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小学英语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学法

2024-02-10 07:45: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mshej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小学英语教学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小学英语教学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法

篇1: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法

最近读了《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学到了很多东西。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的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的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

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的`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的歌曲。当然还可以自己编歌。

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储存一些学好英语的潜在能量,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材施教,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合作精神,但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时候要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兴趣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常见的活动形式有英语竞赛、英语晚会、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小学生的表现欲和荣誉感都比较强,适当地在课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

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颇大,它使我明白自身的诸多不足,它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篇2:《小学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根据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英语的实际,要解决词汇教学难点,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增强课堂趣味性,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应加强学法指导,尤其对反应迟钝、记忆力差的学生,首先要教会他们单词的读音及拼写的规律,读准、掌握好音标。因为只有学生先掌握了发音,能听、能说,方可更快地学好书面语言,如果学生听不懂单词的发音,或说出的单词别人听不懂,记再多的单词也起不到口头交际的作用。

1、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凡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正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

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尽量为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发挥主动精神。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及时的使用和巩固,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亲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2、分层施教,各尽所能

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掌握词汇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如,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同一新知识的掌握所需的时间有差异,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针对词汇量多、拼读难的特点,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反复认读、理解掌握;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通过归纳反义词、近义词、词类转换及用词造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不同程度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还可开展异质组互助合作学习,增加各层次学生的参与,以结对子形式,以优带差,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加强音形义的联系

掌握词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激活具体的语言行为,动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保证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期产生性记忆。要解决音和形的联系应先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按字母、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是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最佳途径。

篇3: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有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得英语教学陷入困境。在教研中,我们感到必须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小学英语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教学模式,如果能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小学英语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法课题研究

二、理论依据

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都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国外的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外有许多外语教学流派,其中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功能法等,这些教学法流入我国已经多年,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部动作反应法)更是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引起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要根据儿童好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进行教

学,教学方法要灵活、简便,通过对话、谜语、故事、绕口令、歌曲、游戏、短剧等内容及竞赛表演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害羞心理,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功课的兴趣。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理论假设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游戏教学吸收了国内外外语教学法的合理成分,并结合我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是可以广泛应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四、实验基本过程

1:确定了研究课题后,我们将开始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我们将选定4个班级作为试验对象。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和教材编者说明,深刻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理

解教材的内涵。在培训和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游戏教学法的精髓是愉快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我们规定每节课必须做一两个游戏。这样,每节课都有游戏,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学习兴趣也将被激发起来。

2:其次,游戏教学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结构为:

唱歌热身是上课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在上课前唱一两首英语歌曲,在唱歌时还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通过优美的歌声,营造一种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到已经进入英语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唱歌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马上集中精力来学习英语。游戏引入是上课的第二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新知学习是上课的第三个环节。引入新课后,接下来就进入了新课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求教师尽可能采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电教等媒体,使语言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有趣。边玩边练是上课的第四个环节,这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经过新知学习,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再通过练习来消化。用边玩边练的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在这一阶段,可以开展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开火车、打电话、找朋友、击鼓传花等等。我们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要把握好课堂气氛,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反对那种只顾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做法。在游戏安排时,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集体

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角色表演是上课的第五个环节,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环节。小学生爱表演,当老师宣布表演开始时,他们的热情将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小手象春笋一样都竖起来,全都想露一手。这也是训练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学生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可以准备一些简单道具如头饰等,使表演更增添趣味。这样的表演一次可以安排六个学生,一次表演只需要二三分钟,一节课可以安排好几组学生表演。台上表演的学生非常兴奋,台下的学生兴趣也十分浓厚,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竞赛巩固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小结。竞赛是学习和练习的好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利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操练、巩固所学知识。竞赛一般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也可以在课的结尾进行决赛,最后做一个小结。分出谁胜谁负,在胜方和负方的图像上分别画上笑脸和哭脸,或者给胜方插上小红旗。

五、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1.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游戏。这样游戏的目的十分明确,不是为做游戏而做游戏。

2.游戏的开展要有一定启发性。开展游戏既是为了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应在游戏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启

发性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较后进步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我们可以适当给他们一些提示,启发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先进步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要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这样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进步,得到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游戏的开展应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不可能玩很长时间。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设计新鲜游戏,不断地翻新游戏的做法,以适应教学的要求。

4.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灵活处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的关系。游戏要服从教学要求,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灵活处理教学模式中的六个环节,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篇4:小学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这个寒假度过的还是挺愉悦的,不仅在物质上品尝到了那熟悉的家乡风味,在精神上阅读了《小学英语教学法》,也感悟良多。特别是在书中读到母语与英语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使用问题时,回想自己在给学生上课的点点滴滴。记得当初在大学上有关教学方面的课程时,书本上对我们的要求是要对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而自己在实验学校上课的时候,尤其是在常态课时,课堂上使用全英语授课的次数不多。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在多大程度上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和解答问题,是每个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和母语是既相互干扰,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要把英语和母语对立起来,应该认识到英语和母语都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和渠道。

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母语对英语学习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处于低年级段的学生就更是如此。他们初学英语,也初学拼音,拼音和英语都是由字母组成的,所以低年级的学生容易混淆。尤其是英语当中的二十六个字母和汉语当中的声母与韵母的差别,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会把他们的读音弄反。同时英语句子的组成顺序和中文的顺序有一定的区别,这个对于学生的翻译又会有很大的影响。记得有些同学在做翻译题目时犯过这样的错误。用母语的思维把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成了:How are you? (怎么是你?)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所以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全英文教学反而效果会更低。

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很有必要。在中国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一个语言学习环境。英语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汉语,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而高年级的学生对母语已经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了,在课堂上进行全英文授课,提供学生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培养其预感,这样学习起来效果更佳,他们的积极性也更高。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一般可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1、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多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凡能用英语表述的,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奖励、评讲等,都尽量用英语,避免使用汉语。例如我们学校很普遍的课堂组织用语:one,two, three, A, B, C!当希望重复的时候可以教导学生用again。当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告诉他这时候应该说reading。

2、使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表情和课文情景等。

学生可以跳过母语,直接把英语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看见直观教具和表演就能与英语发生联想,巩固记忆,提高运用英语的本领。特别是在入门阶段,所教的单词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所教的句子一般也紧密联系具体生活实际。因此,少用或基本不用母语是完全可能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和母语是既相互干扰,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要把英语和母语对立起来,应该认识到英语和母语都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和渠道。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英语教学中母语的运用是一种思维的干扰,相反,适当运用母语于外语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策略加以培养,有效地提高其学习效率。母语在英语教学中既不能过多,也不能排斥。母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多数学生希望能够利用母语帮助外语学习。

篇5:小学英语教学法总结

英语已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它不断地走进小学课堂,那么如何做好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也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在这两年多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总结,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愉快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愉快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是我教学中的研究课题。

小学英语是小学生跨入英语王国的第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就喜爱英语,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开展愉快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英语,要学英语。

1、教师高兴,学生也高兴,教师沮丧,学生也没劲。

可见学生的精神状态取决于教师的情绪。

所以教师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身心投入,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body language,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气氛,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成年人在工作中也需要领导的鼓励,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小学生呢?教师对学生及时的肯定的表扬,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将会逐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产生兴趣。

肯定、表扬的方式很多,如让全体学生为某个学生答对了问题而集体鼓掌或齐伸拇指,并齐说:“right”、“great”、“very good”、“good job” 等。

3、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学生的情绪。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学生,使之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也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如在学习单词“draw, color, write, copy, ”等动词,甚至可以组织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美术课。

在学习英语数数时,可以进行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游戏。

4、Bunit 2 “at a party”时,可以把整个班级组织成一个大型的晚会, 然后让学生表演各种各样的客人,穿上不同的服侍,教师可出示要新授的词汇或相应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互相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学生会非常感兴趣,而学得很快。

二、课堂教学的量度和速度

量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习英语时间的量要大,面要宽,二是指课堂上学生个别训练量要大,尽可能多地提高学生口语操练和口语交际的人次。

有时教师上起课来故意放慢速度,生怕学生听不懂,不理解,原句重复过多,松散的教学节奏,不仅会导致学生思维懒惰,智力活动松懈,使学生经常处于疲倦、麻木、消极的状态之中,而且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适当的有节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等交替的艺术手法,形成起伏有致的教学节奏,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学生书本中的“音标”现象不可轻视

有不少学生从一开始的英语学习时,就养成了用汉字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看似很小,但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1、发音极不标准。

“三克油”、“喂你马吃”、“难死兔米秋”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课本中,这些根据汉字的发音,与英语的标准发音并不完全相符。

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音不准确,听力也会受到影响。

2、形成依赖心理。

依赖汉字给英语单词注音,许多学生认为上课只要根据老师的提问对着汉字回答就可以了,长期下去,养成了许多学生在运用英语时依赖课本,依赖汉字的心理。

为了防范这种现象,让学生能够切实真正地记住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意思,教师可以采用编歌曲、顺口溜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如天空是 „bule‟, 花儿是„red‟, 小草是„green‟, 等。

另外,教师应尽量缩短讲的时间,把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练习发音,理解句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四、注重差生的转化

我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已有三年,在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一定数量的外语学习上的差生。

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1、掌握差生心理,建立的师生感情。

2、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差生。

3、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

五、丰富的课外生活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除了课堂的35分钟,课后也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兴趣小组和英语角,给学生充电,增加学生知识量。

此外还可举行一些儿歌、歌曲或是小品短剧和朗诵的比赛。

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将不断努力,争取更好!

