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岛第一课时课件
“单身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鸟岛第一课时课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鸟岛第一课时课件,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鸟岛》第一课时教案
《鸟岛》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
全文分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三自然段介绍鸟岛的鸟,春季成群结队返回故乡,夏季成了鸟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写鸟岛的游人都很爱护鸟。全文条理清楚,语句流畅,很适合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悟鸟岛景象。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插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你们知道哪些鸟?(学生交流)
2、老师来考考你:鸟类歌唱家是森林医生是()庄稼保护神是()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鸟有关的课文。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青海省的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鸟岛”。(板书课题、读题)
2、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到鸟岛上走一走,看一看,好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效果。
(1)读生字词。(个别读、集体读、去拼音读)
西部筑巢养育密密麻麻玉白色拾到人类朋友
闻名中外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各种各样密密麻麻
(2)读课文。集体读,随机正音。
(3)你觉得鸟岛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鸟岛在什么地方呢?有哪位小朋友来做小导游介绍一下?
2、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知道的?(指名读)(出示地图)
是的,看(出示地图),这是我国的地图,这里是青海湖,在它的西北部有一座长近500米,宽约150米的小岛,这就是鸟岛。这里水草丰美,有大量鱼鲜,(每年5、6月份有来自不同地区的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鱼鸥等100多种候鸟,就会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数量达10万余只,)这是鸟儿安家生活的好地方,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海西皮。
3、海西皮这个小岛非常有名,不仅中国人知道,有很多外国人也听说了它的名字。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它名气很大?(板:闻名中外)(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国内外都很有名气。)
你能给它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学生交流后板:举世闻名、驰名中外)
4、小结:正因为鸟岛有名,所以来这里游玩的客人特别多,来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读好这一自然段。
过渡:春天的鸟岛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什么特点?)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图1)看,每年春天,烟波浩淼的青海湖上,就不断地出现了各种鸟儿飞翔的身影,它们飞呀,飞呀,一群飞来了,又是一群飞来了,多美的景色呀!
3、鸟儿多吗?你从第二自然段的哪个词看出来?(出示“一群一群”,读出鸟儿之多)
那么多鸟儿是一起同时飞过来的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出示:陆续“陆续”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一句。读出鸟的多。(出示)
5、现在,这一座小岛成了小鸟们的家,小鸟们来到这样气候温暖,水草丰美的地方多开心呀!小鸟们把家建在这儿,小鸟的家就叫“巢”,还可以叫“窝”。(看书第二句)小鸟们在忙什么吗?(出示读词: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6、指导朗读:春天,鸟儿飞到小岛上安家了,多高兴啊!让我们读好这一段,把它深深印入脑海中吧。(齐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部筑育”
2、分析字形要点。
3、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鸟岛》第一课时教案
篇2:《鸟岛》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鸟岛》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鸟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步认识表示因果关系的两种句式。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知道我国青海省西部鸟岛的特点,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鸟类。
教学重难点:
体会鸟岛的特点,初步认识因果关系的两种句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挂图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喜欢)今天,我们一起去鸟岛旅游好吗?(好)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怎样的岛会是鸟岛呢?(鸟岛上鸟儿一定很多,是鸟的世界。)
二、小组学习
是啊,鸟岛上的鸟儿多得不计其数,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1、按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读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2)记住生字,在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3)你喜欢鸟岛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鸟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出示生词,谁愿意做小老师领读?
(2)出示“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那就是文明中外的青海湖鸟岛。”这句句子很难读,谁来挑战?
(3)鸟岛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呢!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三 导学重点
现在正是六月,该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了,我们快去凑凑热闹吧!
3、播放六月鸟岛热闹景象的课件,学生边看边听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4、根据交流板书:鸟多
鸟窝多
鸟蛋多
3、出示第三自然段精读:
从哪儿看出鸟多呢?
(1)圈出“最热闹”“各种各样”“鸟的世界”。
(2)通过介绍鸟岛上鸟的种类和看着画面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鸟的各种样子的方法理解“各种各样”。
(3)谁能读出鸟的多?
从哪儿看出鸟窝多呢?
(1)圈出“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
(2)谁能读出鸟窝的多?(注意“一眼望去”要慢一些)
从哪儿看出鸟蛋多呢?
