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古代妖怪故事传说

古代妖怪故事传说

2023-01-24 08:03: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楚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古代妖怪故事传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古代妖怪故事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妖怪故事传说

篇1:古代妖怪故事传说

雷公:雷公是中国苗族神话中,引起大洪水毁灭了全世界的凶神,同时也是人类新生的指导者。据说在太古时代人们遭受暴风的危害,直到有一位英雄捕获了随风而来的雷神,将它关押,暴风才被制止,这个雷神就是雷公。被关押的雷公向英雄的孩子们要水喝,得到了水之后,它恢复了神力,在回到天界之前它将自己的牙齿送给孩子们,并且告诉他们:“把我的牙齿埋在地里,可以避祸。”英雄从孩子口中得知消息之后,料到雷公一定会来报复,于是他开始建造一艘巨大的铁船,而孩子们则把雷公的牙齿埋在地里,过了一个晚上,埋牙的地方长出一棵巨树、并且结出巨大的葫芦。当英雄完成了铁船之后,雷公果然从天上呼唤洪水覆盖了大地,毁灭了世界上的一切,英雄驾驶铁船逆着洪水来到天界的大门,向天神们说明了一切,要求结束水灾。天神于是将水收回,而铁船则落到地上,英雄死去了。英雄的孩子们则躲在大葫芦里渡过了洪水,在新的陆地出现之后,他们成为了新一代人类的始祖。

篇2:古代妖怪故事传说

拉洪:拉洪是中国阿昌族传说中招来混乱的恶神。传说创造天的神奇布马由于得知南天破裂,前往修缮。拉洪趁大神不在,联合风神和雷神作乱人间。他首先在天空中悬挂了两个太阳,令大地灼热不堪,又把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颠倒过来,并且让树木倒着生长。奇布马回来之后大怒,但是在妻子的劝导下准备用智取。于是奇布马要求和拉洪结亲,并且在比试魔法和猜梦的比赛中赢了拉洪,拉洪只得同意和奇布马结亲。在宴会上,奇布马在菜里下药把拉洪毒死。

篇3:古代妖怪故事传说

蒋虫:蒋子文者,广阳人也。嗜酒好色,挑达无度。每自言:“我死当为神也。”汉末,为秣陵尉,逐贼至山下,被贼击伤额,因解印绶缚之,有倾而卒。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子文于路间,乘白马,执白羽扇,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子文追之,谓曰:“我当为此地神,福(“福”字原缺,据本书卷二九三“蒋子文”条补)尔下民。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是岁夏,大疾疫,百姓辄恐动,颇窃祀之者。未几,乃下巫祝曰:“吾将大启(“启”原作“咎”,据本书卷二九三“蒋子文”条改)福孙氏,官宜为我立祠,不尔,将使虫入人耳为灾也。”俄而果有虫虻,入人耳即死,医所不治,百姓愈恐。孙主尚未之信,既而又下巫祝曰:“若不祀我,将以大火为灾。”是岁,火灾大发百数,火渐延及公宫,孙主患之,时议者以神有所归,乃不为厉,宜告飨之。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其子绪为长水校尉,皆加印绶,为立祠宇以表其灵,今建康东北蒋山是也。自是疾厉皆息,百姓遂大事之,《幽明录》亦载焉。(出《搜神记》)

