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蒜花情感散文

蒜花情感散文

2022-05-27 21:04: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祖国的话多”投稿了9篇蒜花情感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蒜花情感散文,欢迎阅读分享。

蒜花情感散文

篇1:蒜花情感散文

蒜花情感散文

母亲总有那么一道菜是孩子最难以忘怀的。就拿我的母亲来说吧,她做的蒜花,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

蒜花是从母亲指尖开出来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种蒜,到培苗,到做成食物,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母亲勤劳的双手。

选一个秋阳灿烂的日子,母亲扛着锄头,提着蒜瓣,将菜园子里的'一小块地翻松,均匀地挖出一排排土窝子,浇上一些肥水,然后将蒜瓣尖儿朝上埋进挖好的土窝里,撒上一层细土,这样大蒜就种好了。

时间一晃便到了大雪纷飞的季节,这个时节蒜苗长高长粗了。母亲提着竹篮,“咔嚓咔嚓”踩着厚厚的积雪,用一根木棍轻轻敲掉压在蒜苗上的积雪,将蒜苗连根拨起,抖掉上面的泥土。

屋外白雪皑皑,室内暖如三春。母亲将蒜苗洗净,压在菜板上,一刀下去,蒜叶和蒜茎便分离开来。母亲又将那些蒜茎切成四五厘米长的小段儿,找来一根绣花的针,一针一针地将蒜段儿的两端划破成丝状,然后放进盛有清水的瓷盆里,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先前还圆滚滚的蒜段儿,经母亲这一划,然后在水里一泡,两端被划破的蒜茎便往中间翻卷过来,像开放的花儿一样,十分漂亮。

绿盈盈的蒜花,整齐地摆放在一个雪白的盘子里,犹如茫茫雪野中点缀的一丛新绿。透过那丛嫩绿,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仿佛就在眼前。

蒜花的吃法很简单,只需一碟由陈醋、酱油、花椒油、香油、食盐、味精配制而成的调料即可。挟起一朵蒜花,在味碟里轻轻一蘸,吃进嘴里,清新舒爽,淡雅芬芳,却又意味深长。

蒜花,在母亲指尖开放的花,在我心中永驻芳华。

篇2:女人花情感散文

女人花情感散文

人生对女人是最残忍的,它给女人的选择时间只有十年。即,二十岁——三十岁之间。以后的好多年里,都是为这十年买单的,不是吗?

为了这十年,可怜的女人不分昼夜的奔波,熬过了春夏,再熬秋冬,活活的将一个纯情少女演变成少妇,最后成老太婆。一头青丝变成白发,再到死亡。

这就是女人的一生。

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有谁能知道女人付出了多少心血,经历了多少坎坷,流过了多少泪,撒过了多少汗,……换来的是什么?

好的呢?贤妻良母,留个美名罢了。不好的,还要背上不孝,不守妇道等等的骂名离开人世。

这就是女人的一生。

做女人难啊,做个好女人更难,做个有名望的女人乃是难上加难。谈何容易。说什么做个好妻子,做个好母亲,做个孝敬公婆的好媳妇,做个乖女儿,做个世人认同的好女人、、、、、、

这些话人人都会说,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再说好多事情都是相互的。再有能力,再有内涵的女子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包括男人在内。

好,是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想必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都想好。尤其是女人,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做个好母亲,做梦都在想着咋样教育自己的儿女出人头地,飞黄腾达。这样她才自感成功,内心无愧。作为儿女能体会到吗?

咋样才能做个好妻子,爱老公,帮老公,为老公分忧解难,为老公付出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其老公知道吗?理解吗?

咋样才能做个好媳妇,让公婆安度晚年,延年益寿。其公婆会向带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自己的媳妇吗?

