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
“王志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第 1 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基础练习
1.B 2.A 3.C 4. C
二、拓展练习
5 . ( 1 ) C ( 2 )今天我们计算角度和时间,用的就是他们发明的六十进位计数法。
6 . ( l ) A ( 2 )因为战争导致国破人亡的悲痛感情。( 3 )劳动力、水源、土地、水利设施。
7 . ( 1 )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手中接受权标。( 2 )君权神授。( 3 )不完全一致。比如一自由民毁坏别人的眼睛,受害人的社会地位不同,惩罚也明显不同等。( 4 )法律制度情况,社会等级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
8 . ( l )从西北到东南;波斯湾。( 2 )河水泛滥。( 3 )两河流域地处干旱地区,但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定期泛滥却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了解决该地区河水泛滥时易涝,其他时间易旱的问题,就需要修建许多水利灌溉设施。大规模集体协作劳动加强了各地居民间的联系,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形成。
第 2 课古代埃及
一、基础练习
1 . B 2 . D 3 . B 4 . D
二、拓展练习
5 . D
6 . ( l )楔形文字甲骨文( 2 )碑文是同时用多种文字写成的,可以借助古希腊文来释读。( 3 )罗塞塔石碑的发现是古埃及象形文字成功释读的关键,欧洲航天局希望这个仪器也能在太空探测中起到关键性突破的作用。
7 . ( l )南高北低。( 2 )古代埃及周围有天然的安全屏障。尼罗河河谷东西两侧是耸立的峡壁,峡壁之外是荒芜人烟的大沙漠。河谷南面是大瀑布,河谷北面是泥泞的尼罗河三角洲沼泽地带。
第 3 课古代印度
一、基础练习
1 . D 2 . B 3 . A 4 . C
二、拓展练习
5 . B
6 . C
7 . ( 1 )印度洋喜马拉雅山印度河恒河( 2 )西南
8 . ( 1 )种姓制度。( 2 )婆罗门和刹帝利。( 3 )众生平等。( 4 )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划分为不同等级,造成了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刹帝利、吠舍在内的许多阶层的人都对婆罗门的特权日益不满。而早期佛教大力宣扬“众生平等”的观念,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再加上后来一些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所以迅速传播开来。
篇2: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C B B C D 6—10 C D A D A
11—15 A C B A B 16—20 C C C B B
21—25 A A D A C 26—30 C B C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31题11分,32题13分,33题16分,共40分)
31.(11分)
⑴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2分。不答朝 代扣1分)。
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分)
⑵图A:分封制;图B:郡县制;图C:行省制。(3分)
权限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而郡县制下的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2分)
⑶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2分)
32.(13分)
(1)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
945年日本投降结束。(2分)
(2) 战役:台儿庄战役 (或平型关大捷);(1分)百团大战。(1分)
原因:①全民族团结抗战;(2分)②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援助。(2分)
(3)内涵:捍卫和平与正义。( 1分)
地位: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2分)
(4)意义:尊重历史(铭记历史);复兴中国;维护和平。(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3.(16分)
(1)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3分)
(2)中华民国或南京临时政府。(1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分)
失败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或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分)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4)不同:材料一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材料二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材料三体现了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
趋势:由专制到民主。(1分)
篇3: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1.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使我党总结出最突出的教训是
A.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B.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C.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入农村 D.必须坚持革命的领导权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根据国际国内时局的变化,调整政策的着眼点是
A.开创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B.由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革命战争
C.解决反封建的根本问题,即农民的土地问题
D.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
3.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B.要建立陕北根据地
C.要北上抗日 D.摆脱蒋介石的围追堵截
4.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
A.没有国内的统一,无法抗击日本侵略
B.认为共产党比日本侵略者容易对付
C.当时革命根据地已迫近南京,威胁国民党统治
D.欺骗社会舆论,为“剿共”寻找借口
5.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发生在1933年的
A.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B.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C.“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D.东北抗日联军组成
6. 迫使国民政府正式对日作战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 1946年“制宪国大”的非法性主要体现在
A.国民党一党参加 B.违背政协决议
C.各民主党派拒绝参加 D.国民党建立了独裁统治
9. 人民解放军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要方向,直接原因是由于这一地区
A.群众基础良好 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 D.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10. 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打击最大最直接?
