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贤哥的宝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篇2:七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句型:Do you like salad? Yes, I do./No, I don’t.
Does he like pears? Yes, he does./No, he doesn’t.
I like oranges. I don’t like oranges.
Running star eats lots of healthy food.
语法: 句中谓语动词是实义动词的陈述句,变否定形式在实义动词前加don’tdoesn’t(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用doesn’t’).
like doing sth/like to do sth 喜欢做某事
I like swimming. She likes to eat hamburgers.
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句型:How much is the red sweater? It’s eight dollars.
What’s the price of the red sweater? It’s eight dollars.
How much are these black pants? They’re ten dollars.
What’s the price of these black pants? They’re ten dollars.
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
Yes, please. I want a sweater.
What color do you want? Blue.
Here you are. How much is it?
Nine dollars. I’ll take it.
Anyone can afford our prices.
Come and see for yourself at Huaxing Clothes Store.
We have sweaters at a very good price.
You can buy socks for only $1 each.
The girl in red is my friend.
The green shorts are on sale for $25.
结构: 询问价格 How much + is/are + 物品名称?
What’s the price of+ 物品名称? ……多少钱?
回答:It’s/They’re + 价格
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
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November 11th.
When is Liu Ping’s birthday? Her birthday is on September 5th.
When is his birthday? It’s March 21st.
语法: 月份前用介词in, in May 在六月, 但是具体到某一天用介词on, on May 1st.
.Unit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句型: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 I do./ No, I don’t.
Does he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 he does./No, he doesn’t.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I like action movies and comedies.
I like thrillers and l like Beijing Opera.
I like comedies but I don’t like documentaries.
She often goes to see Chinese action movies on weekends.
She thinks she can learn about Chinese history.
He really likes his movies.
Mike’ father likes it, too! = Mike’s father also like it.
I think it’s boring/exciting/interesting/relaxing.
She is bored/excited/interested/relaxed.
语法:too, also也,都用于肯定句中,但是also用于句中,too用于句末,且用逗号隔开。
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句型:Can you dance? Yes, I can./No, I can’t.
Can he paint? Yes, he can./ No, he can’t.
Can she speak English? Yes, she can./No, she can’t.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We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I want to join the basketball club.
What can you do? I can play the guitar.
Are you good with kids?
Can you help kids with swimming? Come and join us!
Musicians wanted for school music festival.
Can you draw? Yes, a little. I want to learn about art.
Do you have an e-mail address?
语法:一般疑问句总结:be动词提前型,句首加助动词do/does型,can/could/may/will/would等情态动词开头型, 回答一律用yes/No回答。注意,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后接动词一定用原形。
结构:1 join与 join in 的区别
join 参加,指参加某项活动
join in 加入 着重加入某种组织,团体,政党并成为其中一员。
2,help sb do sth/help sb with doing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3, be good at=be well in 在……擅长,擅长于
be good for 对…… 有好处
be good with 和……相处的很好
4, learn about sth 学习有关于……
Unit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句型: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five o’clock.
What time does he eat breakfast?
He eats breakfast at seven o’clock.
What time does she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at eight o’clock.
He brushes his teeth and has a shower.
What a funny time to eat breakfast!
To get to work, he takes the number 17 bus to a hotel.
The bus usually takes him to work at 19:15.
People love to listen to him.
He goes to bed at 8:30. Can you think what his job is?
Please write and tell me about your morning.
Please write soon.
语法: 1,时间表达法 1,直接表达法,8:20 eight twenty
2, 间接表达法 分钟+to+时钟 表示“几点差几分”
3:40 twenty to four
分钟+past+时钟 表示“几点过几分
3:20 twenty past three a quarter to three 3:15 three quarter past five 5:45 half past six 6;30
具体时间前用介词at 表示在几点
2, What time 问具体的时间,具体到几点
When 问时间,范围比what time 广,可以是具体的时间,也可以是大概的时间
结构:take sb to sp 带某人去某地 listen to 听 write to sb 写信给某人
tell sb about sth 告诉某人有关于某事
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去做某事
Unit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math.
What’s his favorite subject?
His favorite subject is art.
What’s her favorite subject?
Her favorite subject is P.E.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math best.
Why do you like math?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Why does he like art? Because it’s fun.
Who is your art teacher? Our art teacher is Mrs. Jones.
