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我们应该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幼儿园育儿经验心得

我们应该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幼儿园育儿经验心得

2023-04-06 08:52: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nicol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我们应该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幼儿园育儿经验心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我们应该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幼儿园育儿经验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应该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幼儿园育儿经验心得

篇1:我们应该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幼儿园育儿经验心得

我们应该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幼儿园育儿经验心得

有一次晚上,看了一个纪录片,使我非常有感悟,印象深刻。记录的是一个顽皮孩子的故事,他在小班时就是班里的“老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第一个先来,什么好东西都要归自己所有,其他孩子的玩具经常被他抢去,孩子们经常被他弄哭,被他打。开家长会的时候,所以的家长强烈提出让这孩子离开这个幼儿园,退学。可见,这孩子是多么的顽皮。但是老师却不是这么做的,她包容了这个孩子。在长达两年的学习生活中,她一直对孩子采取“讲道理,讲规则”的方式来教育这个孩子。比如:在孩子抢别人玩具时,老师用平静的语气直接对他说:“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不可以这么做,请你不要这样!如果你还要这样做,那么,请你一个人玩”等等。一次两次的效果并不好,孩子一开始也不听她说,甚至会拿起棍子打老师。但是,老师坚持了下来,每当这孩子做错事时,老师就会平静地跟他讲道理,并对他说“请你不要这么做”等等。慢慢地,孩子习惯了老师的话,习惯了老师和他讲道理,他也变的越来越好。在大班时,他已经成为了班上真正的孩子王,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小助手。

当看完这个纪录片时,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老师这么做是对的,是帮助了他,拯救了他。如果老师当时听从家长的`意见,让这孩子转学、退学。我想这必定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影响,孩子以后也未必变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孩子是家长的宝贝,如果碰到这样的孩子,家长也会不知所措,也拿他没办法,只能听之任之。而这个老师在两年的教育中,运用了规则、讲道理的方式,一次不行再试一次,不放弃。我认为有时候有必要对孩子培养规则,让他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是不可以做的!从小培养,对孩子一生有帮助。

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呢?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 玩具和所有公共用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 不可以打扰别人。

6.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这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的6条规则,其实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制定规则时不能随心所欲,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培养好规则。如果做到了这些,孩子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篇2:幼儿园育儿经验心得

参加早教活动的孩子由于家长的陪伴,情绪大多数都是积极、愉快的,但是也不乏经常出现几个“爱哭”的孩子。年龄小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哭闹也就成了最普遍、最典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有的家长总会因孩子的哭声而手足无措,有的则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变得焦虑不耐,甚至有时候会用暴力和恐吓来让孩子止哭,这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用心聆听孩子的需求。

案例一:源源是一个瘦瘦弱弱的小男孩,聪明,学习能力强,但他的性格也像他的人一样,非常内向,每次来上早教总是哭哭啼啼的。在早教活动中也总是粘着家长,不肯独自参与区角游戏,需要家长陪伴游戏。第一次哭,是爷爷陪伴第一次参加早教活动,本来孩子的情绪正常,但是在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抢了他的玩具,并推了源源一下后,他哇哇大哭不止,在爷爷拥抱安慰后止泣。第二次哭,发生在班早教班门口,源源和奶奶来园,老师热情的对源源打招呼,他却像做错事情一样,神情紧张,过了一会哇哇大哭,并躲进奶奶怀里,寻求安慰。第三次哭,是源源总是看着别人玩,却不敢和大家一起玩,老师上前想对其进行交流沟通,源源马上就哭起来,直到奶奶抱着才止哭。

分析:案例中的源源,第一次哭是因为别人欺负了他;第二次和第三次哭都是因为老师的接近,他对老师和同伴都存有一种“戒备”。可以看出源源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内向敏感,受挫能力差,他通过哭来回避与老师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并极度渴望得到亲人的安慰和关爱,以填补心中的不安全感。

