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
“narell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
摘要:如今中国的经济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国家的政府也对农产品质量愈加重视。而在这之中,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是相关部门用来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安全监测的,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监管作用。本文将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体系构建及运行管理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构建;运行管理
众所周知,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在国际国内都备受关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标准的最为基本的准则,更是我国农业领域中开展推进各种农产品得以提升质量工作到一个点上的客观需要以及内在要求。迄今为止,我国相关部门已经提出了尽全力加速开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这一工作的运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工作的开展其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现实理论指导作用。
篇2: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最必不可缺的就是其自身的体系以及相关平台。事实上,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理论科学技术的研究、揭露其自身安全隐患危险所适用的科学规律以及增强其安全质量这门学科建立建设所不可或缺的资源集结合成系统,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这一监管体系的重要构造以及建设健全的内容。最近几年,为了大幅增强提升我国相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的`相关部门农业部不仅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特设的专家委员会,还开展了关于评估结构在等级风险前的质量建设工作。
1.1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特设的专家委员会
根据相关法规法律的规定,我国早已于的5月份便特设了这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专家委员会,并在此之后,还先后将其进行调整、完善。除此之外,这一委员会还在民主的原则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制定了相关的法律章程。迄今为止,这一专家委员会所主要的任务有如下这些:制定提出一些有利于更为便利、安全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意见;在共同讨论之后制定定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这一工作的规划;主动地有针对性编写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章程等具有规范效益的文档文件;组织、主持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国际国内相关专家的学术交流、沟通与合作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专家委员会的存在是被人们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开展的最高学术交流以及沟通咨询平台所熟知的,它肩负着帮助协调政府科学性地有针对地管理农产品以及维护其消费安全的核心使命。
1.2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体系结构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体系结构主要需要承担肩负的任务有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风险评估、风险检查测量以及风险交流沟通,而这些机构主要包括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专家结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适当实验室以及农产品作物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验站等等级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有关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主要是根据于中国的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制定确立的特定质量标准以及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所等,其主要的工作职能包括了申报评选相关风险评估的实验基地以及对其进行考核评分和指引教导其技术技能、策划组织有关农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估及风险监测等工作。
篇3: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
如今,现在的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早已成为管理、制约相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以及科学技术的法律法规,更是国际世界中仲裁判断国际贸易纠纷的重要途径。为了我国能够促进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这一体系的运行管理更加便捷快速、高效高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处理:
2.1努力健全完善相关风险评估这一体系
目前为止,我国在农业这一领域的构造大概为以我国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的研究所中心为领头羊,以各个地区的区域性实验室或者研究所为中心以及枝干的体系。即便如此,由于我国农业经营个体较为散落且生产水平较低等各方面的缺点,这一体系还需要加以完善。所以,相关的部门可以以各个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着手点,以此为中心大规模地建立布局一些大规模、高标准的风险评估的监测地点,建立一个生产环境卫生、生产过程以及存储环节标准化、专业化等的专业化、高标准的风险评估体系。
2.2培育相关人才队伍,加强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
就目前来说,这一领域是比较年轻的,其自身的经验、成就以及质量等方面仍然是比较稚嫩的。也就是说,这一领域正在处于新生、起步的阶段,然而关于人才队伍的需要却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且相关的基础设施大都陈旧且落后,难以很好地协助研究的进程。因此,相关的教育部门等可以专门地针对地培育具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技术过硬的年轻人才队伍,组成由足够威信以及影响力的专家委员会;与此同时,国家部门应拨款捐助购买、更新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应该不断地创新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完备,装备上合适的、先进的、高效快捷的仪器,从而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自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在不断地快速增长的同时科学技术又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并也迅猛发展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发生了许多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了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以及国家的安稳运行,我国相关部门开始着手于大力构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体系并建立健全了许多高效的专家机构。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仍然在不断地运行管理,并将在当前及未来的农业领域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韩娟,卢林纲,秦玉昌.我国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和构建概况[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04):1720-1724.