蒋子文,广阳人,喜好酒色,放纵无度。常常自言道:“我死后将成为神仙。”汉朝末年,任秣陵县尉。有一次他追击强盗到山下时,被强盗击伤了前额,于是他解下来拴印的丝带把伤口缠绑上,可是过了不久便死去了。然而到三国时的吴先主初期,与他当年一起共事的老官吏竟在路上又遇见了他。他骑着白马,手拿白色羽毛扇,随从们也如当年在世时的一样。遇见他的人惊慌而逃,蒋子文便紧追上去,对那人说:“我是这里的神仙,要造福于这里的百姓。你可告诉百姓们,为我修建祠庙,不然的话,将会有大灾降临。”这年的夏天,果然发了大瘟疫。百姓当时都很恐惧,很多人都偷偷地祭祀他。不久,就对巫师下令道:“我将为吴主孙氏带来很大的福气,而官府必须为我修筑神庙。不这样,我将会让虫子钻入人的耳朵,而造成灾难。”不久,果然就有虻虫钻进人耳朵而死人的事发生,医生也治不好,百姓更加害怕,而吴主孙氏还不相信。接着又对巫师下令道:“如果再不祭祀我,将会发生大火灾。”这一年,火灾发生了一百多次,火势渐渐蔓延到吴主的宫殿,吴主十分忧患。当时议事的臣僚们认为神必须有所归宿,才不会成为祸患。应该敬告他我们将祭祀供奉他。于是派使者去敬告,加封蒋子文为中都侯,提拔他的儿子蒋绪为长水校尉,全都加佩印绶,并为他立庙宇以显扬他的神灵。现在建康东北蒋山上的庙就是当年为他修造的。从此各种疾病祸患再也没有了。于是百姓便一直隆重地祭祀他,此事《幽明录》也有记载。

篇4:古代妖怪故事传说

太阳九姐妹·月亮十兄弟:中国云南布朗族民间传说中的凶神,是创世之神达米亚的敌人。据说在太古时代,月亮和太阳一样灼热,月亮十兄弟和太阳九姐妹为了破坏达米亚创造的美好世界,一起出动,令大地燃烧、星星失去了光芒,传说由于温度太高,使鱼的舌头、螃蟹的头、蛇的脚和青蛙的尾巴都缩没了。愤怒的达米亚拿起神弓追杀月亮和太阳,他射出了十八支箭,杀死了九个月亮。但是由于筋疲力尽,让一个月亮和一个太阳跑掉了,但是月亮也被吓得通体冰凉,从此无法再散发热量。由于月亮和太阳都躲了起来,世界又被寒冷包围,达米亚于是派遣动物们找月亮和太阳商谈,让他们恢复工作,月亮从此只有在晚上升起。而太阳害怕达米亚,于是他和鸡说:“达米亚不在的时候,你就叫我。”因此每天早上,雄鸡的鸣叫宣告太阳的升起。

篇5:古代经典传说故事

古时候,海南岛有菠萝树,有荔枝树,有芒果树,但没有椰子树——那么,椰子树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海南岛有一个猎人,他手执神弓,肩背箭袋,每日到森林去打猎。话说这猎人可是个特别厉害的神射手,他的箭百发百中,所以啊,他想要森林里的哪个猎物,就能得到哪个猎物。

一天,他清早出门,走进山林,在山林看到一群绿孔雀,他左手拉弓,右手搭箭,可是,他瞄准孔雀,看了好久,却没有把箭射出去。

“如果这一箭射出去,就会有一只绿孔雀要死掉。”猎人想,“孔雀太美丽,我不能射死它们。我要把它们捉回去,再修一个园子,把它们好好养起来。”

猎人把紧绷的弓弦松开,把整副弓箭轻轻挂在身旁的菠萝蜜树上,这样他就空出了两只手,可以轻便地跑上前去。

看见猎人过来,孔雀拼命逃跑。可是,绿孔雀跑上山坡,猎人就追上山坡;绿孔雀跑上山顶,猎人就追上山顶;最后,那群绿孔雀跑呀跑,跑到海滩上。猎人穷追不舍,也追到了海滩。

这可怎么办呢?前面是大海,后面是猎人,孔雀无路可逃了。走在最前面的绿孔雀没办法,只好一头钻进沙里,后面的绿孔雀也学着它的样子,一只接一只往沙滩钻,孔雀钻呀钻,钻呀钻,不一会,孔雀头和孔雀身子都钻进沙土里了,只剩下婆娑的绿尾巴,高高翘起,看上去就像一片美丽的绿树林。

猎人追上前来,紧紧抓住一只孔雀的尾巴,用力向上拔,想要把那孔雀拔出来。但是,那孔雀拼尽全力,紧紧抓住大地,任凭猎人怎么拔,它还是纹丝不动。

“我不着急,我可以等。”猎人大声说:“你们钻进沙地里,一定会憋坏的。我说你们肯定憋不了几天。我就在这里守着,你们一出来我就会捉住你们——还是快点出来吧!”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孔雀偷偷探出头来透气,见那猎人搭了一间小木屋,正寸步不离守着它们呢。

