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

2025-01-03 09:48: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炼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希望大家喜欢!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

篇1: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

20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重要提醒

亲爱的考生:

欢迎报考东华大学年硕士研究生,请各位考生注意以下事项:

1、研究生入学考试试行考生从网上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

2、2011年1月1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下载《准考证》,使用A4复印纸自行打印。《准考证》涂改无效,背面必须为空白。

3、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入座后将上述证件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检查。

4、考试地点由各报考点指定,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考场有关注意事项。若有疑问,请及时咨询相关考点。在东华大学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于1月11日后访问东华大学研招网(yjszs.dhu.edu.cn/)查询详细考场安排和要求。

5、初试日期和时间为2011年1月15日―16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设计素描》科目超过3小时,在1月17日上午 8:30-12:30进行) .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进入考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考试结束前30分钟。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6、其他信息

1)延安路校区: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882号,邮编51

2)松江校区: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邮编20

3)交通食宿: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考专栏――招生问答

祝各位考生们取得理想成绩!

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12-24

相关热词: 东华大学 2011年考研考场查询通知

篇2: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须知

东华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须知

亲爱的同学:

祝贺您录取为东华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现将有关新生入学报到注意事项通知您,请按下列要求作好准备。

一、报到事项

1、报到时间:2011年9月3日(星期六)具体注意事项请7月中旬见我校研究生部网站通知。

2、报到地点:延安路校区:管理学院、服装学院

松江校区:纺织学院、材料学院、化工生物学院、机械学院、信息学院、环境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计算机学院

3、报到时须持东华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本人居民身份证、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否则一律不予办理报到手续。新生必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 到者,须在报到前一周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书面请假,假期不得超过二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党团组织关系迁移

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一律自带,入学报到时提交辅导员。

1、党组织关系

①非上海地区的研究生新生党组织关系,需由县、市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开出,抬头写“上海市教卫党委组织干部处”;

②上海地区的研究生新生的党组织关系,抬头写“东华大学党委组织部”。请提醒党组织关系所在单位同时协助办理网上转移手续。

2、团组织关系

共青团员应带县以上团委颁发的团员证或团组织关系介绍信。

三、户口迁移

户口迁移证明一律自带,入学报到时交给学院。

1、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研究生不转户口。

2、非上海市常住户口的研究生新生可将户口关系转至东华大学。户口迁移证明上迁往地址按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校区填写:服装学院和管理学院为“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882号东华大学”,其他学院为“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东华大学”。有关户口迁移证明具体注意事项见附件。

四、缴费

研究生按规定须足额缴纳培养费、住宿费、保险费后,才能办理报到手续和宿舍入住手续。

1、培养费:第一学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的新生,无须缴纳培养费;获得二等学业奖学金的新生,需缴纳半额培养费;获得三等学业奖学金的新生,需缴纳全额培养费。

2、住宿费:根据新生本人选定宿舍的'住宿费标准确定具体金额。

3、保险费:研究生参加大学生系列保险(大学生平安保险、附加补充医疗保险、附加住院补贴保险),保险年限2~3年。参加保险为自愿原则,入学后前两周内可退保。

4、请于8月16日之前,将第一学年的培养费和住宿费、保险费,存入学校寄发的“中国银行卡”内,由学校委托银行统一转帐。各类应缴款项见下表。银行使用说明见附件。

请新生注意本人在银行卡内的存款费用应该为扣除银行手续费后的应缴款项。金额不足银行不能顺利扣款,将影响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五、行李

新生务必在每件行李贴上“东华大学研究生新生行李标签”(非常重要),学校8月31日~9月3日统一到上海火车站或上海火车南站行李房提取,其它时间到达的行李或发往其它地点的行李, 学校不负责提取。新生报到时凭行李托运单,到所在校区指定地点提取行李。(特别提醒:行李最好在报到前2~3天到达上海火车站或上海火车南站。过早到达,保管费自理。)

