军营诗人。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鼓励他人。

⑵为什么呢?首先,让我们设想,如果没有指导员的那句鼓励的话,结果又会如何呢?诗作者倘若从此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不要说什么“军营诗人”,恐怕连做一名合格的军人都要成为南柯一梦了吧!可见,一句短短的鼓励的话,会在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上起相当大的作用。

⑶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是天才,也没有人生来就高人一等。既然如此,那么又有谁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呢?挫折、伤痛、悔恨、泪水,一切都是在所难免的。“跌倒了,那就爬起来。”或许我们都会这么轻松地对自己说。可当周围是一片冷嘲热讽的时候,我们又怎么爬起来?爬起来是要有支点的,如果周围都是冷风冷雨,那么支点又何在?或许我们真的`会永远地倒在那里,再也爬不起来。但倘若这时耳衅传来一句“你能行”,即使这声音非常细微,我们也会知道怎么去面对失败,“我能行的!”至少我会这么大声地对自己重复一遍。

⑷不是吗?当爱因思坦还着相对论走上科学殿堂的最高讲台旱,又有谁知道他就是那个曾被老师评价为“弱智”,而在母亲的鼓励下成长起来的巨人?试想,如果离开了鼓励,或许“相对论”还只是个在未来时空漂浮的名词,“E=mc2”也还只是个无法破解的密码。

⑸鼓励不是鲜花,鼓励也不是太阳。但它却可以是一滴甘露,使鲜花绽放;___________。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坎坷,也有太多太多的崎岖。长路漫漫,夜幕重重。当朋友在黑暗的重重包裹中泪流满面时,你是否想过有一个希望在你手中夭折?有一个梦幻在你手中破灭?学会鼓励就是指学会保护一株风雨中的幼苗,守护黑暗中的一星烛光,呵护寒夜里的一个希望。没有鼓励的世界是可怕的,不要说伟人无法诞生,就连在千千万万人丢掉饭碗的现在,离开了鼓励,也会平添不知多少的哀愁与痛苦。

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或许我们不是伯乐,也无法像那位指导员一样“相”出一匹“千里马”,但请相信,只要我们学会鼓励,明天的阳光将会更加灿烂!

11.本文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

12.文章开头所写的“军营诗人”的例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

13.请举例说明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分)

答:论证方法:___________

例句: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

14.第五段画线的空白处缺少一个分句,请根据语言环境补写在下列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

15.根据文义,请概括“鼓励”在人生旅途中所起的作用。(不超过8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

16.在语文学习中,你希望得到语文老师哪些方面的鼓励?请大胆跟老师说说。(2分)

答:___________

篇7:关于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推荐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Pòzhànzhízichuānsuōxífùhuīhuángfēngsāo

qìpàishuājiāngshīfubāofuxiánjiētōngróng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6分

1、非常完美,毫无缺陷。…………………………………………………………

2、兴趣强烈的样子。………………………………………………………………

3、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4、行为放纵,言语荒唐,不合礼仪。………………………………………………

三、用“√”选择正确的注音。3分

露(lòulù)马脚和(hèhé)着琴音一模(múmó)一样

丧(sāngsàng)服挑(tiǎotiāo)掉一茎刻薄(báobó)

四、组词。5分

携陷歉扳剔

镌馅谦版惕

五、给横线上的词语换一个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完整。6分

1、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是见了。

2、嘎子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3、最新的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黛玉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这来者系谁,这样无礼。

4、刷子李看着曹晓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领吧!”

六、反义词。4分

素净放诞无礼刻薄兴致勃勃

七、选词填空。6分

武断果断

1、像你这样凭空可是不行的。2、她办事,大家都很佩服她。

胆怯羞怯

3、她长到六岁才见到爸爸,当时她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下子被爸爸抱了起来。

4、勇敢一点吧,要是老这么,那就什么也干不成。

刻薄尖刻

5、虽然他犯了错,但是你的批评也太了。

6、那家伙以为他没有钱,就摆出了一副非常的嘴脸。

八、填字成词,并归类。12分

文质动听声细语

神采巧舌如步如飞

写人物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人物外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人物行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人物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3分

1、“是吗?”小胖墩儿起来,立刻两步,一闪身了单褂儿,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在括号里填写的都是描写的词。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小胖墩儿。

2、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描写,第二句话是写严监生。从第二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严监生。

3、《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吴敬梓的,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伸出两根手指的原因是。

4、《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刷子李的“奇”是“奇”在规矩奇:工作穿一身黑等;奇:;奇:。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清小说家的《红楼梦》,“凤辣子”就是。《红楼梦》和合称为四大名著。

6、《金钱的魔力》选自美国著名作家写的短篇小说。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老板可托德的态度是;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大钞,他们又的故事,都是由于,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的丑态。

十、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4分

例:扬科的母亲(就像燕子一样)寄居在人家的屋檐下。

1.西曼已经扑到他的脚前。

2.英雄们都穿过熊熊大火。

3.几个穿花衣裙的小姑娘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篇8:初二英语期末考试题

One morning in April, Jim Reed checked his E-mail. It was from a woman in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He had talked to her on E-mail many times in the last ten days. All the other messages were fun and interesting to read. This message was different.

The message said, “Good-bye loved kowihn yu I am leaving.”

Mr. Reed was frightened by the message. He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words that were not spelled right. He quickly wrote a message to his new friend.

“What do you mean by the message you just sent me?”

He waited but did not get an answer. He wrote back, “Please talk to me.”

Finally, she wrote, “I am falling asleep what it say gildye tiny friends.”Mr. Reed thought hard about this message. “Is she going to kill herself?”he thought.

“What is your phone number?”he typed. The woman sent a phone number. Mr. Reed called At first the phone was busy. Then it just rang and rang. He called the police in Pittsburgh, and told them his story. Then he faxed them what his friend wrote.

The police and paramedics(医护人员)quickly went to the woman’s house. When she didn’t answer the doorbell, they broke in. They found her on the floor near the computer. She told them, “I took 60 pills,”The paramedics rushed her to the hospital.

“Mr. Reed did a great job of saving this woman.”The police captain said. “If he hadn’t guessed at the e-message, she would be dead now.”The woman is fine now, and she thanks Mr.

Reed for saving her life.

1. Mr. Reed talked with the woman ____________.

A. by telephone B. on the Internet

C. at his home D. in the office

2. The e-message he found was strange because _________.

A. it was fun to read

B. it was not interesting like usual ones

C. the woman wrote nothing

D. the woman wrote it ten days ago

3. As soon as Mr. Reed read the e-message, he ___________.

A. wrote back to ask about the meaninng of the message

B. called the policeman himself

C. went to save the woman himself

D. felt frightened and turned off the computer

[初二英语期末考试题]

【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相关文章:

1.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2.初二下册语文作文期末

3.初中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4.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5.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6.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7.商法期末考试题

8.高二期末考试题

9.初一期末考试题

10.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下载word文档
《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