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护儿简介
“fengdi2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来护儿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来护儿简介,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来护儿简介
来护儿
来护儿(?—617.4.10),字崇善,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隋朝大将。 来护儿本为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为东汉中郎将来歙的十八世孙。曾祖来成为北魏新野县侯,后降于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祖父来嶷,历任步兵校尉、秦郡太守、长宁县侯。父亲来法敏,为陈朝海陵令。来护儿年幼而孤,这世母吴氏收养。吴氏对来护儿抚养教育,待其甚好。来护儿“幼而卓诡,好立奇节”(《隋书·来护儿列传》)。初读《诗经》中“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时。舍书而叹道:“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专事笔砚也”(《北史·来护儿列传》)!同辈人惊其言而壮其志。长大后,来护儿更是“,雄略秀出,志气英进。涉猎书史,不为章句学”(《北史·来护儿列传》)。 在梁末侯景之乱时,来护儿的世父为乡人陶武子所杀,吴氏常流著泪对来护儿提及此事。当时陶武子的宗族有数百家,厚自封植。来护儿经常想为世父报仇,正值陶武子家办婚事,来护儿遂找几个帮手,直入其家,将陶武子杀死,所有宾客皆被他的举动所震慑,不敢妄动。来护儿用陶武子的首级祭奠了世父。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九月,北周行军元帅韦孝宽等攻陈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隐姓埋名躲藏一年多的来护儿才得以回归乡里。 来护儿家住在长江北岸的白土村,地处北周和陈朝交界处,连年战事不断,也因此影响到了来护儿,来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为击灭陈朝,统一南北,隋文帝杨坚在开皇元年三月,即派宇文忻、贺若弼等镇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由于白土村紧靠江边,与陈朝隔江相望,所以贺若弼常派来护儿渡江侦察,并被授大都督,领本乡兵。又因破陈将曾永,授仪同三司。 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隋发起灭陈之战,来护儿因功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江南自东晋以来,世家士族一直欺压寒门庶族。隋灭陈统一中国后,南方士族豪强因对隋实行的限制政策不满,便利用民间对隋欲移民关中流言的惊恐心理,乘机煽动叛乱。开皇十年(590年)十一月,婺州(治今浙江金华)汪文进、越州(治今浙江绍兴)高智慧、苏州沈玄侩等均举兵反隋,自称天子,署置百官。蒋山(今南京钟山)李忮、乐安(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温州沈孝彻、泉州(治今福州)王国庆等,都自称大都督,起兵攻陷州县,反乱大抵遍及原陈属地。其规模大者数万人,小者数千人,互相呼应,残杀隋朝官吏。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隋文帝遂命内史令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平叛,来护儿以子总管统兵隋杨素讨之。 时高智慧(自称东扬州刺史)率部据守浙江(今钱塘江)东岸营垒,屯据要害,周围百余里,船舰千艘,遮盖江面,鼓噪而进。来护儿建议道:“吴人累锐,利在舟楫。必死之贼,难与争锋。公且严阵以待之,勿与接刃,请假奇兵数千,潜度江,掩破其壁,使退无所归,进不得战,此韩信破赵之策也”(《北史·来护儿列传》)。杨素纳其言,并命其率轻型战船数百艘,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袭,并焚烧高智慧后方营垒,使其恐惧不安;杨素则乘机率军从正面突击,大败高智慧军,高智慧逃于海中。来护儿率军追至闽中,平定余党。高智慧逃往闽、越。来护儿因功进位大将军,除泉州刺史,封襄阳县公,食邑一千户,赐物二千段、奴婢百人。来护儿招怀初附,恩威并施。玺书劳问,前后相属。时高智慧余党盛道延兴兵做乱,侵扰州境,来护儿连续作战,打败盛道延,迁建州总管。随后又与蒲山公李宽讨平黟、歙叛党汪文进,进位柱国,封永宁郡公。隋文帝嘉其功,派画工图其像。 开皇十八年(5),来护儿奉诏入朝,赐以宫女、宝刀、骏马、锦彩等物,留留长子来楷为千牛备身,使来护儿还职。 仁寿三年(6),来护儿除瀛州刺史,赐爵黄县公,邑三千户。不久加上柱国,除右御卫将军。在位其间,来护儿政绩出众,频见劳勉。 