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的论文
“Iv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的论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的论文,希望您能喜欢!
篇1: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的论文
关于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的论文
摘 要:诗词与音乐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诗词是以文字为载体,通过视觉,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而音乐是以声音为载体,通过人的听觉,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当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时:诗词以文字的形式将音乐加以记述、描绘呈现给人们;音乐则通过演奏音乐声音的方式
关键词:音乐艺术论文发表,发表关于音乐的论文,艺术方面的论文投稿
诗词与音乐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诗词是以文字为载体,通过视觉,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而音乐是以声音为载体,通过人的听觉,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当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时:诗词以文字的形式将音乐加以记述、描绘呈现给人们;音乐则通过演奏音乐声音的方式将诗词表演给听众。琵琶是我国最为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音色优美,左右手演奏技巧繁多,是民族器乐中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乐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琵琶及琵琶表演的诗词、诗歌。根据我国当代琵琶教育学者庄永平在所编著的《琵琶手册》中统计,仅唐代诗词中出现的与琵琶相关的、并且较为有名的诗词作品就有近百首余首。这其中有描写琵琶演奏者的,如《诉衷情·小莲初上琵琶弦》;有描写诗词曲和歌调方面的,如《琵琶行》、《琵琶歌》等。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了《琵琶行》、《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等多篇与琵琶有关的诗词。从这些古老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琵琶演奏艺术在中国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的。在众多的歌咏琵琶的诗词中,以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最具代表性。本文以唐诗《琵琶行》和琵琶协奏曲《琵琶行》为例,来分析诗词与音乐的结合。
一、唐诗《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里所描述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夜晚在船上聆听一位长安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自身不幸遭遇的故事。诗中对琵琶的表现形式、演奏技法、乐人、乐音、乐境等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琵琶那千变万化的旋律音响的丰采,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首叙事诗,更是一首音乐诗。因此唐诗《琵琶行》无论是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还是在音乐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琵琶行》中白居易细腻地刻画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术和琵琶乐曲的动人音响,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使音乐更加形象、生动,不得不让我们惊叹诗人深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才华。
这首流传千年的文学作品中,它把对音乐音色的特性的表现描述得入木三分:“在‘转轴拨弦三两声’的校弦试音后,接着以‘未成曲调先有情’来突出一个‘情’字。而‘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则以《霓裳》与《六幺》的弹奏过程,带出‘低眉’的神态和‘续续弹’的节奏以及‘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的思想感情”。接下来的十四句连续使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莺鸣”、“冰泉”、“银瓶破”、“铁骑突出刀枪鸣”、“裂帛”等大量的、形象生动的比喻,极其形象地描写了琵琶演奏的音响效果的变化:从急骤到轻柔;从流畅、明亮到伤感、悲切;从无声再到激昂的音乐过程。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通过形象生动精细的比喻让读者一下就听觉化、视觉化、具体化了。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写到:“艺术节奏在小说作品中的安排不仅表现为对于生活运动的特点的忠实,对生理心理特点的把握,而且有着发挥小说作品的审美力量的鲜明作用;浓、淡、冷、暖、高、低、疾、徐等等有规划的组合,相映成趣,增强了吸引读者的力量”。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把琵琶演奏过程中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乐音的变化、乐曲中不同的演奏音响效果和音乐的乐境等都表达得生动、传神,令人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二、琵琶演奏技法在唐诗《琵琶行》中的表现
