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诗人晏殊最经典的名言

诗人晏殊最经典的名言

2023-04-10 08:39: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去看星星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诗人晏殊最经典的名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诗人晏殊最经典的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人晏殊最经典的名言

篇1:诗人晏殊最经典的名言

诗人晏殊最经典的名言

1、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浣溪沙》

2、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浣溪沙》

3、小饭防饐,跬行虞跌,巾有角垫,衣存衽缺,惟忠与孝,则罔摧折。 ----《元献遗文》

4、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5、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诉衷情》

6、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浣溪沙》

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寓意》

8、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木兰花》

9、世有嘉木,心自通灵。 ----《梧桐》

10、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1、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

1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

13、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14、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蝶恋花·清明》

1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篇2:晏殊名言

晏殊名言

1、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晏殊

2、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晏殊

3、惊鸿去后生离恨。红日长时添酒困,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晏殊

4、须知一盏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话匆忙。梦里浮生足断肠。——晏殊

5、眼界豁开无畛域,枯藤古木暮烟浮。——晏殊

6、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晏殊

7、兰堂把酒留嘉客,对离筵,驻行色,千里音尘便疏隔,合有人相忆。——晏殊

8、美酒一杯谁与共。往事旧欢时节动。不如怜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晏殊

9、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

10、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炉烟起。断肠声里。敛尽双蛾翠。——晏殊

11、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

12、何人解系天边日,占取春风。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晏殊

13、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晏殊

14、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晏殊

15、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

16、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晏殊

1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18、遏云声,回雪袖。占断晓莺春柳。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晏殊

19、露滴彩旌云绕袂。谁信壶中,别有笙歌地。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晏殊

20、更作登高亦何害,恨无彭泽苦吟人。——晏殊

21、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

22、两军伎女轻如鹘,百尺竿头电线翻。——晏殊

2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

24、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晏殊

25、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晏殊

26、佳人画阁新妆了,对立丛边。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晏殊

27、荷花欲绽金莲子,半落红衣。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晏殊

28、美人才子传芳信。明月清风伤别恨。未知何处有知音。长为此情言不尽。——晏殊

29、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

30、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尽时。——晏殊

31、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晏殊

32、人别后,月圆时。信迟迟。心心念念,说尽无凭,只是相思。——晏殊

33、对面不言情脉脉,烟水隔,无人说似长相忆。——晏殊

34、追往事,惜芳唇。暂时间、留住行云。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晏殊

35、脸霞轻,眉翠重。欲舞钗钿摇动。人人如意祝炉香。为寿百千长。——晏殊

36、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晏殊

37、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晏殊

38、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晏殊

39、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晏殊

40、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

41、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晏殊

42、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

43、红衫侍女频倾酒。龟鹤仙人来献寿。欢声喜气逐时新,青鬓玉颜长似旧。——晏殊

44、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45、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

46、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晏殊

47、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晏殊

48、人散后,月明中。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心事无穷。——晏殊

49、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晏殊

50、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晏殊

51、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晏殊

52、金炉暖。龙香远。共祝尧龄万万。曲终休解画罗衣,留伴彩云飞。——晏殊

53、待得年光遍天下,始教春色到人间。——晏殊

5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55、劝君莫惜缕金衣。把酒看花须强饮,明朝后日渐离披。惜芳时。——晏殊

56、尊中绿醋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晏殊

57、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晏殊

58、春留融冶日添长,万品无涯入醉乡。谁道人间泛仙境,水心楼殿半斜阳。——晏殊

59、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

60、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晏殊

61、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飏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晏殊

62、池上夕阳笼碧树,池中短棹惊微雨。水泛落英何处去,人不语,东流到了无停住。——晏殊

63、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

64、梦觉相思天欲曙。依前是、银屏画烛,宵长岁暮。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去。——晏殊

65、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晏殊

6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67、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

6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69、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柶衣伤手。可惜许、月明风露好,恰在人归后。——晏殊

70、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71、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晏殊

72、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晏殊

73、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去年情味。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晏殊

