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澹台子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公务接待礼仪知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公务接待礼仪知识,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1、接听电话礼仪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2、介绍礼仪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3、引见礼仪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
篇2: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关于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礼仪
1、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2、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
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3、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4、接送名片礼仪
名片的递送。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5、座次礼仪
会议座次礼仪。基本上按照以左为尊的原则。会议主席台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排列顺序为:7 5 3 1 2 4 6 ;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一种排列为: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排列顺序为:7 5 3 1 2 4 6 8;另一种排列截然相反,排列顺序为8 6 4 2 1 3 5 7(以上排列均指面向观众),两种方法没有正确不正确之分,可根据当地的习惯确定。
宴会座次礼仪。基本上按照以右为尊的'原则。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参加人数较多的宴会,应安排桌签以供客人确认自己的位置。
签字仪式座次礼仪。签字双方主方在左边,客方在主方的右边。双方其他人数一般对等,按主客左右排列。
6、乘车礼仪
当有专职司机开车时,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4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2号在第一排右侧。如果是主人自己开车,则要请主宾坐到主人的右侧,即前排右侧的位置,也就是副驾驶的位置。
7、乘电梯礼仪
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领者先入后出,操纵电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时,引领者后入后出。
8、走楼梯礼仪
当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领者走在外侧,让来宾走在内侧。单排行进时,引领者应走在前,来宾走在其后,起到引路的作用。
9、倒茶礼仪
遵循酒满茶半习俗。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上茶时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敬茶时按照职务从高到低的顺序。
10、着装礼仪
①整洁合体。保持干净整洁,熨烫平整,穿着合体,纽扣齐全。
②搭配协调。款式、色彩、佩饰相互协调。不同款式、风格的服装,不应搭配在一起。
③体现个性。与个人性格、职业、身份、体形和肤色等特质相适应。
④随境而变。着装应该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其着装款式和风格也应有所不同。
⑤遵守常规。遵循约定俗成的着装规矩。如:西装应在拆除袖口上的商标之后才可以穿着;不可在公众场合光膀子、卷裤腿、穿睡衣。女性在办公场所不宜穿着吊带装、超短裙、短裤、拖鞋等。
正式场合男士着装礼仪
一般以西装为正装。一套完整的西装包括上衣、西裤、衬衫、领带、腰带、袜子和皮鞋。
上衣:衣长刚好到臀部下缘或差不多到手自然下垂后的大拇指尖端的位置,肩宽以探出肩角2厘米左右为宜,袖长到手掌虎口处。胸围以系上纽扣后,衣服与腹部之间可以容下一个拳头大小为宜。
西裤:裤线清晰笔直,裤脚前面盖住鞋面中央,后至鞋跟中央。
衬衫:长袖衬衫是搭配西装的唯一选择,颜色以白色或淡蓝色为宜。衬衫领子要挺括;衬衫下摆要塞在裤腰内,系好领扣和袖口;衬衫领口和袖口要长于西服上装领口和袖口1厘米2厘米;衬衫里面的内衣领口和袖口不能外露。如果西服本身是有条纹的,应搭配纯色的衬衫,如果西服是纯色,则衬衫可以带有简单的条纹或图案。