一看到孔雀探出头来,猎人高兴坏了,他飞一般扑过来,要捕捉那孔雀。

孔雀连忙把头钻回地里,两只爪子紧紧抓住大地,不敢再贸然出来了。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孔雀有时还会偷偷探出头来透气,但每次探头,猎人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上前去。

就这样,一直过了九九八十一天,绿孔雀在沙地里待习惯了,它们不再探头出来透气了,它们头上和身上的羽毛渐渐变成根须,露出来的孔雀尾巴渐渐变成树叶。

就这样,孔雀变成了椰子树。

篇6:古代经典传说故事

森林边,有一片沼泽地,沼泽地里有一只小青蛙和两只大雁。它们比邻而居,关系十分友好。

秋天来了,树叶落了一地,大雁夫妇商量着迁徙的日期,它们要飞往南方。

青蛙听说大雁要远飞,心里十分舍不得,因为它是很怕孤独的。

“呱呱,呱呱,大雁大哥,大雁大嫂,你们走了,谁陪我一起游泳,谁跟我一起玩耍?”青蛙越说越伤心,它伤心得落下泪来了。

“要是你跟我们一起去就好了,可惜你没有翅膀,不能飞。”两只大雁觉得很遗憾。

青蛙沉思片刻,突然灵机一动,说:“我想出一个好办法!呱呱——你们瞧,这里不是有一根棍子吗?呱呱——它看上去真结实。大雁大哥你衔住棍子左端,大雁大嫂你衔住棍子右端,我衔住棍子中央。呱呱——就用这根棍子,你们带上我一起飞。呱呱——这么一来,我不就可以跟你们一块儿去旅行了吗?”

“这办法好,青蛙你真聪明!”大雁同意了。

第二天,它们出发了,两只大雁衔住棍子的两端,青蛙衔住棍子中央,飞到蓝天上。因为是第一次飞行,青蛙很高兴,但它沉住气,不吭声,只是紧紧地咬住木棍子。

大雁飞呀飞,飞呀飞,飞过大山,来到一个村子的上空,有个庄稼人看见它们,招呼种田人观看:“喂,大伙儿快看呀,天上那两只大雁,他们用一根棍子带着个青蛙在飞呢!竟然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大雁真聪明啊!”

青蛙听了,觉得很郁闷,心里直嘀咕:这明明是我想出来的办法,怎么能说大雁聪明呢?但它忍着不说话,紧紧咬住木棍子。

大雁继续往南飞,飞呀飞,飞过田野,来到另一个村子,有个男孩抬头看见他们,大声招呼同伴观看:“快看呀,快看呀,天上两只大雁用个棍子带着个青蛙在飞呢!居间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大雁真聪明啊!”

青蛙听了,心里更郁闷了,心想:这明明是我想出来,怎么能说大雁聪明呢?但它还是忍住不说话,紧紧咬住那根木棍子。

大雁又再往前飞,飞呀飞,飞过大湖,来到第三个村子,这村子正在办喜事,敲锣打鼓,热闹着呢!有个厨子在烧火煮汤,一抬头看见天上的大雁和青蛙,笑着招呼大伙看:“哈哈,快看快看,天上两个大雁用个棍子带着个青蛙在飞呢!居然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大雁可真聪明!”

