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监测中所遇问题的探讨
“liuguij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噪声监测中所遇问题的探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噪声监测中所遇问题的探讨,欢迎参阅。
篇1:噪声监测中所遇问题的探讨
噪声监测中所遇问题的探讨
噪声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为在噪声监测中所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 者:杨君玉 作者单位:辽阳县环境监测站,辽宁,辽阳,111200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4) 分类号:X8 关键词:噪声 监测 时间 背景值篇2:信息技术课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之一:新建同名文件夹解决“名存实亡”共享文件夹的问题。
有一天上课,遇一问题。打开网上邻居,这时发我的教师机(win98操作系统)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许多共享文件夹,而这些共享文件夹又根本无法打开。虽然也无伤大雅,但看起来总不太舒服,于是想把它们设成不共享。可源文件夹在哪里呢?在机子上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询问了几位同事,知道了问题的原委,是公用机房惹的祸。因上课班级和老师多,有的用闪存,有的用软盘,把盘上某个文件夹设成共享,后来把盘取走了,但共享文件夹并未取消掉,故从网上邻居能看到这个共享文件夹,但无法打开。询问如何解决,同事都说不知。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眼看着教师机上的共享文件夹越来越多,我也无计可施。一天,突然想到一法,我何不再在教师机上新建一个同名文件夹,并将它设成共享,然后再把共享取消掉。一试,果然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问题之二:卸载还原精灵解决硬盘对克后不能启动的问题。
又一天上课,一学生机A1不能启动了,于是拆开另一台能正常运转的学生机B1,利用Ghost的“disk to disk”命令进行硬盘之间的对克,对克完成后重启B1发现了C、D、E、F、G、H六个分区,想当然的以为对克成功了。于是拆下硬盘仍装到A1学生机那里,开机后却发现仍启动不了,症状是当自检到“Verifying DMI Pool Data……”,出现了“disk boot failure”的信息后便停止不动了,重启N次,都是如此。难道硬盘坏了?重启进入DOS,用Scandisk检测硬盘,没有发现问题。那为何系统对克后不能启动呢?有了,既然出现的错误信息是“disk boot failure”,那应该是硬盘引导区出错,于是将A1学生机用软盘启动,在A:\下键入Fdisk/mbr重写引导区后,重启电脑,自检过后,期待的蓝天白云果然重新又回到了屏幕,至此问题也解决了。 “罪恶”根源会不会就是那个还原精灵?(为了机房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每台学生机我都装了还原精灵)听朋友说过,还原精灵装上后会更改硬盘引导区,卸了还原精灵再试一下?于是把B1的'还原精灵卸了,再次克隆到A1,问题果然也得到了解决。
问题解决了,从中又得到了一点经验:大家在使用Ghost进行硬盘对克时,必须在卸载了还原精灵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就不能正常启动。
问题之三:当你驾着心爱的IE在Internet上纵横驰骋时,突然桌面上弹出一个莫名其妙的警告提示框,紧接着所有IE窗口全部关闭;或无论如何点击链接,IE始终没有反应……这些故障让人心烦意乱,无可奈何。不过你也不用手足无措,今天我们就一起将IE常见错误揪出来,并彻底消灭!
1、发送错误报告
【故障现象】在使用IE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出现“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遇到问题需要关闭……”的信息提示。此时,如果单击“发送错误报告”按钮,则会创建错误报告,单击“关闭”按钮之后会引起当前IE窗口关闭;如果单击“不发送”按钮,则会关闭所有IE窗口。
【故障点评】这是IE为了解用户在使用中的错误而设计的一个小程序,不过我可不想当微软的“免费测试员”,更何况每天它都会面对成千上万的报告,谁知道有没有在意我的报告问题呢?