考取本校研究生的本校应届毕业生毕业离校时,可将行李暂存到学校宿舍管理部门,需在每件行李贴上《行李存单上联》(请自己保管易碎和怕压物品)。入学报到时,凭《行李存单下联》到指定地点提取行李。

六、其他

1、东华大学研究生新生婚育状况证明表:每位新生必填(委托培养除外),表格见附件。

2、报到具体安排:请7月中旬见我校研究生部网站通知。

3、选课事宜:请8月1日见我校研究生部网站通知。

4、助学贷款:请见我校研招网“2011级研究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及贷款申请工作的通知”。

5、如有疑问,请发电子邮件至gs@dhu.edu.cn咨询,邮件主题为“2011硕士新生咨询_姓名”。

东华大学研究生部

2011年6月13日

篇3: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东华大学及研究生教育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地处中国上海,两大校区分别位于松江区和长宁区,占地面积近亩,校园环境优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59年。目前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MBA、艺术硕士、高校教师),学科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学校共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同时设有10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检测中心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在校研究生总数近5600人,其中博士生830余人。学校坚持“着力创新、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加强内涵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至,已有四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四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提名。研究生在三大检索上发表的源刊论文大幅度增加,对学校科研的贡献率正在大幅提升。毕业生就业状况态势良好,研究生就业率连续9年达100%。在上海市乃至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拥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资深学者,而且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现有教职工3000余名,其中院士8名、长江学者2名,有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近700名。

学校按照“坚持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十五”“211工程”建设被“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正式确认为“优秀”。纺织科学与工程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评估中,名列同类学科第一。依托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和教育部科研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为国家科技攻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校连续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连续两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连续两年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九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此外,学校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新材料、建筑、环保、医药、农药等领域,并为我国“神州”五号、六号和长征二号火箭的发射成功作出了贡献。学校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数也不断提升,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世界60多所高等院校及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83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留学生。学校积极推进合作办学,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纽约时装学院、日本宇都宫大学、日本服装文化学院、德国劳特林根应用科学大学、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法国鲁贝国立纺织学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等一批名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校重视举办国际会议,举办了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上海世博会“大都市形象论坛”等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自1995年以来成功承办年度上海市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凸现着学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日益活跃的国际交流新局面。学校注重校企联合,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软件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

学校历来重视培养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每年组织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全国各地,充分发挥自身高学历的人才技术优势,多次获得上海市最佳项目奖、优秀项目奖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及创业计划、上海市发明创造等赛事中多次获得特等奖、金奖或冠军。为激励研究生在学期间积极向上,帮助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奖学金(普通、优秀)、恒逸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制度,设有“宝钢”、“仪化”、“钱之光”、“桑麻”、“宏大”、“协大创新”、“天然”等奖学金,鼓励研究生全面发展,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由于学校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有七个专业的毕业生享有在英联邦国家开业资格(LTI)。

东华大学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21世纪的东华大学正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坚持创新人才培养为立校之本,在贯彻“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的发展理念中,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篇4: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管理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④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a.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9月1日);b.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其他语种相应等级);c.进修并考试通过大学本科六门以上主干课程。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报考者不能跨专业报考。

④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参加单独命题考试:a.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四年以上;b.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c.有两名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或厂级技术领导推荐;d.为考生所在单位委托培养;

单独命题考试的科目名称、方式、考试时间与全国统考相同。考试初试科目英语为上海市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自行确定分数线。

4.报考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满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满3年;大专毕业后工作满5年。

5.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报名办法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两部分。

1.网上报名: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网址和要求进行(9月见我校研究生部网上通知)。

报名和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yz.chsi.com.cn)、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yjszs.dhu.edu.cn)

2.现场确认网报信息: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在每年的11月10日―14日),到考生所在地高校招生办设置的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网报信息、拍照、交报名费等手续(具体见网上通知)。

在上海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务必到东华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到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3.报考我校设计艺术学专业、单独命题考试和工商管理硕士的考生网上报名必须选择东华大学报考点,并且到东华大学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网报信息、拍照、交报名费等手续,在东华大学参加考试。

