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爱情传说故事4个

爱情传说故事4个

2025-01-29 09:15: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诚信金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爱情传说故事4个,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爱情传说故事4个,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爱情传说故事4个

篇1:爱情传说故事4个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是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两人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篇2:关于“洞房”的4个传说故事

传说一

远古时期,陶唐氏尧称王不久。非常关心放牧人的生活。有一天他亲临牧区问苦,忽然传来一般幽香,远处有一位漂亮的女子手执火种飘然而来,。尧王惊呆了,问牧民才知是鹿仙女,从此尧王食不甘味,一心惦着仙女,决计下山寻仙。

尧王带领四个大臣访仙于晋南“仙洞沟”,久觅不得。忽见一俏丽梅花鹿悠然从姑射仙洞走来,尧王知是仙女,便迎了上前去,正要接见时,一条大蟒突然窜出,直逼尧王,尧王措手不及。只见鹿仙女己近跟前,用手一指,大蟒顿时颤抖不己,仓惶而逃。

尧王身材高大魁悟,相貌堂堂,仙女窈窕美丽动人,两人一见钟情,一段美好的的神话佳缘从此喜结成了。

他们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祥云缭绕,百鸟和鸣。到了傍晚,结鸾之时,一簇神火突然于洞顶,耀眼夺目,光彩照人。从此,世间也就有了把新娘的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的习俗了。

传说二

秦朝时,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并派大臣到民间强选天下美女。当时,有一位十分俊美而聪明的三姑娘,被强迫送进阿房宫。但勇敢倔强的三姑娘不甘心过那被奴役蹂躏的黑暗生活就逃出宫外,直奔华山。当时,秦始皇焚书坑儒,无辜地迫害读书人,读书人被迫逃命。有个叫沈博的书生当时也逃到了华山。

一天,姑娘和沈博相遇,俩人都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他俩各自倾吐了自己的不幸遭遇,逐渐的生了爱慕之情,插枝为香,对天盟誓,结成为患难夫妻。在上无片瓦,身在密林的情况下,他们便以巨石下的一个洞穴为新居。夫妻俩情投意合,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虽然生活困苦,但感到生活甜蜜。

后来此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后人对不畏强暴争取自由的三姑娘产生了崇敬和怀念,便在华山山路沿途修建了不少寺院,每个寺院主殿都供奉三圣母的神位,这个三圣母就是三姑娘。

后来一些文人有杜撰了象宝莲灯,劈山救母等美丽多彩的神话和吟咏“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诗句,使“洞房”的传说更加优美动人。

传说三

在西安市有一处6000至70前遗留下来的原始社会遗址---半坡遗趾。它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村落遗址反映了当时婚俗:

当时的人们住在半洞半房的房子里,男人与女人到了婚期时男方就嫁到女方的村子,与女方一起住在事先安排好的“洞房”里(这样就有了洞房一词)!!

传说四

过去,在一个村里,住着个叫新郎的小伙子,他独自一人,三间草房,靠开饭铺过日子。新郎很有肚才,三里五乡的人有了什么难事都找他。他在自家门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年。”

有三个皮匠去赶庙会,这一天路过新郎的家门,看见“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在年”的木牌子,感到稀罕。一个皮匠说:“口气不小,进去看看。”

他们三人进门往里一走,新郎赶紧出来迎接,礼貌地说:“三位老兄,来来来,屋里坐。”他又搬凳子又倒茶,一阵忙活:“三位老兄,有嘛事?”“没事,我们路过门口,见牌子上写得挺文明,想请你办件事,不知能不能办到?”“让人让到底,送人送到家。你们有嘛事,尽管说吧。”

大皮匠说:“我想要太阳大的一个馍。”

二皮匠说:“我想要海大的一瓮油。”

三皮匠说:“给我织路那么长的一匹布。”

新郎听了哈哈大笑:“三位老兄,得多长时间?”三人一商量,嗯,时间不有太长,夜长梦多,就说:“三天就要。”说完三人走了。

第三天,三人早早来了,进门就喊:“新郎在家吗?”“在。”大皮匠问:“我要的馍,怎么样了?”新郎不慌不忙地说:“我给你把面发上了,你去量量太阳有多大,弄准了我再蒸。”大皮匠一听傻了眼,忙说:“不要了,不要了,你爱蒸多大蒸多大吧。”

二皮匠说:“海大的一瓮油,你做好了吗?”“你把大瓮搬过来,我就给你装油。”二皮匠一听,就说:“我本来想难为你,你倒难起我来,不要了。”

三皮匠又问:“我要的布,织好了吗?”“你把路量量有多少丈多少尺,我织的时候好有个头哇!”三皮匠一听也哧一声笑了,摇摇头说:“不要了,不要了。”