I’m really busy doing my homework.
She is busy with her work.
I have science. It’s too difficult.
I’m really tired of watching TV
I like to play with my dog.
He is always running around with me.
结构:1, favorite=like…best 最喜爱……
2,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某事 be busy with sth 忙于某事
3, be tired of doing sth 做……感到厌烦
篇3: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生物的特征:动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植物通过气孔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进行呼吸);
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追猎物,含差草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植物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崽:(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还可以按照用(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5.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0. 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
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
食物),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无机盐)。
1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细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12.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3.做完实验后,要把小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14.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光照)外,湿度、温度等其他
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1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阴暗)、(
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就是对照实验。
16.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还有(竞争)关系,
如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合作)关系如蚂蚁、蜜蜂等昆虫组成的大家庭。
17.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骆驼尿液少,体温升到46°C时才出汗;沙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19.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0.(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和(水)等。
2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2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5.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叫做(生
物富集)。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
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26.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7.(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8.使用显微镜: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
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清洁收镜: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
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29.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
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显微镜下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小,显微镜下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30.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用从生物体上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这三
种玻片标本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临时的。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3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通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2.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或黑藻叶片细胞临装片:1、用刀片将洗净的黄瓜表皮刮掉,洗净刀片后,再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2、或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细嫩小叶,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有哪些相同的结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
34.观察动物细胞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不同之处:(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5、水和糖都是细胞中的重要物质。细胞中还有其他物质一类:(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无机物);另一类分子比较大(含碳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
36、细胞膜作用(控制物质进出使得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内部环境)。
37.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当作燃料,使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为细胞提供动力。
38、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它的载体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9 、DNA分子很长,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基因)。
40、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是(一定的)。人有(23对)染色体,有的人细胞中多一条患上(遗传病)。
41、生物体的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关。分裂:(细胞核)先由一个分裂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胞核),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42、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43、人体和动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44、(心脏、肝、肺、肾、眼、耳、甲状腺、唾液腺、皮肤)是器官。如: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还有(结缔、神经)组织。胃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还有(上皮、神经、结缔)组织。
45、人体及动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6、植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功能。贯穿于根茎叶中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茎尖和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叶肉、果肉属于(营养组织),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47、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其中草履虫结构、功能示意图见书70页。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细菌),对污水有(净化作用)。
48、(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49.病毒对人类既有(害处也有益处)。
50.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没有根茎叶),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51.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无根)。(没有输导组织,长得矮小)。如葫芦藓、地钱等。(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可以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2.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长得高大。如(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煤和石油)也是古代高大的(蕨类植物)埋藏在地层中形成的。
53.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保护细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高等,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54.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松、杉、侧柏、银杏和苏铁)种子裸露,外面没有保护它的果皮是裸子植物。其它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都是被子植物。
55.种子萌发所需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或胚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已经死亡)也不能萌发;(正在休眠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
56.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7.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8.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细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59.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60.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中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里有胚珠。
61.一朵花经过(传粉和授精)才能结果。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6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叫做受精。
63.受精完成后,其余部分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玉米、向日葵种子空瘪常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增产。
64.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即使是晒干的种子,里面仍然含有(少量的水)。
65、根吸收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66、取一段带叶的茎剪断,将顶端一段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横切、纵切,红色部分就是(水分和无机盐)在茎内木质部运输途径——(导管)。韧皮部里的(筛管)是有机物从叶运输到其他器官的通道,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能使木本植物加粗。
67、(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白天张开,夜晚闭合。
68、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69、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篇4:七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七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Unit1. My name’s Gina.
句型:1,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Jenny. / I’m Jenny. / Jenny.
May I have your name? Yes, my name’s Jenny.
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s Tony/Gina.
2, I’m Tony Brown. What’s your full name?
My full name/ It is Tony Brown.
My first name is Tony.
My last name/family name is Brown.
3, What’s your/his/her telephone/phone number? It’s 555-3539.语法: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我的) your(你的) his/her/its(他/她/它的)
our(我们的) your(你们的)their(他们的)
后面需要接名词,修饰名词,做前置定语。 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等成分。
My book is here. This is my book.
2, 主格: I you he/she/ it
we you they
在句中做主语,一般放句首,后面紧跟 am/is/are 及其他动词。
I’m a student. She looks great.
