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芦草诗歌
“惹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一苇芦草诗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苇芦草诗歌,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一苇芦草诗歌
一苇芦草诗歌
一苇芦草岸边生,万般呵护照料成。
不懂世间交际声,倔强要往湖内沉。
白云为姊劝勿入,芦草不顾仍复去。
大地为母唠叨深,芦草不顾以为冷。
入湖漂泊随水流,不知何时再插根。
大地怒言斥骂之,芦草愤恨永不归。
千百年后芦草身,化为新根植地深。
复如当年芦草沉,一入流水别永岁。
生生世世既如此,大地不知芦草意。
芦草初生意单纯,激将之法却化恨。
休说本为芦草好,芦草不知大地圣!
若为芦草声声好,不若给予自由罢!
芦草向往自由故,怎能任由大地辱?
纵使前路是不归,此生不悔入深渊。
生当高歌于天地,怎堪独居小泥地?
意有四万八千里,欲攀九重天外天。
心比天高志气远,怎能任由陷大地。
若地真为芦草好,不如放它去闯荡。
一生枯于小泥地,浑浑噩噩渡终生,
此生若是便如此,不如早死早脱身!
任我前行八千里,我自不悔前路艰,
纵是那路比登天,心之所往怎会惧?
芦草芦草芦草意,大地白云同不知。
我为芦草无人懂,只堪折枝复折枝。
一苇芦草欲前去,无人励之还欺辱。
虽在大地眼中非,小小芦草却以为。
莫说大地为芦草,若为芦草放我去。
篇2:孤独的苇草
时间是手中的笔勾画的线条,可短可长,随你;
感动是思想的流组成的意识,可长可短,随心。 ---题记
我是生活在这片沉闷、荒无人烟的芦花荡中的一支苇草,远离现实,只有孤独。
这一天你与父亲来到了这里,每天放鸭,你的心情渐渐平静,却每日每夜的孤独,离开了村庄,离开了现实,孤独是可怕的。你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一夜你睡着后,你父亲叹道 ‘既然走入了这片芦花荡就已没有了退路,不管如何我都要在春天带他回到村庄’一个父亲的感叹、期许……
最恶劣的天气到来,这天的磨难印入了芦荡,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你的心中也觉得这风也是黑的。暴风雨来临,他们肆意咆哮似乎要摧残掉你的梦想,鸭栏被风吹走了。你与父亲一起扑上,这些鸭子是你与父亲唯一所期许的。这是你们的希望,父子的心中像要瞬间毁灭。就是因为这些,你不愿失去。追着、寻找着。在这黑暗的夜里,梦不应破灭,破脚后的疼痛、劳累,都已在脑后。找到后那份欣喜却因孤独而哭泣。这一夜。父亲的担忧也许他不在入睡,鸭子是他的希望,但他更不愿失去你。
你长大了,父亲的鸭子长大了。你们将在这个春天离开,芦苇荡又将回到它的沉寂。
我仅仅是个过客呀。我以目光轻轻叩击着你梦中的柴扉,我知道你只为寻找一个天堂。
我想告诉你……
因为串联或者并联,所以不是这个小灯泡亮,就是那个小灯泡亮。杜小康,你要知道。现在没人为你串联好你的人生,你就应该并联选择自己的道路,找到你人生中的那盏你将点亮的那盏灯。
我知道,不管成功与失败,你有过梦想
篇3:人——苇草——思想
(一)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
桐树下,飘零的落叶打着卷儿,是花开花谢;仰望天空,蓝天白云,是云卷云舒。
万物均有其生命,尽管,茫茫宇宙,生命是何其渺小,然而,就个体而言,生命即是一切,存在即是前提。
人,世界的主宰者,凭着何种特质掌管着宇宙,一个又一个世纪?
(二)
思想!
法国数学家、思想家帕思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诠释人呢?
用政治语言来说,人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条件是人具有意识。意识,即为思想。它能将脆弱的人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生物。
思想,造就了语言这种东西,它使得一切的交流成为可能,使得一切的沟通变得绘声绘色。
思想,造就了音乐这种东西,一种可以在瞬间让你哭笑,让你经历喜怒哀乐的声音;可以让你在感受刺骨寒冷的同时被滚滚热流淹没的;可以让你感受海纳百川的包容,感受无垠草原的粗犷,感受自由蓝天的空灵。
思想,造就了情——无私的亲情、真挚的友情和浪漫的爱情。之所以会有那么多让人心动的词,是因为,他们是人类思想的结晶。
思想,造就了美学。大自然的美,处处存在着,然而宇宙一无所知,是思想挖掘出了它。
没有思想,不会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没有思想,不会有“维纳斯的断臂”;没有思想,一切的美丽只是虚幻!