站立状态时应将纽扣系好。双排扣的上衣,纽扣要全部系好;单排扣的上衣,三粒扣的以系中间一个或者上面两个为宜,两粒扣的应该系上面的一个扣,单粒扣的一定要系好。
领带:领带图案以几何图案或纯色为宜。系领带时领结要饱满,与衬衫领口吻合要紧;领带长度以系好后大箭头垂到皮带扣处为准。
腰带:材质以牛皮为宜,皮带扣应大小适中,样式和图案不宜太夸张。
袜子:袜子应选择深色的,切忌黑皮鞋配白袜子。袜口应适当高些,应以坐下跷起腿后不露出皮肤为准。
皮鞋:搭配造型简单规整、鞋面光滑亮泽。如果是深蓝色或黑色的西装,可以配黑色皮鞋,如果是咖啡色系西装,可以穿棕色皮鞋。压花、拼色、蛇皮、鳄鱼皮和异形皮鞋,不适于搭配正式西装。
正式场合女士着装礼仪
上衣:上衣讲究平整挺括,较少使用饰物和花边进行点缀,纽扣应全部系上。
裙子:以窄裙为主,不可太短;裙子里面应穿着衬裙。真皮或仿皮的西装套裙不宜在正式场合穿着。
衬衫:以单色为最佳之选。穿着衬衫还应注意:衬衫的下摆应掖入裙腰之内而不是悬垂于外,也不要在腰间打结;衬衫的纽扣除最上面一粒可以不系上,其他纽扣均应系好;穿着西装套裙时不要脱下上衣而直接外穿衬衫。
鞋袜:鞋子应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袜子应是高筒袜或连裤袜。鞋袜款式应以简单为主,颜色应与西装套裙相搭配。 着装不要过于暴露和透明,尺寸也不要过于短小和紧身。
11、中餐餐桌礼仪
①让菜不夹菜;②祝酒不劝酒;③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饰;④就餐时不发出声响
12、中餐点菜礼仪
①请客人先选菜,如客人谦让不必过于勉强;②点菜要快,重点菜和口味菜询问一下客人是否喜欢;③一般主菜要比客人多一到两个;④点好头菜,讲究档次,一到两个即可,其它菜要凉热、荤素搭配,突出营养保健、时令特色。⑤点菜不要同时点几道同类型的菜。
13、西餐礼仪
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身体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铺开轻轻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锯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 吃东西要文雅,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都应放在盘内,勿置桌上。
14、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是指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我单位员工在境外从事生产经营、考察、培训等活动,经常与所在国家政府官员、公司职员和民众交往,必须遵守以下通则:
1、维护形象。在国际交往中首先要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个人形象的六要素是: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
2、不卑不亢。要意识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国家、民族、所在单位,言行应从容得体,不应表现的畏惧自卑,也不应表现的狂傲自大,目中无人。
3、求同存异。各国礼仪习俗存在差异,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评判是非、鉴定优劣,要以我为主,兼及他方,求同存异。
4、入乡随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变而当自己是客人身份时,则应讲究客随主变。
5、信守约定。许诺要谨慎,承诺要兑现,失约要道歉。
6、热情适度。不仅待人要热情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
7、谦虚适当。反对过分抬高自己,但也不要过度谦虚客套。
8、尊重隐私。在对外交往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龄、婚姻、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等。
9、女士优先。在一切社交场合,尊重、照顾、关心、体谅、保护妇女。
10、以右为尊。并排站立、行走、就座、会见、会谈、宴会席次桌次、乘车、挂国旗等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篇3: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一、仪容仪表礼仪
1、头部:头发干净整齐、长短适当,发型简单大方。
2、面部:保持面部清洁、双唇和牙齿的干净,如鼻毛外露及时修剪,男性每天剃须,女性妆面朴实无华。
3、手指:指甲不能过长,以从掌心面看不到指甲为标准,女性不染或染淡色指甲油。
4、体毛:腋下胸前体毛不外露。
5、香水:喷于手腕和耳后,轻揉,气味不要浓烈。
避免喷在腋下。
6、行为:避免不雅行为,打哈欠、喷嚏掩面,不要在公共场合剪指甲、掏耳朵、揉眼、搔头发、挖鼻孔和对人喷烟等不雅的举动。
二、着装礼仪
(一)女士篇
1、原则:简洁、大方、保守、干练。