咋样才能做个好女儿,让自己那受尽苦难,历经沧桑的父母不在煎熬,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咋样才能做个好女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这样的女人是人们理想中的女人,也是女人的理想。

她们努力的完善自我,想让自己强起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佼佼者,可是无论怎么做,也难能做到。因为女强人是成不了贤妻良母的,贤妻良母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娇娇者,二者必取其一,否则适得其反。

我是女人其中的一员,我自有身临其境之感,我爱和平,好友善,做任何事都追求完美,处处留心,步步留意,其结果不也这般。问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现如今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真不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呀?

望着窗外朦胧的月色,我心潮澎拜,思绪万千,生活在繁华与喧闹中,心中那点仅有的真我怕也丢失了,于是跟着生命之河逆流而上,去寻找那些遗落的记忆。就像他们说的繁华易逝,真我又何尝不是一样。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花,或是紫罗兰,或是曼陀罗,在别样的季节绽放出别样地风采。油然的就想到了苏轼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可惜我不能做那一朵别样的花,幸而心是自由的,虽然一无所有,但却可以跟着心去寻找,寻找那异乡月色下的荷塘,寻找那携刻永恒的三生石,寻找那停泊的港湾……

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定义从前,却发现那些繁华就像飘落的秋叶,就像经历了一个轮回一般,既熟悉又陌生。远方除了那模糊的灯光依旧一片漆黑,像大海一样望不到尽头。

曾经有一位诗人朝着大海深情讴歌,平淡中透露着灵魂耀眼的光芒,他叫海子,大海的儿子。也只有他才能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不朽诗句,可我遗憾的是他未能看到大海的另一头,春暖了花开了,或许就是别人说的彼岸花开。繁花遗落了,他能留下灵魂,而我这个普通人却只能感慨……

一个人漂泊,时光蹁迁,辗转间,白隙过驹的时光将梦刺得体无完肤,我的儒弱使我看到了花瓣的飘落却不能明白轮回的蓬勃,就只能像林黛玉般落泪葬花。于是不得不小心地与未来周旋,才慢慢的体会到何为生活。罢,罢,罢,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此生我依旧留恋……

今夜没有人陪我驻夜畅想,算了吧,丢开这些繁杂的思绪,睡意渐起,原来夜很深了,很深很深了……

绕过路口,等待下一个转角。

篇3:并蒂花情感散文

并蒂花情感散文

也许是前世的缘、让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仍然厮守;也许是前世的预约吧、让我们错过了许多佳人走到了彼此的心中;也许我们前世造了许多孽、今世让我们来赎罪的、要不然怎会这样的坎坷、我们彼此承担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也许这是孽缘吧,月老搭错了鹊桥、才遭到如此的待遇;也许我们有情无缘所致、虽然我们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我们那份情是相互温暖着彼此那颗寒冷的心、我们互相鼓励共渡难关。正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打击也就看淡了一切、虽然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鲜花与掌声、我们可以自娱自乐、找适当的理由自我鼓励与安慰;又时我们的生活很枯燥与乏味、没有多少精彩的地方。我们就尽力改变观念、找自己的兴趣来打发那种生活,网络成了我们夫妻的好朋友能给我们提供大量的营养、是我们干渴的心好像得到了及时雨、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就像春风把我们的心扉吹开、迎来了一缕阳光。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么学到不少的知识;也看到了一些肮脏的地方、让我们感到心惊胆战、自认为有丰厚的生活经验、来到网上我们简直就是一个顽童,根本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我们即胆怯又经不住诱惑、有好几次险些上当,有时网络比现实更残酷。

渐渐的我们也就习以为常了、也不在理会别人怎么看我们了、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为了避免一些没有必要的麻烦就失去了一些联系、尽量给自己和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空间,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前途,我们做了不少的变动。这些年来孩子没少跟着遭罪、在幼小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从小就感到了现实的残酷、从没体验过亲人的疼爱、在这方面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缺陷,在为人处事上孩子也不于同龄人。这也许是我们的疏忽所致、现在孩子还小给他灌输这方面的知识还来得及、还好没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影响、还不至于影响他以后的生活、在亲情这方面尽量给他弥补、除了我试着让他学会爱别人、去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十来年的习惯的慢慢改、给他一个适应的空间。