A.农民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买办资产阶级
11. 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人民解放军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B.国民政府统治腐败不得人心
C.人民解放军有着巩固的战略后方
D.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开始高涨
12.陪同毛泽东赴重庆的美国驻华大使是
A.赫尔利 B.马歇尔 C.魏德迈 D.史迪威
13.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提出:“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线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人力物力,使我们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方针。”这段话确定了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的作战方针
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作战方针
C.由防御作战转向反攻作战的方针
D.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的方针
14.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主攻方向选择在:
A.山东地区 B.陕甘宁地区 C.中原地区 D.苏北地区
15.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同志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陈云还向中央建议各战略区都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以便依次执行接管任务。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
A.这是按中共“七大”精神办事
B.是按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
C.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
D.接管的经验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
16.新中国基本消灭了在大陆的国民党军队和武装土匪是在
A.1949年冬 B.1950年春 C.1950年夏 D.1951年夏
17.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在性质上属于
A.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B.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摧毁产生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
18.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土改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B.至1953年底全国各民族的土改完成
C.土改完成标志农村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土改为创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
19.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与过去的有关政策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 B.限制富农经济,中立中农
C.保护民族工商业者 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20.本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以下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开展全国性土地改革 B.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
21.使中国基本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22.解放初期发生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是人民政府要解决哪个经济问题
A.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 B.稳定物价
C.解决财政收支平衡 D.节省国家机构经费开支
23.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原则是
A.自愿互利 B.积极引导 C.稳步前进 D.逐步推动
24.新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赎买政策,主要是因为:
A.国家经济实力充足 B.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宪法,同意接受改造
C.照顾国际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阻碍社会经济进步
25.在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26.中共“八大”确定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
A.逐步改造 B.多快好省 C.稳步前进 D.高速发展
27.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要害是
A.“一大二公” B.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C.吃饭不要钱 D.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28.四五运动的实质是
A.悼念周恩来 B.痛斥“_”
C.拥护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 D.要求结束““””
29.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所实行的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转移全党工作重点 B.为粉碎“_”做准备
C.纠正““””的错误 D.平反冤假错案
3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有
A.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D.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31.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相似之处有
A.都是30年代在南方建立的 B.曾遭到蒋介石军队的“围剿”
C.都是工农民主性质的政权 D.推动了抗日反蒋斗争
32.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是
A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政策
C 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D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3. 下列属于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所为的是
A.变沦陷区为日本的工业基地 B.强占和毁坏耕地
C.实行粮食统制 D.抢占银行掠夺金银
34.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主要原因有
A.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B.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C.中国人民暂时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
D.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日军后方
35.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掀起民主运动的原因是
A.国民党政治独裁 B.国统区经济恶化
C.蒋介石空前卖国 D.国民党发动内战
36.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适合于解决下列哪些问题?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少数民族区域自治问题
C.与邻国边界争端问题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
37.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A.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B.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C.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D.都提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38. 下列哪些是““””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A.成昆铁路 B.大亚湾核电站
C.大秦铁路 D.第二汽车制造厂
39. 下列事件与中共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有关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0. 中国共产党内从1958年至1978年出现的持续20年之久的“左”的错误,其原因是
A.背离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
B.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目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C.认为经济建设不能离开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
D.中国文化的落后,民主的缺乏和个人崇拜的盛行
三、材料解析题(共二小题,41题14分,42题16分,共3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通电》部分内容:
材料一:东北沦亡。时有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材料二: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回答:
张、杨是哪一年发动“西安事变”的(2分)
材料一列数了哪些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事件?(3分)
(3)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退让的结果。(6分)
(4)材料二中“介公”指谁?张杨“诤谏”的目的是什么?(3分)
42.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引自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材料二 引自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
富强康乐的国家,自由和平的世界,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本党无日不迫切期望归政于全国同胞,即欲我国同胞共负建国的重任……一举而实现国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遗教。
(1)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这个时候发表《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是因为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对世界而言标志了什么?(2分)
(2)就这两个材料而言,国共两党对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的表态是否有相同点?(2分)
材料三 引自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的绝密电报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3)电文中所谓的“奸党”指的是谁?(1分)
(4)对照材料二,就认识国民党政府而言,这份密电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四 引自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华政策声明》
美国不但已经协助,而且还将继续协助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使解放区中日军的解除武装和撤退得以实现。美国海军陆战队驻在华北,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5)这一时期,在华美军果真在执行杜鲁门《声明》中所说的任务吗?(2分)
材料五 引自194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声明》
本党认为蒋介石与马歇尔应该重视自己的信义和人格,没有任何理由推翻自己所签字的神圣协定。只要他们有这种最低限度的诚意,本党一定继续与他们通力合作,以求和平的真正实现,民主的真正开始。
(6)《声明》中所说的“神圣协定”指的是哪两个协定?(1分)
(7)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本题材料,谈谈你对下列判断的看法。(6分)
从材料一中《宣言》的发表到材料五中《声明》的公布,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灵活机动的斗争策略,在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面前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四、简答题(10分)
42.简答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五、问答题(20分)
43.“毛泽东是最初的探索者,起了先导作用”、“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集体的核心,继续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纠正,创新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请回答:①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②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贡献?③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④毛泽东、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相关文章:
2.英语练习册答案
9.练习册诗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