青蛙实在忍不住了,大声朝那厨子喊:“这办法是我——”

话没说完,青蛙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有人说,它正好掉进厨子的汤锅里;也有人说,它掉进那村子的小池塘,后来就一辈子待在那里了。

篇7:古代传说故事

一、镇院之宝

松泾镇原先有一座仁济道院,院内有两件镇院之宝,这两件宝贝并非金银,而是两部几百年历史的道家典籍。

1939年冬天的一个清晨,道院的住持玉清道长带着小徒弟纯净做完早课,忽然一阵急促的撞门声打破了道院的宁静,玉清道长心里一惊。

自从松泾镇被日寇侵占以后,镇上天天发生日本侵略军烧杀抢掠的恶行,玉清道长的心揪紧了,他对自己的生命安危倒不担心,担心的是院中藏着先师留下的两部道家典藏,这可是中华瑰宝,绝不能落入鬼子之手!为了做长期坚守的打算,他先后遣散了道院中的闲杂人员,让他们各自逃命,仅留下自己和两个徒弟纯真和纯净三人。前几日,玉清道长发现风声越来越紧,日军巡逻队一日几次在道院周围巡查,看来,他们马上要对道院下手了。正好此时道院里粮食将尽,于是他派大徒弟纯真出院,一则买粮,二则物色安全之地,准备将宝籍转移出去。如今纯真未归,门外却来了不速之客,看来日本鬼子要动手了!

果然,门一打开,冲进了五六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为首的正是“猪头”队长。其实,这家伙叫咨窦太郎,阴险毒辣,圆脑袋上长了一个朝天鼻,两只小眼睛,外加一对招风耳,镇上老百姓背后给他起了外号叫“猪头”队长。此时,猪头队长用手将身后的士兵一拦,踏上一步,假作斯文地咧嘴一笑:“道长早安,部下粗鲁,打扰了!”

玉清道长双手抱拳举在胸前行了个道教之礼,不卑不亢地答道:“不知队长驾到,有失远迎,贫道得罪了。”说着也不往里让客。

猪头队长见了,倒也不发火,而是自找台阶哈哈一笑说,他这次来访,一则核查一下院里的人员,发放“良民证”;二则知道院里食品困难,特地送些牛肉、洋面。玉清道长回答,道院里共剩三人,大徒纯真出院买粮尚未归来;赠送的牛肉、洋面断不敢收,牛肉是道家四不吃之物,代表忠孝节义之忠,绝不能破戒的,另外道家吃惯米粥,洋面也是无福消受。猪头队长倒也没有定要硬送,就哼哼哈哈地在道院里前前后后兜了一圈后走了。

等纯净关上院门以后,玉清道长马上把纯净叫到内室,玉清道长呷了口茶后开口了:“徒儿,国难当头,宝籍危险了……”“师父……”道长一摆手继续说道,“猪头队长今天来的目的很清楚,他是来探听虚实的,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说着压低了声音,小声吩咐起来。

也就在此同时,猪头队长回到队部,布置手下军曹,在仁济道院门前的大路上,设置了三道关卡,在没有拿到道院的两部宝籍之前,一个人也不准通过。鬼子的这个安排,玉清道长还蒙在鼓里,他还在院中等他的大徒弟纯真赶回来,以便当晚师徒三人按计划转移宝籍呢!

二、各自布局

冬天日短,天很快暗了下来,纯净有些按捺不住了:“师父,看来师兄他赶不回来了,要不趁着天黑,我掩护您,您老人家抱着宝籍离开道院吧!”

玉清道长望了一眼窗外的夜空,摇了摇头说:“不,纯真走时,我吩咐他不管有没有物色到安全之地,五天内必须回院,今天是第五天,他必定会回来的。再说没有找到妥善的收藏之地,我俩莽撞将宝籍转移出院,这不是更中了猪头队长的敲山震虎之计吗?”纯净觉得师父说得有理,就又悄悄地摸到道院的大门,一边等候师兄的归来,一边凑着院门的门缝,望着外面的动静。

玉清道长此时也从蒲团上站起,他从容不迫地打开靠墙的书柜,从里面捧出一只红木扁匣,又找出一块黄布,仔细地包扎起来,然后又把它送到隔壁纯净的卧室藏好。正在这时,纯净心急慌忙地奔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师父,师父,不好了,院门前的大路被日本鬼子封锁了,我看到他们的手电光,听到他们的口令声了!”玉清道长嘴里说道:“别急,别急,心慌误事。”心里也不免一惊,他已明白,纯真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回来的原因了,鬼子已把路封死了,他原先打算今晚由他和纯净掩护,让赶回来的纯真带着宝籍连夜转移的计划已行不通,只能另想他法了。