没有思想,不会有建筑,耸立于天地之间,提供着人们的所居,在宇宙之内又建立起一个新的家园,在那里,人们的思想愈加净化、升华。
(三)
人类的思想改造了原始世界,使其成为如今的现代,如今的繁华。
宇宙是一张白纸,是人类用画笔在上面绘画出了片片绚丽,没有人类,它只是一张白纸;宇宙是一块未经雕琢的钻石,暗淡无光,是人类灵巧的双手使它焕发夺目的光辉,没有人类,它与石头毫无区别;宇宙是一匹被埋没的千里马,是人类将它挖掘,使其驰骋天地之间,没有人类,它只是一头牲畜。所以,是人类,确切的说,是有思想的人类发挥了宇宙的优势。
(四)
人,是脆弱的生命,少一口气、缺一滴水已足以使其丧命;而现实让我们知道人是如何坚强地生存了下来。而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宇宙的强悍最终敌不过小小的思想。令人伤心的是,在人类面前,宇宙一切的优势似乎只能成为人类的工具。人——棱!不得不承认,玫瑰小小的刺,可以如此锋利,人,亦是如此。这宇宙,似乎已经被这小小的刺扎得遍体鳞伤。
也许,终有一天,人会被毁灭,被宇宙,亦或是被自己。然而人类知道自己的灭亡,知道自己曾经的存在,是思想让人类用脆弱的身躯抵挡一切强大的外力。无论是怎样的一种生物,无论其具有怎样的优势,自己看不到,或是无法意识到,那么,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思想的高贵。
(五)
天地之间,立着一株小小的苇草,经历着风吹雨打,却没有因此而倒下,没有因此而停下前进的步伐。令我们惊讶的是,天地之间的空气,以为它的存在而变得清晰,变得透彻。渐渐的,渐渐的,苇草越来越多,天地之间丰富了起来,于是,苇草淹没了宇宙。
也许,思想令人强大,然而我同时祈祷,不要让强大毁了自己!
篇4:一起摇曳的苇草
“夏日的朝阳,热情地从亿万里之遥准时来到我的窗口,让我在病榻上依然感受到生命的激情。”这是杨老师《湿地蛙声》自序的第一句话。
马妮也写过阳光。她是杨老师的学生,在美国读博。那是她刚到加州两个月的时候,还在Madison大街住,在一个早晨应景而作《让阳光照进来》。那个早晨拨云见日的文字至今令我怦然心动。
阳光越过东边的伯克利山,穿过还未睡醒的SanPablo大街,一家一家地略过,把光和温暖带给每一户,经过我家时,他的光洒满窗台、书桌、沙发、被褥、墙上和地板上,像父亲一般张开大而有力的手臂,远远地伸过来,把我和Jenny轻轻地搂在怀里,结实的,暖暖的……为了让Jenny早点从沉睡中醒来,我每天为她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笨重的窗帘拉开。那一刻,阳光一下子涌进来,像一大堆朋友站在门口好久,想给我一个早安的惊喜,悄悄地隔着门缝看里面的动静,屏住呼吸,屏住笑,屏住拥抱住我的渴望,等着这一刻,我打开门的这一刻,他们一下子涌进来,抱住我,抱住Jenny。我和Jenny也展开双臂与他们紧紧相拥。让阳光照进来。
马妮的生活像跳动的脉搏,喷薄着生命的律动。这似乎和杨老师在病榻的感受有些相似。
杨老师说,在生命之中,最喜欢被打动的感觉。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心结,杨老师课堂内外的某句话,就能成为孩子们黑暗时的.一盏灯。比如对于一个生活艰辛的学生,他的一句“生活就是一个字,扛”,在学生失落时及时地跳了出来。另一个学生用两个小时回复杨老师十分钟的课程带给他的感受——“细数芭蕉夜雨声”,杨老师在回复中称其文字为“雨打芭蕉”“空谷心曲”。一个“爱过还是痛了”的学生用中英文诗歌表达爱情的困惑,杨老师在表达对这种切肤之痛的理解之后,鼓励她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对于一个考研时专业方向迷茫的学生,杨老师提醒其找到“安心于此,乐此不疲”的方向。对一个走向工作岗位,“告别学生身份”还不适应身份转变的毕业生,他的寄语是把梦想当作“地平线的启明星”。对于另一个走出校园看不惯社会百态的学生,他引领其“时时倾听内心的声音”,做一个“学会和世界和平相处”的追梦人。面对一个学生退出他的哲学课却又表达了“心排山倒海地痛”的“祭哲学”,他以“祭哲学祭”回应,并坦言“哲学注定是要被现实所击倒的,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中国的孔夫子。哲学又注定要在哲学家死后活下来,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庄生的晓梦化蝶。哲学祭是对被现实所击倒的哲学的哀悼,哲学祭之祭,是对哲学课死后哲学复活的呼唤。”
感恩,我的窗户总是幸运的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静默山头上一抹鱼肚白,略过几只南飞的雁影,墨青的山腰星光点点。我在等待,等待阳光伸出他坚实的手臂。静待中,仿佛听到杨老师以他浑厚的嗓音低吟: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今晨的思绪就这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遥远,一会儿眼前——咕咕,咕咕,鸽子的叫声;嘎嘎,嘎嘎,乌鸦的叫声;呜呜,呜呜,火车奔驰而过。窗前的这棵树,一直叫不上来名字,绿的叶更绿了,红的叶更红了,在粉红色的晨霭中那么优雅。此时又像第一次坐在杨老师的教室。远程隔屏,模糊了外面的灯光和星点。
这是西方思想史课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有些期待,期待学生们的想法能像万花筒般奇妙独特而又不失价值与意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支撑我们不断求索与认识自己的源泉和动力所在。每每走近自己一步,就会讶异于那些曾经从未发现的未知的美好。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我说,窥探你自己。试着跟着心跳和来自心底最真实的声音走。Lifeisequaltoeveryone.即使有些人一辈子都穷困潦倒,但谁又能肯定他的精神世界也是一样空白平静。如果是,那他必定是此间最可悲的人。精神一旦坍塌,有再多的物质财富又有何用,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而已了。
学生们的思想是丰满的,正如帕斯卡尔说的,人是会思想的苇草。这个充满思考的学习共同体有五根会思想的苇草:Nancy,Jerry,Essy,Vera,andSummer.不错,学生们学会了思想交换,学会了分享。