篇6: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暑期仔细研读了王电建和赖红玲主编的《小学英语教学法》,书中教学理论领先,教学案例详实,用大量真实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怎样进行小学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读后我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有了更新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受益匪浅之下也感触良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

一是精研名师,提升自我

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很重要,但是在进入课堂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而这些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从前辈案例中吸取经验,多向名师学习。读一本好书,看一堂名师录播课,参加一次教学培训,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成长。比如,在《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中的语音教学中提到字母的游戏教学法,教师不是死板地把26个字母从头到尾教呀,念呀,背呀,而是让学生分别充当A,B,C……然后用“Who is A?” “Who is B?” “Where is C?” “Hello,A!”等已学过的句型来提问,学生回答“I’m A。” “I’m B。” “I’m here。” “Hello,B!”

这样教起来,学生有兴趣,学得快,记得牢。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英语教学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二是随时反思,不断进步

学而不思则罔,每次学习之后都应该进行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有感触的案例,遇到好的方法都应该随时记录下来,一段时间之后合并同类项,把经验总结出来,用于下一次的教学活动。比如观看一堂名师录播课时,应该要准备好笔记本,随时按下暂停键,把课堂当中特别好的方法,或者课堂互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养成随时反思,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三是加强学习,提升教师力

《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简笔画教学,英语童谣、歌曲教学和英语动画电影教学,而这些辅助教学的方法都对教师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应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孩子们如果能遇到一名多才多艺,富有活力和教师力的老师,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肯定能大大提升,学习效果也相应会大大加强。

篇7: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中提到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这对于我这样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成长性教师来说,十分有必要学习,现总结如下:

情景匹配原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需要生动、形象的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见情思意,能加深感性知识,增加学生课堂实践的广度、密度和浓度。

扩充性原则:从甲原型为基础学习的语言单位再迁移到相关的其他实物上,深知扩充到句子。通过扩充,儿童可以掌握其语言单位的各种用法,并掌握与之有关的一些句式、句型和句类,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交际性原则:交际活动应紧密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并力图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特别是呈现新句型时要注意设计情景,充分运用幻灯、图片、简笔画、表演对话等形式。

活动性、趣味性原则:教学活动要借助各种直观、形象手段,寓教学实践于游戏、歌曲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使学生在说、唱、做、听、认、读、玩中对英语发生兴趣,从而获得对英语语感的培养,提高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

视听说与读写结合的原则:在小学阶段以培养听说能力、朗读能力和基本书写技能为主。教学采用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的方法。

尽量用英语上课,同时恰当地借助母语: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可以用身体语言来说明一些教学用于,也可以利用母语帮助组织教学,但不宜过多。尽量使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句型,尽可能用同义词或反义词替换,用的词、句尽量简单,同时借助板书、手势、表情、动作、直观图片、简笔画等手段来降低语言难度,让学生能够听懂,加强交际效果。

重复性原则:儿童喜欢多次重复听、唱、说他们已熟知的儿歌、童谣、往事,喜欢玩他们玩过多次的游戏,喜欢做机械的重复。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连贯,注意从旧知识中逐渐引出新知识,学习新内容时复习以往学过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内容比较自然,不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到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得到连续强化,使他们的语言知识学习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多,从而起到巩固的作用,也保持了儿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篇8: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

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交际会话法”等众多教学方法。本人就自己从事小学英语几年以来的经验,总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归纳出“听说读写画,思演唱赛答”这十字教学法,在此做简单介绍:

一、听: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英文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英语的言语技能,因此,众多英语专家都强调“听说领先”的重要性。具体到小学英语的“听”的教学,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要多听老师、磁带或其他声音媒体的范读,也要有针对性地对比着听听同学、自己的读音与范读的异同;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不仅要多听学生(尤其要多听单个学生)的发音,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而且自己也要多听标准语音,不断提高自身的语音水平。”

二、说: 此处所指的“说”不仅包括“说话”,包括“朗读”。听了范读之后,经过内部消化,再用“说”的方式将学习的成果表达出来,这才是学习英语的一大目的。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认真模仿和跟读范读者所读的'字母、音素、单词、句子等,并经常朗读所学内容,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英语与他人交际;从老师教的方面说,在课堂上要坚持用英语教英语,在课外也要尽可能用英语与学生交流。”

三、读: 这里所指的“读”专指“阅读”,而不包括“朗读”。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所学英语词汇量少,阅读能力一般较差。但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培养阅读的习惯、多找一些与自己所学英语水平相匹配的英语读物来阅读,以巩固和发展所学英语知识。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经常阅读已学过的课文、对话和教师自编的小短文、小话剧、现有的简易英语读物等;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多多阅读有关本专业和教学方面的书籍,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编短文的水平,多看学生的习作。”

四、写:与“读”相似,小学生“写”的水平有限,但又不能完全不写。要本着学以致用、边学边用、用以促学的原则,从一开始就加紧“写”的训练。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多做连词成句、修改病句、翻译、看图写话、小日记、小短文等练习;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经常给学生撰写可供阅读的短文、可供表演的短剧等。”

五、画:画画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现部分学生特长,而且能尽可能避免本族语的干扰、让学生把英语直接与事物的形象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画得象还是不象,教师都应该多表扬他,让学生大胆联想、大胆画,因为此处画画的目的只是表达学生的思想,即使不象,只要能让人看懂就行了。具体说就是:“从学的方面说,可以用图画表达所学词的意思,或用连环画的形式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从

[1] [2] [3]

篇9: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

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交际会话法”等众多教学方法。本人就自己从事小学英语几年以来的经验,总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归纳出“听说读写画,思演唱赛答”这十字教学法,在此做简单介绍:    一、听: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英文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英语的言语技能,因此,众多英语专家都强调“听说领先”的重要性。具体到小学英语的“听”的教学,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要多听老师、磁带或其他声音媒体的范读,也要有针对性地对比着听听同学、自己的读音与范读的异同;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不仅要多听学生(尤其要多听单个学生)的发音,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而且自己也要多听标准语音,不断提高自身的语音水平。”       二、说: 此处所指的“说”不仅包括“说话”,包括“朗读”。听了范读之后,经过内部消化,再用“说”的方式将学习的成果表达出来,这才是学习英语的一大目的。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认真模仿和跟读范读者所读的字母、音素、单词、句子等,并经常朗读所学内容,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英语与他人交际;从老师教的方面说,在课堂上要坚持用英语教英语,在课外也要尽可能用英语与学生交流。”    三、读: 这里所指的“读”专指“阅读”,而不包括“朗读”。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所学英语词汇量少,阅读能力一般较差。但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培养阅读的习惯、多找一些与自己所学英语水平相匹配的英语读物来阅读,以巩固和发展所学英语知识。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经常阅读已学过的课文、对话和教师自编的小短文、小话剧、现有的简易英语读物等;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多多阅读有关本专业和教学方面的书籍,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编短文的水平,多看学生的习作。”    四、写:与“读”相似,小学生“写”的水平有限,但又不能完全不写。要本着学以致用、边学边用、用以促学的原则,从一开始就加紧“写”的训练。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多做连词成句、修改病句、翻译、看图写话、小日记、小短文等练习;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经常给学生撰写可供阅读的短文、可供表演的短剧等。”    五、画:画画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现部分学生特长,而且能尽可能避免本族语的干扰、让学生把英语直接与事物的形象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画得象还是不象,教师都应该多表扬他,让学生大胆联想、大胆画,因为此处画画的目的只是表达学生的思想,即使不象,只要能让人看懂就行了。具体说就是:“从学的方面说,可以用图画表达所学词的意思,或用连环画的形式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从教的方面说,要多用简笔画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六、思:虽然小学生的'认识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但若不从一开始就加以理性认识方面的指导,学生往往学得很肤浅,甚至与教师的期望大有差异。因此,充分给予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将对学生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体说就是:“从学的方面说,要经常思考‘教师所教知识自己是否已听懂?’、‘自己的发音与标准音有多少差别?’、‘现在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怎样让学习的效果更好?’等问题;从教的方面说,要经常思考‘自己教学的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怎样用更好的方法达到效果?’等问题。     七、演: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每课都有情景对话,因此每一课都可以设计出一个小短剧让学生去表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兴趣。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每学一课对话之时,就要本着表演的目的去学,学完过后要尽量参加表演,做到既学习了英语知识,又学会表达能力,此外还要多参加课外英语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老师教的方面说,上课时经常抽出时间让学生表演并辅导学生的演出,经常改编或创作英语短剧以供学生演出之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英语活动等。”     八、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又能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每节课中在开头、中间或结尾穿插一些英文歌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利。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经常学唱课本中或其它地方出现的英文歌曲,多用旧曲新词的方法学习要记忆的英语知识;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掌握上课‘开头的复习式’、‘中间的调节式’、‘结尾的巩固式’英语歌曲教学技巧,善于用旧曲新词的方式编写有关的教学歌曲,并要掌握好唱好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九、赛:适当的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教会学生处理好协作与竞争的关系,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通过与同学的竞赛,学会如何参与集体活动、如何处理与伙伴及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怎样与他人合作等;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经常设计一些既有益又有趣的竞赛活动,如一对一的对抗赛、小组赛、团体赛等,让学生大量参与其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并指导学生学会合作。”     十、答:“答人所问”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使之更系统化、更牢固。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积极地回答老师或其他人的提问,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耐心而细致地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诲人不倦’。      以上十种方法,除每项单项活动以外,还可以通过组合,构成许许多多的活动,比如把“听”、“写”结合而成的“听读音、写单词”活动;把“听”、“画”、“思”、“说”结合的“听音、画画、思考、说话”活动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在此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十字”教学法中的十项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众多活动对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运用这些活动时一定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设计,不可盲目运用,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篇10: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反思