虽然我们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可我们彼此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无论前面的路多么艰辛他都不允许我掉队、就像微风一样在后面推着我前行、在前行中趁他不备掀起一层恶浪、就上前为我抵挡恶浪的冲击,事后他顽皮地说今世你跟我遭罪来世就该享福了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跨不过的坎、我不要求你做别的;也不需要你补偿我、我只希望你好好活着陪我到永远就足够了、有你才像家、虽然你很落魄可在我的眼里仍然是块宝、有你我和孩子就有依靠;只要活着我们就什么也不怕、你就是我的力量、也是我的天空,也只有这样你才对得起我这些年来的付出。要不然我不就白痴那么多的苦了吗?如果你不好好待自己、你不但折磨自己也同样折磨着我、那你也太自私了,是呀、你一闭眼什么也不知道了、可我和孩子怎么办呀!死了比活着轻松、活着的人就得忍受这离别之痛与相思之苦。他的一席话想暖流一样流遍我的全身、我也尽力装扮他的生活、尽量把我们的世界打扮的豪华一些、来活跃家庭气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外疲劳一天的他回到家后真正感到家的温暖;也真的是他放松心灵的地方、来减轻心理的压力,我尽量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体质、为了让他安心工作我尽力保护好自己并坚持保健来延续自己的生命。他竟像个孩子似得说你这样做就对了、你只要好好的就算疼了我、这样至少你还能和我说说话,我有不舒心的时候我还有个倾诉对象、你就像天使一样能给我疗伤止痛,当我绝望的时候你就是我的加油站重新点让我的希望、每当我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就是我们的润滑剂、让我们破镜重圆,虽然你没有生存能力、你知道吗?这个家若没有你也就塌了、你就是咱家的顶梁柱;也是我们心中永不灭的心灯、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守护神、有你的指引我和儿子少走很多弯路、也不用重蹈旧辙。

其实。夫妻之间不在乎在一起有多久、只要把彼此相互种在心间这就足够了、就算有一天真的离你而去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心里也不会那么空虚、她会用心陪你、人虽走了可心仍然留在你的身边、因为她不忍心让自己心爱得人悲伤、她会变成各种景色来到你的身边,既让你看到又触摸得到;有时还顽皮的闯进你梦想与你嬉戏,就像生前一样无处不在。

篇4:三月女人花情感散文

三月女人花情感散文

三月的味道,是春天的味道,是女人的味道,是树木萌发的浅绿,是春风拂面的轻暖。

三月的女人,是岁月的年轮流淌出的,真性的清香,是时光沉淀出的美人,如桃花绽放着粉色的诗意。

三月的女人,如一杯午夜的红酒,让你怀着一颗初心,浪漫地举至唇边,慢慢去咂,细细去品。

三月的女人,带着内心的虔诚与温良,默默守候在静美的岁月,用一种别样的温暖,律动着人们的心房。

三月的女人,做最美的自己,迎风迎雨笑对流年,一个女人最美丽的.样子,就是她面对生活温柔慈悲的样子。

三月的女人,翩然起爱,拥抱阳光,不辜负时光的璀璨和柔软,用带露的花香酿一缕心香,恰似她的体温温和怡人。

三月的女人,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动人和温馨,你经过她的时候,闻到的是一缕沁心的幽香,回想起来却是忘不了的风景。

因为女人,这个三月温柔得让人心疼,三月里的女人花,经历了时光的洗礼,沉淀出的寂静与欢喜,也让这岁月染满了醉人的深情……

篇5:情感散文:花凉半夏

情感散文:花凉半夏

我的尾指含着花的纯情,在许多个轮落飞逝的时节中悄悄盛开,盛开一个半夏,一盏青灯,一个如梦似幻的悲伤的故事。于一个驻守在暗角的椅子,几点飞落的痕迹,不知不觉中,唯留最后一瓣花。