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
句型:1, Is this your pencil? Yes, it is.
2, Is this my pen? No, it isn’t.
3, Is that his book? Yes, it is.
4, How do you spell it? = Can you spell it, please? = Spell it, please.
5, Call Alan at 495-3539.
Call me/him/her/them. 给我/他/她/他们打电话.
Call 4953539 拨打4953539。
Call sb. at + 电话号码 拨打……找某人
6, Is that your computer game in the lost and found case?
7, a set of keys a set of + 名词复数
语法;1,句中含be(am, is, are)一般疑问句的变法: 把be提前,如果句中有my变your,I 变you,其他的照抄不变。肯定回答 yes, 主语+am/is/are 否定回答 No,主语+am not/aren’t/isn’t. 注意:回答时主语如果是物品单数或者this/that的话,用it替代主语,如果是复数人和物品用they替代。
2, be动词的用法口诀;I am, you are, is 他/她/它(he/she/it),单数is 复数are. Be动词跟随主语的变化而变化。
Unit3. This is my sister.
句型:1,Is this your sister? No, it isn’t.
Is she your sister? No, she isn’t.
2,This is my friend. These are my friends.
That is my brother. Those are my brothers.
3, Thanks for the photo of your family. Here is my family photo.
photo of your family = your family photo
语法: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一般情况下加s, book-books, 以s, x, sh, ch结尾的加es
watch-watches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把y改为i再加es boy- boys, family-families 以o结尾的有生命的加es, 无生命的加s, tomato-tomatoes, photo-photos
unit4. Where’s my backpack?
句型:Where’s the baseball? It’s in the backpack.
Where’s my computer game? It’s under the bed.
Where are his keys? They’re on the dresser.
Where are your books? They’re on the chair.
Where are her keys? They’re on the table.
Where are you? I’m at school.
Is it on the dresser? No, it isn’t.
Please take these things to your sister.
Can you bring some things to school?
The book is on the floor.
语法: 1,询问人或物品在哪里,我们用Where, 结构为 where+is/are+人/物品名称? “……在哪里”回答用 主语+is/are +in/at/under/on/near +地点
注意:表示“在……地方”地点前要用定冠词the 或者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your/his/their修饰,但是两者不能同时出现,我们可以说in the room, in my room 但是绝对不可以in the my room.
词语用法:1, take v.带走, 把人或物品带到别的地方去,take …to… 把……带到……去
bring v.带来,把人或物品从别的地方带到说话的地方来 bring…to… 把……带到……来
2,please 后接动词用原形。
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句型: Do you have a TV? Yes, I do/No, I don’t.
Do they have a computer? Yes, they do./No, they don’t.
Does he have a tennis racket? Yes, he does./No, he doesn’t.
Does she have a soccer ball? Yes, she does./No, she doesn’t.
Does he have a ping-pang ball? Yes, he does./No, he doesn’t.
Let’s play soccer. Let me help you.
I don’t have a soccer ball. That sounds good.
语法:1,句中不含be(am,is,are)动词的 一般疑问句的变法。 也就是说句中谓语动词是实义动词时,要变为一般疑问句,在句首加do/does(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时候用does),第一人称变第二人称,动词变原形其他的语序不变。I have a computer. – Do you have a computer? She likes playing ping-pang.- Does she like playing ping-pang.肯定回答用yes, 主语+do/does.否定回答用No,主语+don’t/doesn’t.
2一般句子中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时候,谓语动词要起变化。具体的变化为:一般情况加s, know-knows, 以s,x,ch,sh,o结尾的加es, teach-teaches, go-goes,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把y改为i,再加es study-studies
3, do/does 叫做助动词(语法需要加上去翻译部出来的动词)时,后面接动词原形,
Does he like reading? She doesn’t like reading. She doesn’t do her homework.
但是如果做实义动词(能翻译出来意思的动词)呢,遇到主语第三人称单数就要起变化。
She does her homework.
4,have的第三人称单数为 has.