忽然,夜空中传来“啪啦”一声,靠后墙的格子长窗无风自开,紧接着一条黑影从窗外飘然而入,随着一声“师父”,玉清一看,大徒弟纯真已立在他的面前了。

原来,白天纯真匆匆归来,发现院门前的大路已被封锁,只得在外躲到天黑,改从道院后面的七里荡踏水进来。好在自小练就一身太乙轻功,十余丈的水面踏水而过,仅仅打湿了鞋子及三寸布袜。玉清道长已顾不得细问徒弟此行经过,只是开口道:“宝籍收藏之处可已寻妥?”纯真点头道:“师父放心,徒儿已找到稳妥之处,明日只要将宝籍安全带出道院,定能万无一失。”玉清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点点头,招呼两个徒儿凑在一起商量起来。

师徒三人商量了半个时辰后决定,今日休息一晚,明日天亮后,如果鬼子门前的封锁线不撤,那么只有等到夜深人静之时,让纯真背了宝籍从道院后面七里荡踏水而出。为了养精蓄锐准备明天的行动,道长就吩咐两个徒儿早点休息,自己一人端坐在蒲团上,闭目做起晚课来了。

再说,镇东栅日本占领军队部里的猪头队长此刻也没有睡。他得到命令,最近就要调防。他在驻守松泾镇的一年半中,人也杀了,房也烧了,老百姓的金银财物也抢得差不多了,只是仁济道院的镇院之宝却还没有到手。别看他长得猪头狗脸,中国的传统文化懂得可不少,他深知这两部道家典籍的价值,东西尚未到手,他怎肯罢休。他知道,硬要,那道长肯定不会乖乖交出;强搜,那道院几十间房子,哪里能搜出来?所以他今天假借核查“良民证”人员,进道院兜了一圈,本意是敲山震虎,让道长受惊后将宝籍转移出院,他可设卡截获,谁知候了许久,未见道长中计,他坐不住了,决定抓紧时间再施一招。于是,将手下的军曹叫来,叽里咕噜用日本话吩咐一番,军曹“哈依”“哈依”领命而去。

三、喋血护宝

不一会儿,正在打坐的玉清道长被一阵猛烈的撞门声惊得站起,他当即喊了一声:“纯真、纯净,快来!”喊声未落,两个徒儿已赶到他的面前。道长略一思索说道:“不好!鬼子半夜又杀上门来了,纯真,你已归院之事不能让鬼子知道,赶快藏到房梁的匾额后面,不管下面发生什么事情,不准露脸!要知道保住宝籍是你的唯一责任,纯净和我一起应付鬼子。”纯真张了张口,迸出一声:“师父,我……”玉清不让他说下去,用手推了一把纯真:“快走!”纯真无奈,纵身往上一蹿,整个身子已稳稳落在房梁。此时道长似乎猛然想起一事,随手将自己坐的蒲团抓起,将手一挥,“唰”,蒲团飞起,梁上的纯真伸手接住,身子一缩,隐在匾额的后面。

外面还没等纯净把院门打开,七八个鬼子已破门而入,凶神恶煞似的把道长师徒架住,为首的军曹操着生硬的中国话对着道长吼道:“你的听着,快快的把私藏着的两部书交出来!不交要刺啦刺啦!房子也要统统烧掉!”玉清道长气得脸色煞白,冷冷地答道:“我听不懂你的话!”军曹从士兵手里接过火把,在道长面前晃了几晃继续威逼道:“听不懂?假的!两部书不交,先把你俩烧死!”道长还是面无表情地答道:“烧死我,也还是听不懂你的话!”气得军曹把火把要往道长衣服上凑。