【故障解决】针对不同情况,可分别用以下方法关闭IE发送错误报告功能:
①对IE 5.x用户,执行“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在列表中选择“Internet Explorer Error Reporting”选项,然后单击“更改/删除”按钮,将其从系统中删除。
②对Windows 9x/Me/NT/下的IE 6.0用户,则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 \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在右侧窗格创建名为IEWatsonEnabled的DWORD双字节值,并将其赋值为0。
③对Windows XP的IE 6.0用户,执行“控制面板→系统”,切换到“高级”选项卡,单击“错误报告”按钮,选中“禁用错误报告”选项,并选中“但在发生严重错误时通知我”,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2、IE发生内部错误,窗口被关闭
【故障现象】在使用IE浏览一些网页时,出现错误提示对话框:“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将关闭……”,单击“确定”按钮后又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发生内部错误……”。单击“确定”按钮后,所有打开的IE窗口都被关闭。
【故障点评】该错误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内存资源占用过多、IE安全级别设置与浏览的网站不匹配、与其他软件发生冲突、浏览网站本身含有错误代码……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需要耐心加以解决。
【故障解决】
①关闭过多的IE窗口。如果在运行需占大量内存的程序,建议IE窗口打开数不要超过5个。
②降低IE安全级别。执行“工具→Internet选项”菜单,选择“安全”选项卡,单击“默认级别”按钮,拖动滑块降低默认的安全级别。
③将IE升级到最新版本。IE 6.0下载地址:download.sina.com.cn/cgi-bin/detail.cgi?s_id=6041。IE 6.0 SP1下载地址:download.microsoft.com。
可使用以IE为核心的浏览器,如MyIE2。它占用系统资源相对要少,而且当浏览器发生故障关闭时,下次启动它,会有“是否打开上次发生错误时的页面”的提示,尽可能地帮你挽回损失。下载地址:download.sina.com.cn/cgi-bin/detail.cgi?s_id=8012。
3、出现运行错误
【故障现象】用IE浏览网页时弹出“出现运行错误,是否纠正错误”对话框,单击“否”按钮后,可以继续上网浏览。
【故障点评】可能是所浏览网站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IE对某些脚本不支持。
【故障解决】
①启动IE,执行“工具→Internet选项”菜单,选择“高级”选项卡,选中“禁止脚本调试”复选框,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②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4、IE窗口始终最小化的问题
【故障现象】每次打开的新窗口都是最小化窗口,即便单击“最大化”按钮后,下次启动IE后新窗口仍旧是最小化的。
【故障点评】IE具有“自动记忆功能”,它能保存上一次关闭窗口后的状态参数,IE本身没有提供相关设置选项,不过可以借助修改注册表来实现。
【故障解决】
①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 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Desktop\Old WorkAreas],然后选中窗口右侧的“OldWorkAreaRects”,将其删除。
②同样在“注册表编辑器”中找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选择窗口右侧的“Window_Placement”,将其删除。
③退出“注册表编辑器”,重启电脑,然后打开IE,将其窗口最大化,并单击“往下还原”按钮将窗口还原,接着再次单击“最大化”按钮,最后关闭IE窗口。以后重新打开IE时,窗口就正常了!
5、IE无法打开新窗口
【故障现象】在浏览网页过程中,单击超级链接无任何反应。
【故障点评】多半是因为IE新建窗口模块被破坏所致。
【故障解决】单击“开始→运行”,依次运行“regsvr32 actxprxy.dll”和“regsvr32 shdocvw.dll”将这两个DLL文件注册,然后重启系统。如果还不行,则可以将mshtml.dll、urlmon.dll、msjava.dll、browseui.dll、oleaut32.dll、shell32.dll也注册一下。
6、脱机却无法浏览本机上的网页
【故障现象】通过IE的“脱机浏览”功能,我们差不多能浏览所有已经下载到本地硬盘的网页内容,这对拨号上网的用户来说更是省钱的一大法宝。但有时,目标网页虽然在硬盘上,但是却提示“无法浏览”。
【故障点评】这多半是由于你修改了系统时间,引起了IE历史记录的错乱。
【故障解决】
①可用直接在“临时文件夹”中搜索的方法来激活它。按下Win+F,在“包含文字”处输入部分记忆中的关键字,在“搜索”处按“浏览”按钮选择IE临时文件夹的地址,如“C:\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单击“开始查找”,在结果列表里双击目标页打开。
②可以尝试用腾讯的TE等浏览器来脱机浏览。
7、IE无法重新安装
【故障现象】IE不能正常使用,在重装时却提示“发现系统中有该版本的IE”而拒绝安装;“添加或删除程序”中又没有卸载选项。
【故障点评】“重装”是解决IE故障的“终极大法”,也是初级用户的法宝。
【故障解决】
①对IE 5.0的重装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 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单击其下的Version Vector键。
第二步:在右侧窗格中双击IE子键,将原来的“5.0002”改为“4.0”,单击“确定”后退出“注册表编辑器”。
第三步:重启后,就可以重装IE 5.0了。
②IE 6.0的重装有两种方法:
方法1: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 MACHINE\SOFTWARE\Microsoft\Active Setup\Installed Components\{8980-ECBD-11cf-8B85-00AA005B4383}],将IsInstalled的DWORD值改为0就可以了。
方法2:放入Windows XP安装盘,在“开始→运行”窗口键入“rundll32.exe setupapi, Install Hinf Section Default Install 132 %windir%\Inf\ie.inf”。
3月20日
篇3: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
本文对开展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对高速公路运营期的投诉性交通噪声监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实际监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的意见或解决方法.
作 者:李进洪 作者单位:高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刊 名:广东科技 英文刊名: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U4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交通噪声 监测篇4: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噪声监测中的问题与对策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噪声监测中的问题与对策
简述了噪声的危害,讨论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的.噪声不能直接测量、有敏感点存在、背景环境较复杂的典型项目案例.为广大环境监测部门顺利开展噪声验收监测,避免因监测质量产生纠纷而提供了应对方法.
