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城里城外的优美散文

城里城外的优美散文

2024-09-06 07:49:4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xindeaf”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城里城外的优美散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城里城外的优美散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城里城外的优美散文

篇1:城里城外的优美散文

城里城外的优美散文

少年的我把许多美好的时光都遗落在江南的一座古城。那座满目沧桑的古城,城墙虽然豁牙瘪嘴,可东南西北的四座城门与城楼依然雄伟敦厚,宛如蓑笠下一个暮年的老翁。

我住到连接东门城楼的那条街时,街名已由牌楼街改为东风街。我常常漫无目的地沿着街心的石板路走到城门口,然后,再从城门口无所事事地返回。我就是在那“不识愁滋味”的快乐中让城墙走进自己的记忆:城墙的砖石上爬满了爬墙虎,还有一些藤萝类植物把城墙掩饰得很是神秘,城楼坍圮的地方居然斜斜地伸出了一棵壮硕的乌桕,远远望去恰如一面绿色的大旗。漫长的夏天,我就和一帮小伙伴在城门洞里纳凉避暑,或是翻到城墙头上揭开墙砖逮蛐蛐,偶尔也能碰到翘着后腿放你一屁的屁蛋虫。

一墙之隔,便有了城里与城外。城里人上班,城外人种田;城里人用电灯,城外人点油灯;城里人吃自来水,城外人吃河水;城里人看电视,城外人听半导体;城里人拿着粮本排队买米,城外人扛着锄头在地里刨食。花枝招展的城里女人最看不惯城外人早上卖完青菜,然后拉着粪车大摇大摆地走出城门。偶尔陌路相逢,便急急掏出丝绢掩上口鼻,嘟嘟囔囔地说些难听话。城里男人总爱拿城外人说笑,说一城外人看到城里的电灯好,就偷偷地买回一只用绳子吊于房梁,端条板凳坐在下边,巴望到天黑也不见一丝光亮。一个城外人进城,买了两支冰棒想哄老婆开心,跑到家时从包里摸出的竟是两根竹签还有两张包装纸。还有一个城外人看到痰盂新鲜,就买了一只回去,被顽皮的孩子当成帽子扣到头上,却怎么也拿不下,伢子哭得哇哇叫,家人急得团团转,最后还是用板车拖进了城里……

城外人也有城外人的骄傲。当城里人供应粮不够吃,骑着自行车拎着包包袋袋去城外,用有限的钞票换回一点山芋或苞芦(玉米)时,城外人一边抬价压秤,一边向城里人白眼:山不转水转!

有亲戚住在城外,那里地少人多,一个工分才两毛钱。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进城做工。他们整天干一身臭汗的体力活而所得甚少,还要忍受城里人的种种歧视。由于那时企业的所有制分全民与集体,职工的等级亦非常森严,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品目繁多,同工不能同酬。有一年,表哥好不容易熬到合同工转正的机会,可因为是农业户口,说尽了好话也不成。厂长推心置腹:我们不是说城里人多聪明,城外人就笨,你干的那份技术活有的城里人还干不了,可根本问题不在这里,在于户口!尽管当时城墙早已拆除,可一堵无形的墙仍然将城里与城外阻隔得严严实实。那个社会不公道!表哥只得认命。认命的表哥仍然风里来雨里去,早晨由城外来到城里,傍晚再由城里回到城外,在曲折坎坷的路上不停地奔波。

再去那座古城,已是多少年之后。在西门的旧址上又矗立起一座新的`城门,名曰“秀山门”。站在新筑的雄伟高大的城楼上,透过尘世喧嚣,我仿佛看到杏花春雨里,执一柄红油纸伞的刺史大人在牧童的指引下翩然走进一爿酒垆,依然是那样的儒雅,那样的豪爽飘逸。只不过,如今这城门只能作为一个永久的旅游景点供后人观瞻,真正意义上的城门早已从人们心中拆除。城里人早已失却了往日的那种“优越”,城外人也并不为自己“占领”了城里人的地盘而显得多么自豪,似乎一切皆在定数之中。当了老板的表哥在城里城外都有着自己的公司,而他的公司员工都是标准的城里人。他说,时代不同了,连地球都变“村”了。过去,我们那代人被那堵人为的城墙折腾够了,那个年代将永远成为一页辛酸的历史!