又一名学生站到台前:
习惯了看一篇文章时,情不自禁地留意最让人深刻的辞藻。习惯了读完一段文字后,用自己的思维去阐释,去理解。习惯了尝试用他人的思维方法看待同一件事情。习惯了有事没事去个论坛,或者博客,看看有什么更新的内容。如果能一直习惯做一根会思想的苇草,那就好了。看到一个事物,想到的不仅仅只是表面,还有隐藏在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岂不是更有意思更有挑战性?人是会思想的苇草。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我们很微小,以致于混入人群中就难辨相貌。我们很伟大,因为我们可以知道即使是宇宙也无法预知的事情。
师生是课堂一起摇曳的苇草。学生是通达心灵的镜子。
[
篇5:芦 花 荡一
芦 花 荡(一) 孙犁 学习目标 1、 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2、 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体会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 教学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范读和自由朗读结合 流程图 ① 芦 花 荡 孙犁(散文家、小说家) ②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2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 ③ 你认为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 复述课文内容,请加上自己的语气 讲解链接 ①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在解放初期最重要的作品是《白洋淀纪事》,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的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革命和劳动生产的生活情形。其中,《荷花淀》已成广泛流传的名篇,成了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② 板书学习目标,放录音,约25分钟,边听录音边划出文中的景物描写 a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深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空。 b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在尖利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芦苇里撑出来,在淀里,象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c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D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E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空,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F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一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乘凉去了。 G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洒。 ③ 在听完录音,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老头子这个人的认识,大概找4个同学来说,可能会有同学复述课文,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应尽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④ 复述课文就是在找出记叙六要素的基础上,按故事发生、发展的脉络把故事说一遍,应明确告诉学生找出六要素。六要素: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老头子、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进入芦苇荡,其中一个受了伤,老头子单枪匹马的找敌人报仇。 芦 花 荡(二) 孙犁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2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体会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 流程图 ①芦 花 荡 孙犁 ②发生―― ③发展―― ④高潮―― ⑤语言 抗日的热情 ⑥动作 爱憎分明 ⑦心理 自信和自尊 ⑧外貌 智勇双全 ⑩技法 a反差对比 b反衬 c引发联想,让读者顿悟 讲解链接 ① 板书课题,回顾课文内容 在上节可的基础上,分析故事情节,找出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理顺文章脉络。 ② 在交代了老头子的身份和业绩后,课文写出了本故事的发生:老头子载两个女孩回芦花荡。 ③ 在经过敌人封锁线的时候,大女孩负伤,老头子的.自尊受到挫伤 ④ 为给女孩报仇,老头子智斗鬼子。 ⑤ 分小组,学生找出课文中老头子的语言,体会人物性格。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抗日的热情) 不怕,洗一洗吧 (自信和自尊) 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自信和自尊) 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等到明天你们看吧(爱憎分明) ⑥ 找到老头子的动作,然后请几个同学表演,在表演中体会老头子的性格 ⑦ 心理描写重点突出老头子自尊自信和受到挫伤后的心理反差。 ⑧ 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的像老了的鱼鹰。关于老头子的外貌,重点突出他的老来,这样的年纪,本该安享晚年,可他却战斗在抗日的第一线,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体现了他的英雄性格。 ⑨ 引导学生联想所学知识,进而感受到民族解放大业还有千千万万个象老头子这样的中国人。 ⑩ 环境恶劣,老头子业绩非凡,形成反差;女孩怀疑,认为老头子说大话,后来亲见敌人血溅白洋淀;老头子迷惑敌人,作者迷惑了读者,最后恍然大悟。