作 者:张艳艳 ZHANG Yan-yan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36 刊 名:污染防治技术 英文刊名: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839.1 X827 关键词:建设项目 环保验收 噪声监测篇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对目前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监测中存在的影响监测结果的代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施工单位的.排污申报表掌握工程情况,配合环境管理和监察人员选准监测时机,适当增加监测点位作好监测记录,适当增加监测次数,提高监测结果的透明度等对策和建议.
作 者:张滨翔 杨忠民 程仑 Zhang Binxiang Yang Zhongmin Cheng Lun 作者单位:张滨翔,Zhang Binxiang(萝北县环境监测站,黑龙江,萝北,154200)杨忠民,Yang Zhongmin(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环境监测站,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50)
程仑,Cheng Lun(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23(9) 分类号:X839.1 关键词:建筑施工场界 噪声监测 存在问题 对策篇6:项目竣工验收中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问题分析
项目竣工验收中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探讨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时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可靠性,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作 者:徐玉宏 作者单位:阜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安徽阜阳,236033 期 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Journal: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年,卷(期):, 35(1) 分类号:X820.6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噪声监测 敏感点 问题 对策篇7:浅析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节目制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2002中南地区广播电视技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非线性编辑设备是目前电视制作领域中所常用的一种设备,本人就非线性设备在制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一下粗略的叙述。
一台非线性编辑系统应具备如下的功能
1) 对信息的数字化、压缩和储存
2) 对储存的信息作标记
3) 并列和重新安排音像资料
4) 最基本的插入、剪辑编辑功能
5) 三层以上视频图像的基本特技编辑功能
6) 基于素材管理的检索功能
评价一个系统技术指标的好坏要看它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试着在多个系统上做同一个制作程序,比较一下那一个更方便、更迅速、更直观。以修剪为例,看看有哪几种修剪方法可供你选择?是不是可以准确地打出入点、在时间线上拖拉等修剪方式?是不是可以方便的精确到帧的修剪多轨、单轨和插入编辑?
通过简单的比较,就可以对一个系统的性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评价了,然后再从技术角度分类别的考察系统的各项功能。由于不同厂家的产品面向的应用层不同,用户在考察时应该有所侧重。
素材管理
和高效而全面的编辑功能不可分割的是素材的管理。怎样存放素材?怎样观看、整理、查找、索引、移动及备份你的文件?批采集处理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批采集处理有两个好处:第一,你可以一次登录磁带并挑选好几段画面进行打点,而不用上载一次打一次点。节省很多时间;第二,批采集处理允许你自动以高画质要求自动重新对素材进行采集。
将剪辑和特技融合在一起
特技制作是一个编辑系统的关键部分,能否将剪辑特技和3D功能融合在一起,正是专业系统和非专业系统的区别所在。一个专业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由于硬件板卡的支持,可以方便地修改各种特技参数并实时预演特技效果,无需生成,使用十分方便。而且一般均可以外挂第三方应用软件,并支持素材的互相引入,大大地丰富了系统的制作能力。
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中所包含的常规特技种类应该有过渡特技、运动特技、DVE、分层和键控特技等。
音频功能
系统是否支持行业标准的44.1kHz和48kHz取样率?是否同时有数字和模拟音频信号输出?它能支持多少路的输出和输入?
在确定了这些答案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后,才能进一步检查音频的编辑和处理功能。包括是否支持电平和声像位置的分别调节,波形显示的速度是否跟得上你的检索,实时均衡等功能的使用是否简单。并检查系统是用什么方式来进行音频数据流同步的,以最终确定什么样的系统是适合自己的要求。
备份
通常在正常的制作完成后,我们会将成品节目下载到播出带上,而后就会删除机器中的相关素材(如果你的存储空间足够大,就可以同时保存多个成片及素材)。因此,当用户的应用环境需要长时间保存大量的节目成品或素材时,在全面衡量存储介质的性价比后,我们建议可以使用数据流磁带来作为硬盘存储的补充,比如为系统增设一个Exabyte、Digital Linear Tape驱动器等。
时间线上的编辑
