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呼唤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

呼唤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

2023-12-27 08:27: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花开诱惑之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呼唤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呼唤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呼唤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

篇1:呼唤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

呼唤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

明天就是9月1号,今年的高考已基本尘埃落定。苦熬了的祖国“花朵”,在经历了黑色6月以后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然而,有多少父母可以毫不忐忑地说:孩子的前程一定是光明的!孩子的前途一定是无量的!

十几年的教育产业化发展,似乎让越来越多的人都能金榜题名,而名目繁多的各类院校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基本无法理性选择。特别是今年,四川省将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放到了200分,有高中老师戏称,750的总分,考试分数要在200以下比在200以上还困难,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我国教育在经历了这些年迅速扩招以后,基本上人人都拥有了高中毕业后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伟哉,中国!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人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今天,为什么还没有变成世界的人力资源强国?为什么还没有办法回答钱学森老人的提问?中国的教育到底出什么问题了?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教育?

最近,因为思考,让我关注到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新实验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我们好像似曾相识,那就是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其实,两千多年来,教育思想的实质没有创新,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今教育因为功利而扭曲了教育的实质,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其实是在努力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他们的许多做法我都深以为然,并强烈呼唤这样的实验能尽快被全社会所认同,这样的教育能尽快成为国家义务教育的常态!

新实验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新实验教育主张: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我们希望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每一个人发展个性,展现自我,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新实验教育的基本观点: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新实验教育的具体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立数码社区、构建理想课堂。

新实验教育下一个五年将增加以下领域的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等。

篇2:朱永新新教育实验心得

5月27日,在王经理的安排下我们参加了由中国礼仪院院长周思敏为主讲的商务礼仪培训讲座.

由于周老师的飞机误点,我们不得不在现场看一遍又一遍的中央台关于E光美容的报道.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竟开了这样的一个头.当时的我在想:又是一个无聊的商业活动吧!

当周老师随着音乐跑步上台时,我眼前突然一亮:原来穿着套装也能运动的如此美丽啊!真不亏是万人迷啊!

周老师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就用他的一小段如何送礼的电视节目开始了我们今天的课程.虽然都是些我们平时的行为习惯,可让我体会到它们的学问好大啊!

比如:

送礼------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寻常的行为.可它竟有着很多的学问.比如过年时,烟酒茶糖是送给老人的最佳选择;给一口之家送礼还得讲究按女主人,孩子,男主人的顺序等等。

访友------我们联络感情最好的途径。告诉我们在去朋友家前要预约,说好留不留下用餐。那就有了如果不用餐在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就可离开;留下用餐,要在餐后表示感谢,逗留20分钟后就可离开。还有主人对客人在门口就不必进行挽留等。

握手、拥抱、-----职场礼仪中最基础的方式。可就这简单的动作,却有着这样的口诀:

握手:大方伸手,虎口相对,目视对方,长度七分,面带微笑,男女平等。

拥抱: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在左腿,胸贴胸,手抱背,脸靠右。

小小行为,大大学问。在竞争激烈的年代里,对自身的修养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就如我们在面试时,别人对你一无了解。只能从你的行为动作中去了解你,去观察你是否符合他的要求。所以千万别让小细节出卖了你,别让小动作毁了你。

周老师还有她特有的讲课方式:互动式。这样的方式带动了全体学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我们日常的管理中,需要的是底下的人和你一起做好自己部门的工作。那就要他们和你一起密切的配合,那也另一种互动。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别人。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应该牢记,灵活的运用周老师说的:五多:多微笑、多鼓励、多承担、多付出、多赞美;五少:少抱怨、少批评、少指责、少虚伪、少是非;五力:财力、魅力、能力、亲和力、持续力。做一个自己的经营者,为自己的人生导航。

篇3:朱永新新教育实验心得

今天早上早早起床,去参加周思敏老师的讲座—《你的礼仪价值百万》非常幸运,能够和周老师合影留念,并得到她亲笔签名的书,今天最高兴的是回答了周老师的一个问题---首因效应也得到纺织出版社张主任的礼物。很开心。还认识了新朋友—王静,这个一直以来非常干练和可爱的小妹妹。

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不论你的言行举止,还有你的优雅,藏在一颦一笑中。 我觉得周老师最好的地方,就是妆画得很精致,脸上很白,粉红的粉扑衬上她那西瓜红的裙子,色彩很艳丽,非常上镜。我一直就很想学化妆,找到适合自己的妆容。粉底很重要,悄悄藏起了和掩饰了所有的斑点,显得脸色非常干净。

向优秀的人学习,我想起了著名的主持人—李静,<<超级访问>>的创造者。曾几何时,感觉她还没有那么漂亮,大大咧咧的风格,自从当了妈妈以后,越来越有味道,有内涵,而且漂亮,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质。这是我一直很想找寻的东西。