(1)圈出“窝里窝外”“到处”。
(2)鸟蛋除了多外还有什么特点?(美,抓住“青绿色”“玉白色”体会。)
(3)谁能读出鸟蛋的多和美?
5、感情朗读:
(!)来到鸟岛,看到这么热闹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高兴、兴奋……)
(2)你想怎样表达这种心情呢?(跟鸟儿合影留念,跟鸟儿一起玩耍,放声歌唱……)
(3)让我们一起用诵读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吧!
4、练一练
这位作者呀真了不起!他没有用一个多字就把鸟岛“鸟多”“鸟窝多”“鸟蛋多”的特点写出来了。我们也来学好吗?(好)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我们甘露最热闹的`时候,这一天,大街上人多、小摊多、灯笼多,我们把这样热闹的景象描写出来吧。
出示: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甘露最热闹的时候,——————的人————————,大街上成了——————。一眼望去,——————的小摊————————街道两旁,—————————的灯笼。
(1)指名说。
(2)同桌互说。
四 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2)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3)在写法上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吗?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篇3:《鸟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鸟岛》
无锡市甘露学校小学部 华艳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表示因果关系的两种句式。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知道我国青海省西部鸟岛的特点,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鸟类。
教学重难点:
体会鸟岛的特点,初步认识因果关系的两种句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挂图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喜欢)今天,我们一起去鸟岛旅游好吗?(好)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怎样的岛会是鸟岛呢?(鸟岛上鸟儿一定很多,是鸟的世界。)
二、小组学习
是啊,鸟岛上的鸟儿多得不计其数,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1、按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读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2)记住生字,在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3)你喜欢鸟岛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1)出示生词,谁愿意做小老师领读?
(2)出示“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那就是文明中外的青海湖鸟岛。”这句句子很难读,谁来挑战?
(3)鸟岛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呢!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三 导学重点
现在正是六月,该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了,我们快去凑凑热闹吧!
3、播放六月鸟岛热闹景象的课件,学生边看边听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4、根据交流板书:鸟多
鸟窝多
鸟蛋多
3、出示第三自然段精读:
从哪儿看出鸟多呢?
(1)圈出“最热闹”“各种各样”“鸟的世界”。
(2)通过介绍鸟岛上鸟的种类和看着画面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鸟的各种样子的方法理解“各种各样”。
(3)谁能读出鸟的多?
从哪儿看出鸟窝多呢?
(1)圈出“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
(2)谁能读出鸟窝的多?(注意“一眼望去”要慢一些)
从哪儿看出鸟蛋多呢?
(1)圈出“窝里窝外”“到处”。
(2)鸟蛋除了多外还有什么特点?(美,抓住“青绿色”“玉白色”体会。)
(3)谁能读出鸟蛋的多和美?
5、感情朗读:
(!)来到鸟岛,看到这么热闹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高兴、兴奋……)
(2)你想怎样表达这种心情呢?(跟鸟儿合影留念,跟鸟儿一起玩耍,放声歌唱……)
(3)让我们一起用诵读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吧!
4、练一练
这位作者呀真了不起!他没有用一个多字就把鸟岛“鸟多”“鸟窝多”“鸟蛋多”的特点写出来了。我们也来学好吗?(好)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我们甘露最热闹的时候,这一天,大街上人多、小摊多、灯笼多,我们把这样热闹的景象描写出来吧。
出示: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甘露最热闹的时候,------的人--------,大街上成了------。一眼望去,------的小摊--------街道两旁,---------的灯笼。
(1)指名说。
(2)同桌互说。
四 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2)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3)在写法上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吗?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鸟 多
18 鸟岛 鸟窝 多
鸟蛋 多
[《鸟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鸟岛课件
一、揭题,导入新课
1、出示“岛”字,读正音。
2、思:从字形上看,“岛”与什么有关?通过查字典,明确字义。
3、在“岛”字前加上一个“鸟”字,组成词组“鸟岛”,说说这会是个怎样的地方?
4、画面演示鸟岛的风光,看到这些,你最想说什么? 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介绍鸟岛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西部 筑巢安家 养育 密密麻麻 玉白色 拾到 人类 朋友
(2)指名读词a青海湖西部是指青海湖的什么方位?
B哪个小朋友知道“巢”是什么意思?“筑巢”呢? C是谁含辛茹苦的养育了你们?
D课文中说什么“密密麻麻”的?密密麻麻是什么意思?