4.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须在网报和现场信息确认后,将以下材料寄到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a.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复印件; b.英语四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或其他语种相应等级证书复印件);c.大学本科六门课程成绩单复印件。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初试,初试合格参加复试时须审查上述材料的原件。

如考生在报名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而取得报考录取资格的,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均取消其资格。

五、考试时间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201月(以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时间为准)。

3.初试地点由报名点设置。

4.全国统考的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

数学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业务课二由学校自行命题。各科的考试时间(509设计素描除外)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各150分。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科目,在第三天上午考试。

▲历史学考试科目由四门改为三门,三门考试科目均由国家统一命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初试科目调整, 业务课二实行联合命题,考试科目代码和名称: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在考试大纲中确定。

5.MBA初试科目:MBA联考综合能力、外国语,初试科目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各科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MBA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MBA联考英语满分100分。

篇5: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管理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收类型

20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全日制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两种类型

三、招生计划

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89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招收125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640名(含工商管理硕士MBA300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照“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学制一般为2.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制一般为2年。

五、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④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a.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0年9月1日);b。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其他语种相应等级);c。进修并考试通过大学本科六门以上主干课程。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报考者不能跨专业报考。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前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⑤ 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⑥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参加单独命题考试:a。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四年以上;b。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c。有两名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或厂级技术领导推荐;d。为考生所在单位委托培养;

单独命题考试的科目名称、方式、考试时间与全国统考相同。考试初试科目英语为上海市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自行确定分数线。

4.报考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满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满3年;大专毕业后工作满5年。

5.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7.我校确定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参加并通过我校组织的复试,取得接收函)和我校推荐到外校的推免生(参加外校组织的复试,并取得接收函),均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年10月10日~31日)网上报名,并于11月10日~14日到报考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亦不得再参加统考。到2009年10月25日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荐免试生不再保留推免生资格。

8.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

9.在校的非应届毕业学生不得报考。

六、报名办法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两部分。

1.网上报名: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网址和要求进行(一般在每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

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时间为2009年9月18日至24日每天9:00~22:00。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公众网:yz.chsi.com.cn/;教育网: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东华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2.现场确认网报信息: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在每年的11月10日―14日),到考生所在地高校招生办设置的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网报信息、拍照、交报名费等手续(具体见网上通知)。

3.报考我校的考生选择确认网报信息的报考点应遵循以下规定:

① 请以下考生网上报名必须选择东华大学报考点(代码3110),并且到东华大学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网报信息、拍照、交报名费等手续,在东华大学报考点参加考试:a。报考我校且在上海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b。所有报考我校设计艺术学专业、工业设计工程专业、艺术硕士专业、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c。参加单独命题考试的考生。

② 报考我校且在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选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

③ 我校确定接收的2010年推荐免试生:1)由东华大学推荐到东华大学的推免生,须选择东华大学报考点;2)上海各高校推荐到我校的推免生,须选择东华大学报考点;3)外地各高校推荐到我校的推免生,须选择当地省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4)我校推荐到外校的'推免生,须按照接收学校的要求选择报考点。

4.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须在网报和现场信息确认后,将以下材料寄到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a。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复印件; b。英语四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或其他语种相应等级证书复印件);c。大学本科六门课程成绩单复印件。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初试,初试合格参加复试时须审查上述材料的原件。

如考生在报名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而取得报考录取资格的,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均取消其资格。

七、考试时间

1.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 初试

① 初试时间:2009年1月(以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时间为准)。

② 初试地点:由报名点设置。

③ 初试科目:按教育部规定,历史学初试科目设为三门,其他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门数均为四门。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历史学专业基础、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其他业务课由学校自行命题。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各150分(历史学专业基础满分3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各科的考试时间(509设计素描除外)均为3小时。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科目,在第三天上午考试。