在唐诗《琵琶行》中除了描述了琵琶的音乐特征外,还有不少对当时琵琶演奏技法的描述,如“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此句诗人分别描述了琵琶的左、右手指法和当时流行的琵琶乐曲,由此可得出,在唐代琵琶艺术在演奏方面已有了其一套基本的演奏指法和演奏型的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七个字,简单概括了琵琶演奏的基本指法与技巧,诗中所说的“拢”与“捻”这两个动作指的是左手两种按弦指法:“拢”,现称为推,即左手指尖在“相”或“品”上按弦并向里推;“捻”,现称为“吟”或“揉”,即左手指尖把弦按在“相”或“品”上并指尖左右揉动,使弦上发出波浪型的余音。“拢”和“捻”这两种左手指法,多用于表现细腻婉转柔美的情调,使旋律更富有歌唱性。“抹”与“挑”,则是指右手的指法。“抹”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弹,即用右手食指在琴弦上自右向左弹弦发出琵琶的声音;而“挑”和现在的说法相同,是用右手大指自琴弦的左向右挑弦发音。这两种指法是琵琶右手指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在“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句子中的“当心画”这歌动作也是右手的一种指法,可以理解为如今琵琶演奏中的“扫弦”,即右手食指快速有力地从四弦到一弦弹过,四条弦如同一声发出,有强烈的和声效果,常用来表现激昂的音乐情绪,这首诗中用此技法来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怒之情。“从拨弦到掩抑,从续续弹到拢捻抹,从错杂弹到声暂歇,从声迸发到裂帛声,整个乐曲时而强音冲天,时而低咽如鸣,这是根据琵琶声的本身特点所作的艺术描述,从而形成了诗的节奏”。诗人对这些琵琶技巧的描述不光生动的描绘出琵琶女炉火纯青的演奏技术,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琵琶演奏技法的发展,说明那时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力十分丰富,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雅俗共赏的乐器,对盛唐歌舞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琵琶协奏曲《琵琶行》对唐诗《琵琶行》内容的表达
琵琶协奏曲《琵琶行》是我国当代作曲家张晓峰先生根据白居易这一同名诗篇所创作的一首琵琶协奏曲。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成功地用音乐再现了原诗中精细的描绘及深刻的意境。
全曲由《引子》、《忽闻水上琵琶声》、《说尽心中无限事》、《江州司马青衫湿》、尾声《月白江心》五个部分组成。乐曲表达了诗 人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自己遭遇被贬的悲愤。此作情景交融,颇具感染力。
乐曲的引子部分,由琵琶与萧演奏出自由散板的旋律,悠扬的乐声由远而近,古筝的刮奏如流水般,描绘了一幅“得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
《忽闻水上琵琶声》:乐队以慢速奏出《琵琶行》的主题,曲调明亮,它打破了引子中琵琶与萧落寞的氛围,在数十小节乐队演奏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旋律亦如诗似画,曲调委婉而优美,乐队与琵琶独奏间此起彼伏的呼应,犹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的情景。
《说尽心中无限事》:此段旋律是由四声空弦音起声,后四个泛音将空弦音艺术化处理。简单的四个音符就将诗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营造了出来。在接下来的旋律里,音乐在情绪上分几个层次,它们体现在不同的段落中:第一部分是一个弱进的主题,带有追忆色彩,好似琵琶女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似诉平生不得志”。当慢起渐快的句子转变为突快时,它预示了音乐第一个高潮的到来,此时追忆色彩的主题转变为放声的高歌,琵琶女对诗人敞开心扉,用琴声“说尽心中无限事”。在乐曲第一次音乐高潮后,加入古筝旋律的过度,运用多种琵琶指法与轻快的旋律,刻划了诗中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风流的教坊生涯。之后速度一步步加快,紧接着的琵琶与乐队间的配合使音乐的情绪不断地高涨,最后在定音鼓音的烘托下,琵琶女的叙述变成对封建社会及一切人间不平的血泪控诉,用琵琶独特的扫弦技法描绘出琵琶女的愤慨和不平,演奏者的心境被描摹得淋漓尽致。
《江州司马青衫湿》:此段落以摇指再现了琵琶女的主题,更加深沉悠长;二胡悠缓的独奏,恰似诗人的感叹。继而旋律连续的上下行模进,随后琵琶和乐队的交替奏鸣,犹如琵琶女和诗人的对话,听完琵琶女的哭诉后,诗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尾声《月白江心》是引子主题的再现。音乐又回到了开始时的意境,“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最后四声泛音如余音一般缭绕,一曲虽终,而其音乐魅力却并役有消失,“此时无声胜有声”,它留给听众的是无限回味的空间。
在欣赏或演奏琵琶协奏曲《琵琶行》时,就能发现唐诗《琵琶行》中的每一句诗都能在乐曲中找到对应的乐句,这首琵琶 协奏曲成功地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与现代作曲技术相结合,达到了高度的融合统一。一首唐诗《琵琶行》,运用简短的文字再现出丰富多变的音乐形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中描述千变万化的琵琶技法、乐音和琵琶女叹息不平的心境,使得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亲闻其声;而琵琶协奏曲又以唐代诗词的内容为素材,将诗词以音乐的方式呈现给人们,使读者转为听者,产生双重的感官欣赏与享受,这种碰撞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艺昆.跨越时空的对话——白居易诗《琵琶行》与琵琶独奏曲《诉》[J].中国音乐,,(02).