E“玉白色”是什么颜色?(投影出示)
(3)齐读词语
(4)出示生字:部、筑、育、密、玉、拾、类、朋
a、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比较简单,你已经记住了?把你的好
三.方法告诉大家。
B、齐读生字
小朋友生字读得准,老师相信课文也能读得通顺,分小组读课文。 读了课文,你们知道鸟岛在哪儿?从课文哪一段可以答案?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段,读了这一段我们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本插图
看,这就是鸟岛,大家别看这岛小,它的名气可大呢!它不但在中国,就是在外国,也很有名气。在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个词说了它的名气大?(闻名中外),你还能说个和它意思差不多的词语吗?
2、指导朗读:既然这么有名气,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3、齐读第一小节
4、过渡:青海湖鸟岛为什么闻名世界呢?(鸟多
二)学习第三节
1、哪一自然段具体写出了鸟多?(第三自然段
快速默看第三自然段,看这段有几句话?指名回答
2、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小节三句话各写了什么?
3、默读第三小节,用横线画出写鸟儿、鸟窝、鸟蛋多的词语。
4、指导朗读
①(指着大屏幕上的图)如果你们现在就在鸟岛上,看到这么多、这么可爱的鸟[点击喇叭,播放音乐(配乐里有各种悦耳的鸟叫声)],听着它们欢快的叫声,你们的心情怎样?(很高兴,很兴奋
想想看,第三小节应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兴奋和对鸟岛的喜爱呢?大家练练这小节,看谁读得最好?
②学生自由读
③指名读[课件演示]配上音乐
④齐读
⑤指导表情朗读
刚才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已经听出同学们很喜爱鸟岛,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这次不但要能听出你们很喜欢鸟岛,还要从你们的脸上看出你们很喜欢鸟岛,听明白老师的要求了吗?请大家捧好书读一读。
5、指导背诵
①这么生动、形象的语言,想不想现在就背下来?
要想背得快,老师建议你们看着板书抓住关键词先一句一句地背,边背边想象,再把3句话连起来背。好,开始!看谁背得快! ②检查背诵
A指名3名学生分句背
B指名将3句话连起来背(及时评价
C齐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
五、指导看图说话
师指板书小结)这小节通过写鸟儿、鸟窝、鸟蛋多形象地写出了夏天鸟岛的热闹,我们能不能学着课文的写法,通过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也来描绘鸟岛的热闹呢?
篇5:鸟岛课文课件
鸟岛课文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鸟岛》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懂得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鸟岛的特点,认识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要求: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教具:字卡、课文录音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岛(dǎo)你们知道什么地方称作“岛”?(四周被水环绕的、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
2、在“岛”字前加“鸟”字,问: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什么样的鸟岛是鸟岛?
3、出示课文插图,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让学生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初步感知鸟岛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的特点。
4、简介鸟岛。
5、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带出的词语,多读几遍。
②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检查。
① 出示生字词:
西部 筑巢 养育 密密麻麻 玉白色 拾 因为 人类(生字注上拼音)
各自拼读,同桌互相检查, 比比谁读得准。教者抽查,相机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②小组讨论记生字的方法,全班交流。
③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④齐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带领学生书空生字笔顺。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指导细读课文。
要求: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懂得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鸟岛的特点,认识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教具:字卡
一、复习。
1 、认读生字词。
西部 筑巢 养育 密密麻麻 玉白色 拾 因为 人类
伸手 鸟岛闻名中外
2、比较并组词。
鸟( )玉( )密( )拾( )
岛( )王( )蜜( )抬( )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2、“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这句话比较长,怎么读?要注意断句。指导学生画停歇号。
4、练习熟记第一段。
5、指导背诵。
过渡:鸟岛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二段,看看春天时鸟岛有哪些特点。
学习第二段。
1、学生轻声读第二段。思考:春天时鸟岛有哪些特点。
2、指名回答。理解“陆续”(不是一下子都飞回来,而是有先有后。)
3、指导朗读。结合图画,体会春天鸟岛的景象。
4、练习熟记第二段。
5、指导背诵。
学习第三段。
1、学生默读第三段。
2、读了第三段,你们看出了什么?(鸟岛有三多。)
3、哪三多?文章是怎么具体写的?
4、你们怎么知道鸟岛上鸟儿多?