半夏之花,被支撑在世界的双眼。

当那阵时风一如既往拂过我墨黑的笔尖,我被吹拂的发丝,含着午后深情的记忆。我写下你驻足的地方,被深藏在记忆边缘的灰白步伐,仿佛我能在每一次初透的晨白中访寻一个故里。

犹记是在九月的风中,窗外的木棉花,零零星星散落一地纯白,空气中,与视线的相交处,是垂落飘扬的花絮,与时而来往的.陌生的身影。我曾拾起过那深红的木棉花瓣夹在书页中,一如许多年前曾做的那样。

我幻想着我的故事,在黑白交织的街道独被分割成不远不近的建筑灰影,一把慵懒地被搁置在拐角处无人可知的雨伞,一声仿似找不到出路的低声鸣哭。那是寂静无人来往的夜晚,犹死的孤独让世界的双眼哭泣。

半夏之花,一个时节渐落的孤寂。

我如何能回忆起自己路过的街道,那些丛生于默然中的生命,含着春秋飞逝不曾改变的柔情姿态,一次次在视野的边角处盛开。如同我在盛夏的光阴中剪去自己遮住眉间的尾发,它散落的样子是我从未注视过的纤巧。

想象一个夏天的末尾,融化在黑夜中的脚步,我找寻一个挥逝了半载光阴的身影,一路飞奔而过。我穿过沾雨的弄堂,几点青绿的枝头点缀着我的回忆,叮咚着那些凌乱的日子。

隐藏在过去的美好时光,那些被敲碎成片段的记忆空白,我曾如此肆无忌惮地伤害着谁,又被谁盲目无知地伤害着。回想整个如梦似幻的青春记忆,我的尾指,暗含半夏的花朵,花开一半,落一半,自顾自盼。

一个半夏,含着春情,与你我不全的记忆。

篇6:花雨伞的情感散文

花雨伞的情感散文

岁月会制造许多往事,往事一多,就如同一堵厚厚的墙,把当时地激动易感的情绪遮挡起来,以至于日子久了,不觉得曾有过那样的往事,忘记了自己的心曾经被柔软过。可是一旦有机会去触及那柔软的密码,感情的潮水就会淹过来。

那年,去一个滨城游玩,临回时,去商店购物,在一个儿童用品商店的橱窗里,被一把高悬的花雨伞如电击般地击呆在那里。面对那么多年,依然固执的,固执的不肯改变,并且依如童年时那样,对我亲切俯身微笑的小花雨伞,我的眼睛潮湿了。是了,那就是驻扎在我心中的那种记忆的花色和样式,述说了会令人发笑的心事,还有,还有过早赋予年龄的淡淡的忧伤。

童年,喜欢一把花雨伞,是近似向往的喜欢。那是把挂在商店玻璃橱窗里的,湖蓝色带有白色圆点的,在我看来极漂亮的伞。而我童年的所有雨季里,都是穿了母亲用大人的雨衣改制的,灰绿色又笨又重的雨衣,或是戴着草帽穿过雨季的。那双穿着色彩鲜艳的塑料凉鞋的脚,趟在雨水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带我到那明亮的`,能够照见我的橱窗前,望着那把越看越喜欢的小花伞,一丝淡淡的忧伤就飘进了心头。那时向母亲提出买花雨伞的要求,是太奢侈的事情,拥有花雨伞的梦就藏在心底。