就在这危急关头,忽然身穿日本和服的猪头队长从后面冒了出来,他挤到前面,一把将军曹推开:“不许对道长无礼!”然后转身对着他的手下吼道:“不讲礼貌的不行,你们统统的给我滚到门外,没有命令,不准进来!”军曹和那荷枪实弹的六七个兵都退到了大门外。满面堆笑的猪头队长左手握着右手,抱拳对道长行了个教礼:“道长受惊了,我的向你赔礼!”说着,像变戏法似的在宽大的和服衣袖中掏出一罐茶叶,“道长,这是你们江西龙虎山的‘毛尖’,大大的好茶叶!我想和你单独饮壶茶可好?”说到“单独”两字时,一面用了重音,一面那双小眼睛盯着站在道长身后的纯净。道长听懂猪头的意思,微微一笑,回头吩咐纯净:“门外侍候。”

屋内只剩下两人,空气似乎缓和了不少。然而,两人的心里却各自紧张地盘算着。猪头队长心中想着的是:今天晚上软硬兼施一定得让那道长把那宝籍交出来。玉清道长想的是:今天晚上,鱼死网破也要让纯真将宝籍安全转移出院……想到这里他心定了,就顺着猪头队长要饮茶的话说道:“队长有雅兴,贫道侍候。”说着拿出一套紫砂茶具,又捧出一罐三年陈的雪水,点燃了炭炉,将雪水烧开,泡上一壶“毛尖”茶,斟了两杯,用手一让,说:“队长,请!”

猪头队长狡黠地一笑,顺手拿起道长面前的那杯,凑在嘴边等道长先饮,玉清道长也不计较,端起对方面前的那杯一饮而尽。猪头队长放心了,也有滋有味地品起茶来。接着,猪头队长远兜圈子,从茶叶谈到龙虎山,从龙虎山谈到道教,又从道教讲到仁济道院,最后图穷匕首见,要道长把院藏的两部宝籍献出来:“道长,你也清楚,当前中国兵荒马乱,这两部宝籍只有让我们大日本皇军保管才能安全留存后世,道长认为如何?”

玉清道长呷了一口茶答道:“佩服队长对中国道教文化了解得这样深!可是这两部书是我们道家的珍宝,是中国的珍宝,它只能留在道家,留在中国!不劳外人费心了吧!”

“道长不听劝告,那我只能直说了,今晚是‘交书留人,不交书不留人’!”说着,猪头队长两只小眼睛盯着道长,观察对方的反应。

玉清道长也不急着答话,他站起身走到柜子前,打开柜子,取出一个小瓷瓶,用一个挖耳扒大小的小匙,舀出一匙橙红色的粉末,倒在自己喝的茶杯里,拿起茶壶,把滚热的茶水洒入茶杯,随着热气腾起,一股幽香飘然袅袅。道长端起茶杯欣赏似的抿了一口:“好茶!”

猪头队长指着桌上的小瓷瓶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道长答道:“队长不懂了?这叫‘茶引’,茶引放入第三泡的茶水中,这才是喝茶的最高境界!”

猪头队长被道长的“品茶经”迷住了,一下子竟把索要宝籍的来意丢在一边:“那,我也来点!”说着自己动手,学着道长的样子给自己也舀了匙“茶引”,然后跟着道长把那喷香的茶水饮入肚内。

说时迟那时快,不到一分钟的时光,猪头队长猛然觉得腹中剧痛,双手颤抖,连声说道:“不好,不好,有毒—来人呀!”守在门外的军曹和士兵闻声冲了进来,一面扶住鼻孔流血的猪头,一面架住了道长。道长哈哈一笑,挣开架住他的日本兵,用手抹去嘴角的鲜血,一字一句地说道:“你不是说‘不交书不留人’吗?哈哈,‘不交书,不留人’!徒儿快走—”身子慢慢地坐了下去……

也就在这时,纯净背着黄布包从隔壁卧室奔出,头也不回地从道院大门奔去。军曹一见,急忙放下倒毙的猪头队长,一边开枪,一边向纯净追去。

趁着这个当口,梁上的纯真纵身跳下,蹲在师父的面前,含着泪将师父睁着的双眼抹上,心里喊道:好师弟!他将师父扔给他藏着宝籍的蒲团小心地捆在衣服里,蹿出后墙格子长窗,扑向七里荡,消失在黑暗中。