5、哪些词语写出了鸟岛上鸟窝多?
6、鸟蛋多呢?
7、教者小结:这段话中作者没有用一个“多”字,通过一些词语让我们看出了鸟岛上鸟儿多,鸟窝多,鸟蛋多。我们也来学学作者的写作方法,好吗?
有个小朋友写站在上海市“东方明珠”塔上朝下看到的情景,他写到:啊,地面上的人就像蚂蚁,汽车就像火柴盒,公路就像带子。他这段话说的是什么呢?
8、我们也来学着说说。“国庆节,公园里的人(多)
9、指名说说。
10、下课后,把这段话写在本上。
11、指导朗读。
12、练习熟记第二段。
13、指导背诵。
学习第四段。
1、各自轻读第四段。,说说你读了以后懂了什么?
2、为什么这么说?
3、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呀,我们小朋友也知道。现在请你们讲一讲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呢。
4、齐读第四段。
5、指导朗读。
6、练习熟记第四段。
7、指导背诵。
三、齐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课后练习。(第四题)
1、读读句子。
(1)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碰一下幼鸟和鸟蛋。
(2)没有人碰一下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2、讨论: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回答后,教者小结:
相同的地方:都是说大家爱鸟和爱鸟的原因。
不同的地方:(1)先说原因,后说结果;(2)先说结果,后说原因。
4、教者说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
(1)他今天没有到校上课,因为( )。
(2)因为他生病了,所以(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鸟岛》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保护鸟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或投影。
2、关于鸟岛的小知识资料每人一份。
3、录音(配乐磁带、课文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神奇的地方--齐读课文:19 鸟岛。这神奇的鸟岛在什么地方呢?
二、以读代讲,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2、汇报交流。
鸟岛在青海湖西部。
这个岛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海西皮”,现在人们知道更多的则是“鸟岛”这个名字。
这个岛闻名中外。
3、指导朗读。
这么有名的鸟岛,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再读--齐读。
过渡:
这个富有魅力而闻名中外的鸟岛,谁不想去瞧一瞧呢?我知道小朋友一定都和老师的心情一样,急切地想去岛上看一看,可老师要提醒大家,今天你们不仅仅是一名游客,我还想请大家当一回小小的考察家,就象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一样。到岛上边游边考察,好吗?在去鸟岛考察以前,你对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呢?
要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方法?(查资料、读书、查字典)
三、自由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解决部分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1、分小组学习,读书,查小资料再讨论解决问题。
2、汇报交流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考察成果吧。
(1)鸟儿为什么喜欢到青海鸟岛来。
通过读书查资料,知道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湖里水草丰美,鱼虾成群,因此,这儿是候鸟非常理想的栖息地。
(2)鸟儿是怎样来到鸟岛的?
出示: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①“陆续”是什么意思?(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
②(出示投影)你们看,在蔚蓝色的湖面上一群一群的鸟儿展翅飞来的样子,多么-- (指名表达感受)
③那你能把这美丽的景象读出来吗?
④指名读(评)
⑤齐读
(3)鸟儿到岛上来干什么?(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4)小结:
是呀,这儿的水草丰美。鱼虾成群,有吃有住,怪不得候鸟们喜欢这里了,小朋友喜欢这里吗?那就请你用朗读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吧!
(5)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美丽的春天很快就过去了,转眼间到了六月,这时的鸟岛又会是怎么样的.景象呢?你们这些小小的游客一定等到急了吧!走,我们快来和这些美丽的鸟尽情地欢乐吧,和它们共享这六月的好时光。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第三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2、我看小朋友都被这鸟岛迷人的风光陶醉了,可你们别忘了自己还是一名小考察队员呀,请小朋友边读第三自然段边在岛上考察一下,这次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一听。
3、交流汇报。
这儿的鸟窝多,鸟蛋多(板书:鸟窝多,鸟蛋多。)
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都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①你能把鸟窝多、鸟蛋多读出来吗?
②指名读。(评议)
(圈出“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到处”)
③齐读
有这么多的鸟窝和鸟蛋,这说明了什么?(鸟多)
发散思维:这么多的鸟聚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仔细听一听,你又听到了什么?这里真成了(鸟的天堂,欢乐的海洋、鸟的世界)
怪不得课文中说----引读: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①你能用朗读并加上你的表情来表现这欢乐的世界吗?