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活动,为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所普遍采用。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外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因此,英语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课堂游戏开展不可太随意,教学是主角,游戏是配角,不可喧宾夺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一、游戏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游戏活动的目的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游戏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能够体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游戏可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管是复习旧知识,还是导入新课,或是巩固新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转化为游戏教学,这就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定。在运用游戏的时候,针对训练目标的不同,即是听说还是读写,是以词汇为核心还是以句型为重,从而更好地安排。这样游戏的目的就十分明确,不是为做游戏而做游戏。

二、游戏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和竞争性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学习本身来说,它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讲授法,那么一节40

分钟的课,可能刚过2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因此,如何使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运用英语教学游戏首要的目的也就在于借助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中去。

三、寓教于乐, 减轻学习负担

英语学习主要是靠有意识学习去完成。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娱乐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尤其是当学生心理上出现倦怠时,适时地开展些游戏,能让学生的精神再度集中。

四、加强沟通, 增强学习自信心

再差的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别人的认同。在课堂教学中,都要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提供各种学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游戏中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同学与教师的认可中轻松地走向成功,建立自信。

我们提倡使用游戏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有助于教学的游戏我们乐于接受。反之,如果游戏失去了它的辅助作用,纯粹只是为游戏而游戏,那么课堂在经过一番热闹之后,学生真正习得的又有多少呢?因此对于游戏教学,慎重思考!去粗取精!

篇11: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反思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话意味深长,旨在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游戏运用得好,在教学英语中是有很大作用的。但用的不好的话,会让课堂无法控制。怎样让游戏服务于教学,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 我个人认为,激发学生对学科兴趣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我们更要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我们设计的游戏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

二、组织得法,严谨有序

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小学生天性爱游戏,争强好胜,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

堂上,有时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首先,有开始游戏之前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防患未然。在游戏过程中即使还出现一些混乱,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评,而是积极讲清楚,在集体活动中,大家应该遵守规则。

三、适时适度

我认为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游戏过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和训练,喧宾夺主,把英语课上成游戏娱乐课,那就适得其反了。课堂游戏应该为课堂教学服务,当他成为一种摆设,或者是为游戏而游戏的时候,课堂游戏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浅近、单一,学习凭兴趣;理解力差,模仿力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思维具体形象,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课教学不能一味地灌输语言知识,而应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中。为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一定的尝试。

一 、游戏活动贴近儿童生活,有利于引起情感共鸣,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自尊、自信、愉快、惊喜等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让学生交流,使他们对所学语言产生亲切感,从而引发学习动机。比如在学习who's he(she)?He(She)is my...语句时,我设计了如下活动:要求学生将家庭成员的相片带到课堂上来,互相问一问照片上那个不认识的人是谁,学生互问互答兴趣很高。又如在教单词hamburger, hot dog, sandwich..时,因为时逢圣诞节,我设计了游戏活动“圣诞大餐”。教师准备好单词卡,扮成服务员(waiter),学生点菜(order)。虽然学所单词较长或难念,但是这些事物对他们来讲太熟悉太具体太喜爱了,通过游戏的形式操练,学生一学就会。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使用有限的语言,并赋予语言的实际意义,这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语言项目的掌握。

二、角色的转换和表演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闪忆化,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课文和对话的内容不易记住和掌握,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教学直观化、趣味化。那就是最直接的表演化。一要精心挑选和设计一些英语教学游戏,如教学Is ths you r/his/her.....?句型,我设计了一个“looking for the owner”游戏,每次让一个学生先出去,我从另一个学生哪儿拿一件东西,然后让出去的学生回来猜东西的主人,学生猜时要用Is this your/his/her...句型来问,其他学生用Yes/No回答,能最快找到主人的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二是把音乐引入课堂,以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增强记忆力。三要运用新颖奇趣的谜语、故事,诱发学生兴趣。

篇12: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案范例全英

Unit 1 Lesson 3

Part A Let’s say, Let’s chant Part C Culture

Teaching Aims :

1. Be able to listen, say, recognize the words: apple, ant, boy, bag, Coke, coffee.

2. Be able to listen, say, read and write these three letters: A a; B b; C c

3. Through the chant review the letters of ABC, train a sense of group identity.

Focus Points & Difficult Points :

Read the letters: Big letter C, small letter c; Write down them correctly and handsomely.

Teaching Preparation:

1. Letter cards ,some word pictures, word cards: apple boy eraser ant crayon body head cake Coke coffee bag ball

2. A little blackboard with four-line format and a ball.

Designing for the blackboard:

panda beaver eagle kangaroo (pictures)

China Canada America Australia (words)

Teaching Steps:

Step1. Warm –up

1. Sing a song.

2. Free talk

T: Hello. I’m Wendy. I’m from Hangzhou.

S1: Hello! I’m ... I’m from Hangzhou,too.

T: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 too.

T: Let’s play. Ok?

S: Great!

T: Watch out! (T throws the ball.)

S: Oh, no.

Make a similar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Step2.Presentation.

1. 1)T : Today, we will learn letters. Do you know letters? Just as A,B,C…… They are letters. What’s the meaning of letters?

S: 字母。

T: Great! A is the first letter. ( T shows letter A.)

T: A a↗↘ S: A a↗↘

T: This is big letter A. 大写字母A。

T: Big letter A. S: Big letter A.

T: Let’s make a big letter A. (With the hands)

Run two trains: Big letter A. (With the hands)

T: This is small letter a.

T: Small letter A S: Small letter A.

T: Look at this girl’s head. It’s a small letter a.

小a, 小a, 小翘辫。

Run two trains: Big letter A, small letter a.

2). T draws an apple: What’s this?

S: It’s an apple.

T draws an ant beside the apple: What’s this?

S: It’s an ant.

T: A for ant, / /,/ /, / /.

A for apple, / /, / /, / /.

2. Teach B b, C c like abov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c.

Use right hand to make a c.

B for boy, /b/,/b/,/b/.

B for bag, /b/,/b/,/b/.

C for Coke, /k/,/k/,/k/.

C for coffee, /k/,/k/,/k/.

Step 3. Practise.

1. Game: Find out the letters we’ve just learned.

apple boy eraser ant crayon body head cake Coke coffee bag

ball

Read as: apple, No.1 small letter a.

2.1) T: You’re so smart. You can read them. Now, let’s write them down.

Look at the blackboard.

T: First, let’s write down big letter A. One, two, three. Now, Let’s try together. Show me your finger.

S: My finger.

T& Ss: One, two, three.

T teaches the writing of small letter a.

2) T: Everyone has his home. Where is A’s home?

Here it is. (T points at the four-line format.)

小学英语教案范例全英 3

T: This is letter’s home. This is the first floor. Then the second floor and the third floor. Big letters A live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floor.