闪白闪黑是节目制作中最常用到的一个简单特技,然而国外和国内的制作方法上确大不相同,在使用国外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时,只需在要做闪白或闪黑的地方做一个截断,把闪白闪黑的特技施过去,然后调节特技的时间长短及背景的颜色即可(以AVID MEDIA COMPOSER为例)。在国产的非线设备中(以索贝的创意21为例),需要在时间线上找到要做闪白或闪黑的地方,做两个截断,中间的那一部分为的特技的长度,选中它,添加内部特技,做一个淡入淡出,而后再添加一层背景层,在做过两个截断的地方打上出入点,在其内设置背景层的颜色,或白或黑。这样一个闪白或闪黑的特技才能完成。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画面本身的淡出淡入透出下面的黑白底。
视频的变速
在国外产品AVID和国产索贝中,其做法都不是十分复杂,相比较而言,索贝的简便度优于AVID。使用上AVID需在原素材上选择要变速的片段,打上入出点,然后在变速的选项中调节视频的速度,点击OK键,系统会自动生成一段调节过的视频新素材,拖到时间线上使用便可。早先的国产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变速是通过在原素材窗口中打入出点,在旁边的选项中选取变速的参数(如50%、150%等),原理和AVID差不多,但索贝创意21简便了这种方式,我们只需在制作中选中要变速的视频片段,然后通过调节游标来拉长或缩短时间线到相应的位置(比如变慢就把游标往后移动拉长时间线,变快就把游标向前移动缩短时间线),选择按扭“变速到游标”即可。素材库中不会出现新的素材,如果想重复使用,按住Ctrl键,选中已变速好的视频,拖动到新的地方,复制即可成功。
松自如的完成每一个导演想要的效果,而不必使用厂家给你的那些呆板的.可调节性少的特技。本人在使用AVID时,一个3D+Picture-In-Picture(画中画)的特技,就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二维视频+少量三维的运动特技。相比之下,国内的一些系统在使用一些优秀的板卡时,因为软件的开发程度有限,致使板卡所提供的功能不能完全为用户所使用,显得有点“芯”有余地而力不足。
字幕的处理
还是以AVID MEDIA COMPOSER为例,它的字幕处理方面,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AVID的特点就是把字幕层当作一个视频轨来处理,增强了对字幕运动特技的处理,可以使其任意角度的作运动处理,真是倾倒了众多制作员。现在国内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产品,但大多都用于字幕机,没有引用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忧的是在中文处理方面,AVID一类国外产品稍有些欠缺。
声音的采集
一个好的节目,没有了声音的配合,再好的剪辑与制作,效果也出不来,音效可以说它是一影片的灵魂。现在大多数厂家在声音信号的处理方法上所使用的编辑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如果我们要从CD中截取一段音乐作为素材导入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话,一般的做法是,用抓轨软件先从CD中抓取一段音乐,而后再转成系统能够识别的格式,引入到系统中。这种做法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运用中很不方便,如果系统能够识别跨平台文件交换的OMF Interchange的话,那问题就简单很多。如在装有QuickTime软件的MAC机中,直接读取光驱中的CD,在QuickTime的进度条上打上出入点,然后另存为。再由非线性编辑系统引入到时间线上编辑,便省去了安装多个软件和格式转换的麻烦。跨平台文件交换的OMF Interchange在国内的非线编系统中,仅有少量的版本可以识别。
音效的处理
声音虽然是在整个片子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不对声音做复杂的编辑,通常只是少量的剪辑。但遇到综艺性的节目时,声音的修饰就会多起来,比如一些回音、变重音、变高音、……夸张的效果也就应运而生。在国外的一些非线性编辑设备中,软件的设计通常很注重这一点,它提供给用户有模拟的调音台,可以对音效进行调控,所以制作声音效果时轻而易举。而对国内的产品,情况就没有那样丰富了(可能考虑到成本问题),多数只提供对电平高低的调整,尚没有其它的音色调节功能。这时我们就要想一些办法利用系统已有的功能来模拟一些简单的效果或着是用一些第三方软件来做音效然后导入。
段上长时间的用游标观看其效果时(未生成前),就会出错,这可能是系统没有很好的处理计算机缓存与CPU之间相互协调和及时释放缓存的原故。还有在制作带通道的活动视频时,机器也易报错,明显感觉到CPU处理能力与板卡处理能力不匹配,这可能是大多数制作人员在操作时均会遇到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表现为:目前大多数国内用户所使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开发的,因此WINDOWS系统中的所有缺陷都毫无例外的在非线性编辑中被照搬过来,有的则是被放大的。执行非线性任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任务,WINDOWS系统平时不常遇到的问题,这时也可能给非线性编辑造成致命错误。
相比之下,传统设备的稳定性就比非线性编辑系统要高的多,它的硬件和软件的衔接都是固化的,出现系统死机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每一个硬件出现问题时都是可预见的。如果不是人为的去破坏集成电路板或着是电压的过高烧坏电路板,它的工作就不会被打断。所做节目也是做多少,成品带上就会保存多少。不会因系统问题而使自己的工作前功尽弃。
综上所述,任何一台制作设备都会有它的利和弊,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工艺水平的提高,非线性编辑的优势会越来越突出,它所存在的隐患也会被逐步克服。相信非线性编辑将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噪声监测中所遇问题的探讨】相关文章:
1.噪声扰民申请书
3.环境噪声监测论文
4.监测培训总结
5.舆情监测工作总结
7.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8.AFP监测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