后来那把雨伞不见了,可能是让同样喜欢她的女孩子买了去,我常常暗暗地祈望,那把雨伞是落在一个温柔而漂亮的女孩手里。因为,我觉得,只有这样的女孩,才与那把雨伞相配。

后来,在我有能力自己买雨伞的时候,再没有见过与之毗美的伞。

梦往往在变成了现实以后,在岁月的某个地方等待着,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撞在你的怀里。原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可以感动人的,改变,感动人,不改变,也感动人。怪谁呢?要怪就只能怪自己的那颗不肯遗忘又易于感动的心,敏感到一触即痛,痛了就连带出美丽的忧伤情绪。

篇7:甜酸蒜儿散文

甜酸蒜儿散文

阔别故乡三十余载,终于有幸回归故里。迎面吹来带有一种浓浓的,爆锅香味儿的,故乡那暖暖的风儿,似乎别有一番滋味。不由得让人想起少小时期的一些故事。七八岁时,我们一大家子人,我姊妹五人,加上爸爸、妈妈、姥姥、四姨、老姨、我的一个叔伯侄女。都挤在只有三十平米的,木质结构的泥夹板式的简易房子里,大屋是客厅兼设有一铺大炕的卧室,约十五平米,厨房加只能睡一两个人的小卧室,约十五平米。全家人中,只有爸爸一个人上班,可怜的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钱,每人平均不到四元钱。生活困难,艰难度日。

那时的人家,过日子可真是勤俭节约,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绝不浪费。自家地里种植的马铃薯,由于缺少肥料,马铃薯长得又瘦又小,指甲盖那么大小马铃薯的丁,也要捡回家中。我的姥姥将小的可怜的马铃薯煮熟后晾干,冬天用水泡软后混进一些干白菜,做成“大菜汤”供全家食用。稍稍大一些的马铃薯,姥姥把它们用食盐腌制在坛子里,冬日里拿出来煮熟后晾凉去皮儿,当作小咸菜来下饭用。所谓的饭,其实就是红高粱米粥,大碴子粥。吃不起干饭,玉米饽饽、窝窝头也很少吃。那时候,特别是我,天天盼着过年。姥姥对我说:“想要快点儿来过年,就得把汤全喝完。”“为什么呀?”我好奇地问道。“把不香的汤全喝没了,剩下的不就是香的了吗?”对呀,把不好吃的全吃没了,剩下的,不就全是好吃的了吗?不就可以过年了嘛。哈哈,在这样天真、幼稚的想法支配下,我吃饭挑食的毛病,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饭桌上再也看不见,我悄悄吐出来的横七竖八的',嚼着没味、又有些柴禾感的,圆白菜的菜筋了。日子久了,我的身体从“柳蛇腰”就慢慢的变成了“铁板汉”喽。至今,我吃饭也是“满口香”式的吃饭姿态。别人看了我的吃相,还以为我吃的饭菜与众不同呐。我的老母亲就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吃饭,说:“和大儿子在一块吃饭,吃得香极了,把我撑得够呛呐。”