②自由表情,朗读。
③集体表情朗读。
4、小结:我看小朋友们都仿佛成了这岛上的一只小鸟了,这儿的鸟确实太多了,岛上最多达10万多只鸟类,有这么多可爱的小精灵在活动,发出的多种声音汇成一首雄壮的交响曲,回荡在小岛的上空,怎么不热闹呢?让我们用集体的声音来表现一下这热闹欢乐的场面吧。
5、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青海湖的“诲西皮”小岛真不愧为世界的鸟岛啊!所以它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
四、明理,引读第四自然段。
1、引读第四自然段。
2、是呀,鸟岛之所以闻名中外,不仅因为气候适宜,食物资源丰富,还因为来这儿的人们都是十分爱护鸟儿,告诉大家,1977年,我们国家特设鸟岛为自然保护区。
3、总结谈话
今天我们观光考察鸟岛,你想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呢?
篇6:鸟岛第二课时教案
鸟岛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鸟岛(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手段
借助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鸟岛风光的迷人之处和六月鸟岛热闹的景象,体会文中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的目的地是鸟岛。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鸟岛在哪儿?请哪位小导游来告诉我们?指读第一段。
2、各位游客,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海西皮”这个小岛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不仅中国人知道,连外国人也知道)说的真好!
过渡:“海西皮”这个小岛为什么会成为闻名中外的鸟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鸟岛的景象吧。
播放鸟岛录像。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鸟儿们从什么时候到鸟岛来的呢?
2、春天来了,天气变暖,湖水解冻,鸟儿都飞来了,这么多的鸟儿是一起飞来的吗?
出示句子: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3、你从哪个词儿看出它们不是一起飞来的?(画出:陆续)“陆续”是什么意思呢?(有先有后,一个连着一个)
对啊,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
早晨,同学们陆续走进学校。
谁来读读这句话?
4、鸟儿们一群接着一群飞来了,这么多的鸟儿来干什么呢?
5、出示词语:筑巢安家养育后代指名读,齐读。什么是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6、指导朗读:春天,鸟儿飞到小岛上安家了,多高兴啊!
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春天,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飞来,在这儿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7、现在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鸟岛的风光吧。重放鸟岛录象,让学生再次感受到鸟岛的景象,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四、学习第三段
过渡:看了鸟岛的情况,你有什么感想?(鸟岛的鸟真多啊!鸟岛上的鸟蛋真多啊!鸟岛真热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吧。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什么时候鸟岛才有这样热闹的景象?(板书:六月)
2、这么多的鸟儿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出示投影片,进行说话练习。
3、在鸟岛上,天上飞的,地上跳的,水里游的都是鸟,的.确,这里成了鸟的世界。说明了鸟儿——真多呀!(板书:鸟儿多)
4、鸟儿多了叽叽喳喳,怪不得六月的鸟岛最热闹了,那是什么时候都比不上的,“最”字就能说明。
你能用“最”来说一句话吗?
5、这儿仅仅是鸟儿多吗?指名读2—3句,其他同学看图,鸟岛上还有什么?(板书:鸟窝多鸟蛋多)
6、出示句子,比较:
(1)小岛成了鸟的世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鸟岛(第二课时)》。一眼望去,鸟窝很多,鸟蛋很多。
(2)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你愿意把第二句话来给大家读一读吗?
密密麻麻的鸟窝,窝里窝外是什么?哪个词儿告诉我们蛋很多?
7、一眼望去,这么多鸟窝,这么多鸟蛋,真让人眼花缭乱,六月的鸟岛可真热闹啊!齐读这一段。
五、学习课文第四段。
过渡:这么富有魅力而闻名中外的鸟岛,谁不想亲眼瞧一瞧呢?所以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
1、游人对鸟儿怎样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板书:爱鸟)
2、你从那些地方看出游人爱鸟?为什么游人会这么爱鸟?
3、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吗?(你真棒)
小结:游客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的鸟蛋和幼鸟,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人们是多么爱护这些可爱的小鸟呀!因为——(引读)
4、有感情地读描写人们爱鸟的句子。
5、看图:如果我们也在鸟岛上游玩,这时看到有人去捉鸟,或去拿鸟蛋,你该怎么做?(板书:护鸟)
看,蓝天碧水间,鸟儿飞得自由自在,多么快乐!
