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学生共享的创业平台
“jing53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打造大学生共享的创业平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打造大学生共享的创业平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打造大学生共享的创业平台
打造大学生共享的创业平台
“共享创业?创业也能共享吗?”“是的,就是共享创业,创业不仅能够共享,而且还很简单!”2月5日,武昌理工学院大四女生程添面对提问信心满满地回答道。据了解,她的这个项目近日还获得一家投资公司近200万元投资。
程添是该校商学院市场营销1401班学生。在校期间,她带领团队为广大女生量身打造了一款平价热销爆款正品化妆品的购物平台“女神馆APP”,项目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校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及第二届湖北省青年APP大赛创意组铜奖、创业武汉高创之星训练营路演优秀项目等。
程添介绍,共享创业给“女神馆”这个品牌赋予了新的定义和形象。她计划着重依靠女神馆购物平台,通过引入大学生在平台开店方式,提供包括女大学生创业平台、全套创业培训体系、形象培训体系、配套运营管理服务体系在内的精品服务内容,计划带动和服务10万余名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对于创业初期的'大学生团队来说,资金有限,经验有限,容易走弯路。”程添说。她介绍:“她们用近一年时间打磨出来的馆主入驻开店模式,增长速度很快,目前入驻馆主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高校。204月女神馆App将上线,将会再次震撼推出馆主入驻的功能版块,帮助全国女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程添团队成员陈建也表示,“共享创业”想法提出之后,获得了广大高校女大学生追捧和加盟,已经有1000多人成功实现了开店创业。与此同时,程添和她团队打造的这一模式,也同时被敏锐的投资人关注。就在他们准备开始大规模推广之际,先后有10余位对项目有浓厚兴趣的投资人纷至沓来。
在最新的一次融资中,她们不仅成功地拿到了近200万元的投资,还引进了一位重要合伙人。谈起为何选择投资原因,投资人陈先生表示,一是看中创始人程添的做事能力,二是看中团队执行力,三是看中目前中国女大学生美妆的巨大市场和布局、未来女性消费者方向。女神馆不仅针对目前的女大学生美妆市场,更重要在于布局未来女性消费群体,包括布局与女神馆项目紧密结合的延伸产业链,如美容连锁轻体店、形象培训塑造、大学生职前培训、自营品牌化妆品等。
篇2:江西赣州信丰打造平台帮大学生创业
江西赣州信丰打造平台帮大学生创业
“要不是政府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解决了创业的起步资金,我们也不会发展这么好。”10月23日,信丰县大学生创业者李晓斌说起政府对他的`创业帮助,满是感激。
信丰县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与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相结合,对接收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坚持“谁用人,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注意培养与使用并重。把经济困难家庭等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同时,实施创业指导、贷款融资等“一条龙”服务,争取在资金、政策、项目方面给予倾斜。
目前,信丰县设立了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92家,累计接收见习人员469人;发放贷款1990万元,扶持281名大学生创业,带动多人就业。
篇3:开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
开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
昨日,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的开远市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启动,首批入园41户创业者,免场地费水电费网络费 开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记者在大学生创业园内看到,创业者们都在自己的平台上忙碌着,不时向经过平台的人介绍自己的'项目和服务。
开远市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介绍:开远市大学生创业园共有1050平方米的街面房,设计成46个创业平台,每个平台在10至20多平方米之间,主要面对开远市户籍的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同时也接收其他创业人员。招募广告发出后,已有114户报名,经审核和考查,目前有41户入园。
记者在创业园内看到,入园的有数码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家政、教育培训、农业科技等项目。
来自昆明的李瑞去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先后在律师事务所、文化传播公司干过,就业政策《免场地费水电费网络费 开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李瑞说,4月初,他在租住的地方看到有大学生创业园的信息,就到人社局报名了,按常规,这个创业园应该主要是为开远户籍的大学生服务的,但他报名后,经过审核,创业园还是接收了他。
“我进入创业园后要先从玉石小配件的销售做起,之后再进行设计和加工。”李瑞说,这里的场地免租金、水电费,还有免费的无线网络,条件不错,只是位置稍微偏了一点。但不远处就是开远市最受市民欢迎的大草原,很多市民每晚都会到这里散步,而且创业园领导说,将会在大草原旁打出广告介绍大学生创业园,这样以后的知名度就会高了,人流量也会增多。
开远市人社局局长杨浦说:创业园区如何搞得好,开远也确实没有经验,只能是边摸索边总结。但对于创业者的相关扶持优惠政策,都会尽量满足。
记者还了解到,大学生创业可以申请10万元的贴息贷款。至今年6月,开远市已累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1.1757亿元,其中,“贷免扶补”贴息贷款近5500万元,扶持了1012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2814人,其中大学生114人。
篇4:吉林省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梦工厂”
吉林省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梦工厂”
全省建立大学生创业园65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205户,带动17378人就业王英鑫毕业于延边大学园林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可心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位于辽源市的东北袜业大学生创业园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帮助,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这里。现在,他已经从一个两手空空的大学生,变成了拥有自己袜业品牌的小老板,年净赚三四十万元。“创业园,就是我们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梦工厂’。只要肯付出,能努力,在这里就会实现梦想成真的创业理想。”王英鑫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我省是高校毕业生较多的`省份,每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大约在16万人左右。大学生想创业不敢创业,敢创业没有条件创业的问题凸显。为此,全省各级人社部门结合产业优势、产业布局,以省、市(州)、县(市区)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载体,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区,全面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园的创建工作。
,省人社厅专门组织召开全省大学生创业工作会议,在全省启动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3235工程,即建立30家省级大学生创业园,每个园区达到入户创业企业20家,每户创业企业有3名以上大学生创业,带动5人以上就业。
同年年底,省人社厅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市县级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满足各类大学生就近就地创业,建立省、市、县三级不同规模、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业园集群。目前,省、市、县三级大学生创业园已经发展到34家。
辽源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从开始创建大学生创业园,成功创造了创业培训、实训、企业孵化、成长服务和大学生入园创业“货币出资零缴付”、“经营场地零成本”、“自主创业零收费”的成功模式创业,成为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园一面旗帜。目前,全国36所高等院校的500名大学生先后汇聚到园区,其中179名大学生创办了128户企业,并有41户大学生企业孵化成功进入成长区,创业成功率达85.33%,有些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和自己的品牌。
长春市的万易大学生创业园联合省内8所高校创造的“圈地养花-养花引蜂-引蜂筑巢-筑巢酿蜜-酿蜜加工-加工出让”的大学生创业园运转模式,以及“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体验→创业孵化→毕业出园→园外孵化”的孵化模式,为白手起家的大学毕业生敞开了一扇通往成功创业的门,开辟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新路子。园区创办五年来,生成企业221家;培养出136位大学生创业者,带动就业3 100多人;产值3.6亿元,税收1 344万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工作。去年,省政府下发通知对全省大学生创业园创建工作做了详尽规定,推出优惠政策予以支持。从20起,每年拿出1亿元资金,设立全民创业资金。年和,我省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资金达7750万元。截至目前,我省共建立各类大学生创业园65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205户,3225名大学生在园区创业,带动17378人就业。
篇5:手把手打造完美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怎样写一份出色的创业计划书,是许多创业者头疼的问题。创业计划书对于创业来说是很重要的,而好的创业计划书,更是成功创业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应该怎样写?
执行总结是创业计划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
· 本创业计划的创意背景和项目的简述
· 创业的机会概述
· 目标市场的描述和预测