篇2:城里城外经典散文

城里城外经典散文

前天,和老友见了一面,结婚一年,她眉宇间的焦灼日益明显。

比起我这个彼得潘来,她更像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爸妈喜欢的孩子,听话、上进,按步就班的学习、考试、毕业、相亲,到哪个阶段就做哪个阶段的.事情。二十五六岁,开始相亲,和相亲对象不咸不淡的远距离电话联系了一年,家里开始催结婚,然后她就嫁了。我曾经劝过她几次,至少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几个月再考虑婚姻,她却说总是要嫁人的,这个对象也还凑合,家里催了,那就嫁了吧。

我心里很难受,当年那个活力满满的姑娘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没谈过恋爱,但是真正在爱情里的人,并不是她这样郁郁寡欢。

也许人们在刚刚准备步入婚姻时,眼前都是一片花团锦簇,日子久了,才会发觉花期不长久,真正等着你的是花谢后的一地狼籍。

她讲,每天下班后,回到家里对着丈夫一句话都不想说,两个人之间好像总是缺乏可交流的话题。而老人们催完了结婚又开始催孩子,经济问题、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搅在一起更是让人焦头烂额。

都说最好的婚姻是嫁给爱情,但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对的那个,对于匆匆将就的她和执着单身的我而言,未来都还很迷茫。不论怎样,日子还在继续,往前走吧,别弯腰。

最后, 我希望,这个曾经在课间,用一支浅色笔在我的书签上细细的写“把酒祝东风”的女孩子,不要真的忘了那些写过的诗和做过的梦……

篇3:城里心,城外梦散文

城里心,城外梦散文

这个夏季格外忙碌,细想起为之忙碌的事情,也不过都是打着寻梦的旗号。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一只蜜蜂,为了寻梦,不停地携采于花间,难得休憩;有时候又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头盲目的困兽,想冲出去却被各种桎梏所缚,难以脱身。

所以,许久以来,心中就一直渴望着能出去走一走,不用别去千里,到达另一个城市,也不必让梦儿迢迢,非得去欣赏和别的城市有关的景致。我只需要在我的小城周围,寻一个清幽的好去处,让我可以做一回短暂的逃者,在山中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收获几许大自然的宁静,哪怕是片刻,也会令我心满意足。

这个愿望看起来很微小,实现起来还真是不易,尘事纷乱,心思难了,眼见着春一色消失殆尽,夏花行走在枯萎之程,直到秋水临镜,我才终于拾得一日,让自己尽情地沐浴在五花山中。

常言说,近处无风景,其实不然。这次随鸡西作家协会去的四山林场,无需走遍整个山林,只凭这一眼望不尽的五花山色,就足以一夫当关,抵抗了所有的旧念。在自己生活多年的故土上,我竟然不知还有这样一个天然的好去处。山色似海,远远地起伏于峰峦之间,凝眸时,情不自禁就会令人掀起心中的波澜。正是这近处的风景,在一点点向我渗透着豁然的醒悟,这一叶、一树、一山、一海,还有掠过枝头的风声,无一不在耳边提醒着我,生活在我身边的亲人,枕边的一爱一人,就恰如这眼下的秋色,只要肯看,肯听,肯一爱一,他们就会是我心中最美的守候。待我离开山林,归去城里,不会再因为日日相守而看不到他们的好处,想必这也是我赏五花山后的最大收获吧。