④ 考试方式均为笔试。

3. 复试

① 符合国家和学校当年复试要求的考生可进入复试,考生可于2010年4月初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查询(yjszs.dhu.edu.cn)复试时间、地点、复试要求,复试一般在4月上中旬进行。

②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笔试)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③ 考生复试时按规定进行体格检查。

八、录取工作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的办学条件,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和学业奖学金等级。

九、培养费标准

1.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费标准:设计艺术学专业37500元/人,其他专业25000元/人。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费标准:工业设计工程专业、艺术设计专业30000元/人;其他专业0元/人;工商管理硕士MBA收费标准参见MBA招生简章(mba.dhu.edu.cn)。

3. 交费方式:按学年缴纳。

4. 非定向考生录取后均享受普通奖学金、公费医疗等。

十、培养机制改革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自2009年起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和实施全新的以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为主要构成的研究生资助体系。新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将实行动态评定管理方式,学业奖学金用于抵充全部或部分培养费。

对学习成绩优秀、有培养潜力的硕士生,学校鼓励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的硕士研究生转为博士研究生后全部享受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待遇。

十一、就业

少数民族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毕业时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十二、其他

1.原统考英语名称相应改为英语一,增加一套统考英语试题即英语二,供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选用。英语二重点考查考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

2.工商管理硕士专业(MBA)第一单元不安排考试,第二单元为外国语,第三单元采用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试题。

3.“招生人数”栏所列人数为参考人数(含推免生、非定向、自筹、委托),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考生初试、复试情况确定。

4.我校所有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点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均接受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占用推荐学校的推荐名额。

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以报名时身份为准,不得更改。报名后将“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我校研招办。

6.凡涉及录取和调剂方面的政策以教育部当年有关文件为准。有关招生信息请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主页,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的信息为准。

学校名称 东华大学 学校代码 10255

学校地址 延安路校区: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邮政编码 200051

松江

篇6:东华大学接收免试硕士研究生办法

东华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办法

欢迎国内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东华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凡具备申请条件者可向我校提出申请。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4、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特别是专业成绩突出,专业排名名列前茅。

5、预计能够取得本科就读高校推荐免试资格(即占用申请者母校推荐免试指标)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6、本科阶段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或获科研成果奖、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二、接收专业

接收专业请浏览东华大学研招网(yjszs.dhu.edu.cn)左下角――考研指南――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最新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公布之前,请参考上一年度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我校除工商管理(代码125100)、公共管理(125200)、会计(125300)、工程管理(代码125600)外,所有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均接受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

三、申请流程

1、7月14日――9月26日期间,登录东华大学研招网(yjszs.dhu.edu.cn)――快速通道――“20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申请”,进入“硕士推免报名系统”填写并提交申请信息(操作说明见附件1或平台公告);

2、等待学院后台审批,如申请页面显示“学校接受了您的硕士免试申请,请自行打印申请表”说明学院已接收到申请资料,可以使用A4纸打印申请表,至本科学校相关部门盖章。

如遇申请表无法下载打印的`情况,请下载附件3中空白申请表,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后,至本科学校相关部门盖章。

能否参加复试,需等待学院进一步审核资料后,通知面试或拒绝申请。

3、各学院组织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确定复试名单,通知面试,分批组织复试(截止到10月中旬),择优录取;

4、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向通过复试的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生发放《东华大学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通知书》。

注:通过材料学院、纺织学院暑期夏令营申请者,申请流程以学院发布的暑期夏令营章程为准。

四、申请材料

请将以下证明材料制成JPG、PDF或WORD格式后,压缩成一个zip格式文件上传(压缩文件须小于15M)。复试时须携带平台提交的所有材料原件交院系验证。

1、本科阶段历年成绩单(须加盖教务处公章);

2、国家外语水平证明(如英语四级、六级合格证书)、计算机水平证明(如国家计算机等级、省市计算机等级合格证书)等;

3、各类获奖证书、学术科研成果、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等材料。

复试时除提供上述材料原件外,必须提交以下材料:

1、东华大学2015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申请表(操作说明见平台公告,统一用A4纸打印);

2、所在高校教务部门开具的同意推荐免试证明信,并加盖公章;

3、本科就读专业导师推荐信2封(模板见附件2)。

申请人只可申请一种推荐免试研究生类型(即学术型或者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填报一个申请志愿,务必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凡提供虚假信息者,一经查实,取消资格。

五、办理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报名手续

获得《东华大学2015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通知书》的推免生必须办理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报名手续才能正式获得推荐免试拟录取资格。具体办理办法预计于9月公布。请关注东华大学研招网公告。

六、其他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任何阶段一经发现,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①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存在舞弊现象。

②申请人在本科第四学年学习期间有不及格科目。

③毕业论文未取得良好以上成绩。

④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过。

2、有关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具体事宜请咨询相关学院(7月至10月中旬)。

七、各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名称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纺织学院

崔老师

电话:021-67792102传真:021-67792627

邮箱:cql@dhu.edu.cn

网址:www3.dhu.edu.cn/fzxy/login.asp

材料学院

陈老师

电话:021-67792362传真:021-67792855

邮箱:msezhuxx@126.com

网址:cmse.dhu.edu.cn/

化生学院

徐老师

电话:021-67792608*802

邮箱:xuying@dhu.edu.cn

网址:cceb.dhu.edu.cn/

机械学院

徐老师

电话:021-67792564*103

邮箱:qingxu@dhu.edu.cn

网址:meccol.dhu.edu.cn/

管理学院

周老师

电话:021-62373621传真:021-62373621

邮箱:zhoulili@mail.dhu.edu.cn

网址:glxy.dhu.edu.cn

服装学院

服装工程:

张老师

电话:021-62373712

邮箱:zhangxianghui@dhu.edu.cn

网址:202.120.157.100/pages/

艺术类:

卢老师

朱老师

电话:021-62373608*809

邮箱:lulu@dhu.edu.cn;

邮箱:zhudahui2000@yahoo.com.cn

网址:202.120.157.100/pages/

信息学院

刘老师

电话:021-67792315*803、67792325*803

邮箱:liuxiaoyan2009@dhu.edu.cn

网址:cist.dhu.edu.cn/

环境学院

朱老师

电话:021-67792159*103

邮箱:zhulh@dhu.edu.cn

网址:env.dhu.edu.cn

理学院

孙老师

电话:021-67792331、67792090*553、

邮箱:phy@dhu.edu.cn

网址:math.dhu.edu.cn

人文学院

杨老师

电话:021-67792075*8416

邮箱:yjj07@dhu.edu.cn

网址:hc.dhu.edu.cn/

外语学院

李老师

电话:021-67792446

邮箱:happy_ailis@126.com

网址:www3.dhu.edu.cn/english/

计算机学院

李老师

篇7: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

一、招收类型

20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全日制学术型(学制2.5年)和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制2年)两种类型。

硕士研究生报名/考试/录取按照“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考种类

1、按选拔方式可分为推荐免试和入学考试两种。

2、按考试类型可分为全国统考和单独考试(工作单位委托培养)。

三、招生人数

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89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招收125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640名(含工商管理硕士MBA300名)。

四、报名办法

① 网上报名: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

②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公众网:yz.chsi.com.cn/;教育网:yz.chsi.cn/)。

③ 现场确认:11月10日―14日 (确认网报信息、拍照、交报名费等手续)。

④ 确认地点:东华大学

网上报名后不办理现场信息确认者,网报信息无效。现场信息确认具体安排10月下旬见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通知 (yjszs.dhu.edu.cn )。

五、推荐免试(包括本校推荐免试/接收外校推免生)

1、本校推荐免试分获得推免资格和差额复试录取两部分

① 按照学校的推免条件,学生提出申请,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② 推荐学院审核通过后,交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推免生候选人名单。