Let’s write down it. Show me your finger.

S: My finger.

T & Ss: One, two, three.

T teaches the writing of small letter a in the four-line format.

Write them on your exercise book.

Teach the writing of Bb, Cc.

3. Lets chant.

1) Read after T.

2) Say with the tape.

3) Say by yourself.

4. Culture.

T writes down:3.8

T: March 8th is Women’s Day.

Yeah,妇女节。

T: On that day, you should say “Happy Women’s Day” to your mother.

You also can pour a cup of tea, then say “ Have some tea, mom.”

T&S act like mother and son/ daughter.

S: Ding dong.

T: Come in, please.

S: Happy Women’s Day!

T: Thank you.

S: Mom, sit down , please.

Have some tea.

T: Thank you. My dear daughter.

Step4. Assessment.

1).Complete the writing of letters and exercise on the activity book.

2) Make letter cards of A\B\C.

Think it over: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法

摘 要:《英语课堂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习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其意义与设计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游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英语 游戏教学法 英语课堂标准 游戏运用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小学英语中,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采用游戏教学法,能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兴趣,又能发展智力,培养竞争力,提高学习效率。可见,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提倡和使用的学习方法。

一、运用游戏教学法的意义

(一)、游戏教学法能活泼气氛

采用游戏教学法能把紧张而单调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克服学生语言学习上的焦虑情绪,缓解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同时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二)、游戏教学法能发展智力

通过采用智力游戏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如:在复习颜色单词时,将red, blue, yellow, white, pink, purple, green, orange分别写在一张硬纸上,将前4个标上序号,让学生涂上相应的颜色。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运用美术课上所学的三色原理,而且能巩固英语颜色单词。

(三)、游戏教学法能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

心理学实验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在25分钟左右之后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游戏法,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玩一玩、练一练、听一听、看一看,使他们集中注意力,从游戏中探索并学会运用已学知识。

(四)、游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力和合作能力

小学生天真可爱,善于模仿,很容易进入角色。课堂上,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能使所学的语言材料显得更加真实,使学生的交际能力、表演能力与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如在学习有关使用英语打电话时,教师可以把道具带进教室,让学生演一演、试一试。

二、采用游戏教学应注意几个方面

(一)、游戏设计要有目的性和实用性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运用英语教学游戏,使学生借助游戏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训练活动中去。教学游戏不同于生活游戏,任何一堂游戏的设计都是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而服务的,教师不应只重视游戏的娱乐性,而忽略其教学性,使学生单纯为玩而玩,要选择一定的时期,选择适应的教学内容或任务要求,并进行合理安排。

(二)、游戏应用要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小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在很大程度上,凭兴趣支配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就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主动地参加游戏活动。如“猜一猜”这个游戏,可用于学习单词和句型,教师将一张图片背向学生,让其句型Is it a… ?猜猜画的是什么?再如“开火车”,这种游戏采用接力的形式,可以背字母、数字,也可复习单词,要求学生随口说出单词或字母。总之,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就要使游戏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三)、游戏的安排要注意适时性和渐进性

在一节课上,围绕某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要特别注意游戏要求的渐进性,即体现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通过游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可以在要求逐步提高游戏活动中得到比较扎实有序的训练,学习自信心也会逐步得到增强。

(四)、游戏活动要有评价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建立能激励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作出多元性和创新性评价,这种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到游戏流动中的积极程度;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体验与收获。例:教师在游戏过程中适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如:Excelcent/Well done / You did great/ Try again等)也可以送小礼物如(小红花、小星星、小贴纸)给学生,作为表扬和鼓励。

三、游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学字母

利用“找邻居”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牢固的记住字母。

游戏方法:教师把字母卡片发给每位学生,然后问:“where is C ?”手持字母C的同学就要很快的站起来,并说:“I`m here.Who are my neighbors ?”手持字母B和字母D的同学就马上站起来,老师接着问:“Where' s F ?”游戏继续进行;同时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二)、学词汇

通过“快乐传真”的游戏,有利于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达到巩固词汇的目的。

在学过关于动作、神态的单词后,教师可以把这些词写在卡片上,请一个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指令做动作,让其他同学猜:也可以让学生组成两人小组,其中一个学生做动作,另一个猜,看哪一组配合默契,例如:将run,sit down,smile,cry,stand up,drink等一定表演性的词语写在卡片上,并给猜出的学生加分,使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这些词汇。

(三)、学句子

通过听指令做动作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学生听祈使句并迅速反应的能力。

教师可快速说出一些听辩句,如:Touch your head(eye,ear,nose…).Put up your hands . Close your eyes等,学生听到后便做这一动作,最快最准的获胜。可以用来发出指令的词句,如:Touch your book (your pen,the desk……).Stand up. Sit down等。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给该组记10分;然后各组再抽另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游戏继续进行。

四、游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一)、要有新的教学观念

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现代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即讲授”的教学方法。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解释者,然后是指导者、参观者,再后是评判者、纠正者。

(二)、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英语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文化素养,同时,还应有敏捷的反应力和良好的歌唱、绘画、书法、指挥等多种才艺,只有达到这样的水平,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游戏规则,掌握好游戏的节奏,使游戏顺利进行。

(三)、要有幽默感

幽默感是教师的一睿智,健康的能力和品性。它包括语音幽默、体态语幽默、教学手段幽默、教学风格格不幽默等,游戏教学本身的趣味性需要教师的幽默作催化剂,使学生的学习充满情趣,气氛活跃。

(四)、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和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理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儿童在这个阶段所学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必须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的学习。

游戏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英语游戏也是发展口语,巩固词汇、语法、训练发音的有效手段。它可以缓解课堂紧张气氛,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丁志成.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探究.中小学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出版社.10月.

[2]梁丽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中小学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出版社.月.

[3]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连仲、龚亚夫.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篇13:英语十字教学法

英语十字教学法

[作者简历] 赵平(1959― ),男,山西左权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从事二语习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

[摘要]“英语十字教学法”是一种“透明”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既是“教法”,又是“学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新潮的“情景―交际法”的折中产物。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规律,是一种“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英语教学法。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aspects of The Ten-Character Approach to English, including its view on language and on language learning, its principles, its procedures and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he approach, practicall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untry's conditions and the law of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has become a formative pattern that will“cost less time and gain better result”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教学法;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

[Keywords]approach;division,phrase,predicate,connective,translation;listening,reading,speaking,writing,

utilizing.

[文章编号] 1008―8865 01-0087―04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C

英语是 “ 学 ” 会的 , 不是 “ 教 ” 会的。因此英语的学法决定英语的教法,英语的教法源于英语的学法。

“ 英语十字教学法 ” ,即 “ 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英语程序教学法 ” ,是笔者历经 20 年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在 5 个省 12 所学校的实验,推导、总结出来的一种通过阅读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掌握英语的实用高效的.英语教学法。

一、语言观

语言是什么 ? 这是语言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语言教学法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郭谷兮 (1987) 说: “ 语言是作为社会重要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 : “ 语言:人类的交际系统,由有组织的语音系列 ( 或其书面形式 ) 构成,这些语音系列组成更大的单位,如语素、单词、句子、话语。 ”

乔姆斯基 (1957) 指出: “ 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的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有限,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 ”

关于语言的定义,我们还能列举出很多很多,但是就语言教学而言,我们还未见到一条既准确又实用的论述。

在综合考察了他人的见解之后,笔者对语言试下的新定义是:

语言是人类用来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一种结构规则和因文化而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tructure rules and culture-specific social behavior

[1] [2] [3] [4]

篇14: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共分六编二十一章,各编的序列衔接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形式、教学艺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英语教学法》从实际问题出发,每章开始都把有关的教学问题择要列出,使读者思考、研究,然后通过对《英语教学法》内容的阅读,探讨,融会贯通地,创造性地得出自己的答案,形成自己的观点。

1.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凡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正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尽量为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发挥主动精神。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及时的使用和巩固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亲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2.分层施教各尽所能

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掌握词汇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

如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同一新知识的掌握所需的时间有差异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针对词汇量多、拼读难的特点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反复认读、理解掌握;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通过归纳反义词、近义词、词类转换及用词造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不同程度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还可开展异质组互助合作学习增加各层次学生的参与以结对子形式以优带差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加强音形义的联系

掌握词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激活具体的语言行为动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保证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期产生性记忆。要解决音和形的联系应先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按字母、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是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最佳途径。

更多精彩的读书笔记请浏览:

谈初中英语“诵读”教学法

探讨以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

小学读书笔记怎么写

读书究竟如何做读书笔记

篇15:英语十字教学法

英语十字教学法

[作者简历] 赵平(1959― ),男,山西左权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从事二语习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

[摘要]“英语十字教学法”是一种“透明”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既是“教法”,又是“学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新潮的“情景―交际法”的折中产物。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规律,是一种“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英语教学法。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aspects of The Ten-Character Approach to English, including its view on language and on language learning, its principles, its procedures and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he approach, practicall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untry's conditions and the law of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has become a formative pattern that will“cost less time and gain better result”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教学法;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

[Keywords]approach;division,phrase,predicate,connective,translation;listening,reading,speaking,writing,

utilizing.