· 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
· 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
· 团队概述
· 预计能提供的利益
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
· 详细的市场分析和描述
· 竞争对手分析
· 市场需求
· 公司概述应包括详细的产品/服务描述以及它如何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进入策略和市场开发策略
市场调查和分析
· 目标市场顾客的描述与分析
· 市场容量和趋势的分析、预测
· 竞争分析和各自的竞争优势
· 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 市场发展的走势
公司战略阐释公司如何进行竞争
· 在发展的各阶段如何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
· 通过公司战略来实现预期的计划和目标
· 制定公司的营销策略
公司的进度安排,包括以下领域的重要事件
· 收入来源
· 收支平衡点和正现金流
· 市场份额
· 产品开发介绍
· 主要合作伙伴
· 融资方案
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
· 关键的风险分析(财务、技术、市场、管理、竞争、资金撤出、政策等风险)
· 说明将如何应付或规避风险和问题(应急计划)
管理团队
· 介绍公司的管理团队,其中要注意介绍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注意管理分工和互补);介绍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公司资金管理
· 股本结构与规模
· 资金运营计划
· 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财务预测
· 财务假设的立足点
· 会计报表(包括收入报告,平衡报表,前两年为季度报表,前五年为年度报表)
· 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比率分析等)
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
这是创业计划的“卖点”,包括:
· 总体的资金需求
· 在这一轮融资中需要的是哪一级
注意事项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读。创业计划可能的读者包括:希望吸纳进入团队的对象,可能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政策机构。所以大学生创业计划书一定要通俗易懂。
· 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 投资人可以得到的回报,还可以讨论可能的投资人退出策略。
篇6: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打造问题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打造问题论文
摘要:从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转型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性差,学校、企业和政府协调育人的互动性较差,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单一五个方面分析了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平台打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打造提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双师双能;孵化基地
引言
20xx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xx]19号)文件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揭开了我国高等教育调整的序幕。现阶段本科高等教育还偏重于理论教学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导致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培养的专业人才和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各大高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逐步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渗透到通用课程、专业课程等方面,初步搭建了校内实习实训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室、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但是在各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过程中没有有效地把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相互结合,实现良性互动。高等学校的转型发展必须以创新为驱动,以创新带动创业、就业,通过创新意识和创业氛围的营造不断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的成功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就业适应力和竞争力。
一、转型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重点是学生创新意识、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创业教育中加入了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带动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而推动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是针对现阶段高等教育同质化、大众化和办学特色空心化等问题进行的一次深层次的教育改革。通过转型发展彻底转变教学思路,实现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地方转型高校的改革和试点发展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中最具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群体之一。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是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思维模式转变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等形式,不断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平台打造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性较差转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创新创意思维、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课堂教学等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现阶段,很多地方转型高校主要通过《创业基础》《创业与投资》《创业企业运营管理》等启蒙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对于创业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专业教育中只是通过一两门专业课程硬性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很好地融入专业教育。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知识,只是通过一些创新创业协会、成功创业毕业生的讲座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了解,学生对于团队管理、风险控制,甚至于国家、地方政府等相关扶持政策都是一知半解。
2.学校、企业和政府协调育人的互动性较差高校与区域内的企业在地方政府的牵头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理工科院校的优势更加明显,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财经类院校与企业的'互动性较差,未形成校政、校校和校企之间的协调发展。有些地方转型高校根据教育科学规划发展的要求和地方教育厅规定的基础上,匆忙之间利用校内闲置的教学楼挂牌成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生根据校内需求创办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导致创新创业项目都是一些咖啡店、蛋糕店等简单低级的形式,只是实现的创业,根本谈不上创新,以至于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没有后续的发展或者进行转让,没有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平台的教育本质。
3.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的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欠缺,对于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能够驾轻就熟,但是对于实践类课程存在明显的缺陷。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教师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积累,比如财务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指导、管理不足等现象。地方转型高校的创业导师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部分:来源于创业类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指导教师,但是现阶段的创业类竞赛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评价标准、项目成功创业率都不是很高,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来源于高校委派教师参加各类创业类培训、SYB等培训,通过实验室模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极少数创业导师来源于企业和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