篇4: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

本报记者陶继新

朱永新,苏州市副市长,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我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想》、《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之梦》等著作,其倡导并付诸实践的“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日前在青岛嘉裕关学校作报告的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生于毫末”的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

采访朱永新自然要从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谈起。朱永新说,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并非他的独创。1前,在英、法等国就有了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运动,一些有识之士不满当时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培养富有个性和独立精神的人,并办起了一批体现这一价值取向的学校。于是,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运动在欧洲迅速发展,并有了它的国际组织。此后,美国的杜威又对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进行了理论阐释。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胫而走,后来也有了“中国版”,陶行知是最早的实验者。蔡元培先生对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有着自己的理论研究与亲身实践。

9月,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首家实验基地在江苏省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挂牌。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很快波及全国,山东、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上海等省市的一大批教师主动加入实验大军,千千万万的.师生开始将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想具体化、系列化。

此后不到1年,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正式得到认证的加盟学校已近20所,主动参与实验子课题的近百所。1年半时间就有了100多所实验学校,许多个人还开设了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班。与此同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线”网站创办,点击率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过150万人次,成为全国一个极富特色的大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网站。

“生于毫末”的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虽然尚未成就为“合抱之木”,却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一枝奇葩。用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的话说,它已与国家新课程改革、华东师大教授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交相辉映,显示出独特魅力与昂然生机。

富有思辨性的核心理念

朱永新说,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的核心理念已经形成。这些理论不但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而且呈现出思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朱永新认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

[1] [2] [3]

篇5: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综合教育论文

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综合教育论文

朱永新,苏州市副市长,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等著作,其倡导并付诸实践的“新教育实验”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日前在青岛嘉裕关学校作报告的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

采访朱永新自然要从新教育实验谈起。朱永新说,新教育实验并非他的独创。100年前,在英、法等国就有了新教育运动,一些有识之士不满当时的教育,要培养富有个性和独立精神的人,并办起了一批体现这一价值取向的学校。于是,新教育运动在欧洲迅速发展,并有了它的国际组织。此后,美国的杜威又对新教育实验进行了理论阐释。新教育不胫而走,后来也有了“中国版”,陶行知是最早的实验者。蔡元培先生对新教育也有着自己的理论研究与亲身实践。

209月,新教育首家实验基地在江苏省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挂牌。新教育实验很快波及全国,山东、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上海等省市的一大批教师主动加入实验大军,千千万万的师生开始将新教育理想具体化、系列化。

此后不到1年,新教育实验正式得到认证的加盟学校已近20所,主动参与实验子课题的近百所。1年半时间就有了100多所实验学校,许多个人还开设了新教育实验班。与此同时,“教育在线”网站创办,点击率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过150万人次,成为全国一个极富特色的大的教育网站。

“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虽然尚未成就为“合抱之木”,却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枝奇葩。用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的话说,它已与国家新课程改革、华东师大教授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交相辉映,显示出独特魅力与昂然生机。

富有思辨性的核心理念

朱永新说,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已经形成。这些理论不但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而且呈现出思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朱永新认为,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朱永新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永新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他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教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朱永新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永新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朱永新说,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唯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2500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

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朱永新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关注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教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在潜能开发中体验“高峰”

朱永新说,长久的社会暗示,自然形成一种评价定势。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你想毁灭一个学生,就不断地说他“不行不行你真笨”,这样,再行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笨。可见,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高峰体验”。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一个停止撞击成功的学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了自信。

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朱永新的入门弟子苏静教学不足一年,她的一群十几岁的学生就能背诵100至300首诗词,并能在两分钟内任你命题,写出佳作来。但苏静却说这本是自然之举,孩子们背诗、赏诗、作诗,正像花丛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舞、树林间的小鸟婉转地歌唱一样,是一种生命的快乐。潜能在有效开发并结出硕果之时,孩子们所感受到的绝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朱永新非常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认为这是学生生命价值的体认。但有的并不是都如苏静老师一样是在师生共同发展,而是以牺牲教师的生命价值为代价。所以,他反对所谓的“蜡烛精神”,不是将教师的精神与身体透支殆尽,而是应当与学生一样得到呵护。甚至,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快乐,哪来学生的快乐?没有教师潜力的开发,哪来学生潜力的开发?所以,要对老师说:“说你行你就行”,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地说,而是千万遍地说;不是一天两天地说,而是天天讲。让这一信息根植于教师的心里。而教师一旦拥有了这份自信,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朱永新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是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让师生拥有智慧是智者之言,也是新教育实验走向真正成功的内在归依。

篇6:朱永新《新教育》读书笔记

捧读《新教育》,书中清新的文风诗意的文字澎湃的激情向我描绘了一个个教育梦想。每个梦想都源于作者对现今教育的深思与追问,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它就象灯塔一样引领我走近新教育。

朱教授提出了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这些行动,使我眼睛一亮。在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时,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因此,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他让我明白了,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所以,我们要在书香萦绕中,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写作,教会学生提高,教会学生做人。