[文章编号] 1008―8865 01-0087―04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C

英语是 “ 学 ” 会的 , 不是 “ 教 ” 会的。因此英语的学法决定英语的教法,英语的教法源于英语的学法。

“ 英语十字教学法 ” ,即 “ 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英语程序教学法 ” ,是笔者历经 20 年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在 5 个省 12 所学校的实验,推导、总结出来的一种通过阅读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掌握英语的实用高效的英语教学法。

一、语言观

语言是什么 ? 这是语言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语言教学法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郭谷兮 (1987) 说: “ 语言是作为社会重要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 : “ 语言:人类的交际系统,由有组织的语音系列 ( 或其书面形式 ) 构成,这些语音系列组成更大的单位,如语素、单词、句子、话语。 ”

乔姆斯基 (1957) 指出: “ 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的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有限,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 ”

关于语言的定义,我们还能列举出很多很多,但是就语言教学而言,我们还未见到一条既准确又实用的论述。

在综合考察了他人的见解之后,笔者对语言试下的新定义是:

语言是人类用来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一种结构规则和因文化而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tructure rules and culture-specific social behavior rules that humans u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express themselves.)

二、外语学习观

正确认识外语学习的内涵和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根据上述笔者的语言定义,外语学习的内涵是两学、两用:

一学构成外语的有限的结构规则体系,二学外语包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一用外语认知世界,二用外语进行表述。

Peter skehan() 认为:语言学习关键期 (critical period) 结束后,语言学习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以前依靠语言习得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的 “ 自动参与 ” (automatic engagement) 变成一种非自动的认知活动。因此,外语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自动的信息处理认知活动过程。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输入 (input) → 注意 (attention) → 分析 (analysis) → 记忆 (memorization) → 输出 (output) 。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输入为读和听;分析为语音分析、词法分析、句法分析、篇章分析和修辞分析;输出为写和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和记忆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进行调控。例如,增强输入的频率和特色、实施聚焦性教学、选择有效的学习任务、对信息处理提出具体要求等。

三、教学原则

1 .读听领先,写说跟上,全面发展

(1) 读听领先。众所周知,中国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 (TEFL) ,在没有英语环境的中国教学英语,读听是切入点,也是首要条件。

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TESL) 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先从听说人手,掌握了听说的基本技能之后,再去学习单词、语法和读写,学习者甚至有可能根本不去认单词、学语法或进行读写训练就能达到较高的听说水平。而 TEFL 环境中的英语学习则不能这样。学生必须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词汇、语言规则及形式并有意地运用这些词汇、规则及形式,而掌握词汇、规则及形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借助大量的读听实现的。

此外,在正规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学还要遵循先读后听的顺序,这是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所学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看得见、读得出也听得到,可多方面调动人体感官,便于理解和记忆;阅读既便于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也便于对某些重点段落或句型有针对性的反复推敲,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词汇和复杂语法;阅读对学习环境的要求较低。只要一书在手,便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因此,先读后听应作为中国英语教学的一种常规性程序来实施。 ?

(2)写说跟上。笔者认为学生 “读听领先 ”之后,应当 “写说跟上 ”而不是 “说写跟上 ”,主要基本如下三点考虑: ① “写说跟上

”易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跟他人在一起说英语,出错或发音不好,会令人难堪,威胁自我形象,学生会本能地以沉默来保护自己,拒绝多说。跟 “说 ”相比,训练 “写 ”造成的心理压力要小得多。写可以是个人行为,写的东西可以不用拿去跟人交流。写在作文本上,教师可以控制评语和打分,尽量鼓动和发挥学生的才能,帮助学生改善自我形象,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②符合中国国情。跟在英美国家的英语学习者相比,中国学英语的客观环境是缺听说机会,但可以有充分的读写条件。以 “写

”而不是以 “说 ”为突破口,符合中国国情,可扬长避短,促进四会,提高学习效率。 ③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Swain (1985)提出 “可理解输出 ”(comprehensible out-put)假设,认为包括写在内的语言产出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当学生用英语表达意思时,不得不

主动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语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通过写作,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化,为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铺路。学习者若具备这种内化的英语能力,只要对其发音辅以必要的训练,口语就有可能很快跟上。 ?

(3)全面发展。时代在发展、在进步,学习英语只能读,不会听写说;只能读听写说,不能译已不能适应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中国英语教学应改变基础教育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高等教育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读、听、写、说、译技能应同时发展,同样重视。

将翻译作为一种教学环节(teaching device)来安排,在国内外的外语教学界曾有过长期的争论。有人否认它在基础阶段的意义,认为这样会阻碍学生直接用外语理解、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的发展。但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实践证明:翻译对直接用外语思维的干扰只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学生越到高年级这种依仗翻译来理解和思维的倾向,就会逐步减退至消逝。此外,学生的 “四会 ”技能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培养,翻译就是途径之一。通过翻译,学生了解了英汉语言的差异;通过翻译,教师了解了学生对事实细节的理解。因此,将翻译作为一种环节贯穿于中国英语教学的初级、中级乃至高级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 ?

2. 突出句法,科学识词,把握语篇 ?

(1)突出句法(syntax)。

句法是语言的核心。句法是人们理解和创造句子的机制。语言组织和用法的各个方面都围绕这个核心而结成一个整体。 ?

英语句法包括:句子成分(主语、谓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宾语补语、主语补语、定语、状语);动词类型(连系动词、不及物动词、单宾语及物动词、双宾语及物动词、复合宾语及物动词、中介及物动词)(Lyda E.LaPaLombara 1978);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1.主语+连系动词+主语补语 2.主语+不及物动词 3.主语+单宾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 4.主语+双宾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5.主语+复合宾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宾语补语 6.主语+中介及物动词+直接宾语);句子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并列句,复合句,并列复合句;倒装句,强调句;16种时态;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意群停顿;标点符号用法。英语句法不仅具有结构意义,还具有词汇意义和文化意义。句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中心内容。中国人学英语,如果句法问题解决了,英语也就学通了十分之八九。因此,中国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句法。 ?

(2)科学识词。 ?

词汇习得是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心的课题。词汇不仅是外语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而且也是许多外语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之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语言技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多年来,中国英语教师总结出不少词汇教学方法。如: “英语词汇周期循环记忆法 ”, “按重读元音归类、归类,再归类法 ”, “词项联想网络图法 ”, “句中记忆法 ”,

“词典通读法 ”,等等。它们各有特点和优点,都能取得不同的记忆效果。但是它们都忽视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有效、自由地激活英语词汇的能力。 ?

所谓“ 有效、自动地激活英语词汇的能力” 具有以下三重概念:?

一是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汉语拼音拼读技能,实施“ 正迁移” 词汇学习策略,对英语词汇的音标和单词进行“ 由前往后,声母加韵母” 的拼读、断节活动,找出英语单词中客观存在的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对应和“ 约等号” 关系。如: ['s

Q |f[ |r[ ]→ su|ffe|rer,[p[ |'ze|F n]→ po|sse|ssion,[

[ |9 ri|dV[ |'nA |li|ti]→ o|ri|gi|na|li|ty。?

二是学生能对英语词汇进行“ 试误式” 记忆,即:拼读音标→ 猜写单词→ 对照校正。即使学生猜写有误,如[sai'kC l[dV i]

→ sycolagi(正:psychology),[dis'k[: tisi]→ discurticy(正:discourtesy),也要给予表扬,因为这样的猜写毕竟有一定的道理,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开始从读音和拼写的关系中寻找线索以帮助记忆的概念。?

三是学生熟悉并利用英语构词法(前缀法、后缀法、转化、合成、反成法、混成法、截短法、词首字母缩略)进行科学识词和科学记词。

?

英语单词虽然难学难记,但它本身却有内在规律可寻。单词是由词素(词根、词缀)构成的,词义是由词素产生的。单词的数量虽然浩瀚,但词素的数量却很有限。据(刘毅,)统计英语常见词根共418个,常见前缀113个,后缀122个。学生如果掌握了词缀,懂得基本的构词方法,就能很容易像英语母语者那样对词汇 “现读、现分析、现理解、现运用 ”。

?

(3)把握语篇。 ?