那时与我家居住不太远的一户人家,有一位人称“老黄头”的人,可能是他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的缘故吧,他的头发不用染,天生就是浅黄色的头发,看起来显得很年轻。其实,那时候人家就有五十多岁了呢。他有一手制作甜酸蒜儿的好手艺,人也很随和,善良。附近的邻里们对他敬重有加,都喜欢和他聊聊天、叙叙家常里短。他制作出来的甜酸蒜儿,颜色和他的头发差不多,浅黄浅黄的,每颗蒜头上像是涂上了黄色的蜡似的,晶莹闪亮。隔着好几十米远的距离,你都能闻到甜酸蒜儿那诱人的芳香,这种香味,和一种名字叫“扒拉香”的花卉,发出来的香味很类似。只不过甜酸蒜儿的香味里,还混合着醋香和蒜香,还有一点淡淡的咸味儿呐。至于口感么,真是甜、酸、脆、鲜、咸。或许,他是经过街道主任的许可吧,也或许他家特别困难的缘故吧,还可能他家是军属的缘故吧。反正,只有他,不怕被人说成“投机倒把”,不怕被说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坚持在每天清晨,走街串户地卖他的,独具特色的甜酸蒜儿,可谓是物美价廉,实惠到家门口了。我们那一带的住户们,几乎都买过他卖的甜酸蒜儿呢。二分五厘一头甜酸蒜儿,五分钱两头甜酸蒜儿,一毛钱四头甜酸蒜儿。我很小就好奇心特别地强,特别想知道甜酸蒜儿的制作方法,哪怕是看上一眼,也就心满意足了。哈哈,机会来了,“老黄头”家里有好几个和我同龄的孩子,其中一个小男孩儿很喜欢和我闲聊,我只知道他叫“狗剩儿”,还有一个叫“铁蛋儿”。我大方地送上我的“宝贝儿”,—小玻璃瓶和里面养的几条“小鱼精”(本地河水里的柳根儿幼苗)。哇呀!他们从未见过小鱼精呐。高兴得拉着我的手,玩起了转圈圈儿游戏。从此,我就成了他们家里的常“客”了。长大一点后,我还是他们家义务的拔蒜好帮手呢。对制作甜酸蒜儿的工艺流程,我算是了如指掌喽。他们也不忌讳什么“商业机密”。也真是奇怪,甜酸蒜的制作方法,像演电影似的留在了我的大脑记忆之中。至今,让人难以忘怀。我就大体为读者介绍一下,民间老百姓制作甜酸蒜儿的,简单的工艺流程吧。

大致是起蒜—选蒜—洗蒜—盐腌蒜—精洗蒜—醋腌蒜—糖腌蒜—甜酸蒜儿,这么些个流程。起蒜,就是把蒜从地里挖出来。一般是在大蒜长得不大也不小时采集,约乒乓球大小的鲜蒜头。选蒜,就是将太小的蒜儿,太大的蒜儿都要挑出去,只留下均匀大小的蒜头即可。洗蒜,就是把选好的蒜头,用清水冲洗或用刷子清洗蒜头表面的泥土。盐腌蒜,就是将洗好的蒜放进器皿中,放入适量的食盐(根据蒜的多少而定盐量),加入适量的清水。腌制时间根据个人的口味而定。精洗蒜,就是将咸蒜中过多的盐分,用清水反复浸泡,溶解掉蒜里面多余的盐分。醋腌蒜,将含盐分适量的蒜儿,放入到专用的器皿中,再放入适量的米醋或其它的醋即可。腌制的时间也是根据个人的口味而定。糖腌蒜,将用醋腌制好的蒜取出,放入到专用的器皿中,再放入适量的糖,放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糖的晶体直接放入法,这种方法的缺点,糖的用量不好掌握,蒜的甜酸程度不均匀。优点是简单、快捷。另一种是糖的液体腌制法。优点是,这种方法比较好掌握,因为,腌制蒜的器皿容积是固定的,蒜的多少也是固定的,用糖的量也是固定的。所以,糖水浸入到蒜瓣的内部“扩散”比较均匀。缺点是,熬制糖水比较麻烦,还得把熬好的糖水彻底晾凉后,才能倒入装蒜的器皿中,轻轻搅拌均匀。糖腌制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确定。一般来说,都是经过二十四小时以后才取出。到这儿,甜酸蒜儿的整个流程完毕,才可以说,甜酸蒜儿的制作—完成喽。

现在,住进楼房里了,也没有种植大蒜的自留地儿了。楼房里空间十分有限,没有地方放置制作甜酸蒜儿的器皿。从市场上买回来的甜酸蒜儿,现在不叫这个名字了,称之为糖醋蒜,吃起来的口感么,咳,怎么说呢,反正是再也吃不出当年甜酸蒜儿的味道了。可能是商家们为了多赚些钱的缘故吧。这个糖醋蒜,吃起来能酸倒你的牙齿咧,这糖醋蒜的皮儿,能拽下你的大牙呢,这糖醋蒜的蒜瓣儿,能辣掉你的舌头,可以拿来充当新鲜的蒜瓣来爆锅喔。

