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夏日和夏意诗词练习以及答案
“回收骑士旧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山亭夏日和夏意诗词练习以及答案,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山亭夏日和夏意诗词练习以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山亭夏日和夏意诗词练习以及答案
山亭夏日和夏意诗词练习以及答案
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
别院③深深夏簟④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 ①高骈:唐末大将,爱好文学。 ②苏舜钦:北宋诗人,曾因遭诬陷被革职。此诗作于其罢官后隐居苏州期间。 ③别院:正宅边的小院。④簟(diàn):竹席。
(1) 从诗歌体裁看,两首诗都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_。(1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首诗都写夏日之景,高诗着眼“山亭”,苏诗着眼“别院”,虽然所写景物有同有异,但都写出了夏日的清静优美。
B. 两首诗都写到“树阴”,高诗的“浓”、苏诗的`“满”等词语都从侧面突出了树木的葱绿繁茂,写出了树阴带来的阴凉。
C. 两首诗都写到“帘”,高诗写微风下“帘动”情状,在诗中以动衬静;苏诗写透过帘看到石榴花开的景象,突出花的明艳。
D. 两首诗都从不同感官角度写景,高诗从嗅觉角度写满架蔷薇的芳香,苏诗从听觉角度写午睡中梦到流莺清脆的啼鸣。
(3) 两首诗蕴含的情感有何异同?请加以赏析。 (4分)
(1)七言绝句(七绝、绝句)。(1分)
(2)D。【解析】“觉”解为“醒来”,选项中“午睡中梦到流莺清脆的啼鸣”理解不正确。(3分)
参考答案: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出了对夏日美景的喜爱。共1分,意思对即可。
不同点:高诗更多的是体现出作者赏景时的闲适、惬意(1分);苏诗隐含着作者罢职后内心的伤感、凄凉、寂寞(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篇2:《夏意》《山亭夏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夏意》《山亭夏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山亭夏日
高骈①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
苏舜钦②
别院③深深夏簟④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 ①高骈:唐末大将,爱好文学。 ②苏舜钦:北宋诗人,曾因遭诬陷被革职。此诗作于其罢官后隐居苏州期间。 ③别院:正宅边的小院。④簟(diàn):竹席。
(1) 从诗歌体裁看,两首诗都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_。(1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首诗都写夏日之景,高诗着眼“山亭”,苏诗着眼“别院”,虽然所写景物有同有异,但都写出了夏日的清静优美。
B. 两首诗都写到“树阴”,高诗的“浓”、苏诗的“满”等词语都从侧面突出了树木的葱绿繁茂,写出了树阴带来的阴凉。
C. 两首诗都写到“帘”,高诗写微风下“帘动”情状,在诗中以动衬静;苏诗写透过帘看到石榴花开的景象,突出花的明艳。
D. 两首诗都从不同感官角度写景,高诗从嗅觉角度写满架蔷薇的芳香,苏诗从听觉角度写午睡中梦到流莺清脆的啼鸣。
(3) 两首诗蕴含的情感有何异同?请加以赏析。 (4分)
答案:
(1)七言绝句(七绝、绝句)。(1分)
(2)D。【解析】“觉”解为“醒来”, 选项中“午睡中梦到流莺清脆的啼鸣”理解不正确。(3分)
(3)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出了对夏日美景的喜爱。共1分,意思对即可。
不同点:高诗更多的是体现出作者赏景时的.闲适、惬意(1分);苏诗隐含着作者罢职后内心的伤感、凄凉、寂寞(2分)。
赏析:
《夏意》是宋诗中的名篇之一。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山亭夏日》是唐末将领高骈的诗作。此诗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篇3:《夏意 》诗歌练习及答案
《夏意 》诗歌练习及答案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下列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1分)
A、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
B、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
C、诗人托物言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
D、全诗表现了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悠闲旷达的.心境。
(2)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答:
参考答案:
10.(1)C (2)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1分),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1分);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1分),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
篇4:山亭夏日阅读答案
山亭夏日阅读答案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水晶: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是一种贵重矿石。这里用来比喻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
(1)这是一首写景诗,诗歌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山亭夏日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入”字用得极好,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
(2)夏日午时,晴空骄阳,耀眼明亮,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化静为动,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映池中的真实情景。
山亭夏日作文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题记
“知了,知了”——蝉伏在浓密的叶尖唱起夏天的歌谣。阳光企图伸长手指溜进来,最后仍被一层层的叶片挡住了去路。繁茂葱茏的绿树献出一片浓荫,诗人躺卧在树下,心静卧在这片浓荫里,倾听这风和蝉的乐曲。夏日的太阳沉醉于这乐曲中,久久不能离去。
池塘里开出三三两两的荷花,她们努力吮吸这温暖,伸展这婀娜的身姿,犹如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是不是在风中偏偏起舞。清澈的小池平静的如一面明镜映着楼台的身影,若不是蜻蜓误以为真地伫立其上,荡起一圈涟漪,只怕叫人以假为真。
霎时,一阵风踏着凌波微步悄然而至,撩动拨弄着在阳光下闪耀的水晶帘。星星点点的阳光在颗颗水晶上蹦跳着,嬉戏着,颗颗水晶也互相玩起“拍拍手”的游戏,不想静奏出一曲动听悦耳的`欢快之曲。
院里支着的满架蔷薇花听到声音,也侧耳倾听。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把她毫无生气的脸颊照耀的娇艳欲滴,粉嫩如霞,蔷薇花顿时摇身一变,成了阳光下最美的人儿。曲突然停了,原来是风被蔷薇少女所醉,忘了弹奏。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此刻容光焕发的蔷薇少女,来到她的身旁……蔷薇少女见到风后,羞红了脸,慢慢低下了头……空气中满溢着馥郁花香,芬芳弥漫在四周,攀着阳光不断蔓延,蔓延。
诗人优哉游哉的躺在树下,被树荫所笼罩,被凉爽所覆盖。他安详的心灵被此刻撩人心弦的淡淡芬芳抚慰地愈加舒爽,心旷神怡。
篇5:《山亭夏日》阅读答案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这是一首写景诗,诗歌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山亭夏日的景色?
(2)有人说,“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入”字用得极好,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3)这首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 等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表现了诗人 的生活状态。
篇6:《山亭夏日》阅读答案
(1)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
(2)夏日午时,晴空骄阳,耀眼明亮,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化静为动,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映池中的真实情景。(意对即可)
(3)绿树浓阴、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 (2分)悠闲自在(2分)
篇7:《题乌江亭》诗词练习及答案
《题乌江亭》诗词练习及答案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7.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 。(2分)
18.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杜 牧:
李清照:
参考答案:
17. 遗憾,惋惜;赞扬,肯定(2分)
18.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2分)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篇8:高骈《山亭夏日》诗词翻译鉴赏
高骈《山亭夏日》诗词翻译鉴赏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骈。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前言】
《山亭夏日》是唐末将领高骈的诗作。此诗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⑴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⑵水晶帘:又名水精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⑶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山亭夏日和夏意诗词练习以及答案】相关文章:
1.山亭夏日古诗赏析
7.夏日的诗词
8.古诗宴山亭
10.山永远在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