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再次被诏入朝,百姓闻后,依依不舍,至使来护儿多日未能境,前后上书挽留的人达数百人。隋炀帝对其说:“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北史·来护儿列传》)。除右骁卫大将军,不久迁左骁卫大将军。又改上柱国为光禄大夫,迁右翊卫大将军,进封荣国公,恩礼隆密,朝臣无比。 大业六年(6),隋炀帝至江都,对来护儿说:“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北史·来护儿列传》)。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还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大业八年(6)正月,隋炀帝发兵113.38万人攻打高丽(都平壤)。来护儿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兼检校东莱郡太守,率水军由东莱海口出渤海海峡横渡黄海,从涢水(今朝鲜大同江)进入高丽。在距平壤60里的地方,与高丽国王高元相遇,高丽军列阵数十里,隋军诸将皆惧,来护儿笑著对水军副总管周法尚及部将说:“吾本谓其坚城清野以待王师,今来送死,当殄之而朝食”(《北史·来护儿列传》)。时高元弟高建骁勇绝伦,率敢死队数百人来攻。来护儿命武贲郎将费青将其奴斩首,高丽军大败。但来护儿被暂时的胜冲昏了头脑,不顾水军副总管周法尚劝告,挑选精锐甲士4万人,直趋平壤城下。高丽军在罗郭(外城)的空寺中设伏兵,出城交战,佯败,退入缄中,来护儿纵兵入城大肆抢掠,队伍乱不成军。高丽的伏兵趁机杀出,隋军大败,伤亡惨重,来护儿仅率残兵数千逃出城外。高丽军追杀至隋军船队停泊处,多亏周法尚率军严阵以待,高丽军始退。此后,来护儿率众后撤,屯扎于海边,以待北路隋军。后宇文述等军皆败,来护儿只好率水军急忙从海路退回。来护儿因功赐物五千段,以第五子来弘为杜城府鹰扬郎将,以先前所封的襄阳公赐与其子来整。 大业九年(6),隋炀帝再次发兵攻打高丽。来护儿仍出沧海道,准备由海路进攻。军至东莱(今山东掖县)时,忽闻礼部尚书杨玄感诈称来护儿谋反,并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起兵反隋,随即进攻洛阳。来护儿闻讯后,召裨将周法尚等商议,要立即停止进攻高丽,还师西进。周法尚等人认为没有皇帝的诏书,不敢擅自回军。来护儿劝之再三,周法尚等仍不从。来护儿大怒,厉声说:“洛阳被围,心腹之疾。高丽逆命,犹疥癣耳。公家之事,知无不为,专擅在吾,当不关诸人也。有沮议者,军法从事”(《北史·来护儿列传》)。当天即率军西返。并派其子来弘、来整上奏隋炀帝。隋炀帝见到二人后非常高兴,说:“汝父擅赴国难,乃诚臣也”(《北史·来护儿列传》)。授来弘为通议大夫,来整为公路府鹰扬即将,并下诏于来护儿:“公旋师之时,是朕敕公之日,君臣授弘意合,远同符契。枭此元恶,期在不遥,勒名太常,非公而谁也”(《北史·来护儿列传》)!由于来护儿回军及时,得已迅速地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侯卫将军屈突通等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并于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北文乡)追上杨玄感,一日内三败杨玄感。并于八月初一平定了叛乱。来护儿因功被加开府仪同三司,赐物五千段、黄金千两、奴婢百人,封荣国公,邑二千户。赠其父来法敏为东阳郡太守、永宁县公。 隋炀帝镇压杨玄感叛乱后,不顾内外危机四伏,于大业十年(6)二月初三下诏文武百官议论讨伐高丽。七月,来护儿率水军再次渡海,进至毕奢城(即卑沙城,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高丽发兵迎战,来护儿大败之,斩首千余级。并准备继续向平壤前进,高丽王高元大为恐惧。当时高丽因连年倾国与隋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二十八日,高元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奔高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已挽回两败之辱,且国内农民起义烽烟四起,遂于八月初四班师还朝,并派人召来护儿撤军。但来护儿对此表示了不同意见,他召集诸将说:“三度出兵,未能平贼。此还也,不可重来。今高丽困弊,野无青草,以我众战,不日克之。吾欲进兵,径围平壤,取其伪主,献捷而归也”(《隋书·来护儿列传》)。遂上表请战,不肯奉诏。但此举遭到长史崔君肃则坚决反对,来护儿又说:”贼势破矣,专以相任,自足办之。吾在阃外,事合专决,岂容千里禀听成规!俄顷之间,动失机会,劳而无功,故其宜也。吾宁征得高元,还而获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崔君肃只好当众说:“若从元帅,违拒诏书,必当闻奏,皆获罪也”(《隋书·来护儿列传》)。诸将一听皆惧,一起劝来护儿撤军,来护儿无奈,只好同意撤军。 