5, let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sb代表人,如果是代词用宾格,do代表动词原形)
6,play+球类 表示“踢,打,玩......” play football
play+the+乐器 表示“弹奏……乐器” play the piano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篇5:七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 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 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 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 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 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 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 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 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 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 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 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 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 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 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 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 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 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 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 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
举世闻名“三星堆”, “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 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 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 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 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 城濮之战称英雄, “退避三舍”诱楚军, 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多战争, 齐王军师名孙膑, 围魏救赵战桂陵, 前二六0战又起, 秦赵之间战长平, 赵括纸上来谈兵, 四十六天粮草尽, 赵军大败秦军胜, 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 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 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 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 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 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 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 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得到大发展, 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 商鞅变法了不起。
八、九、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 甲骨文字算最早, 青铜器上刻金文, 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 日食月食书中记, 夏朝历法叫“夏历”, 战国二十四节气。
(三)
最早名医是扁鹊, 针刺汤药和按摩, “望闻问切”诊疾病,中医沿用真不错。
(四)
楚国诗人叫屈原, 上了世界名人篇, 抒情长诗有《离骚》,思想艺术传千年。
(五)
孔子相传为圣人, 思想教育都精明,
主张“爱人”察民情, “为政以德”反酷刑, 办学收徒三千人, 因材施教出贤能, 启发学生多思考, 主张温故而知新, 言行收录在《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
(六)
老子道家创始人, 学说记在《道德经》, 主张事物对立面, 正反两面要想清。
(七)
百家争鸣好形式, “墨儒道法兵”在此, “兼爱”“非攻”墨主张, “仁政”治国是孟子, 道家代表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来治, 法家代表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 兵家鼻祖是孙武,《孙子兵法》论军事。
十、“秦王扫六合”
(一)
前 230 — 221(年),秦灭六国大统一, 始皇咸阳来登基, 至高无上大权集。
(二)
丞相、太尉和御史, 地方推行郡县制, 全国统一度量衡, 还有货币和文字, 为了思想大控制, “焚书坑儒”有得失。
(三)
抵御匈奴筑长城, 开发南疆修灵渠, 开疆拓土好疆域, 世界大国了不起。
十一、“伐无道 诛暴秦”
(一)
秦朝暴政民愤激, 戍卒大泽揭竿起, 势如破竹建政权, 陈吴败后项刘继。
(二)
项羽领兵创奇迹, 巨鹿大败秦主力, 刘邦率兵逼咸阳, 短命秦朝就灭亡, 楚汉之争又四年, 刘邦长安建政权。
篇6:地理七上知识点总结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篇7:地理七上知识点总结
1、降水
(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等级划分
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的等级。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单位:毫米。
2、降水分布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多。
3)在温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篇8:地理七上知识点总结
1.魏格纳(德国科学家)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2.现在科学家研究表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5.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6.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5%以上,蕴藏着及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舱”,“蓝色的油田”,“盐类故乡”,“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是人类重要基地。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经联合国批准并生效实施。
篇9:七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字音
嫌恶(wu) 堕落(duo) 苦心孤诣(yi)虐杀(nue)
哀号(hao)犄角(ji) 怦怦(peng) 丫杈(cha)
寒颤(zhan)脸颊(jia)逮着玩(dai)倘若(tang)
瑟缩(se)分歧(qi)祷告(dao)滑稽(ji)随声附和(he)
称职(chen) 炫耀(xuan)女娲(wa) 莽莽榛榛(zhen)
踉踉跄跄(liang qiang)提防(di)
二.字形