74、彩笺长,锦书细。谁信道、两情难寄。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凭空憔悴。——晏殊

75、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晏殊

篇3:诗人晏殊的简介

诗人晏殊的简介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1]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人物生平

年少德高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

宦海沉浮大中祥符元年(10)任光禄寺丞,他父亲去世,他回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服丧,服丧期未了就被召回任职,跟从皇上到太清官祭祀。皇上令他编修宝训,做了同判太常礼院。不久,母亲去世,他请求等服期结束后再任职。皇上没有允许。又被调任为太常寺丞,被提升为左正言、直史馆,做了升王府记室参军,掌书写笺。年中时,迁升为户部员外郎,做了太子舍人,不久又做了知制诰、判集贤院。过了很长时间,做了翰林学士,迁升为左庶子。

皇上每次向晏殊询问事情,都是用方寸小字把所问的内容写在小纸片上给他。晏殊把自己的建议写好后,连同那个小纸片都装在一起呈给皇上,皇上对他的谨慎严密很欣赏。乾兴元年(1022年),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为此,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

创办教育天圣五年(1027年),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扭转战局明道元年(1032年),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而宋将屡屡败退。晏殊全面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办了四件加强军备的大事:撤消内臣监军,使军队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召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由此,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

晚年生活庆历二年(1042年),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60岁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节度使(今陕西西安)。后调到河南府,官衔被转到兵部。至和元年(1054)六月,晏殊因病请求回京城医治,待病好以后,再出京任职,仁宗特意把他留下来,让他为自己讲经释义,让他五天到自己这里来一次,按宰相的规格对待他。过了一年,晏殊的病情加重了,仁宗想前去看他。晏殊知道后就立刻派人捎信给仁宗,信中说:“我老了又重病在身,不能做事了,不值得被陛下您担心了。”

不久即于至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055年2月27日)去世。仁宗虽然亲自前去哀悼,但仍因没能在他卧病时来看望他感到遗憾,特地二天没有上朝。赠给晏殊司空(三公之一)兼侍中(官名,门下省长官)的'官爵,赐谥号为“元献”,在碑文的首款篆写了“旧学之碑”四个字。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为晏殊女婿,但殊举贤不避亲,晏殊为宰相时,富弼为枢密副使,后官拜宰相。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授诸将,使得诸将对敌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还建议整顿财赋制度。这些建议均被仁宗采纳,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终于使元昊俯首听命。 晏殊为人刚简威猛,待人以诚,虽处富贵,但生活相当简朴,并且乐于奖掖人才,当世名士,如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又能识富弼于寒素之中,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晏殊执政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受重用,台阁也多一时之贤,做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为史学家艳称的“庆历新政”,实际上是由晏殊总领其事的。晏殊被罢相,范、韩、富等被贬,“庆历新政”遂宣告失败。任地方官时,他曾大办学校,培养人才,欧阳修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并非虚誉。

文学成就

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传者惟《珠玉词》3卷。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人物评价

晏殊性格刚毅直率,生活俭朴。他多次做州官,官吏和百姓对他急躁的性格很畏惧。他善于了解别人,富弼、杨察都做了他的女婿。晏殊做宰相兼枢密使,富弼做枢密副使,于是,晏殊请求辞去所兼的枢密使职务,皇上没有允许,他受到皇上的信赖和恩遇达到如此地步。晏殊的文章,内容丰富,词藻华丽,他能写各类文章,尤其善于写诗,有闲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绪,晚年仍专心孜孜地学习,不知疲倦。

家庭成员

晏颍(994-1055),字奉礼。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宋丞相晏殊之弟,传为仙人。少年才子,真宗时,赐进士出身。

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丞相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个人作品编辑《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踏莎行·祖席离歌》《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踏莎行·细草愁烟》《清平乐·红笺小字》《踏莎行·碧海无波》《清平乐·金风细细》《踏莎行·小径红稀》《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等。

篇4:晏殊的名言

1、金炉暖。龙香远。共祝尧龄万万。曲终休解画罗衣,留伴彩云飞。

2、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3、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