商务接待礼仪2、配色:三色原则(全身衣物搭配颜色不超过三种)。
3、基本搭配:近似色、同类色、强烈色
(二)男士篇
1、原则:简洁、大方、保守、干练。
2、配色:三色原则(全身衣物搭配颜色不超过三种)。
3、三一定律:皮带、皮鞋、公文包一个颜色,首选黑色。
4、基本搭配:衬衣(打领带,领带打好后其下端在皮带口附近)+西装、衬衣(不打领带)+夹克。
5、西装穿着注意事项:站立时扣上扣子,坐下时解开扣子,最下面的一颗扣子不扣。
6、袜子穿着注意事项:黑色,长度以坐下时不露腿毛为标准。
7、西装裤子长度:长度盖住鞋面。
8、领带选择:斜纹(适用于谈判、会议主持、演讲)、圆点或方格(初次见面、见长辈上司)、不规则图案(酒会、宴会)、领带夹(已婚人士)。
酒红色和蓝色是百搭色。
三、介绍礼仪
(一)介绍
1、自我介绍:先递名片再介绍,内容要全面,包括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语言明朗、爽快,速度稍慢,流畅而不可炫耀。
2、介绍他人:原则:尊者(女士、长辈、上级、客人)有优先知情权。
3、介绍集体:首先介绍其中地位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绍地位较高的一方。
若一方拥
有多位人士,则最为标准的方式是由地位高者开始,并依次进行公务接待礼仪公务接待礼仪。
(二)名片
1、名片应先递给长辈或上级。
2、站立递送名片
3、递出:双手拿出,文字朝向对方。
4、接受:双手去接,马上要看,如有疑惑立即询问。
5、同时交换名片时,右手递名片,左手接名片。
四、握手礼仪
1、握手顺序:尊者(女士、上级、长辈)先伸手,会客时:来时主人先伸手,走时客
人先伸手。
2、握手姿势:男士握满,女士握手指。
3、时间和力度:相隔1米左右,握3-4次,用时3-5秒,力度2公斤。
4、握手“四忌”:心不在焉、左手相握、戴手套、交叉握手。
五、接待礼仪
(一)同行礼仪
1、走路时要昂首挺胸,尽量走直线,而不要左顾右盼。
2、人行道的里侧是安全而又尊贵的位置,同行时应将其让给女士、上司、客人行走。
3、走到车辆较多或人较多处,应先走几步,同时提醒和引领。
4、通常两人并排走,右为尊,三人并排走,中为尊。
5、男女同行时,一般女士优先走在前方,但遇到裙装(特别是短裙)的女士,上下楼时宜女士居后
(二)引领礼仪
1、方向的指引:近距离指示、中距离引导、远距离指引公务接待礼仪文章公务接待礼仪出自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0745569.html,请保留此链接!。
2、手势的运用:提臂为客人引导时,应走在客人左前方(右前方也可)2-3步,身体侧向客人,让客人走在路中间,步伐与客人保持一致,适当介绍。
在楼梯上引路时,让客人走在扶梯侧,引路人走在靠墙侧,拐弯或有楼梯的.地方应使用手势,提醒客人“这边请”或“注意台阶”。
(三)电梯礼仪
1、平面式电梯:左行右立。
2、无人操作升降电梯(普通接待):陪同人员先进后出,以便控制电梯。
先进去可以把按钮摁住,让客人进去方便,不会有被夹的危险,同时可以更方便帮客人按楼层。
3、有人操作升降电梯(高端接待):客人先进先出,陪同人员后进后出。
注意陪同人员后进后出要有灵活性,比如电梯里人太多,最后进来的已经堵住门口了,如果还硬要最后出去,那别人就没办法出去了。
(四)奉茶礼仪
1、原则:茶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为宜。
俗话说“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份”。
2、奉茶注意事项:奉茶时,手捧起茶杯,视情况从客人的正面或斜后方奉上,要面带微笑,并示意“这是您的茶,请慢用”,放下茶杯后要使杯把柄对着客人。
3、加水时间:一般冬天40分钟加水,夏天20分钟加水。
4、加水注意事项:加水时茶壶一定要放在身后,拿起杯子至身后加水,绝不能把茶壶提至客人头旁边,壶嘴不可对着客人。
加水时避免杯盖上的水滴到桌上或文件上。
以客人喝水时杯子的倾斜角度判断是否需要加水。
六、座次礼仪
(一)座次排序基本规则:
以左为上(中国政府惯例)
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
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
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
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
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
(二)主席台的座次安排
首先是前高后低,其次是中央高于两侧,最后是左高右低(中国政府惯例)和右高左低(国际惯例)。
中国内事活动惯例(如接待国内上级领导视察等),以左为尊。
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首长居中,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左手边,3号首长排右手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首长、2号首长同时居中,1号首长排在2号首长的左侧,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的右边,其他依次排列。