大业十一年(6)八月,隋炀帝出塞北巡,于雁门(郡治雁门,今山西代县)为突厥始毕可汗(启民可汗可汗之子,名为咄吉)所围,隋炀帝想要率精骑突围,幸得来护儿和樊子盖的劝阻才没有成行,最后各地隋军相继而至,得以解围。 大业十二年(6),隋炀帝第三次巡幸江都。时中原大乱,农民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隋地方官吏、将校也多数背叛朝廷,各谋出路,或投降农民起义军,或割据一方。来护儿出面劝阻隋炀帝说:“自皇家受命,将四十年,薄赋轻徭,户口滋殖。陛下以高丽逆命,稍兴军旅,百姓无知,易为咨怨,在外群盗,往往聚结,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出师命将,扫清群丑,上禀圣算,指日克除。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北史·来护儿列传》)。隋炀帝闻后大怒,厉色而起,数日未见来护儿。后隋炀帝怒气渐消,方招来护儿入见,并对其说:“公意乃尔,朕复何望”(《北史·来护儿列传》)!来护儿因此不敢言。 大业十三年(6),来护儿代宇文述为左翊卫大将军。任委逾密,前后赏赐不可胜计。 隋义宁二年(6)三月初十夜(即公元618年4月10日),统领骁果的虎贲郎将司马德勘、直阁(官名)裴虔通、将作少监宇文智及等人举兵反叛,很快控制了江都城,并于次日晨抓获隋炀帝。司马德勘等人推举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丞相,宇文化及命校尉令狐行达缢了杀隋炀帝。由于来护儿是忠于隋炀帝的,所以遭到宇文化及等人的忌恨。在将要早朝时,来护儿被叛军捉住,来护儿问:“陛下今何在?”叛军说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慨叹道:“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北史·来护儿列传》)!遂被杀害,其子除来恒、来整外,皆遇害。与来护儿同时遇害的还有在江都的皇族、外戚和内史待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千牛宇文皛、梁公萧钜等人。此后他们把隋炀帝的侄儿秦王杨浩立为傀儡皇帝。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总揽朝政。 点评:来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北史·来护儿列传》),作战时多谋算,每次阅读兵法时都说:“此亦岂异人意也”(《北史·来护儿列传》)!同时还善抚士卒,军纪严明,所以士兵皆愿为其效力。 “来护幼怀倜傥,猛概抑扬,晚致勤王,驱驰毕力。楼船制胜,扫勍敌如拾遗;阌乡讨乱,翦凶魁如摧朽。位班上将,显居大国,道消遘难,忠至不渝,惜矣”(《北史·来护儿列传》)!
篇2:《来护儿传》原文及翻译
《来护儿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儿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诣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幼年就卓越不群,好立奇节。刚读《诗经》,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的`诗句时,放下书感叹说:大丈夫在世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要为国杀敌,建功立名,怎么能碌碌无为老死田间!同伴听了都很惊讶,佩服他很有志气。
来护儿居住的白土村,离长江岸边很近。在那时,长江以南还有阻隔,贺若弼镇守寿州时,常派来护儿做间谍,授给他大都督的官职。在平定陈国的战役中,来护儿立了功,升迁为上开府。
他跟随杨素在浙江攻打高智慧,敌军盘踞河岸扎下营寨,绵延一百多里,大小战船覆盖了江面,击鼓呐喊向前进军。杨素命令来护儿率领数百只轻快小船,径直登上江岸,直往敌营掩杀过去,一举攻破敌军。当时敌军和杨素交战,不能取胜,退回去又无立足之地,因此就溃败逃散了。
高智慧将要向海上逃窜,来护儿追赶到泉州,高智慧走投无路,只好逃向闽越。来护儿升任大将军,授任泉州刺史。当时有个叫盛道延的人聚众叛乱,在州境内侵犯骚扰,来护儿率兵攻打,击败了叛军。又跟随蒲山公李宽在黟、歙大败汪文进,升职为柱国。
仁寿三年(603),授任瀛州刺史,赐予他黄县公的爵位,食邑三千户,不久又加升为上柱国,授任右御卫将军。
隋炀帝即位,来护儿升职为右骁卫大将军,皇上待他很亲近很敬重。大业六年(611),他跟随皇上前往江都,皇上赐他千段布匹,让他上祖坟祭祀祖先,宴请乡里父老,州郡乡里都认为很荣耀。几年后,他转任右翊卫大将军。
辽东战役中,来护儿率领楼船,直指沧海,进入氵贝水,离平壤六十里,和高丽人相遇。来护儿进军攻击,大败高丽人,又乘胜追击直逼城下,攻破他们的外城。来护儿于是纵恿军队大肆抢掠,军队纪律渐渐松懈。高元的弟弟建武招募五百人的敢死队迎战来护儿,来护儿因此后退,在海浦扎下营寨,等待机会反击。后来知道宇文述等人已经兵败,于是班师回朝。
第二年,又出兵沧海地区,军队驻扎在东莱,赶上杨玄感在黎阳叛乱,进军巩、洛,来护儿率兵与宇文述会合大败叛军。皇上因此封他为荣国公,二千户。