我猜想,从城里到城外,一定会有一条界线,可以让人的心灵区别疲惫和轻松。像这个秋日,走近山林,才知道城里到底有多么喧嚣。平日里,和友人聚于餐厅,举杯问盏,纵使谈笑风生,也会有低下头来去承受隐痛的时刻。把人心置放在城里,可能就总是会有摆脱不尽的枷锁,令人窒息。如今,和友人行走在落叶铺就的'山路之上,一陽一光随意,风声随意,人也随意。我们一边侧目古树的沧桑,一边谈起人生过往,古树之下,就不再觉得自己的旧日有多么沉重。采摘野果,寻觅药材,只是让我们能够再一次领略苍天的赐予。脚下枯叶遍地,与风轻舞,但我依然确信,一片枯叶或许令人伤感,万千枯叶相守在一起,就是尘世难得的美景。人和自然界里这些神奇的草木,根本无法比拟。即使活到百岁,我们也只能像一个孩童,欢跳于五花山的面前。

五花山,一个本来源于枯萎的名字,因为这山上所有的树,所有的叶,或绿、或黄、或红,彼此相读,互不厌倦,心心相系,才汇成了一片最妖娆的林中花海。虽然难得在山中享受这一日的逍遥,可凝眸再久,也终究需要归去。可我要感谢五花山,它让我不仅在这个落英缤纷的秋日可以寄情山水,也让我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人生之路不是一个人行走的过程,只有与人同行,一路相伴,把心交给别人,才会拥有最美的人生。

一日的光一陰一,绕山而过,别去这份宁静,把五花山的美丽保留在记忆里。既如此,归来以后,那就让我安安份份地,把心放在城里,寄情于近处,不怕奔波,尽管城里依旧喧嚣。若是再与那些疲惫的日子相遇,我也不再抱怨,只是忆起这五花山所给予的快乐,我还是会放飞一个梦想在城外,期待着能有另一个日子,再来山中……

篇4:城里的月光的优美散文

城里的月光的优美散文

午夜送好友去车站,收音机里传出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从乡村来到这座城市已15个年头,不曾好好欣赏一番这城里的月光,因为它总比不上老家树梢上的明月恬静、皎洁。

今日恰逢中元焚锭祭祖,抬头望月格外异样。我有根可溯、有脉相承。却未归祭亡母,特嘱家弟操持此事。

家乡的月夜安宁而祥和,闹了一天的知了也早早安歇,清风偶尔扰醒他们的休憩,酷似梦中呓语,继而归于平静;远处方塘的蛙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大豆撑起绿毯、玉米冒出胡须。草丛中零星几只萤火惹来伙伴竞相追逐。大人们搭起铺板,端出躺椅,摇起芭蕉纳凉休息,大家谈古论今,一片欢声笑语,时而惹来几声犬吠。这一切都融合在这月色之中。最熟悉的是月光之下,小伙伴们疯啊癫啊,玩至深夜,在父母佯威之下才恋恋不舍的回家睡觉。

推开窗子清淡的月光流泻进来,铺满窗台、洒落地板,浓郁的花香随着月光飘进了房间,躺在床上,享受着月夜的那份宁静心情格外舒畅。

夜深了,如水的月光,犹如夜的眼睛,将家乡凝成一幅画卷,映在它的眸子里。它又如同夜的使者,将家乡点缀得柔美而宁静。我想挽起横笛,唯恐打破这份静谧;我想挥动画笔,又恐调不出它的颜色,花开花落,季节轮回,春的孕育,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素洁,可我很少能在家乡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期,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更不能为慈母点香祭拜。

时光总在和我们竞走,踩着自己身后的脚印,在生命的跑道上奔行,渐渐拉近了和终点的距离。离开家乡之时邻居孩子姗姗学步、咿呀学语,如今站在面前都已是亭亭玉立、魁梧俊伟的大孩子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的.河流总在喧腾奔泻,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滔滔而去,我们总习惯追逐那美丽的浪花,欣赏大气磅礴的壮景,殊不知淡忘了许多生动的生活细节。其实,生活里的平凡未尝不是一种感动。怀念故乡的月夜,更怀念慈母的那碗热汤。