主席台座次安排图示:
1、主席台人数为奇数时(观众看主席台摆法):(见下图)
2、主席台人数为偶数时(观众看主席台摆法):(见下图)
(三)、会谈或谈判的席位安排
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占背门一侧,来宾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一般情况,上级来宾坐上方位置,其它活动根据来宾情况灵活掌握)。
若是外事活动,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其他人按礼宾顺序左右排列。
记录员安排在后面,如参加会谈人数少,也可安排在洽谈桌就座。
若双方人数较多,厅室面积大,要备话筒公务接待礼仪默认。
如下图:
(四)、签字仪式的安排
签字仪式,通常是指与各省市、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的合资、
合作项目达成协议,
立责任状等一般都举行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要简短、隆重、热烈、节俭。
1、准备工作
(1)选好签字地点,即签字厅;
(2)确定签字日期;
(3)准备签字桌(长桌),一般隆重的签字仪式要铺深绿色台布;
(4)签字桌后一般要挂与签字内容有关的横标;
(5)两个国家间举行的签字仪式要备国旗和旗架;
(6)视情况准备好音响设备供领导讲话或致辞;
(7)准备好酒水和双方的签字文本、签字笔;
2、位次排列
签字时各方代表的座次,是由主方代表先期安排的。
一般情况如下:
(五)、宴会的席位安排
1、桌次排列:
举行正式的中餐宴会时,通常采用圆桌,各桌人数不宜超过10人,主桌可采用较大的圆桌,其它餐桌须大小一致。
桌次安排应遵循如下三项规则:
(1)以右为上:当餐桌有左右之分时,应以面向门的右侧餐桌为上桌
(2)以远为上:当餐桌距离餐厅正门有远近之分时,一般以距门较远的餐桌为上桌。
(3)居中为上:当多张餐桌排列时,一般居中央者为上。
七、乘车礼仪
(一)小轿车。
1、小轿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
上车时,后排位先上车,前排位后上。
下车时前排先下,后排再下车。
篇4: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1、电话铃响不要超过三声
接电话时,须在铃响第二声时接起电话。 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当我们打出电话,若一接通,就能听见对方亲切、优美的招呼声,心里一定很愉快,使双方对话能顺利展开,对该单位有较好印象。在电话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给对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
2、要有良好的状态
在接听电话的时候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即使对方看不见你,但是从欢快的语调中也会被你感染,给对方留下极佳的印象。由于面部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变化,所以即使在电话中,也要抱着“对方看着我”的心
态去应对。
3、清晰明朗的声音
接电话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吸烟、喝茶、吃零食。即使懒散的姿势对方也能够“听”的出来。如果你接电话的时候,弯着腰躺在椅子上,对方听你的声音就是懒散的、无精打采的。若坐姿端正,所发出的声音也会亲切悦耳、充满活力。
4、做好相关记录
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电话机旁放好笔和纸,把对方所说的内容及时记录,特别是重要的日期、地点更要给对方重复一遍再做好记录。
5、结束电话
在结束电话讲话的时候要给来点的人总结一下你们所沟通的内容,并告知来电人你将会如何去做,然后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篇5: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1、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2、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
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3、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4、接送名片礼仪
名片的递送。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