新郎知道他们有意难为人,看他们一个个没话说了,才开了腔:“三位老兄,早听说过你们见多识文,今天求你们办点事。”“有嘛事,尽管说。”

新郎说:“我要六证,帮我买去吧。”

三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嘛叫六证,也不好意思问一声。三人偷偷一商量,到别处把听去,不能让他看出咱们没本事。

他们走到哪儿,打听到哪儿,就是没有一个知道的。这天来到一个山头,这山叫黄花山,见一位挺好看的姑娘正洗衣裳。他们上前施个礼,说:“请问大姐,你们村的没有卖六证的?如果有,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姑娘一听哏哏笑了:“我家就有六证。”

这位姑娘叫陈娘,也是个有才的女子。回到家里,她翻箱倒柜,拾掇出六件东西:剪子、梳子、镜子、斗、秤和算盘。又对三个皮匠解释说:“裁衣裳剪子为证,梳头梳子为证,容颜好不好镜子为证,斤两大小秤为证,过量米面斗为证,结算帐目算盘为证,这就是六证。”

三人听陈娘有条有理的一说,非常佩服她,说:“我们找了多少天,不想来你这找到了,要多少钱吧?”

“一分钱不要。只想问问你们是给谁找的?”

“给一个叫新郎的小伙子。”

“噢,以后有什么事还来这儿找我。”

“那么姑娘大名。”

“我叫陈娘。”

三人高高兴兴带着六证回来了,见到新郎把东西一交说:“你看这是不是六证?”“是是,正好,在哪买的?”“在黄花山,一个叫陈娘的送给的。”“有多大岁数?”“十八九岁。”“三位老兄啊,劳你们再跑一趟吧。”“行。”“给她带上几句话。”新郎说着,提笔写道:“寅时想姑月偏西,菜在园中水在溪。家中有米无人煮,床上有枕少个妻。”下坠“新郎”。他叠了又叠,折了又折交给了他们。

三人直奔黄花山,找到陈娘。她看完信笑了笑,拿出笔来写了这样几句:“屋中无梁,没檩没墙,冬暖夏凉,天然一堵石头墙。”

三皮匠回来,把信交给新郎。新郎拆开一看,哈哈大笑:“多谢三位老兄,这事你们甭管了。”

新郎多聪明!一看就知道,陈娘住在一个石洞里,邀他去嚅。他急急忙忙打点了行装去找陈娘。走到一座山上,在一个石洞前遇见一位姑娘。就上前施礼:“打听个人,可曾知道?”姑娘说:“说吧,这一片儿有名有姓的我都知道。”“有外叫陈娘的,住在哪里?”“你是……”“我叫新娘。”姑娘脸一红:“我不叫陈娘。”“你叫我好找!”“你叫我好盼!”

当天晚上,两人在山洞里成了亲。新郎说:“你别叫陈娘了,以后改叫新娘吧。”从这儿,人们就把新婚的男女称为新郎新娘,结婚的第一天晚上叫入洞房。入洞房实际上是入山洞。三媒六证的说法也是从这儿兴起来的。

篇3:爱情道理故事4个

爱情道理故事 鱼和刺猬的爱情

一只孤独的刺猬常常独自来到河边散步。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柳絮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这时候,年轻的刺猬会停下来,望着水中柳树的倒影,望着水草里自己的影子,默默地出神。

一条鱼静静地游过来,游到了刺猬的心中,揉碎了水草里的梦。

“为什么你总是那么忧郁呢?”鱼默默地问刺猬。

“我忧郁吗?”刺猬轻轻地笑了。

鱼温柔地注视着刺猬,默默地抚摸着刺猬的忧伤,轻轻地说:“让我来温暖你的心。”

上帝啊,鱼和刺猬相爱了!

上帝说,你见过鱼和刺猬的爱情吗?

刺猬说:“我要把身上的刺一根根拔掉,我不想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刺痛你。”

鱼说:“不要啊,我怎么忍心看你那一滴滴流淌下来的鲜血?那血是从我心上淌出来的。”

刺猬说:“因为我爱你!爱是不需要理由的。”

鱼说:“可是,你拔掉了刺就不是你了。我只想要给你以快乐……”

刺猬说:“我宁愿为你一点点撕碎自己……”

刺猬在一点点拔自己身上的刺,每拔一下都是一阵揪心的疼,每一次都疼在鱼的心上。

鱼渴望和刺猬做一次深情的相拥,它一次次地腾越而起,每一次的纵身是为了每一次的梦想,每一次的梦想是每一次跌碎的痛苦。

鱼对上帝说:“如何能让我有一双脚,我要走到爱人的身旁?”

