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雪中的吟唱散文诗

雪中的吟唱散文诗

2023-05-04 08:39: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ts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雪中的吟唱散文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雪中的吟唱散文诗,欢迎阅读与借鉴!

雪中的吟唱散文诗

篇1:雪中的吟唱散文诗

雪中的吟唱散文诗

一、雪蝴蝶

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心比雪花还轻盈。

一只雪蝴蝶,从你的诗中飞出,扑打在我眼里,心生生被什么刺痛。

瞬间就空了的心,默默无闻地落起雪来,成千万只蝶,在我眼前跳跃,穿行,唱歌。

收起光亮的影子,打开洁白的花瓣,安静躺在你宽厚的胸怀里,听你海一样深沉的心跳。

雪地上,有蓝色星光闪烁,低头拾起,那么动人的一滴泪,小小的世界,写满整个冬天的誓言。

那是你不慎丢失的水晶么?——虚幻与现实的交错,雪落得铺天盖地,漫天诗情,纷至沓来。

而我的眼睛里,饱含着盐一样的东西,为你,幻化成雪中的蝶,奋力奔赴有你的雪域。

你听见了么,无论过去怎样的春秋,无论你在哪里,雪,还是雪,我,还是我。

终究在雪中幻化,一只会唱歌的精灵。

二、雪中莲

读你的诗,越读越沉默。

什么都不想说,只想做一朵莲,甘愿为你。

从前世到今生,从浮世繁华里绘出的`清雅与高贵,朴素与真实。

做一朵莲,当安静而柔美,而一朵雪中莲,更似从卑微的尘土破土而出的一枚珍珠,需要半生的修炼与沉淀。

一朵雪莲的内心,干净而柔软,明亮而温暖。

她苍碧的叶瓣下,分明暗藏着一团初生的火焰,那样冰艳绝伦。

有雪莲的地方,更接近天堂。而有莲的雪中,一如有你的地方,更感觉温暖的光芒。

莲因雪而美丽,雪因莲而生动。

三、雪绒花

别哭,如果你在觅遗失的美好,我帮你寻;

如果你想牵一只雪花的纤手,我帮你唤它;

那只蝶,如今就停在冬天冰冷的唇边,火红的颜色,轻盈的翅膀。

雪地上,我们的诗,堆积得层层叠叠,像一树春花。

白鸟千行,花朵万朵。

雪是那些精灵洁净的外衣,透明的忧伤,洁白的花纹,带着我们各自的体温。

别转身,我正藏在你为我铺就的雪世界里,含笑。

别走远,你就是我千变万化的天空,每一次飞升,都是我守望你的影子。

那如雪的花絮,是我送你冬天的诗句,白云深处,诗意无边。

四、纸上故乡

故人,你可曾记得儿时的初雪?

那些飘渺的记忆,是否早已化成旧时光里的星星,跟我们捉迷藏,别无居所。

只有在落雪的黄昏,我会一个人走在白纸一样的雪地上,对着远处的空山,微微伤感。

心里有痛,眼里有泪,也不能轻易表露。

那么多美好,那么多的记忆,遗失在路上,被雪层层覆盖,无痕。

伤感中,另一场雪,落在纸上,写满知遇的深情,化作冰蓝一片。

听你在夜里轻念,发如雪,故园若梦。我就哭着,一个人奔走在纸上的故乡。

身后,那只思念的红狐,满目怜惜,遥遥相随。

小心收藏你的名字,填满纸上的故乡。

五、雪中的吟唱

许多的牵念,必须收藏好。

我可以是林中隐藏的阳光么?或者雪中移动的月光。而我只能是沉默的小星星,独自走在雪中。

每一片叶背后,每一朵残瓣间,都有你温柔如雪的目光。

不知还要穿透多少树影,经过多少黑夜与白昼的交替。银器的光辉,木质的清香,来自你,稍纵即逝的风声。

你只是不愿惊扰我的梦罢,我从空山来,还归空山去。

是苦,也乐,是喜,也是悲。

你早已在雪中拟好千万遍问候,终不能发出;放不下的,永远是尘世间难解的尘缘。

抱紧文字的枝桠,你的经卷,雪中的吟唱,无比纯洁。

篇2:“寂寞吟唱”

突然想把你起的这个名字拿来用用,所以就在没有经过你的同意之下自做主张的使用了他,我相信你不会责怪我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自信你不会跟我计较,反正就是相信你不会有意见的,

也许是凭借着女人的直觉和我对你的了解,让我感觉的到你的孤单、寂寞、无助。对于你的这些我都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因为我也孤单、我也寂寞、我也无助。为什么我们俩会那么的相象,难道是因为都是双鱼座、B型血?还是因为象你所说的那样我们都可以把自己当做 放在未知上?