篇6: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1.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2.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3.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4.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
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5.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6.接送名片礼仪
名片的递送。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7.称呼礼仪
【姓名有别】
记住对方:是否重视的表现。
不出差错:不读错姓名,不写错姓名,不张冠李戴。
不宜滥用:不戏言接待对象的名字;不要借用接待对象的姓名。
【称呼有别】
称呼正规:称呼行政职务最正规
称呼技术职称:称呼具有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以示敬意。
称呼学术学位: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
称呼职业名称:不清楚以上信息时,如称呼老师、大夫等。
8.上下楼礼仪
上楼途中,宾客走在前面,这一来可以表示对宾客的尊重,二来可以起到保护宾客的作用。
下楼时,为宾客的安全着想,应走在宾客的前面。
遇到特殊情况,亦可有所变通。如,让穿短裙的女士或不认识路者上楼时行进在前,即为不妥。
篇7: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接待或拜访是公务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公务人员在接待中和拜访中的礼仪表现,不仅关系到他本人的形象,而且还涉及到他所代表的组织形象。因此,接待礼仪和拜访礼仪历来受到重视。
1、接待人员对来访者,一般应起身握手相迎,对上级、长者、客户来访,应起身上前迎候。对于同事、员工、除第一次见面外,可不起身。
2、不能让来访者坐冷板凳。如果自己有事暂不能接待来访者,应安排秘书或其他人员接待客人。不能冷落了来访者。
3、要认真倾听来访者的叙述。公务往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访者都是为了谈某些事情而来,因此应尽量让来访者把话说完,并认真倾听。
4、对来访者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率表态,应思考后再作答复。对一时不能作答的,要约定一个时间再联系。
5、对能够马上答复的或立即可办理的事,应当场答复,迅速办理,不要让来访者无谓地等待,或再次来访。
6、正在接待来访者时,有电话打来或有新的来访者,应尽量让秘书或他人接待,以避免中断正在进行的接待。
7、对来访者的无理要求或错误意见,应有礼貌地拒绝,不要刺激来访者,使其尴尬。
8、如果要结束接待,可以婉言提出借口,如“对不起,我要参加一个会,今天先谈到这儿,好吗?”等,也可用起身的体态语言告诉对方就此结束谈话。
篇8: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1、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2、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
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
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
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3、引见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
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
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
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4、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5、接送名片礼仪
名片的递送。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
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
名片的接受。
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6、乘电梯礼仪
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领者先入后出,操纵电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时,引领者后入后出。
7、倒茶礼仪
遵循酒满茶半习俗。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上茶时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敬茶时按照职务从高到低的顺序。