语篇(discourse)是自然状态下所说出或写出的、长短不限的、形成统一整体的东西。长可以是长篇小说,短可以是一个单词,如“ Head!” 。语篇成立需符合下述7个语篇性条件:衔接、连贯、意图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情景性(situationality)和互交性(intertextuality) (de Beaugrande,R.& W.Dressler,1981)。其中,衔接指语篇的表层连接手段;连贯指信息单位与信息单位之间的关系;意图性指语篇产生者生成语篇的意图;可接受性涉及的是语篇的接受者对待该言语事件构成语篇的认同程度;信息性要求语篇表达足量的新信息;情景性指语篇应情景而生;互交性指一个语篇跟其他语篇在行文结构上的相似性。?

语篇概念给外语教学带来两个启示:一是要整体教学;二是要意义教学。 ?

长期以来,在中国

[1] [2] 下一页

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学生对语言材料逐词逐句地理解,过多地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点和知识点的讲授,教学多采用、今天两段明天三段后天再两段的 “分裂式 ”和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的 “笔记式 ”授课模式,忽视了语篇内涵的整体性和意义性。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在 篇章衔接手段和外在文体模式风格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虽然能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较好地运用到单句层次的理解和应用上,却不能很好地进行语篇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所谓整体教学中的“ 整体” 是指教学中要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让学生学习一些支离破碎的“ 技能

” 。整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有效地、持久地学习,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填充式地直接讲解,或让学生被动地重复课文中或教师讲解中已经提出的信息。学生的读听写说译技能和策略是在整体、真实的读听写说译事件的语境中发展而来的。另一方面,读听写说译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整个课程计划中,甚至与学生的整个生活综合在一起。这就是整体教学这种教育哲理的实质,而且从某一观点来看,它是学习这个更加广义的概念的具体表现。

所谓意义教学中的 “意义 ”是指教学中要把意义构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以读听教学为例,过去人们认为,读听就是识别词并取得词的意义,很少强调从语篇中构建意义。但是识别词和取得词的意义是不同的。读者、听者可以识别词,但是并不一定取得语篇的意义,相反,他们可以掌握语篇的实质,而不识别语篇中的所有的词。因此,意义并不源于语篇,它是从每一个读者、听者对语篇的把握构建的。而语篇意义的构件又受到读者、听者原有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对语篇情景的感知、对读听任务的要求、读者听者有无读听策略、有无参与读听欲望和行为等的影响。可见,读听是一个构建意义取得意义的积极的认知过程。

3. 课前自学,课中共学,课后用学 ?

(1)课前自学。?

“ 课前自学” 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大体包括:“ 提示― 自学― 汇报” 三项基本活动。教师在下课前,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提示自学目标、学法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课前自学。上课后的'前10分钟教师检查、学生汇报自学情况,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知道。有些问题师生及时讨论、解答,有些问题留待后面解决。

“ 课前自学” 有两大根本目标:一是通过课前自学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二是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英语使用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要坚持向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他们获得最佳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模式,二要坚持向学生布置自学任务,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2)课中共学。?

“ 课中(师生)共学” 模式要求教师首先要放弃自我中心意识和知识权威意识,不应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参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思路;通过促进,使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其次,教师应当把自己的思维“ 幼稚” 到学生的状态,在课上和学生一起用同样的眼光审视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一道从有关材料中捕捉信息,加工组合这些信息,和学生齐心合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让自己与学习者一道充满喜悦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

(3)课后用学。?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中国英语学成的功夫在课后。因此能否“ 课后用学” 就成为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引导学生“ 课后用学” :读英语报纸、杂志、小说、专业文献,听英语广播、真实录音材料,看英语电视节目、电影,参加英语演讲赛、报告会,写英语周记、日记、笔友信、读后感,进行英汉、汉英笔译工作,上英语网站查询、聊天、学习…… ?

四、教学程序 ?

1.断(division),断句子。师生试着朗读课文,同时教师按意群停顿发出信号,引导学生断句,并在行文上方标注断句符号“ ' ” 。如:

In a market economy,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 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2.短(phrase),划摘短语搭配、句型公式。师生朗读课文,划出句中短语、搭配及句型公式,并于课中或课后抄录在短语句型本上。如: ?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 is fair competition . But 'if the competition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3. 谓(predicate), 分析谓语构成。师生朗读课文, 并对疑难复杂的句子谓语构成进行分析, 辨别其时态、语态、语气, 标注简单明了的谓语构成公式。如: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 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 must not + -ed)

4.连(connective),圈出“ 连词” 。师生朗读课文,同时圈出句中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和 篇章衔接信号词,并用括号、箭头等符号标示所圈“ 连词” 与句中被说明成分的关系。如: ?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 must not + -ed)

5.译(translation),将课文口头或笔头译成汉语。师生朗读课文,并将课文口头或笔头译成汉语(先直译后意译)。然后,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师生再将课文回译成英语。最后,对照课文,校对、分析、改正回译中的与课文原文有出入的地方。如: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 must not + -ed)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繁荣的关键因素是公平竞争。但如果竞争超出控制,负面影响不能被忽视。→ 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但竞争过度,就会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6.听(listening),静听课文标准录音。师生首先展开书看着课文静听录音,然后再合上书静听,用心体会母语朗读者的语音、语调、语气及停顿。?

7.读(reading),同步听读课文标准录音。师生边听边读,刻意模仿母语朗读者的语音、语调和语气,力争做到自己的朗读与原声带母语朗读者在音质上、语气上、语调上、停顿上完全吻合。?

8.说(speaking),背诵和口头复述课文。师生凭记忆或借助文字、图表、实物等提示,背诵和口头复述课文。?

9.写(writing),背写和笔头复述课文。师生凭记忆或借助文字、图表、实物等提示,先背写课文后笔头复述课文。?

10.用(utilizing),套述和套写课文。师生运用课文中的和先前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公式,依照课文的 篇章结构,套述、套写、活用课文,表达虚拟的或真实的生活情感、生活写照。

五、程式化与非程式化处理 ?

由于人类生性喜新厌旧,单调的重复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教学热情的丧失。如果每一篇课文都以“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标准模式加之固定顺序进行教学,一段时间后,师生就会厌倦刻板无新意的重复。以笔者之见,把“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前五字(理性学习)或后五字(感性学习)错落有致地分配到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似无规律又有规律的组合特性,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见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教学特点 ?

1. 目的性 :“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每一字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前五字属理性学习,侧重理解;后五字属感性学习,侧重运用。前五字是传统的中国式的语法― 翻译法,后五字是现代的中国式的交际教学法。?

2. 灵活性 :“ 英语十字教学法” 遵循“ 折中教学法

” 的基本原则,因此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选择、组合和使用上极为灵活。教学不受任一教学思想的限制,师生在所掌握的教学方法范围内可灵活选择,其目的是以最灵活的方式满足师生的不同需要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

3. 工具性 :“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1)它能够使师生思维清晰,对所要达到的英语教学目标能够明确把握。(2)它能够使师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切实实去接近目标。(3)“ 英语十字教学法

” 的科学运用能够使师生对庞杂的英语语言材料很快找到一个切入点。?

七、教学效果 ?

“ 英语十字教学法” 在实践中取得了“ 费时较少,收效较高” 的效果。?

1. 学生会学,学得快,学得好。 ?

“ 英语十字教学法” 是一种“ 透明” 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清楚地向学生揭示了英语学习的本质过程。在“ 师生共学” 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参与、思维解剖、方法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了十字模式的操作方法和活用技巧,培养了高超的自学能力。?

有了自学能力,学生自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快、学得好。以笔者亲自施教的两个实验班为例:(1)“ 小学1~3年级零起点混合实验班” 用了三年时间,432个课时(3课时× 144周),学完了张道真主编的《电视英语》上、下册。(生词总量4000,96个单元,288篇课文)。80%的学生在读、听、写、说、译方面全面达标。(2)“ 社会青年高一起点实验班” 仅用了一年时间,432课时(9课时

× 48周)就学完了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各四册,其中90%的学员一次通过“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

2.教师会教,教得轻松,教得好。?

经过对试用“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教师36份书面调查(多项选择和主观陈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所有教师对采用“ 英语十字教学法” 表示认同,感觉自己从此教得轻松,效果又好。85%的教师认为“ 英语十字教学法” ,澄清了他们对英语教学的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使备课和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2)参试教师认为:“ 语法― 翻译法” 能满足英语作为学习工具的需要,“ 交际法” 能满足英语作为交际工作的需要,但它们都不能独自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双重要求,也达不到英语教学大纲的整体目标,“ 英语十字教学法” 或许就是一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教学途径。

[ 参考文献 ] ?