篇6:能思考的苇草的作文
能思考的苇草的作文
就连我学习上的事他也不会过问;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其实学校也是个社会,但庆幸的是,这个社会仅仅只反映了几反面的问题,而那些青春的,富有朝气的学生感染着,带动了那些麻木的学生。然后便有了梦想?无论媒体如何宣传,奥运会也只是人类奥运史上的一次很普通的奥运会罢了,而现在的中国似乎一切都围着奥运转,对运动员的采访一个接着一个,有时某一个运动员的脚在训练中扭伤了,而媒体就要发表长篇大论,运动员似乎被前所未有的关注,奥运冠军代言的广告充斥着银屏,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媒体们,难道运动员的脚扭伤了比贫困山区人民的温饱问题更重要吗。
我清楚地记得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之情: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镌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也许很精当地为人
类摆脱尴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角———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
我相信人类在判断认知事物的时候一定都会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迹,更何况是那样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国历史长河中清风明月般的人物当然有,但是完全割裂亲情毫无私念的例子又实在不算多。而我也许真的不太主张做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否则世界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色彩。
我很喜欢鲁迅,喜欢他那横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个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观冷静的观点绝不是众叛离亲而来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先生的诗,而先生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远是鲜活的,泛着血的殷红。
世界失去了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白,多么令人窒息。当然我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
去过草原的人一定会惊异于牧草的柔顺和坚韧,人这棵可以思考的苇草也许也应该这样遵循着自然与思想的双重法则在风中生存。
柔情也许是一把双刃剑,正负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许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质与生命的特质:让生命美丽而不轻佻,繁华而不浮躁。
篇7:《芦草之思》阅读答案
《芦草之思》阅读答案
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去年冬天,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过,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10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此时才记起,小时候外出打柴,大人总是叮嘱,沟湾处的芦根水不能喝,太凉,伤人。而民间偏方中,它又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生长旺盛、叶片舒展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打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母亲说,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
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这编席子也算得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心灵手巧的,编出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远。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城里人过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到年三十,生熟茶饭料理就绪,则换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正因此,年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必不可少的抢手货。城门外的河滩上,前去看成色、量尺寸、谈价钱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前几年春节回家,见瓦窑堡模样大变,到处是灰蓬蓬的.楼房,住窑洞的已经不多,集市上也见不到卖席子的,倒是商店里席梦思之类的床具卖得很火,老乡告诉我,一来现在铺席子的人少,二来农民谋生的路子多了,编席子费工挣钱又不多,不合算,没人再做那个营生。