大业十年(614),又率兵渡海,到卑奢城,高丽全国人都来迎战,来护儿大败高丽人,斩杀一千多人。将要向平壤进军时,高元十分害怕,派使者押来隋朝叛将斛斯政,到辽东城下,上书请求投降,炀帝答应了。炀帝派人拿符节召来护儿回师。
来护儿召集众人说:三次出兵,都没能平定敌人,这一回去,不可能再来。现在高丽人困窘疲敝,原野都没有青草了,凭我的部队作战,不需多久就可战胜他们。我想发兵,直接围攻平壤,捉住他们的头领,好回去向皇上献捷。来护儿上表请求出兵,不肯按皇上的旨意回师。
长史崔君肃极力同来护儿争辩,来护儿不答应。来护儿说:敌人的气势已被打垮,只要军队交由我指挥,就足以惩办他们。我在朝庭之外,遇事可以独自决断,千里之外怎能受制于成规!顷刻之间就失掉机会,劳而无功,所以应当白忙乎。我宁愿征服高元,回去以后受责备,要我舍弃将要获得的大功,我办不到。
崔君肃对众人说:你们如跟随元帅,违抗圣旨,我一定告知圣上,你们都要获罪。众将领都害怕了,劝说来护儿回去,来护儿才奉旨回朝。
大业十三年(617),改任左翊卫大将军,提升为开府仪同三司,皇上对他的委任更多,前后的赏赐不可胜数。
江都变乱中,宇文化及因忌恨他而谋害了他。
篇3:《来护儿传》语文阅读和答案
《来护儿传》语文阅读和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儿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诣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 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 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 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客。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 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参考答案
4. (3分)D 5. (3分)C 6. (3分)C
7. (10分)
(1) (5分)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译出大意给2分;军旅咨怨游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 (5分)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制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译出大意给2分;凶逆王室泉壤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幼年就卓越不群,好立奇节。刚读《诗经》,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的诗句时,放下书感叹说:大丈夫在世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要为国杀敌,建功立名,怎么能碌碌无为老死田间!同伴听了都很惊讶,佩服他很有志气。
来护儿居住的白土村,离长江岸边很近。在那时,长江以南还有阻隔,贺若弼镇守寿州时,常派来护儿做间谍,授给他大都督的官职。在平定陈国的战役中,来护儿立了功,升迁为上开府。
他跟随杨素在浙江攻打高智慧,敌军盘踞河岸扎下营寨,绵延一百多里,大小战船覆盖了江面,击鼓呐喊向前进军。杨素命令来护儿率领数百只轻快小船,径直登上江岸,直往敌营掩杀过去,一举攻破敌军。当时敌军和杨素交战,不能取胜,退回去又无立足之地,因此就溃败逃散了。
高智慧将要向海上逃窜,来护儿追赶到泉州,高智慧走投无路,只好逃向闽越。来护儿升任大将军,授任泉州刺史。当时有个叫盛道延的人聚众叛乱,在州境内侵犯骚扰,来护儿率兵攻打,击败了叛军。又跟随蒲山公李宽在黟、歙大败汪文进,升职为柱国。
仁寿三年(603),授任瀛州刺史,赐予他黄县公的爵位,食邑三千户,不久又加升为上柱国,授任右御卫将军。
隋炀帝即位,来护儿升职为右骁卫大将军,皇上待他很亲近很敬重。大业六年(611),他跟随皇上前往江都,皇上赐他千段布匹,让他上祖坟祭祀祖先,宴请乡里父老,州郡乡里都认为很荣耀。几年后,他转任右翊卫大将军。
辽东战役中,来护儿率领楼船,直指沧海,进入氵贝水,离平壤六十里,和高丽人相遇。来护儿进军攻击,大败高丽人,又乘胜追击直逼城下,攻破他们的外城。来护儿于是纵恿军队大肆抢掠,军队纪律渐渐松懈。高元的弟弟建武招募五百人的敢死队迎战来护儿,来护儿因此后退,在海浦扎下营寨,等待机会反击。后来知道宇文述等人已经兵败,于是班师回朝。
第二年,又出兵沧海地区,军队驻扎在东莱,赶上杨玄感在黎阳叛乱,进军巩、洛,来护儿率兵与宇文述会合大败叛军。皇上因此封他为荣国公,二千户。
大业十年(614),又率兵渡海,到卑奢城,高丽全国人都来迎战,来护儿大败高丽人,斩杀一千多人。将要向平壤进军时,高元十分害怕,派使者押来隋朝叛将斛斯政,到辽东城下,上书请求投降,炀帝答应了。炀帝派人拿符节召来护儿回师。
来护儿召集众人说:三次出兵,都没能平定敌人,这一回去,不可能再来。现在高丽人困窘疲敝,原野都没有青草了,凭我的部队作战,不需多久就可战胜他们。我想发兵,直接围攻平壤,捉住他们的头领,好回去向皇上献捷。来护儿上表请求出兵,不肯按皇上的旨意回师。