捧读《新教育》,它教会我要用心地去爱学生。朱老师在书中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我明白了老师的严厉慑服不了学生,这种震慑只会加深和加宽我和学生之间的鸿沟,永远使它无法复平。正如书中所说的,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师,能放下教师的架子,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所以,多点时间和学生交流,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我,了解我,喜欢我。

捧读《新教育》,它教会我做一个锲而不舍的追梦人,用自已的生命去擦亮新教育的火花。朱老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有要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学习,多思考,重方法,重实践,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努力中圆梦想,并帮助学生插上梦想的彩翼。

篇7:朱永新《新教育》读书笔记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朱永新老师将它解释成了四句话:第一,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第三,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所谓“追求理想”是说,新教育是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教育,而非单纯的传授知识;所谓“执著”是说,新教育人在教育的路途中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会退缩,都会勇往直前。

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是说把以前教育工作者只作“官人”、“学人”的观念转变为作“农人”,这一点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做一个“行动家”,凡事要亲身体会、躬身实践,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这一点是要求各个教育工作者团结合作,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从而建设更优秀的教育队伍。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便是这个道理。

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是说教育要惠及更多的人、更广的地区。现在很多偏远地区的教育条件仍需改善,而这种改善便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具有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从而积极的投身于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中去,比如社会各界捐助的各种教学设施、各个地区的支教教师等。

篇8:朱永新《新教育》读书笔记

最近我细细品味了由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这本书。什么是新教育实验?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和追求,特别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句话更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新教育就是“行教育”,新教育一开始就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新教育的六大行动,虽然不是新教育的全部内涵,但是,由于这些行动相对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缺少的东西,所以显得很迫切,很重要。新教育认为: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新教育重读书,重感悟,重意境,它提出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读书应该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阅读是有多么的重要。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第一个行动便是营造书香校园,那么什么才是书香校园?其实我的理解是“书声琅琅,翰墨飘香。”

就是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像你每天吃饭、睡觉,看电视一样,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

在我们的学校,每天清晨,孩子们与黎明共舞,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诵读诗歌,领略优美的母语,有感情地朗读一段或一篇文章;中午,我们要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学校安排20分钟的读书时间,让孩子读他们喜欢的儿童读物;暮醒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利用晚上时间自己写点东西,学生可以写读书记录卡,老师可以向学生家长写一封信或发个短信,甚至写个教育小故事。这些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会比较难。但我想坚持下去,那将会是自己人生中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在教室里,我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阅读氛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今天你阅读了吗?”“让书成为我们的朋友”等警句时刻提醒着孩子们阅读。这学期,我和孩子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共同地阅读了《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当我看到孩子们手捧新书,酣畅淋漓地阅读时,我顿悟了:新教育之旅的确心走起来很艰难,但是这条路值得我们走下去,我们也一定要走下去。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中提到师生共写随笔。包括师生一起来写班级的趣事,写学校的活动,写师生的情谊,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这就达到了共写的目的。

书中,朱永新老师提到了孔子,的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永远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教育。一个人很可能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了三十年,重复了一辈子。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教了一年,就是一年,教了两年,就认真教了两年,他认真教了五年,就很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教师,而成就这个年轻人的必定就是读书和写作,因为真的就是“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另外,我的学生已经写了三年日记了,我觉得写日记是个好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能力,当然,还可以让孩子练就一手好字。

书中提到了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常丽华老师。每一天早上常老师的新教育都是用一首诗开始的,有孩子过生日都是用一首诗送给他,而且她把的名字嵌在诗歌里面。每天中午孩子们都会共读《老鼠阿贝漂流记》,06年9月21号她写了一张便签,其中的默默数言便把爸爸妈妈们也带进了读书的世界。这样一天又一天,五年时间常老师和班里的孩子共读了524本书,有人曾说新教育开100本书太多了,但是对我们常老师这个班级又是太少太少了。如果有人问:新教育到底能不能提高学生成绩?我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新教育不能提高成绩早就被抛弃了。常老师五年时间所有的课都是全校第一,她还被评为新教育十佳教师。她说过:“孩子们走向哪里我不知道,但我会尽我的全力带他们走想走的路。心平气和不抱怨,我像一个农夫,静静的抵挡风雨,侍弄自己的农田,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常老师是我们年轻教师的榜样,我们也要想她那样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这才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

新教育不但是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在新教育下,老师们要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扎在学生的心坎里,努力让自己“开出一朵生命的花”。为了祖国的花朵有新的教育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呼唤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相关文章:

1.朱永新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800字

2.新教育实验随笔

3.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4.中学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5.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6.教育叙事:教育呼唤智慧

7.新京报:呼唤对生命的爱的教育(-12-7)

8.我校“新教育实验”品牌的形成过程

9.学生呼唤教育的关爱

10.教育实验年终工作总结

下载word文档
《呼唤朱永新的新实验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