爱鸟、护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呀!(板书:人人有责)
总结:只有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为爱护鸟儿,爱护大自然,人们才能真正拥有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鸟岛。
篇7:《鸟岛》第二课时说课稿
《鸟岛》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鸟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仪式、懂得爱鸟、护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三自然段写鸟岛的鸟。第四自然段写来鸟岛的游人都很爱鸟。
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背诵。课文配有插图和照片,形象地展示了鸟岛的情景,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爱护身边的鸟类。
2、借助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鸟岛风光的迷人之处和六月鸟岛热闹的景象,体会文中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性。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朗读中体会鸟的多,鸟岛的热闹,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重点要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把词、句的理解寓于朗读训练中。
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从小爱鸟、护鸟,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法:
1、角色体验法。“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本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生活与情感体验,通过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和丰富的想象,感受到鸟岛是鸟的乐园。
2、情境教学法。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把学生带进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
三、说学法:
1、角色体验法。
2、在朗读中感悟,在想象中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媒体展示插图)这是什么地方?复习字词以及第一段的内容。
过渡:青海湖鸟岛可是闻名中外,我真想变成一只鸟儿,飞到鸟岛上。你们呢?
来,就让我们一起展开翅膀,边飞边听,边飞边看,开始飞往青海湖鸟岛的旅程吧。
(设计说明:课一开始,教师创设情景,让孩子进入展开想像,进入课文,以获得独特的体验。)
二、第二段
1、范读,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展翅飞翔。
2、交流,你一边飞,一边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
边交流边指导表演:
3、又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大家像约好了一样,飞来一群又一群。鸟儿们,飞到这个环境优美、食物充足的地方开心吗?和分别了半年的老朋友相见了开心吗?那就让我们张开翅膀,开开心心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设计说明:课文第二段语言简洁、用词精炼,对于学生来说,有较大的想像空间。在本段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将自己变成鸟儿,身临其境,更有助于低年级学生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词的精确)
三、第三段
1、过渡:转眼间,春天过去,夏季来临,六月的鸟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自由读一读第三小节,等一会儿来介绍介绍。
2、从鸟岛上鸟多、窝多、蛋多三方面进行交流:
鸟多: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鸟岛上鸟的种类多、数量多。
重点展开想像:你们这些鸟儿们都在岛上干些什么呢?能给大家说说吗?
然后完成填空:鸟岛上的鸟儿千姿百态,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真是热闹极了!从而理解这句话:这六月的鸟岛可真是鸟儿的世界!
窝多:用手做成鸟窝进行演示,理解“挨”。在朗读中体会鸟窝的多。
蛋多:(教师创设情景)呀,这里怎么有两个蛋到鸟窝外面来了呀,我来把它们放进窝里,行吗?让学生在辨析中感受蛋多。
3、小结,
这么多的鸟、鸟窝和鸟蛋,深深地吸引了游客,你能来介绍介绍六月的鸟岛吗?
指导朗读、背诵第3段。
(设计说明:第三段是全文中写鸟最具体的一段,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学生在角色体验中,领略了鸟岛热闹的景象,自己也化身为鸟,在热闹的鸟岛上活动、休息,从而体会到课文用词造句的好处。)
四、第四段
1、师:听了你们自豪的介绍,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来这儿游玩的客人特别多,他们——(引读第四节)
2、鸟儿多,鸟蛋多,随便抓几个有什么关系啊?你们说呢?
3、来岛上的游客们是怎么对待你们的,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所以……)说话练习。
4、除了鸟岛以外,你还愿意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安心地生活?
(设计说明:通过以上教学,希望学生能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从而突破课文的难点)
五、拓展学习一首小诗,情感升华。
六、布置星级作业:
做一回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鸟岛。
了解有关鸟岛的相关知识。
设计一句爱鸟护鸟的宣传语。
篇8:将相和第一课时课件
将相和第一课时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过渡句、过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借助过渡句、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
3、在“蔺相如是不是只凭一张嘴”的问题的探讨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X暴的精神。
【重点】
借助过渡句、段给课文分段。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难点】
在人物语言、行动中分析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
将相和
读课题,分析。
T:课题中“将”、“相”在文中各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教师简介时代背景。
二、听课文录音、思考(8分钟)
T:刚才同学们说“和”是和好的`意思,那么有和好必有不和。现在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思考:
1、听准文中生字、新词的读音。
2、思考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用文中的词来概括故事内容。并思考故事之间是怎样联接的,用直线进出连接的内容。
3、思考:将相不和的原因。
学生听录音思考。
三、检查(10分钟)
1、T: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说,教师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2、三个故事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学生读划出连接的内容。(检查过渡句、段)
投影出示文中的过渡句、段。学生读过渡句、段,体会作用(过渡句、段的作用在于启下。)
T:过渡句、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它有助我们分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指导看单元学习重点)读单元学习重点。出示投影。
给课文分段.