上帝说:“孩子,请原谅我的无能为力,因为你本来就是没有脚的。”

鱼说:“难道我的爱错了?”

上帝说:“爱永远没有错。”

鱼说:“要如何做才能给我的爱人以幸福?”

上帝说:“请转身!”

鱼毅然游走了,在辽阔的水域下,鱼闪闪的鳞片渐渐消失在刺猬的眼睛里。

刺猬说:“上帝啊,鱼有眼泪吗?”

上帝说:“鱼的眼泪流在水里。”

上帝啊,爱是什么?

上帝说,爱有时候需要学会放弃。

爱情道理故事 杯子和水的爱情

杯子:“我寂寞,我需要水,给我点水吧。”

主人:“好吧,拥有了想要的水,你就不寂寞了吗?”

杯子:“应该是吧。”

主人把开水倒进了杯子里。

水很热,杯子感到自己快被融化了,杯子想,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水变温了,杯子感觉很舒服,杯子想,这就是生活的感觉吧。

水变凉了,杯子害怕了,怕什么他也不知道,杯子想,这就是失去的滋味吧。

水凉透了,杯子绝望了,杯子想,这就是缘分的“杰作”吧。

杯子:“主人,快把水倒出去,我不需要了。”

主人不在。杯子感觉自己压抑死了,可恶的水,凉凉的,放在心里,感觉好难过。

杯子奋力一晃,水终于走出了杯子心里,杯子好开心,突然,杯子掉在了地上。

杯子碎了,临死前,看见了,它心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水的痕迹,它才知道,它爱水,它是如此的爱着水,可是,它再也无法把水完整的放在心里了。

杯子哭了,它的眼泪和水溶在一起,奢望着能用最后的力量再去爱水一次。

主人捡着杯子的碎片,一片割破了他的手指。指尖有血。

杯子笑了,爱情呀,到底是什么,难道只有经历了痛苦才知道珍惜吗?

杯子笑了,爱情呀,到底是什么,难道要到一切都无法挽回才说放弃吗?

爱情道理故事 今生你嫁的人,是前世葬你的人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

前世,究竟是谁埋的你?

孟婆说:“行路的人,喝碗孟婆汤解解渴。”口渴的人心急的喝了。于是,那个前世埋他们的人,在他们头脑中渐渐模糊了。他们开始惊惶的四处张望,妄图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今生的爱人。“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你携起他的手时,就是前世残存的记忆在提醒你了,前世埋你的人,就是你身边与你相濡以沫的爱人啊。

月光下的大海,泛着粼粼的波。

和你的爱人去看看月光下的大海吧,在大海的最深处,也许就藏着你前生的记忆呢。

三生石上的旧精魂,真的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么?与前世埋过我的爱人,携手在银色的沙滩,那该是今生最完美的一种幸福了吧

那谁又是上辈子葬你的人哦?

每个人都等到了吗?

爱情道理故事 猪的爱情

晚上公猪总是给母猪放哨,他生怕主人乘他们熟睡之时把母猪拉出去宰了。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母猪日渐长胖,而公猪则一天天瘦下去。

有一天,公猪突然听见主人在跟屠夫商量,要把长势见好的母猪杀了给卖掉。公猪伤心至极。于是,从那天开始公猪性情大变,每当主人送来吃的公猪总抢上去把东西吃的一干二净。每天吃好后躺下便睡。并且告诉母猪现在换她来放哨,如果他发现她没在放哨便再也不理她。

渐渐日子一天天过去。母猪觉的公猪越来越不在乎她。母猪失望了,而公猪还是若无其事的过着安乐日子。很快一个月过去了。主人带著屠夫来到猪圈.他发现一个月前肥肥壮壮的母猪没剩多少肉,而公猪则长的油光。这时的公猪拼命奔跑,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表明他是一头健康的猪。终于,屠夫把公猪牵走了......在拖出猪圈的那一刻,公猪朝母猪笑了笑说:“以后别吃那么多。”母猪伤心欲绝,拼命的冲出去,但是圈门已经被主人关上了....

