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调笑令·暮春》
“囍雨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调笑令·暮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调笑令·暮春》,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调笑令·暮春》
《古调笑令·暮春》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古调笑令·暮春》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古调笑令·暮春》原文
双燕。双燕。飞过柳梢不见。旧时王谢堂前。回首斜阳暮烟。暮烟暮烟烟暮。芳*落花满路。
《古调笑令·暮春)》作者简介
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篇2:古调笑令 暮春,古调笑令 暮春邵亨贞,古调笑令 暮春的意思,古调笑令 暮
古调笑令 暮春,古调笑令 暮春邵亨贞,古调笑令 暮春的意思,古调笑令 暮春赏析 -诗词大全
古调笑令 暮春作者:邵亨贞 朝代:元 体裁:词 双燕。双燕。飞过柳梢不见。旧时王谢堂前。回首斜阳暮烟。暮烟暮烟烟暮。芳*落花满路。
篇3:描写春天古诗句
1、春天来到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上。春姑娘好像一只小蜜蜂。每天给它一些温暖,给它送来美妙的歌声,优雅的舞蹈。娇羞的花儿,忍不住笑了,开得十分漂亮。
2、春天来了,小树发出了新芽。树叶经过了冬天的孕育,现在终于发出了新芽。柳树也长出了嫩芽,芽嫩绿嫩绿的,长满了枝条。风一吹,仿佛一位婀娜多姿的姑娘正翩翩起舞。
3、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从我们头顶掠过,一只大蜜峰正落在一朵金黄的迎春花上,好看的蝴蝶飞舞在花丛中。春天到了,它们忙碌着,不辜负这大好时机。
4、春天来到了冰冻的河流上,一轮红日给河流温暖,帮助河流把覆盖着的冰块融化掉。慢慢的,河水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流得畅快,奏着“河水奏鸣曲”,叮咚叮咚响,仿佛在好像春姑娘表示感谢。
5、都说春天是花的海洋。粉色的淡雅,白色的端庄,红色的热烈,紫色的深情,泼泼洒洒,浓浓烈烈。一朵朵花,把春天的朝气蓬勃都开出来了。
6、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样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而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母亲就好像大地,母亲生下我们,我们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来过。
7、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它们全身嫩绿嫩绿,远看好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春风一吹,它们就左右摇摆,好好像在给春风点头呢,有趣极了。
8、春来了,给大地又换上了绿衣裳,从表到内都焕然一新。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的山坡上,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它们嫩嫩上午,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好像一个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簌,给陡峻的山坡点缀上新的绿意。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好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9、淡黄的阳光轻洒在身上,没有夏日的热情,没有秋日的悲艳,更没有冬日的感伤。温柔地抚摸着心中那小小的梦想,忘却“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承诺;抛开“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惆怅;脱去“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桀骜华裳。春天,我是否也该沉浸在这段暂得希望里?当冬天的严寒渐渐退去,春悄悄地到来了。山坡上的积雪渐渐融化,慢慢地露出青山一角,雪水顺着泥土流下来,唤醒了沉睡在地里头的所有生物。布局鸟欢快地歌唱着,自由地飞舞着,飞向森林,飞向城市,想世界宣告春天的到来。对于痴醉于春天的人来说,今年的春天或许有些残酷,来不及欣赏阳春三月的'青草初绽,冰雪消融。梨花带雨,樱花飞扬的盛春四月又要和我们擦肩而过。好像流水从指尖东去,让我这不爱春的人也倍感痛惜。
10、是谁在春意稍褪的时候唱起黑色的挽歌,是谁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守望白色的村落,我的水银,我的烟火,还有我长满鸢尾的黑色山坡,这些永远不肯愈合的温柔伤痕,只有在绿树林花那一抹重比一抹的春色的感染下,才肯悄悄逝去。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隐藏在寂寞华裳下所萌动的生命力。
11、春天来了,顽皮的小草们从泥土里钻了出来,绿油油的脸蛋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无论在小山上,还是在宽阔的街道旁,你都会看见小草的身影。如果在小山上,你会看见小草好像绿毯似的出现在你的眼前,你一定不忍心踩在上面。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
12、春天来到了正要吐丝的柳树上。春姑娘好像一个温柔的妈妈,她陪着小柳树一起聊天,并给小柳树充足的阳光、空气、水份,为它梳妆打扮,柳树变得更加婀娜多姿了,让其它的小树都另眼相看。
13、我爱春天,我爱闻到花儿的芳香,看到大树的新绿,听到小乌的欢唱。我爱春天,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新的希望!春天的景色太美了,春天里人们的心情更美。佝偻了整整一个冬季的腰板挺直了,欢快的笑脸充满着希望。公园里又热闹起来了,照相的青年人,钓鱼的老人,捕捉昆虫的小朋友,一个个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流连忘返。
14、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里鸟语花香,春天里充满生机。难怪很多诗人和作家会赞美春天,画家会以手中的画笔来描绘春天。这真是一个春天!这样的春天怎么会不令我们赞叹呢?花儿们竞相怒放,红的好像火,白的好像雪、粉的好像霞,五光十色。山上的桃花远远望去好像云霞。花儿们给世界穿了一件花衣裳,漂亮极了。
15、校园里,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鲁象。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淡黄色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天慷概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大自然五彩缤纷————青草如绿波,桃花如人面红,葵花金灿灿,玉兰花洁白无暇。成群结队的画眉好像迎接队似的蹲在枝头。桃树,梨树艘仿佛披着自身的芳香所熏醉了,芒果花开得如满天的繁星。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
16、果园里,报春花开的一簇一簇的,桃花、杏花、樱桃花竞相开放。它们争奇斗艳,红得如火、粉得好像霞、黄得赛金、白得似雪。果园到处散发着迷人的清香,令人陶醉。
17、春雨沙沙地下着,有如绣花针,有如牛毛。河面的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河水中,一只只小蝌蝌顽皮地游着,好好像在找它的妈妈,可爱极了。
18、美丽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美丽的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好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醒过来。
19、河两岸新生的草笑眯眯的,好像是和低着头蒲公英说悄悄话。草地边,一棵棵、一行行的杨树、槐树……枝条绽出嫩绿的叶芽,舒展着娇嫩的身躯,迎着温暖的春风快活地生长着。远处柳树垂下的柔软如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动下,在空中轻轻摇摆,远远望去好像一团团随风飘的烟。
20、春天,不好像夏天那样热情奔放,也不好像秋天果实累累,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更不好像冬天晶莹剔透,但春天是温柔的,醉人的。我爱你,春天!
篇4:描写春天古诗句