长史崔君肃极力同来护儿争辩,来护儿不答应。来护儿说:敌人的气势已被打垮,只要军队交由我指挥,就足以惩办他们。我在朝庭之外,遇事可以独自决断,千里之外怎能受制于成规!顷刻之间就失掉机会,劳而无功,所以应当白忙乎。我宁愿征服高元,回去以后受责备,要我舍弃将要获得的大功,我办不到。
崔君肃对众人说:你们如跟随元帅,违抗圣旨,我一定告知圣上,你们都要获罪。众将领都害怕了,劝说来护儿回去,来护儿才奉旨回朝。
大业十三年(617),改任左翊卫大将军,提升为开府仪同三司,皇上对他的委任更多,前后的赏赐不可胜数。
江都变乱中,宇文化及因忌恨他而谋害了他。
篇4:北史来护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北史来护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儿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两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⑵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答案:
1.D (本题在B、C两项各有一处错误,分别为“所”字属上以及“护儿”属上,A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B项“所”字属上后,后面“住白土村”的主语是谁就不清楚;C项“护儿”属上后,“军旅”和“护儿”并列,做“数见”的宾语,也说不通,同时下面“常慨然”句又缺损主语,所以也不妥。D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全句意思是:正好遇到周国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地处边界,屡次见到军队,来护儿常常情绪激昂而有建立功名的志向;等到开皇初年,宇文忻等镇守广陵,平定陈国的战役,来护儿有功劳在其中。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时的困扰,对考生来说也有降低难度的含意。)
2.C (应该是嫡长子继承制。)
3.C (C项强拉因果,错误在于“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因果关系不存在,通过前文“后怒解”表明皇帝不再生气,所以“以致”的因果关系不存在。)
4.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军旅”指军队,也可指军事;这里指军事、战事;“咨怨”指嗟叹怨恨;“游幸”指帝王或后妃出游;这里指炀帝出游。)
⑵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制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
(“凶逆”,凶恶悖逆,也指凶恶悖逆的人,这里指后者;“王室”,朝廷;“泉壤”指黄泉之下,地下。)
阅读理解技巧顺口溜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如何阅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高中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 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客观事实, 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2.找出阅读材料中的“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高中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篇5:《北史·来护儿传》的原文及翻译
《北史·来护儿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儿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诣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幼年就卓越不群,好立奇节。刚读《诗经》,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的诗句时,放下书感叹说:大丈夫在世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要为国杀敌,建功立名,怎么能碌碌无为老死田间!同伴听了都很惊讶,佩服他很有志气。
来护儿居住的'白土村,离长江岸边很近。在那时,长江以南还有阻隔,贺若弼镇守寿州时,常派来护儿做间谍,授给他大都督的官职。在平定陈国的战役中,来护儿立了功,升迁为上开府。
他跟随杨素在浙江攻打高智慧,敌军盘踞河岸扎下营寨,绵延一百多里,大小战船覆盖了江面,击鼓呐喊向前进军。杨素命令来护儿率领数百只轻快小船,径直登上江岸,直往敌营掩杀过去,一举攻破敌军。当时敌军和杨素交战,不能取胜,退回去又无立足之地,因此就溃败逃散了。