1.郭谷兮,语言学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Jack C.Richards,John Platt,Heidi Plat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Chomsky,Noam.Syntactic Structure [M]The Hague:Mouton &Co.Publishers.1957.

4.Swain M.1985.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Gass S,Madden C.(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 House,Publishers Inc.1985.

5.Lyda E. LaPalombara.An Introduction to Grammar: Tradition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al.Winthrop Publishers,Inc.1978.

6.de Beaugrande, R. & W.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M]. London/New York:Longman.1981.

7. 王岩, 折中主义的外语教学[ J]. 《外语界》.2001 年第2 期。?

8. 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 以写促学[ J]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9.刘学段,社会外语需求与外语教学法变革[J]。《国外外语教学》第2期。

10.刘毅,《英文字根字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

上一页  [1] [2]

篇16: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共分六编二十一章,各编的序列衔接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形式、教学艺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英语教学法》从实际问题出发,每章开始都把有关的教学问题择要列出,使读者思考、研究,然后通过对《英语教学法》内容的阅读,探讨,融会贯通地,创造性地得出自己的答案,形成自己的观点。

1.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凡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正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尽量为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发挥主动精神。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及时的使用和巩固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亲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2.分层施教各尽所能

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掌握词汇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如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同一新知识的掌握所需的时间有差异因此在

词汇教学中针对词汇量多、拼读难的特点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反复认读、理解掌握;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通过归纳反义词、近义词、词类转换及用词造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不同程度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还可开展异质组互助合作学习增加各层次学生的参与以结对子形式以优带差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加强音形义的联系

掌握词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激活具体的语言行为动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保证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期产生性记忆。要解决音和形的联系应先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按字母、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是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最佳途径。

篇17: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问题的几个对策

重视语音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尤其针对小学英语初学者在没有音标的帮助下该如何掌握良好的语音呢?

1、  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不仅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也是语音方面的至少要做到与教材录音带在发音方面保持一致。教师的发音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之一对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起指导和示范作用。在英、美英语相互交融、美国英语盛行的今天作为英语教师学习并掌握美国英语乃大势所趋面对新形势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出英语和美语的主要差异如词汇、读音、拼写等方面。

词语方面之不同简单举例如下

rp                    ga

学校中的班级         form               gradeclass

商店                shop                  store

厕所                lavatory               toilet

糖果                 sweets               candy

油炸土豆条           chips             french fries

长裤                trousers               pants

而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最大差别在于发音rp和ga之间在音素、单词发音、重音和句子语调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同时向学生灌输两种英语发音势必会给他们的学习造成混乱与困惑。另外在母语的环境里开始学习一门外语很多学生本来就带有畏难情绪再让他们同时学习两种英语发音无疑会给他们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挫伤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读音方面简例如下

1)在passbathaskcan’tfast这一类单词中rp念作/α :/而ga则为//成了/ps/ /bs/ /sk/ /knt/ /fst/。

2)字母o在重读闭音节中rp念为/  /ga念为/α /

rp                      ga

shop            /∫   p/                    /∫α p/

box            /b  ks/                   /bα ks/

hot             /h  t/                    /hα t/

3)在ga中只要单词中有r字母就需发相应的/ r /音但在rp中/ r /音只出现在元音前如:

rp                     ga

work            /w :k/                /w :rk/

car              /kα :/                  /kα r/

door            /d  : /                   /d  r/

board           /b  :d/                   /b  rd/

morning         /m  :ni  /                /m  r ni   /

rp只有far away for ever 等连读情况下字母r才有/r/音: /fα :r wei/ /frev/

4)字母组合wh在一些常用词中rp一般念/ w /ga通常念/ hw /如:

rp                  ga

which       /wit∫ /                /hwit∫ /

why         /wai/                 /hwai/

rp和ga在单词重音(word stress)、元音的弱化和省略(the weak forms and elision of vowels)及节奏和速度(rhythm and rate)都有若干不同处在此不再赘述。

2、  提高语音教学的意识注重原声英文的熏陶

有一些教师轻视了对学生在发音、语调等方面的指导这实际上就是忽视了英语语言的民族特色没有抓住这一语言的实质致使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张口就是“中式英语”在对学生的辅导中应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加鼓励并非一味纠错。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很全面包括单音、单词、句子、重音、停顿、连读、失去爆破、语调、节奏等。而小学英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对听、说的感性认识这样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时既要练好单因又要始终注重在英语语流中练习语音和语调。教师应进行一定的专门发音训练(如元音归类)。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录音机在教学中人机配合使学生多听标准录音。没有什么材料比英文歌曲、电影、话剧更能体现语言的地道性了学唱英文歌曲是正音、训练连读的有效办法。在平时的课堂上或“英语角”活动中多举行英语课文朗读等对激发学生纯正语音追求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3、  创造良好的语音环境强化口语练习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上课、布置作业、下课使用相应的课堂用语。久而久之学生从听懂、到学讲、到会讲一步步提高。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合理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运用电脑、vcd等多媒体设备优化学习环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制作和剪辑精彩的英语教学片制作有声的动画课件给学生播放英语vcd动画片、教学片或录像带等学生也可以通过软件或互联网学习英语。这样学生实际上接触的是真正的鲜活的生活英语他们可以在生动的和真实的气氛中接受、吸收和习得这一语言。

最后为增加学习语音的动力实行口试制度。内容有认读字母、单词朗读句型回答问题等。学生通过口试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语音的信心平时也会特别注意发音训练。

4、  对初学者的教学方法应以示范和模仿为主。

在有效的示范和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是习得语言最有力的手段对语音教与学来说尤其重要离开了模仿几乎可以说不能掌握任何语言。新《课标》对小学英语初学者语音目标的描述是“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儿童学习发音是靠模仿来形成反应的这种最初的反应必须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巩固。因此在新授后要重复练习且练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避免枯燥乏味运用绕口令、说唱、游戏练习就不错。

发现学生模仿练习时出现缺点要及时指导、纠正。对学生错误的发音不要重复、不要给予强化以免引起错误的模仿。

模仿是第一性的掌握规律是模仿的深化和简化。要求学生全方位模仿是指模仿一篇对话中的发音、语速、语调、连读、爆破、略读、停顿等方面坚持每篇对话都能做到流利朗读。

5、  结合单词、词组、句子、课文来进行语音教学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规范、自然、流畅的英语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搞好语流教学。如单音、单词、句子相结合;单词、句子、语篇相结合;特别是要将语流教学与课文教学相结合进行让学生多听课文标准录音对课文的语流语调要形成整体的深刻印象如此坚持练习学生才能突破朗读关朗读时才能表情达意这对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

另外诗歌、绕口令、歌谣、歌曲等让学生练习或让学生欣赏性地听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美的熏陶中获取英语语感。

要求教师不只为教语音而教语音应把例词、例句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来使用。如在教连读和爆破时要记住“goodbye”中的 /d /只是舌尖抬起作发/ d /的姿势;/tr/ /dr/ /ts/ /dz/  它们前面的爆破音要失去爆破如that chair stop talking等。

6、  抓好入学阶段的语音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入学后英语是一门新学科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语音知识渗入教学过程中。因为英语的语音知识包括很多并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帮助他们归纳规则防止学生用汉字式拼音给单词注音造成发音不准确的不良习惯。

7、  注重朗读。

坚持朗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节奏感因为英语的轻、重读很明显起伏很大节奏感很强如果对连读和失去爆破技巧加以注意更可以提高讲话的节奏感。在朗读训练的各个阶段要找出学生们的兴趣与朗读训练内容的结合点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朗读训练初期语音语调训练中可选用一些绕口令、浅显的儿童英语歌谣、教唱一些英语歌曲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朗读兴趣的保持在于成就感。当学生可以利用单词的拼写规律识记单词时、当学生在朗读比赛中获得成绩时他们会更爱朗读。