描写春天古诗句100句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诗句出自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诗句出自崔护《题都城南庄》
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诗句出自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4、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诗句出自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诗句出自志南《绝句》
6、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诗句出自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诗句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诗句出自杜甫《绝句二首》
9、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诗句出自刘方平《春怨》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诗句出自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____诗句出自李白《清平调·其一》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诗句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诗句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____诗句出自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诗句出自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6、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____诗句出自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诗句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诗句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诗句出自王维《鸟鸣涧》
2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诗句出自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诗句出自朱熹《春日》
2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诗句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
2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诗句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诗句出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2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诗句出自杜甫《绝句》
26、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____诗句出自杜牧《赠别》
27、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____诗句出自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诗句出自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诗句出自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3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诗句出自杜甫《春夜喜雨》
31、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____诗句出自杨巨源《城东早春》
32、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____诗句出自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3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____诗句出自宋祁《玉楼春·春景》
3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____诗句出自朱熹《春日》
3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诗句出自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诗句出自王安石《元日》
37、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____诗句出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____诗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
3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诗句出自杜甫《绝句二首》
40、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____诗句出自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41、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诗句出自陆凯《赠范晔诗》
42、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____诗句出自秦观《春日》
4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____诗句出自王维《相思》
4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诗句出自杜甫《春望》
4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____诗句出自叶绍翁《游园不值》
46、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____诗句出自晏殊《破阵子·春景》
4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诗句出自高鼎《村居》
48、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____诗句出自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49、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____诗句出自苏轼《蝶恋花·春景》
5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诗句出自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诗句出自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52、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____诗句出自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5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____诗句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54、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____诗句出自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5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____诗句出自杜牧《江南春》
56、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____诗句出自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57、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____诗句出自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58、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____诗句出自卢纶《长安春望》