[2]朱光潜.谈美书简[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3]吴功正.琵琶声声激越动人——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2)
篇2:李白诗词中的音乐
李白诗词中的音乐
从上古时代起,诗歌与音乐是不分家的。李白一生留下900多首诗词,他的诗词中有月亮、有酒,也有音乐。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一、绪论
从诗歌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最早都是可以和乐歌唱的。如《诗经》里的“国风”几乎都是各地的民歌。很多文学家、诗人本身就是音乐家,据《说苑》记载,孔子的弹琴技艺是相当高明的,孔子不但精通乐器,并且很看重“独唱”,《弦歌要旨序》云“孔子礼乐之教,自兴于诗始”。白居易“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好听琴》卷23)。白居易一生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喜爱音乐也善于弹琴。“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也琴兴》卷五)这是写他本人弹琴的诗。李白是我国的“诗仙”,一生留下九百多首诗词,他的诗不仅有明月、美酒、也有很多跟音乐有关诗篇,本文从中挑出几篇来进行论述。
二、器乐诗词
我国早期的诗歌都入乐,诗人写诗首先是为了供演唱,《诗经》中描写过的乐器达29种之多。其中有一部分篇章是相当成熟的乐舞诗。
笛,管乐器。竹制,有吹孔一,指孔六,近吹孔处另有膜孔,蒙以芦膜或竹膜,尾部常有二至四个出音孔。笛身小巧玲珑,携带方便,笛的音质,相当清远嘹亮,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音色,音调可以吹出多种变化。关于笛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崔豹《古今注》说:“横吹,胡乐也”。马融《长笛赋》说:“此器起于近世,出于羌中”。笛子,由西域传入,是西汉张骞通道西域时带入汉地。唐代,设置在“太常四部乐”中有笛这种乐器,可见笛在唐代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唐诗中有笛乐诗有四百零二首。如李益的“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施肩吾“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嘹亮入东家。”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塞下曲六首》其一)这首诗出自汉乐府,为唐代新乐府题,“笛中闻折柳”中的“折柳”即《折杨柳》的省称。这句表面是闻笛,实际话外有音,意味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说明了边塞生活之艰苦。笛本来为竹制,自唐起,却不拘于此,铁笛、玉笛常见。李白诗中屡见玉笛,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吹笛》)“韩公吹玉笛,倜傥留英音”(《金陵听韩侍御吹笛》)。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笛声的嘹亮悠扬,突出它传播空间的广阔。玉笛常与杨柳一起吟咏表示乡恋之情,如“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曲夜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曲,玉笛吹奏着古老的《折杨柳》离别曲调破长空而来,把惆怅的乡思洒满了全城。李白诗中还有“龙笛”,如“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是指龙笛能吹出高亢嘹亮的声音。
萧,管乐器,古时称若干竹管编成的排箫为“萧”,后世则称竹制单管直吹者为“萧”。排箫有封底、无底两种。前者称“底萧”,后者称“洞萧”。后世称竹制单管直吹者也为“洞箫”。《风俗通》说:“舜作萧,其形参差,以象凤翼”。《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萧,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李白的《忆秦娥》使用了这个典故,“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厥。”《忆秦娥》,是词牌名。顾起伦云:“李太白首倡《忆秦娥》,凄婉流丽,颇臻其妙,为千古词家之祖。”对李白的这首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首写伤别的词反映了闺中女子对旅人的思念和分离的痛苦。“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夜深人静,夜色朦胧,秦娥独自吹箫,啸声幽咽,如泣如诉。
三、踏歌
“踏歌”是中国古代的歌舞形式,连手而歌,以足踏地为节奏,故曰“踏歌”。这种歌舞形式多用于人们节日聚会时,在街头野外,手拉手,以足踏地,边歌边舞,表示欢乐的心情。《旧唐书.睿宗纪》说:“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联袂踏歌。”可见“踏歌”这种歌舞形式多用于节日,且以妇女表演为主。古代诗人描写“踏歌”的诗不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这首诗在我国妇孺皆知,由于李白的这首绝句,李、汪的友谊被传为佳话,这首诗突破送别诗的感伤格调和传统写法,使诗中的两个人物神气活现。李白诗中还有很多描写自己唱歌的诗句,如“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将进酒》)“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斟》四首其一)写自己醉舞高歌的情景,他自饮自斟,酒酣兴浓时对月高歌,明月徘徊,依依不舍,仿佛倾听自己的歌声。
四、结语
刘勰说“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说的是诗乐并重。“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汉书.艺文志》)王夫之解释说:以诗来表达意志就舒心;以歌来咏唱语言就畅快。朱谦之说:“中国自古以来的诗音乐的含有性是很大的,差不多中国文学的定义,就成了中国音乐的定义,因此中国文学的特征,就是所谓的‘音乐文学’。”
篇3:浅谈电影中的音乐论文
浅谈电影中的音乐论文
