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菖蒲酒端午习俗
“kerryw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饮菖蒲酒端午习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饮菖蒲酒端午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饮菖蒲酒端午习俗
饮菖蒲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南宋士子陈可常,曾写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
菖蒲酒是以菖蒲为药料、以白酒或黄酒为原酒制成的一种药酒。菖蒲是生长在山涧溪流旁的一种名贵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具有开窍、理气、驱风、活血等功效。早在先秦时期,《神农本草经》、《周礼》等古籍中,就有关于菖蒲药用价值的记载。以菖蒲浸酒,在明代最为盛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指出“菖蒲酒,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
古人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呢?原来,古代认为五月是“恶月”。《荆楚岁时记》有“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的记载。既是“恶月”,便要寻求辟恶祛邪毒的方法。到了宋代,名贵药材菖蒲被道家视为“辟邪之物”,故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及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记胜》均有关于菖蒲酒的记载。由此看来,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强身。
[饮菖蒲酒端午习俗]
篇2:端午习俗: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习俗:悬艾叶菖蒲]
篇3:端午节挂菖蒲习俗的传说
端午节挂菖蒲习俗的传说
美丽的菖蒲花。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菖蒲身上这层驱邪避害的文化含义使它成了人们过端午节时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关于端午挂菖蒲的习俗,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解释它的由来。
童谣唱道:“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叫做端午节,俗称“五日节”。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就准备过节的礼物。这些健康、有益的美德良俗,至今还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本文单说端午节,农家门窗上挂菖蒲习俗的由来。
端午节,有的农家有挂菖蒲的习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穷秀才的妻子,名叫青英。她不但口才很好,而且会吟诗作对。有一年,天大旱,好几个月没下一滴雨,田地荒芜,草木枯死。五月初四这一天,青英看丈夫还未回家,明天是端午节,又是自己的生日,可是家里一贫如洗,那要如何才能使这两个节日过得热闹一些呢?她在家里坐立不安,就从屋子里走出来。突然,看见房屋旁边她阿公栽种的药草————菖蒲,在烈日下碧绿青翠,青英心里想,何不如挖几棵菖蒲,过节来充喜?她持锄过来,挖了几棵菖蒲,用清水洗干净了,挂在大门上。她觉得这下子,门庭好象充满了生机、喜气,便触景生情,取出文房四宝,用红纸写了一首诗,贴在大门旁边。诗是这样写的:
自嫌薄命嫁穷夫,明日端阳祭礼无。
莫叫良辰错过去,聊将清水洗菖蒲。
傍晚,秀才(丈夫)转回家,看到大门旁妻子写的诗,既羞赧又惭愧,觉得自己无面再见妻子,匆匆返身而去。不知走了几百步,抬头看见一只老黄牛在田埂上吃草,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他想,何不如把牛牵去卖掉,弄一些钱回家,让妻子高兴高兴。秀才不管三七二十一,牵了牛就往前走。可是才走不到半里路,牛主人就追赶上来,把他抓住,送去见知县。
知县问秀才:“你为何青天白日偷牵牛?”秀才无可奈何,就把自己的妻子如何贤德、家境如何贫困,一五一十向知县诉说。知县听了,不信一个乡下的女子也会作诗,就马上派人传秀才妻子来。青英到公堂上,知县问她:“你家大门旁的诗是你写的吗?”青英急忙跪下回答:“大人在上,诗正是民女所作,未知触犯何法?”知县摸了一下胡须,沉思片刻,便对青英说:“你作诗,无犯法,只因你丈夫偷牵牛,被人抓来见本县,你看要如何判处?”青英听后,泪如泉涌,马上就表态说:“相公知法犯法,理应重判!”
知县点了一下头,对她说:“妇人言之有理!本县看你是弱女,丈夫坐牢,今后你要如何度日?既然你会作诗,本县命你再做七绝一首。如成,本县就赏你白银五十两,给你回家去度日。”
青英一听,就点头答应。取过笔墨纸张,略加思索,当场就写了这样四句:
滔滔黄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
自笑妾身非织女,郎君何事效牵牛?
知县看了,哈哈大笑说:“你虽然不是织女,但本县判你丈夫坐牢,你夫妻二人不是成了牛郎织女吗?”知县说着,就叫人取出五十两银子,叫他们二人快回家。
青英因家道寒贫,端午节挂菖蒲,竟得到如此好运。此事传开后每年端午节大门上挂菖蒲的人家越来越多,以后广为流传,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民俗。
端午节怀屈原七律诗
其一
又临端午洞庭春,旖旎风光满眼新。
竞赛龙舟腾细浪,争吟辞赋悼贤人。
招魂民意门悬艾,仰首士心书写神。
自是芝兰遗泽远,骚章百代丽辉珍。
其二
楚地风云变古今,沅湘迁客去无寻。
洞庭春草千年绿,江水汨罗五月深。
逸响伟辞惊世唱,流芳大志泣神吟。
人间忧愤知多少,屈子诗碑山岳钦。
其三
菰蒲哀叶孤鸿过,屈子潇湘泛恶波。
佳蕙兰幽忧不少,丹忱谁解恨深多。
问天惜诵云无语,颂橘怀沙水有歌。
千古魂招残梦杳,离骚绝唱起汨罗。
其四
浮云蔽日楚风寒,腐政难除恨佞盘。
世道浑浊身洁月,路途远漫志贞檀。
美人香草化骚句,铁骨柔心咏橘兰。
冰魄诗魂光耀永,汨罗岁岁走波澜。
[端午节怀屈原七律诗]
【饮菖蒲酒端午习俗】相关文章:
1.重阳节饮什么酒
2.端午习俗翻译
3.北京端午习俗
4.北方端午习俗
5.惠州客家端午习俗
10.漫话端午节及闽台端午习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