59、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____诗句出自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60、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____诗句出自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6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____诗句出自杜甫《春夜喜雨》
6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诗句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
6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诗句出自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6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____诗句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65、春日游,杏花吹满头。____诗句出自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6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诗句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
67、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____诗句出自韩愈《晚春》
68、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____诗句出自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69、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____诗句出自晏殊《玉楼春·春恨》
70、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____诗句出自陶渊明《四时》
71、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____诗句出自周朴《桃花》
72、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____诗句出自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7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____诗句出自武元衡《春兴》
74、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____诗句出自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5、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____诗句出自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76、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____诗句出自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7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____诗句出自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78、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____诗句出自戴叔伦《苏溪亭》
7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____诗句出自王维《鸟鸣涧》
80、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____诗句出自李华《春行即兴》
8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____诗句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82、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诗句出自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83、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____诗句出自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84、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____诗句出自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85、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____诗句出自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86、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____诗句出自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87、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____诗句出自苏轼《蝶恋花·春景》
88、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____诗句出自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8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____诗句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9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____诗句出自刘方平《夜月 / 月夜》
91、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____诗句出自杜荀鹤《怨》
92、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____诗句出自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93、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____诗句出自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9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诗句出自韩愈《晚春》
95、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____诗句出自李白《山人劝酒》
96、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____诗句出自杜甫《曲江二首》
97、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____诗句出自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98、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____诗句出自王令《送春》
99、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____诗句出自杜甫《春日忆李白》
100、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____诗句出自张栻《立春偶成》
篇5:描写春天的诗句——《暮春送别》
《暮春送别》原文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暮春送别》译文
花飞卉谢,叶茂枝繁,朋友出了京城,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古今之情都在其中。远行之人切莫听这宫前的流水,流尽年华时光的正是此种声音。