③ 各研究生招生学院进行差额复式,报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批。

④ 拟录取的推免生到研究生部招生办领取网报校验码,进行网上报名,办理信息确认手续。

2、接收外校推免生(我校接受外校申请到我校的推免生都是占外校(推荐学校)的推荐名额)

① 登录东华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网络报名系统”,填写申请信息并打印

② 于10月9日前将申请材料寄/送达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未寄送材料者,其网上申请无效)

③ 各学科组织审核申请材料,确定复试名单,通知考生。时间:10月10日~15日。

④ 10月20日左右各学科组织复试、确定拟录取名单。

六、2010年考试科目的相关政策

1、原统考英语名称相应改为英语一,增加一套统考英语试题即英语二,供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选用。英语二重点考查考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

2、工商管理硕士专业(MBA)第一单元不安排考试,第二单元为外国语,第三单元采用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试题。

3、新设专业课初试科目:333工业设计工程、849环境学、850环境生物技术、851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852设计表达。

七、欢迎报考东华大学研究生的政策

1、东华大学从20开始实行培养机制改革,凡第一志愿报考东华大学并录取的.考生,奖学金资助面达75%以上。

2、所有录取为东华大学的研究生都可获得普通奖学金和公费医疗。

3、学校为研究生设立“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同时设立多种奖学金,并为困难学生设立困难补助和银行贷款等,资助研究生完成学业。

4、我校所有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点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均接受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占用推荐学校的推荐名额,并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年)

5、对学习成绩优良,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培养潜力的学生,学校鼓励硕博连读,转为博士研究生后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可获全额(36000元/人)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助学助研津贴达1元/年。

6、对修完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并提前完成硕士论文答辩者,可申请提前攻博。

7、学校特别设立了“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后均可申请创新基金资助,资助金额为10000~20000元不等。

篇8: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规模

我校20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524名,其中,有13个一级学科、66个二级学科专业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304名,有10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教育硕士领域、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二、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方式

(一)网上报名

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预报名时间为:209月25日―28日(每天9:00-22:00)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

(二)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于年11月10日―14日凭相关证件及网上报名编号到网上报名所选择的报考点缴纳报名费、照相、校对网报信息,信息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未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并办理其他相关手续的考生,其网报信息无效。

报考点的选择:报考会计硕士的江西省内考生应选择“3612江西财经大学”报考点,省外考生按当地省级考试院(高招办)关于考点设置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报考点;报考法律硕士的江西省内考生应选择“3601南昌市招考办”报考点,省外考生按当地省级考试院(高招办)关于考点设置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报考点;其他考生请选择工作(学习)或户口所在地报考点。

(三)注意事项

1、为方便联系,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通讯地址须在2015年7月前有效。

2、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四、考试方式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2014年12月15日至2014年12月2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3、初试日期与地点:

(1)时间:2014年12月27日、12月28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地点:在考生所在省市招生办确定的初试地点考试。

4、初试科目: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均为100分,业务课一、二满分均为150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3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各科考试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第一天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第一天下午外国语

第二天上午业务课一

第二天下午业务课二

招生目录、参考书目及考试范围见附件,请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选定考试科目。外语听力与口语考试、体检安排在复试时进行,听力与口语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二)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或4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广兰校区);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科目;

4、各硕士点具体复试时间、地点及考试方式另行通知,复试专业目录见附件。

五、其他说明

(一)学费: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1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等国家部委和《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完善江西省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具体实施办法的通知》(赣财教[2014]3号)文件精神,我校硕士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政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硕士研究生按8000元/人・;年收缴。

(二)奖助学金体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徐地华奖助学金、中海达奖学金、左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三助”岗位津贴等。具体奖助标准及办法请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yjsc.ecit.edu.cn/Html/XKDT/201406/60.html)。

篇9:东华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东华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规模

我校20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544名,其中,有13个一级学科、66个二级学科专业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304名,有10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教育硕士领域、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4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二、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6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方式

(一)网上报名

2015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预报名时间为:2015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