隔着栅栏,母猪看着闪着泪光的公猪.那晚.母猪望着主人一家开心的吃着猪肉,母猪伤心的躺在公猪以前睡着的地方,突然发现墙上有行字:“如果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愿意用生命来证明!”母猪看到这行字肝肠寸断……

后来,女生们为了纪念这段爱情,开始流行减肥。

篇4:四大爱情传说故事

白蛇传

白素贞是修炼千年的蛇妖,一心修炼只为成仙。前往宝芝堂学徒的书生许仙,遇到大胡子刀客八两。两人误入人妖仙三界之间的“半步多”,与急于积累功德成仙的白素贞、小青姐妹和捉妖和尚法海不期而遇。

在人妖仙混杂、处处是陷阱的“半步多”,白蛇和许仙在彼此舍命相助中,互生情愫。只是当时身为蛇妖的白素贞,还不能理解情为何物。而法海只分人妖,不辨善恶,执意妄为,遭受天雷之谴,被上天收回法眼,盲了双眼。白素贞历经艰辛送许仙回人间,法海变作白素贞骗许仙回头,并使他忘了“半步多”的一切,忘了心中所爱白素贞。

白素贞千年的修行,使她比人间的女子更美,只是没有眼泪。只要集齐眼泪,她就可以成为真正的神仙。受观音菩萨指点,白素贞为了成仙来到人间,收集人间的代表“生老病死爱恨离别”的八滴晶莹眼泪。许仙在西湖断桥遇到一场急雨,与白素贞再度重逢,留下借伞还伞的情缘。白素贞陆续收齐七滴眼泪。这七滴眼泪,每滴眼泪背后都有一个人间至情至爱的故事。它们风吹不散,水流不融,分别应在“生老病死恨离别”之上。白素贞距离成仙已是咫尺,可她却变得更加向往人间。白素贞不能斩断情根,愈陷愈深,最终嫁与许仙为妻,并怀上孩子。屡遭天谴。

法海以斩妖除魔为名,一直要拆散许仙和白素贞,最终利用自己徒弟十天使诈,设计逼迫白素贞现出蛇形,吓死了许仙。白素贞为救许仙盗来仙草,而法海趁机劫走许仙。白素贞盗来灵芝仙草,回来却不见了许仙。她跪上金山寺求法海放了许仙,哀求不成,最终水漫金山。法海将许仙掠到心境台,让他在心镜中看到白素贞的蛇身。许仙坦然处之,要定了素贞。法海被心魔所困,忘情绝义,想成佛,却成了魔。

白素贞产子,许仙摆脱了法海,与妻子相聚。孩子百日时,成魔的法海故伎重演,变作许仙骗避难的白素贞回头。白素贞在劫难逃,可是她不认为爱许仙是错,自愿走进雷峰塔。诀别前,流下她第一滴也是最后一滴眼泪。她爱许仙一生,这滴眼泪应在“爱”上。白素贞被镇于雷峰塔下,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干。许仙上山进寺,自愿剃度,只为法海一句“雷峰塔百步之内,非出家人不得擅入”。许仙向法海要求每日扫雷峰塔,法海不依。可法海起身后却痛苦异常,他踉跄地站起身,退了三步,一回头,须发皆白,瞬间变老。许仙为了一生一世厮守的承诺,每日扫塔,和娘子一个塔里一个塔外。每有下雨、烈日,白素贞用法术打开那把定情的油伞为许仙遮蔽。一直到许仙老去,油伞残破……

七百年后,雷峰塔轰然倒塌……

董永与七仙女

传说汉朝的时候,淮南地方住着一户贫苦人家,父子俩相依为命,儿子名叫董永。董家靠租种地主傅员外家两亩薄地维持生活,父子二人早出晚归,辛辛苦苦,遇到风调雨顺,打下的粮食除了交租,还可以勉强糊口。不料这一年老天大旱,秋后颗粒无收,地主催租逼得紧,老汉一急之下病倒了。董永是个孝子,他想方设法给老爹爹四处买药,可是当他提着草药回到家中时,老父亲已经咽了气。董水心中悲痛万分,眼下手中分文皆无,拿什么去给父亲买棺木呢?他想来想去只有一条路,就是卖身葬父。于是请人去跟傅员外说,只要帮助埋葬了老父,愿在傅家做三年苦工。傅员外知道董永身强力壮,正好趁此机会找个好长工,便答应了董永的要求,立下了卖身的契约。

董永埋葬了父亲,三日之后便到傅员外家上工。一路上,他心头痛苦,愁眉紧锁,不住地长吁短叹。走着走着,见前面有一棵老槐树,树下有个土地庙,便想在这里坐下来,歇歇脚。

董永刚要坐下,就见有个衣着朴素、容貌美丽的姑娘朝老槐树走来了,站在他的身旁。

董永有些局促不安。沉默了一会儿,姑娘首先开口道:“这位大哥到何处去?”

“去那傅员外家做苦工。”

“看大哥老实忠厚,为何到傅家做苦工?”

“我乃贫苦之人,老父故去,无力埋葬,是那傅员外借钱与我,葬了父亲。今去卖身抵债,要做三年苦工啊!”董永说完,叹了一口气。

“大哥真是苦命之人,比小妹我还要苦呢!”姑娘说着,流下了眼泪。 “大姐为何而悲伤?”董永问。

“母亲去世,爹爹娶了后妻。继母欲将我卖给商人为妾,我逃了出来,故而悲伤。”

“我二人都是苦命之人啊!”董永叹息道。

“小女子已无家可归,不知大哥可肯收留,结为百年之好?”