《暮春送别》赏析
历来送别诗多言离愁别恨,甚至涕泗交流。韩琮此诗则匠心独运,撇开柔情,着重摛“古今情”。这就不落俗套,别具新意。
“绿暗红稀出凤城”。序值春杪([miǎo]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已是叶茂枝繁,故说“绿暗”;也已花飞卉谢,故说“红稀”,这是暮春时节的景象,也照应了诗的标题。诗人选用“暗”、“稀”二字,意在以暗淡色彩,隐衬远行客失意出京,气氛沉郁,同时表达了诗人悲伤的心情。“凤城”,指京城。友人辞“凤城”而去,作者依依惜别,心情很不平静。 “暮云楼阁古今情”。当此骊歌唱晚,夕阳衔山之际,引领遥天,“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悠然联想李、杜二人的深情;瞻望宫殿(“楼阁”一本作“宫阙”),“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油然兴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感慨。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也将慨然勾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惆怅。总之,作者此时脑际翻腾着种种激情──契阔离别之情,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壮志未酬之情,而这些复杂交织的心情,又都从魏阙洒满斜晖的暮景下透出,隐然有夕阳虽好,已近黄昏,唐室式微,摇摇欲坠之感。历代兴亡,茫茫百感,一时交集,萃于笔端,俱由这“古今情”三字含蕴了。
还是这个“古今情”逗出了三、四句的抒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行人”指面前送别的远行之人。“宫前水”即浐水。浐水源出蓝田县西南秦岭,北流汇诸水,又东流入灞水,浐灞合流绕大明宫而过,再入渭水东去,故云。这“不舍昼夜,逝者如斯”的宫前水,潺潺,湲湲,充耳引起远行人的客愁,所以诗人特地提醒说:“行人莫听宫前水”。“听”字表明不忍听又无法不听,只好劝其莫听,何以故?答曰:“流尽年光是此声”。古往今来,多少有才之人,为跨越宫前水求得功名,而皓首穷经,轻掷韶华;古往今来,多少有为之人,为跨越宫前水干禄仕进,而拜倒皇宫阶下,屈辱一生;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有志之人,驰骋沙场,立下不朽功勋,终因庸主不察,奸臣弄权,致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空死牖下。正是这条宫前水,不仅流尽了千千万万有才、有为、有志者的大好年光,而且也流尽了腐朽没落、日薄西山的唐王朝的国运。正如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说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词汪茫,韩诗杳渺,其长吁浩叹,则异曲同工。
这首送别诗之所以不落窠臼,而写得蕴藉含蓄,凝重深沉,在于作者排除了歧路沾巾的常态,把错综复杂的隐情,友情,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一古脑儿概括为“古今情”,并巧妙地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衰飒形象掬出,收到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诗的结构也是围绕“古今情”为轴线,首句蓄势,次句轻点,三、四句浓染。诗意内涵深广,韵味悠长,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暮春送别》作者简介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篇6:描写春天的诗句——《满江红·暮春》
《满江红·暮春》原文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慢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满江红·暮春》赏析
稼轩词素以豪放闻名,但也不乏有含蓄蕴藉近可于婉约的篇章。盖大作家,非只有一副笔墨,他们可据内容的不同、表达的需要,倚声填词,更迭变换,犹若绘事“六法”的所谓“随类傅彩”。按词谱,《满江红》用仄韵,且多穿插三字短句,故其音调繁促起伏,宜于表达慷慨激昂的感情,豪放词人也乐于采用,岳武穆“怒发冲冠”一阕可作楷模标本。然而此前,贺方回已用此调填写了以“伤春曲”为题的词,抒发深婉纡曲之情,但是承其传统者,则是辛稼轩。
此词,抒写伤春恨别的“闲愁”,属于宋词中最常见的内容: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也是长调最常用的章法。既属常见常用、那么易陷于窠臼,但是仔细体味该词,既不落俗套,又有新特点,委婉,但不绵软;细腻,但不平板。作到这一步,全赖骨力。具体地说每句之中,皆有其“骨”,骨者,是含义深厚、分量沉重,足以引人注目的字面;由骨而生“力”,就足以撑住各句,振起全篇,“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此句中,“江南”二字为骨。此二字与题目联系起来,则可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江南早春,风光绮丽,千里莺啼,红绿相映,水村山郭,风展酒旗,及至暮春三月,花开树生,草长莺飞。引发繁衍之外,“骨”的另一作用,乃显示其“力”,由“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可见。此句中“狼藉”二字为其骨。由此二字,读者仿佛感受到一股猛烈狂暴的力量。与之相比,孟浩然所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显得平易,李清照所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只觉婉转,而此处“狼藉”二字富有的骨力清晰可见“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株渐觉清阴密”,其骨在“暗随”与“渐觉”二处。此二处,“骨”又显示其劲韧之性,实作“筋”用。作者将“绿肥红瘦”的景象,铺衍为十四字联语,去陈言,立新意,故特意在其转折连接之处,用心着力,角胜前贤。“暗随”,未察知也:“渐觉”,已然也。通过人的认识过程表示时序节令的推移,可谓独运匠心。“算年年”
以下数语,拈出刺桐一花,以作补充,变泛论为实说。“寒无力”三字,颇为生新惹目,自是“骨”之所在。寒,谓花朵瘦弱。故无力附枝,只得随风飘落,不而清阴绿叶之盛壮,若得以耀威于枝头。寒花与密叶之比较,亦可使人联想倘能结合作者的处境、心绪而谓其隐含君子失意与小人得势之喻,似非无稽。就章法而论,此处隐含的比喻,则是由上阕写景转入下阕抒情的过渡,唯其含而能隐,故尤耐人寻味。
下阕,假托不能与所思美人相见而抒写内心的愁苦。“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四个短句,只为点出“闲愁”二字,闲愁,是宋词中最常见的字眼,而其含义亦最不确定,乃是一个“模糊性概念”。词人往往将极其深重的感受,不易名状、难以言传的愁绪,笼统谓之闲愁。读者欲探究其具体含义,使其“模糊性”变得清晰,则必须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其他的有关资料进行考察,差不多就能作出合乎情理的推断。作者此词中所谓的闲愁,当是由于自己不为南宋朝廷重用,复国壮志无从施展,且受投降派的忌恨排挤,进而而产生的政治失意。以此推衍而下,“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则痛恨奸侫之蜚语流言、落井下石之意。“尽素”、“绿云”一联,以美人为象征,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然而,信息不来,踪迹全无,希冀仅存一线,愁肠依然百结,而“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的结尾,也就顺理成章了“谩”字是语气副词,表义甚是灵活,此处与“浑”字近,犹言“简直”、“真个”。“平芜碧”,可与欧阳修的词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参看,意谓即便上得高楼,举目遥望,所见的恐怕已是满川青草了。稼轩《摸鱼儿》有“天涯芳草无归路”之句,亦可参观,意谓归路已为平芜所阻断,最终不能与意中人相见了。
比兴寄托,乃风骚之传统,宋人填词,也多是继承这种传统,该词就是如此。而词人命笔,每托其意于若即若离之间,致使作品带有“模糊性”的特点。
此种模糊性,非但无损于诗歌的艺术性,有时且成为构成诗歌艺术魅力的因素,越是模糊、不确定,越能引人求索耐人寻味。此种貌似奇怪的现象,正是诗歌艺术的一大特点。就读者之求索而言,倘能得其大略,即当适可而止;思之过深,求之过实,每字每句都不肯放过,则会认定处处皆有埋藏,又难免要捕风捉影,牵强附会。
《满江红·暮春》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调笑令·暮春》】相关文章:
1.调笑令韦应物
10.优美春天的古诗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