高智慧将要向海上逃窜,来护儿追赶到泉州,高智慧走投无路,只好逃向闽越。来护儿升任大将军,授任泉州刺史。当时有个叫盛道延的人聚众叛乱,在州境内侵犯骚扰,来护儿率兵攻打,击败了叛军。又跟随蒲山公李宽在黟、歙大败汪文进,升职为柱国。
仁寿三年(603),授任瀛州刺史,赐予他黄县公的爵位,食邑三千户,不久又加升为上柱国,授任右御卫将军。
隋炀帝即位,来护儿升职为右骁卫大将军,皇上待他很亲近很敬重。大业六年(611),他跟随皇上前往江都,皇上赐他千段布匹,让他上祖坟祭祀祖先,宴请乡里父老,州郡乡里都认为很荣耀。几年后,他转任右翊卫大将军。
辽东战役中,来护儿率领楼船,直指沧海,进入氵贝水,离平壤六十里,和高丽人相遇。来护儿进军攻击,大败高丽人,又乘胜追击直逼城下,攻破他们的外城。来护儿于是纵恿军队大肆抢掠,军队纪律渐渐松懈。高元的弟弟建武招募五百人的敢死队迎战来护儿,来护儿因此后退,在海浦扎下营寨,等待机会反击。后来知道宇文述等人已经兵败,于是班师回朝。
篇6:《北史·来护儿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北史·来护儿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 淮 南 所 住 白 土 村 地 居 疆 埸 数 见 军 旅 护 儿 常 慨 然 有 立功 名 之 志 及 开 皇 初 宇文 忻等镇 广 陵平陈 之 役 护 儿 有 功 焉 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新的考查方式,即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命题时的具体作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选项无错误。本题在B、C两项各有一处错误,分别为“所”字属上以及“护儿”属上,A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B项“所”字属上后,后面“住白土村”的主语是谁就不清楚;C项“护儿”属上后,“军旅”和“护儿”并列,做“数见”的宾语,也说不通,同时下面“常慨然”句又缺损主语,所以也不妥。D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全句意思是:正好遇到周国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地处边界,屡次见到军队,来护儿常常情绪激昂而有建立功名的志向;等到开皇初年,宇文忻等镇守广陵,平定陈国的战役,来护儿有功劳在其中。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时的困扰,对考生来说也有降低难度的含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是关于古人的“名”和“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B项的“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等。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D项“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可指赴朝廷,例如《汉书·朱买臣传》:“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后也可指赴京都,例如宋朝费衮《梁溪漫志·范信中》:“范既脱,欲诣阙,而无裹粮。”以上三项表述并无不当之处,都是正确的。只有C项说到的“嗣位”指继承君位,这话是对的;但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泛泛地只说是长子继承制,不准确。所以,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正确选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对原文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的分析概括是来护儿少年已有大志,长大后秀拔超群。他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孤儿,由于受到吴氏的教诲,少年时代便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远大志向;等到他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项的分析概括是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得百姓爱戴。他在瀛州刺史任上实行善政,声名远播,多次受到嘉奖;炀帝嗣位后召他到朝廷任职,百姓舍不得他离开,上书请愿的有几百人之多。D项的分析概括是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很有谋略。