4、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5、脸霞轻,眉翠重。欲舞钗钿摇动。人人如意祝炉香。为寿百千长。

6、兰堂把酒留嘉客,对离筵,驻行色,千里音尘便疏隔,合有人相忆。

7、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柶衣伤手。可惜许、月明风露好,恰在人归后。

8、眼界豁开无畛域,枯藤古木暮烟浮。

9、彩笺长,锦书细。谁信道、两情难寄。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凭空憔悴。

10、荷花欲绽金莲子,半落红衣。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

11、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12、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13、春留融冶日添长,万品无涯入醉乡。谁道人间泛仙境,水心楼殿半斜阳。

14、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1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6、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17、更作登高亦何害,恨无彭泽苦吟人。

18、尊中绿醋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19、两军伎女轻如鹘,百尺竿头电线翻。

20、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21、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22、佳人画阁新妆了,对立丛边。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

23、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尽时。

24、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

25、待得年光遍天下,始教春色到人间。

26、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篇5:晏殊的名言

1、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绝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晏殊

2、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晏殊

3、惊鸿往后生离恨。红日长时添酒困,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绝。——晏殊

4、须知一盏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话匆忙。梦里浮生足中断肠。——晏殊

5、眼界豁开无畛域,枯藤古木暮烟浮。——晏殊

6、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晏殊

7、兰堂把酒留嘉客,对离筵,驻行色,千里音尘便疏隔,合有人相忆。——晏殊

8、美酒一杯谁与共。旧事旧欢时节动。不如怜取面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晏殊

9、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

10、天外行云,欲往凝香袂。炉烟起。中断肠声里。敛绝双蛾翠。——晏殊

11、罗幕轻冷,燕子双飞往。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

12、何人解系天边日,占取东风。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晏殊

13、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望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晏殊