电影音乐较纯音乐而言,既有共性又有着其独特的个性。既要有独立性又要与电影的画面相统一。除了最基本的节奏、速度、旋律外,还要迎合电影中不同的故事内容、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环境,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没有了音乐,就如同一桌“满汉全席”没有放盐,看着华丽无比,其实乏味得难以下咽。电影离不开音乐的的烘托,完美的电影音乐总是与电影的情节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它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电影,把电影的内涵完全释放出来,含蓄或者强烈地抒发着电影的情感。
电影中的音乐风格就确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他可以把电影中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巧妙地刻画出来,深化观众的印象,加强电影的感染力与视觉效果,增强背景的渲染气氛。这种背景包括环境、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电影音乐有的时候还能为某一位电影人物代言,而且这样的表现是深入人心的。比如在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中,当夜幕降临诸神出场登船上岸时,演奏的是《诸神》一曲,该曲调极富日本民族的特点。无论是伴奏乐器,还是音乐的曲式,都是“日本味道”。音乐一出现就渲染了诸神出现时的神秘气氛,同时也代表着日本的民族元素。再比如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中,一声“磨剪子,抢菜刀”的吆喝,顿时让观众“闻”到了熟悉的老北京胡同的味道。
音乐是一门付诸于听的艺术。音乐也是抽象的,它也最能刻画人物的心理。在电影中,用音乐刻画人物的心理也是屡见不鲜的了。观众可以通过音乐的刻画更加深刻体会电影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最容易体会的两种心理莫过于悲伤与高兴。在电影中,白事儿与喜事儿的音乐截然相反,当电影中出现喜事时,音乐活泼欢快,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电影人物内心的欢乐与开心。当电影中奏起悲伤的音乐时,观众也能对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同身受。在电影《萤火虫之墓》中,当节子死去时,音乐缓缓响起,观众同清太的内心感同身受,对他失去妹妹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
电影音乐还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早已经深入人心。这部电影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电影讲述志愿军连长张忠发率领志愿军战士,为抗击侵略者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体现的是这群英雄对祖国的'热爱,为了保卫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电影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演绎,主题曲《我的祖国》更是深化了主题,加深了观众的印象。电影《草原英雄叫姐妹》中,音乐始终贯穿其中,辽阔的草原,疯狂的暴风雪,英勇的小姐妹? .音乐始终与影片相融合,紧扣电影主题,这部电影一直深深地留在观众的记忆中。
对电影音乐的欣赏,要同音乐与电影、剧情与画面相结合,更要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音乐诠释画面、丰富剧情的同时也起到以韵补情的作用。对电影音乐的品评与判断要注意自身的知识修养,既要有电影知识,同时又要有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要有对电影的审美观,与电影的画面、语言、镜头韵律、形象、音乐情感相结合,同时要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感悟、想象与体验等。此外,还要对音乐创作者的生平、风格等有所了解,这样才会更加深刻体会音乐创作者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当然,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积累也是必要的。比如音乐的语言,以及音乐的调式、调性、节拍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电影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及时把握音乐的走向、风格。了解对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语汇就能更加直接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电影的灵魂。
总之,不能只从某个方面对电影音乐进行赏析,要全面了解电影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加全面、更加透彻地欣赏电影音乐的奇妙之处。
篇4:古代诗词中与花的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篇5:古代诗词中与花的
朝代:宋代
作者: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篇6:古代诗词中与花的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篇7:古代诗词中与花的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篇8:古代诗词中与花的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钱氏池上芙蓉