8、着装礼仪
①整洁合体。保持干净整洁,熨烫平整,穿着合体,纽扣齐全。
②搭配协调。款式、色彩、佩饰相互协调。不同款式、风格的服装,不应搭配在一起。
③体现个性。与个人性格、职业、身份、体形和肤色等特质相适应。
④随境而变。着装应该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其着装款式和风格也应有所不同。
⑤遵守常规。遵循约定俗成的着装规矩。如:西装应在拆除袖口上的商标之后才可以穿着;不可在公众场合光膀子、卷裤腿、穿睡衣。女性在办公场所不宜穿着吊带装、超短裙、短裤、拖鞋等。
正式场合男士着装礼仪
一般以西装为正装。一套完整的西装包括上衣、西裤、衬衫、领带、腰带、袜子和皮鞋。
上衣:衣长刚好到臀部下缘或差不多到手自然下垂后的大拇指尖端的位置,肩宽以探出肩角2厘米左右为宜,袖长到手掌虎口处。胸围以系上纽扣后,衣服与腹部之间可以容下一个拳头大小为宜。
西裤:裤线清晰笔直,裤脚前面盖住鞋面中央,后至鞋跟中央。
衬衫:长袖衬衫是搭配西装的唯一选择,颜色以白色或淡蓝色为宜。衬衫领子要挺括;衬衫下摆要塞在裤腰内,系好领扣和袖口;衬衫领口和袖口要长于西服上装领口和袖口1厘米2厘米;衬衫里面的内衣领口和袖口不能外露。如果西服本身是有条纹的,应搭配纯色的衬衫,如果西服是纯色,则衬衫可以带有简单的条纹或图案。
站立状态时应将纽扣系好。双排扣的`上衣,纽扣要全部系好;单排扣的上衣,三粒扣的以系中间一个或者上面两个为宜,两粒扣的应该系上面的一个扣,单粒扣的一定要系好。
领带:领带图案以几何图案或纯色为宜。系领带时领结要饱满,与衬衫领口吻合要紧;领带长度以系好后大箭头垂到皮带扣处为准。
腰带:材质以牛皮为宜,皮带扣应大小适中,样式和图案不宜太夸张。
袜子:袜子应选择深色的,切忌黑皮鞋配白袜子。袜口应适当高些,应以坐下跷起腿后不露出皮肤为准。
皮鞋:搭配造型简单规整、鞋面光滑亮泽。如果是深蓝色或黑色的西装,可以配黑色皮鞋,如果是咖啡色系西装,可以穿棕色皮鞋。压花、拼色、蛇皮、鳄鱼皮和异形皮鞋,不适于搭配正式西装。
正式场合女士着装礼仪
上衣:上衣讲究平整挺括,较少使用饰物和花边进行点缀,纽扣应全部系上。
裙子:以窄裙为主,不可太短;裙子里面应穿着衬裙。真皮或仿皮的西装套裙不宜在正式场合穿着。
衬衫:以单色为最佳之选。穿着衬衫还应注意:衬衫的下摆应掖入裙腰之内而不是悬垂于外,也不要在腰间打结;衬衫的纽扣除最上面一粒可以不系上,其他纽扣均应系好;穿着西装套裙时不要脱下上衣而直接外穿衬衫。
鞋袜:鞋子应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袜子应是高筒袜或连裤袜。鞋袜款式应以简单为主,颜色应与西装套裙相搭配。
着装不要过于暴露和透明,尺寸也不要过于短小和紧身。
9、中餐餐桌礼仪
①让菜不夹菜;
②祝酒不劝酒;
③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饰;
④就餐时不发出声响
10、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是指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员工在境外从事生产经营、考察、培训等活动,经常与所在国家政府官员、公司职员和民众交往,必须遵守以下通则:
1、维护形象。在国际交往中首先要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个人形象的六要素是: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
2、不卑不亢。要意识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国家、民族、所在单位,言行应从容得体,不应表现的畏惧自卑,也不应表现的狂傲自大,目中无人。
3、求同存异。各国礼仪习俗存在差异,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评判是非、鉴定优劣,要以我为主,兼及他方,求同存异。
4、入乡随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变而当自己是客人身份时,则应讲究客随主变。
5、信守约定。许诺要谨慎,承诺要兑现,失约要道歉。
6、热情适度。不仅待人要热情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
7、谦虚适当。反对过分抬高自己,但也不要过度谦虚客套。
8、尊重隐私。在对外交往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龄、婚姻、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等。
9、女士优先。在一切社交场合,尊重、照顾、关心、体谅、保护妇女。
10、以右为尊。并排站立、行走、就座、会见、会谈、宴会席次桌次、乘车、挂国旗等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篇9: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1.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2.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3.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4.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