寂寞可以吞噬一个人的灵魂,也可以逼的人无处躲藏,它似一剂毒药,当它在你身体里存留的时候,会折磨的你痛不欲生;当它毒发的时候,会让你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样的寂寞让人害怕,也让人恐惧。

我一再的想把寂寞赶走,可是寂寞它不放过我,它想让我独自吟唱着属于自己的寂寞,直到我在寂寞中爆发或者在寂寞中死亡。对于这样的结局,我应该从一开始就有心理准备的,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既来之则安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不去躲避也不会去刻意遗忘。

寂寞吟唱,唱出你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寂寞,也唱出你想挣脱枷锁却无能为力的悲哀!我想与你分担你的伤,你的痛,让你不在孤单,不在寂寞,可是你却把我拒之在你心门之外,这样的拒绝让我心酸,也让我心痛,

资料

其实你不知道,你寂寞的时候我又何尝不寂寞呢?在你寂寞无助的同时我又怎么可能会处之泰然呢?也许我并不是你所想找的那个人吧!所以你宁愿一个人寂寞也不愿意让我与你一起分担你的忧愁你的寂寞。也许你怕我不能承担今后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但你知道吗?我不怕,真的不怕,我想和你一起去面对那些困难的,不管时间的长短。因为我知道自己不会做一个感情的逃兵,既然选择了就不会退缩,那也不是我的个性。所以请你相信我,让我们一起去面对好吗?因为我不想再让你孤单,不想再让寂寞把你包围。不仅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我自己。

我一直都在想我们为什么把自己都弄的.那么累呢?简单点不是很好吗?可是我知道这样的问题不是说简单点就能简单的起来的,所以我一直都在给你时间去调整,也在调整我自己。我不怕你的寂寞传染给我,也不怕你的坏情绪影响我,我只想让你把心门打开,不要再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我也不想你再有那么多的顾虑而把自己陷入那些纷乱中了,那样我看的会很心疼的。不知道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种挑战,但我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因为我爱了,对于这样的爱我别无选择。

希望我们以后都不在孤单不在寂寞,能够吟唱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歌。不知道这样的希望是不是一种奢望?但我仍然会把自己当做 放在未知上,因为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

篇3:青春吟唱

青春吟唱

本篇高二作文是由本网网收集整理,欢迎参考!

一年之计在于春。经历了冬日的考验,我们迎来了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它不曾通知,却已悄然来临。

它,拂醒柳枝,让枝条缀满片片新叶;它,唤醒水面,让水面重现粼粼波光;它还摇醒了动物们,让世界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春,你来得是如此了无声息,却又是这样的惊天动地。

草儿冒出了嫩芽,花儿结出了花苞,精神焕发的人们走出户外,融入了春天的魅力图画之中。春天就像一个勇敢而善良的姑娘,它击退了冷酷的严冬,带来了大自然中万物的一片葱绿。

春日的风暖暖的,吹在身上,好不惬意;春日的雨绵绵的,为我们洗涤污垢,净化心灵;春日的`歌甜甜的,唱出了我们愉悦的心声。

我原本是喜爱秋的,爱它得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清。如今,春的生机感染了我,使我成为了赞春的一员,更让我义无反顾地为它所倾倒。

篇4:散文诗:灵魂一直幽居在风雪中

我的灵魂一直幽居在风雪中

每天与风雪共舞,谈情

从没有感觉到风雪的寒冷

因为风雪中有我的那一帘幽梦

风雪中有我最爱的冬梅

与风雪相依相映

那梅花开得那么优雅与从容

我的灵魂与梅花缠绵,交融

圣洁的梅花风情万种

氤氲着灵魂的风雪情浓

那每一片飘飞的雪花中

潜藏着我经年的喜悦与殇痛

那凛冽的寒风

时时刻刻伴我的灵魂走过人生的旅程

让历经风霜雪雨的心变的更加豁达与沉静

虽然有时在春花秋月下多愁善感,情深意浓

但在冰冷的风雪中不忧也不惧,心儿早已波澜不惊

怀一抹诗意,怀一抹从容

我的灵魂静静的与风雪相依相伴

让柔婉的心如那文雅的雪花

那么晶莹,圣洁与纯净

篇5:诗经关雎吟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关雎全文翻译: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诗文欣赏说《诗经关雎》