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通常的娱乐方式除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子哄场助兴。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演出时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其中有一种叫做“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管子看似洞箫,长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吹奏时顶端另按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人们看道情,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欣赏管子吹奏,一个道情班子少了一位老练的管子吹奏者,表演效果就要逊色得多。多少年了,每每想起当年坐在尘土滩地围看道情的情景,那头上戴着羊肚子毛巾、眉头紧皱、两腮鼓起、神情专注的管子演奏者的形象,总会第一个出现在脑海,鲜活如昨。那是我最早的器乐审美启蒙者,我常能记得他,记得他出神入化的演奏,还有那支奇妙的管子。
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湾里才偶一可见。去年金秋,正蟹肥稻熟时节,我在盘锦第一次领略了苇草被称之为“海”的浩瀚与壮美:无边无际的苇草,森林般茂密,草原般辽阔,积雪般厚重,波涛般雄浑,纵横的芦荡间,小船悠悠,快艇疾驶,宿鸭惊起,白鹭翩飞,看去真如一幅气韵蓬勃的版画杰作。这样的苇草,自然是可以入诗入画的。然而面对此景,我的思绪却跑到了陕北的山野间。我想到,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偏处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甚至连杜甫、范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它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带去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怅然( )(2)模样( )(3)演绎( )(4)悠扬(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
(2)那是我最早的器乐审美启蒙者,我常能记得他,记得他出神入化的演奏,还有那支奇妙和管子。
3.文章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评析下现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
5.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芦草为家乡人生活做出的诸多贡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6.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作者笔下的父老乡亲具有怎样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4分)
7.本文以“芦草之思”为题,意在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8.作者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叙写了家乡的芦草,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生活中也会有触动情思的事物,请选取其中一个并写出被触动的原因及感受。(4分)
参考答案:
1、chàng mú yì yōu
2、(1):陕北人在困苦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2)演奏者技艺精妙,令人陶醉
3、承上启下
4、细腻地用“压”、“卷”、“充”等动作描写,生动的写出母亲包粽子的熟练、迅速。
5、用芦叶包粽子;用芦蔑编炕席;用苇秆做乐器;用芦叶换钱;卖炕席换钱
6、勤劳质朴、乐观积极、充满生活创造力。
7、透过对芦草的赞美,反映对故乡的思念,对家乡人的想念。
8、开放题。答案略。
篇8:醉舞秋风芦花白诗歌
你说
秋风吹来的时候
我会听到你内心的歌唱
于是
我在每一个日暮和清晨
聆听时光的足音
听那细碎的心语
一遍遍敲打记忆的窗棂
花红柳绿的季节已走远
芦花醉美了秋阳
你将豪情融进朔色长天
在脚下的土地上
植一抹深秋的金黄
远山是你的呼唤
水岸摇曳着畅想
秋风里的音符
唱醉了碧水蓝天
十月的芦花
点亮深秋的火焰
轻灵的笑靥如素色繁锦
绽放在阳光水岸
织一缕洁白的思念
缠绕你缱绻的心房
我听到了
来自你心底的歌唱
有水天一色的苍茫
有惊涛击岸的铿锵
还有大漠雪山的豪情万丈
芦花舞动着秋风
在你的指尖缠绵
我知道
那白色的精灵
是梦里的天使落入人间
你用心底的澄澈将它们唤醒
陶醉一方云天醉舞秋风
我听到了那旋律
和着深秋的'节拍
在遥唱一曲动听的芦花白
【二】晨雾里的深秋
雨中,风瑟瑟
一枚叶子诉说着对秋的依恋
清晰的纹络如心事蔓延
在深秋的眼角眉梢流连
我知道
它火红的身影
一定是沾染了血和泪
不然,色彩怎会如此凝重
深秋,雨潇潇
所有的生命都在风中凋零
那一起湮灭的
还有盛开在时光里的
露珠一样的泪痕
或许
岁月终将把一切带走
那嵌入生命的色彩
在秋风里摇曳成一缕相思
挂于萧瑟的枝头
在下一季到来的时候
用深情怀念拥有
晨雾笼罩的深秋
伴随风和雨而来的
一定是落叶匆匆的步履
和大地温暖的怀抱
听
它们在相互召唤
所有的奔赴和即将重逢的喜悦
都化作风中的呢喃
在凋零的感伤中
演绎一段地老天荒
【一苇芦草诗歌】相关文章:
4.草之颂诗歌
5.一鼎三分诗歌
6.芦花鞋教学反思
7.草势葳蕤的心诗歌
8.听,一帘雨诗歌
9.忆一生如四季诗歌
10.芦叶船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