道长和纯净死了,仁济道院被烧了,而那两部宝籍却留了下来,据说它就是现在被有关部门收藏着的道家典籍。

篇8:古代经典传说故事

古代经典传说故事篇一

古时候,海南岛有菠萝树,有荔枝树,有芒果树,但没有椰子树——那么,椰子树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海南岛有一个猎人,他手执神弓,肩背箭袋,每日到森林去打猎。话说这猎人可是个特别厉害的神射手,他的箭百发百中,所以啊,他想要森林里的哪个猎物,就能得到哪个猎物。

一天,他清早出门,走进山林,在山林看到一群绿孔雀,他左手拉弓,右手搭箭,可是,他瞄准孔雀,

篇9:古代传说故事

阿清是东街的杂耍艺人,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阿清就支起摊位,和自己的伙伴阿远一起表演飞刀绝技,靠着路人打赏的一些小钱来维持生活。

大家最喜欢的表演是阿清的拿手绝活—蒙眼飞刀,阿清会用布条蒙住双眼,手拿一把薄如柳叶的飞刀,而阿远则在不远处背靠一块大木板。只见阿清一甩臂,手里的飞刀“啪啪啪”像箭一般射了出去,再看阿远,身体左右两边的木板上扎满阿清掷出的飞刀,刀尖入木三分。围观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阿清解下布条,拿着小盆吆喝:“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此时,他们得到的赏钱是最多的。

阿清投掷飞刀可以说百发百中,这源于他从小的刻苦训练。

这一天,阿清和阿远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支起摊位,突然,一大队士兵从远处奔跑而来,嘴里大喊着让开,为后面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开道。路上的行人纷纷作鸟兽散,东街的老乞丐因为双腿残疾行动不便,艰难地用双臂挪动着自己的身躯,哪里比得过骏马奔驰的速度。

眼看马蹄离老乞丐越来越近,就要踩上的时候,一个石块准准地打在马鼻子上,马嘶鸣一声,前腿高抬,才没有踩到老乞丐。但骑在马上的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受惊的马重重地把他甩在地上,打了好几个滚儿才停下来。

地上的人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怒不可遏:“是谁扔的石块?”

“小民无意冒犯大人,请大人恕罪。”

“你……你等着吧。”

阿清扶起老乞丐,说:“云伯伯,您没事吧?”

老乞丐捂着胳膊,满脸感激地说:“多亏阿清了,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今晚你惹到了城中权贵,请受老身一拜。”

夜色渐浓,阿清和阿远收了摊位,回到租住的地方准备休息。这时,老乞丐找上门,说:“阿清,我思来想去,这个东西就送给你们吧。”老乞丐递过来一个木盒子。

“云伯伯,这是什么东西啊?”

“这可是宝贝呦。”

阿清打开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两枚燕子形状的青铜符。

老乞丐指着盒子里的东西说:“这是飞燕符,把它挂在任何东西上,那东西就像有生命一样,不管你想把东西扔向哪里,那东西都能乖乖地找到目的地。”

阿远惊奇地问:“这世间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吗?”

老乞丐说:“口说无凭,我们试一试就知道了。”他拿出一枚飞燕符,拴在一把飞刀上,说道,“回阿清的老家吧。”

只听“嗖”的一声,飞刀就没有了踪影。

阿清看得发愣,老乞丐挪动着身体走了,边走边说:“至于信还是不信,你们回到老家就知道了。”

回到老家,阿清和阿远看到一把飞刀稳稳地插在阿清老家的门上,飞刀上挂着一枚小小的飞燕符。阿清知道老乞丐送给自己的确实是宝物,小心翼翼地把飞燕符从刀上解下来,收进木盒子里。

躺在床上,想起老乞丐的话,阿清和阿远辗转反侧。

阿远问道:“阿清,你说这飞燕符真的什么东西都能找到吗?”

阿清想了想说:“不清楚,但现在—云伯伯随意扔的飞刀真的插在老家的门上了。”

阿远沉默了一会儿,问:“那你说,如果把飞燕符带在身上,它能让我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吗?”