篇9:音乐课外活动中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音乐课外活动中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要素,尤其是在音乐课外活动中,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重视音乐课外活动教学,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积极向上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音乐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以学生自愿参与为主,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普遍较高,因此需要确立正确的课外活动主题,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予以正确引导。比如,在普法舞台剧活动中,我们通过确立“法育未来,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帮助学生树立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正确导向,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树立适合自己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不断努力。
2.以学生为活动主体,锻炼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课外活动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原则,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者,活动的主体仍然为学生,活动项目的具体创意也以学生的意见为主,充分发挥其能动意识和创造力。比如在普法舞台剧活动中,舞台剧的具体形式、配乐、角色、剧本、场景、录制、剪辑等都由学生自己确定,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帮助及合理的建议,最终的决定权在学生手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3.通过活动分工配合,培养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
一项课外活动从开始到完成,短则几天,长则可能要一两个月以上,因此我们注重通过课外活动建立活动团队,引导团队成员合作分工,培养成员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团队成员的组织能力。比如在普法舞台剧活动上,团队的人员组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道具等准备工作和具体实施以及问题的解决都以团队内部协商解决为主,教师尽量少参与,从而起到锻炼学生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
4.确定合适的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活动启动时,制定合适的课程标准和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在活动开展中,以课程标准来检验活动开展的程度,以课程目标让学生明确将要达到的目的`,对于不能到达要求的学生或内容要及时予以指导,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相关领域知识。比如,在普法舞台剧活动中,针对学生撰写的舞台剧本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语言语法知识、剧本的写作方法以及各类软件或设备的用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
5.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我们注重采取适合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的多种活动形式,在活动中侧重不同的基础学科,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普法舞台剧活动就是活动形式的一种,配合语文的课程教学,学生在音乐课外活动中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该形式除了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音乐课外活动具有自愿选择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活动自主性的特点。音乐课外活动基本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它能更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外活动的个别化、个性化与课堂教学的标准化、同步化相比,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音乐课外活动没有固定的教材与课程限制,而是根据活动的目标和标准、兼顾客观条件和学生的愿望要求确定,它可以从各种途径获取资料、信息、数据,并将此作为音乐课外活动的可用资源;音乐课外活动可以与多个学科交叉,活动中学生不受学科的限制,比课堂上具有更多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充分发挥的机会。音乐和音乐课外活动其实只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工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有效地运用音乐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篇10:动画电影中音乐的运用探讨论文
动画电影中音乐的运用探讨论文
一、动画音乐的历史沿革
其一,动画默片时期的配乐。1906年,美国人斯图亚特・布莱克顿拍摄的《滑稽脸的幽默相》标志着动画片的诞生。但是受到当时动画制作技术的限制,动画片在播放时会产生大量的噪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动画制作者在放映动画片的同时配以音乐掩盖噪声。这一时期的动画中虽然出现了音乐,但是音乐没有与画面相结合。默片时期的动画片通常通过音乐特定的旋律,使画面、节奏和动作的表现性更加明显。
其二,早期动画片中的音乐。在早期动画片中,音乐和画面有了对位关系,如,音乐伴动画,音乐是在动画制作后期根据动画的节奏、内容安排的,画面和音乐相结合,音乐能够很好地渲染动画片的基调和氛围,配合动画片中人物的动作,大大增加了动画片的美感和艺术感,给人一种画面和音效完美结合的感觉。这一时期的音乐素材相对于默片时期丰富了很多。如,在动画片《死亡之舞》中,几个骷髅头随着木琴声跳动,生动地表现了骷髅头跳舞的形象,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默的视听效果。
二、动画音乐的构成因素