城里的月光你也很美,可惜的是在这里找不到我儿时的痕迹,你的美不属于农村的孩子。

篇5:城里的树学生优美散文

城里的树学生优美散文

听说某地公园新栽了几棵树,冠盖如云,荫蔽有半亩大小,但却遭到市民诟病,原因很简单:树是假的,是来自某个工厂车间的化工材料制品。我甚至设想,若有一鸟见其状而喜,遂飞赴之,于其青枝绿叶间嬉戏、剥啄,入口入鼻却是难闻的塑料味,如此,它不来几声“鸟骂”才怪。

一直以为,树的故乡是农村,乐园是山野,一旦入城则苦难罹身,要承受噪音、磕碰、野广告等等,叶子上还常落满厚厚的灰尘。每看到轻灵的树叶因担负灰尘而变得滞重,我的心情也为之低回,并曾作诗曰:落脚城市的树/像下错了车的人/想家的时候,看见回去的路/一半被水泥封住/一半被自己的身子挡住……不过,现在我不这么看了,想通了。城市的历史已近万年,树也早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它们也许习惯了自己的城市居民身份吧。我曾去郊外的一个树木培育基地看过,那里有不少专为城市培育的树种,如垂槐、银杏、玉兰、木槿等,方知农村的许多杂树是为城市绿化所不取的。原来,树木要混个城市户口并不容易。

树能生氧,每棵树都是氧吧;树能吸尘,每棵树都是吸尘器;树能遮荫,可以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树,还有美化、养目之功。记得上小学时老师让我们多看绿色,说是对视力有好处。难怪城市孩童近视多多,原来树还是种得太少了。

笔者曾看到一则报道,说中原某个城市为了亮化,前些年把城里的数千株大树砍掉了。如此,亮是亮了,城市之丑也暴露无遗了。这让我想起当年为保护徐州古树做出过贡献的冯玉祥将军,将军有打油诗曰:“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每念及此诗,不禁对其心生崇敬之情。

树是自然的,但城市里的树又是人文的,因为它与人、与城已存在拆分不开的关系。这些落脚城市的树,目睹人间的兴衰荣辱而不动声色,实在算得上深刻的思想者。山雨欲来之际,树们俯仰生姿、哗哗作响,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生机。每到深秋时节,落叶纷飞似书签飘舞,让城市多了几分儒雅气。见到忙乱的清洁工清扫满地落叶时,我又觉得这是树在和人们开玩笑,在钢铁般严整的城市秩序里,也只有树能始终不渝地保持着这样一份随心随意的顽皮。

一个城市有足够多的树,特别是足够多的古树,无疑是古老人文的.标签。我曾数次去山东曲阜的孔庙游览,每次去都为其庭院中蓊郁的松柏所动。有些树因年老中空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皮,以水泥填之,但树身上仍然枝繁叶茂,古老与年轻结合得那么和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如果没有那些“柏森森”的树木,“丞相祠堂”静穆幽深的历史感,恐怕也会减损不少吧。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人类永远是雄心勃勃的。而树不是,树冷静而内敛。只知道建高楼大厦是毫无节制的膨胀,而栽种假树无疑是一种恶补,并非有生机与活力的建设。

城里的树,那一抹抹绿色,是从历史深处荡漾出来的涟漪,是书写在钢铁纸张上的美妙诗行……

【城里城外的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1.定南城外散文

2.散文:仲夏桐城里夏至已至

3.离家优美散文

4.赏月优美散文

5.赶鸟优美散文

6.何去何从优美散文

7.马兰花优美散文

8.小街优美散文

9.流金岁月优美散文

10.寒秋优美散文

下载word文档
《城里城外的优美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