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古诗之《迢迢牵牛星》审美赏析

古诗之《迢迢牵牛星》审美赏析

2024-05-12 07:35: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atgqig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古诗之《迢迢牵牛星》审美赏析,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古诗之《迢迢牵牛星》审美赏析,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之《迢迢牵牛星》审美赏析

篇1:古诗之《迢迢牵牛星》审美赏析

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迢迢牵牛星

迢迢(tiáo)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zhuó)素手,札札(zhá)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jiàn),脉脉(mò)不得语。

注释: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2.《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迢迢(tiáo):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即银河。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6.擢(zhuó):引、抽,伸出的意思。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7.札(zhá)札弄机杼: 这是一个象声词。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弄:摆弄

8.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9.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0.零:落下。

11.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12.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3.脉脉(mò 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14.素:白皙。

15.涕:眼泪。

16.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17 .间(jiàn):相隔。

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篇2:《迢迢牵牛星》古诗赏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是中国一个充满神气色彩的古典故事。牵牛星即,在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座的名称,可就因为这种传说成为了人们羡慕而又伤感的神仙眷侣。

首先诗篇用字恰到好处,从“皎皎”、“纤纤”我们可以想到织女的美貌——“静女其淑”吧。每一句诗词都押韵,使诗本来的意境又有了新的升华。其次短短的五十个字却写出了一种由悲和泪交织而成的感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难道“迢迢”的只有“牵牛星”;“皎皎”的只有“河汉女”吗?前者“迢迢”不正说明后者从未断过的思念吗;后者“皎皎”不正映衬前者每到夜深人静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那份苦楚吗?挺喜欢“脉脉”这个词语,将伤感似乎委婉却又直接的宣泄出来。“斜昏脉脉水悠悠”同样的伤感,同样的意境,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刻苦铭心……

关于他们有太多的眼泪需要我们去流,感情需要等待、交流、付出……试想古代,牛朗好比流落在千里之外的不归之人,织女则是一位美貌思妇。那种复杂而又多味的情感岂可能简简单单的就表达出来?然而此时最怕,的就是思念,就是等待。内心是多么的寂寞:也许是“肠断白蘋洲”的伤痛,也许“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了吧……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她选择等待!为爱等待!她的泪如雨般的洒落,因为太多美好的回忆又重新飞过她的脑海。她曾经为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放弃了一切,放弃了所有,她在等待!她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是别离,但她相信她的等待!

有人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但!浩瀚的“银河”又怎可能“清且浅”?她也想迈步踏过银河,可她发现一切都是徒劳的,也是没必要的。因为他们的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彼此相伴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所以即使一水相隔,也阻隔不了他们的情意,即使“脉脉不得语”,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只要彼此都好,一切也就够了。秦观在《鹊桥仙》也有这样的感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是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篇3:《迢迢牵牛星》古诗赏析

迢迢牵牛星⑴

迢迢牵牛星⑵,皎皎河汉女⑶。

纤纤擢素手⑷,札札弄机杼⑸。

终日不成章⑹,泣涕零如雨⑺。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⑻?

盈盈一水间⑼,脉脉不得语⑽。

作品注释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tiáo):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3、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河汉,即银河。

4、擢(zhuó):摆弄的意思。素:白皙。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5、札(zhá)札:这是一个象声词。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弄:摆弄。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6、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7、涕:眼泪。零:落下。

8、去:间隔。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能有多远啊?

9、间(jian第四声):隔,之间。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0、脉脉(mò 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白话译文

(看那天边)遥远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创作背景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作品鉴赏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此诗描写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篇4:《迢迢牵牛星》古诗赏析

迢迢牵牛星,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

盈盈一水间,

皎皎河汉女,

札札弄机杼。

泣涕零如雨。

相去复几许?