之后,我特别对源源的关注,时刻以温柔的笑容、抱一抱摸一摸他的小脑袋等肢体语言或者表情来回应他的紧张,并鼓励家长不管孩子是否哭泣都尽量多亲亲抱抱孩子。我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源源的反应是“戒备”的,而当我第二次第三次对其传达我的友好时,他开始会用微笑来回应了。

案例二:君君小朋友是个比较好动的小男孩,每次来早教都是精力充沛,可他也是个“爱哭鬼”。陪同的奶奶不关注宝宝与材料互动指导,而君君平时非常容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今天抢了别人的玩具,明天又和哪个小朋友打架了。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头”来取得“胜利”,若老师和家长指出其错误制止他,他常常哇哇大哭不止,这就使得奶奶每次都心烦气躁的大声斥责君君,有时甚至态度粗暴,可是君君依旧不改“陋习”,其他家长和小朋友看着总是远远避开他,久而久之,君君成了班里的“爱哭小霸王”。

分析:案例中的`君君的哭是属于哭闹的情绪,他的表现是比较固执和偏激的,一不顺心就通过哭闹和暴力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也说明了君君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由于家长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产生戒备、抵触的心理,从而将这种心理也反应到了行动上。往往其外表的强悍反而更加证明了君君内心的敏感与脆弱,造成了孩子“愤世嫉俗”的外部表象。

对于君君的行为,我刚开始也非常烦恼,在与家长沟通之后,建议家长能够和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和交流,不要冷眼旁观,更不要轻易对孩子随便打骂,家庭中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引导孩子养成平和友善的性格与交往习惯。同时,我每次都用热情的拥抱和亲吻来迎接君君的到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后,耐心的抱着他鼓励他“君君真棒”“君君进步真大”。经过一个多月,君君已经不哭闹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爱哭小霸王”了,看到老师都会高兴的扑过来问好。

反思:“哭”往往能反映出孩子最真实的人格和最原始的需求,我们能够通过孩子的哭声解读到孩子的心理,相对于源源和君君,他们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拥有完全不同的个性,但从他们的哭泣中都表现出了他们的安全感缺乏,这种安全感缺乏也导致了他们敏感、不爱交往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要重视孩子的哭泣,及早发现孩子哭泣的根源,通过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努力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3:幼儿园育儿经验心得

和我们班的小孩子相处了那么久,感触颇深,现在来说说我这段时间积累的经验。

首先,要做好幼儿的老师:

第一,充分做好准备上好每一节课。每一个孩子都有希望得到新知识的权力。作为一个新教师,我们应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尽量让幼儿在每一节课之后都有所获益。获得对知识经验的积累。

第二,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幼儿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我们班也是。但是只要你细心观察,其实不难发现,那些被自己搁置在遗忘的角落里的孩子其实也有很多闪光点。

第三,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幼儿有模仿的榜样。因为我是幼儿园教师,我就得不断反思自己,看看这些小孩,他们会学到你的很多东西。你平时说的很多话,他们都听在耳里。譬如口头禅,我有时候会开玩笑的说某个幼儿,“你怎么这么傻啊”本意是带点宠爱的。一次无意在日常活动中,我听到小孩子们之间交流时也用到这句话。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小孩的眼里,你的坏习惯哪天也会被他们付诸实践。

我们也要做好幼儿的好姐姐。

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和蔼”。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关注,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孩子。至于哪些是特殊的呢,几个月工作下来我列下几个:转学的孩子;中途插班的`孩子;性格或心理上成长特殊的孩子(比如非常胆小、非常调皮等);不懂方言却处在方言环境中的孩子等。如果我们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我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们交流,以邻家姐姐的语气和他们做游戏、嬉戏。上课多给幼儿发言的机会。

我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我的专业技能不够扎实,但是我愿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幼儿园老师,去用心关爱我的孩子们。愿和他们一起分享未来的点滴岁月,愿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