14、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动静未知回迟早,斜阳只送平波遥。——晏殊

15、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

16、为我转归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羽觞深。——晏殊

17、无可奈何花落往,似曾相识燕回来。——晏殊

18、遏云声,归雪袖。占中断晓莺春柳。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晏殊

19、露滴彩旌云绕袂。谁信壶中,别有笙歌地。门外落花随水逝。相望莫惜尊前醉。——晏殊

20、更作登高亦何害,恨无彭泽苦吟人。——晏殊

21、斜阳独倚西楼,远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

22、两军伎女轻如鹘,百尺竿头电线翻。——晏殊

23、满目江山空念遥,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面前人。——晏殊

24、为别莫辞金盏酒。进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晏殊

25、前欢旧事,当歌对酒,无穷到心中。更凭朱槛忆芳收留。肠中断一枝红。——晏殊

26、佳人画阁新妆了,对立丛边。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晏殊

27、荷花欲绽金莲子,半落红衣。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回。——晏殊

28、丽人才子传芳信。明月清风伤别恨。未知何处有知音。长为此情言不绝。——晏殊

29、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

30、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绝时。——晏殊

31、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归春。莫将琼萼轻易分。留赠意中人。——晏殊

32、人别后,月圆时。信迟迟。心心念念,说绝无凭,只是相思。——晏殊

33、对面不言情脉脉,烟水隔,无人说似长相忆。——晏殊

34、追旧事,惜芳唇。暂时间、留住行云。真个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晏殊

35、脸霞轻,眉翠重。欲舞钗钿摇动。人人如意祝炉香。为寿百千长。——晏殊

36、酒阑人披发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往年本日,依前黄叶西风。——晏殊

37、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归。——晏殊

38、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晏殊

39、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晏殊

40、满目江山空念遥,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面前人。——晏殊

41、朝云聚披发真无那,百岁相望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归思惟过。——晏殊

42、楼高目中断,天远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

43、红衫侍女频倾酒。龟鹤神仙来献寿。欢声喜气逐时新,青鬓玉颜长似旧。——晏殊

44、画阁魂销,高楼目中断,斜阳只送平波遥。无限无绝是离愁,海角地角寻思遍。——晏殊

45、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中断。鸿雁来时,无穷思量。——晏殊

46、一霎好风生翠幕,几次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披发得愁多。——晏殊

47、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晏殊

48、人披发后,月明中。夜冷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心事无限。——晏殊

49、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骚。——晏殊

50、腊后花期知渐近,冷梅已作春风信。——晏殊

51、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晏殊

52、金炉热。龙香遥。共祝尧龄万万。曲终休解画罗衣,留伴彩云飞。——晏殊

53、待得年光遍天下,始教春色到人间。——晏殊

5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55、劝君莫惜缕金衣。把酒望花须强饮,明朝后日渐离披。惜芳时。——晏殊

56、尊中绿醋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晏殊

57、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回程。雨条烟叶系人情。——晏殊

58、春留融冶日添长,万品无涯进醉乡。谁道人间泛仙境,水心楼殿半斜阳。——晏殊

59、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

60、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回觐九重天。——晏殊

61、冷雪寂寥初披发后,东风悠飏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晏殊

62、池上夕阳笼碧树,池中短棹惊微雨。水泛落英何处往,人不语,东流到了无愣住。——晏殊

63、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中断,鸿雁来时,无穷思量。——晏殊

64、梦觉相思天欲曙。依前是、银屏画烛,宵长岁暮。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往。——晏殊

65、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动静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晏殊

66、海角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绝处。——晏殊

67、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

6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看绝海角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69、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柶衣伤手。可惜许、月明风露好,恰在人回后。——晏殊

70、海角天涯有穷时,只有相思无绝处。——晏殊

71、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晏殊

72、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晏殊

73、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往年情味。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晏殊

74、彩笺长,锦书细。谁信道、两情难寄。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凭空憔悴。——晏殊

75、闻琴解佩仙人侣,挽中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晏殊

篇6:北宋诗人晏殊的诗句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3.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晏殊《浣溪沙·三月和风满上林》

4.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晏殊《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5.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晏殊《端午词·御阁·九子粽新传楚俗》

6.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晏殊《燕归梁·金鸭香炉起瑞烟》

7.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晏殊《端午词·内廷·一一雕盘分楚粽》

8.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极祝千春。——晏殊《端午词·内廷·披风别殿地无尘》

9.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1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篇7:北宋诗人晏殊的诗句

1.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3.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5.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6.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晏殊《更漏子·雪藏梅》

7.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扩展阅读:晏殊的文学成就

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传者惟《珠玉词》3卷。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晏殊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的一位多产诗人。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篇8:诗人晏殊是哪个朝代

宋代

人物生平

年少德高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

宦海沉浮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任光禄寺丞,他父亲去世,他回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服丧,服丧期未了就被召回任职,跟从皇上到太清官祭祀。皇上令他编修宝训,做了同判太常礼院。不久,母亲去世,他请求等服期结束后再任职。皇上没有允许。又被调任为太常寺丞,被提升为左正言、直史馆。做了升王府记室参军,掌书写笺。年中时,迁升为户部员外郎,做了太子舍人,不久又做了知制诰、判集贤院,过了很长时间,做了翰林学士,迁升为左庶子。皇上每次向晏殊询问事情,都是用方寸小字把所问的内容写在小纸片上给他,晏殊把自己的建议写好后,连同那个小纸片都装在一起呈给皇上,皇上对他的谨慎严密很欣赏。

乾兴元年(1022年),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为此,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

创办教育

天圣五年(1027年),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扭转战局

明道元年(1032年),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而宋将屡屡败退。晏殊全面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办了四件加强军备的大事:撤消内臣监军,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由此,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

【诗人晏殊最经典的名言】相关文章:

1.诗人晏殊的简介

2.晏殊-《蝶恋花》

3.晏殊——《木兰花》

4.浣溪沙晏殊练习

5.晏殊《诉衷情》赏析

6.浣溪沙晏殊古诗

7.蝶恋花晏殊情感

8.晏殊的故事

9.晏殊初仕

10.晏殊蝶恋花赏析

下载word文档
《诗人晏殊最经典的名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