伶仃 玲珑剔透 憔悴 鞠躬尽瘁 纯粹 攥着 篡夺 惊惶 慌乱 虐杀 戏谑 匿名 苦心孤诣 主旨 水波粼粼 鱼鳞 御聘 驰骋 骇人听闻 骸骨 分歧 误入歧途
三.多音字积累
颤 恶 称 提 号
四.成语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注意是人对某事突然明白)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注意情感色彩——褒义)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注意情感色彩——贬义)
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贬义)
神通广大:本为宗教称神道法力无边、无所不能。泛指本领极大 。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用药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五.文学常识
《风筝》鲁迅,选自《野草》、泰戈尔(印度)、《世说新语》刘义庆、安徒生(丹麦)、《伊索寓言》
六.背诵默写
《世说新语》两则、附录诗歌十首
篇10:生物七上知识点总结终答案
生物七上知识点总结终答案
第1单元 第1章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
1
2、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细菌、真菌、 病毒 等微生物。
3.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生命现象错综复杂,但它们又有一些共性:
(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除了 病毒 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细胞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能够 由小长大 。即生物有生长的现象。
(3)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活动。即生物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 物质 和 能量 ,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
(4)生物能产生后代(即繁殖后代的特征),有遗传和 变异的特征。
(5)生物体对外界刺激 做出一定 的反应。
(6)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只有 适应 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否则就
会被环境淘汰。
第1单元 第1章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 生态 ,生态因素分为 生物因素 和 非生物因素 。
2.影响生物生存的 其他生物 称为生物因素,在影响生物生活的光、水、温度、空气、土壤
等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 非生物因素 。
3.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
地生存。
4.此外,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例如:蚯蚓能疏松土壤。总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1单元 第1章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
2、杂交水稻之父是:。
3、生物学能解决很多社会问题: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农业生产、
疾病诊断、食品发酵等问题。
4.克隆羊多利是
第2章 探索生命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放大倍数。
2、具有调节光线强弱功能的是和旋 和 细准焦螺旋 。
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选镜、对光、放物、调节、观察、收镜几步
1)、取镜时,一手托镜座,一手握镜臂,放在实验桌前略偏左的地方。
2)、选镜:使用显微镜应遵循先低倍 后 高倍 的原则,因为低倍视野 大 ,容易发
现目标,找到像。所以先选择 低倍镜 安装。
3)对光:对光时,先转动 转换器 使 物镜 物镜对准通光孔;应选用一个较大的光圈,
最后转动 反光镜 ,从目镜中看到白亮的 视野 就可以了。
4)、放物:观察时,先将一薄而透明的材料做成玻片标本,将载玻片放到 载物台 上,移
动载玻片,使要观察的物体位于 通光孔 的中央;
5)、调节:下降镜筒看物镜,上升镜筒看目镜。
顺时针转动 粗 准焦螺旋下降镜筒使物镜与载玻片靠近,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
片标本);最后一边左眼注视目镜,一边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
看清物象为止。
6)、观察:双眼观察,左眼看目镜,右眼配合绘图。
7)、实验完毕,将显微镜擦干净。转动 缓下降到最底处。最后把显微镜放入镜箱,放回原处。
5
6、成像原则:
(1180度即为看到的像。
(2)反移:像左向左移,像上向上移。
(3)流向不变:因为是旋转180,不是翻转,所以当视野中为顺时针则实际也为顺时针。
7.调光:调亮用凹面镜、大光圈(遮光器)。调暗用平面镜、小光圈(遮光器)。
8.断污点:排除法。三个地方,目镜、物镜、玻片。
一转二移法:判断显微镜下污点位置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污点随之转动则在目镜上;若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污点随之移动则在玻片上);如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9 放大倍数越小下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多,但比较小,所看到的视野要亮。
三)、其它常用的探究器具
10、
11、注意事项:1)注意
2)不要用手直接。
3)加热时,不要
4)及时做好 清理工作 工作。
12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时在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其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
4)观察;
5)
6)
7)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1、过程:、实验、
2
3、实验:是验证和括:实验、 观察 、调查 及 收集数据 等。
4
不同外,其它因素都应 相同 。
5、设置对照:一个实验为突出实验结果,往往要设置对照。与假设相同的为实验组,不同的对照组。
6、增加可靠性: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多个实验对象等减小实验误差或避免偶然性。
7、态度:坚持实事求是 态度,假设不一定 正确,当科学探究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是,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应大胆的修改原有知识。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将下面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的各个结构的名称和功能写出
来:
二)、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
能:
2、将下面动物细胞的各个结构的名称和功能写出来:
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比较:
3、 、细胞质、细胞膜;
液泡和叶绿体 。
四)、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4、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有,细胞核在生物的具有重要作用。
5、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和 ;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 数目 、 形态和 结构 都是一定的。
6、DNA:是主要的,能贮存和传递理特性。
7.