记忆中,很久远的那位街坊“老黄头”亲自纯手工制作的,带有浓浓乡情味儿的甜酸蒜儿,可能再也寻觅不着了,只能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成为永恒的印痕。

篇8:长长的蒜辫子散文

长长的蒜辫子散文

那年月,口粮总是不够,荒滩草坡林子边儿,只要能戳上三?头两铁锨的,父亲都不会放过,种上南瓜山药冬瓜土豆;常常是猪圈边上卧着好几头大冬瓜;门口的香椿树上爬满紫刀豆;土院墙上爬的黄瓜丝瓜线豆角,和爬墙虎比赛上房顶的菜葫芦。因为父亲特勤勤,母亲相当会持家过日子,我们兄弟姐妹六七个才没有怎么挨饿。

一天,父亲抄近路去看山那边的表叔,发现了一大片涧沟,荒草长势很好,土层不薄,半山腰,偏远,父亲窃喜。他不惜气力挖出来,竟然有半亩多。捯饬捯饬一半种上山药,一半种上大蒜。在种大蒜时,娘还和父亲争执。娘说,粮食还紧张呢,种什么大蒜,谁家这年头还种大蒜?父亲嘿嘿笑,说,捡的麦子磨的面,种点大蒜咋啦?娃娃们正长身体,给他们调调口味,窝头饼子蘸着辣子蒜,吃着长力气长个子少生病。

就这样,那块挤挤挨挨的大蒜长起来了,是小苗的时候,父亲就去间苗,拿回来混着棒子面做菜窝头,偶尔做点咸食,真是香死人呐。慢慢地,蒜苗稀了,父亲知道,除了他去间苗,别人也去间苗回家换口味,包括后来去抽蒜薹,以至于后来大蒜成熟时,薅大蒜。那块大蒜,有一部分是进到别人的厨房了。我姐姐我大哥就不乐意,说,下一年不种了,种了也是瞎种给别人种的。父亲指着山墙上挂的几十根长蒜辫子问我们:“是咱家吃的多还是别人顺走的多?你们去看看谁家的山墙上能挂这么多蒜辫子?”

“当然是咱们家的多,因为是我们的爹种的嘛。”我四哥吸溜着鼻涕大声骄傲地说。

父亲呵呵笑起来:“对,小四说得对,我们种的'我们吃的最多,别人争一差二的顺走一些,不过是尝尝,吃的东西,谁都可以顺走一点;现在日子太紧巴,等都富起来了让人家来顺也没人顺啦。方便实惠的还是咱们自己。”娘郑重地说:“碗边饭吃不饱,你光去踅摸别人的碗边子,可以吃上一半口,别人能给你吃饱吗,什么事都要靠自己,自己辛劳所得才最稳妥心底才硬气,你们都给我记住啊。”我们一群娃娃点头像小鸡啄米。

前些时,跟着先生去听文联主席周喜俊老师的课。在最后互动时,有文友说到文贼问题,周老师笑了。说,她以前也遭遇过文贼偷稿,1982年她的《辣椒嫂》(就是《当家的女人》前身)也被偷窃发到西北一个刊物;还有一篇就是《酸枣情》,被岭南的一个文抄公窃走发了好几个地方。周主席说:“小偷永远成不了百万富翁。她偷了我这一部作品,我还有下一部作品,心灵在地狱的人,看不到生活的本质,成不了气候。”

真是,周主席这么大的作品都有人敢偷,我们还有什么气可生。你偷你的,我写我的;偷了我的作品,偷不走我的经历,复制不了我写作的路。回头编辑让你写个创作谈,我看还不作难死你羞煞你!就像早年间那几十挂长长长长的蒜辫子,它们只会挂在我家的山墙上,它们只属于我那勤劳善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质朴父亲。

篇9:苦蒜精神论散文

苦蒜精神论散文

今(2012)年元旦,“大方人在深圳”的群友们在凤凰山麓举办迎新联欢活动之后,有群友评价:高老的“苦蒜”、赵校长的“赖茅”,都别有一种意味!