近年赏析之风颇为流行,但我认为这类文章并不好作。尤其是讲《诗三百篇》中的作品,首先须通训诂,其次还要明诗旨。因为风、雅、颂距今已远,其可赏析处往往即在字、词的训诂之中。加以旧时奉三百篇为经典,古人说诗每多附会;不明诗旨便如皓天白日为云霾笼罩,必须拨云见日,始能领会诗情。这里姑以《关雎》为例而申说之,惟不免贻人以老生常谈之讥耳。

时至今日,大约没有人再相信《毛诗序》所谓“《关雎》,后妃之德也”一类的话了。说《关雎》大约是经过加工的一首民间恋歌,恐怕不会去事实太远。但《齐》、《鲁》、《韩》三家(包括司马迁、刘向)说此诗,都认为它意存讽刺。这又该作何解释?另外,古人很强调“四始”说(即《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认为把《关雎》列为十五国风的第一篇,是有意义的,并非编排上偶然形成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作出说明。

我认为,无论今文学派的《齐》、《鲁》、《韩》三家诗也好,古文学派的《毛诗》也好,他们解诗,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绝大多数“国风”是民歌,把每一首诗都拉到帝王、后妃或列国诸侯的君、夫人身上;二是把作诗的本意和后来的引申意混同起来。三家诗看到《关雎》中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话,便扯到周康王身上,说诗意是讽刺他“失德晏起”,正如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所说:“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而后来的《毛诗》为了同三家诗唱对台戏,于是一反今文家法,大讲“后妃之德”云云,目的在于说它不是刺诗而是赞美之辞。如果我们认识到十五国风中确有不少民歌,并排除了断章取义的方式方法,则三家诗也好,《毛诗》也好,他们人为地加给此诗的迷雾都可一扫而空,诗的真面目也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至于把《关雎》列为“国风”之始,我认为这倒是人情之常。古人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三百篇》所以被保存下来,乃由于它们是能歌唱的乐章而于诗义无涉,故有些讽刺诗或大胆泼辣的爱情诗也没有被统治阶级删除淘汰。我则认为,从《三百篇》的内容看,总还是先把各地的诗歌搜集起来然后为它们配乐,所配之乐,必不能丝毫不关涉诗的内容,而任意用不相干的乐谱去牵合。《关雎》之所认为“风”之始,恐怕同内容仍有关联。由于诗中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词句,很适合结婚时歌唱,于是就把它配上始而缠绵悱恻、终则喜气洋洋的乐调,而沿用为结婚时的奏鸣曲。盖因恋爱而“寤寐思服”、“展转反侧”乃人之常情,故虽哀而不伤(“哀”有动听感人的意思);夫妇结婚原属正理,君子淑女相配并不违反封建伦常,故虽乐而不淫。这样,自然就把它列为“国风”之首了。直到今日,我们遇到喜庆节日,也还是要唱一些欢快热闹的歌,奏一些鼓舞人心的曲子,取其顺心如意。这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同喜庆节日的气氛相适应。如果办喜事时奏哀乐唱悼亡诗,撇开吉利与否的迷信观点不谈,至少产生败兴和杀风景的反效果,总是招人憎厌的。《三百篇》的乐章既为统治阶级所制定,当然要图个吉利,把体现喜庆气氛的作品列于篇首。这不仅符合他们本阶级的.利益,即从人情之常来讲,也是理当如此。

从古以来,《关雎》就有两种分章的方式。一种是每四句为一章,全诗共五章。另一种是分为三章,第一章四句,第二、第三章各八句。从文义看,我倾向于第二种分法。第一章是总述,态度比较客观;第二、三章则从男主人公方面落笔,先说他在未得淑女时思念之苦,连觉也睡不着;然后再说他求得淑女与之成婚以后,他将千方百计同她鱼水和谐,使她心情欢乐舒畅。如果说第二章近于现实主义的描写,那么第三章便带有浪漫主义情调,抒情主人公乃为爱情获得成功的美好前景而陶醉了。

讲到这首诗的表现形式,历来也有两种意见。即在赋、比、兴几种表现手法中,有人认为“关关雎鸠”两句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描写是比兴,由河洲的禽鸟和水中的荇菜“兴”起君子求淑女的愿望,这就是诗的主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此诗干脆自始至终都是“赋”。而说它的手法是“赋”的,又有两种解释。一是古人旧说,认为采荇菜的活动本是贵族妇女(包括后妃以及嫔妾)应做的“本职工作”,所以是“赋”;二是今人新说,认为这是一首写实的情歌,小伙子看上了河上采荇菜的劳动少女,于是表示了爱慕之情,无论“雎鸠”的鸣声也好,采荇菜的场面也好,都是“君子”身临其境耳闻目见的,当然属于“直陈其事”的“赋”了。这些说法都能言之成理,读者不妨互参。