脉脉不得语。

重点字词解析

①迢迢:遥远。瞳皎:光明。②擢:摆动。扎扎:机织声;机杼:织布的梭子。③章:布帛上的绞理;零:落。此句意: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只是哭泣。④此二句意:银河水清又不深,牛女二星相距也不远。⑤盈盈:水清浅的样子;脉脉:古情相视的样子。此二句意;牛女只一水之隔却相望不得语。

赏析鉴赏

本诗是借助古老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反映爱情生活的诗篇。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记载是《诗经》,写织女对心中人恋念。本诗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更具体了故事的情节,更加突出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之哀怨,而且感情描写更细腻,艺术手法更完美,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

诗篇开头,由牵牛星引出河汉女,“纤纤擢索手,札扎弄机杼”引出织女织作的场面,但这并不是本诗叙写的重点,“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句承上启下进行过渡,一下子将孤独、哀怨、痛苦、不幸的织女推到了读者面前,与她日夜相思的牛郎却因隔着天河而不能相见,天河水清且浅,两岸相距并不遥远,却无人给他们搭上一座小桥让二人相会,织女只能默默凝视,欲语不能,盈盈粉泪,柔肠寸断。这真是“凄凄惨惨戚戚”,让读者感慨哀叹,唏嘘不已。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久远,还在于它深刻的内涵。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表面是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而实际是抒发人世问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社会**,男子从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天上的熠熠双星及其美丽的爱情传说,极容易使久居深闺的妇人彻夜难眠,触动她们满腔的离愁别绪。本诗明写神话故事,暗写现实生活,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抒发闺妇的感伤情怀。

此外,这首诗还得力于它高超的写作技巧;

大量使用叠字,对人物进行刻画,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音乐性。“皎皎”突出织女星的光辉,使人联想到织女娇艳的容颜;“纤纤”楹言手的细长秀美,使人联想到她温柔的体态和气质;“札札”织布的声音,使人联想到织女娴熟的织技;“盈盈”写银河水的清澈;“脉脉”蕴含织女情感的丰富与专一。这些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既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又自然贴切地传达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质朴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它的写境用语好像信手拈来,没有错彩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清新自然。本诗描绘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主要得力于比兴手法的运用。垒诗通篇使用了比兴手法。全诗写牛郎织女的传说,却把现实生活中游于思妇的离别情感也融进去。每一句都不涉及自己的情事,其实处处都是写自己的感受。本诗正是由于思想内容与写作技巧的有机统一,才使得它产生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篇5:《迢迢牵牛星》古诗赏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最近学了这首诗,颇有些感受,于是乎就提笔写下了这一篇,类似误读的文。

我先介绍一下,选自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本诗是其中的第十首。本来没有题目,后人用诗的首句为题。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初读这首诗,我并不觉得他写得很好。可以说是既不像李商隐的那般朦胧而有深意,也不似柳永的那般婉约而绮丽。但老师把全诗解释了一遍之后,我就又开始了我的幻想,心思也渐渐离开了课堂。

东汉末年,中原四处战火弥漫。一位富人家的小姐,遇见了一位壮志未酬的少年,就在去年的灯会上。少年佳人就这么爱上了,无怨无悔的,无视家庭的差距。

那女子在河边与情郎定下三生誓言。定好,等战争结束,他就娶她为妻。过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女子蹙眉,可是,我爹爹反对我们的事,郎君,你说我要怎么办才好啊。

我会去参军,等我出人头地了,定带着千金来娶你!你要等我。

女子眼里充满了幸福的泪水,其实很是担心,担心郎君你就这么一去不回,再无归期。

明日我就收拾行囊,去投靠义军。你会来吗?