4.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照搬重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于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教学和管理,自身的特色不是很明显,对于实践教学的安排大多是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市场调研等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对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大赛、专业竞赛等方面来进行模拟锻炼,学生参与度不是很高,不能大面积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仅依靠高校教师个人的关系来维持,导致高等院校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存在形式化现象,合作层次偏低,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的顶岗实习主要是进行简单、低级的工作客服、市场调查等工作,不能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
5.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单一从2014年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提出,到现阶段各个地区以师范院校、示范专业等方式逐步推进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现阶段各个转型高校对于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体系还是依赖于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进行成绩的评价,通过学分、绩点等方式衡量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和获得学位资格。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非考试类的实验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践课程教学重于形式和游戏等,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理论转化实践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打造
转型高校应该在明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打造,坚持创新为驱动力,创新与专业相融合,创新引领创业,创业融入专业,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不断地把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的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1.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方位融合地方转型高校必须根据企业或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对毕业生、企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效调整,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培养现在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地方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工作岗位需要,有目标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只有在学校进行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课程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求,构建具有区域性和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必须紧密结合,构建全方位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网络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通过公共基础基础课+专业课(选修+必修)、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意识启蒙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创业课程和拓展类创新创业课程等各类课程,让学生从创业意识、创业管理到创业实践等方面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
2.学校、企业和政府协同育人,形成良性互动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文化氛围多方面的影响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创新大部分来源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生产实践中,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创新的主力军是大学生,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多渠道鼓励和扶持对大学生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必须明确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定位,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服务者,企业代表市场导向和创新的需求者,高校是创新的发源地和教育基地,只有实现校政、校企、校校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地开展三方协同育人,校企协同共建创业孵化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才能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需要在政府有关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下,区域内的企业从自身科技创新的需要出发,联合对方高校雄厚的师资和研究能力,通过校校联盟、校企联盟共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3.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只有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升才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双能性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交流等形式,从创新理论入手,逐步的提高教师实践能力,100%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通过聘请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客座教授和创新创业导师等形式充实自身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通过教师队伍间的交流和研讨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创业导师在自身知识结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跨学科的研讨、交流和模块化教学等方式.弥补教师自身的知识局限性,形成包括管理、财务、金融等全能型的师资队伍,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4.构建阶梯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创业实训、创业竞赛以及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实训可以通过利用专业校内实验室和校企合作企业深度融合的形式来实现。通过企业家讲座+实验+实训的形式,开展实践类与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生通过与企业家的沟通,校内模拟和到企业顶岗实习,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构建“企业家讲座+比赛+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的阶梯递进实践教学模式。企业家讲座和比赛以第二课堂为主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通过进行滚动式的开设,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及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参加。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拓展,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竞赛落实提供机会和平台,并逐渐纳入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的集中性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确保其在校期间创新创业训练循序渐进、一步一台阶,形成一个不断推进的实践教学系统,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梯递进。
5.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学生学业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教师上课方式和方法,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保障创新创业教学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必须注重学习过程考核、体现实践能力评价、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级体系,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学校整体出发,结合学院日常管理工作和专业特色,构建注重学生能力考核的学校、学院和专业三级评价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以学分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又可以保障实习和实训教学的质量。推行学分替代制度,如以创新创业学分替代课程学分,以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替代毕业实习,以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设计)等,打造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7):165-167.
[2]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
[3]黄本笑,黄茵.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4(01).
[4]王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当下困境与路径选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5]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
【打造大学生共享的创业平台】相关文章:
8.大学生创业策划书
9.大学生创业交流会
10.大学生创业心得体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