他讲究信用,注重友情,不贪钱财,不事产业;他用兵足智多谋,纪律严明,善待士卒,大家都愿意为他效力。这三个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不当之处。C项的分析概括说来护儿敢于直言劝谏,后来被奸人杀害;说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行文至此,也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下文又说,宇文化及要杀来护儿时,炀帝没有设法保护,这不符合原文意思。因为来护儿被抓时,炀帝已经被宇文化及杀了,因而不可能再去保护他。原文说到来护儿被捕时,问“陛下现在在哪里”,旁边的人告诉他“现在已经被抓起来了”,所以从原文看,当时炀帝也是不可能设法保护来护儿的。C项所述有误,是正确选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参考答案】
(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军旅”“咨怨”“游幸”三处。“军旅”指军队,也可指军事;这里指军事、战事,应当不难理解。类似的例子如《史记·高祖本纪》:“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咨怨”指嗟叹怨恨。考生对“咨”表示嗟叹不应感到陌生,如《蜀道难》中的“侧身西望长咨嗟”;此外,仅据“怨”字也不难推测整个词语的意思与怨恨、抱怨有关。类似的例子如《陈书·宣帝纪》:“飞刍挽粟,征赋颇烦,暑雨祁寒,宁忘咨怨。”“游幸”指帝王或后妃出游;这里指炀帝出游,这应该不难理解。类似的例子如《北史·雀光传》:“(陛下)专荐郊庙,止决大政,辅神养和,简息游幸,则率土属赖,含生仰悦矣。”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凶逆”“王室”“泉壤”三处。“凶逆”指凶恶悖逆,也指凶恶悖逆的人,这里指后者。类似的例子如汉朝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王室”指朝廷,这个比较简单。类似的例子如《左传·僖公五年》:“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泉壤”指黄泉之下,地下。类似的例子如《晋书·谢玄传》:“伏愿陛下矜其所诉,霈然垂怒,不令微臣衔恨泉壤。”
参考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护儿还不记事便成了孤儿,后被伯母吴氏抚养。吴氏对他关怀教育,给予他许多慈母般的训诲。年纪虽小,但聪明出众,初次读《诗》,便放下书感叹地说:“大丈夫在世应当如此,一定为国家消灭贼寇以求取功名,怎么能专门从事笔砚一类的事呢?”周围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奇,并感叹他志向的宏大。长大以后,雄才大略超群,志向气量非常人所及。遇到周国军队平定淮南纔回到家乡。他所住的白土村,地处边界,经常见到军队,护儿常常想建功立业。开皇初年,宇文忻、贺若弼等人镇守广陵,都对他礼遇很重。任命他为大都督,统领本乡的士兵。因击破陈将曾永有功,授仪同三司。平定座厘战役,护显立有战功,进升上开府,赏赐缣帛一千段。仁寿初年,调任瀛州刺史,以善政闻名,多次受到文帝的勉励。熳帝即位,被征入朝,当地百姓拽住他的车恋恋不舍,以致几天不能出境,到朝廷上书挽留的前后有几百人。炀帝对他说:“过去国家没有安定时,卿是名将,如今天下无事,又是良二千石,可以说是兼得其美啊!”大业六年,隋炀帝到江都,对护儿说:“衣锦还乡,这是古人所看重的,卿今天就是这样。”于是赏赐他缣二千段以及牛和酒,叫他谒拜先人的坟墓,宴会同乡父老。又叫三品以上的官员一齐到他的住宅,畅饮一整天,朝野上下非常羡慕他。大业十二年,炀帝出游江都,谨显进谏说:“自先王受命以来,将近四十年,轻徭薄赋,户口增加。陛下认为高丽抗逆王命,稍兴征讨,百姓鄙陋无知,容易产生怨叹,在外为盗的人,经常聚结在一起,陛下驾车巡游,我深深担心不适宜。我希望陛下暂留在洛阳休息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叫将帅率军进讨,扫清各路盗贼,上承受圣明谋略,指日便可剿灭。陛下如今去江都,是臣的家乡,臣受恩深重,不敢只为自己。”醒醒后,变色而起,几天都没让护儿晋见。稍后怒气缓解,才叫人引进,对护儿说:“公意既然如此,朕还有什么指望呢?”护儿于是不敢说话。不久,取代宇文述任左翊卫大将军。
当宇文化及谋叛时,对护儿深为忌恨。那天早晨将去上朝,被叛贼捉拿。护儿说:“陛下现在哪里?”旁边的人说:“如今被拘捕了。”观叹窗、说:“我为大臣,担负国家重任,不能肃清凶逆,以致使王室落到此地步,让我抱恨黄泉,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被杀害。护儿重信用,讲交情,淡泊财利,不经营产业。至于出征用兵,谋计特多,每次阅览兵书,说:“这难道也是异人的想法?”善于安抚士兵,处分严明,所以士兵都愿为他效力。
【来护儿简介】相关文章:
2.月赤察儿简介
6.护考分数线
7.护师年终总结
8.男护自荐信
9.护生求职信
10.护旗手自我介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