阿清翻了个身,说:“我不知道,明天帮你准备盘缠和干粮,试一试。”

第二天,阿远带着一枚飞燕符找父母去了。

第三天下午,阿清被两天前大马扬蹄掀翻在地的王涯大人抓走了。

阿清被带到衙门的后堂,跪在地上,抬起头看见王涯和知府大人。知府指着阿清说:“你一介草民,竟敢冲撞王大人,两天前王大人的坐骑被你的石子惊吓,最后将王大人跌落在地。你可知罪?”

阿清道:“大人,小民冤枉啊!”

知府说:“王大人身负皇命,缉拿朝廷要犯,如今因你背部受伤,无法及时完成任务,来人啊,把阿清押入大牢。”

阿清苦苦哀求,但没有任何效果,最后被衙役拖进了牢房中。

第二天,阿清叫住狱卒,说:“狱卒大哥,能帮个忙吗?”

狱卒不耐烦地问:“你要干什么?”

阿清从怀里掏出二两碎银子,说:“大哥,我有要事求见知府大人。这点儿小意思,请你先拿着。”

过了半个时辰,知府来了,阿清说:“大人,如果我能抓住王涯大人想要缉拿的要犯,您能放了我吗?”

知府上下打量了一下阿清,说:“难道你有线索?”

阿清连忙跪在地上,把飞燕符的神奇告诉了知府。知府半信半疑地说:“谅你一个耍把戏的也不敢欺瞒本官。说说吧,这飞燕符如何能抓住犯人?”

“我需要两个风筝。其中一个是一般的风筝,另一个风筝需要三个人那般大,在腹部做一个铁架,一定要结实。”

知府惊异地看了看阿清,最后还是点点头,说:“我会吩咐手下人去纸鸢铺定做的,你还有什么要求?”

阿清补充道:“在牢房里,我无法施展飞燕符的法术,必须要放我回家才行。”

知府摸摸胡须说:“好。”

没过几天,知府带着一队人马,拿着两只风筝,押送着阿清回到他的家中。阿清找到藏好的木盒,从里面拿出剩下的一枚飞燕符,挂在小风筝上,对领兵头领说:“你要追的逃犯姓甚名谁,只要告诉风筝,风筝就会带你找到的。”

头领对风筝说:“去找朝廷头号罪犯颜玉清。”然后,他将风筝扔上天,只见风筝在空中打了个转儿,向相反的方向飞去。头领连忙对手下说:“快,跟上风筝。”

知府看着远去的风筝,对阿清说:“抓不到犯人,你就继续坐大牢!”说着,留下一队士兵看守阿清,自己和随从们打道回府了。

果然,风筝飞了两天就找到了朝廷正在抓捕的颜玉清。知府大人用风筝缉拿逃犯的事情一下子传遍了京城,王涯听说了飞燕符的神奇,非常生气,因为自己的功劳被阿清夺去了。

“大人莫急。”王涯身边的手下说,“听那阿清说还有一枚飞燕符,让小的帮你抢过来。”

王涯听后,拍手称好,说:“那就快行动吧。”

王涯的手下带着一队士兵,径直赶到了阿清的住处。

“开门。”他们拍打着紧闭的木门大喊道。

“别敲了,这个地方没人住了。”一个声音从房顶上传来。

他们抬头一看,阿清正抓着大风筝,大声说:“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吧,我走了。”说完,跑了两步,大风筝带着阿清飞到了空中,转了一圈儿后,向远方飞去,门外的一群人看得目瞪口呆。

原来阿远用那枚飞燕符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后,又把飞燕符拴在飞刀上,说了一声:“请赶紧回到阿清的老家吧!”如今,阿清从门上拔下阿远送来的飞燕符,坐上大风筝,轻轻说了一声:“走了,去找阿远了!”

【古代妖怪故事传说】相关文章:

1.世界古代传说故事

2.除夕的经典古代传说故事

3.中国传说古代民间故事

4.冬至传说故事

5.中秋节传说故事

6.朝鲜族传说故事

7.古代谜语故事

8.文明礼仪古代故事

9.古代故事盘点

10.古代趣味故事

下载word文档
《古代妖怪故事传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