[2]王振堂.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3]杨建辉.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篇4:阿克苏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先后联合农业部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兴城)、新疆农业科学院在果品(苹果、香梨、核桃、红枣)上开展了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联合农业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新疆农业科学院在小品蔬菜(叶类菜、葱蒜、豆类等)上开展了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对果品和小品蔬菜进行未知危害因子调查与已知危害因子安全性评估。与此同时,阿克苏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还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种植情况,适时开展了农产品产地环境及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测区土壤中总镉含量为0.14~0.18mg/kg,总汞含量为0.02~0.04mg/kg,总砷含量为8.63~11.13mg/kg,总铅含量为17.72~24.6mg/kg,总铬含量39.18~54.87mg/kg,总铜含量14.25~24.85mg/kg,均小于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镉含量0.60mg/kg,汞含量0.50mg/kg,砷含量30mg/kg(旱地),铅含量300mg/kg(旱地),铬含量200mg/kg(旱地),铜100mg/kg[1];灌溉水中总汞、总镉、总砷含、六价铅均未检出,氟化物含量0.17~1.26mg/l,化学需氧量7.16~8.23mg/l,氟化物和化学需氧量均小于农田灌溉用水水质限量值:氟化物含量2mg/l,化学需氧量60mg/l[2]。部分农产品在监测中有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篇5:阿克苏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
2.1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展滞后
阿克苏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各项工作尚处于探索中,风险监测数据量小,监测覆盖范围狭窄,涉及的农产品种类不全,风险评估方法单一。
2.2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阿克苏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工作体系尚不健全,缺乏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贮运环节危害因子在线、动态观测的记录资料和跟踪信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和发展。
2.3技术队伍力量欠缺
阿克苏地区还没有专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人员,其工作任务由相关部门兼职完成,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没有系统性、连续性,未达到规定要求,未能及时为消费者提供风险危害程度评估。
2.4经费不足
自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启动以来,除农业部下拨的项目专项资金外,地方财政未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纳入财政预算,造成承担单位没有资金支持,难以全面完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管理规范》规定的工作任务。
篇6:阿克苏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
3.1提高认识,加强重视
我国将风险分析应用于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3],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纯属一项新兴事业,很多人对此项工作不是十分了解,甚至一些基层部门对风险评估的意义知晓不多,在安排部署工作时,轻视或忽视该项工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未知危害因子识别、已知危害因子危害程度评价、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技术实施风险评估,在我国不仅是一项技术和技术体系,更是一项法定制度,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性、基础性工作[4],所以必须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认识,特别是要加强重视程度,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上年度工作部署议程,并纳入年终考核计划。
3.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体系,一是成立或指定专门负责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或部门,严格按照农业部要求,扎实履行好实验站职责。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风险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等系统。三是健全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规范风险评估工作。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全专业技术人员,并加强工作人员参加风险评估技术培训,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参与风险交流,加快培养一支过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骨干队伍。
3.3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资金投入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是关于产业发展、关乎民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需要具有代表性、大量并连续的风险监测数据做支撑,需要国家公共财政给予稳定并有力的资金投入[5]。因此,为了做好、做实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确保阿克苏地区23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地区应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EB/OL].www.nthb.cn/standard/standard05/0411101228.html,1995-12-06/-10-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EB/OL].www.doc88.com/p-74688878234.html,2005-07-21//2016-10-28.
[3]宋志峰,魏春雁,蔡玉红,樊慧梅,牛红红,武巍.对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重点的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41(14):6468-6470,6467.
[4]金发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体系构建及运行管理[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3):3-11.
[5]陈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1):63-65.