不过如让我讲这首诗,我倒比较倾向于“比兴”说。所谓比兴手法,特别是“兴”,并不是诗人在实际生活之外凭空找来点什么填塞入诗,而是以即目所见、倾耳所闻的当前实际景物做为抒发思想感情的媒介,顺带着产生了联想。我们可以承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人眼前实景,但这一对在河洲上互相依偎着一唱一和的水鸟,自然会引起未婚青年男子迫切寻找淑女认为配偶的强烈意愿。诗人在选择诗料时单单看中了“关关雎鸠”,这本身就体现了“比兴”的作用。否则诗人为什么不写别的呢?换言之,也只有写互相鸣和的一对水禽才与这首诗的主题合拍,才算得上典型化。如果硬把它限制在“赋”的框框里,反倒近于自然主义的解释了。

我把“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以及“采之”、“芼之”也讲成比兴手法,是以字、词的训诂为依据的。古人大都把“流”、“采”、“芼”讲成同义词,即都有“寻求”、“采摘”和“择取”的意思。“流”之训“求”,从西汉的刘向(他是治《鲁诗》的),东汉的高诱(说详《吕氏春秋注》),到清代的马瑞辰(著有《毛诗传笺通释》),都有考证,而且比较可信。比如《说苑》中《越人歌》的汉译就有一句“搴流中洲”(这一句是经过校订的),这里的“搴流”即为同义复合词,“搴”和“流”都作采摘讲。可是朱熹的《诗集传》则兼用“流”字本义,认为这句是指顺着流水去择取荇菜。此说虽遭清人(如姚际恒)非议,我倒觉得朱熹的讲法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至于“芼”,旧注亦训“择”,朱熹却据董逌《广川诗故》解“芼”为“熟而荐之”。我觉得此解亦近理。在现代汉语中,特别是北京方言,我们经常还听到用沸滚水把菜蔬“芼”(mào)一下的说法。即等水烧开后把生的菜放进去,“芼”之使熟,随即捞出。由此可见,荇菜的从“流”到“采”,从“采”到“芼”,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左右”本指人的左右手,引申为左右两边。人们劳动,大抵双手兼用,尤其是采摘或捧掬菜蔬的时候,总是左右手同时并举。这也属生活常识,无劳辞费。

训诂既明,然后讲诗。荇菜之被采摘,犹淑女之被君子所选中。开始采时,在水中左一把右一把,顺水捞来捞去,方向无定;一似男之求女,一上来还没有找到明确目标,只能慢慢物色,宛如在水中寻求中意的荇菜。及至“采”时,则目标已明,看准后便采到手了。既采之后,就要“芼”它一下,使之成为可食之物,亦即是说只等婚期一到,共同生活便将开始了。我所以把它讲成比兴,正是从字、词的训诂上体会出来的。  下面简单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此诗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来,连个小弯儿也不拐。但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这一切遐想,都是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失眠中幻化出来的。虽说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后来的剧作家代剧中人立言,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反嫌说得太露;而《关雎》的作者却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这真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了。难得的是这乃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正常恋爱观,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用“好逑”字样可证),而不仅仅是做为情侣(这同《郑风》里的作品就不同了!),这固然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却也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

1950年我曾在大学里教过一年《毛诗》专题课,承废名师(冯文炳先生)把他的讲义手稿惠借给我,其中讲《关雎》的一段居然幸存至今,谨转录于下即做为这篇小文的结束:

“兴”是现实主义的技巧,是不错的。这首诗即河洲之物而起兴,显见为民间产物;采荇尤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女性)。我们对于采荇不免陌生,但采莲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们能体会。先是顺流而取,再则采到手,再则煮熟了端上来。表示虽然一件小小事情也不容易做(正是劳动的真精神),这就象征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与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饭,正是“钟鼓乐之”的时候了,意味该多么深长!同时这种工作是眼前事实,并非虚拟幻想,一面写实一面又象征,此所认为比兴之正格,这才是中国诗的长处。后妃固然主德,但后妃哪里梦见“采荇”的乐趣,也未必看得见“雎鸠”的比翼双飞。不过采诗入乐,“太师”的眼光总算够好的。可惜古人不懂得“向人民学习”罢了。

篇6:曹操诗词全集吟唱

后人称曹操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武双全、文艺兼亥之人,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也不小。

篇7:曹操诗词全集吟唱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

篇8:雪中

冬天来临了,但是我们这儿一直没下过一场雪。不过今天一场大雪光顾了。

我们一家三口全负“武装”,羽绒服、帽子、围巾、手套穿戴整齐以后我喊了一声:“出发!”