(二)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于2015年11月中旬左右(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凭相关证件及网上报名编号到网上报名所选择的报考点缴纳报考费、照相、校对网报信息,信息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未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并办理其他相关手续的考生,其网报信息无效。

报考点的选择:报考会计硕士的江西省内考生应选择“3612江西财经大学”报考点,省外考生按当地省级考试院(高招办)关于考点设置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报考点;报考法律硕士的江西省内考生应选择“3601南昌市招考办”报考点,省外考生按当地省级考试院(高招办)关于考点设置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报考点;其他考生请选择工作(学习)或户口所在地报考点。

(三)注意事项

1、为方便联系,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通讯地址须在2016年7月前有效。

2、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3、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四、考试方式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2015年12月14日―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3、初试日期与地点:

(1)时间:2015年12月26日、12月2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地点:在考生所在省市招生办确定的初试地点考试。

4、初试科目: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均为100分,业务课一、二满分均为150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3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各科考试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第一天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第一天下午     外国语

第二天上午     业务课一

第二天下午     业务课二

招生目录、参考书目及考试范围见附件,请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选定考试科目。外语听力与口语考试、体检安排在复试时进行,听力与口语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二)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或4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广兰校区);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科目;

4、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及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前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者需加试两门科目;

5、各硕士点具体复试时间、地点及考试方式另行通知,复试专业目录见附件。

五、其他说明

(一)学费: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等国家部委和《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完善江西省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具体实施办法的通知》(赣财教[2014]3号)文件精神,我校硕士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政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硕士研究生按8000元/人?年收缴。

(二)奖助学金体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徐地华奖助学金、中海达奖学金、左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三助”岗位津贴等。具体奖助标准及办法请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yjsc.ecit.edu.cn/Html/GLZD/201505/743.html)。

(三)我校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制,招生目录所列专业和研究方向供考生了解各专业动态,报名时需填报专业和研究方向。

(四)若需政策咨询请直接与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联系;专业方面的咨询请与相关学院的研究生工作秘书联系。

(五)考生在各阶段应注意浏览我校研究生院网页(yjsc.ecit.edu.cn),我们会将各类有关的招生信息及时、详尽的在网页上予以公布!

欢迎广大有志之士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六、联系方式

篇10:天津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招生简章

天津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毕业两年(至入学时)以上达到大学本科同等学力的专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报考的,须有我校认可的与所报专业相关的五门以上本科课程成绩合格的证明;报考工商管理(MBA)、旅游管理(MTA)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本科需有3年、专科需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3. 年龄不超过40岁,身体健康。

二、报考时间及程序

报名时间:10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提交本人报名信息完成网上报名(应届生可在9月下旬报名);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时间为准。11月按规定时间持有关证件凭报名号到网上报名时选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交费、照相完成现场确认。

考试时间:201月7日―8日。

三、考试地点

在报名点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

注:具体报考要求及程序以“年全国硕士生招生简章”为准

四、招生说明:

1. 2012年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有22个专业招收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8个专业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欢迎登陆网站了解我校情况:www.tjcu.edu.cn/。

2. 招生中复试、录取等相关政策和通知都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发布,请考生注意查看。

3. 我校制定了2012年考试大纲,部分专业课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进行了调整,可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下载考试大纲查看。

4. 专业目录中招生人数供参考,待国家下达2012年招生计划后确定。工学专业招生计划为国家计划,其他专业招生人数均含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的人数。

5. 各专业可接收1―5名应届优秀本科推荐免试生,每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办理。欢迎获推荐资格的应届生来我校,届时可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上了解相关信息并下载申请表。

6. 大专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生以同等学历报考。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需加试报考专业的两门本科课程,具体加试科目在复试通知中注明。

7. 报名时不确定导师、研究方向。入学一个月后进行导师、研究生双向选择。

8. 招生体检参照高考体检标准执行,根据专业要求,食品科学、发酵工程、旅游管理专业不招收患传染病和传染病毒携带者。

9.近年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符合国家统考初试要求的考生,体检合格通过复试的均被录取,其中,在招生规模内的第一志愿考生均被录取为公费生。