“大姐差了。”董永忙说,“你我素不相识,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怎能私下婚配!”

“大哥何必固执?若嫌无媒,就请这老槐树做媒,请土地爷主婚,如何?”

“老槐树如何能做媒?土地爷如何能主婚?”董永不解地问。

“你可问老槐树三声:你愿意为七姐和董永做媒吗?老槐树如果答应三声,就是愿意。问过老槐树,再去问土地爷。”

于是董永上前问老槐树:“老槐树老槐树,你可愿意为我们做媒吗?” 老槐树突然开口说:“仙女配贤郎,美满世无双。愿意,愿意!” 董永一连问了三遍,老槐树回答了三遍。

董永又去问土地:“土地爷,你可愿意为我们主婚吗?”

土地爷说:“仙女配贤郎,一对金凤凰。愿意,愿意!”

董永一连问了三遍,土地爷回答了三遍。

这天晚上,董永和七仙女就在老槐树下结成了夫妻。

董永与七仙女结成夫妻,双双到傅员外家去上工。因为原来的卖身契上写着“无牵无挂”,现在凭空多了一个女子,傅员外故意刁难,不肯收留。经过一再的恳求,傅员外答应了,但是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限定董永夫妇于当天夜里织出十匹云锦,如果织得出来,三年的长工改为百日,如果织不出来,三年之后再加三年。七仙女爽快地答应了,董永却焦急万分。

晚上,董永愁眉苦脸地坐在灯前,心想:一夜之间,不要说织出十匹云锦,就是一匹也织不完啊!织不出来,三年长工做满之后,还要加上三年。他越想越觉得可怕,心中暗暗埋怨妻子答应了傅员外的条件。可是七仙女一点儿也不着急,她叫丈夫放心去睡觉,说她自有办法。

夜深人静时,七仙女在屋子里点起一炷下凡时姐妹们赠送的“难香”。天上的众仙女闻到香味,知道小妹妹在人间遇到了难处,便顷刻之间来到了傅员外家。她们听了小妹妹的述说,就一起动手干了起来。这些天上的巧手姑娘,善长织造的仙女,还没等到天亮,就把十匹绚丽多彩的云锦织出来了。

第二天早晨,董永看见这十匹美丽的云锦又惊又喜,心想自己的妻子莫非是神仙吧!他们抱着十匹云锦给主人送去,傅员外也大为惊异,只好把三年的工期减为百日。 期满后,夫妻俩高高兴兴回到自己的家中。这时七仙女才告诉董永,说自己是天上下凡的仙女,还说他们将要有一个小宝宝了。董永听了更加欢喜。从此夫妻俩男耕女织,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天上的玉帝终于查出小女儿私下凡尘,跟董永结为夫妻的事,不禁勃然大怒。他命使者来到人间,传下圣旨,叫七仙女务必在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如有违抗,定派天兵天将捉拿问罪,并将董永粉身碎骨。 天庭的钟声响了,午时三刻到了。七仙女为了不使丈夫遭到杀害,只好在他们定情的那棵老槐树下,忍痛跟董永告别。

董永哭天喊地,悲痛欲绝。他上前问老槐树:“老槐树啊老槐树,你说我们是仙女配贤郎,美满世无双,今天为何有人硬要把我们分开?老槐树,你怎么不开口啊!”

可是那棵老槐树,任你喊一千声,唤一万遍,它也不答应,变成了哑巴木头!

董永又跪在土地庙前叫道:“土地爷啊土地爷,你说过我们是一对金凤凰,愿意为我们主婚。如今为何有人硬要把她逼回天庭?土地爷爷,你要给我们做主啊!”

可是那位笑眯眯的白胡子老头,竟连吭一声也不敢,成了一个哑巴人!

临别时,七仙女流着泪和董永约定说:“来年碧桃花开日,槐荫下面把子交。”说完便被凶恶的天神捉走了。

董永向前追赶几步,扑倒在地上。

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残酷地拆散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

古时候,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她生得聪明又美丽,不但会绣花剪凤,还喜欢写字读书。她长到十五六岁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学馆里去读书。

可是,那时候是不让女孩子外出读书的,怎么办呢?英台和丫环商量出一个好主意: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去求学。于是祝英台打扮成一个公子模样,丫环打扮成书童,俩人互相看了看,还挺像的,不禁高兴地笑起来。