其一,旋律。动画片如果没有了音乐,就会减少视觉效果,失去很多的趣味性。动画音乐具有旋律、音色、节奏、和声、曲式等音乐的一般特征,但其必须与画面密切结合,以便创造感染力与影响力。如,动画片《美女与野兽》的主题曲优美动人,男女音色变化丰富,衬托得城堡里的角色更加活泼、热情;动画片《花木兰》的主题曲旋律抒情,通过移调和高音域部分的旋律发展,展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矛盾心情。
其二,节奏。音乐的节奏有快慢、强弱等变化,节奏的变化可以表达动画特有的内容。如, 《幻想曲》第一段的音乐《胡桃夹子》,刚开始的旋律是钢琴,节奏跳跃、活泼,反映了儿童五彩的梦境,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变化,出现了一位花仙子,花仙子随着音乐的重音翩翩起舞,呈现出优美动人的舞姿。
其三,和声。和声是动画电影中声音的重要类型,因此,动画片要求和声丰富。在动画片《天空之城》中,和声的运用就很有特色。影片一开始,风之神俯视着大地,轻轻一吹便把云层吹散了,主题曲《载着你》多次出现。这段音乐一开始的和声部分具有梦幻的色彩,接着管乐呈现了跳跃、灵动的旋律,给人活泼、调皮的感觉,伴随着音乐旋律,和声也由弦乐变成了大乐队演奏,这样的音乐效果完美地展现了拉普达王国的辉煌。随着影片故事的发展,音乐色彩也不断发生变化,小调性的旋律再次出现。《天空之城》中《载着你》很好地体现了和声与画面色彩的关系。
三、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在动画电影中,音乐贯穿于影片的始终,能够使影片呈现完整性、生动性、戏剧性的效果。音乐在动画电影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一,深化影片的主题。音乐能够拓展影片的深度和广度,以自身的抽象性代替一些语言和画面。音乐的风格色彩有很多,它的内容、旋律、节奏等能够对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如,动画片《宝莲灯》主题曲表现了沉香对母亲的思念,以及他的`母亲三圣母对丈夫的思念,尤其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达了沉香要找到母亲的决心与信心。 《宝莲灯》主题曲强调了“爱”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的内涵。
其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动画电影中的音乐与剧情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音乐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简化事情的经过,展现剧情的发展脉络。在动画片《花木兰》中,木兰要见媒人的时候,音乐活泼、跳跃,还加入了中国的乐器,歌词表达了木兰家人要把木兰打扮成一个贤良淑德的女人。这段音乐很好地表现了木兰家人对女孩的评判标准和对木兰今后生活的期望。
其三,抒发细腻的感情。音乐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运动,它以特有的深度和强度表达了不同的情绪,使观众了解到不一样的情感,因此,音乐能够表达故事中人物细腻的情感。在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中,有一段情节是史莱克救出了公主,他按照自己的诺言把公主交给了法克大人,之后一个人孤独地回到了自己的家。这时候响起来一段音乐 ― ―男声演唱的《哈利路亚》,音乐低沉而忧伤,表达了史莱克与公主分开后依依不舍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史莱克觉得自己配不上公主的矛盾心理。在这首歌曲氛围中,史莱克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四,渲染整部影片的气氛。很多人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主要是因为电影院不仅能够大屏幕地展现画面,更能提供逼真、动感的声音,给人们营造了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完美的盛宴。音乐在为影片营造氛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海底总动员》中美妙的海底世界片段是这样呈现出来的:首先是轻柔的钢琴声,音乐的跳动如同海面上呈现的彩色光芒,美妙的笛声与钢琴声相互配合,让观众体会到海底世界是一个宁静、美好的地方,而当尼莫被人发现的时候,音乐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充分展现了海洋生物面对人类时的害怕心理。
其五,展现影片的节奏。动画片通过剪辑手段,将音乐与画面在节奏上准确到一个画格。故事的节奏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如,在中国动画片《哪吒闹海》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先使用西洋乐器表现了一段速度逐渐加快、旋律不断上升的节奏,画面中十几个镜头快速地切换,表现了哪吒当时心中的气愤和斗争,接着,当哪吒开始自刎的时候,画面和音乐都戛然而止,镜头先凝固,接着出现快速的镜头切换,忧伤的二胡音乐响起,画面中出现一只小花鹿衔着乾坤圈慢动作地跑过来。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的准确配合,让观众充分领会了影片内容和紧张的故事情节。
结语
动画片中的音乐具有渲染气氛、深化主题、抒发情感的作用,它并不是动画片的配角,而是构成动画片的重要元素,可以与画面相互配合创造节奏,起到叙事的作用,音乐产生的听觉效果与画面呈现的视觉效果相互配合决定了影片的效果。研究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重要性,对中国动画片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采用中华民族的音乐元素,其浑厚质朴的音色能与画面有机结合,深刻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气息。民族音乐等素材的运用,不仅能增加动画片的感染力与渲染力,也能表现深邃、悠远的人文情怀,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的论文】相关文章:
2.诗词中的诗情画意
3.美景中诗词作文
4.仙剑中的诗词
5.宋中 诗词欣赏
6.苏轼诗词中的名句
7.诗词记忆中的片段
9.诗词中离别的诗句
10.小学诗词中的比喻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