篇18:英语教学法复习

英语教学法复习

英语教学法复习(部分) 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什么是语言1.是个系统,并且是个生成系统,它有着自身的结构;2.是一套任意性的符号,这些符号是声音符号,但也可能是视觉符号;3.是一种交际的工具4.在语言社团或语言文化中发生作用5.为人类独有6.所有人都已大致的方式习得语言 教与学的关系(考点)按照布朗的提法,学习有以下特征:1.学习是习得或获得;2.学习是信息或技能的保持;3.对信息和技能的保持包含记忆,贮存和认识结构的作用;4.学习涉及到对有机体内部或外部事件积极,有意识的注意和对这些事件施加作用;5.学习是相对持久的,但也会遗忘;6.学习涉及某种形式的训练,或许是强化训练;7.学习是行为的变化。 听说法,情景法是以结构主义言语理论为基础的建立起来的教学方法;认知法可以说是受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的语言理论影响下创立起来的教学法。 外语教学法简史16C英国 阿斯堪 翻译法 法国 蒙田 自然法17C捷克 柯米尼亚斯 直觉法(“直接法”鼻祖) 英国 洛克 隔行对照翻译法19C中期 马西拉重听说 普雷多加斯特 教授最基本的句型 古恩 “古恩系列教学法”19C后期 1886年国际语音协会成立 1888年 作标音用的国际音标第一版正式出版 斯威特应从口语教学开始而不是以文字语言开始 主张“语法----翻译法” 德菲埃托 口语应成为教学基础直接法的建立贝力子学校直接法在19被德国和法国视为官方肯定的教学法。自19以后一些美国学校呀采用此进行教学。20C60年代 乔姆斯基 认知教学法或认知符号法 主张听,说,读,写可在教学中同时训练 美 阿谢尔 全身反应教学法克拉伸,特谢尔 自然教学法英 加特诺 沉默法保加利亚 罗扎诺夫 暗示法英 威尔金斯-----意念层次的意义;交际功能层次的意义交际法课本:亚历山大-----《主导英语》(MAIN LINE)英国广播公司教学部出版的《跟我学》(FLLOWE ME) 目前教学法研究的趋向1.现代外语教学法研究的一个趋向是研究重点的`转移;2.现代外语教学法研究的第二个趋向是把教学方法的改革扩大到教学大纲的改革上去;3.现代外语教学法研究的第三个趋向可以说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中国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语法---翻译法1.教学目的:培养其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2.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特点:对整篇文章大意的译述,讲授其中的语法规则3.能力培养: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强调阅读和写作。听,说能力没有得到重视4.教师是教学的权威,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5.通过母语进行教学工作6.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及时纠正并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正确答案 直接法1.教学目的:培养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特点:A外语教学,广泛地使用实物,图画,手势,表情等直观手段对

篇19:英语教学法论文

关于英语教学法论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思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它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是重要的教育任务和教学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入思辨能力这一概念,才开始注重对思辨能力的培养,由于起步较晚,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模式,致使我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受到制约,使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意义十分重大。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阐述思辨能力

作为技能概念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80年代开始被引入我国。一直以来,专家和学者们对思辨能力的概念界定观点不一,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是将思辨能力概括为一种反思性的核心能力,通过利用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来判断事情[1]上形成了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可从认知和精神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思辨能力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具备理论品质。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仍明显重视度不足,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大多数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颇深,沿用老套的机械记忆法开展英语教学,虽然对巩固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却起不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正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致使很多大学生在遇到提炼主题、阐述过程和分析原因等类型的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思维出现断档,即便写出了答案,也是思路模糊,逻辑性差,有的甚至答非所问、词不达意。二是忽视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有机协调。大学生很多认识仍停留在感性层面与自身和教师均有很大关系,学生平时懒于思考,教师也大多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没能培养学生理性探究意识,没能引导学生透过表象去深入挖掘本质,未能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有机协调发展,因而难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三是课堂教学注重“提分”而非思辨能力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具备交际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注重提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致使有些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不能有效地认同西方的文化,这样就使学生学习英语应有的兴趣丧失,求知欲降低,思辨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针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现状,笔者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自己对思辨能力的认识,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一是下大力气提高师生对思辨能力培养的认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时期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要求通过宣传等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广大在校师生不断提高对培养思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在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同时,高校应不断为英语教师创造培训和研讨的机会,让广大教师之间通过课程观摩等方式进行思辨能力培养横向交流,使他们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具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系统知识,促使教师成为思辨能力培养的构建者与行动者,也可使得教师在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和与带动性。[2]高校还应该不断组织精干教师研究系统的培养方法,定期对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效果进行检验,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增加优势。二是注重对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创新教学评估体系,不仅能打破传统教育思想对广大师生的束缚,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评估中加入思辨能力评估,并将其评价定位多个维度,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考试测评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使学生考试压力降低,从而有心思、有精力、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和分析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深入推理和探讨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三是注重对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英语课堂设置大多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为重,缺乏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专题课程设置,这就需要不断进行课程优化,适当增加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的专题课程或专题活动,使大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培养思辨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结束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浩.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5月第34卷第5期:147.

[2]李丽君.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科教导刊,4月(下):117.

篇20:英语教学法论文

英语教学法是研究英语教与学的一门学科,它旨在揭示英语教学的内部规律,进而指导教学实践,使英语的教与学能够更有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各种外语教学法同时也可视为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在西方有着很长的历史,西方学者很早就进行了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并且成果颇丰。

从十九世纪语法翻译法的建立到二十世纪情景法、交际法等诸多教学法流派的创立发展,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反映了人们对语言、语言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入。这里对其中几种主要的教学法做一简述。

1、语法翻译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以翻译和语法学习为主。起初它是欧洲教授希腊语、拉丁语的方法,后来也用以教授英语等现代语言。该法历史悠久,至今许多国家仍在使用。

语法翻译法用母语进行教学,重视学习词汇和语法,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重视听、说能力。在这种教学法里,教师是掌握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一切学习活动。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会逐句翻译课文,讲解语法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该法的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强调死记硬背,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并且学生往往学习多年仍然不能自如地使用外语进行听说交流。

2、直接法

在十九世纪末,很多学者认识到语法翻译法在听说能力培养上的不足,于是创立了直接法。直接法认为在学习外语词语时不应翻译成母语,而应通过实物、动作、表情等直观手段把词语和它所代表的意思直接联系起来,这也是直接法之所以得名的原因。该法的出发点是摆脱母语干扰,帮助学生建立外语思维。

直接法使用全外语教学,提出先教听说,再教读写的主张,以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为目的。语法教学方面让学生先大量掌握语言材料,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语法规则。这种教学法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很高,对母语过于排斥,有时影响教学效率.

3、情景法

情景法是二十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期间以帕尔默和霍恩比为代表的英国语言学家创立的。它的特点是强调语言在情景中的应用。情景法问世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按照它的原则编写的教科书、工具书有不少现在还在使用,如着名的《新概念英语》。

情景法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认为学习语言是要掌握从语音、词汇到句子、篇章的一套系统。情景法认为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是第一性的,因此特别强调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反复操练的方法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变为实际技能。显然行为主义的习惯养成观点也是情景法的理论基础。

4、听说法

听说法是美国语言学家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早应用于在部队中快速培养军士的外语听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听说法和情景法有不少共同之处,二者都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都认为口语优先于文字,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都以行为主义的理论为依据,采用反复的句型操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语言习惯,在应用语言上做到自动化的反应。

但听说法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提出母语与目标语的不同之处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障碍,应在仔细分析二者不同的基础上预测学习会遇到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认知法

认知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提出来的,是对听说法进行反思的结果。认知法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和心理语言学观点为基础,提出语言是在规则支配下的创造性活动,反对机械的操练。

在语法学习上提倡用发现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材料中总结规则。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法的研究。与听说法强调语言差异性不同,认知法强调语言的共同性,允许在教学中使用母语和翻译方式,认为可以促进语言的学习。认知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不够完善。

6、交际法

交际法又称功能法,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西欧共同体国家(主要是英国)产生。交际法的出现反映了外语教学从注意语言的形式结构转向了注意语言的功能。

交际法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因此强调语言的功能重于语言的结构。掌握了交际功能的学生会有效得体地使用语言,即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交际法要求尽量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出现的真实情景中学习和使用外语。

教师在课堂上是组织者、帮助者同时也是和学生一样的交际者。应鼓励学生积极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就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去纠正。交际法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语法,提高读写能力。

7、全身反映法

全身反应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谢尔提出的,是一种把身体活动和语言学习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阿谢尔认为结合行动,学生更容易记住所学的东西,并且通过行动学习可以减少学生紧张情绪,使他们在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初步的听说能力。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用外语发出命令,学生很快反应,做出相应的动作,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掌握得好的学生可以模仿教师向别的学生发出指令,使同学做出反应。在全身反应法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以及身体活动来学习语言,容易减轻焦虑情绪,获得成功感。

全身反应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它只适用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就难以用它来表述。以上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

在外语教学的历史上,各种方法曾经层出不穷,每一种方法的出现都克服了之前方法的缺陷,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所以没有一种教学法是完美无缺的。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法的长处,灵活多样地把它们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对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梁蔚菁。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述。科学时代,2013(8)。

[2]杨肖。浅谈外语教学主要流派及其理论方法。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

【小学英语教学法】相关文章:

1.《小学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2.英语教学法

3.英语教学法论文

4.英语教学法小论文

5.英语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6.英语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7.小学语文教学法应用

8.新教材与英语十字教学法

9.英语教学法方向论文题目

10.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

下载word文档
《小学英语教学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