10.我校研招办不举办辅导班,上一年度业务课试题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公布,仅供参考。

11.工商管理(MBA)、旅游管理(MTA)专业收费为4万/2年;会计(MPAcc)收费为1.8万/2年;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研究生全学程收费标准分别暂定为每年5000元、6000元,入学前签订协议按协议收取。

12.我校设立研究生优秀奖学金,按学期评定,比例为30%。设立研究生科研奖学金,目前公开发表论文被SCI、SSCI、A&HCI检索的每篇奖励1500元;EI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ISTP学术论文奖励600元;中文核心期刊每篇奖励500元。

注:以上各项内容,以教育部10月份发布的全国硕士生招生政策为准

校 址:天津市北辰区 邮政编码:300134 单位代码:10069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 话:(022)26686545 联 系 人:贾永强

篇11: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查询通知

各位考生:

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17日公布,成绩查询及核查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成绩查询。请考生凭本人姓名、准考证号、有效身份证件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成绩查询系统进行成绩查询,查询网址: yz.chsi.com.cn/apply/cjcx/.

二、考生如对初试成绩有异议,可通过现场提交申请或发传真提交申请的'方式申请核查成绩。

1、现场提交申请者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将填写的《西北大学20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复查申请表》(见附件)交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研究生院办公室。如委托他人查询,被委托人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及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2、发传真提交申请者请将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西北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复查申请表》(见附件)发送传真至029-88308162.

3、提交申请时间为2016年2月17日至2月18日,值班时间为每天上午9:00―11:30,下午2:30―5:00.逾期不再受理。

4、成绩核查内容包括卷面是否存在漏阅,分值是否加错、登分是否一致等情况。

5、研招办受理考生申请后,将组织人员再次进行认真核查,核查结果在22日前电话通知考生本人,请务必保持所留联系电话畅通。

6、核查成绩期间联系电话及传真电话:029-88308162;现场提交申请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学府大道一号西北大学长安校区2号教学楼1楼研究生院办公室。

三、国家初试合格分数线预计在3月中旬公布,届时我校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安排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请各位考生及时登陆西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篇12: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

中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

我校2011年的统招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录取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和调档函相关事宜如下:

一、通知书领取

1、zhaosheng.nuc.edu.cn/20110607/cj.htm请各位考生从录取查询系统上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

2、所有被我校录取的考生,6月13日凭本人身份证领取入学通知书、调档函及其他相关资料。如需代领请代领人,带领人需携带带领人本人身份证及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领取。领取地点:11号主楼0622房间,联系电话:0351-3922165。

3、如果是外地考生不能来校领取的',我校负责邮寄入学通知书和调档函,邮寄时间在6月19日左右。需要更改邮寄地址的考生应及时和研招办取得联系更改地址。(外地考生如急需调档函请及时联系研招办邮寄)

4、有定向委培单位的考生必须签订《定向委培协议书》后,才可到研招办领取入学通知书。

5、新生报到相关报到事宜参看《中北大学2011年研究生新生报到须知》。

二、领取通知书和调档及需要提交的材料:

1、需要将档案调到我校的考生,领取调档函后与档案所在单位联系调档事宜,调档的考生务必于9月1日以前将个人档案寄到我校。

2、所有被我校录取的考生都必须填写《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正反面打印、《中北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情况表》,并于9月1前交至研招办。

3、不需要调档的考生,请与我校及定向委培单位签订定向或委培协议,《定向协议书》一式三份,由考生自行下载,本人与定向委培单位签订后交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核实后发录取通知书。

中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1年6月7日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相关文章:

1.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查询通知

2.东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

3.东华大学高校专项自荐信

4.东华大学招聘教师计划

5.大学入学介绍信

6.大学入学感言

7.南京财经大学级硕士研究生入学须知

8.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9.大学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10.大学入学自我介绍演讲稿

下载word文档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