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5.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6.接送名片礼仪
名片的递送。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7.称呼礼仪
【姓名有别】
记住对方:是否重视的表现。
不出差错:不读错姓名,不写错姓名,不张冠李戴。
不宜滥用:不戏言接待对象的名字;不要借用接待对象的姓名。
【称呼有别】
称呼正规:称呼行政职务最正规
称呼技术职称:称呼具有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以示敬意。
称呼学术学位: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
称呼职业名称:不清楚以上信息时,如称呼“老师”、“大夫”等。
8.上下楼礼仪
上楼途中,宾客走在前面,这一来可以表示对宾客的尊重,二来可以起到保护宾客的作用。
下楼时,为宾客的安全着想,应走在宾客的前面。
遇到特殊情况,亦可有所变通。如,让穿短裙的女士或不认识路者上楼时行进在前,即为不妥。
9.乘电梯礼仪
进入无人驾驶的电梯时,接待人员应首先进入,并负责开启电梯;
进入有人驾驶的电梯时,接待人员则应当最后进入。
离开电梯时,接待人员一般最后一个离开。(不过若是自己堵在门口,首先出去亦不为失礼。)
10.行进位次
并排行进,它讲究“以右为上”或“居中为上”。接待人员应当主动在并排走时走在外侧或两侧,而由外方来宾走在内侧或中央。
单行行进,它讲究“居前为上”,即应请外方来宾行进在前。但若外方来宾不认识道路,或路况状态不佳,则应当由接待人员在左前方引导。引导者在引路时应侧身面向被引导者,并在必要时提醒对方“脚下留神”。
会议来宾接待礼仪
首先是会议主席台的座位安排问题,主席台必须要排座次,并放相应的名签,以方便领导相应入座,如果领导数为单时,主要的领导居中间座位,2号的领导在1号领导的左手边,3号领导在1号领导的右边;当领导为偶数时,1号和2号领导在中间,2号领导在1号领导的左手边,3号领导在1号领导的右手边。
其次是对来访问、参加会议等的客人,应首先了解对方到达的时间和车次航班,安排与客人身份相当的工作人员去接待。去接客人时要提前到达机场或者车站,不能迟到让来者久等,否则会给客人带来不守信誉的印象。接到客人之后,先要问候类似“一路辛苦了,欢迎您的到来”的话,并做相应的自我介绍,送上自己的名片,当交换名片时,身体可稍微前倾,当接到客人的名片时应先仔细看一遍再装入口袋。提前准备好回去的交通工具和住宿的宾馆。
接待时自己驾驶小轿车,后排的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再次之。女士不要一只脚先踏入车内,要先站在座位边上,先将身体降低,然后再将双脚收进车里。
再次在宴请客人时,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的可以随意安排。
最后在带领客人去某地时,如果在走廊,接待人员要再客人的二三步之前;若是在楼梯里,引导客人上楼时,要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如果是下楼,那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若是在电梯里,接待人员应该先进入,等待客人进入电梯后再关闭电梯,出电梯时先让客人出。
篇10: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迎三送七意味着送的距离远于迎。
如果接待人是领导,应将客户送到办公室门口;如果接待人是普通员工,应将客户送到电梯门口,并帮助按下电梯;高标准接待必须由接待人发送给客户,将客户发送到车上,然后挥手告别,目视车辆离开。
首先问责任处理
在接待客户的过程中,当客户询问涉及隐私或其他部门的业务时,接待人员可以打开话题,或者让对方直接询问领导。
如果对方必须问,你可以委婉地告诉对方,比如你看看你是否可以留下一个电话,我去咨询,然后回复你,或者为对方提供一个咨询电话,让他们联系自己。
距离有度
在接待客户的过程中,接待人员应保持距离,不要太热情,以免让对方感到突然和压力。
一般来说,私人距离为0.5米以外,社距离0.5米至1.5米,礼仪距离1.5米至3米,公共距离3米以外。在电梯里,接待员站在客户旁边,斜45度沟通,会让对方感到舒服。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相关文章:
1.接待迎候礼仪知识
2.接待敬茶礼仪知识
3.商务接待礼仪知识
5.接待就餐礼仪知识
6.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8.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10.公务接待调研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