赵刚校长带去的赖茅,大家都知道是咱们贵州名酒之一,可我的“苦蒜”是怎么回事?入席后,群友们要我讲几句,我没有一点儿思想准备,遭此突然袭击,我蓦然想起当天准备带去一饱大家口福的野苦蒜。便说:“我准备好的苦蒜临时忘了带来,对不起大家”!随着讲了那苦蒜从大方到深圳落户的经历。

大方城关二小的薛华芬校长,从大方带些苦蒜到深圳做佐料,她给我一些,我便将几颗种于花盆中,置于阳台上,很快生根发芽,苗叶茂盛。来自内地山区,扎根海滨深圳的苦蒜,经过烈日直射“烤炼”,个中艰辛,人类怎能体验?这与内地来深圳打拼的农民工立足深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故我将它献给我的农民工兄弟们分享。

苦蒜与菜市上销售的大蒜、洋葱等几乎同形同味,它的味道并不苦,可人们为什么叫它苦蒜?这“苦”,是形容它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之辛苦。我们家乡人称它为野苦蒜,这就更具体了。它是野生的,风霜雪凌无遮挡,无人栽培与施肥,松土除草更无望,一切均靠自力更生,毫无外援,常被人们采掘去做下饭菜。这种生活难道不苦?贫瘠的生长环境,养成它们高度的生长适应性,熬出极强的生命力!在自然环境中,任随风吹雨打日晒,不管雪压霜欺冰冻,只要挨着点儿泥土,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籽繁衍后代,用自身的辛辣防御牛羊之类啮食,但也不忘为人类献出馨香。将它和豆豉辣子水蘸大豆花,菜豆腐,连渣捞,其味无穷!

吃苦蒜本是一种享受,但当天我还送给老乡们另一种含义:请大家不要怕吃“苦”!桌上唐勇等一批创业人士立即响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就姑且称之为“苦蒜精神”吧。这种精神便是一种成功精神!温州人被一些人称为“犹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温州人的赞美!他们在与艰苦的外部环境斗争中锻炼出一代又一代的聪明人,一个个颇具商贸头脑,炒房团从国内炒到国外,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一批批富商!

从这里,我还联想到历史上的.“闯关东”。而今东北人那高大的块头,那硬板的身躯,那爽直的性格,不也是一代代人吃尽前扑后继闯关东之苦、用生命换来的成功吗?

咱贵州人乘国家改革开放之大好时机,以“苦蒜精神”闯深圳,闯江浙,闯东南沿海,正在创业的第一代人中,已经闯出了一批富翁富太富哥姐,只要坚持一代二代地闯下去,何愁咱贫穷帽子不摘?刘伯温的“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中“赛”的内涵,恐怕就不止于自然物质资源了!

农民工的吃苦耐劳精神是可敬可佩的!与此相反的另一种人的“吃苦”则是可卑可鄙又可恨的!他们吃的“苦”,就是吃劳苦大众的血汗钱,利用手中的权势钱势欺压劳苦大众!这也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帮铸咱们的苦蒜精神!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我们去年中秋节贵州老乡们登凤凰山时即兴吟成的顺口溜:

深圳有座凤凰山,空待凤凰千万年;

苗岭凤凰今日至,鹏梦黔月同日圆!

【蒜花情感散文】相关文章:

1.谁的爱染花醉-情感散文

2.竹情感散文

3.撞车情感散文

4.三生石情感散文

5.黑夜情感散文

6.情感散文:冰山美人

7.祝你幸福情感散文

8.回娘家情感散文

9.老父亲情感散文

10.滚滚红尘情感散文

下载word文档
《蒜花情感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