3、“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会见中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上卿,官职比廉颇高。廉颇认为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不了大功,蔺相如有什么样能耐,就凭一张嘴,反而官位比他高。引起了将相不和。
出示投影:廉颇的话。学生读这段话。
T: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廉颇很不服气,才产生了将相不和。
4、设问导趣:
T:那么蔺相如是不是像廉将军所说:就凭一张嘴呢?我们来学习第一个故事。
四、深入阅读第1段:完璧归赵(17分钟)
1、学生阅读第一段:
T:蔺相如是不是就凭一张嘴,获得比廉将军更大的官?如不是,那凭什么?(机智、勇敢)从哪些材料中可以看出来。
(分组讨论)(教师提示:在赵国:在秦国)(自由组合进行讨论)(7分)
2、交流材料,教师归纳。(学生交流教师板书。)(10分)
⑴带玉前往:
读蔺相如的话,体会:谋略周全,能挺身而出“如果……就……;如果……一定……”重点圈出。
T:从蔺相如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胸有成竹。
⑵要还宝玉。读蔺相如的话,体会:机智。
⑶以死抗争。(学生说蔺相如的话。)
T:这是何等的勇敢。理解“理直气壮”。
齐读这句话。要求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体会:智勇双全,不畏强权。
⑷送玉回国。(从蔺相如的行动中分析,体会:机智。)
⑸据礼力争。
(从蔺相如的神情、动作、语言中体会:智勇双全。)为会么他能大大方方地说话。谁能大大方方地说蔺相如的话。抽重整旗鼓民蔺相如的话。
T:秦王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形成认识(2分钟)
1、刚才同学们都回答了这么多理由,蔺相如如果光凭一张嘴,是不可能完璧归赵的,从完璧归赵中处处显示出蔺相如的聪明机智,难怪赵王要封他做大夫。
2、今天我们利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来分析人物的品质。
六、布置作业
1、按今天学的方法自学二、三个故事来分析廉颇、蔺相如的品质。
2、完成《作业本》。
篇9:检阅第一课时课件
教学目标:
1.会认“俱、拄、伍”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检阅、俱乐部、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对课文关键词句的朗读理解感悟,感受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国庆节是在什么时候吗?(10月1日)
2.师:现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我国国庆60周年检阅时的画面。(播放录像)
师:你觉得这样的场面怎么样?(隆重、盛大)3、如果你能够亲自去经历一番这样的场面,你觉得怎么样?
二、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师:其实同学们,你观察一下,这样的场面啊,我用一个词就能概括,你知道吗?
(检阅)
师:对,今天我们就要去学习一篇以“检阅”为题的课文。
揭题,板书:检阅
指名读课题,齐读。
三、初步感知,初探文本。
(1)师:检阅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请听清楚两个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容易念错的地方多念几遍;
2.读完课文,想一想,课文题目是“检阅”,课文讲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
(2)自读反馈:
1.师:同学们在读课文时都非常认真啊
2.出示词语:检阅、盛大、隆重、人山人海
沉默、棘手、羡慕、情不自禁
纠正、拄拐、截肢、鸦雀无声
(先请你自己轻轻地把词语读一下,然后指名读,一个同学读一行)
注意:拄拐(带读,什么意思?)
情不自禁(你会念了,那你知道它什么意思吗?我们能不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呢?)
齐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同学们的词语读得真准确,那我们来试试读课
让我们来进行一次朗读接力赛,这个接力赛共有16棒,那我就要请16 个选手来参加,看看哪个选手能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指名16个同学)
那其它的同学也别闲着,帮老师来当当评委,看看哪个同学读得棒!