篇7: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论文
1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
农产品的质量指其本身的理化特性、外观特征和成本价格,由于农产品的质量不同也决定了其用途的不同。食品是满足人体日常所需必不可少的物质,食品来源即为农产品。因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中要求农产品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威胁到人体健康。
篇8: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论文
2.1常用检测技术
2.1.1气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主要原理是以气体为流动相,与固定相互相作用进行检测分析,常用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农药残留检测[1]。由于气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便捷且效果好,目前被广泛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主要检测设备有火焰电离检测器和热导检测器等。
2.1.2液相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原理和气相色谱相似,但液相色谱技术的流动相为液体,且所用仪器和操作流程也和气相色谱法有所差别。这种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分子量大、极性强的农药,对农药的残留检测具有显著的效果。随着当下检测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液相色谱技术也在检测效果和灵敏度方面有着明显的提高。
2.1.3色质联用技术色质联用技术是将气相、液相质谱的特质结合到一起加以检测分析的方法,在检测操作中具有分离效果好、能准确测得化合物结构的优点,在检测时又能同时定性、定量检测,可以有效测得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但此技术需要复杂的操作流程和昂贵的设备支持,因此在常规检测中很少使用。
2.1.4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应用过程中,被检测物质的温度和压力处于临界点时物性会发生改变,例如粘度、密度、热容量、溶解度等快速变化,通过对待测物质物性变化的观察来判断农产品有害物质的残留情况。
2.1.5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方法分为很多种,其中酶联免疫法被广泛运用。这种检测技术是利用酶标记对动物的免疫抗体进行测定,酶作用于底物后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进行农产品的检测。免疫分析法成本低,特异性强、分析效率高,多用于农产品中的残留抗生素、真菌毒素和病原微生物的测定。
2.1.6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是在大约20kw的电压下利用毛细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测定,一些农产品残留物质较为顽固,传统的色谱法难以分离检测,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测定,这种方法具有分析能力强、速度快等特点。
2.2新型检测技术
2.2.1电子鼻技术电子鼻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中流行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可通过气味传感器检测到样本物质的测定信息,具有检测效率高,操作方法简单等特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防腐剂、危险品探测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具体检测方法以谷物为例,收获后的谷子多储存在仓库中,可能会出现霉变,食用后会危及人体健康。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对谷子的气体组分进行分析,推断出谷子的存储时间,确保健康营养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2.2.2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对待测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并以电信号的形式转换出来。其中识别元件为抗体、抗原、酶、微生物、核酸等物质,再与理化转能器、信号放大装置等设备进行配合,用分子识别的方法对待测物质进行识别,能够有效检测农药残留、食品新鲜度、微生物和毒素等。生物传感器技术还被应用于很多领域,在食品、环境、医学检测中都具有宽阔的发展空间。
2.2.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技术是当前检测研究中的新成果,具有操作简单、分析能力强、灵敏度等优势。通过将农产品处理后经过系统分解为激发态,激发态粒子回到基态需要的能量通过光谱的形式展现出来,得到相应的谱线图,在与标准溶液进行比对后得出测定物质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这种方法在重金属、有害物质、有机成分及微量元素的检测中都是有效的检测手段,也适用于农产品的外包装材料中重金属、有害物质、微量元素的检测。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我国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科学化、系统化、先进化。在以后的检测工作中,要继续对农产品的检测严格把关,引进科学高效的检测技术,确保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怀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问题及措施[J].农业与技术,,34(1):239.
篇9: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也是基础产业,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实践与分析探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践与探索
篇10: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论文
1.1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我国在起陆续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与此同时农业部也出台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等规制,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厚的法律支持和制度规范[1]。
1.2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我国农业部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管局,之后我国二十多个省市区相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现在我国已经有30%多的城市县区已经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专门机构,有50%的地市也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1.3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展开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也就使得农业标准化工作步伐得到了较好的推进,我国自1992年开始启动农业标准化,截止到现在已经完成了行业标准和农业国家标准4400余项,农业标准化的范围也不断扩展,现在已经扩展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现在已经基本建立了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主体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的标准化直接就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2]。
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2.1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
工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对农业造成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就是非常难以解决的负面问题。人们的生活垃圾和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都是造成土地污染的重要源泉,这些都间接地造成了农产品产地污染,这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出现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不规范使用也会造成土地污染。所以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产生的安全隐患急需要解决[3]。
2.2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问题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也开始不断提高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工作的重视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起步是比较晚的,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在实际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其实从根本上说,造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健全的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现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有着“头重脚轻”的不良状况,也就是基层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很薄弱,甚至一些县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并没有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入议事日程中;除此之外,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和销售渠道机制,当实际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很难找到源头予以解决。
2.3农业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为农民,农业生产者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了解较少,也很难接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也导致我国农业的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虽然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是大多数基层农业并没有实现标准化生产。我国本身就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是非常繁多的,而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却较为单一,可操作性有限。就目前来看,我国现行的标准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关于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农产品生产控制标准等的涉及比较少。除此之外,农业标准化的知识和法律宣传和普及度较低,很多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工作没有较好的认同感,这也直接就制约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高效率进行。
篇11: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论文
3.1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监管过程中,要将监管的重心下移,要深化源头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要从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控制下手,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合为一体,以进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要以通用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等级来进行标准体系和综合方法的划分;
2)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和优化;
3)要不断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与质量监督检测的体系建设,将产地环境质量、农产品生产控制等人融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中。
3.2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也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可以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体系,以更好、更及时、更有效的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应用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及时的发现和掌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这样也能及时的化解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
1)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应用;
2)国家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数据分析中心,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来找出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
3)要建立全国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信息化系统,这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农产品电子档案数据库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国家应该对这方面进行重视,聘请技术人员完善相关信息系统;
4)还需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事件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风险预警子系统和应急控制子系统。
4结束语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产品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基础资源,也是民生的基石,所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所以必须要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跃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质量安全,,(9):214-215.