一起冲向我们家旁边的小花园儿。走进花园儿感觉像是来到了仙境一样。我跳呀、蹦呀、快乐得跑着。这里完全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远处的假山也变成的一座雪山。平时可爱的十二生肖身上都落满了白雪,像是穿上了雪白的棉衣。这时它们仿佛达成了一致,在雪地里静静矗立着。一点也不像它们的性格,记得中国动画精品版里演的十二生肖,个个勇敢,智慧通过了各种考验成为了我们的朋友。这时妈妈冲我举起了相机,我赶紧跑到小狗跟前让妈妈给我照了一张鼠年“旺旺”的相片。爸爸也没闲着,不知什么时候取来了摄像机把这美丽的雪景录了下来。“爸爸,咱们打雪仗吧!”“好,去偷袭你妈去!”我抓起一把凉凉得雪,朝妈妈跑去。小花园里回响着我们打闹、嬉戏地笑声。

回到家,爸爸把录像、照片存进了电脑。一有时间就拿出来欣赏欣赏,感觉雪中的小花园真美呀,使我陶醉。

篇9:雪中

在飘扬着鹅毛大雪的那一天,我刚起了床就看见了窗外那银白色的地毯。我很兴奋。因为我又活起来了。

我穿好衣服跑下楼,一个跟斗跑到雪地上了。我徘徊许久凝视着白白的雪地毯,我激动的投入了大雪的怀抱,尽情的洒脱。在雪地中尽情摇滚吧,我在雪地中做俯卧撑,像边疆战士那样在雪地中匍匐前进。我很快乐很自由,被疫情囚禁的心灵终于豁然开朗。我激动的流下了眼泪,是那样的兴奋而又深沉。

你喜欢在雪地里打滚吗?或许你永远也感受不到那种许久的快乐。冰凉刺骨的感觉不就是对你坚强意志的写照吗?

放开身心吧,体会童年人生的价值。你知道我为什么在我的书房中放一罐雪吗?每当我看到这一罐雪我就会想起那天我在雪地里打滚的那一瞬间,从而想起我人生的价值。那种感觉总会让我冰冷的心变得火热。还有当我看到那一罐雪慢慢化成水的过程我总会更上一层楼的开心。我认为当那一罐雪全部融化了的时候我将成为时代风云。呵呵,这可能有一点傻。但在我的心里这一罐雪是对我人生的肯定。

可能我就是傻了,但是我一定会让这一罐雪全部融化成水。

篇10:雪中

一大早起来,就看见窗外漫天飞雪,雪姑娘拥抱着大地,那一颗一颗美到极致的雪花散落在我的衣襟上,别有一番风味。

在雪的世界徘徊,那纯洁的白色,显得凄美,她正与大地相融合,一点一点,一点一点……似乎转眼间,大地已被雪渲染成白茫茫的一片了,那洁白的雪花虽小,却为我们勾勒出了那不一样的地平线……

站在门前,伸出手来,许久,才接到了雪花。听别人说,雪花有六个角,但是,刚想数数她有几个角时,她却已经化了。也许,雪,就是美丽而不可触碰,她洁白的身影不容我们去探索她的真面目,却更显得她高贵,华丽。她“忽如一夜春风来”,使得“千树万树梨花开”。

想象着自己是那一枚雪花,从上向下坠落,俯视着这世界,观赏着由高处看到的风景,思考着一切未知的问题,想着触碰到大地的感觉,疑问着回去向何处,回忆着云端上空的生活。

凝视远方,依旧白茫茫,与之相伴的是还长得茂盛的竹子,两者混杂,却也不失韵味,有意在这竹林间找些其他颜色。不过,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出来,没办法,只得放弃。雪还在下,仿若永远也停不下来似的。

雪的白色,充满幻想的颜色,当她停止时,幻想,也就终结了……

【雪中的吟唱散文诗】相关文章:

1.雪中作文

2.雪,无声吟唱作文

3.诗歌吟唱比赛策划书

4.散文诗

5.听风吟唱的作文

6.古诗词吟诵吟唱比赛主持词

7.雪中即景作文

8.雪中情思散文

9.雪中景色作文

10.雪中寒梅作文

下载word文档
《雪中的吟唱散文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