一定会来。

我想后来,那女子的父亲应该是把她囚禁在家里,不让她出门了,就这样脸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吧。想想也是的,有哪个富贵人家会让女儿嫁给一个生死未卜的穷人呢?我想有人一定会奇怪,为什么我就肯定那女子是富人呢?证据是肯定有的,“纤纤擢素手”,“纤纤”的意思很明确,纤细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想想看,若不是有钱人家的女儿,手可能那么好吗?而且,这一句的完全解释是“织女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看看,柔美雪白的手,保养的多好啊!现在的人都不一定能有那么好的手呢!咳咳……偏题了。还有,既然她是织女,那人肯定是牛郎了,既然是牛郎家境也就一定不是那么富裕的,当然也不至于到只剩牛的样子……应该是平民老百姓这样吧。

这首诗,我觉得有些哀怨吧,“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这句就像在埋怨谁似的,就像一女子埋怨着情郎,你我不过一水之隔,为何你不能与我见面?当然,这也可能是男子用女子的角度写的,这点我也不反对的。

其实,我觉得要是让一个千金小姐和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人在一起,一定不会幸福的吧?千金小姐什么都不会做,那双柔美雪白的手也会慢慢变粗变老吧?要是那男人出人头地了,还不知会不会回来找她呢,说不定会上哪里去风流快活吧?总之,我觉得要是那个女子嫁给那个男人一定不会幸福的,毕竟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几句诗,几句话就能幸福一辈子的。

有时候,爱情显得那么苍白……

篇6:古诗之《行行重行行》审美赏析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走啊走啊不停地朝前走, 和你就这样生生人间分离。

我们相隔已经有千万里, 各自分在天的这头和那头。

道路险阻啊多么地迢遥, 想要见面又知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依旧恋着北风, 南鸟北飞还会筑巢南枝头。

分离的时间那么地长久, 衣服宽大变得越来越消瘦。

难道是浮云遮住了太阳, 远方的游子才不想回家乡。

想你使我的心变得苍老, 又是一年眼看快要到年关。

许多的心里话不说也罢, 只愿你保重自己不受饥寒。

乱世里,别离是寻常的事,往往一别,再也难见。

我常想,东汉末年,文人们内心所承受的哀伤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深重。末世的仓惶,是生命里躲不掉也逃不开的郁结,经历了千回百转的纠结和消解,他们轻轻地一声叹息,往往都滤去了所有的浮华和伤重,以最素朴的句子来诉说最深的哀伤。

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有一个乱世隐现在诗句的背后,我们似乎可以想见,汉灵帝、桓帝期间,卖官鬻爵、外戚宦官交替把握朝政,那些中下层文士们,求宦无门。选举征辟的制度,让知识分子背井离乡,抛妻别子,可仕途之路早已经被严严地堵塞了,他们处于极端的苦闷彷徨中。

游学?游宦?还是流亡他乡?

要走的路很长很长,“行行重行行”,脚步应该是无比的沉重,身心也是无比的疲惫,身后,是一个妻子的无望的牵挂,她用了“生别离”几个字。这是说心里知道是永远的别离,可能此生渠会无缘。

乱世里,且不说道路迢遥,风霜冷暖,单是兵连祸结,烽烟四起,哪里会有安全可言?再加之饥寒劳顿,疾病灾难,万里之外,只能让牵挂的人,作了最坏的打算。

两个人分别有万余里,各自在天涯,道路险阻漫长,谁知道哪一天才能见到呢?谁知道哪一年才能见到?谁知道这一生,还能不能见到?

同样是乱世,晚唐的李益也有一首诗《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重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离乱之前,外弟还是小孩子,经历了十年的动荡,外弟长大了以后,两个人在旅途中重逢,初见而惊,心下应该有所揣测,但不敢相认,毕竟隔了长长的十年,于是相互“请教台甫”,而当对方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不免心中感伤惊动,沧海桑田,又遇旧日亲颜,而对方已经由一个小孩子长成了大人,人世几度冷暖变迁。说不完的话,可是,明天之后,又要独自走在巴陵道上,那时候,和外弟又隔几座秋山了啊?