祝英台的父亲正在厅堂里喝茶,忽然看见一个书童领着一位公子进来向他行礼,他慌忙起身答礼让坐,还请问公子尊姓大名。祝英台一看连父亲也瞒过了,别提多高兴了。她于是卸装露出真相,使父亲大为惊讶,嗔怪女儿调皮没有规矩。祝英台趁机向父亲说了要外出求学的想法。父亲说:“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外出求学的?即使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许多不方便。”可是祝英台坚决要去,父亲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

祝英台假扮成男子,样子十分英俊潇洒,丫环扮作书童挑着书箱,离开家求学去了。她们走了一程,觉着热了,就来到路旁小亭子里休息。这时,路上走来一个书生和一个书童,也到亭子来歇脚。他们互相问候,祝英台才知道这位书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学馆求学的。祝英台和梁山伯谈得十分投机,两人在亭子里就结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台大两岁,于是祝英台称梁山伯为兄,梁山伯称祝英台为弟,随后高高兴兴一同上路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来到学馆,拜见了老师。老师见到这两位聪明英俊的少年来求学,很是高兴。

老师把他俩安排在同一张课桌上学习。梁山伯对祝英台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十分关心爱护。两个人从早到晚在一起,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祝英台和梁山伯同住一个房间,祝英台为了不让梁山伯发现她是女的,就把两个书箱隔在俩人的床位中间,书箱上还放上满满一盆水,她告诉梁山伯睡觉时要老实,要是乱滚乱动,把盆里的水弄洒了,她可要告诉老师重重地罚他。所以梁山伯总是规规矩矩,从不乱动,一直没有发现祝英台是个女孩子。

可是祝英台女扮男装的事,早被细心的师娘看出来了。师娘把祝英台叫到跟前,说破了真相,祝英台要求师娘保守秘密,师娘答应了,并对这个聪明的女孩子更加细心关照了。祝英台有什么难处和心事,也都来对师娘讲。

时间一晃三年。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又来找师娘。说她和梁山伯同学三年,梁山伯为人诚恳热情,学习勤奋,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

祝英台将启程回家的时候,梁山伯一定要亲自送她。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随,总是不愿意分手。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爱情,又不便直说,只好打着许多比方来启发梁山伯。

他们看到河里有一对鹅,祝英台就唱道:

“前面来到一条河,

河里游着一对鹅,

公鹅就在前面游,

母鹅后面叫哥哥。”

老实厚道的梁山伯没有听懂她的意思,继续往前走。祝英台又唱了好几首比喻男女爱情的歌,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祝英台开玩笑说:“你真是一只呆头鹅!”

祝英台又指着池塘里的一对鸳鸯唱道: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英台若是红妆女,梁兄啊,你愿不愿意‘配鸳鸯’?”

梁山伯叹了一口气说:“可惜你不是女红妆啊!”

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便说:“我家有个九妹,我和她是双胞胎,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愿做媒,让九妹和你结为夫妻,你愿意吗?”梁山伯本来很爱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高兴地答应了。

他们相送了十八里,来到江边,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了。临别的时候,祝英台和梁山伯约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相亲。梁山伯远远望着江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来越远,渐渐地看不见了。

祝英台回到家里,父亲的病早就好了,他让祝英台换成女孩子的装束,不让她再外出读书了。这时恰巧有一家姓马的大财主来求亲,父亲就把祝英台许配给马家的儿子。祝英台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她对父亲说她已爱上了梁山伯,并且托了师娘做媒。可是父亲反对说:“从来儿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女孩子自己在外面找男人,像什么话?”硬要祝英台嫁给马家。

自从那天梁山伯送别祝英台后,回到学馆,他继续用心读书,竟把七月七日去祝家提亲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师娘拿着玉扇坠儿来,说明祝英台托她提亲的事,梁山伯才恍然大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她说的九妹就是祝英台自己啊!梁山伯立刻向老师请了假,赶到祝家去和祝英台会面。

梁山伯来到英台家里,看见祝英台完全恢复了女子打扮,显得更加美丽可爱。他说出师娘为他们提亲的事,哪知祝英台一听这话就大哭起来,她说:“梁兄啊,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呀?我父亲已经硬逼把我许配给马家了!”梁山伯一听,又是吃惊,又是难过,心都碎了。俩人就抱头痛哭起来,他们互相发誓,无论谁也不能破坏他们之间深厚的爱情,两个人要永远在一起。他们的哭声被祝英台的父亲听见了,祝员外怒气冲冲地跑上楼来,把梁山伯赶出家门,将祝英台严加看管起来。

梁山伯回到家里,伤心极了,他想念祝英台,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就病倒了,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死了。临死之前,他告诉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从祝家通往马家去的路边。