第三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细胞分裂:
1. 生物体都能有关。
2、细胞分裂:
1
2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 染色体先复制 再平均 分配,对生物的遗传 具有重要意义。
3)结果:细胞分裂使细胞的增多。
3 、
二)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1、细胞分化
1)概念:指分裂后
生物七上知识点总结终答案的细胞在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朝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2
2、组织:
1
2)植物的四大基本组织有:(机械组织在某些版本教材中不出现,所以可以只回答以上四种,若给五个空,则回答机械组织) 保护组织有保护功能,例如:叶的表皮等; 营养组织有营养作用,例如:果肉等; 输导组织能输导 水 、 无机盐 和 有机物 ,包括导管和筛管; 分生组织能产生新的细胞。
3)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主要有: 上皮组织有保护和 吸收 功能;例:口腔上皮、腺体的上皮等。 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功能;例:血液、骨组织等。
肌肉组织有收缩和舒张 功能;
神经组织有接受 刺激 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的功能。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1. 单细胞生物是指只由
地完成营养 、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它们广泛的分布于淡水、
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2. 识别草履虫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标号的名称。
2)、草履虫基本结构
包括 表膜(即细胞膜)、细胞核 和 细胞质 。
3), 所以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4) 纤毛能有辅助运动作用(旋转前进); 食物泡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功能;
伸缩泡有 排泄废物和多余的水 功能;
5)、草履虫通过进行生殖。
3.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因为草履虫是好氧生物,表层氧气较多)取两滴草履虫培养液
滴在载玻片上,中间连起来,在一边加盐,草履虫全部都游到未加盐的一侧,因为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如在一侧滴加牛肉汤,草履虫全都集中到牛肉汤中,因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这说明它能趋利避害。
第二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一)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
1组合起来,形成具有
2、叶、花 、果实 、种子 。其中根、 属于营养器官,花 、果实 、种子 属于生殖器官。
3 ;
二)人体的组成:
1、系统的概念:,
2 、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循环系统、运动系统
3调节下,密切配合 、协调一致 ,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
4
篇11:人教版七上语文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 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ã biã qiáo cuì fáng shàn wān dîu
瘫 痪 侍 养 诀 别 憔 悴 仿 膳 豌 豆 ..
二、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课文写了四件事:
(1)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 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 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
人教版七上语文的学习方法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人教版七上语文的学习技巧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篇12:七上科学期中复习资料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篇13:七上科学期中复习资料
一:观天认星
1.星空随观测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观测到的星空每时每刻都在自东向西旋转.由于地球本身每天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能观测到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北极星没有东升西落现象)
2.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星星数目也是不同的.星空中出现的星星随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变化,人们按四季把星空分为四季星空.
3.星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4.早在古代,人们就按想象把星星搭配成一定形状,又按形状把星空分为不同的组.现代天文学上把整个天空的星星划分为88个组,并把这样划分的组叫星座.
5.必须认识的七个星座(形状):大熊座,小熊座,天鹅座,天鹰座,天琴座,猎户座,仙后座,牧夫座.
6.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座柄端的一颗星,牛郎星是天鹰座的一颗星,织女星是天琴座的一颗星.
7.春夏秋冬季节北斗七星斗柄分别指向东南西北.
8.如何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以北斗七星斗口外侧两颗星作“指针”用一条假想的线把它们连起来,再沿斗口方向延长五倍远,就可以找到北极星.
9.北极星一年四季总指着正北方向,它没有东升西落现象.
10.通常人们用肉眼只能看到6000多颗比较亮的星星,如果要观测到更多的星星必须要借助望远镜,望远镜是我们洞察宇宙的眼睛.6000多颗比较亮的星星里面绝大多数的是恒星,人们肉眼只能看到五颗亮行星.
11.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镜面直径有2.16米,我国现存最早天文台是河南登封观星台,简仪和浑仪都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
12.一般望远镜由主镜筒和镜架两部分组成主镜筒又由物镜和目镜组成,为了便于寻找目标,主镜筒又附有一架寻星镜.望远镜使用步骤(了解)
二:银河系
1.银河系简称银河,中国古代称天河.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它其中包容了大约1500亿~亿颗恒星,其中用肉眼能看到的只有6000颗左右.此外银河系内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
2.银河系形状:从正面看象一个庞大的车轮状旋涡系统,从银河系的核心伸出四条旋臂.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象一个凸起的大透镜,银河系绝大多数物质都密集在银河系中心平面附近.
3.天文学上把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平均值即日地平均距离称做一种长度单位称为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 比它更大的长度(距离)单位是光年,即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大约30万千米每秒.1光年=
4.银河系直径大约8万光年,年龄长达100亿年了,银河系的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各类天体都在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动,银河系就象一个巨大旋转着的“飞盘”.
5.太阳位于距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的地方,太阳带着它整个“家族”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速度高达250公里每秒.绕银河系一周也得花两亿五千万年.