似乎是普通的叙事,普通的相见和别离,但中间隔着离乱,隔着人世不可知的凶险,隔着迁徙流离的苦难,隔着人间沧海沉浮的世事,那一份还能够相见的悲悯和辛酸,让人忍不住唏嘘泪落。

然而,有多少乱世中的别离,隔着十年的时光还能够相见的呢?生逢乱世,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许多的事无法预料,许多的人无法挽留,男人们选择背井离乡,东飘西荡。凄伤如深秋的郊外,落了一地的枯叶,踩上去便是彻彻底底的一地碎响,无法收拾。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北方的马即使来了南方,却仍然会依恋北风,南方的鸟儿即使飞往北方,仍然会筑巢在向南的树枝上,游子,即使身在万里之外,心里思念的仍然会是自己的家乡。思乡是免不了的伤。

曾经看过宋代的王禹偁的一首《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前面的几句写得虽然好,但不见得能够超过唐人,“诗必盛唐”,唐代把能够写的诗基本都写完了,到了宋代,词开始崭露头角,诗似乎不再是主角了。然而,仍然有好诗。

第一次读“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心里一紧,有时候,就是这样,本来兴致勃勃,菊花初开,郊野空阔,万壑松语,斜阳青峰,秋天的山野,色彩绚丽,棠梨的叶子嫣红如胭脂,荞麦也花开如雪,最是身心沉醉的时候,忽然,就会感到一酸,那村桥,那原树,多么像自己的家乡,于是,满山遍野的思乡,满山遍野的惆怅。

离乡之后,很容易生长出遍身的敏感的触角,王禹偁如此,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有时候突然在街角,看到一个酷似母亲的身影,有时候是璀璨的灯火中,恍惚怀疑是在奔着回家的路,有时候突然听一曲萨克斯《回家》,有时候,不经意撞上家乡的熟人。思念便无边无际,蔓延进心间。

篇7:古诗之《冉冉孤生竹》审美赏析

古诗十九首之《冉冉孤生竹》审美赏析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该诗或云是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作。然细玩诗意,恐不然。或许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此诗也表现了主人公对于感情含蓄的表达,可以看出古代女子的婚姻观和爱情观。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赏析】:此诗或云是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作。然细玩诗意,恐不然。或许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样子。这显然是女子的自喻。“泰山”即“太山”,大山之意。“阿”是山坳。山是大山,又在山阿之处,可以避风,这是以山比喻男方。《文选》李善注曰: “结根于山阿,喻妇人托身于君子也。”诚是。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和女萝是两种蔓生植物,其茎蔓互相牵缠,比喻两个生命的.结合。《文选》五臣注:“菟丝女萝并草,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从下文看来,菟丝是女子的自喻,女萝是比喻男方。“为新婚”不一定是已经结了婚,正如清方廷珪《文选集成》所说,此是“媒妁成言之始”而“非嫁时”。“为新婚”是指已经订了婚,但还没有迎娶。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这还是以“菟丝”自喻,既然菟丝之生有一定的时间,则夫妇之会亦当及时。言外之意是说不要错过了自己的青春时光。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从这两句看来,男方所在甚远,他们的结婚或非易事。这女子曾企盼着,不知何时他的车子才能到来,所以接下来说: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首诗开头的六句都是比,这四句改用赋,意尽旨远,比以上六句更见性情。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四句又用比。蕙和兰是两种香草,用以自比。“含英”是说花朵初开而未尽发。“扬光辉”形容其容光焕发。如要采花当趁此时,过时不采,蕙兰亦将随秋草而凋萎了。这是希望男方趁早来迎娶,不要错过了时光。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此两句意思相近。

最后二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张玉谷说:“代揣彼心,自安己分。”诚然。这女子的疑虑已抒写毕尽,最后遂改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谅必坚持高尚的节操,一定会来的,那么自己又何必怨伤呢?

【古诗之《迢迢牵牛星》审美赏析】相关文章:

1.古诗迢迢牵牛星

2.迢迢牵牛星赏析

3.迢迢牵牛星原文及赏析

4.迢迢牵牛星翻译

5.迢迢牵牛星教案

6.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

7.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

8.迢迢牵牛星拼音版翻译

9.古诗之《客从远方来》赏析

10.古诗赏析

下载word文档
《古诗之《迢迢牵牛星》审美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