马家迎亲的日子到了,花轿抬到祝家门口,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可是祝英台却哭哭啼啼,怎么也不愿意上轿。在她父亲的命令之下,许多人推推拉拉,硬把祝英台推进轿子抬走了。

花轿抬到半路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这时丫环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

一会儿,雨停了,云开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绕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蛱蝶,叫做梁山伯祝英台呢。

柳毅传

在很久很久以前,卫辉府黄河边柳位村住着一家母子二人,儿子柳毅担货郎担,做小买卖养活母亲,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也算可以。

一日,柳毅担着货郎担游乡,正走间听到路旁有女子啼哭声,柳毅放下货郎担走近一看,原是一位年轻女子啼哭,就走上前去,恭敬地问道:“这位小姐,有何冤屈,在此啼哭?”小女子抬头看看来人,衣着褴褛,又是一个担货郎担、做小买卖的穷青年,便说:“走你的路吧,我的事情你管不了。”

柳毅看女子确实有冤屈,只是看不起自己,不肯说。于是,柳毅又耐心地说:“小姐有何冤屈就跟我说吧,我是一个做小买卖的货郎,四邻八乡我都去,小姐有事我捎个口信儿是可以的,只要能解除小姐的冤屈,我货郎柳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小女子听柳毅出言慷慨,真有助人之意,便停了啼哭,向柳毅诉起自己的冤屈。

原来这小女子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嫁给黄河龙君。此君,相貌不扬,性情残暴,贪财无厌,常发洪水泛滥,苦害人民百姓。龙王公主看不惯丈夫的行为,便好言劝阻,龙君非但不听妻子的良言,反而粗暴虐待妻子,常常寻衅滋事,举拳便打,抬脚就踢,还扬言要打死公主,杀死龙王,夺取龙位。

小女子把她在婆家受丈夫欺负挨打受骂的冤屈事儿向柳毅说了,又从身上撕下一片白帛,然后,咬破了指头尖儿,给她爹老龙王写了一封血书交给柳毅,并说:“既然你肯为卑女分忧解难,你到东海去,见到东海龙王,把这封血书交给他,他看了血书,定会设法前来解救卑女,务必务必!”

柳毅接过小女子的血书说:“小姐让我捎信,请指点一下路途,以便我寻找。”

小女子点点头,从头上取下玉簪递给柳毅说:“你拿着这玉簪,沿海岸往东走,见到海岸边有株千年古树,你就用玉簪在千年古树上轻轻地敲三下,定会有人出海接你,你向他说明来意,他会把你带进龙宫。”小女子说罢,倾身一拜扭身不见了。

这天,柳毅及早吃过饭,又跟母亲说明了缘由,出得门来,一直往东海边走去。他走呀,走呀,记不清走了多少天,走了多少夜,千辛万苦,来到了东海岸。那茫茫的东海啊,一眼望不到边,那海水啊,“呼啦,呼啦”!波浪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柳毅顾不上欣赏这大海的奇景,只是聚精会神地找那棵千年古树。他找呀找呀,定睛一看,不错,前面就有一株高大的古树。柳毅来到大树旁,四周巡视了一番,便认下就是小女子指点的那株千年古树了。柳毅从衣兜里取出玉簪,在树上“梆梆梆”轻轻敲了三下,果真,不一会儿就从大海水中钻出一个手持钢叉的海将来。柳毅向海将说明了来由,这海将便带着柳毅从一条水晶大道,一直朝龙宫走去。走了老大一会儿,来到一座雄伟、壮观的龙宫宝殿。柳毅抬头看去,宫殿门上有一横额上写:“东海龙王宫”五个金光闪闪的字。柳毅进入宫来,虾兵蟹将来来往往,龙子龙孙忙忙碌碌,真是一派仙境,好不威风。

柳毅随着领路的海将一直往龙宫走去,径直走到龙王的龙座前,龙王正坐在龙位上,十分威严。海将向龙王说了来由,柳毅上前道过姓名,又叩拜后,从衣兜里掏出血书,跪而呈上。老龙王接过血书一看,先是眉头一皱,后又静心地询问了柳毅,柳毅如实说了公主的实情,老龙王大惊失色,怒道:“原来我女儿受欺压已久,吾尚不知,今日请你捎来血书,老翁实在感激不尽,要不然,我女儿性命危矣!”说罢忙走下龙座,扶起了柳毅。

正在这时,老龙王的三儿子小龙王,得知姐姐受姐夫的打骂欺辱后,暴跳如雷,马上点起东海兵将,腾云驾雾,来到了黄河龙宫。龙王的三儿子性情暴躁,见姐夫二话不说,愤怒之下,杀了黄河龙君,救出姐姐,回到了龙宫。龙王父女相见,痛哭流涕。柳毅见了公主与父相见,公主得救,便告别龙王回家。老龙王对柳毅传书十分感激,忙问柳毅道:

“相公家居何处?”

