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的复习资料
“努力毕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的复习资料,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的复习资料,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总复习资料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如:12和6, 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它们的和是77。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资料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相对的棱互相平行,相交的棱互相垂直。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V=a3
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实心的物体没有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容积和体积的异同:
相同点:容积和体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相同。 不同点:体积从外面量物体的长、宽、高,容积从里面量物体的长、宽、高。
8、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扩大a倍,它的表面积扩大a2
倍,体积扩大a3倍。
【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篇2: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总复习资料
(一)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二)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三)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4/5的分数单位是1/5。
(四)分数与除法 A÷B=
A/B(B≠0) 4÷5=4/5
(五)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
3、带分数:略
(六)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如:
10/5=10÷5=2 21/5=21÷5=4又1/5
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 如: 2=8/4
( 2×4=8 (8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如: 5又1/5=26/5(5×5+1=26)
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如: 1=2/2=3/3=4/4=5/5=„=100/100=„
(七)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八)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用12和16来举例
1、 求法一:(列举求同法)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2的因数有:1、12、2、6、3、4
16的因数有:1、16、2、8、4
最大公因数是4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6的倍数有:16、32、48、„
最小公倍数是48
2、求法二:(分解质因数法) 12=2×2×3 16=2×2×2×2
最大公因数是:2×2=4
(相同乘) 最小公倍数是:2×2 × 3×2×2= 48
(相同乘× 不同乘)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所有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因数。
(九)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和7
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和9
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和8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2、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3、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4、2和所有奇数互质;
5、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十)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 24/30=4/5
(十一)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如:
2/ 5和1/4 可以化成8/20和5/20
(十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分数 数小数位数。一位小数,分母是10;两位小数,分母是100„„
如: 0.3=3/10 0.03=3/100
0.003=3/1000
2、分数化为小数:
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
如: 3/10=0.3 3/ 5=6/10=0.6
1/4=25/100=0.2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 如:3/4=3÷4=0.75
3、带分数化为小数:
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
如: 2又3/10=2+0.3=2.3
4、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5、分数化简包括两步:
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2=0.5 1/4=0.25 3/4=0.75
1/5=0.2 2/5=0.4 3/5=0.6 4/5=0.8等
篇3: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与倍数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与倍数知识点
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
4、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小学数学加法心算技巧
1、分裂再凑整数加法;
比如;8+5=13,先把“5”分裂成“2”和“3”;那么就是8+2+3=10;
2、比如;77+8=85,先把“8”分裂成“3”和“5”;那么就是77+3+5=85;
3、变整数再减去
比如,26+18=44,把“18”变成“20-2”,那么就是26+20-2=44;
4、比如;387+983=1370,把“983”变成“1000-17”,那么就是387+1000-17=1370;
5、错位数相加
比如,个位加十位得数是个位的;
51+15=66;这样算:5+1得6;1+5得6;两6合拼
72+27=99;这样算:7+2得9;2+7得9;两9合拼
63+36=99;这样算:6+3得9;3+6得9;两9合拼
52+25=77;这样算:5+2得7;2+5得7;两7合拼
6、比如,个位加十位得数是十位的;
78+87=165;这样算:7+8=15,再把“15”两个数字“1”和“5”相加得6,把这个“6”放在“15”的中间,得出“165”;
67+76=143,这样算:6+7=13,再把“13”两个数字“1”和“3”相加得4,把这个“4”放在“13”的中间,得出“143”;
小学数学概念整理:
整数部分:
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部分: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的写法: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小数大小比较: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的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4.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10.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