6.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只是普通的一员,在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庞大天体系统,她们象银河系一样由千百亿颗恒星组成的,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河外星系或星系.宇宙中大约有10亿个星系,目前人类最远的观测范围超过100亿光年.
三:最近的恒星――太阳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个从里到外熊熊燃烧的庞大气体球.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半径约为 m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2.我们观察到的只是太阳的表面叫光球,其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光球外面紧贴光球层的叫色球,再外面一层叫日冕.
3.太阳表面温度并不是处处相等,有些地方比周围低2000摄氏度左右,看起来比较暗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均为.中国是具有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的国家.
4.太阳表面出现的喷发现象,有的象万丈喷泉,有的象艳丽火焰,称日珥.
5.太阳每秒发出的总能量高达 焦耳,到达地球的只有总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对我们人类来说已经足够,是地球上一切活动的主要能量源泉,它给人类提供光和热,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太阳能.
四:行星与卫星
1.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连同绕它旋转的八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成千上万个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系最大范围可以延伸到1光年以外.
2.阳系九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顺序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八大行星按质量排序: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按体积排只有海王星和天王星位置调换,其他和按质量排一样.
4.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属于类木行星.类地行星距太阳较近,体积、质量均较小,卫星数少或者无,无光环.类木行星距离太阳较远,
5.八大行星:里体积和质量都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拥有最美丽光环的也是土星.卫星最多的也是土星,有23颗.卫星最少的是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地球只有一颗卫星就是月亮.
6.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有光环,土星的光环最漂亮.组成光环的物质是岩石碎片,气体和尘埃.
7.八大行星在不停自转的同时还在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自转:金星与其他行星自转方向相反,是自东往西自转的,其他八大行星都自西向东自转.公转:都自西向东公转,公转轨道除了水星轨道比较扁以外,其他大行星轨道都是近乎圆形的椭圆.
8.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我国古代称为辰星.金星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行星,又叫启明星,它的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有白色的极冠和“运河”.木星是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重要标志是南半球有个巨大“大红斑”.土星拥有最美丽的光环和最多的卫星.天王星是躺在公转轨道上边滚动边绕转的.海王星称“笔尖上的行星”.水星是体积和质量都最小的行星.
9.整个太阳系有60多颗卫星,行星和卫星本身都不发光,它们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篇14:七上科学期中复习资料
1.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有毫米刻度的学生用尺 B 有厘米刻度的三角板
C 有厘米刻度的皮卷尺D 以上三种工具都适合
2.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
A 零下5度 B 负摄氏5度 C 零下5摄氏度 D 零下5度
3.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 )
A 0.3千克 B 3千克 C 30千克 D 300千克
4.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
A 100毫升 B 50毫升 C 200毫升 D 10毫升
5.把质量为2千克的一块铁带到月球上,则铁块的质量将………………………( )
A 大于2千克 B 仍为2千克 C 小于2千克 D 以上都有可能
6.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37.3℃和38.4℃ B 37.1℃和38.4℃ C 37.1℃和37.4℃ D 37.3℃和37.4℃
7.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B 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
C 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D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篇15:苏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1、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3、政权特点: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腐化、奢侈。
4、衰落(转折点):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5、灭亡:公元3,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二、八王之乱
1、原因:1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2晋惠帝昏庸无能。
2、爆发;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3、影响: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路线:1氐族和羌族,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
2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3、十六国:
(1)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2)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3,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衰落: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5、灭亡:4,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篇16:苏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2、概况:
(1)大战时间:公元383年
(2)作战双方:前秦 与 东晋
(3)结 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淝水之战的影响:
(1)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1) 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2)从东晋方面看:东晋团结一致,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5、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6、淝水之战同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以少胜多的战争)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
(1)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
(2)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
2、改革的原因(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洛阳(494年)
(2) 改说汉语;
(3)改穿汉服;
(4)改用汉姓;
(5)鼓励与汉族联姻;
(6)用汉制,学汉礼。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习他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6、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篇17: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玩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 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 和 。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 用感官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借助工具准确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
(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2)滚轮法
: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时另一端时,记下轮了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 X 圈数。例:操场的周长。
1
【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2.七上地理总结教学
4.七上生物教学计划
5.七上历史复习资料
10.华师大七上数学教学计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