(分段读课文)
4.师的问题还记得吗?想一想,课文题目是“检阅”,那这篇课文具体讲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
指名说,两件事,分别是队员们准备检阅和检阅时的情景)
三、精读课文,抓住关键。
(1)感受热闹的国庆检阅场面。
师:同学们,我们在课前从图片中欣赏到了国庆检阅时那热闹的场景,接下去,老师请你默读一下课文,找出课文中能够反映这个热闹场面的句子。
1.学生默读课文
交流,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
2.你具体从哪里感受到场面的热闹的?
“人山人海”“多么盛大的场面!多么隆重的检阅!”相机指导朗读
齐读句子
(2)感受博莱克的品质
1.师:如此盛大的检阅,都有哪些人参加呢?
指名说,(步兵、炮兵、青年组织、儿童队员)
2.师:是呀。这么多人走过检阅台,走过成千上万的观众眼前,可是他们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一个地方,都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那是谁?(博莱克)
师:观众们是怎样评价博莱克的?
板书:这个小伙子真棒!
3.观众为什么会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呢?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10—16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如果你有什么感受,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开始吧。
交流,出示第12自然段
(a)你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b)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博莱克很棒?
“保持一致”,什么意思?
其他队员当时是怎么样的?
那博莱克又是怎么样的?(请个同学上台来做一做博莱克当时的动作)
师:同学们,你觉得他怎么样?(很有精神,很庄严,昂首挺胸)
师:博莱克,你当时就这样走过检阅台,走过那么多观众,你的心情如何?那你有没有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孩子,而感到自卑呢?
(d)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博莱克,你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高兴、激动、兴奋、自信、骄傲、自豪……)
相机朗读:就带上你的感受读一读!
4.齐读:同学们的感受真深,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一读!
四、自由写话,抒情达意。
1.师:这么昂首挺胸,这么有自信的博莱克,怪不得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怪不得观众们都发出了一样的赞叹(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
谁想来夸夸博莱克?指名读,配上动作读一读
2.师:面对着这么棒的博莱克,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
(学生写话,写在作业本上)
3.交流所写的话,老师评价。
五、留疑延伸。
师:这个小伙子真棒!这是观众对博莱克的评价,而有些观众更要说,这些小伙子真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会称赞这些小伙子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
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14 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篇10:检阅第一课时课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
2、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课件 学生收集的材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借助课文语言,进行说话训练,感受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分享课前收集到关于检阅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学生说说观看国庆60周年检阅场面后的感受。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波兰,感受他们的检阅。《14检阅》(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2)个别读、齐读、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检查朗读课文。
(5)评读。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段落写了检阅的场面?
(2)指名回答。(板书:检阅)
(3)学生默读1—9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写什么?指名回答(板书:商量)
(4)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又写什么呢?指名回答(板书:称赞)
(5)学生根据这三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6)师小结学法。
三、走进博莱克,感受品质
(一)抓词扣句,感悟品质
1、“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是指谁?看图,指出图中哪个是博莱克?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句子)
(1)生齐读句子。
(1)理解“截肢”、“拄拐”。
2、学生轻声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博莱克在队伍中的表现,画出那个句子。再读句子,用“△”标出关键词。
(1)生自读,找关键词,读理解,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
(2)谈感受,指导朗读。
(3)个别读,评读,齐读。
(二)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这是课文对博莱克的描写,但是在这些文字的背后,博莱克付出了多少努力呀!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课件出示)
当博莱克重重摔倒在地上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博莱克满头大汗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其他队员结束训练离开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博莱克?
2、带上更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3、我们一起来夸夸博莱克。
4、你还想对博莱克说什么?
4、师小结:所以在场的观众,发至内心地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观众还说:“这些小伙子真棒!”(课件出示)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讨论。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生读)
2、出示生字卡片,给生字找朋友并说句话。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博、截”(师范写,生书空。)
4、生练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腰直)
5、展示书写,评议。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请你选择下面的一个内容写一写:
1、我想把对博莱克说的话写下来。
2、检阅后,博莱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天晚上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板书设计:
14 检阅
商量 检阅 称赞
这个小伙子真棒!
【鸟岛第一课时课件】相关文章:
1.鸟岛课件
2.鸟岛课文课件
3.《鸟岛》说课稿
4.游鸟岛作文
5.《鸟岛》教学教案
6.鸟岛教学设计
7.鸟岛听课体会
10.鸟岛游记的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