[2]张立建.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J].农业生产,,(3):151-152.
[3]刘文华.关于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及措施[J].质量安全,2017,(4):144-145.
篇1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
1.1相关农业标准较为落后、缺乏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农产品的制定标准上,通常都是为每2~5年来对其进行制定一次,而针对于我国来讲,一般都是大概10年左右,才会其进行一次修正更改,此外,我国整体的农业标准的种类上,同比去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比,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化的,严重的缺乏相关的农业标准种类,从目前我国实际的状况来看,在对于农业标准的研究上,普遍都是针对于农作物的生产操作的技术上来进行开展的,严重忽视掉了农产品的农药残料安全标准、分级标准、市场标准等方面的重要性[1]。在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农产品没有办法实施标准化生产,我国很多农产品的生产来源,普遍都是广大农民综群众,由于至今没有对其进行统一化管理组织,在加上广大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偏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下,从而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自身的品牌,这也在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国相关部门在对于农产品的后续管理以及监督工作的开展实施力度。此外,目前我国在对于农产品相关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定以及修订等方面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混乱想象的,权责划分的不够清晰明确,严重的出现了不统一的现象[2]。
1.2相关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完善合理
在针对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完善合理,这主要是体现了对于相关制度体系、投资体系、检测体系上的不完善合理。在对于相关制度体系不完善合理来讲:虽然,我国在对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上,是较为过早的,不管是站在其他角度上来看,都是与着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化的,而对于投资体系方面上,目前,我国众多农产品质量的相关检测机构来看,多数都是一些非营利性的公益性质的单位,在投资来源上比较具有单一性,主要是依靠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其的资金扶持,而当前一些龙头企业,或者是一些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很好的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农产品质量管理意识,导致很好对其提供一些资金上的支持[3]。
2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树立一个良好、先进的质量安全管理思维理念
理念是先知,并且也是行动的先导,而这对于我国相关部门来讲,一定要加强对于树立一个良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思维理念的重视度,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以及使命感,确保将其充分的投入到日常的实际工作当中去,这样做,也是为而来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为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结实可靠的基础保障[4]。
2.2农户-企业-政府共同努力
在针对农户方面来讲,由于农户本身在整个农产品链条当中,占据着主要提供者的地位,所以在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当中,是有着非常巨大的重要性的,所以,相关农户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增强自身的宣传以及培训工作,以此在最大限度上增强广大农民种植户自身的环保、安全思维意识。在对于企业方面来讲,主要是要加强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的重视度,具体来说,企业在进行日常生产运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真正的满足于我国相关标准对其提出的各种要求,此外,在对于生产农产品的企业来讲,不光是要加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度,还是需要加强对于整个生产过程当中的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农产品自身的质量,使其达到我国农产品质量的标准,从政府方面上来讲,要想真正的增强对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效率水平,就一定要重视前、中、后控制的重要性,完善相关的法律条规,有效的提升土壤的修复技术,提升轻度污染土壤安全生产的能水平,重点增强对广大农户的技术指导,提升广大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以及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水平[5]。
3结语
只有真正的加强了对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视度,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继成,关故章,何家海,袁著安,张博雪,汪祥红,王文霞.潜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对策与实施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4(01):293-294.
[2]王奇,李建松.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01):163-165.
[3]苏毅清,杜锐,王志刚.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分析——基于山东省安丘市的问卷调查[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04):347-357.
[4]陈松,王宁,钱永忠.政府部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06):5-9.
[5]孙继成,关故章,袁著安,何家海,汪祥红,王文霞.对潜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01):300-301.
[6]傅进,殷志扬.农业监管部门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4):432-43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9.风险评估报告
10.风险评估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