“凡人家居河南卫辉府东乡柳位村。”

“家有何人?”

“七旬老母。”

“以何为业?”

“凡人做小买卖,担货郎担儿为业。”

老龙王见柳毅相貌出众,聪敏过人,敢于舍己为人,赞叹不已,便说:“我看相公不凡,如不嫌弃,老夫愿许小女与你为妻,并封你为黄河龙君,将你的母亲接来,共享荣华富贵,相公意下如何?”

“感谢龙王赐恩。”柳毅推脱说道,“凡人一向清贫,以劳为生,坐不了高官厚禄之位,享不了荣华富贵之福,还是让我回家做小生意,担货郎担儿奉养七旬老母吧。”

“嗯——”龙王稍思片刻说:“既然你不肯做我的女婿,那我就送给你一些珠宝,带回家去变卖,为你们母子养生吧。”说完,老龙王便带着柳毅朝金银宝库走去。

来到金银宝库,老龙王让柳毅任意挑选。柳毅看看这件,瞧瞧那件,一件也相不中。龙王心想:我家这么多的珍贵的金银宝物,为啥柳毅毫不动心,老龙王非常敬佩,便送柳毅出海,奔老家卫辉府而来。

再说,东海龙王早已看中了柳毅,定要将女儿许配他为妻。柳毅一出东海,龙王便让女儿拾掇打扮一番,带上金银珠宝,派上东海兵将、车轿,腾云驾雾,赶到柳位,来到柳毅的家。见了柳母,说明因缘,卸了金银珠宝。婆母大喜,正要为东海客人准备酒菜,东海兵将早已走远。

正在这时,柳毅也赶到家来,还未进门,公主便迎了上去,说了声:“郎君安好,”便一下投进柳毅怀抱。柳毅这才明白岳父龙王之意,认下公主为妻。从此,三口人过上幸福生活。东海龙王知道后,大摆宴席好一番庆贺。

篇5:传说爱情小故事

陈阿娇与汉武帝--金屋犹自赋长门

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姑母的女儿,武帝五六岁时曾说如能娶阿娇为妻,就建一座金屋把她藏起来。汉武帝登基,立阿娇为皇后。阿娇因妒忌卫子夫得宠,多方离间武帝与卫子夫的关系而被废黜,退居长门宫,不再得幸。阿娇想恢复昔日的专宠,就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呈献武帝,企望复得宠幸。典出司马相如《长门赋》。

篇6:传说爱情小故事

唐玄宗与杨玉环--渔阳鼙鼓正销魂

唐玄宗李隆基因杨玉环貌美而倍加宠幸,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安禄山从渔阳起兵反叛后,唐玄宗逃亡西南,在马嵬坡被哗变的军队逼迫,处死了杨贵妃。典出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篇7:传说爱情小故事

吴三桂与陈圆圆--冲冠一怒自古有

吴三桂是明军将领,手握重兵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陈圆圆本为姑苏名妓,因其美丽而被吴三桂收为宠姬。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攻入北京,掠走了陈圆圆。本想归附李自成的吴三桂一怒之下,转而勾引清兵入关,导致明朝灭亡。典出清代吴伟业《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篇8:传说爱情小故事

织女与牛郎--银汉清浅两下分

织女是王母的外孙,牛郎是人间的一个孤儿,后两人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玉帝大怒,就把织女抓回天上,牛郎在后追赶,王母拔出金簪,画成天河,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每年乞巧节时,喜鹊搭桥让两人相会一次。典出民间传说。

篇9:传说爱情小故事

元稹与韦丛--花丛懒顾又几人

唐代诗人元稹与韦丛夫妻恩爱,妻子27岁时不幸早逝。元稹心失所爱,却难忘旧情,对女色再无眷恋之意,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和怀念。典出唐代元缜《离思》:“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篇10:传说爱情小故事

孟姜女与杞梁--泪酒倾盆长城新

孟姜女是秦代杞梁的妻子,秦始皇筑长城,把死去的杞梁埋在长城下。孟姜女送寒衣来到长城,知道丈夫已死,就对着长城大哭。十日后,长城崩塌。露出了杞梁的尸骨。典出民间传说。

【爱情传说故事4个】相关文章:

1.传说爱情小故事

2.民间故事会故事4个

3.冬至传说故事

4.中秋节传说故事

5.朝鲜族传说故事

6.经典传说故事:木鱼石

7.大姓的传说故事

8.古代妖怪故事传说

9.武王伐纣历史传说故事

10.小满的传说故事

下载word文档
《爱情传说故事4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